《内经》论血与气
《黄帝内经》气血理论对后世医家的指导意义
•理论探讨•《黄帝内经》气血理论对后世医家的指导意义胡金霞,王洪霞,胡晓灵**作者简介:胡金霞(1974—),女,副主任医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研究方向为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与科研。
Tel : 152****8168,E-mail :*****************通讯作者:胡晓灵(1960—),女,主任医师,研究员,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医大师沈宝藩工作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为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与科研。
Tel : 133****5105,E-mail :*******************(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最早的一部理论著作。
疾病的诊疗不能离开《黄帝内经》的指导。
对于临床一些疑难杂症,当无从 下手时,从納经》的气血论治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果。
胡晓灵主任医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从医三十余年,具有深厚的中医功底,熟读中医经典、名言,尤其对《内经》“气血理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有深入认识。
关键词:黄帝内经;气血理论;学术经验;继承人《黄帝内经》是中医最早的一部理论著作。
对于 临床一些疑难杂症,当无从下手时,从《内经》的气 血论治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果。
胡晓灵主任医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指导老师,从医三十余年,具有深厚的中医功底,熟读中医经典、名言,尤其对《内经》“气血理论”在疾 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有深入 认识,兹以总结。
1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于《内经》,它是在总结秦汉以前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自然哲学之 成就,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这一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病因、病 机、诊法、治则等内容,从而,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 床实践。
_内经_中气的涵义辨析
第24卷 第5期2000年10月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JOU RNAL O F ZH EJ I AN G COLL EGE O F TC M15 3 孙广仁(1949~ ),男,山东昌邑人,医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藏象理论和思维方法的研究,编著著作18部,发表论文近30篇。
《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孙广仁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院 济南 250014) 摘要 对《内经》中气的涵义作了辨析,指出《内经》所论之气有不同层次的多种涵义:或指宇宙本原之气;或为自然界大气、四时之气、六气;或为人体内的人气、充形之气、精化之气、血中之气、阴阳之气,分为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再分为各藏气、经气或脉气;或为病邪之气;或为药食之气。
各种不同层次的气,皆以无形而运行不息之细微物质为其基本内涵,与气廪之气指精米或饮食物的概念不同。
关键词 气 人气 气 内经 《内经》讨论了不同层次的气的多种涵义。
精略统计,该书提到了1700多个“气”字。
将《内经》提到的诸“气”作一比较分析,可见它既讨论了存在于宇宙中的被古代哲学家称为万物共同生成本原的气,又讨论了自然界的四时阴阳之气,而更重要的是讨论了人体内的气,即“人气”,并提出了人气与自然界之气、四时阴阳之气相通应的观点。
1 气为宇宙本原之气 此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性物质,也是构成人类形体与化生精神的物质元素,又称阴阳之气或天地之气。
如《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注:文中所引经文均见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黄帝内经素问》或1963年版《灵枢经》),其他如《至真要大论》、《宝命全形论》、《本神》中也有论述。
2 气为四时之气此气是指自然界的大气及其运动而产生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又称“六气”。
它直接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的身体要健康长寿,必须与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相适应。
如《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黄帝内经--血气形志》
《黄帝内经--血气形志》
《黄帝内经--血气形志》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它对血气、形态和精神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阅读这篇文章,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科学性。
这篇文章讲述了“血气形志”对人的认知、行动和情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其中,“血气”是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形态”是指人的外形和姿态,包括身体的形状、大小、姿态和身体部位之间的协调关系;“精神”则主要指人的思维、意识、情感等方面。
在执业于这个领域的中医师眼中,人体的这些方面齐衡,则体魄强健,反之弱患百病。
文章主要侧重讲述三个方向。
首先,阐述了气血之道与五脏的关系。
其次,讲解了相貌之道与身体形态的疾病表现。
最后,是神志之道与情志对身体的影响。
通过理解了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中医学不仅是研究药物和疗法的学问,而且是一种系统的生命科学。
中医强调整体性,不仅要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要平衡身体内部五脏六腑、气血运行规律等方面的关系,以达到治愈病症、强身健体的效果。
此外,中医坚信身体的健康不仅来自于药物的治疗,更来自于人的心理健康和
日常生活的养生保健。
总之,读《黄帝内经--血气形志》让我对中医学的认知更加全面,深刻体会到了其科学性和理论性,也加深了对健康的认知与思考。
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身体的变化,调养好我们的身体,使之保持一个齐衡健康的状态。
内经选读第四单元血气精神
[注释]
1、本于神:治病首先必须以病人神气盛衰 为根本和依据。 2、淫泆离藏:淫泆,指七情过度,任情放 恣。离藏,指五脏精气散失不藏。全句意为 若人的七情过度,任情放放恣,则五脏精气 就不能安藏而耗散流失。 3、魂魄飞扬:即魂魄不安而飞扬。 4、志意恍乱:思想混乱,茫然无主。 5、智虑去身:智谋和思考决断能力丧失。 6、德气:即天之德和地之气。
12、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魄是以精为物质基 础的生理本能,如感知和动作等。意为伴随着 精出入运动而发挥先天本能的感觉和动作的生 命活动形式,叫做魄。 13、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物,主管认识事物 和处理事物。任,担任、主管。意为用来担当 认识、分析和处理外界事物的思维能力,叫做 心。 14、心有所忆谓之意:忆,追忆。意为心感知 事物后,根据记忆产生意念但尚未成定见之时 的思维叫做忆。 15、意之所存谓之志:意念积累之后形成志向 的思维活动称之志。存,积累。志,志向。
16、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对已形成的认识进 行反复思考的过程称为思。存变,反复思量。 17、因思而远慕谓之虑:通过反复思考,对 事物进行由近及远、深思远虑的推想,称为 虑。远慕,即深谋远虑。 18、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意为经过深思远虑 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就叫做智。 智智慧、明智。 19、节阴阳而调刚柔:节阴阳,即节制房事。 调刚柔,即调节性情。意为要节制房事调和 刚柔的性情,以保持阴阳的平衡状态。
2、提出人的生命源于天地阴阳的相互作用: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 气薄而生者也” 德,指法也、规律。气,指成形的物质。流, 流动。薄,相交。天地自然具有孕育生命的 法则与物质。天德下流,地气上交,阴阳相 错,升降相因,才能有生命的产生。这是古 人的自然观与生命观。
中医里的气和血
中医里的气和血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胖瘦皆在气血间。
从中医角度来讲,人体的气有肝气、肺气、肾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等。
气是生命之本。
古人说:“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难经》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意思说,气是生命的精髓。
自然界中,风起云涌,风吹草动,这都是气在运动。
水能可以转化为电能,风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在人体中,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肾水可以转化为肾气,血可以转化为汗,水谷可以转化为血……总之,身体内精、气、血、津、液的相互转化及新陈代谢都是靠气来实现的,我们称这一能量转化的过程为“气化”。
人体气足,气化功能就强;人体气虚,气化功能就弱。
气化功能强大,可以化邪、化湿、化寒、化毒、化脂、化瘤、祛百病,即便是吃了一些有害物质,也没有多大关系,身体很快能将它“气化”,代谢出体外。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所以,气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长寿。
气虽然是生命之本,但是气又不能太过,过犹不及,著名的中医大师朱丹溪曾说过:“气有余便是火。
” 张景岳说:“气不足便是寒。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
气和血一阴一阳,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
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
中医里叫“百病生于气”。
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风是天地之气,太阳是火,太阳光照射到海面就是火在下降,火降之后,阳光的热量把海水蒸发成了水蒸气,冉冉上升,在天空中形成了云,云降而为雨,水又回到了地面。
天地之气就是这样水升火降,周而复始。
人体内的火脏是心,水脏是肾,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肾水就会上升,中医称为“肾水上承”。
《格致余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有焉。
”上火是什么?上火就是该下降的火不下降了。
《黄帝内经素论》第三十六篇:血络论(一)
《黄帝内经素论》第三十六篇:血络论(一)篇名释:前部主论针刺血络时,脉中气、血之八种状态、形成原因及相关解论;后部通过具体示例阐述了诸病血络之观察及刺法。
因通篇围绕血络而论,故此名篇《血络论》。
LS39-D0101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
黄帝说:我想听听奇特的病邪,却不在经脉的情况。
Q0101岐伯曰:【血络】是也。
岐伯说:络脉中血络便是。
D0201 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黄帝问:刺出血络却仆倒,为什么?D0202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出却成喷射状,为什么?D0203 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少,黑而浊,为什么?D0204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血出时澄清,而一半为汁状,为什么?D0205【发针】而肿者,何也?进针却会发肿,为什么?D0206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出血时多时少,而面色苍白,为什么?D0207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者,何也?进针时面色不变,却会烦闷,为什么?D0208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
出血多,却不会动作、摇摆,为什么?我想听其缘故。
Q0201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岐伯说:血管中脉气盛却血虚者,针刺就会脱气,脱气就会仆倒;Q0202 【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血气都盛,而血管中气多势大者,其血液平滑,针刺就会血成喷射状;Q0203【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皮肤之瘀气蓄积,长期滞留而不泻出者,其血液黑而稠浊,就不能喷射;Q0204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刚刚饮水,继而水液渗透至络脉,却未与血液和匀,所以出血有汁、液之别啊;Q0205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
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并未新饮水者,体内本有积水,久积就成水肿。
血气聚积于体表,脉气因此留于络脉,所以针刺时,血尚未出,却有脉气先行,就成肿胀;Q0206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阴阳脉气,其新旧两气刚刚相遇,却未和匀,此时使用泻法,就会阴阳脉气都脱失,阴经阳经表里分离,就会失去血色,而面色苍白;Q0207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针刺时出血多,面色不变却烦闷者,刺络脉而致经虚,虚经属于五脏者,阴精虚脱,就会烦闷;Q0208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
内经论人2阴阳者,血气之男女
内经论人之二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是《黄帝内经》的总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特地直接以黄帝口气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人的阴阳首分男女,“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男女大不同,男女有别,《黄帝内经》缺乏性别差异的解剖学论述,而是从生命过程中生理周期的“七八”不同作为男女性别的最主要差异。
1.七八男女《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这一千古经文至今仍有重要意义,明确指出男子以八八为节,女子以七七为节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发展过程,这一规律虽逾千年,而对于男女生长发育的实际规律的概括基本相符,不能不敬服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奥。
对于“七”和“八”,是古人长期生活和实践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的概括和升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更是一个“象”,是易学象数结合在中医应用的典范。
对于女七男八,唐代王冰注曰:“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女子为少阴之气,故以少阳之数偶之,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形,故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老阴之数极于十,少阴之数次于八,男子为少阳之气,故以少阴数合之。
《易》系辞曰‘天九地十,则其数也’”。
明张介宾《类经·脏象类》中解释说:“七为少阳数,女本阴体而得阳数者,阴中有阳也……。
《黄帝内经》灵枢 ● 本脏篇第四十七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篇第四十七*导读:【题解】本,即根本。
本脏,以脏腑为根本的意思。
因文中论述精、神、血、气、魂、魄都藏于五脏,水谷津液则在六腑中传化,脏腑功……【题解】本,即根本。
本脏,以脏腑为根本的意思。
因文中论述精、神、血、气、魂、魄都藏于五脏,水谷津液则在六腑中传化,脏腑功能正常人体才正常,疾病的发生也是以脏腑功能失常为其根本,故称为"本脏"。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
然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1]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愿闻其故。
【提要】阐述了经脉、血液、卫气、志意的生理功能。
【注释】[1]怵惕张介宾"怵,恐也;惕,惊也。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人体的血、气、精、神,是奉养身体而维持生命的物质。
经脉可以通行气血而营养人体内外的脏腑、组织和器官,濡润筋骨,保持关节活动滑利。
卫气可以温养肌肉,充养皮肤,滋养腠理,掌管汗孔的正常开合。
人的志意,可以统御精神,收摄魂魄,使人体能够适应四时气候的寒温变化,正常调节自身的情志变化。
所以血液调和,就能够在经脉中正常运行,遍布周身而营养身体的内外,从而保持筋骨强劲有力,关节滑利自如。
卫气的功能正常,就会使肌肉舒展滑润,皮肤和调柔润,腠理致密。
意志调和,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魂魄正常活动而不散乱,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的情志刺激,五脏的功能正常而免受邪气的侵袭。
血气形志篇解读
血气形志篇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论述了人体气血的运行和形态特征,以及不同体质的人在生理、病理上的差异。
以下是对该篇的解读:
1. 气血运行与人体健康:血气形志篇强调了气血的运行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们在人体内循环流动,滋养五脏六腑,调节体温、血压等生理功能。
如果气血运行不畅或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了解气血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体质差异与治疗原则:血气形志篇指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这种体质差异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如调气、活血、补肾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情绪与气血:情绪对于气血的影响也是血气形志篇的一个重要内容。
人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到气血的运行,如愤怒、忧郁等情绪会导致气血瘀滞,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保持情绪稳定对于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 观察身体形态特征:血气形志篇还强调了观察身体形态特征的重要性。
通过对身体形态特征的观察,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体质特点、健康状况等。
例如,身体瘦弱的人多属阴虚体质,宜滋阴养液;身体肥胖的人多属痰湿体质,宜化痰祛湿等。
因此,通过观察身体形态特征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血气形志篇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气血的运行规律、体质差异、情绪与气血的关系以及身体形态特征的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调理人体健康,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解读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获取更专业的指导。
_黄帝内经_气血经络概念解析_张维波
为层次分明的概念体系,为理解《黄帝内经》的思想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气血;经络;营卫;黄帝内经;解析
Analysis on the concepts of qi
,
blood and meridians in Huangdi Neijing
,
the unknown concepts were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known concepts.It is found that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are the grading concepts for
vessels
,
概念与概念之间形成的关系类似于数学中的方
程式,多个概念形成的多种关系构成方程组样的关
系集合,未知概念对应方程中的变量,已知概念对应
于常量。通过反复分析关系集合,使得每一个未知
概念都能被一个或几个已知概念所表述,其过程类
似于解析几何中解方程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有时需要分解或合并概念,有时则需要定义新的概
念相结合生成了经脉和络脉,经脉和络脉是脉的下
位概念。赵京生
[
2
]
33
提出经络是脉的分级概念,这
是对经络认识的一次突破。在随后的分析中我们还
将发现,经络不仅仅是对脉的分级,也是对分肉和筋
等其他结构的分级,搞清楚古人的经络用意,对理解
经络概念体系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1.2
血脉与分肉
疗意义,因此,针刺所针对的血脉主要为静脉。
气血有哪些相互关系
气血有哪些相互关系?气与血密不可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
所以《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功能与物质是不可分的,具体表现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一、气与血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使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气的作用。
2、气能行血。
血液循环的动力是气的推动。
故《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中说:“运血者,即是气。
”具体体现在心气的推动,肺气的疏泄等方面。
3、气能摄血。
主要指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其正常循行于脉管中而不溢出于脉外,即是“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外”。
二、血与气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腑”。
《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说:“守气者,即是血”,《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营行脉中”,即指营气存在于血脉之中。
气之所以能行血,因血能载气,若气不附藏于血中则气将涣散不收而无所归。
气附存于血中,血以载气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不断得到营养补充,故血盛则气旺,血虚则气衰,血脱气亦脱,即血病气亦病。
临床血虚病人多有气短、乏力、懒言等症。
心跳与寿命为什么乌龟的寿命可长达177年?因为它每分钟心跳只有6次!⏹哺乳动物一生心跳约7.3亿次⏹乌龟一生心跳约5-6亿次,每分钟约6次⏹人一生心跳约25-30亿次,每分钟约60-90次⏹根据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6000名已故运动员的资料统计,平均寿命只有50岁,其中大多数是运动过量造成的。
运动可以养人体的气,但过度运动就耗血睡眠可以养人体的血,但过多睡眠就耗气瘀血内阻致衰老由瘀致衰也渊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以此养生则殃。
”“使道”即血脉,明确指出血脉不通有碍养生长寿。
引起瘀血内阻的主要原因有:⏹①气虚血瘀:老年人正气不断消耗,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血液滞而不行,内停而成瘀血;⏹②气滞血瘀:老年人由于多种原因,有一定心理特点,常有七情内伤,郁闷善感的情况,气机抑郁不舒,血液滞而不行,瘀血内停;⏹③肾虚血瘀:人体进入老年,肾气已虚。
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第四单元血气精神(6学时)●灵枢·本神●灵枢·营卫生会●灵枢·决气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第四单元血气精神血气精神是人体生命的根本,《灵枢·本藏篇第四十七》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精源于先天,赖后天不断培育。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能反映脏腑气血盛衰。
血属阴,气属阳,血与气互根互用。
精属阴,神属阳,精能化气生神。
血气精神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健康。
因此,血气精神是《内经》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血足气旺精充神茂,是健康的保证。
调养血气精神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论述了神的概念及其分类,精气津液血脉的生成、运行和功能等内容。
【教学要求】1.掌握神的概念及针刺必本于神的意义,掌握五脏与神的关系。
熟悉神的产生及人的思维过程,了解情志失调失神伤脏而致病。
2.掌握营卫之气的生成与会合、三焦的生理功能及汗血同源的道理,了解营卫与睡眠的关系。
3.掌握精、气、津、液、血、脉的基本概念,生理作用及病理变化;熟悉六气与水谷精气的关系。
4.熟悉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的生理作用;理解脏与腑的生理功能,“人之常平”的特征。
5.熟悉营气、卫气、宗气的生成和作用。
【教学内容】1.针刺本于神的临床意义。
2.神的概念,神的产生及人的思维过程。
3.五脏与神的关系。
4.情志失调伤神伤脏的病证及五脏虚实的病证。
5.“六气”的概念和生理作用;“六气”脱的病理表现;“六气”化源与胃的关系。
6.营卫之气的生成与交会;营卫与睡眠的关系。
7.上、中、下三焦的生理功能。
8.汗和血的关系。
9.精、气、津液、血、脉的概念及生理、病理。
10.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的生理作用;脏与腑的生理功能,“人之常平”的特征。
11.营气、卫气、宗气的生成和作用。
【教学时数】6学时。
原文导读《灵枢•本神第八》[篇解]本,即本原、根本。
浅谈《内经》营卫二气
浅谈《内经》中营卫二气营卫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专篇文章讨论营卫来源、功能及循行。
近代医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营卫进行剖析,各抒己见,但要想营卫究竟是什么?还必须从《内经》中进一步研究。
一营卫气的概念对营气和卫气的概念,以往教科书中的叙述均有不同。
五版《中医基础理论》以气行于脉中脉外定义营气、卫气,六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将营气的概念描述为“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但认为“营气乃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卫气亦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有混淆营气与卫气成分构成之嫌。
为进一步明确营气和卫气的概念,现结合《内经》原文进行分析。
1 营气营气是由水谷之精专部分所化生而行于脉中的气。
是相对于水谷精微之悍烈部分而运行于脉外的气而言。
《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灵枢营气》:“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2 卫气卫气是由水谷精微之悍烈部分产生而行于脉外的气。
是相对于水谷之精专部分所化生而行于脉中的气而言的。
《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
”二营卫的来源营气是由来自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和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相和而成。
宗气是营卫之所合,其中运行于脉中的即为“营气”。
《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卫气和营气一样,也是有水谷精气和自然界之清气所化生。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但关于卫气的生成,历代医家认识不一。
02-2.《内经》关于血液循环生理学认识概要
《黄帝内经》血液生理学说概论鄢永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花丛中心卫生院(四川巴中 636085)摘要:祖国医学关于血液生理学说的记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由古至今一直是中医理论之精髓。
《内经》关于血液生理学说,大致可归纳为五个主要方面:一是谓“血”为“营气”;二是认为脾胃为血之生化的泉源;三是认为血是运行不息、周而复始的;四是认为血的正常运行与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血府”的约束、气的推动、肝藏血的调节、脾摄血的统领等脏腑功能的综合协调作用;五是认为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对脏腑组织具有营养和濡润的作用。
关键词:血液生理观黄帝内经体会《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现存最早和最完备的一部系统经典文献,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二千多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散见其各篇中关于血液生理学的认识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虽其论述简略,但开创了中医学血液生理学研究的先河,为后世祖国医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古至今一直启迪着历代医学家对血液疾病的研究。
本文试从其血液名称、来源、居所、性质、生成过程、循环运动规律以及作用于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浅尝探讨之。
不当处,祈同道斧正。
一、血液的的名称、来源与性质《黄帝内经》谓“血”为“营气”。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后。
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得独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就是说,人体摄取食物后去掉糟粕、吸取其精华物质,转化为血液,以供全身的营养,这种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物质叫“营气”。
《灵枢.邪客篇》又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血管),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四肢)”,即谓营气是血管中的血液,以供营养四肢的。
二、血液居所-脉《黄帝内经》认为血液(营气)是居处于脉管之中的。
如在《灵枢.决气篇》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说明包裹营气使之不能溢散的组织叫做“脉”,对血管进行了规则性定义。
《黄帝内经》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黄帝内经》气血与脉象的关系《黄帝内经》气血与脉象的关系《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全面总结脉学的著作,其中包含有大量关于早期脉学的内容。
尽管其论述的脉学还处在发展初期,尚未形成独立的脉学体系,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后世脉学的基石及理论源泉。
《内经》中脉的种类繁多,所主病证亦多种多样,再加之兼脉的诸多变化,未免给人眼花缭乱之感。
若从气血对脉影响的角度来研究脉的变化及主病,则简洁明了,纲举目张。
1 气、血、脉的生成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的功能,在于有气血周流全身而发挥作用,气血之所以能够泉源不竭,在于有饮食水谷不断转化为精微物质的后盾支持。
水谷是气血生成的基础,而上焦、中焦是气血生成的场所。
《内经》云: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经脉是人身体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全身有着贯通营养的作用,是将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的通道。
“考求《内经》,脉有一个十分清楚而且重要的含义是血脉,即血管。
”《内经》云: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此言人刚生成时,脉是人体中起营养作用的一部分,倘若只从物质的角度理解经脉,则失之远矣! 经脉是营养全身的通道,其中有发挥功能的气与血,如果没有气的推动温养及血液的充注流溢,经脉只能是没有任何功用的简单物质而已。
故《内经》云: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如此可知气、血、脉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2 气血定脉2.1 气血调和,脉象平人若气血调和,经脉通畅,则体态安泰,精神祥和,百病不起,是以人贵在气血调顺。
《内经》言: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黄帝内经 重点总结
黄帝内经重点总结1. 引言《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医药的源头。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灵枢》和《素问》。
本文将从整体上对《黄帝内经》进行重点总结,包括其核心理论与重要内容。
2. 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2.1 阴阳五行理论阴阳学说是《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之一。
阴阳是矛盾统一的对立统一体,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
五行理论是对阴阳变化的具体分类和描述,包括金、木、水、火、土五个运动状态和属性。
2.2 气血理论气血理论是《黄帝内经》的另一个核心理论。
气是人体内的运动力量,血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
气血的平衡与流通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病因病机理论《黄帝内经》提出了病因病机理论,认为疾病的形成是由于外界邪气入侵或内外因素之间的不平衡。
此理论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3. 《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3.1 《灵枢》《灵枢》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共计81篇,主要涉及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内容。
其中最为重要的篇章包括《天年》、《邪气脏腑病形》、《针解》等,对中医诊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3.2 《素问》《素问》是《黄帝内经》的另一部分,共计81篇,主要涉及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等方面内容。
其中最为重要的篇章包括《阴阳应象大论》、《生气通天论》、《本病论》等,对中医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4. 《黄帝内经》对中医的影响《黄帝内经》被视为中医药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源头也可追溯到这部经典著作。
5. 结语通过对《黄帝内经》的重点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其核心理论以及对中医发展的重要影响。
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文献之一,《黄帝内经》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医传承与发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内经》释营卫与气血关系
从《内经》释营卫与气血关系《灵枢悬解》言:“营卫者,经络之气血”,《医宗金鉴》又云:“营即血中之精粹者也,卫即气中剽悍者也,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
”此言营卫与气血是体用关系。
然亦有医家认为营卫属于气的范畴,不可以气血论之。
营卫与气血究竟有何渊源?是体用关系,还是不可相互关联?营卫概念源于《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本文从《内经》经文入手厘清营卫与气血的关系。
气分阴阳在《内经》中,阴阳常因参照标准不同,而使阴阳所指含义不同。
以气一元论角度来分析,基于一气之用不同所分的阴阳既可为营卫,又可为气血。
将一气按循行之用分阴阳,则偏聚偏行脉中者为营,营为阴;偏散偏行脉外者为卫,卫为阳。
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载:“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即以循行时气在脉之内外角度论营卫的概念。
《素问·调经论》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可知人的一身之气亦可由偏无形的气与偏有形的血所构成,气为阳,血为阴,即一身之气又可由气血统而概之。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灵枢·营卫生会》言:“壮者之气血盛”“老者之气血衰”,由此可知,气血乃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其在体内盛衰变化,影响人之生老病死。
营卫是一气因循行之用的划分而得名,而气血是论一气构成之别。
因此讨论营卫与气血的关系实际上是在一气分阴阳之后的两个不同应用体系之下的比较。
既然是两个系统,当然就有各自系统的应用范围。
《内经》中营卫气血应用之别从文字本身的含义来看,《古文字学·汉字结构分析》云:“卫”古义围绕。
《说文解字》载:“营,市居也”,市居,即围绕而居,亦有环绕之意。
可知营、卫多用来形容一种运行的状态。
再从《内经》经文中对营卫与气血的应用可以看出各自的特点。
言荣卫或营卫时,其后多接动词,常以行、通描述,如《素问·热论》所载“荣卫不行,五脏不通”,《素问·举痛论》所云“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荣卫不散”。
内经选读讲稿第四单元血气精神
内经选读讲稿第四单元血气精神本篇是《》集中讨论“神”的篇赣。
其主要内容有神的概念,神的生成及精神、魄、魂的相互关系,思维的过程,神志病的发生、证及转归,五脏的虚实病证。
血气精神是人体生命之根本,《灵枢· 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根本的物质。
精源于先天,赖后天不断培育。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能反映脏腑气血盛衰。
血属阴,气属阳,血与气互根互用。
精属阴,神属阳,精能化气生神。
血气精神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安康。
因此,血气精神是《内经》理论重要组成部分,调养血气精神也就成为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论述神的概念及其分类,精气津液血脉的生成、运行和功能等。
【原文】 401【题解】本篇是《内经》集中讨论“神”的篇赣。
其主要内容有神的概念,神的生成及精神、魄、魂的相互关系,思维的过程,神志病的发生、证及转归,五脏的虚实病证。
崐由全篇以论神为主,且开篇即是“凡刺之法,先必于神”句,故以“本神”名篇。
《灵枢· 本神》【提示】生命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
【校注】 ( l )任物:主管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
任,担任、主管。
(2)心有所忆谓之意:心感知事物后,根据记忆产生意念但尚未成定见之时的思维。
( 3 )意之所存谓之志:意念积累之后形成的认识称之志。
存,积累。
志,志向。
(4)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对已形成的认识进展反复思考的过程称为思。
存变,反复思量。
(5)因思而远慕谓之虑:通过反复思考,对事物进展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推理、预测,称为虑。
远慕,即深谋远虑。
( 6)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经过深思远虑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称为智。
( 14 )僻邪:即致病的邪气。
【分析】1. 人的生命源。
人的生命源于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作用。
2.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的概念。
神的产生,以及从认识事物到正确处理事物的从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思维过程。
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其产生与存在以形体为根底。
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
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
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 清·张志聪解释道:“血气者,阴阳也。阴阳 者,皮肤气分为阳,经脉血分为阴,表为阳, 里为阴,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气 乱于卫者,血并于气也。血逆于经者,气并 于血也。血并于气,则血离其居;气并于血, 则气离其居矣。血离其居则血虚而气实,气 离其居则气虚而血实,故曰一实一虚,盖有 者为实,无者为虚也。 ”
“血与气相失,故为虚也”,上文已 说过,有与无不是绝对的,虚与实 更是相对的,有虚就有实,有实便 有虚,只不过关注的侧重点不同罢
了。
“血与气并”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 则为实焉。”“孙脉居外,络脉居 中,经脉居内,络脉与孙脉之血气, 俱输于经,是血与气并,谓血与气 并与经也,皆并于经,则为实焉。”
❖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血本主内而并于外,并于 外则里阴不足;气本主外而并于内,并于内则表阳不 足而阳盛于里,故均可导致内于气,血离开 阴位(内、下)聚于气位(外,上), 则血离开其位为血虚,血并于气位而气 实。所以,“气并则无血”表现为血虚 气实。“血并则无气”,即气并于血, 气离开阳位聚于血位,则气离开其位为 气虚,气并于血位而血实,所以,“血 并则无气”表现为气虚血实。
“气并则无血,血并 则无气”与“血与
气并”
——《素问·调经论》
何者为有,何者为无?
❖ 《老子·道经》中道"有无相生"“大象无形”, “有”与“无”如同阴阳,两者相对,却相 反相成,互为消长,相互依赖而存在,却不 能互相取代。可见,自然界没有绝对的有, 亦没有绝对的无。
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 《内经》中虚实有两种含义。 ❖ 一是以邪正盛衰论虚实。《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论血与气
黄帝问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
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对曰:皆生于五脏。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于血气,故守经隧焉。
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从而产生各种疾病。
各种疾病,都有虚实之分。
神、气、血、形、志皆有虚实,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呢?岐伯曰:都是从五脏产生的。
心藏脉舍神,肺藏气舍魄,肝藏血舍魂,脾藏营舍意,肾藏精舍志,五脏协同把营血通过经络布扬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共成一身之形。
脾意通于胃,助胃行水谷津液;肾志通于三焦,皆内外表里相连,以成身形。
所以,五脏的功能,都通过十二经络实现,也就是都从十二经隧出。
为什么呢?因为经络是用来行营血的。
胃纳水谷生津液,津液之精专者营血入肺经走五脏以滋养五脏,同时通过经络实现五脏的功能。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卫不和,百病乃变化生于血与气,所以,治病的关键是谨查气血的虚实,也就是守行气血的经络,调整其虚实偏亢守。
黄帝曰:余以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对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血并于阴,气并于阳,乃为惊狂。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悗善怒。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气乱心善忘。
黄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于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对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也。
黄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毋实乎?岐伯对曰:有者为实,毋者为虚,故气并则毋血,血并则毋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
血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黄帝说:我已经了解了虚实的症状,但不知道虚实是因何产生的。
岐伯说:卫气、营血因邪气侵犯而导致偏聚,造成营卫阴阳相互排斥,出现卫气运行紊乱,营血不能顺行经脉,气血阴阳不能相伴相随,从而出现偏聚。
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乃病之常。
气血离居,不能相随,出现一实一虚。
血并于三阴经,气并于三阳经。
三阳经所在的头面四末乃卫阳聚积之所,血并则血留滞,阳并则阳气盛,盛于头面等上部则发为惊狂。
血并于表,气并
于里,阳热不能外达而内聚于里,则为中热。
血盛于上则心烦,气盛于下则动肝,扰肝则善怒。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阴阳离散,故神乱善忘。
营血行脉内,出五脏走三阴经;卫气走脉外,出六腑发三阳经。
营阴卫阳相随乃为和。
血偏聚于阴,气偏聚于阳,阴阳离决。
那么什么情况是实,什么情况为虚呢?营血出五脏,属性为阴、寒,故喜温而恶寒,寒则脉内营血流动滞缓,温则寒消脉流如常。
阳卫之气偏聚则气实,气实则血虚;营血之气偏聚则血实,血实则气虚。
黄帝曰:人所有的,最根本的是血与气。
您说气并血虚,血并气虚,是不是没有实呢?岐伯说: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所以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无气无血为气血两失,故此只言虚而不论其实,实在其中。
大络、孙络,俱输血气入于大经,如果血与气有偏聚,则为实。
血与气并于上则上实下虚,乃为大厥,厥则暴死。
如果血气能至极而复返,卫阳回转于手足则生,不返则死。
——《黄帝内经太素》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