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36张PPT)
•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
• 国共内战正酣,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一、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经过:日军炸毁南满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 短短四个多月东三省沦陷。
•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 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

张学良密电
• 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
主张: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
西安事变后赴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团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初步形成。
小组探究三: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 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 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 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原因: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 ,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 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计 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 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第三篇章:
不抵抗政策(或攘外必先安内)、西安事变


使
通过本课学习 通过本堂课学习你有哪些 启示?

你有何收获?


西安 事变
7、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 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 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30张PPT)
被炸毁的柳条湖路段 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东北迅速沦陷
国家
兵力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
日本 关东军
1.9万
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 不抵抗,力避冲突。
中国 东北军
20万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 给张学良密电
东 三 省 沦 长春 亡
1932年,日 本扶植溥仪 做傀儡,建 立伪满洲国。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 “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西安事变的背景
根本原因
1.日军: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张、杨个人: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东北迅速沦陷
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蒋委员长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
西安事变后赴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团
中共为何主张和平解决?
民族利益至上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 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主 …蒋委员长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
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何应钦
蒋介石被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共33张PPT)
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的新高潮的到来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西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 在西安发动兵谏,

扣押了蒋介石, 并通电全国,提

张学良
(1901-2001)
杨虎城
(1893-1949)
出了八项主张, 是为西安事变, 亦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指挥 部杨公馆
在军事上实行屠杀 无辜人民;
在经济上实行疯 狂掠夺战略物资;
在文化上实行奴 化教育;
在政治上实行法西 斯殖民统治;
把东北变成日本奴役 和宰割的殖民地
被日军残杀的义勇军战士
刺杀我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万人坑
日军对东北人民进行大屠杀
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
土地资源 农副产品 设立银行 垄断铁路、厂矿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 起抗日义勇军 抵抗日军的侵略。
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发表《为日本 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 责日军侵略。幷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 击队,开展抗日游击队,领导东北人民抗 日斗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东北沈阳 经过: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
军队破坏,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结果: 由于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东北三省短短四个多月,全部沦于
敌手。
一二.九运动
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抗日义勇军 中共发表宣言,并组织抗日游击队
九一八事变变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序幕。
西安事变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精品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精品教学课件
11.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 键。从此,_十__年__内__战_基本结束,____抗__日__民__族__统__一__战__线_初步形成。
1.2016年9月18日,是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85周年。 中国多地以鸣响防空警报等形式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铭记历史, 警示未来。当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B) A.寻找失踪士兵 B.柳条湖事件 C.日本工厂被炸 D.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理由。 西安事变原因:(1)根本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主要原因:抗 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直接原因:蒋介 石亲赴西安督促张、杨剿灭红军。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理由:(1)从民族利益看:有利于团结 全民族抗战,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 。(2)从国内局势看: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 局面,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
人教版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易错警示 1.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但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不 抗战,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东北军民组成抗日义勇军坚持抗战, 所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的是局部抗战。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正式形成,只是初步形成。
A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5.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 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 为唯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课件】 (共28张PPT)

5.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国 共产党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A.周恩来 B.杨虎城 )
A
C.张学良
D.毛泽东
6.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西安事变的讨论。其中,哪位 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 ) D
A.小华: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的 主张 B.小李: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C.小林: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D.小王: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处决蒋介石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
学良、杨虎城。
③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 ④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国民政 府东北 军将领 张学良
十七 路军 将领 杨虎 城
2、爆发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目的: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3)经过: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
7.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 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 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并分析
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 答案:政策:不抵抗政策。 后果:①东北三省沦陷。②助长了日本侵 略者侵华的嚣张气焰。
1924年国共第 成 一次合作
国共 历程:
合作

内战

蒋、汪等叛 变革命内战 爆发
合作

患 应 对
日本制造九 一八事变后 进逼华北
基本推翻了北转 洋军阀统治
国民革命 抗日民族统一 成
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开始 第二次合 作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以及国共两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与矛盾,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事变的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事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和主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能够培养史料实证和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英勇斗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和文献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主要人物。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国内的影响,以及国共两的应对措施。

4.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引导学生理解事变的复杂性。

5.总结提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6.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民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英勇斗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
? 讨论:为什么中国军队好几十万会“恭 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呢?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因为他认为:
1、“攘外必先安内” 2、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3、幻想国联调解
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 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力避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
思考: 1、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自主探究书本86页第①段文字: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策划者、 借口?
时间
九一八事变
地点 策划者
借口: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本关东军 柳条湖事件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 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
问题探究
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①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②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影响。 ③张学良、杨虎城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
问题探究
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五: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6年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日,西安学生 举行抗日请愿游行,前往蒋介石住地请愿,张学良为学 生们的爱国热忱所感动。答应在一个星期内用事实回答 学生们的爱国要求。
课堂小结
九 一 八 事 变 和 西 安 事 变
日本 侵略
九一八事变
扩大侵华 华北事变




中国 东北抗日联军 抗争
(局部抗战)

全国性抗 日救亡运
动的高潮
西安 事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18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18张)

影响: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
开始了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的抗争
东北义勇军抗击日军
东北抗联总司令——杨靖宇将军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局部抗战由此爆发,九月十八 日也由此成为了铭刻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国耻日。在每 年的九月十八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来让 人们牢记历史的耻辱与教训。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性质 爱国性质的“兵谏”
经过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 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
中国国民党的声音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亲日派:何应钦主张 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 安,欲置蒋于死地,自 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 (蒋介石夫人)等主张 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 方式营救蒋介石。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没能阻拦住日本步步进逼的侵略, 日军占领整个东北后,又开始了新的图谋,
一二九运动
阅读教材,了解一二九运动的原因、口号和意义
原因 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 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治”“停止 内战,一致抗日”
结果: 日军占领沈阳城,又占领东北三省。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
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与为撤走的东北军组成抗日义勇军,中 共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成抗日游击队。1936年,
_____________东__北_各__抗__日__部__队__改__编__为__东__北__抗__日__联_军__。________
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 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 形成。
1、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 A、日本对中国野心由来已久
B、中国政局混乱
C、国民党围剿红军
D、张学良不投靠日本
2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
调停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CONTENTS
01 九一八事变
02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03 西安事变
课标内容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 意义。
想一想
九一八事变是偶然还是必 然?为什么?
蓄意!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九一八事变
倍。




1932年春 长春
末代皇帝溥仪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沈阳都要
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勿忘国耻。
《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 的东北军将士组成 的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遣杨 靖宇等在东北组织 抗日游击队
东中
北国
抗 日
人 民 局
联部

抗 战
(1936)
中国国民党:东北军抗日将领马占山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奉系爱国将领马占山
杨靖宇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1905-1936)
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 委,率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为 国捐躯。
十九路军抗战将领:蔡廷锴(右) 蒋光鼐(左)
排挤美英的在华势
何 亲中国日。派
力,支持和平解决。
主中张国:共和产平党解主决张(是什么? 应
钦 掌握实权的亲日主张
“讨伐”张 学良,企图置蒋
亲英美派
亲美全英民派族宋利美益出龄发)
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
等竭力主张和平
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毛
泽东到延安机场迎接周恩来
历史意义:
(4)蒋介石为坚持内战政策 ——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
西安事变:1936.12.12
苦谏 ——哭谏 ——兵谏
西安事变的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张学良 杨虎城 兵谏亭(捉蒋亭) 蒋介石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态度如何?
日本
美英
企图挑拨亲日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
派扩大内战,
权,日本扩大侵华,
以便扩大侵略
B
C、邓小平
D、 刘少奇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B )
A.长征的胜利结束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九一八事变 D.卢沟
( )D
A.力图改善两党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 全国人民要求和平解决
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 共同抗日
九一八事变
概况:

变 名
时间
地 点

九 一
1931年
八 9月
沈 阳
事 18日

简单经过 结果
日军制造柳条 湖事件,并以 只有四个 此为借口,进 多月,东 攻东北军驻地 北三省全 北大营,炮轰 部沦亡。 沈阳城。
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的起点, 揭开了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序幕。
东 北
东三省面 积为日本 国土3.5
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张学良一直坚持:“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
张 学 良
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张学良 九十大寿庆贺会上合影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 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蒋背信弃义,软禁了张学良。1946年,共产党曾提出释放张学良,未获同意。后国 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1975年,蒋介石逝世。1990年起 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下午2 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享寿101岁,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将军。
5.张学良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他与
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
C
A.反蒋抗日 B.联蒋抗日C.逼蒋抗日D.杀蒋抗日
6.“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 湖的一段路轨,反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 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的这一伎俩可称( )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1.国际形势——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2.国内形势——蒋介石政府全力“剿共”,日本 有机可乘。 3.日本对外政策——大陆政策
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1927年7月25日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长城抗战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在 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与之作战,收复多伦等地。
2.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 动所谓“华北自治运 动”,妄图使华北五省 (河北、山东、山西、 察哈尔、绥远)脱离中 国版图。
一二· 九运动(爱国救亡运动)
A.贼喊捉贼B.掩耳盗铃
A
C.金蝉脱壳D.暗度陈仓
课堂小结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运动的 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华北危机——北平学生爆发一二九运动,促进了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到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 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市民自发为杨虎城将军等烈士送行
杨 虎 城
1937年11月底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在此 以后的12年中杨虎城一直被监禁,先后被关押于湘、黔、川等地。1949年9月国民 党兵败溃逃时,杨虎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重庆戴公祠,同时被害的还有杨虎城的 二儿子,不满10岁的小女儿,杨虎城的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杨虎城的秘书 宋绮云夫妇及孩子宋振中(小萝卜头)。
时间 领导者 主体
口号
1935年
12月9 中国共

产党
北平 学生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
1、历史背景
(1)中国最主要矛盾 ——中日民族矛盾 (2)中共号召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3)张学良、杨—虎—城蒋的介要石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