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及通讯阅读”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及通讯阅读”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及通讯”阅读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12分)以新的方式参与中国篮球——访中国篮协换届会议筹备组组长姚明薛原36岁的姚明,正迎来篮球生涯的又一次转型。

中国篮协换届会议筹备组组长与其说是一个“头衔”,不如说是一份责任——一份从未有过的重大责任。

如姚明自己所言,他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参与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

15年前的秋天,姚明飞往美国征战NBA(美国男篮职业联赛),开创了属于他自己的“大场面”。

6年前的夏天,姚明在家乡上海宣布退役,成为上海大鲨鱼俱乐部的投资人,以新的身份拥抱篮球。

这个冬天,他接过了一面新的旗帜,为中国篮球去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春天。

6年前退役时,他曾说:“我只不过换了块球场。

”如今,筹备中的新一届中国篮协将承担起推动中国篮球迈向新高度的使命,站在潮头的姚明,也将迈入人生中一块更大的球场.....。

①记者:接过这份职责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姚明:兴奋,很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

很多感受都混杂在一起,压力巨大,同时也信心十足。

这个挑战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终要接过来的。

②记者:中国篮协换届筹备阶段的工作思路是什么,打算做哪些事?姚明:坦率地说,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思路和具体工作的安排,还需要认真谋划。

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中国篮协换届一定要积极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对于篮球改革发展的各项要求,同时一定要凝聚起篮球界有识之士的力量,以及全社会关心篮球、支持篮球人士的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篮球事业发展。

③记者:以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为标志,篮球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现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眼下的换届筹备中,怎么把握和体现未来改革发展的趋势?姚明: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

在新形势下,怎样厘清政府和社团组织之间的关系,怎样调动各自最有效、最有优势的一面去取得新成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换届筹备主要从人员和机制两方面去入手,体现改革意图,做好准备工作。

改革意图方面,我的理解是,政府是整个社会的最后一道保险,就像银行里的保险柜,对社会事务有一种兜底的功能。

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

好用类文本阅读·访谈一、陈以胜:培育创新型人才重在“长板效应”陈以胜,1972年诞生于重庆,1993年高校毕业后到广州创业。

历任广州新太信息产业公司运营总监、滚石挪动中国区助理总经理、亿友网副总裁。

现任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总裁。

前一段时间,全部高校、职校的毕业生都忙于应聘,有些人参与了许多面试,但至今没有找到志向的工作。

近日,就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应聘时的留意事项等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总裁陈以胜。

“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模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留意感恩。

”记者:作为企业负责人,您在聘请时最留意的是什么?陈以胜:以我个人而言,聘请时一看品德,二看悟性,三看阅历,四看学历。

记者:为什么把学历放在最终一位呢?陈以胜:从多年的用人经验来看,正规高校特殊是名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聘来就能用,但并不好用。

他们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但思索问题往往局限于书本上学的内容,创建性不突出。

所以有时候我们宁肯聘请中专生和职高生,只要觉得这个学生有潜力、有悟性,就会培育他。

这样由企业自己培育出来的人才一是好用,二是忠诚度高。

记者:品德是比拟抽象的概念,在短短的面试中能考察出来吗?陈以胜:这个的确有确定难度。

不过,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从确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

比方面试的时候我喜爱和应聘者拉拉家常,问问他父母的状况。

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模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留意感恩。

“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确定要找到一个人最突出的优势,然后把他支配到最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

”记者:那些应聘失败的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陈以胜:在面试中被我们淘汰的毕业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特性和特长。

我常常问应聘者一个问题:“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身边的人表扬你最多的是哪个方面?”这么一个简洁的问题,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应聘者答不出。

这就说明他在特性上没有突出的特点,我们就很难推断应当支配他到哪个部门工作。

高考语文访谈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访谈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访谈试题及答案
一、访谈背景
本次访谈旨在了解学生对高考语文考试的准备情况以及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二、访谈对象
本次访谈的对象为高三学生,他们即将参加高考。

三、访谈问题
1. 你是如何准备高考语文的?
2. 你认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3. 你在学习语文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4. 你有哪些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
5. 你认为高考语文考试中哪些题型最难?
四、访谈答案
1. 我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和练习写作来准备高考语文。

同时,我也注重对古文的学习和理解。

2. 我认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阅读理解和写作。

这两个部分不仅能够提高我的语文素养,还能锻炼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在学习语文时,我遇到了一些古文的理解和记忆上的困难,但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

4. 我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包括:多做阅读理解练习,积累词汇,以及多写作文。

此外,我还经常和同学讨论,互相学习。

5. 我认为高考语文考试中最难的题型是文言文阅读和作文。

文言文阅读需要对古文有深入的理解,而作文则需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访谈总结
通过本次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们在准备高考语文时采取了多种方法,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学生们普遍认为阅读理解和写作是语文学
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且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讨论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高考语文专题-新闻(含访谈)

高考语文专题-新闻(含访谈)

寿命倍数
温度(℃) 70
50

30
35
0.14
0.19
0.30
25
0.74
1.00
1.56
15
2.74
5.81
9.05
10
0.68 3.57 2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含访谈)
第一步
第二步
-5-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 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 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 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 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 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 方案如下: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含访谈)
第一步
第二步
-3-
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 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 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 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 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含访谈)
第一步
第二步
-6-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 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 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 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 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 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 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报告类)阅读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报告类)阅读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

新闻(访谈、报告类)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荣而非高考掐尖王聪聪曹原中国青年报:据悉,许多名校以轮番游说、提供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等方式进行“掐尖大战”。

您在招生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李越: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甚至与高校“讨价还价”。

一些高分考生的家长会直接说:“考了多少分、想上什么专业,你给不给?不给就报其他大学。

”还有一些家长,在多所高校之间“钓鱼”,期望获得奖学金、专业保证等优惠条件。

对优秀生源竞争过激,会导致高校对考生“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砸巨额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

这对考生其实并不好,对社会诚信体系也会产生负面冲击。

比如签订预录取协议会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

中国青年报:伤害在哪儿?李越:比如考生A考了615分,B考了614分,按照正常的录取程序,A应该在B之前投档录取。

但如果在招生咨询过程中,B先与某高校签订了某专业的预录取协议,当A也向该高校咨询时,招生者为了确保与B的预录取协议,很可能以“分数不够”等理由劝退。

因为信息不对称,A就受到不公正待遇。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名校热衷“掐尖”?李越:“掐尖”也叫“选优”,任何成功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和老师都必不可少。

最好的学校肯定有最好的学生。

在当前社会诚信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

在高考体制下,分数就是规则。

高校在秉持按分数排序的原则时,也就是在维持社会公平。

现在大学和中学的信息沟通不充分,中学生对大学各方面的了解很少。

这种情况下,考生和家长更多地依据录取分数线高低来判断一所大学的优劣。

而尖子生就是一个标志,在各自学校和地区都有着示范作用。

高分学生报考哪个学校和专业,会为下一年的优秀学生提供参考。

中国青年报:考分排名真能显示学生的素质高低吗?李越:两者并不直接挂钩。

我们之前在安徽录取的一个学生去年获得了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一万三千多本科生中只有5名能获此殊荣。

高考语文专题(18)访谈阅读及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专题(18)访谈阅读及答案.docx

专题十八访谈阅读[学法——把握话题,关注问答 ][视情选学,有备无患 ] [把握文体特征 ]明结构,快读文;知特点,准做题访谈虽说是新闻文体的一种,但又不同于新闻文体,所以需要熟悉访谈文本特点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既准确又迅速地掌握访谈内容,为解答题目奠定基础。

一、访谈的概念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

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

二、访谈的基本特征1.针对性。

由于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

2.专题性。

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新闻的价值。

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

3.典型性。

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具有代表性。

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的专访。

三、访谈的要求1.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2.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1)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2)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

(3)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3.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5.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

如《焦点访谈》《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

6.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高三语文复习访谈学案答案

高三语文复习访谈学案答案

高三语文复习访谈学案答案一、【典型例题】1.【答案】(1)几十年前从书上了解到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2)2013年,罗哲文先生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学科网罗布泊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3)探寻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危险;(4)考察和探寻长城60多年,去过100多次。

(5)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6)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时,先从文本中找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的语段,根据主持人和罗哲文的对话部分中提示性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答案】(1)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

(2)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3)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4)要重视材料问题。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罗哲文的对话中,找出与古建筑保护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

(6分)【答案】(1)中国古建筑学家、一代大师;(2)爱好做手工;从小就喜欢做手工、画画之类;(3)讲信用、有责任感。

牢记梁思成先生文物保护的嘱托。

(4)具有执着的探寻精神。

考查和探寻长城60多年,一百多次。

(5)敢于面对困难和危险,学科用于付出。

网考查长城时,差点付出生命。

(6)谦虚、谈吐生动不凡;见解独到深刻。

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木石的史书。

(7)注重培养新人和技术传承。

对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的建议。

二、【课堂演练】1.民族感情写作动机诗歌前景中文现状2.①余光中所说的乡愁超出了地理的某一点,融入了历史的、文化的内容,升华或者普遍化,为了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访谈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访谈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访谈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典例分析】【2019年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月19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高文学笑项之一,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荣誉。

2011年,共有五位作家获得了这一殊荣,他们分别是张炜、刘现龙、莫言、毕飞字和刘震云。

记者:在你最初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得到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刘震云:当时我在菜市场买菜,然后出版人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评出来了,有你,然后我就买西红柿、鸡蛋,回家中午吃的是鸡蛋西红柿面,当时新浪的主持人还问我,是不是这面吃的跟别的不一样,我说挺一样的,鸡蛋就是鸡蛋,西红柿就是西红柿。

记者:但心情不一样。

刘震云:没有大喜。

如果是惊喜的话,那就证明《一句顶一万句》写得不够好。

记者:你很自信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吗?刘震云:那倒没有,那也很可能它评不上,我只是觉得它评不上的话,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看法,我跟它相处那么长时间,我肯定知道它是好的。

你比如讲《一句顶一万句》,没评上茅盾文学奖,它会减色很多吗?《一句顶一万句》这部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出延津记”讲的是杨百顺从故乡“出走”的过程,下部“回延津记”讲的是牛爱国从异地“还乡”的过程。

通过“出走”与“还乡”,《一句顶一万句》展现了杨百顺和牛爱国的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但这部作品的名字却引发了人们的好奇。

记者:为什么叫《一句顶一万句》呢?刘震云: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

“一句顶一万句”这个说法不是从我开始的,2000多年前有人说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早晨我得到一句有见识的话,我晚上死都可以。

孔子这个话是很讲究的,他不说朝闻道朝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明明白白活一天,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一天顶一万天。

其实《一句顶一万句》还可以起另外一个名字。

记者:会是什么?刘震云:《一天顶一万天》。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及通讯阅读”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及通讯阅读”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及通讯阅读”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九天神眼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

“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

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个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

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

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

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

”“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

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

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

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下降高度!”“跳开X号保险丝!”终于,飞机从7000余米下降到6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

高考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专题训练

高考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专题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9~22题。

(2009·山东卷)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能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

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

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

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城万里长”。

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

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杨:为荣?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

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

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

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

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

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阅读专题复习试题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阅读专题复习试题

高考语文新闻访谈阅读专题复习试题在平时做好每一份语文试题的练习,就是对语文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

在高考前,你的语文知识巩固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7年高考语文新闻访谈阅读专题复习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新闻访谈阅读专题复习试题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莫言来“对抗语文”吧伍湖书店、书摊接连有两本书《对抗语文》、《野性的红高粱——莫言传》在热卖,作者是同一个——叶开,他是作家、评论家,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学刊物《收获》编辑部主任。

记者开叶开的玩笑:尽管你也有两下子,但仍显势单力薄,“对抗语文”,校正传统语文教育僵化路子,如此重体力费脑筋的活还是交给莫言同志吧,他挟诺贝尔文学奖之势。

记者:一句话,说说莫言厉害在哪里?叶开:新时期以来的作家里,莫言是真正触摸到土地灵魂的作家之一。

莫言对写作有很高的自我要求,每写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结构都绝不重复,都有新发现。

记者:很多人几乎同时看到你的《莫言传》和《对抗语文》,就自然会把莫言等大作家成功和中国语文教育扯在一起,大作家是不是只能在对抗传统语文教育中脱颖而出?叶开:在中国大陆的特殊教育体制下,优秀作家一定是“对抗语文”后才出现的。

大作家更不用说了。

我在《莫言传》里专门分析过莫言的创作,在创作起步阶段,如何努力地摆脱“文学教材”钳制,以新的思考、新的视角进行反思。

优秀作家不是去体验别人的生活,写别人的情感,而是重返自我,展现自我,从自己内心深处挖掘喷涌的灵感之源。

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是他开掘出来的一片特殊文学国土——这是通过作家的心灵和想象再度创造出来的世界。

记者:莫言也在追问:“有朝一日高考与中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语文教材也编订得让人满意,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就必然地提高了文学素养,并由此进而提高了人的素质了呢”,你说呢?叶开:他的批判直入问题核心,高考与中考必须进行革命性改革,语文教材编订要有质的变化。

我个人感觉到,在“对抗语文”上,与很多一线教师、有思考力的家长不断互动之后,产生了很多“正能量”效应。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实用类文本(访谈科普报告阅读)练习(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实用类文本(访谈科普报告阅读)练习(含解析)

专题十四实用类文本(访谈、科普、报告阅读)考点29 新闻 2颗星考点30 科普 3颗星考点31 报告文学 3颗星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题目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20分)【来源】(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点29 中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

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进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材料二: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拾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群众收视率与总体群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群众相对于总体群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群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

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

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

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材料四: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0 访谈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0 访谈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访谈类文本阅读【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

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

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

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

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1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

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

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

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

从那时候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

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的烽火台。

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

2023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通讯、访谈(含答案)

2023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通讯、访谈(含答案)

专题29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通讯、访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河南省突遭大规模极端强降雨,部分区域发生洪涝灾害,巩义市米河镇多个村庄通信中断。

有群众收到如下短信:“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中国移动公网通信。

受翼龙无人机滞空时间限制,公网恢复时间只有五小时,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

祝平安!”该短信截图瞬间在网上刷屏,网友直呼:“这就是中国速度!”“生在华夏,被照顾得太好了!”7月21日,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2H”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跨区域长途飞行,历时4.5小时抵达通信中断区,利用翼龙无人机搭载的移动公网基站,实现了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翼龙无人机是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种中低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

翼龙系列自2005年开始研制、2007年首飞,距今已有十四年,目前发展至第二代翼龙。

“翼龙­1”是翼龙系列无人机中的首个型号,可应用于灾情监视、大气研究及气象观测、地质勘探及土地测绘、环境保护、农药喷洒和森林防火、缉毒和反走私等民用及科学研究领域。

在“翼龙­1”的基础上,“翼龙­2”无人机进行了全面的机体扩大及气动布局优化,并换装了推力更强的中国国产发动机,提高了实用升限、速度和续航等一系列指标,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使用环境。

而本次应急救灾的主角——“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则是在“翼龙­2”无人机系统基础上,针对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任务研制的大型救灾无人机系统。

无人机的全称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不仅包括人们最直观可见的无人机飞机本身,还包括地面站、任务载荷和保障系统。

在无人机升空执行任务时,地面上的相关系统会紧密监视并进行指挥。

据翼龙系列总设计师介绍,“翼龙­2H”系统由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保障系统组成。

0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杨澜访谈》及答案 - .doc

0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杨澜访谈》及答案 - .doc

0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杨澜访谈》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能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

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

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

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征万里长”。

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

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杨:为荣?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

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

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

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

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

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

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

2022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四 新闻访谈 14-2 Word版含答案

2022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四 新闻访谈 14-2 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慢的是活着”——作家乔叶①访谈录陈劲松②(以下简称“陈”):乔叶老师您好!很荣幸和您进行沟通。

就写作而言,您最初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为何会选择文学?乔叶(以下简称“乔”):我刚开头其实是写散文的。

当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委屈、困惑和挫折,觉得自己有话想说,而且必需要说出来,但这些话又不能对着家人和伴侣说,于是只好付诸笔墨和稿纸了。

写着写着,从爱好变成了职业。

至于为何会选择文学,我想最大的缘由是,文学能带给我幸福,能表达我内心深处更松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吧,从而让我的心灵得到劝慰和暖和,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陈:很多作家写到肯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困惑,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或者说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乔:这种困惑我当然也会有。

我时常问自己,文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看法。

文学对于生活,若从有用主义的角度动身,则是无用的,它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宝。

但,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

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转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

假如肯定要探究文学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那就在于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化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隐秘。

生活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河水总是奔涌向前的,而文学则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长期地卧在那里。

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则是文学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暖和,文学写作即是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这或许就是我的写作目的。

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读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反映到写作领域。

有人就创作了新闻式小说,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以新闻笔法叙述小说故事。

您如何看待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关系?乔:新闻写作到底有其时效性,而小说创作则是慢工出细活。

犹如我们开启一瓶啤酒,新闻写作就是刹那间涌出的啤酒泡沫,只会浮在上面,而小说创作则是泡沫下面的酒,唯有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酿造。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访谈试题(含答案)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访谈试题(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3题。

中国天然气之父——《温州都市报》记者采访戴金星院士戴金星,著名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中国石油界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

记者您长期从事天然气地质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的研究,您最大的成果是什么?戴金星以往认为石油和天然气只是由低等的但繁殖率很强的生物因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一直没有认识到高等植物遗体煤层和煤系中腐殖型有机质也能生成工业性油和气,故不在煤系中去勘探油气。

我在研究中发现,腐泥型有机物既能生油,也能生气,然而腐殖型有机物在煤化过程中以生气为主,成油为辅,故煤矿的腐殖型有机质是生气层,生煤的地方是找气和发现气田的有利地区。

我们是1979年提出在我们煤系中寻找天然气的,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但在此之前没有想到而已。

记者真理往往就是这样,看似简单,而寻找结果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心血。

同样您也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获得的。

您当时是怎么会想到研究这个课题的?戴金星1961年我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毕业后,来到江汉油田工作。

在那里我发现,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都几乎没有系统地全身心投入研究探索天然气的人。

于是我决定选择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专业作为自己的专业目标和方向。

1978年,我提出了“煤成气理论”概念。

1981年,我主笔“煤成气概况”的报告,为1983年国家把“煤成气开发”列为“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打下了基础,推动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走向黄金时期。

记者您真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气之父”。

根据您建立的“煤成气”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什么效果?戴金星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以“煤成气”理论为依据,先后预测了5个10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大气田,最终推动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目前中国天然气70%的储量是根据“煤成气”理论探明和发现的。

为此,我感到很欣慰。

你说我是天然气之父,我是不赞同的,我只不过是把一生的痴情寄托在“气”上罢了,为神州争“气”,为“气”壮山河。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检测14 新闻访谈(选考)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检测14 新闻访谈(选考)

新闻访谈(选考)一、[2015·广东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回不去的故乡——对话梁鸿: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记者:近年来,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您怎么看?梁鸿:是的,乡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郁。

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种感觉更多的是出于对乡村现状的不满,看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凋落,没有秩序,而不单单是家里的老屋塌了,记忆中的河流再也没有鱼。

现在的中国太快了,整个社会病态的发展,在乡村有一种显性的体现。

这些一下子摆在你的面前,你就会有强烈的感觉,自己的故乡沦陷了。

记者:我们今天的“乡愁”,更多的是什么呢?梁鸿:乡愁已经不再是李白的乡愁,也不再是唐诗宋词的乡愁,不再是狭义的乡愁,现在的乡愁已经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乡愁,中国的乡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在都市里,以都市文明或者工业文明去看农业文明的乡愁,与农业文明时代是不一样的。

在农业文明,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没有变的,而现在的乡愁,是在高速现代化发展下,人的本源被急剧地抛弃的,人与自然没有关系了,与四季没有关系了,被孤零零地悬在都市的钢筋水泥里,这时候的乡愁是怀念人的自然属性,想念的是与自然、与大江大河的一种相互偎依的感觉。

记者:乡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梁鸿:乡愁是有质的变化的。

现代意义上的乡愁,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传统。

过去,对于中国人来说,乡愁是对于农业文明的一种想念,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精神方式,农业文明下的状态与四时相合,春种秋收,晨起昏睡。

现在,“乡愁”的背后,是隐蔽的多层制度与歧视:城市不能给他们很好的安定感、归属感,他们现在的状态是在一种常年被隔离的状态下,看起来很像融入了城市,实际上是被隔离,这不是自主选择的,而是被所谓时代的潮流裹挟。

现在,到了我们该反思的时刻,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再不思辨,恐怕以后就没有什么好思辨的了。

乡愁,对于目前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如何保持自性的问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考点06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类(分层练习)(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考点06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类(分层练习)(解析版)

考点06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类(练)(一)热身练一、【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检测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话杨庆祥: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访谈嘉宾:杨庆祥(评论家、学者、诗人)凤凰文化:是怎么想要提出“新伤痕文学”这个概念的?杨庆祥:首先,我已经注意到了有大量的作品在书写“改革开放”这段历史,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涉及到伤痕的问题。

这些作品中包括前辈作家余华的«第七天»,阎连科的«炸裂志»和最新的作品«日熄»,还包括大量青年作家的作品。

另一方面我又发现整个批评界或者说整个文化界并没有对这种倾向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

只是从非常简单的社会学角度———比如70后、80后等等———来划分的。

我恰恰认为中国当下所谓的“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00后” 其实都是同一代人,他们都在面临整个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伤痕或阵痛。

他们分享了共同的心理结构和情感结构,在他们的表达里面有共同的诉求。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新伤痕文学”之所以出现的重要历史语境,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

凤凰文化:既然今天主要聊“新伤痕文学”,那我们先从“旧” 的伤痕文学说起。

伤痕文学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文革”的历史创伤),它是一个比较短命的文学现象,当时比较重要的作品如«班主任»、«伤痕»,现在看起来是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

那么属于“新伤痕文学”范畴的文学作品,也会具有相似的局限或者说遗憾吗?杨庆祥:八十年代的旧伤痕文学有个很大的局限,对事件的描述大于对人的描述,这就导致了它变成一个非常短暂的潮流。

当然它当时被终结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

“新伤痕文学”应该从中吸取它的教训。

比如余华的«第七天»,在我的定义范畴里面它一定是“新伤痕文学”。

但如果“新伤痕文学”止步于余华的«第七天»,它可能也会变成一个短命的文学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一、陈以胜: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在“长板效应”陈以胜,1972年出生于重庆,1993年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创业。

历任广州新太信息产业公司运营总监、滚石移动中国区助理总经理、亿友网副总裁。

现任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前一段时间,所有高校、职校的毕业生都忙于应聘,有些人参加了很多面试,但至今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近日,就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应聘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陈以胜。

“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记者:作为企业负责人,您在招聘时最注重的是什么?陈以胜:以我个人而言,招聘时一看品德,二看悟性,三看经验,四看学历。

记者:为什么把学历放在最后一位呢?陈以胜:从多年的用人经历来看,正规高校特别是名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聘来就能用,但并不好用。

他们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但思考问题往往局限于书本上学的内容,创造性不突出。

所以有时候我们宁肯招聘中专生和职高生,只要觉得这个学生有潜力、有悟性,就会培养他。

这样由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是实用,二是忠诚度高。

记者:品德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短短的面试中能考查出来吗?陈以胜:这个确实有一定难度。

不过,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

比如面试的时候我喜欢和应聘者拉拉家常,问问他父母的情况。

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最突出的优势,然后把他安排到最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

”记者:那些应聘失败的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陈以胜:在面试中被我们淘汰的毕业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和特长。

我经常问应聘者一个问题:“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身边的人表扬你最多的是哪个方面?”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应聘者答不出。

这就说明他在个性上没有突出的特点,我们就很难判断应该安排他到哪个部门工作。

有些企业强调“短板效应”,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

因此,他们很重视发现员工的缺点。

而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最突出的优势,然后把他安排到最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

至于他所欠缺的素质,可以通过企业培训来弥补。

记者:您能举例说明这种“长板效应”吗?陈以胜:有一次在招聘中,一个女孩来应聘客户服务主管。

通过交谈,我发现她有很强的洞察力,沟通和应变能力也不错。

于是,我建议她担任销售人员。

她当时很迷惑地问我:“销售就是卖东西吗?”这说明她对销售部门一点也不了解。

但这不重要,洞察、沟通、应变是一个优秀销售人员最可贵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她恰恰都具备。

只要有了合适的“长板”,专业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培养。

一年以后,这个女孩果然成了我们公司业绩最好的销售人员。

“我个人不太喜欢那种从不犯错误的员工,不犯错误,说明他在稳妥地沿用旧的工作方式。

”记者:您对初踏社会的毕业生有什么建议呢?陈以胜:您知道在企业里什么样的员工最容易被提拔吗?那就是工作主动性强的员工。

这一点听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近几年我们招聘的毕业生几乎有同样的特点——大气、看问题有高度,但懒散、不屑做具体事。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在做基层工作的时候就要思考部门经理应该做什么,做到部门经理就该思考总经理应该做什么。

一个员工,最可宝贵的素质就是主动去发现企业的问题,思考并提出解决之道。

这样的员工一定会得到提拔。

我个人不太喜欢那种从不犯错误的员工,不犯错误,说明他在稳妥地沿用旧的工作方式。

我倒宁肯看见员工为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而犯些错误。

在我的企业里,从没有员工因为创新中犯错误而被淘汰,相反,被淘汰的倒是那些优柔寡断、因循惯例的员工。

语丝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跟我一样穷的孩子不要自卑,保持阳光的心态,能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我清楚地记得给我机会的每一个人——为了供我上大学而早早辍学当保姆的姐姐、教我计算机知识的老师、给我第一个工作机会的厂长、把我领进IT大门的总经理……我永远对他们心存感恩。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句很害人的话。

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学会主动思考。

一个人是应该有点爱好的。

如果生活中没有一件事能点燃你的热情,让你全情投入,那很难想象你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工作。

19.统观这篇访谈的思路,记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三个方面?(4分)20.从全文看,陈以胜认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要具备哪些条件?(5分)21.这篇访谈的记者主要采用了哪两种提问方式?请举例分析。

(6分)19.(4分)①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条件;②应聘者失败的主要原因;③对初入社会的毕业生的建议。

(答对一点2分,二点3分,三点4分)20.(5分)①品德良好(答“懂得感恩”“忠诚企业”等不得分);②优势突出(答“个性突出”不得分);③勇于创新;④工作主动(答“会犯错误”不得分)⑤充满热情(“心态阳光”不得分)。

(答对一点1分)21.(6分)①采用对比式提问,如先问“招聘时最注重的是什么”,再问“应聘失败的最大问题在什么地方”,两相对比,引导对方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②采用追问,如“为什么把学历放在最后一位”,使访谈得以深入展开。

(提问方式各1分,具体举例各1分,效果分析各1分)二、、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创能力,如老子、庄子、朱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这样的人物。

就批判能力来说,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就是明证。

深受康德影响的马克思的大部分著作的标题或副标题,都有“批判”这个词。

比如,马克思倾注毕生心血写成的《资本论》的副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我们还可以追问:为什么现代俄罗斯文学会出现大家辈出的繁荣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来自俄罗斯的四大批判家——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留波夫斯基。

由于他们的批评,才会孕育出像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莱蒙托夫这样的文学巨匠。

一般说来,真正的思想家都拥有高度自觉的批判意识,决不会成为对前人观念亦步亦趋的“应声虫”。

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在1964年出版了一本广有影响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批评发达工业社会的人在思想上只剩下了与实际生活相认同的向度,即把存在着的一切都理解为合理的,而失去了第二个更重要的向度——批判的向度,即对实际生活进行质疑、提问和批评的能力。

看看今天这个商业社会,广告铺天盖地。

在这种环境的浸润下,人们很容易丧失独立思考和怀疑的能力。

也许,这就是工业文明的代价吧。

所谓原创能力,乃是在批判旧观念的基础上,构建新观念和新观念体系的能力。

老子写下的《道德经》不过5000字,但其思想上的原创性却为全球的学者所公认。

据我所知,光在德国,《道德经》已有70多个德译本。

又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尤其是他的理念论,对西方思想发展史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甚至有人认为,西方思想史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这些例子表明,思想家同时也是思想上的伟大的建设者。

记者: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的形势来看,现在都是一个大变革的年代,是一个出思想家也呼唤思想家的年代,但为什么又是一个缺少思想家的时代?俞吾金:当今确实应该是一个出大思想家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航空、电脑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球已经变为村落。

无论是当代人所了解、所经历的东西,还是他们所思考探索的问题,都比以前的任何世代都要多得多,也要深刻得多。

无疑,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当代生活为伟大思想家的诞生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但在我看来,思想家的诞生仍然需要一些重要的助力。

我觉得学术探讨需要自由探索。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从1780-1820年这40年间,德国出现了以康德、歌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家。

为什么德国的天空突然间群星灿烂?在海涅看来,正是学术探讨上的自由空气使然。

思想上的重大突破,不仅在时间上要付出重要的代价,而且也需要对探索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采取宽容的心态。

马克思之所以把“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因为他意识到,惟有在大胆的探索和深入的讨论中,新思想、新真理才可能应运而生。

另外,还要学会与寂寞结伴。

思想家们巨大的原创性从来都是与寂寞结伴而行的。

只有在寂寞中,才有可能透彻地、系统地思考,并构建起背后的思想体系。

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时,在菩提树下深思了6年;康德在撰写《纯粹理性批判》前,沉默了12年;歌德创作《浮士德》,前后花了60年时间;而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则参考了1500种著作,前后花了40年时间,而最终完成的也只有第一卷。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真正的思想和思想家都不可能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中产生。

(节选自2011年3月1日《解放日报》)26.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思想家同时也是思想上的伟大的建设者”?请结合文中内容回答。

27.这篇访谈在思想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受到好评。

请分析访谈成功的原因。

(5分)28.结合文本,说说当代中国要产生伟大思想家需要哪些条件。

(6分)26.(1)思想家对传统观念拥有高度自觉的批判意识。

(2)他们能够在批判旧观念的基础上,构建新观念和新观念体系的能力。

27. (5分)(1)文章的现实性很强,集中围绕“这个时代为何缺少思想家”的问题(专题性强),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深度。

(2)采访者列举的人物具有典型性,所提的问题紧扣热点,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大思想家的期盼。

(3)采访者设疑引导,由浅入深,步步追问,层层深入。

(4)受访者问题的回答针对性强。

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分析具体而有深度。

(5)受访者为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回答旁征博引,观点具有权威性。

28.(6分)客观上:(1)当代生活要为伟大思想家的诞生提供更合适的土壤;(2)学术探讨所需要的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氛围;(3)思想交流所需要的更广阔的平台;(4)前辈丰富的思想成果。

主观上:(1)思想家的诞生仍然需要一些重要的助力;(2)思想家个人的原创能力、批判能力;(3)思想家能够学会与寂寞结伴。

(三)回不去的故乡——对话梁鸿: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记者:近年来,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您怎么看?梁鸿:是的,乡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郁。

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种感觉更多的是出于对乡村现状的不满,看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凋落,没有秩序,而不单单是家里的老屋塌了,记忆中的河流再也没有鱼。

现在的中国太快了,整个社会病态的发展,在乡村有一种显性的体现。

这些一下子摆在你的面前,你就会强烈的感觉,自己的故乡沦陷了。

记者:我们今天的“乡愁”,更多的是什么呢?梁鸿:乡愁已经不再是李白的乡愁,也不再是唐诗宋词的乡愁,不再是狭义的乡愁,现在的乡愁已经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乡愁,中国的乡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