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ATI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高效检漏测试操作规程

高效检漏测试操作规程

标准文件1、目的Objective:建立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操作规程,保证高效过滤器在完好状态下使用,确保洁净区域的洁净度。

2、范围Scope:适用于公司所有的洁净区、层流工作台、传递窗及设备上自带的高效过滤器。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培训职责:本文件起草人或审核人或批准人负责对工程项目部高效检测人员进行本规程培训。

3.2 工程项目部负责制定本规程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工程部高效检测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定义Definition:无。

5、程序Procedures:5.1 工作原理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测试通常采用PAO(气溶胶)发生器在滤器上游发尘,使用光度计检测滤器上下游气溶胶浓度来判定滤器是否有泄漏。

发尘的目的是因高效过滤器上游尘粒浓度较低,仅用粒子计数器在不发尘的情况下检测,较难发现有泄漏,需补充发尘才能明显、容易地发现泄漏。

5.2 所用仪器:TDA-4B气溶胶发生器,TDA-2H气溶胶光度计。

5.3 试验介质:EMERY 3004合成烃冷凝震荡后用氮气使之雾化。

5.4 检测方法5.4.1气溶胶发生器操作步骤5.4.1.1气溶胶发生器TDA-4B各部件说明5.4.1.2供给气溶胶:拧开位于仪器上端的液体填充口,注入3/4满的气溶胶溶液,不要过于满。

低于1/2满时应补充注入气溶胶。

(气溶胶发生器侧面有液位显示)5.4.1.3连接空气压缩机或氮气瓶将干燥、洁净的空气或氮气注入调整器气体入口。

球状的气体阀门可用来对注入气体的开关控制。

5.4.1.4压力调整:打开气体阀门,调节调整器旋钮使压力20psig(0.14Mpa)。

该调节阀如往下压时,为锁住。

如果压力超过20psig,输出浓度将增加,相反,低于20 psig时,输出浓度将减少。

压力表的指示值不要超过60 psig。

5.4.1.5输出气溶胶:通过改变Laskin Nozzles的开关方向即可控制气溶胶粒子的输出浓度,最终由喷口连接器将气溶胶粒子导入位于被测装置的上游的气溶胶入口处。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高效过滤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对空气或液体进行过滤,从而保证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然而,在过滤器长时间使用后,会存在一定的检漏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一些高效的检漏方法来进行检测和修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效过滤器检漏的方法及标准。

一、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方法1.声波检测法声波检测法是一种通过听声音来识别漏洞的方法。

使用专门的设备将声音传输到过滤器上,如果存在漏洞,就会导致声音发生变化。

通过对声音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漏洞的位置并进行修复。

2.压差测试法压差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测量过滤器两侧的压差来检测漏洞的方法。

首先将过滤器两侧的压差测量值记录下来,然后将过滤器连接到专门的测试设备上,逐步增加压力,如果漏洞存在,就会导致压差值的变化。

通过比较压差测试前后的数值差异,可以找出漏洞的位置。

3.微粒子计数法微粒子计数法是一种通过测量过滤器中微粒子的数量来检测漏洞的方法。

先将过滤器连接到专门的微粒子计数器上,然后通过计数器的显示结果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存在漏洞。

如果微粒子计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就可以确定漏洞的位置。

4.涂料探伤法涂料探伤法是一种通过在过滤器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涂料,然后通过观察涂料表面的变化来检测漏洞的方法。

如果涂料出现了裂纹或褪色等情况,就可以判断过滤器存在漏洞,并进行修复。

5.真空泄漏测试法真空泄漏测试法是一种通过在过滤器内部建立真空环境,然后观察真空泄漏情况来检测漏洞的方法。

如果真空泄漏速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就可以判断过滤器存在漏洞。

二、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为了保证高效过滤器检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国际上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对于各种检漏方法和设备进行了规定和要求。

1.声波检测标准对于声波检测方法,国际上一般采用ISO 16858:2008标准进行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声波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了声波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压差测试标准对于压差测试方法,国际上一般采用ISO 3966:2016标准进行规范。

高效过滤器检漏操作规程

高效过滤器检漏操作规程

1.目的制订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标准操作规程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洁净厂房高效过滤器泄漏的检查3. 职责质量部:负责洁净厂房高效过滤器检漏4.使用4.1. 测试方法:尘埃粒子计数扫描巡检法4.2. 测试范围:层流或乱流洁净区/室。

包括:层流工作台,生产车间各功能间的高效过滤器,必须在现场对以下部位进行扫描巡查:4.2.1. 高效过滤器的滤材4.2.2. 高效过滤器的滤材与其框架内部的连接4.2.3. 高效过滤器框架的密封垫和过滤器组支撑架之间的连接4.2.4. 高效过滤器支撑框架和墙壁或顶棚之间的连接4.3. 检测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4.4. 原理根据浮游粒子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下所散射出与其粒径成一定比例关系的光通量原理,粒子散射光经光电转换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和计算机处理后被显示器显示粒子当量直径和相应粒子数量4.5. 检测程序4.5.1.使用大气尘进行检漏,当用大气尘检漏时,过滤器上游浓度(0.5μm)应不小于4000粒/L。

如上游浓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用适当措施,增加上游浓度。

4.5.2. 用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头扫描过滤器的出风侧。

采样头离过滤器距离约2cm-3cm处,扫描速度宜为1.5cm/s(28.3L/min)4.5.3. 采样管的长度不应超过0.5m。

4.5.4. 扫描检漏时应拆去高效过滤器外的孔板或装饰层。

4.5.5. 扫描检漏时,若尘埃粒子计数器显示出非零的特征读数,则表示可能有漏泄,应把采样口停在漏泄处1min,确定读数是否大于等于3粒,如大于等于3粒则判漏,如未达到3粒则判为不漏。

4.5.6. 高效过滤器更换或处理后,应再次进行扫描巡检。

4.6. 检测频度4.6.1. 在安装或更换高效过滤器时应进行检测。

4.6.2. 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在工业生产中,检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高效的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效的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检漏工作。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检漏方法。

常见的过滤器检漏方法包括压力差法、气泡法、浸漏法等。

在选择检漏方法时,需要考虑过滤器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生产线的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检漏方法,可以提高检漏效率,减少漏检率。

其次,要严格执行检漏标准。

过滤器的检漏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执行检漏工作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有效地发现和排除过滤器中的漏洞,保障产品质量。

另外,要加强检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检漏设备是进行检漏工作的重要工具,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要加强对检漏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档案,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保证检漏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员工是检漏工作的执行者,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检漏工作的质量。

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检漏方法和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勤勉尽责。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检漏记录和反馈机制。

检漏记录是检漏工作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法。

建立健全的检漏记录和反馈机制,可以对检漏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和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提高检漏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高效的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选择合适的检漏方法,严格执行检漏标准,加强设备和员工管理,建立健全的记录和反馈机制,才能确保检漏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和标准能够对工作人员有所帮助,提高他们的检漏工作水平和效率。

净化工程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的操作流程

净化工程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的操作流程

净化工程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的操作流程净化工程中的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是确保过滤器有效工作以保持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的操作流程:1.装备准备:a.确保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b.准备测试仪器和设备,包括便携式粒子计数器、检漏仪和压差计等。

c.准备测试工具和耗材,如测试颗粒、密封胶和维修工具等。

2.环境准备:a.清洁测试区域,确保没有尘埃和杂质。

b.准备满足测试要求的温湿度条件。

c.关闭通风系统和其他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设备。

3.测试准备:a.确定测试目的和要求,如过滤效率要求和泄漏率限制等。

b.确定测试方法,如挑选适当的测试颗粒和测试流速。

c.检查过滤器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情况,确保无漏气和封口良好。

4.压差测试:a.使用压差计测量过滤器的初始压差。

b.启动风机系统,保持一定的风速和风压。

c.定期测量过滤器的压差变化,并记录数据。

d.对比记录的数据,确保压差的变化在合理范围内。

5.粒子计数测试:a.使用便携式粒子计数器对过滤器进气和出气进行粒子计数。

b.测量不同尺寸的颗粒数,并记录数据。

c.分析记录的数据,计算过滤器的粒子捕集效率。

d.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过滤器的性能和清洁程度。

6.检漏测试:a.使用检漏仪对过滤器进行泄漏测试。

b.涂抹密封胶或其他密封材料在过滤器周围的接口处。

c.使用检漏仪探测潜在的漏点,标记并修复问题。

d.重复测试和修复直到无泄漏点,并记录结果。

7.测试报告:a.汇总测试结果,并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

b.报告中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分析评估等内容。

c.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和建议,如维修和更换建议。

d.存档测试报告,以备将来参考和管理。

8.后续维护:a.根据测试结果和建议,进行过滤器的维修和更换。

b.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测试和清洁过滤器。

c.监测过滤器的工作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d.对记录的数据和报告进行评估,优化净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的操作流程应该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17年整理】ATI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2017年整理】ATI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2017年整理】ATI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系统标准操作规程ATI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系统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检测高效过滤器检漏的操作规程范围:适用于高效过滤器检漏的操作责任者:岗位操作者及相关的管理者内容: (一) 技术参数:1.光度计TDA-2H技术参数尺寸: 25.7 cmx36.3cmx14.7 cm 重量:7.0 kg主机+1.1 kg扫描探状和配件电源:100-250V交流,50/60HZ。

自动规零:自动建立零位。

光度计的精确度:满刻度的范围的1%(十进制用于公制比率模式) 数字显示:显示泄露率从0.0001% 到 100.0%。

动态范围:0.0001 到125微克每升。

2.悬浮粒子发生器TDA-5C技术参数尺寸:(35cmL ×25cmW ×25cmH) 重量:9.1 kg电源: 220 VAC / 50hz气体类型:多种直径的粒子流量范围:500- 65,0000 立方英尺/分钟3(悬浮粒子发生器TDA-4B技术参数尺寸:25cm L X28cmW X23cmH重量:7.3Kg电源:不需要气体类型:多种直径的粒子流量范围:50-8100立方英尺/分钟(二)操作规程:一、开机前准备(5C):1. 将指定的PAO油倒入悬浮粒子发生器油箱中,不超过液面指示器3/4处。

2. 将悬浮粒子发生器放入空调的负压处,连接电源和气管。

3. 准备好氮气等惰性压缩气体,连接好管路并控制压力在344千帕,并保持不变(在连接好管路之前,不能打开气溶胶发生器)。

4. 开启悬浮粒子发生器的电源,等待温度指示器跳动到400度左右,在红色指示灯熄灭,同时绿色指示灯亮时,打开烟雾开关,调节流量调节阀,控制其烟雾的输出浓度在光度计检测端显示浓度为20%-30%为宜。

二.开机准备(4B)1(旋开填充口的盖帽,通过观察窗查看并装上3/4的液体原液。

不要倒太多,当观察窗的液面低于中间线时需再装液体。

2(接上一个干净的,干的压缩空气进入过滤器/调节器的进口。

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程序

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程序

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程序
1.目的:规范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操作,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的缺陷所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洁净区域的洁净度。

2.范围:适用公司内所有洁净区内安装的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操作。

3.职责:质量部QA人员负责高效过滤器的检漏,生产部工程人员负责高效过滤器的补漏或更换。

4.检漏时机:①新安装、修补或堵漏后的高效过滤器;
②使用中的高效过滤器,每1年检漏一次;
③对洁净区洁净度日常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对可疑的高效过滤器
检漏。

5.检漏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

6.检漏程序:
6.1开启待测洁净区的空调净化系统,至少运行30分钟。

6.2按说明书将尘埃粒子计数器预热,设置2.83l/min的采样量,准备对≥0.5μm 的粒子数进行检测。

6.3将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采样头靠近高效过滤器送风面1~3厘米处(注意不要碰到高效过滤器、层流罩或天花板上),以3~5厘米/秒的速度,沿着边框和送风面移动扫描。

6.4观察仪器显示≥0.5μm的粒子数变化情况。

当扫描到某点,发现≥0.5μm的粒子数急剧增加时,应对该点重点检测。

测试时间不低于1分钟。

6.5每个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扫描应进行至少2次。

7.结果判定与处理:
7.1合格标准:各点扫描测得的≥0.5μm的粒子数应不超过10个/2.83L。

7.2对确定存在泄漏的高效过滤器,应通知使用部门停用。

由工程人员组织修补或更换。

修补或更换后的高效过滤器需重新扫描检漏,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及时填写《高效过滤器检漏记录》及相关记录。

高效过滤器检漏操作规程

高效过滤器检漏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
一、目的:
建立高效过滤器检漏操作规程,使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范围:
适用于洁净区高效过滤器的检漏。

三、责任人:
质控部、设备部。

四、管理内容:
1、测试方法:尘埃粒子计数扫描巡检法。

2、测试范围:过滤器的滤材,过滤嚣框架的密封和过滤器组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支撑框架和固定壁间连接。

3、测试条件:静态测试
4、检测程序:
4.1启动风机30min后,按《SX-L310S型高效风口计数检漏仪标准操作维修保养规程》操作仪器,根据测得的上游浓度值计算出高效过滤器的漏点值。

在过滤器下用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采样头放在被检部位表面20~30mm处以5~20mm/s 的速度进行巡回缓慢移动检查,观察0.3um档,0.3um粒子数应不得超过高效过滤器的漏点值。

对计数突然递增的部位进行定点检测,就近来回寻找,确定是否为连续出现,以及出现泄漏准确位置。

若数据连续、快速且重复出现,则可判定泄漏,需更换并重新检测。

5、检测周期
5.1正常使用每年检漏一次;
5.2新装、更换高效过滤器应进行检测。

型高效过滤器检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型高效过滤器检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型高效过滤器检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型高效过滤器检漏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型高效过滤器检漏仪是一种用于检测高效过滤器漏风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系统中。

合理的操作和保养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2. 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型高效过滤器检漏仪时,务必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2.1 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操作设备前,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和周围环境符合下述条件:•设备工作表面干净,无污染和杂质;•设备电源插座应安装可靠,并且电压符合设备要求;•设备所在环境温度和湿度在指定范围内;•设备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物质。

2.2 设备操作流程遵循下述设备操作流程以确保安全和准确性:1.将设备连接到电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关闭状态;2.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安装检测器和相应的配件;3.打开设备并进行初始化自检,确保设备功能正常;4.设置所需的检测参数,如检测时间、压力等;5.将检测器放置在待测高效过滤器位置,并确保气密性;6.启动检测程序并等待检测结果;7.根据检测结果判断高效过滤器是否存在漏风问题;8.检测完成后,关闭设备,断开电源。

2.3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型高效过滤器检漏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循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指导;•严禁擅自拆解设备,避免损坏设备或引起意外伤害;•在携带或移动设备时,应小心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防止污染或受伤;•设备操作过程中保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或操作失误;•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

3. 设备保养规程为确保型高效过滤器检漏仪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保养。

根据设备的操作手册和以下保养规程,进行设备保养:3.1 清洁设备外观定期清洁设备外观,保持设备表面干净,避免灰尘和污垢附着。

使用柔软的干布或吹风机等工具进行清理,禁止使用有腐蚀性的化学品。

高效过滤器操作规程

高效过滤器操作规程

高效过滤器操作规程目标本操作规程的目标是确保高效过滤器的正确操作,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操作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 确保操作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手套和口罩。

2. 熟悉设备:- 在操作高效过滤器前,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手册,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确保了解过滤器的型号、规格和操作要求。

3. 准备过滤介质:- 根据过滤要求,选择适当的过滤介质,并按照要求进行准备。

- 确保过滤介质没有损坏或污染。

4. 安装过滤介质:- 按照设备手册的指示,正确安装过滤介质。

- 如果需要使用多个过滤介质层叠,确保每个层次之间有适当的支撑和密封。

5. 启动过滤器:- 在启动过滤器前,检查各个连接口是否牢固、无泄漏。

- 按照设备手册的要求,正确地连接过滤器到输送管道。

- 打开所需的阀门,并逐步增加流量,以避免过高压力对过滤器的损害。

6. 操作过程:- 监测过滤效果,确保流量稳定和过滤效率符合要求。

- 定期检查过滤器的状态,确保其表面没有过多的污染物,如有必要,进行清洗或更换过滤介质。

7. 关闭过滤器:- 在关闭过滤器前,逐步减小流量并关闭相应的阀门。

- 根据设备手册的指示,正确地关闭过滤器。

- 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和污染物。

8. 维护保养:- 定期清洗和维护过滤器,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及时向维修人员报告,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注意事项- 不要超过过滤器的额定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

- 不要使用过滤器与其规格不匹配的介质。

- 定期检查过滤器的密封性能,确保无泄漏。

- 避免过滤介质的破损和污染。

- 使用过滤器时注意安全,避免触碰过滤介质和设备中的移动部件。

以上即为高效过滤器的操作规程。

请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设备安全和过滤效果。

净化工程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的操作流程

净化工程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的操作流程

净化工程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的操作流程[ 来源:常见问题编辑:湖北纯臻净化 ]一、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二、实验原理应用光散射原理,计数测定时利用光电倍增管接受尘埃粒子反射的光以测定其大小和数量,并加以分析累计及数字显示。

三、实验方法3.1环境条件: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3.2测试状态:静态测试,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3.3压差:针对室内不同洁净度房间而言,静压差5Pa,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问静压差10Pa;对工艺过程中产尘量大的房间与其他房间应保持相对负压。

3.4测试方法3.4.1将尘埃粒子计数器用注射用水及75%酒精擦试消毒后再经紫外线照射30分钟传入洁净区。

3.4.2将尘埃粒子计数器水平位置放在桌上。

测量塑料管端口接插在过滤器的接嘴上。

3.4.3打开电源。

仪器进行tl检、选项后,把测量塑料管从后面板上拔下。

端口放置在需要测量的位置。

3.4.4检测时采样头离高效空气过滤器2—4aTl,沿高效空气过滤器内边框及中间缓慢扫描,每块高效空气过滤器至少测试出5个点,观察显示数据。

测试完毕后,将采样塑料管端口接到尘埃粒子计数器后面板上进行tl检。

然后关闭电源。

四、结论通过以上测定可以看出3号高效空气过滤器有泄漏现象。

需进行堵漏或更换,过滤器修理或更换后必须重新进行测试。

在正常条件下一般每年至少做一次对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漏测试看是否发生变化。

它是洁净度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效过滤器DOP检漏法的应用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一般是指对粒径大于等于0.3um粒子的捕集效率在99.97%以上的过滤器,通常作为制药企业洁净车间的末端过滤装置,用以提供洁净的空气。

洁净室是否能达到和保持设计的洁净级别在一定程度上与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及其安装有关。

因此对洁净车间的高效空气过滤器进行检漏测试,确保其符合要求,是保证车间洁净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FDA在无菌药品生产指南中也指出在高效空气过滤器安装后应进行检漏测试,以检查过滤器密封垫、框架及过滤器滤材等处的密封性,对于无菌制剂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检漏试验。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

高效过滤器的检漏通常采用PAO发生器在滤器上游发尘,使用光度计检测滤器上下游气溶胶浓度来判定滤器是否有泄漏。

以下是检漏的具体步骤:
在被测高效过滤器上游人为施加PAO气溶胶作为尘源,浓度应不小于20ug/L。

对于粒径在0.1~0.25um的气溶胶粒子,基准计数浓度应在1x10~10x10个/L范围内。

使用气溶胶光度计在被测高效过滤器下游侧距过滤器240mm处扫描检测,在过滤器内边框上、下、左、右共选择9个扫描点,每个扫描点扫描两次,以确认过滤器在该点的实际透过率。

将实际透过率与高效过滤器的初始透过率进行比较,若两者差值超过高效过滤器出厂合格证的透过率最大值,则判定该点存在泄漏。

所有检测点在检测过程中均不应出现大于0.01%的透过率增加值。

高效过滤器本身的过滤效率一般由生产厂家检测,出厂时附有滤器过滤效率报告单和合格证明。

高效过滤器的检漏目的是通过检查高效过滤器及其与安装框架连接部位等处的密封性,及时发现高效过滤器本身及安装中存在的缺陷,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区域的洁净度。

高效过滤器计数扫描检漏试验标准

高效过滤器计数扫描检漏试验标准

高效过滤器计数扫描检漏试验标准核心提示:A.1 计数扫描法试验过程描述计数扫描检漏试验通过粒子计数来检测过滤元件(过滤器)是否存在局部渗漏缺陷。

计数扫描检漏净化设备高效过滤器在生产装配或安装完成后需要单独对空气过滤器和整个净化系统进行联动测试。

而对空气过滤器的检漏则是保证空间设计达到设计要求的重中之重。

先高效过滤器计数扫描检漏试验规范规定如下:1、计数扫描法试验过程描述:计数扫描检漏试验通过粒子计数来检测过滤元件(过滤器)是否存在局部渗漏缺陷。

计数扫描检漏试验中,被试过滤器被安装在试验台上,在额定风量下进行试验。

被测过滤器应首先完成额定风量下的阻力测试并被清吹后进行本项试验。

测试风道系统中应设有足够长的混合段,使得被引入的测试气溶胶与试验空气充分混合,进而实现气溶胶在扫描风道截面上的均匀分布。

过滤器厂商可根据自身情况或与用户之间的协议,选择对过滤器进行定性检漏试验或者定量检漏试验(局部透过率试验)。

二者的试验装置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对试验参数以及对渗漏缺陷的判定方式。

计数扫描检漏试验中,可通过自动行走机构或者手动对被测过滤器出风侧的粒子浓度场进行扫描检测,并判断所测区域是否存在渗漏缺陷。

如有渗漏,则应记录渗漏处的坐标位置。

在对被测过滤器出风侧进行扫描检漏时,应采用本标准所描述的采样头配合粒子计数器进行。

试验过程中,探头在靠近过滤器出风侧的位置以确定的速度移动,扫描中探头所覆盖的轨迹间应无空隙或略有重叠。

当采用多个并排的测量系统(多个探头与多台粒子计数器联合使用)同时测量时,可以缩短扫描的时间。

根据探头坐标以及探头移动速度,在扫描过程中通过对粒子浓度进行测定,就可以对可能存在的渗漏进行定位。

而后将探头对该处及邻近区域进行重复试验,以判断该处是否存在渗漏缺陷。

当采用定量检漏试验时,可通过过滤器下游的局部透过率平均值来计算该过滤器的计数法效率。

计数扫描检漏试验可使用单分散相或多分散相气溶胶,但测试气溶胶粒径分布应满足本标准规定。

ATI 2i高效检漏仪操作规程操作规程01

ATI 2i高效检漏仪操作规程操作规程01

一、目的: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操作人员日常仪器设备操作,保证仪器设备稳定可靠。

二、范围:适用于ATI 2i高效检漏仪的操作、清洁和维护、维修。

三、职责:1、操作人:严格执行本规程,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相关记录;2、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1 了解仪器1.1前面板总述1.2后面板总述1.3扫描探头总述2步骤2.1开电源:在仪器前面板的右上方按下电源按钮。

2.2初始化:打开仪器开关后,仪器开始初始化,仪器将会调节采样流量,流量达到28.3L/min,初始化完成。

2.3建立0水平:初始化后,仪器自动开始建立0水平,过程大概需要10秒钟;如果仪器不能建立0水平,仪器将会提示重试3次,按“YES”键开始重试,按“NO”键停止;如果还未建立,按“OK”键停止仪器。

2.4主菜单:0水平建立后,仪器将会显示主屏幕,可更改参数。

必须设置仪器100%参考方法。

2.5选择气溶胶:在设置100%之前先确定适合的气溶胶;仪器将会把最后选择的气溶胶类型储存。

2.6选择设置方法:2.6.1上游浓度100%设定:仪器会对上游接口引入的气溶胶设置一个参考基准线,设置成功,会建立一个稳定的气溶胶浓度,气溶胶浓度值稳定。

2.6.2设置内标准:设置一个参考基准,作为上游浓度值。

2.6.3使用前设置100%:仪器会重新设置为之前的上游浓度值作为参考值,成功设置100%参考后,仪器自动显示运行模式,选择下游采样阀。

2.7泄漏测试:返回到主菜单选择“HOME MENU”键并按“ENTER”键开始测试。

2.8关机:测试完毕,将数据条导出并记录,关闭气溶胶开关后关闭仪器开关。

3清洁和维护、维修:3.1清洁气溶胶喷口。

3.2擦除掉扫描探头上和前面主面板上的碎屑物。

3.3清洁仪器前面板上金属网的碎屑物4注意事项4.1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确保没有切口4.2保证操作温度为1℃-45℃之间4.3确认相对湿度小于95%,不结露4.4使用前确保光度计是关闭状态4.5不同规格的保险丝可能会造成内部光学器件的损坏4.6使用前检查上游、下游接口橡胶圈套,远离纤维和碎纸五、参考文献:使用说明书六、相关文件:N/A七、相关记录:N/A。

高效过滤器检漏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过滤器检漏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规范高效过滤器检漏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规定测定的方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洁净区、微生物限速检查室高效过滤器检漏测定。

三、职责要求
检验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QA对实施监督。

四、内容
1、测试方法:尘埃粒子计数扫描巡检法。

2、测试范围:高效过滤器的滤材、框架、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支撑框架和固定壁之间的连接等。

3、检测设备:尘埃粒子计数器。

4、检测原理:根据浮游粒子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散射出与其粒径成比例关系的光通量原理,粒子散射光经光电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一定的放大和处理之后,显示粒子当量直径和相应粒子数量。

5、检测步骤
5.1用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头扫描过滤器的嵌风侧,采样的时候距离设备大约2cm,沿着设备的内边框进行检测,注意扫描的速度应该低于5cm/s;
5.2当检测的周期为10min的时候,0.5um粒子数>20,这时候如果发出警报的话就说明设备出现泄漏,需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5.3最后用环氧树脂胶堵漏或紧固螺栓之后,再进行扫描。

6、检测周期
6.1在正常情况下使用的话,半年检测一次;
6.2新安装的高效过滤器使用之前要进行检测。

7、注意事项
高效过滤器而言。

虽然其检测的时间比较慢,但是效果是有保障的!
五、参考文献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2、药品GMP指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六、文件变更记载及原因:。

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过滤器泄漏测试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生产环境中,这都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而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安全操作规程在操作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时,必须遵循以下安全规程:1. 禁止拆卸设备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是由许多复杂的部件组成的。

因此,只有特定经过训练的人员才能掌握正确的拆卸和组装方法。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非专业人员进行拆卸。

如需检修或更改设置,请联系专业维修人员。

2. 电气安全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是一个使用电力作为驱动力的设备。

因此,在使用中,必须牢记以下事项:•遵循正确的开机、关机操作程序;•与其他设备的电源连接时,务必确保接线正确无误;•在维护或保养过程中,必须切断电源;•在日常的操作中,避免触及电源插头与导线。

3. 操作规程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操作规程:•操作前,检查合格证是否有效;•操作前,对机器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故障;•操作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操作时,遵循正确的加样程序。

4. 环境安全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操作时应保证操作环境安全,避免形成以下情况:•在高温、低温、高湿、低湿、辐射、振动及平稳性等方面,符合设备规定;•操作时,设备不能受到极端的气象条件的影响;•避免产生爆炸、火灾、水、电、化学腐蚀、毒性和放射性危害等。

保养规程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经过长期的工作,必然会出现一些老化现象。

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

1. 周期性保养定期对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定期更换滤芯;•定期检查输液管是否老化,并及时更换;•定期检查灯管是否需要更换;•定期清理设备表面及内部的灰尘和杂物。

2. 维修和更换在日常使用中,如果高效过滤器泄露率测试系统出现故障,必须依次进行维修和更换,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如果设备故障,不得自行拆卸和修理;•如果设备个别部件需要更换,请联系正规厂家或售后服务部门;•如果设备长时间没有使用,必须进行维修和保养,以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操作规程
4.3.2.如果粒子计数器测得的尘埃粒子增长速度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且未超过标准范围,则说明高效过滤器是合格的。
过器扫描图
3.2.QA负责安装后高效过滤器的检测。
4.内容
4.1.检漏条件:被检过滤器必须已测过风量,在设计风速的80%~100%之间进行;
4.1.1.在被检高效过滤器的上风侧测定大气尘的微粒数,以等于0.5μm微粒为准,其浓度必须大于或等于3.5×104个/m3,若上风侧浓度不符合上述规定,则应引入不经过滤的空气;但应避免尘埃粒子计数器的超限使用。
4.2.检漏方法:
4.2.1.启动送风系统。
4.2.2.把尘埃粒子计数器放在专用架子上,采样口放在被检过滤器表面2~3mm处。
4.2.3.以5~20mm/s的速度移动,对被检过滤器整个断面、封口胶和安装框架处进行扫描,扫描图形见附图。
4.3.判断标准:
4.3.1.当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口在某处,粒子计数器测得的尘埃粒子增长速度稳定,如果粒子计数器测得≥0.3μm尘埃粒子〔主要是0.3μm和0.5μm的尘埃粒子〕增长速度突然变大,则说明此处有泄漏。
题 目
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操作规程
制 定
部门审核
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部
1.目的
制定一个规范的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高效过滤器能发挥其应有的高效过滤作用。
2.范围
适用于新安装的高效过滤器、新更换的高效过滤器、修理后的高效过滤器。
3.职责
3.1.动力设备车间负责高效过滤器的安装。

高效过滤器检漏规程

高效过滤器检漏规程

高效过滤器检漏规程第 1 页共 1 页目的: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量,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的缺陷,如滤材的小针孔,连接密封部位的缝隙等,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规范高效过滤器检漏的操作程序。

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厂房高效过滤器泄漏的检查操作过程。

责任:高效过滤器检漏操作人员按本规程操作,车间管理人员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内容:原理:根据浮游粒子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下所散射出与其粒径成一定比例关系的光通量原理 粒子散射光经光电转换变成电信号 经放大和计算机处理后被显示器显示粒子当量直径和相应粒子数量。

1. 操作过程:1.1测试方法:尘埃粒子计数扫描巡检法。

1.2测试范围:对于A级至C级洁净度要求的层流或乱流洁净室。

包括:层流工作台,层流罩、自净器以及无菌隧道、灌装线等设备上的高效过滤器,必须在现场对以下部位进行扫描巡查:1.2.1过滤器的滤材。

1.2.2滤材与其框架内部的连接。

1.2.3 过滤器框架的密封垫和过滤器组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

1.2.4支撑框架和墙壁或顶棚之间的连接。

1.3检测仪器:1.3.1尘埃粒子计数器。

1.4检测程序:1.4.1用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头,即在过滤器下风侧用粒子计数器的动力采样头,放在距离被检部位表面20-30mm,扫描速度应为5-20cm/S,对过滤器的表面、沿边框和封头胶处进行移动扫描检查。

1.4.2检测周期为10min时,0.5µm粒子累积数不超过20粒,若超过,则表明泄漏量超标,需要修补或更换。

1.4.3用环氧树脂胶堵漏或紧固螺栓后,再进行扫描巡检。

1.4.4过滤器下游侧大气尘或气溶胶对上游侧0.3µm和0.5µm粒径应分别达到3×10-4与1×10-4以下。

如某点读数的穿透率大于0.01%,说明该点有泄漏,需要维修补漏或更换过滤器。

累计修理面积大于总面积的5%时过滤器应报废更换。

2. 检测频度:2.1在安装或更换高效过滤器时应进行检测。

高效过滤器泄漏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效过滤器泄漏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效过滤器泄漏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高效过滤器泄漏检测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微电子等行业中的检测设备。

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高效过滤器泄漏检测仪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前期准备工作1.必须保证在使用设备前,已经仔细阅读了使用手册,并且熟悉了各个部件的功能、特点和操作方法。

2.检查仪器是否在正常使用范围之内,其电气参数是否符合要求,所有连接是否稳定可靠。

3.准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操作步骤1.将样品放置于样品装置中,调整仪器的参数,如样品速度、流量、精度和输出信号等。

2.将泄漏源放置在检测仪器的检测口附近,观察检测仪的指示灯是否点亮,检查仪器显示数据是否稳定并达到预设值。

3.每次测试结束后,应该关闭仪器的电源,并在设备的相关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

场地安全规程1.使用过程中要保证设备的电源和接地良好,防止电击等事故的发生。

2.操作人员必须在清醒状态下使用设备,不能在饮酒或服用精神药品后再使用设备。

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阻抗、输出数据等。

2.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包括清洁、消毒和更换耗材等。

3.严禁对设备进行私自维修或拆卸。

保养规程1.预防为主,设施管理和日常清洁是预防各种事故的有效手段。

如严格控制场地内的烟火、减少场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等。

2.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适当的防护,防止其遭到误操作或损坏。

3.年检、定期检测、维修等保养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总结以上就是高效过滤器泄漏检测仪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在使用检测仪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进行场地管理,对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维修,确保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另外,在使用之前要认真阅读相关手册,熟悉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准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通过对洁净室内已安装的高效过滤器进行PAO检漏,确认高效滤器的完整性及其安装的密封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空调净化系统高效过滤器的检漏。

3.职责:3.1 质量管理部:负责按标准规程操作仪器,检查高效过滤器。

3.2 设备部:负责配合。

4.内容:4.1 检测要求4.1.1 测试方法:PAO检漏法。

4.1.2 测试范围:对于公司所有安装有高效过滤器的洁净室,包括生产区、控制区、微生物限度检查室、阳性对照室等洁净区内的高效过滤器,都必须在现场进行检查检漏。

4.1.3 检测材料及仪器:气溶胶发生器(TDA-5C)、气溶胶光度计(TDA-2H)、氮气瓶、PAO。

4.2测试状态与前提条件4.2.1静态;4.2.2 已完成风量/风速测试,结果符合规定;4.3 合格标准:受检高效过滤器测得的穿透率的最大值不得大于“出厂合格穿透率”的2倍(“出厂合格穿透率”可通过受检高效过滤器铭牌上标注的过滤效率换算而得)。

4.3.1 K=(1-α)*100%,式中:K――出厂合格穿透率,α--铭牌上标注的过滤效率。

4.3.2 注意:检测前需先填写《高效过滤器检漏记录》的相关记录。

4.4 检测方法4.4.1 准备工作:卸下高效过滤器的散流板,对箱体和框架进行清洁,避免积尘对检测产生干扰。

将氮气瓶及相关连接管准备好。

4.4.2 气溶胶烟雾的发生:用外径为1/4的塑料管将气溶胶发生器的惰性气体入口与装有压力调节阀的氮气瓶出口连接。

将气溶胶发生器的喷口与空气净化系统风机柜的中效预留管口用塑料管连接。

按“TDA-5C气溶胶发生器操作规程”将气溶胶发生器通电加热,使温度达到393.3℃ ̄407.4℃。

开启喷嘴调节阀,开启氮气源及其调节阀,调节气溶胶烟雾的输出量。

4.4.3参数设定:气溶胶光度计初始化、0%参比标准值设定。

每个高效过滤器扫描前,先进行100%基准的复核,将采样管接上预留的DOP检测孔,一端与上游(高效过滤器进风侧)采样口连接,另一端与气溶胶光度计接通,测定上游气溶胶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整理】ATI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系统标准操作规

ATI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系统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检测高效过滤器检漏的操作规程范围:适用于高效过滤器检漏的操作
责任者:岗位操作者及相关的管理者
内容: (一) 技术参数:
1.光度计TDA-2H技术参数
尺寸: 25.7 cmx36.3cmx14.7 cm 重量:7.0 kg主机+1.1 kg扫描探状和配件电源:100-250V交流,50/60HZ。

自动规零:自动建立零位。

光度计的精确度:满刻度的范围的1%(十进制用于公制比率模式) 数字显示:显示泄露率从0.0001% 到 100.0%。

动态范围:0.0001 到125微克每升。

2.悬浮粒子发生器TDA-5C技术参数
尺寸:(35cmL ×25cmW ×25cmH) 重量:9.1 kg
电源: 220 VAC / 50hz
气体类型:多种直径的粒子
流量范围:500- 65,0000 立方英尺/分钟
3(悬浮粒子发生器TDA-4B技术参数
尺寸:25cm L X28cmW X23cmH
重量:7.3Kg
电源:不需要
气体类型:多种直径的粒子
流量范围:50-8100立方英尺/分钟
(二)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准备(5C):
1. 将指定的PAO油倒入悬浮粒子发生器油箱中,不超过液面指示器3/4处。

2. 将悬浮粒子发生器放入空调的负压处,连接电源和气管。

3. 准备好氮气等惰性压缩气体,连接好管路并控制压力在344千帕,并保持不变(在
连接好管路之前,不能打开气溶胶发生器)。

4. 开启悬浮粒子发生器的电源,等待温度指示器跳动到400度左右,在红色指示灯
熄灭,同时绿色指示灯亮时,打开烟雾开关,调节流量调节阀,控制其烟雾的输出浓度在光度计检测端显示浓度为20%-30%为宜。

二.开机准备(4B)
1(旋开填充口的盖帽,通过观察窗查看并装上3/4的液体原液。

不要倒太多,当观察窗
的液面低于中间线时需再装液体。

2(接上一个干净的,干的压缩空气进入过滤器/调节器的进口。

一个球阀被推荐用于
开关外面的压缩空气。

3(打开压缩空气并调节过滤器/控制器上的控制扭。

调节好后向下按就可以锁定刚才
的调节。

5. 4(根据系统风量,算出需要开的调节阀,打开调节阀,控制其烟雾的输出浓度在光度
计检测端显示浓度为20%-30%为宜。

二、开机检测:
光度计初始化:
1. 将三通手柄打开clear位置
2. 接上扫描枪,打开电源,看到扫描枪及主机显示器显示8888及满量程.
3. 按enter功能键
4. 按REF(内置参考)功能键.显示屏闪烁,显示内置参考选项
DOP(PAO),PAO...,
选择PAO,按enter功能键,随后显示已设置的内部参考值(如出厂设定为100.0) 5. 按enter功能键,系统开始进行内部调整,直方图从左到右扫描,大约要15秒.
6. 完成后,O功能键上的红色LED开始闪烁.
7. 再按enter功能键,使仪器自动归零.此过程需要5秒左右,结束时会发出蜂鸣声. 8. 归零结束后,会听到蜂鸣声,在听到最后一次蜂鸣声前,切勿将三通手柄从clear
位拔开.
测量过滤器上游浓度
1. 将取样管插入悬浮粒子及空气混合物.取样管应距过滤器进风面越近越好,并与光度计前面板upstream取样接口相连.
2. 将三通手柄打开upstream取样接口位,使气流流入光度计的upstream的快速取样接口;显示屏显示实际浓度,并按预设的刷新率不断刷新.
3. 待显示的浓度很稳定在20%-30%的时候,设定100%基线设定
3.1按enter功能键
3.2按100功能键,观察红色的LED指示灯开始闪烁.
3.3再按100功能键,建立100%基线,完成后0位指示灯闪烁,将三通手柄打到clear位,后按enter功能键.完成后, 蜂鸣声消失,显示屏显示.0000,建立0基线。

100%基线建立完成。

3.4按REF功能键,按上下选择键,选USER功能项,按enter功能键存储基线设置,以便选择USER确定的浓度值。

过滤器下游浓度检测
1.将待测的高效过滤器外孔板拆开。

2.将三通手柄打到downstream 位置,准备使用扫描枪取样.
2.用扫描枪在被测过滤器区域内来回扫描, 扫描按直线来回往复地进行,线条间应重叠,扫描枪未端应和过滤器表面相距大约2.54cm左右,扫描速度不得超过每秒钟5厘米.
3.读出并纪录扫描枪手柄或光度计面板显示数据.
4.检测过程中,若有报警声(即 %LEAKAGE (泄漏率)超过 0.01,表明有泄漏。

泄漏处经用硅胶堵漏或紧固以后再进行扫描巡检。

检查一个过滤器约为 5min 左右,在测试的过程中,应经常确认上游气溶胶的浓度,注意在检测过程中应带防护面罩和防护眼罩。

5 结果判定及处理
高效过滤器泄漏率应小于等于 0.01% 。

若高效过滤器在检测过程中,所有点的 %LEAKAGE ( 泄漏率 % ) 都不超过 0.01% ,则判该高效过滤器合格,若有一处% 超过 0.01% ,则判为不合格,并将该点标记出来,需修补或更换。

单个泄漏处的面积不能大于总面积的 1% ,全部泄漏处的面积不能大于总面积的 5% ,否则必须更换。

A.检测结束(2H+5C)
1. 将三通手柄打开clear位置,进行传感器自身清洗。

2. 关闭光度计电源开关
3.关掉气溶胶开关(5C)。

4.试验完成时,顺时针旋转浓度阀至完全关闭。

5.让加热箱自动清洗,以保持清洁,允许可见的气溶胶被清除除输出口。

6)关掉电源。

7) 在关掉气体前,允许惰性气体吹产尘仪至少一分钟。

这样可以清除残留的气体气溶胶或液体的。

8)关掉气源,关掉电源线,断开所有的与发生器的连接。

9)允许发生器冷却到80度以下才运输。

10)在24小时内,不会再用到发生器,应排出多余的气溶胶原液进入一个适的容器
里。

B.检测结束(2H+4B)
1.将三通手柄打开clear位置,进行传感器自身清洗。

2.关闭光度计电源开关
3.关掉压缩空气
4.关掉调节阀
三、维护保养:
1.测试结束后,用丙酮清洗扫描枪头、弯曲管、上游取样管,擦拭干净并晾干。

2.用丙酮将仪器的表面清洗擦拭干净。

3.更换保险。

放光度计后背对准我们,在保险丝位置,按下拖出保险部位,两个保
险丝将暴露的在外,拿出原保险并装上新保险丝并顶回去就可以。

4. 当过滤器积的灰尘很多堵塞时,会影响流速,减少超过5%,前面板流速报警灯会报警,提示更换过滤器。

5. 每使用1000小时或一年后(以先发生为准),应将TDA-2H送回原厂进行校准和保

培训对象:责任者
培训时间:不少于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