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陶瓷的制作工艺
陶瓷的制作工艺
一、陶瓷的概述
陶瓷是一种以高温烧制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耐腐蚀、不导电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日用品、工业制品等领域。
二、原料的选择和准备
1.粘土的选择: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粘土,如白陶土、红陶土等。
2.添加剂的准备:根据产品要求添加各种助剂,如釉料、着色剂等。
3.原料混合:将粘土和添加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水进行搅拌,制成均匀的泥浆状物质。
三、成型工艺
1.手工成型:将泥浆倒入模具中或直接手工塑造成型。
2.机器成型:使用压力机或注塑机进行成型。
四、干燥和修整
1.自然干燥:将成型后的陶器放置在通风干燥处晾干。
2.人工干燥:使用专门设备进行快速干燥,以缩短生产周期。
3.修整:对干燥后的陶器进行修整,去除毛刺、瑕疵等。
五、釉料处理
1.涂釉:将釉料均匀地涂在陶器表面。
2.喷涂:使用专门设备将釉料喷涂在陶器表面。
六、烧制工艺
1.预烧:将涂好釉的陶器放入窑中进行预烧,使其达到一定硬度。
2.高温烧制:将预烧后的陶器放入高温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达到所需强度和质量。
七、包装和运输
1.包装:对成品进行包装,以防碎裂或损坏。
2.运输: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确保成品安全到达目的地。
中国传统陶瓷的制作工艺与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陶瓷的制作工艺与艺术价值中国陶瓷作为千年传统工艺,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魅力。
其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而精细的工序,发展出了多种独具特色的技法,同时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也为世人所称道。
一、胎土准备在制作陶瓷的过程中,胎土准备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胎土应选用粘土、瓷石、石英等材料进行配比,经过筛选、破碎、混合等处理,确保胎土的质地均匀,并具备一定的粘度与塑性。
二、成型陶瓷成型分为手工成型和机器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透过陶师的技巧与灵感,将胎土按照设计的形状逐渐塑造,呈现出各种器型的生动形态。
机器成型则采用模具与机械设备辅助成型,提高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三、修整成型后的陶瓷器需要进行修整,包括修削、打磨等工序,以去除表面的毛刺与瑕疵,并使器物线条流畅自然。
修整过程需要陶师的细腻技艺,保持器物的美观与平衡。
四、装饰陶瓷装饰是中国传统陶瓷独具特色的环节,常见的装饰方式包括刻花、彩绘、绘画等。
刻花技法通过在器物表面刻出各种花纹与图案,增加艺术的层次感。
彩绘则采用釉上彩的方式,在釉面上绘制出各种丰富多彩的图案。
而绘画透过线描与颜料的勾勒,将故事与意象展现在陶瓷器上。
五、烧制将装饰完成的陶瓷器放入窑中进行烧制是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中国传统陶瓷的窑种繁多,烧制技术精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青花瓷与景德镇瓷。
青花瓷采用青花料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其蓝色的图案清新明亮,呈现出一种雅致的视觉效果。
景德镇瓷则以白色瓷胎为主体,通过不同的烧制工艺达到纯白如玉的质感。
六、艺术价值中国传统陶瓷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与艺术表现力,赋予了陶瓷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
首先,陶瓷作为一种器物,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其形态、结构、装饰等方面既体现了实用性,又透露出浓厚的人文情感。
其次,陶瓷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各种装饰手法和独特的烧制工艺,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色彩,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与精湛。
再者,陶瓷还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选料,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陶瓷土、瓷石、釉料等。
在制作陶瓷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精细的筛选和配比,以确保陶瓷的质地和颜色符合要求。
2. 搅拌,将选好的原料与水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泥料。
这一步是制作陶瓷的基础,泥料的质地和均匀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陶瓷的成品质量。
3. 成型,经过搅拌的泥料被送入成型机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手工成型、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
成型完成后,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初次干燥,以便后续的加工和装饰。
4. 装饰,装饰是陶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陶瓷作品的美观和艺术价值。
常见的装饰方式包括彩绘、贴花、雕刻等,这些工艺需要经过烧制才能固定在陶瓷表面。
5. 烧制,装饰完成的陶瓷坯体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是关键,不同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不同的烧制工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烧制温度在1000摄氏度以上,高级陶瓷甚至需要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
6. 上釉,经过初次烧制的陶瓷坯体被送入釉料浸渍或刷涂,以形成釉面。
釉料的选择和上釉的工艺对陶瓷的质地和光泽有着直接的影响。
7. 二次烧制,经过上釉的陶瓷坯体再次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使釉料与坯体完美结合,形成光亮、坚固的表面。
8. 检验,经过二次烧制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地、釉面光泽等方面。
只有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才能被称为合格品。
9. 包装,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被送入包装环节,包装要求严格,以确保作品在运输和展示过程中不受损坏。
以上便是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完成。
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使用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适用于微波炉和洗碗机。
二. 陶瓷成型种类
• ①注浆成型操作 • ②压力成型操作 • ③滚压成型操作
①注浆成型操作
注浆成型就是将制备好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内,贴近பைடு நூலகம்模印壁的一层泥浆中的水分被其吸收后便形成了适当厚 度的均匀泥层,将余浆倒出后,泥坯因脱水收缩而与模 型脱离开来形成毛坯。
微波炉、洗碗机、烤箱适用。 釉面哑光类的建议不用刀叉。
2.高温瓷(Porcelain)
烧成温度:高温瓷的烧成温度为1250-1300度左右,一次性上釉和烧 成。 特点: 产品硬度和强度好,不易破碎。 瓷泥的粘性和密度高,吸水率在0.2-0.5%左右。 热稳定性好,耐急冷急热,不会出现裂釉的情况。 产品白度好、瓷质细腻。 高温瓷的釉水比较有局限性,不能做中温那么丰富的色釉,浅、 鲜的颜色容易出现色差和流釉现象。 产品经高温烧成已完全磁化,但容易出现小黑点(铁质)、及变 形。 铅镉容出率低,耐酸碱、无铅毒、易洗涤。 使用注意问题和适用范围: 洗碗机、微波炉、烤箱适用。
使用注意问题和适用范围:
5.镁质瓷(Magnesia porcelain)
烧成温度:烧成温度1300-1350度之间,一次烧成。 特点: 具有高白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等突出特点。 镁质瓷主要是泥土中含较高的镁和铝等元素,镁质瓷有米黄白镁质瓷 和象牙白镁质瓷两种色。 瓷质细腻乳白、胎薄半透明、有脂肪光泽、手摸有滑腻感。 铅镉溶出率低、耐酸碱、无铅毒、易清洗。 硬度、耐磨程度好,经得起碰撞,不易损坏。 使用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适用于微波炉、洗碗机、烤箱。
使用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在使用过程中勿过度冷热交换,以防爆裂。 请不要在明火中直接烧用。 适用于微波炉和洗碗机。
陶瓷工艺流程
陶瓷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精湛的工艺,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精美的工艺赢得了世人的喜爱。
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黏土、瓷石、瓷土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和混合,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地和色泽。
首先,原料需要进行筛选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杂质。
然后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陶泥。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作的第一道工序。
陶泥经过成型工艺,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陶瓷制品,如碗、盘、壶等。
常见的成型工艺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
手工成型是传统的工艺,工匠们通过手工捏、拉、捻等方式将陶泥塑造成所需的形状;而机械成型则是通过模具和机械设备将陶泥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3. 干燥。
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工艺。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陶瓷制品中的水分,使其变得坚硬和稳定。
通常情况下,陶瓷制品会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烘干处理,以确保其内部的水分完全蒸发。
4.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陶瓷制品可以通过刻画、绘画、贴花等方式进行装饰,以增加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不同的装饰工艺会赋予陶瓷制品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青花瓷、釉上彩等。
5.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陶瓷制品需要经过高温烧制,使其成为坚硬、致密的陶瓷制品。
烧制的温度、时间和气氛都对陶瓷制品的质量和色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烧制工艺包括釉下彩烧制、釉上彩烧制等。
6. 配件。
一些陶瓷制品需要进行配件的加工,如提手、盖子等。
这些配件需要经过成型、干燥和烧制等工艺,然后与主体部分进行粘接或组装。
7. 检验。
最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色泽均匀度等。
合格的陶瓷制品才能够进入包装和销售环节。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原始的陶瓷原料经过精心的加工和处理,最终成为精美的陶瓷制品。
陶瓷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倾注大量的心血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陶瓷制品。
陶瓷工艺介绍
陶瓷工艺介绍陶瓷作为一种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品,始终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既有纯净的美感,又有实用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餐具、装饰品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而陶瓷工艺则是制作陶瓷的过程,本文将从陶瓷工艺的材料、制作工艺和种类等方面来介绍。
一、材料陶瓷的原材料是粘土,而其中最常用的是瓷土和陶土。
瓷土质地细腻,含有高岭石等矿物质,具有较高的白度和透明度,适合制作瓷器;陶土则含有较高的硅酸盐和氧化铁等矿物质,适合制作陶器。
此外,还需要添加一些助熔剂、助泡剂等材料来提高陶瓷的性能。
二、制作工艺陶瓷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干燥、烧制和装饰等环节。
1.原料制备:将粘土混合助熔剂、助泡剂等材料,搅拌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让其自然沉淀,去除杂质,得到适合制作陶瓷的原料。
2.成型:将原料放入成型机中,经过压制、挤压、注塑等工艺,使其成为指定形状的瓷坯或陶坯。
3.干燥:将成型后的陶坯或瓷坯放置在通风干燥处,使其逐渐失去水分,达到干燥状态,以便下一步的烧制。
4.烧制:将干燥后的陶坯或瓷坯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烧制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因素对陶瓷的成型、质量和色彩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5.装饰:经过烧制后的陶瓷可以进行装饰,包括彩绘、贴花、刻花等方式,以增加其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种类陶瓷种类繁多,按照材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瓷器、陶器、石器、玻璃器等。
1.瓷器:以瓷土为原料制成的器皿,具有高岭石的特性,具有高透光性、高强度、耐酸碱等特点。
代表性的有青花瓷、景德镇瓷等。
2.陶器:以陶土为原料制成的器皿,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较强的透气性,适合制作花盆、茶具等。
代表性的有潮州陶器、宜兴紫砂壶等。
3.石器:以石灰岩、花岗岩等为原料制成的器皿,具有质地坚硬、重量较大等特点。
代表性的有汝窑石瓢、泉州石塔等。
4.玻璃器:以石英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器皿,具有透明、硬度高、易清洁、耐热等特点。
代表性的有水晶酒杯、玻璃花瓶等。
陶瓷工艺是指将粘土等原材料制作成为陶瓷的过程,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干燥、烧制和装饰等环节。
一问一答40个陶瓷生产工艺知识
强;减少坯体入窑水分,提高坯体入窑温度;控制坯体厚度、形状和大小;选用温差小和保温良好的窑炉;选用抗热震性好的窑具。
3.某厂快速烧成陶瓷板状制品,已知烧成温度为1150℃,出窑温度为180℃。
吸水率允许在3~10%之间,生产时出窑制品外观质量和吸水率抽检均为良好,码堆于仓库待次日检选,可是检选中有20~30%的制品破裂,试分析造成制品破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答:成品破裂的原因可能是陶瓷板的热稳定性差和吸湿膨胀导致的,由于陶瓷板状制品吸水率允许在3~10%之间,其吸水率处于炻器吸水率范围,加上烧成温度较低,出窑温度相对较高,易使其陶瓷制品的热稳定性差,出现破裂。
4.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答:(1)坯料组分在加热中的性状变化。
1.瓷器的烧成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范围如何?烧成工艺上应如何控制?答:主要分为预热阶段(常温~300℃),氧化分解阶段(300~950℃),高温阶段(950℃~最高烧成温度),高火保温阶段,冷却阶段。
由于影响陶瓷烧成的因素很多,所以在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的烧成制度,通过窑炉的设备来控制窑内各部分气体压力呈一定分布,来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
2.低温快烧的作用和条件?答:(1)低温快烧的作用:节约能源和成本,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提高窑炉和窑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2)低温快烧的条件:坯釉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均小,坯料热膨胀系数小,随温度的变化接近线性关系。
希望坯料的导热性能好,希望坯料中含少量晶型转变的成分,快烧的釉料要求化学活性(2)制品的尺寸和形状。
(3)釉烧方法,包括烧成时坯釉反应的相互影响问题,高火保温结束后进入冷却阶段。
(4)窑炉。
5.为了缩短普通日用瓷的烧成周期,计划在烧成后期600~400℃采用快速冷却,是否可行?为什么?答:不可以,因为在573℃是石英晶型发生低温型的快速转化,又无液相缓冲,破坏性强,易发生变形,如果该阶段快速冷却,会发生制品破裂。
史上最全陶瓷制作工艺介绍!
史上最全陶瓷制作工艺介绍!史上最全陶瓷制作工艺介绍---1. 引言陶瓷制作是一门古老且复杂的工艺,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制作工艺流派。
本文将介绍史上最全的陶瓷制作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各个环节。
2. 原料准备陶瓷制作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矿石和助剂等,不同种类的陶瓷使用的原料也有所不同。
首先,对原料进行挑选和筛选,确保其质量和适用性。
然后,将原料进行混合和研磨,使其达到均匀的颗粒大小和成分分布。
最后,将研磨后的原料送入水浸,用水溶解其中的杂质,以确保最终陶瓷制品的质量。
3. 成型成型是陶瓷制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中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是陶瓷制作最早采用的方式,通过手工捏制、拉坯和造型等手法将原料逐渐成型。
机械成型则是近代陶瓷工业中广泛采用的方式,采用模具压制和注塑等技术,实现大规模和高效率的生产。
4. 烧制烧制是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加热,使其形成坚硬和具有特定结构的过程。
烧制分为干燥、煅烧和烧结三个阶段。
首先,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进行干燥,以除去其中的水分。
然后,在高温下进行煅烧,使原料中的无机物发生结晶和变化。
最后,进行烧结,使陶瓷制品形成致密的晶体结构,提高其硬度和耐热性。
5. 装饰装饰是为了提高陶瓷制品的美观和附加价值,常用的装饰方式包括彩绘、釉料和贴花等。
彩绘是在成型完成后,用特制的颜料进行绘制,以增加图案和色彩的丰富度。
釉料则是在烧制完成后,将特殊的涂料涂在陶瓷制品表面,形成光亮和保护层。
贴花则是将特制的图案贴在陶瓷制品上,以增加其观赏性和独特性。
6. 结论陶瓷制作工艺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其复杂程度和独特性不容小觑。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史上最全的陶瓷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各个环节。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更多关于陶瓷制作的了解和启发。
---以上是关于史上最全陶瓷制作工艺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陶瓷的工艺
陶瓷的工艺介绍陶瓷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品,古老而又神秘。
它由粘土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过程制成。
陶瓷的工艺包括不同的制作方法、材料和装饰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陶瓷的工艺,介绍其制作过程和装饰技术,以及现代陶瓷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制作过程陶瓷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成型、干燥和烧制三个阶段。
成型成型是制作陶瓷最关键的一步。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轮盘成型和压制成型。
1.手工成型:手工成型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成型方法。
陶工利用手指、刀具等工具将粘土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这种方法可以灵活地创造各种形态的陶瓷作品,但需要陶工技巧娴熟。
2.轮盘成型:轮盘成型是一种使用陶轮制作陶瓷的方法。
陶工将粘土放置在陶轮上,利用手和工具使其旋转,并通过操作手势将其塑造成所需形状。
这种方法制作的陶瓷作品通常较为规整和对称。
3.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是将粘土放置在模具中,利用压力将其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这种方法制作的陶瓷作品外形规整,适用于大批量制作。
干燥成型后的陶瓷作品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使其变得坚固。
常见的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1.自然干燥:自然干燥是将陶瓷作品放置在空气中,利用自然风力和温度使其逐渐干燥。
这种方法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
2.人工干燥:人工干燥是利用加热设备,例如干燥窑,将陶瓷作品迅速干燥。
这种方法节省时间,但需要控制好干燥的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出现开裂或变形等问题。
烧制烧制是陶瓷制作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使陶瓷作品获得坚固和特殊性质的关键。
常见的烧制方法有高温烧制和低温烧制。
1.高温烧制:高温烧制是将成型、干燥的陶瓷作品放入高温窑中进行烧制。
高温烧制可以使陶瓷作品完全结晶和致密,增加其强度和耐久性。
不同类型的陶瓷需要不同的烧制温度和时间。
2.低温烧制:低温烧制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陶瓷,例如彩陶。
在低温下进行烧制,使陶瓷表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
装饰技术陶瓷的装饰技术是陶瓷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陶瓷制作技艺
陶瓷制作技艺一、简介陶瓷制作技艺是一门古老而精细的手工艺术,它是利用黏土等陶瓷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器物。
陶瓷制作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陶瓷的分类根据陶瓷材料和烧制工艺的不同,陶瓷可以分为瓷器、陶器和石器三种。
1. 瓷器瓷器是指以瓷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器物。
瓷器具有质地坚硬、色泽细腻、透光性好等特点,被誉为“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艺术品。
中国的瓷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以景德镇的青花瓷、汝窑的官窑瓷等著名。
2. 陶器陶器是指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器物。
陶器相对于瓷器来说,质地较为粗糙,但也有着独特的韵味。
陶器制作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代表作有彩陶、灰陶、黑陶等。
3. 石器石器是指以石英砂等矿石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器物。
石器制作技艺通常应用于建筑领域,如瓷砖、马赛克等。
三、陶瓷制作工艺陶瓷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型、修整、干燥、烧制等步骤。
1. 原料准备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瓷土、黏土、釉料等。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筛选、打磨、混合等处理,以保证制作出的陶瓷品质量优良。
2. 成型成型是将处理好的陶瓷原料进行造型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式有手工捏塑、轮盘成型、模具成型等。
不同的成型方式可以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陶瓷作品。
3. 修整修整是对成型后的陶瓷进行细节处理和修饰。
修整包括修平、修边、装饰等步骤,以使陶瓷作品更加美观。
4. 干燥成型和修整完成后,陶瓷作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是将陶瓷作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其逐渐失去水分,以减少烧制过程中的破裂风险。
5. 烧制烧制是将干燥后的陶瓷作品进行高温烧制的过程。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烧制后,陶瓷作品会变得坚硬而耐用,同时也会呈现出独特的色彩和纹理。
四、陶瓷制作的艺术价值陶瓷制作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陶瓷是一种使用矿物质和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工艺品和装饰品,具有耐磨、耐化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它的生产工艺原理和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烧结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制作陶瓷的首要步骤。
陶瓷的原料通常包括黏土、瓷石和助熔剂等。
黏土是主要成分,提供了陶瓷的粘结性和可塑性。
瓷石是陶瓷的骨料,提供了陶瓷的强度和稳定性。
助熔剂用于降低烧结温度和增加陶瓷的致密性。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粉碎、混合均匀等处理,以获得质量稳定、颗粒均匀的陶瓷原料。
其次,成型是陶瓷加工的关键步骤。
成型方式有多种,包括手工造型、注塑成型、压力成型等。
手工造型是传统的方式,需要高度的技巧和经验。
注塑成型是一种现代化的方式,将糊状原料注入模具中,通过挤压得到所需形状。
压力成型是利用机械力量对原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成所需形状。
成型后的陶瓷需要进行形态修整和表面处理,以确保其外观和质量的一致性。
然后,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经过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陶瓷中的水分,防止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开裂和爆炸。
干燥的方式有自然干燥和强制干燥两种。
自然干燥是将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利用自然的空气和温度,使水分逐渐蒸发。
强制干燥是利用热风或微波等方式,加速水分的挥发,缩短干燥时间。
接下来是烧结过程。
烧结是指将干燥后的陶瓷制品进行高温加热,使其颗粒间发生化学反应和晶粒生长,从而形成致密的陶瓷体。
烧结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于陶瓷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烧结温度越高,陶瓷的致密性和强度越高,烧结时间越长,陶瓷的晶粒尺寸越大。
最后是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为了改善陶瓷制品的外观和性能,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上釉、装饰、烧绘等。
上釉是在陶瓷制品表面涂覆一层液体玻璃,经过高温烧结,形成光滑、耐磨的表面。
装饰是利用绘画、雕刻等方式,在陶瓷表面进行艺术处理,增加其艺术价值和装饰效果。
烧绘是在陶瓷制品上施加特殊的颜料,经过烧结使其与基材相融合,形成持久的图案和花纹。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②压力成型操作
陶瓷压力成型是用真空注浆机将泥浆压入模型, 泥浆被模印不断吸水后而形成坯泥
.
压力成型的产品一般是盘类器形、还有 不规则形状的如四方碗、异形碗等。
产品脱坯的时间一般在30-40分。模印一天大概可以 生产10次。压力产品模印是平面的器形可以生产泥坯80次 左右,如产品模印是浮雕花面比较粗细的,石膏模印生产 泥坯60次左右,模印花面比较精细的,石膏模印生产泥坯 40次左右。
• • • • • • •
三. 釉的种类
• 1.普通中温色釉 • • • • •
亮色 哑光 半哑光
2.裂纹釉(后附解释) 3.窑变釉(后附解释) 4.透明釉 5.花釉 6.珍珠釉
2.裂纹釉
烧成温度:中温裂纹釉的烧成温度在1150-1200℃左右,一次性上釉和烧制 而成。 特点: 由于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在釉烧过程中,釉面产生较大的 张应力,使釉面布满许多小裂纹,有疏有密、有长有短、有曲有直形似 龟裂,并且在出窑后还能不断进行开裂。 釉面用手是摸不到裂痕的但并不是封闭的,只能在釉层较厚和大裂时才 能摸到裂痕。 由于瓷泥的粘性、密度和釉面的特性,此产品的吸水率为10%左右。 产品会轻微渗水,尽量建议不要做成内外裂纹。 釉水稳定性不够和工人的操作性较高。主要是釉水和流动性较好,再加 上操作要求会较高,容易出现积釉和色差问题。 使用注意问题和适用范围: 由于釉的特性,釉面比较容易渗色,建议尽量不要盛装深颜色的汤汁和 容易沉淀和挥发的食物。 洗碗机适用、微波炉和烤箱不适用。
6.骨质瓷(Bone china)
烧成温度:烧成温度在1250-1300度之间,需经过二次烧制而成。 特点:
以动物的骨炭、粘土、长石和石英为基本原料,经高温素烧和釉烧两次而成。 骨质瓷的档次按含动物骨炭的含量来区分,国家标准骨炭含量36%以上。 胎薄明亮、瓷质细腻、色泽为乳白色,釉彩均匀光亮平整。 手托瓷器于掌心,用手弹击瓷器边缘,声音清脆有余音。 由于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骨粉,使得瓷泥的粘性变小,故在制作成形中要格外 细心。 在烧制过程中骨瓷的收缩率非常大,因此形状易变形。(骨瓷的收缩率能达 到20%) 在烧制过程中对产品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指标都要求较 高,所以次品率也比较高。 铅镉容出率低,耐酸碱、无铅毒、易洗涤。
陶瓷制造工艺(3篇)
第1篇陶瓷,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工艺品,源于我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陶瓷制造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陶瓷的起源、发展、原料、制作工艺、装饰技艺等方面,对陶瓷制造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一、陶瓷的起源与发展陶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学家研究,我国最早的陶瓷制品出现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此后,陶瓷制造工艺不断发展,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
二、陶瓷原料陶瓷原料主要包括黏土、石英、长石和釉料等。
其中,黏土是陶瓷制造的主要原料,具有可塑性、粘结性和耐高温等特性。
黏土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高岭土、膨润土、瓷土等。
1. 黏土:黏土是陶瓷制造的核心原料,具有可塑性、粘结性和耐高温等特性。
根据黏土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可分为高岭土、膨润土、瓷土等。
2. 石英:石英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具有硬度高、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在陶瓷制造中,石英主要作为助熔剂,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
3. 长石:长石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具有熔点低、膨胀系数小等特点。
在陶瓷制造中,长石主要作为助熔剂,提高陶瓷的透明度和耐热性。
4. 釉料:釉料是一种覆盖在陶瓷表面,具有美化、保护、绝缘等作用的物质。
釉料的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滑石、硼酸等。
三、陶瓷制造工艺1. 配料:根据陶瓷产品的性能要求,将黏土、石英、长石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形成陶瓷原料。
2. 混练: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混练机中进行搅拌、混合,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陶瓷的密实度和强度。
3. 成型:将混练好的原料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制成型、注浆成型、拉坯成型等方法,使原料形成所需形状。
4. 干燥:将成型后的陶瓷坯体放入干燥窑中进行干燥,去除坯体中的水分,提高坯体的强度。
5. 烧成:将干燥后的坯体放入高温窑中进行烧成,使坯体中的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的陶瓷结构。
简述一下陶瓷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法
简述一下陶瓷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法陶瓷是由天然矿石经过加工、成型、装饰等过程加工而成的一种材料。
它具有高硬度、抗腐蚀、隔热、耐磨、耐高温等特点,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陶瓷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1. 粘土制作法粘土制作法是最古老的一种陶瓷加工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将粘土制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加热烧制成陶瓷制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陶瓷基础材料,如陶器、陶盆、陶碗、陶壶等。
2. 陶瓷轮制作法陶瓷轮制作法是一种常用的陶瓷制作方法。
它适用于制作各种图案、纹路和花纹的陶瓷制品。
这种方法利用陶瓷轮旋转制造陶瓷制品。
制作过程中需要手动控制陶瓷轮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3. 手工雕刻制作法手工雕刻制作法是一种手工制作陶瓷制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有各种复杂形状和图案的陶瓷制品。
工艺师需要用刀子、刷子等工具手工雕刻出制品的各种细节。
4. 陶瓷磨制作法陶瓷磨制作法是一种常用的制作高品质陶瓷制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磨具和水将陶瓷制品的表面磨光使其具有高度的光泽和质感。
5. 模压法模压法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陶瓷加工方法。
它适用于批量制作陶瓷制品。
这种方法利用模具将陶瓷制品的形状压制成所需形状,然后通过烧制、磨光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制成陶瓷制品。
6. 浇注法浇注法是一种制造大型陶瓷制品如陶瓷壁炉、陶瓷花瓶等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液态陶瓷浇入铸模中并使其凝固形成所需的形状。
7. 吹制法吹制法也是一种制造大型陶瓷制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加热融化的陶瓷吹入模具中,然后用工具修整成所需的形状。
8. 喷涂法喷涂法是一种制造陶瓷制品表面涂层的方法,可以在表面形成各种颜色和图案。
这种方法使用喷涂设备将颜料均匀地喷涂到陶瓷制品表面上,并通过烧制使其固化。
9. 烧结法烧结法是一种将陶瓷制品进行高温烧制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陶瓷制品具有高度的耐热性和抗化学腐蚀性。
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是制造高品质陶瓷制品的重要环节。
陶瓷工艺有哪些
陶瓷工艺有哪些陶瓷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特点,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那么,陶瓷工艺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陶瓷制作工艺1.原料选取:陶瓷的原料主要是粘土,通过挖掘或购买的方式获取。
而不同地方的粘土成分有所区别,因此选用不同的粘土可以制作出不同风格的陶瓷作品。
2.制作陶坯:将挖掘到的粘土进行分类和加工,去除其中的杂质以及调整水分含量。
然后将加工后的粘土放在专门的车间中,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模压或手工成型。
3.干燥:制作好的陶坯需要经过干燥的过程,这是为了去除水分和增加陶瓷坯体的硬度。
整个过程需要避免过快或者过慢的干燥速度,以免陶瓷坯体出现开裂。
4.上釉:在陶坯表面涂抹上釉料,可以提高陶瓷作品的光泽度和美观度。
釉料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添加颜料制作成彩釉,丰富陶瓷的色彩。
5.装饰与雕刻:在上釉之前或之后,可以对陶瓷作品进行各种装饰和雕刻。
通过刻画花纹、雕刻图案等方式,可以让陶瓷作品更加精美。
6.烧制:将装饰完成的陶坯进行烧制,这是制作陶瓷的最后一道工序。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会影响陶瓷的质量和表面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陶瓷种类陶瓷工艺根据不同的制作方法和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1.建筑陶瓷:主要用于建筑领域,如砖瓦、地砖等。
它们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装饰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装修和装饰。
2.工业陶瓷:主要用于工业领域,如炉具、化学容器等。
它们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
3.生活陶瓷:主要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瓷制品,如碗碟、杯子等。
它们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可以增添生活情趣。
4.艺术陶瓷: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陶瓷作品,如陶瓷摆件、陶瓷壁画等。
它们通常是一件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展示了陶瓷工艺的魅力。
三、陶瓷工艺的意义陶瓷工艺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还具有深远的意义。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陶瓷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艺术形式,其制作工艺包含了多个环节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陶瓷制作的工艺知识,包括材料准备、成型、修整、烧制和装饰等方面的内容。
一、材料准备陶瓷的基本原料包括黏土和釉料。
黏土是制作陶器的主要材料,其中又分为不同种类的黏土,如红陶和青瓷所用的黏土不同。
釉料用于给陶器表面加上保护层或增加装饰效果。
在进行陶瓷制作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准备工作,例如除杂、干燥和粉碎等。
二、成型陶瓷的成型可以采用传统的手工成型方式,也可以借助现代的制作设备。
手工成型通常包括拉坯、捏塑和胎模成型等方法。
拉坯是将黏土放在转盘上,利用旋转的转盘和手的技巧来塑造形状。
捏塑是用手将黏土捏成所需的形状。
胎模成型则是先制作一个具备所需形状的模具,然后用黏土填充进去,最后取出形成作品。
三、修整成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修整工作,以保证作品的外观和品质。
修整可以使用刮刀、抹刀等工具,去除多余的黏土或修正不规则的形状。
修整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作品的平衡和稳定性,避免在后续的烧制过程中变形或破裂。
四、烧制烧制是陶瓷制作的重要环节,通过高温加热使黏土和釉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变得坚硬和耐用。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会因使用的黏土种类和釉料种类而有所不同。
通常,烧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进行前期烧制,然后再进行釉烧。
前期烧制用于烘干黏土,使其变得坚硬但仍透水。
釉烧时,将涂上釉料的作品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使黏土和釉料相融合并形成陶瓷的最终效果。
五、装饰陶瓷制作的最后一步是装饰,可以在烧制前或烧制后进行。
常见的装饰方式包括刻花、绘画和贴花等。
刻花是利用工具在陶器表面刻出花纹或图案,绘画则是用颜料在表面绘制图案。
贴花是将事先制作好的花纹贴在作品表面,然后再进行烧制。
装饰的方式和效果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创作目的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陶瓷制作工艺包含了材料准备、成型、修整、烧制和装饰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技术和经验的支持,只有经过艰辛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陶瓷作品。
《陶瓷制作工艺》课件
陶瓷的艺术表现形式
焰花纹样
利用烧制产生独特的美丽纹理和花纹。
彩绘
为陶瓷作品添加色彩,增加艺术感染力。
雕刻
利用雕刻技巧为作品增添动感,制作个性化作品。
釉面处理
为瓷器表面增添美丽的色彩。
陶瓷的保养
• 清洁保养原则 • 保存方法
清洁保养原则
避免使用过硬的清洁工具,不要让陶瓷长时间 浸泡在水中。
保存方法
陶瓷制作工艺
掌握陶瓷制作工艺的重要性在于,陶瓷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课程将让你学习如何制作一件完美的陶瓷作品。
引言
• 什么是陶瓷? • 陶瓷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瓷土
了解瓷土的成分和性质
手工技艺
掌握陶瓷成型技巧
烧制陶瓷
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氛掌握
原料准备
• 瓷土的选择和分类 • 瓷土的配方 • 添加剂的选择
自然风干
晴朗凉爽的天气是进行陶瓷风干的最佳时间。
加热风干
高温烘干可缩短陶瓷干燥时间。
微波干燥
烧成
• 什么是烧成? • 烧成的温度和时间? • 烧成的气氛?
1
初次烧制
初次烧制是指瓷土的首次加热,烧回后可以进行其他工艺流程。
2
高温烧制
可增强瓷土的强度和透明度。
3
还原烧制
在特定气氛下烧制,可以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
1
选择瓷土
了解细腻和粘度对于陶瓷成型的影响。
配方
2
掌握瓷土、玻璃粉、石英等材料之间
的比例配方技巧。
3
添加剂
钙、硅等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技巧。
成型
• 手工成型 • 模压成型 • 车削成型
手工成型
利用手指和陶轮进行陶瓷成型。
《陶瓷制作工艺》课件
环保陶瓷
环保陶瓷如生物陶瓷、可降解陶瓷等,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陶瓷与金属的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如金属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与陶瓷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相结合,广泛应用于刀具、发动机部件等领域。
陶瓷与金属的结合
陶瓷与玻璃的结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和功能性,如玻璃陶瓷、微晶玻璃等,在建筑、装饰和光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陶瓷与玻璃的结合
陶瓷与塑料的结合可以使产品具有轻便、不易碎等特点,如陶瓷涂层塑料餐具、陶瓷增强塑料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陶瓷与塑料的结合
05
陶瓷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在家族中,父母将陶瓷制作技术传授给子女,代代相传。
家庭传承
徒弟跟随师傅学习,通过实践掌握陶瓷制作技艺。
师徒传承
一些民间组织或协会组织陶瓷制作技艺的传承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
上釉方法有多种,如浸釉、喷釉、刷釉等。不同的上釉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陶瓷制品和釉料。在上釉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釉料的浓度、涂覆量和涂覆次数等参数,以确保陶瓷制品表面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烧成是将上釉后的陶瓷坯体在高温下烧结成瓷的过程。
详细描述
烧成是陶瓷制作工艺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烧结,使陶瓷坯体中的水分、有机物和挥发物等充分排出,同时使釉料与坯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瓷器。在烧成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烧成温度、烧成时间和气氛等因素,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总结词
配料过程中需要根据陶瓷种类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添加剂,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获得所需的陶瓷材料。配料过程中需要注意原料的湿度、温度、粒度等参数,以确保配料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陶瓷的制作工艺
陶瓷的制作工艺
陶瓷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品,它的制作工艺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陶瓷制作工艺的核心是烧制技术,它是将陶土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多个环节制成陶瓷制品的过程。
陶瓷的制作需要选用适合的陶土。
陶土是一种含有高比例的粘土矿物质的土壤,它的质地和成分对陶瓷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选用陶土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陶瓷的用途和风格,以便制作出符合需求的陶瓷制品。
陶瓷的制作需要进行成型。
成型是将陶土按照设计要求制成各种形状的过程。
成型的方法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是传统的陶瓷制作方法,它需要熟练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
机械成型则是现代化的陶瓷制作方法,它利用机器设备将陶土压制成各种形状。
接着,陶瓷的制作需要进行干燥。
干燥是将成型好的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其逐渐失去水分的过程。
干燥的时间和方法因陶瓷制品的大小和形状而异,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时间。
陶瓷的制作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是将干燥好的陶瓷制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的过程。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因陶瓷制品的种类和用途而异,一般需要在10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
烧制的过程中,陶瓷制品会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从而形成坚硬、耐用、美观的陶瓷制品。
陶瓷的制作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心制作和处理。
只有掌握了陶瓷制作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才能制作出高质量、高价值的陶瓷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压力成型操作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陶瓷压力成型是用真空注浆机将泥浆压入模型,
. 泥浆被模印不断吸水后而形成坯泥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压力成型的产品一般是盘类器形、还有 不规则形状的如四方碗、异形碗等。
使用注意问题和适用范围: ➢ 洗碗机、微波炉、烤箱适用。
陶Hale Waihona Puke 制作工艺知识3.低温瓷/轻质瓷(Dolomite ware)
烧成温度:烧成温度为900-950℃左右,经过一次素烧后再进行釉烧。 特点:
轻质瓷的质感比较轻,透光性差,通常坯体较厚,感觉比较笨重。 瓷泥粘性和密度较差,吸水率为20-25%。 轻质瓷强度差容易碰烂和裂釉。 容易出鲜艳的色彩,适合加工彩绘画面,及鲜艳的色釉。 可塑性好,烧成时不容易变型。 耐温不够,釉烧时超温时容易出现粗边和变形。 强度差不耐磨。 使用注意问题和适用范围: ➢ 1、产品注意碰撞。 ➢ 2.微波炉适用,洗碗建议不使用,烤箱不适用。
7.仿骨瓷(New bone china)
烧成温度:烧成温度在1250-1280度之间,一次烧成。 特点:
原本就是普通高白瓷,只不过成分里氧化钙的含量比普通瓷稍高 一点,有一点的透光性,新骨瓷不是骨瓷的新品种,而是借起名 而已。
瓷泥里骨炭含里很低或没有添加骨炭成份。 仿骨瓷比真骨瓷要厚、颜色略黄、重量也比真骨瓷重。 瓷质细腻、色泽为乳白色。产品密度好,吸水率在0.2%以下。 铅镉容出率低,耐酸碱、无铅毒、易洗涤。 产品密度、强度好耐磨,吸水率在0.2%以下。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一. 陶瓷分类 (用瓷土及烧成温度判断)
• 1.中温瓷(Stoneware) • 2.高温瓷(Porcelain) • 3.低温瓷/轻质瓷(Dolomite ware) • 4.重质瓷(Earthenware ) • 5.镁质瓷(Magnesia porcelain) • 6.骨质瓷(Bone china) • 7.仿骨瓷(New bone china)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注浆成型的产品一般有圆型浮雕碗杯、不规则 形状的茶壶、花瓶、香精炉、清酒瓶等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注浆后时间在5-10分钟就要把注浆里面的泥浆倒出、 产品在模印里脱坯时间在40-60分钟。坯体脱模后用风扇 吹干,坯体吹干大概3-4小时后可以上水修坯。石膏模印 一天大概可以生产7-8次。注浆模印生产泥坯80次左右, 浮雕产品模印生产坯体在60-70次左右。
使用注意问题和适用范围:
➢ 1、注意碰缺; ➢ 2、微波炉、洗碗机适用,烤箱不适用。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5.镁质瓷(Magnesia porcelain)
烧成温度:烧成温度1300-1350度之间,一次烧成。 特点: 具有高白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等突出特点。 镁质瓷主要是泥土中含较高的镁和铝等元素,镁质瓷有米黄白镁质瓷
微波炉、洗碗机、烤箱适用。 釉面哑光类的建议不用刀叉。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2.高温瓷(Porcelain)
烧成温度:高温瓷的烧成温度为1250-1300度左右,一次性上釉和烧 成。
特点: 产品硬度和强度好,不易破碎。 瓷泥的粘性和密度高,吸水率在0.2-0.5%左右。 热稳定性好,耐急冷急热,不会出现裂釉的情况。 产品白度好、瓷质细腻。 高温瓷的釉水比较有局限性,不能做中温那么丰富的色釉,浅、 鲜的颜色容易出现色差和流釉现象。 产品经高温烧成已完全磁化,但容易出现小黑点(铁质)、及变 形。 铅镉容出率低,耐酸碱、无铅毒、易洗涤。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4.重质瓷(Earthenware )
烧成温度:重瓷烧成温度为1050℃,经过一次素烧后再进行釉烧。 特点:
重瓷的质感比轻质瓷重,透光性差,通常坯体较厚,感觉比较笨重。 重瓷瓷泥粘性和密度较差,吸水率为18-20%。 重瓷比轻质瓷不容易碰烂,但强度也比中温炻瓷差。 容易出鲜艳色彩,适合加工彩绘画面,及鲜艳的色釉。 可塑性好,烧成时不容易变型。 釉面较细腻,但强度不够容易刮花。
细心。
在烧制过程中骨瓷的收缩率非常大,因此形状易变形。(骨瓷的收缩率能达 到20%)
在烧制过程中对产品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指标都要求较 高,所以次品率也比较高。
铅镉容出率低,耐酸碱、无铅毒、易洗涤。 使用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 在使用过程中勿过度冷热交换,以防爆裂。 ➢ 请不要在明火中直接烧用。 ➢ 适用于微波炉和洗碗机。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和象牙白镁质瓷两种色。 瓷质细腻乳白、胎薄半透明、有脂肪光泽、手摸有滑腻感。 铅镉溶出率低、耐酸碱、无铅毒、易清洗。 硬度、耐磨程度好,经得起碰撞,不易损坏。 使用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 适用于微波炉、洗碗机、烤箱。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6.骨质瓷(Bone china)
烧成温度:烧成温度在1250-1300度之间,需经过二次烧制而成。 特点: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1.中温瓷(Stoneware)
烧成温度:烧成温度为1200-1250℃之间。一般 都采用2次烧成,先低温素烧再进行釉烧。
特点:
坯体可以做的比较薄轻巧些。 瓷泥粘性和密度较高,吸水率为7%左右。 釉面适合生产各种颜色的色釉。
强度和耐磨性能较好。
使用注意问题和适用范围:
以动物的骨炭、粘土、长石和石英为基本原料,经高温素烧和釉烧两次而成。 骨质瓷的档次按含动物骨炭的含量来区分,国家标准骨炭含量36%以上。 胎薄明亮、瓷质细腻、色泽为乳白色,釉彩均匀光亮平整。 手托瓷器于掌心,用手弹击瓷器边缘,声音清脆有余音。 由于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骨粉,使得瓷泥的粘性变小,故在制作成形中要格外
使用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 适用于微波炉和洗碗机。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二. 陶瓷成型种类
• ①注浆成型操作 • ②压力成型操作 • ③滚压成型操作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①注浆成型操作
陶瓷制作工艺知识
注浆成型就是将制备好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内,贴近 模印壁的一层泥浆中的水分被其吸收后便形成了适当厚 度的均匀泥层,将余浆倒出后,泥坯因脱水收缩而与模 型脱离开来形成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