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提高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09-2010-1)教务处2009年9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录目录 0说明 (3)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3)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3)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4)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5)课程介绍 (8)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9)文学与人生 (10)数学与文化 (11)科学技术史 (12)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13)逻辑与思维训练 (14)交响音乐鉴赏 (15)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16)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7)天文学史 (18)中外文化 (19)大学语文 (20)民主的智慧 (21)财富与美德 (22)法律与社会 (23)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24)文化的魅力 (25)跨文化交流 (26)英语写作 (27)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28)建筑赏析 (29)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工程经济与管理 (30)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31)脑与机器人 (32)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33)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分岔 (34)人与环境 (35)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36)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37)工程技术探究 (38)生命科学发展史 (39)大学化学 (40)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41)生命科学导论 (42)药物发展——延续生命的奥秘 (43)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44)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 (45)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课安排表(2009-2010-1) ......... Ⅰ-Ⅷ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我校将本科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多年来,为摆脱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教育探索,并从2009级开始,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大学究竟该怎样看待通识教育?又该如何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新闻·深度JYDB 投稿邮箱:jydbxw@ 新闻热线(028)86110843861573822教育观潮编辑陈志敏美编鹿岩“211”“985”高校转为职教不丢面子■山东王传涛从学术型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历史悠久的名校也将面临这一转型。
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作出上述表态。
这意味着,部分传统的“211”“985”等重点高校或将面临转型。
国家提出建设“985”高校时,明确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建设“211”高校也提出了“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目标,都是要在学术、学科建设上力争取得突破。
现在这些高校却面临向职教转型,这是不是一种丢面子的事呢?在笔者看来,无论是“211”学校,还是“985”学校,放下身段来做一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转型探索,并不是坏事,也不是丢面子的事。
当下,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毕业的学生需求量并不小,而学术型人才却遇到空前就业压力,重点大学进行“接地气”的转型,既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就业方面,高职学校已经拿出了优于重点大学的答卷。
今年5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
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高于“211”(包括“985”)重点大学的75.5%。
从学历层次来看,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9.7%,比本科生的67.4%高出12.3%。
工资方面,高职学生平均起薪3291元,“211”高校3157元,高职学生也略高于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
学术方面,我国诸多重点高校总是“恨铁不成钢”。
一者,我国学术水平与“论文第一大国”的数量严重不匹配,原因很简单,本科院校都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即毕业时不需要懂技术,也不需要实践经验,只需要提交一篇学术论文,而现在的本科论文多半达不到学术高度;二者,更有诸多院士、知名教授屡屡传出抄袭传闻。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目录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1)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3)〔一〕通识教育课程 (3)〔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 (4)1、历史学类 (4)2、社会科学试验班 (5)3、经济管理试验班 (5)4、自然科学试验班 (6)5、医学试验班 (7)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7)〔三〕专业教育 (8)三、选课注意事项 (9)四、复旦大学跨院系专业大类学生选专业工作方案 (15)附件1:复旦大学2011级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修读说明复旦大学教务处2011年8月25日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一〕新生第一年按七个专业大类组织实施教学。
我校现有本科学科门类包含人文类、社会科学类类、经管类、数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和医学类七个大类;其中2011年有五个实施跨院系招生与培养的大类,各专业大类与所涉及院系、专业的关系如表1。
表1.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专业对应的专业院系。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教2,*: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在跨学科课程设置上有独特之处,将单独介绍。
〔二〕课程代码:本科教学三大类课程的代码规则见“课程代码使用说明”〔见《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9页〕。
1、每门课程有一个由十位字母、数字组成的代码。
2、左起第一至四位大写英文字母是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教学单位英文名简写和缩写〕,说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
3、左起第五位数字是课程面向学生的代号,“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本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均为本科教育课程〕。
4、第六位数字是课程性质的代号,即“1”代表通识教育课程;“2”代表文理基础课程;“3”代表各专业课程。
5、第七至十位数字表示该课程在这一个序列的顺序号。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在通识教育课程代码“1”后面的4位顺序号的第一位数字为“9”。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赏析 课程代码是:CHIN110001 CHIN 1 1 0001代表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英文名缩写〕,说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CHIN 代码是中国语言文学系〕; “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代表课程性质,“1”表示通识教育课程; 表示课程在这一个系列的顺序号。
物 理 与 文 化 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物理与文化课程代码: PHYS119001课程名称:物理与文化 (Physics and cultures )学分数: 2学分周学时: 2学时主讲教师:物理学系马世红教授,现代物理研究所王炎森教授,孔青副教授预修课程:高中物理和数学课程性质:是一门文理交融,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以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 突出物理学的文化内涵, 展现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有利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基本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在较系统介绍(以定性介绍为主)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从宏观、微观到宇观)的基础上, 着重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过程和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重大贡献的介绍,向学生展示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以及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高尚道德和人格魅力。
同时也对与物理学有关的一些社会性论题及这些重大发现在高科技中生动、有趣的应用作了适当介绍。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倪光炯、王炎森《文科物理 ---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主要参考资料:倪光炯、王炎森、钱景华、方小敏《改变世界的物理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阿特·霍布森《物理学:基本概念及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秦克诚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埃米里奧·赛格雷,《从落体到无线电波 --- 经典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4年《从X射线到夸克 --- 近代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4年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 本课程中所介绍的物理学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物理学发展史中一些重大发现的内容和意义, 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突出贡献。
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
在上述基础上深入思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人文思想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参考价值, 体会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共同目标, 消除两种文化隔阂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目录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识教育课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1、历史学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社会科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经济管理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自然科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医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专业教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旦大学数学英才试验班培养实施方案

复旦大学“数学英才试验班”培养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未来数学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深度,促进优秀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复旦大学“数学英才试验班”(以下简称“英才班”)将于2020年春季启动实施,方案如下:一、实施对象:从本校2019级学生中选拔(外系选拔进入英才班的学生自动转入数学科学学院)。
二、选拔方法:由英才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9年秋季学期负责选拔,面向全校2019级本科生,由笔试和面试组成。
三、进出机制:英才班学生增补退出由英才班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增补退出学生的学分认定方法由该委员会确定,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四、授予学位:达到培养方案要求时准予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完成荣誉项目培养要求者授予本科荣誉证书。
课程设置(一) 通识教育课程(44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专项教育课程,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计划。
1.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要求修读26学分,含思想政治理论课16学分,七大模块课程10学分。
2. 专项教育课程要求修读18学分,含英语类课程8学分,体育课程4学分,军事理论1学分,创新创意创业课程1学分,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2学分,复旦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2学分。
(二)专业培养课程(98学分)专业培养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限定必修课程、专业进阶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课程设置如下:2.限定必修课程,应至少选修9门,课程设置如下:3.专业进阶课程,课程设置如下:注:英才班专业培养课程将在现有专业课程与荣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系列调整和更新,调整和更新内容包括增减、更换原有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大纲、增减课时等。
首届“英才班”2019学年第二学期将讲授“数学分析II”、“高等代数II”、“经典数学思想”等课程,以后每年五月公布下一学年专业培养课程。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析冯保庆杨林(华北煤炭医学院)摘要:本文从分析高等院棱课程体系结构出发。
提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具体设王途径和改革思路.通过拓宽人文和基础教育平台.为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
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探讨高校公共课程建设和管理模式。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近几年来。
许多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和研究.但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研究并不深入。
尤其是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学科基础课程整合创新方面与综合大学相比.独立医学院校存在着严重不足。
全国医学院校约170余所,其中有三分之一已经并入综合大学.有三分之一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已经向以医为主。
文、理、法、管为辅的多科型大学转型。
在课程体系改革和通识课程设置方面.综合大学的师资和课程资源有较强优势.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相对较弱。
如何根据本校的实际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如何面向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科学设置课程平台,成为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体系改革现状根据学科设置和授课范围.多数医学院校一般分为基础和专业两大类课程。
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医学基础)课程:专业课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方向课程。
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程范围较广,面向多个专业开设;专业技能和专业方向(临床医学)课,授课对象主要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生。
但对于文、理、法、管等非医学专业.医学基础和医学临床课程一般作为体现医学院校非医专业特色的选修课程。
随着临床、中医、影像、麻醉、口腔、护理、康复等医学专业的扩充.不同程度存在着专业培养方案不全面、不具体、不明确、与课程体系脱节现象。
按照全球普遍认可的。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和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和完善学分制及科学设置选课平台。
高校学分制的推广.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培养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医学人才,许多院校提出了。
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等办学思路。
人类进化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2)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如邀请张梦翰、汪思佳、魏偏偏、文少
卿等教授或博士后,讲授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人类学 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3) “人类学热点问题讨论”: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人类学电影
以及对老师给出的一些思考题目的思考,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相关文献,在 课外时间组织专门的小班讨论(每位同学至少参加 1 次)。对课堂上讲授的某 些热点问题,或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同学进 行交流和讨论。并就相关感受或讨论的问题撰写讨论稿或电影观后感。这一部
5) 期末考试是撰写论文,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献,撰写与人类学、遗传学、
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个人类学方向的研究性或综述 性学术论文。撰写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思考问题和综述问题的能 力,以及培养对资料分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人类是动物界中的塔尖,不仅是生物的也是文化的,是基因与文化协同作用的 产物。人类学,英文 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 Anthropos(人)和 Logos(科学), 即“研究人的科学(The Science of Man)”。人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具 有文理学科交叉性很强的鲜明特色,包含了研究人的动物特性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 人的文化特性的文化人类学两方面内容,是关于研究人类最全面的学科群。
《人类进化》教学大纲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
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日期: 2019 年 2 月 20 日
BIOL119004.03、 BIOL119004.04 人类进化
英文名称 学分数
Human Evolu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药物▪生命▪社会课程代码: PHAR119003.01 开课院系:复旦学院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一、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撰写一篇论文
1.保健品:被夸大的与被忽视的
2.新药之我见
3.药物改变生活
二、具体要求
1.正文字数在3000-5000(不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等)。
2.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的论文稿,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
同时提交与打印稿一致的电子版文稿(MS Word文档格式,通过核心课程网站提交,提交方式同讨论稿)。
4.字体: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
段落:一律采用标准间距、1.5倍行距。
5.论文写作格式:
5.1 包括答卷页眉、论文题目、正文、注脚、引用及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
5.2 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选课代码、选课名称,右对齐
5.3 一律使用脚注。
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
期刊号。
5.4 文末须列“引用及参考书目”,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
/期刊号。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
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7.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8. 2011年12月 29 日13:00-15:00在原上课教室(H3109)提交。
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 2012年1 月 2日之前全部交毕。
逾期按零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