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价及改进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DOC NO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文件编号REV版本PAGE页码JY-232A1of6(一)总则组织应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进行策划,并实施这些过程,以满足下列方面的需要:(1)证实产品的符合性;(2)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组织对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和实施,应包括对所需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

在确定所需的适用方法时,特别要注意对适用的统计技术的确定。

因为在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中,往往可观察到数据的变异,利用适用的统计技术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能更好地帮助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

(二)监视和测量1.顾客满意的监视“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顾客满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顾客、要求和程度:(1)相对于顾客:不同的顾客的要求不同,感受也不同;(2)相对于要求:顾客要求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同,感受也不同;(3)相对于程度: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不同。

顾客满意指的是顾客的一种感受(感知、感觉),用简单的“满意”和“不满意”、“有意见”和“没有意见”等往往难以真实地、客观地反映顾客的这种感受。

顾客抱怨是反映顾客满DOC NO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文件编号REV版本PAGE页码JY-232A2of6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没有抱怨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即使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顾客也不一定很满意。

组织应确定如何获取息的方法,采取各种方法、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获取有关顾客感受的各种息,监视这种息。

组织还应确定如何利用这些息的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统计技术对获取的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评价,并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都是组织建立自我评价、促进自我改进机制的手段。

9监视测量分析评价管理程序

9监视测量分析评价管理程序

9监视测量分析评价管理程序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是质量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组织的过程和绩效进行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和优化流程,并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有效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管理,组织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程序和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为组织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一、程序目的本程序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并指导组织在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面的工作。

通过对实施结果和绩效的持续评估和监控,确保组织的运作与目标的对齐,不断改进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等。

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应按照本程序的要求执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三、程序内容1.监视和度量- 通过设立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对组织的关键过程和绩效进行监视和度量。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定期进行监视和度量的过程评估,发现问题和机会,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2.分析和评价-对监视和度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根本原因分析、统计分析等,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

-评价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绩效提升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

3.管理和改进-建立有效的监控与管理机制,确保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工作的持续进行和效果跟踪。

-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通过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等方法,持续改进和优化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工作。

四、程序执行1.执行部门负责人应明确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2.相关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掌握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和技能。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5.1.3各部门针对考核目标/指标再进行分解,目标达成状况均应按要求频率进行统计,对未达成目标项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对策处理,必要时可使用鱼骨图、柏拉图、推移图、X-R管理图进行分析;
5.1.4 考核频率:每月一次。考核时间:每月10日前考核上月目标值;
5.1.5由文控中心每月10号前负责收集各部门的质量目标考核,收集齐后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考核汇总,并将最终考核结果经相关人员确认后,下发到各部门,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6.3《公司质量目标》
6.4《各部门质量目标》
7. 表单记录
7.1纠正与预防措施单
7.2质量目标考核评价表
5.1.6若同一考核项目连续两个月不能达到目标值,则由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人员开出《纠正与预防措施单》进行对策处理,开出部门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予在确认,不符合措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相关要求再予以执行,以确保年度最终目标达成;
5.2 持续改进:
5.2.1各部门针对月度质量/环境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组织本部门及相关部门人员以例会形式进行具体原因分析和改善措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跟踪验证,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2 品质部:负责产品异常的分析结果确认。
4. 定义

5. 工作内容:
5.1数据分析:
5.1.1质量/环境体系数据分析包含从来料到最终出货,以及客户投诉/退货、相关方调查、资源/能源、化学品使用管理、废弃物回收等,各部门在过程监控中涉及到的数据记录的统计分析;
5.1.2 各部门每月及时对本部门质量/环境体系目标、指标考核项目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目标和指标的达成情况;
5.2.1 公司管理层通过各部门质量/环境方针、目标达成、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来确定全局改善的所需,并持续改进;

09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09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09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是一种规范和标准化的方法,用于处理、分析和评价组织或企业的数据和信息。

这种程序通常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清洗、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步骤,旨在帮助组织或企业更好地理解其数据和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改进。

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需要经过整理和清洗的过程。

整理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排序和编码等处理,使其更易于分析。

清洗是指删除或修正数据和信息中的错误、冗余和不完整部分,以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完成数据和信息的整理和清洗后,接下来是数据和信息的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计算等操作,从而得出有关数据的结论和结果。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信息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和比较等操作,从中提取有关情报,以支持决策和改进。

数据和信息的分析结果需要进行评价和控制。

评价是指对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判断和评估。

控制是指通过对分析结果的监控和调整,确保组织或企业的目标得到实现。

评价和控制需要使用适当的指标和标准进行,以便更好地衡量和管理组织或企业的数据和信息。

在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中,还需要依靠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支持和辅助工作。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分析软件、信息系统、数据库等工具来处理和分析数据和信息。

同时,还可以运用统计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提高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之,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是一种规范和标准化的方法,用于处理、分析和评价组织或企业的数据和信息。

通过收集、整理、清洗、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步骤,可以帮助组织或企业更好地理解其数据和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改进,从而实现组织或企业的目标。

质量部门纠正和改进措施管理程序

质量部门纠正和改进措施管理程序

质量部门纠正和改进措施管理程序一、质量部门纠正和改进措施的定义和分类1.纠正措施:指为了消除质量问题或故障的原因,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其目的是解决当前的问题,防止再次发生。

2.改进措施:指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消除根本原因,预防问题再次发生,采取的长期性措施。

二、质量部门纠正和改进措施管理程序的步骤1.问题的识别和记录:b.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问题的性质、时间、地点、责任人等。

2.问题的分析和评估:a.对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根本原因。

b.评估问题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以确定采取纠正措施或改进措施的优先级。

3.纠正措施的实施:a.确定并分配责任部门或人员来负责实施纠正措施。

b.制定并执行纠正措施的计划和时间表。

c.监控纠正措施的执行过程,确保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4.纠正措施的验证:a.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b.可以通过对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核或进行实际情况的检验。

5.改进措施的制定:a.在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制定长期的改进措施。

b.确定改进措施的优先级和时间表,并明确责任部门或人员。

6.改进措施的实施:a.分配责任部门或人员来负责实施改进措施。

b.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的计划和时间表。

c.监控改进措施的执行过程,确保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7.改进措施的效果评估:a.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和影响,与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

b.如果改进措施未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对措施进行调整或重新制定。

8.纠正和改进措施的总结和反馈:a.对纠正和改进措施的执行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b.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传达纠正和改进措施的执行结果和效果。

三、质量部门纠正和改进措施管理程序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1.及时性: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能拖延时间。

2.有效性:纠正和改进措施必须能够解决根本原因,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3.组织协同:各部门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共同解决质量问题和推动改进措施的执行。

物业管理公司服务质量评价控制工作程序

物业管理公司服务质量评价控制工作程序

物业管理公司服务质量评价控制工作程序物业管理是指对房地产项目内物业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专业管理服务提供者,对物业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物业管理公司服务质量评价控制工作的程序,以确保物业服务的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 概述服务质量评价控制工作是为了监控和改进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质量,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高品质服务。

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并分析客户反馈。

2.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指标。

3.进行服务质量评估。

4.分析评估结果并制定改进方案。

5.实施改进方案。

6.监控改进效果。

该程序的目标是不断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收集并分析客户反馈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客户的反馈是很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帮助物业管理公司识别问题并改进服务。

为了收集客户反馈,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进行调查问卷。

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定期向客户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意见建议。

•组织客户座谈会。

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定期组织客户座谈会,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收集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设立客户服务热线。

物业管理公司可以设立客户服务热线,方便客户随时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

收集到客户反馈后,物业管理公司需要进行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和改进建议。

这可以通过整理和归类客户反馈,制作反馈报告,以便后续的服务质量评估和改进工作。

3. 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指标服务质量评估指标是衡量物业管理公司服务质量的标准,可以帮助评估服务水平和发现改进的方向。

在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指标时,物业管理公司应考虑以下因素:•客户需求和期望。

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确定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以确保评估结果与客户需求一致。

•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参考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确定评估指标的合理范围和内容。

•内部管理要求。

结合物业管理公司的内部管理要求,确定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响应时间。

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和完善数据管理网络和信息沟通渠道,以便公司决策层了解公司现状、用户情况、供应商情况等重要数据,及时作出决策。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数据的收集、传递、分析使用、决策等管理活动。

3、权责
3.1、总经理负责召集各部门召开工作会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作出决策。

3.2、供销部负责外部数据信息收集;
3.3、质量部负责内部数据信息收集;
3.4、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数据信息收集。

4、定义

5、工作流程:
5.1、确定数据项目
5.1.1、外部数据:交付ppm、顾客满意、采购交付ppm、采购交付及时率等。

5.1.2、内部数据:员工满意度、校检合格率、培训计划完成率、数据统计完成率、设备故障率、质量成本、交付及时率等。

5.2数据汇总
5.2.1 各部门应及时将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并进
行分析,按规定的时间报质保部。

5.2.2 质量部每月底对各部门提交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分析,报公司决策层制定决策,于每月3号之内完成。

5.3 数据利用:
a)优先解决与顾客相关的问题;
b)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提交管理评审、并作为短期和中长期经营决策依据;
c) 为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5.4、改进:
相关部门对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按《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6、相关文件

7、表单
各类图表。

IATF-I6949分析评价及改进管理程序

IATF-I6949分析评价及改进管理程序
分发栏
■ 1. 品管部 ■2. 生产工程部 ■3. 人事行政部 ■4.市场部 ■ 5.资财部
修正栏
版次
修正内容
生效日期
编辑
1.0
新发行
2015-10-15
批准栏
编 写:
审 批:
批 准:
印章控制栏
如此印章并非红色,代表此文件并非合法之版本,并不会受到控制及更新,请使用受控之文件。
IF THE CONTROL STAMP COLOR IS NOTRED.THEN ITIS ANUNCONTROLLED COPY.PLEASE REFER ONLY TO THECONTROLLEDCOPY.
过程
管理过程描述
过程实施单位
过程相关资料
过程考核标准
输入
输出
P1
各部门
管理代表
经理室
各部门工作月报
每月8日前完成
P2
管理代表
经理室
管理代表
各部门
各部门工作月报
2个工作日内完成
P3
经理室
管理代表
各部门
经理室
管理代表
会议通知单
每月10日前完成
P4
管理代表
责任部门
会议记录
持续改进会议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
P5
1、目的
组织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与资料,以证实品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品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数据数据分析,积极寻找不足和差距,积极发现改进机会,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确保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水平和品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增加客户满意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品质、效率、服务、交期、价格成本的数量数据的收集、传递、分析及决策等管理活动及持续改进活动。

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3.2营业部:负责收集、分析与顾客有关的信息数据和顾客沟通;负责销售成本和服务的改进。
3.3资材部:负责供方有关的信息数据。
3.4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安全目标数据收集;负责组织年度持续改进计划的编制,并检查、督促实施和验证。
3.5各部门:负责职能范围内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负责提高本部门所涉及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2、针对没有实现预想效果的方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并对方案进行重新规划。
持续改进报告
各相关部门
按《文件控制程序》对相关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5、记录表单
序号
记录表单名称
表单编号
所属部门
保存期限
1
质量目标数据统计表
2
信息数据分析报告
3
改善对策调查要求书
4
持续改进计划
5
持续改进报告
6、相关文件
序号
文件名称
各相关部门
各部门都要有目的地识别和把握持续改进的机会,根据持续改进的项目来源和内容,确定持续改进的项目和目标值、措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
责任部门
业务流程
控制要点
记录/备注
管理者代表
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年度《持续改进计划》,经相关部门评审,总经理批准后,发放各部门予以实施。
持续改进计划
改进项目
负责部门
各改进项目的负责部门或责任人,应组织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制订达到项目计划目标/指标更为切实的措施计划。制订措施计划时应认真分析目前的状况,识别并验证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确定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1、持续改进的项目来源有:
a)质量目标明确规定的改进方向;
b)通过数据分析、内部审核得出的改进机会;
c)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后确定新的改进目标;

IATF16949顾客满意度评价程序(含表格)

IATF16949顾客满意度评价程序(含表格)

顾客满意度评价程序(IATF16949:2016)1、范围1.1 为了提高企业声誉、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确保顾客及员工对企业的充分信任,特制定本程序。

1.2 本程序规定了满意度调查内容、方法及其处理等要求。

1.3 本程序适用于对顾客及员工满意度调研的管理。

2、术语本程序引用IATF16949:2016标准中的有关定义。

3、职责3.1 生产科为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外部顾客满意的调查及问题的分析处理。

3.2 办公室负责内部顾客满意的调查及问题的分析处理。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参与对顾客满意度不合格项的分析及处理。

3.3 工作流程定期征询顾客意见顾客意见反馈内部质量情况监控满意程度分析纠正和改进措施实施纠正和改进措施验证报公司管理评审4、控制程序4.1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及处理4.1.1外部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收集4.1.1.1生产科将接到的顾客投诉、意见登记在“质量问题反馈处理单”中。

要求本企业进行服务的,生产科及时安排人员前往解决,以便最大程度的让顾客满意。

4.1.1.2生产科根据顾客质量工作会议,订货会、行业信息等渠道收集竞争对手的质量、成本、服务及市场占有率等信息,以便改善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4.1.1.3生产科相关人员每半年,向顾客发放"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收集顾客对我企业的产品质量、包装、产品的交付和服务等方面的意见。

并请顾客填写对竞争对手的评价。

4.1.1.4对交付质量的监控生产科对交付质量进行监控:包括已交付零件的质量状况、对顾客造成的生产中断、市场退货、超额运费记录、是否100%交付等。

对供货情况进行记录,以作为评价顾客满意度的依据。

4.1.2外部顾客满意度的计算4.1.2.1对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计算4.1.2.1.1根据“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到的材料,生产科负责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评定。

并填写“顾客满意度评定表”。

调查表的回收率必须大于50%,否则本次调查无效。

改进管理程序

改进管理程序

1目的识别、分析不合格问题的事实,消除已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对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和质量体系运行不合格项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它改进活动。

3 职责3.1 质量体系推行小组负责组织管理质量体系运行(包括内/外审和管理评审)、客户信息反映、生产过程及数据分析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 内审员负责内审中审核发现问题的《不合格报告》提出,跟踪、验证不合格报告。

3.3 《不合格报告》或纠正措施接收部门负责对提出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定有效改进措施,按计划实施,按要求完成信息联络单有关要求。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并审批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方案。

4 工作指标信息、纠正措施有效率≥90%;信息、纠正措施回复及时性≥90%;信息、纠正措施验证及时性≥90%。

5 流程纠正/预防措施提出/信息联络单确认接收开始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计划审批实施ABN Y6 要求6.1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6.1.1 在下列情况下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顾客反映质量问题信息,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输出不良,数据分析和过程监控发现的问题,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发现问题,第二和第三方审核发现的问题,未达到质量目标时,以及上述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

6.1.2 根据上述情况,相关部门评价并确定是否采取纠正措施,对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将问题内容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清楚描述,提交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6.1.3 《不合格报告》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的另一种型式,一般在各类审核中提出。

《信息联络处理单》作为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与《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6.2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接收6.2.1 顾客反映产品质量问题按市场提供的信息,由质验组发出内部纠正措施报告。

以哪里出错在那里纠正为原则,从快从简解决问题,选择最佳方案,由管理者代表决定纠正措施接收部门。

持续改进工作程序

持续改进工作程序

持续改进流程图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的未来,使本公司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提高公司内部有效性和效率以及提高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程度,使相关方受益。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活动和产品性能的改进。

3职责3.1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汇报,并营造本部门人员积极参与寻求过程、活动和产品性能的改进文化。

3.2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负责部门相关数据和公司级数据的汇总和分析,确定重大项目的持续改进。

3.3公司各部门各级人员均有对相关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或进行改进的权利和义务。

3.4质量部为各部门各种改进建议的汇总立项归口管理部门。

3.5相关部门或人员有协同管理部确认改进意见及实施方案的责任。

3.6质量部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登记、监控。

3.7相关部门负责改进过程的实施、评价和结果的利用。

3.8财务部负责改进经济效果测算。

4程序4.1持续改进文化创立本公司各级管理者应创造一种文化,以使本公司的人员都能积极参与寻求过程、活动和产品性能的改进机会。

为使本公司的人员积极参与,本公司最高管理层应分配权限,使他们都得到授权并接受各自的职责,从而识别本公司业绩改进的机会。

可通过下述活动做到这一点:1)确定人员、项目和本公司的目标,见《业务计划管理程序》;2)与竞争对手的业绩和最佳做法进行水平对比,见《信息沟通管理程序》;3)对改进的成就给予承认和奖励,《合理化建议和改进管理办法》;4)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包括各级管理者对改进建议及时做出的反应。

4.2持续改进领域(方向)产品的实现和支持过程以及各项活动:1)提高有效性(如满足要求的输出),如:减少报废、返工和返修,以新的目标值优化顾客的过程等,见《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和《生产过程管理程序》;2)提高效率(如每单位时间和金钱所用的资源),如:减少计划外停机时间,减少设备安装、模具更换和机器调整时间,减少非增值使用的场地空间,减少人力和材料的浪费,减少库存和资金占用等,具体见《设备管理程序》;3)减少外部影响(如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如:降低产品、行政、贸易方面法律法规变化的影响《SWOT》分析中的法律法规影响;4)加强对潜在的薄弱环节(如缺少能力和一致性)控制,如:减少过大的变差,提高低于100%的初次运转能力,减少过程均值与目标值的差异等,见《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的生产和过程确认结果管理;5)使用更好方法的机会,如使产品容易装配和安装,减少搬运和储存等;6)加强对已策划和未策划的更改的控制,如:减少后修,避免或减少顾客担心和忧虑,提高产品可靠性,缩短开发、生产和运输周期等,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PPM 统计结果,退货产品试验和分析结果,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顾客的需求和反馈;7)加强对已策划的收益的测量,如:提高竞争力,增加利润,降低不良质量成本。

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确定本公司所需分析的数据和分析方法,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各有关过程的数据分析。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是数据信息收集、分析与评价的归口管理者,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价;3.2供应部负责供应商方面的数据和信息的分析与评价;3.3品质部负责对工序过程能力进行统计分析;负责产品质量、风险控制方面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价,定期分析质量目标的统计数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3.4销售部负责产品交付、售后服务过程及顾客满意度的数据和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3.5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价。

3.6技术研发部、综合办、物管部、工程设备部、财务部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价。

4.术语和定义无。

5.工作程序和内容5.1确定数据的来源5.1.1外部来源a)政策、法规、标准等;b)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信息等。

5.1.2内部来源a)运行记录,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措施处理结果等;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5.1.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音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5.2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相关方面的信息:a)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程度;b)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c)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的信息等。

5.2.1 数据分析的类型a)对各类报表进行数据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主要质量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b)对数据记录进行分类,质量特性与分布进行判断,找出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关系;c)对顾客满意与不满意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并解决现存的问题;d)对其它有关过程的业绩信息的分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与适宜性;e)对供方质量状况的分析,确保供应商为合格供应商。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对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对产品/服务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服务要求得到满足。

2 范围适用于对管理体系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采购物资及产品/服务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3 职责3.1 综合办公室负责对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2 综合办公室负责对采购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3 综合办公室和项目部负责对物业服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 工作程序4.1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4.1.1 公司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监视和测量,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4.1.2综合办公室根据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审核结果重点对体系进行不定期检查,以提高过程业绩,检查结果将纳入考核;4.1.3 综合办公室通过不定期对各部门目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检查和考核,对相关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4.1.4 项目部负责服务实现过程问题的处理,通过顾客反馈等渠道获取信息。

4.1.5 当发现体系运行不合格时,按照《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和产品/服务的符合性。

4.2产品/服务的监视和测量4.2.1 进货检验公司采购物品主要是外购的劳保用品及清洁用品等,采购进公司后由综合办公室清点数量规格,检查外观等,符合要求的留下备用。

不符合要求的直接做退换货处理。

4.2.2 物业服务过程监视测量物业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对服务过程及结果自查,项目部经理不定期检查服务质量并做记录,不符合按照《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采取纠正措施后再次进行检查。

顾客方定期对我公司物业服务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并将结果反馈至综合办公室。

4.2.3 监视测量检查记录检查记录由项目部和综合办公室保存,应严格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控制。

分析和评价管理程序

分析和评价管理程序

XXXXXXXXXXXXXX标准分析和评价管理控制程序编制:审核:批准:XXXXXXXXXXXXXXXXXX发布分析和评价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识别现已存在的质量问题与潜在隐患,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从而发挥统计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服务、生产能力及效率等方面对统计技术的应用。

3.责权分工:3.1行政管理中心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的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3.1.2 通过QC七种管理手法对各阶段质量管理进行数据分析、改善;3.1.3 负责统筹公司统计技术的应用、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 各部门3.2.1 负责本部门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和交流;3.2.2 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公司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及改进的机会;并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负责。

4.作业内容:4.1数据定义数据是指能够客观的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来源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信息。

4.2.1 外部的有来自顾客的满意度信息,质量反馈信息等。

4.2.2 内部的有进货检验,出货检验,库存情况,生产过程(如完成情况,不良情况,过程检验情况,设备情况)等信息。

4.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3.1 行政管理中心负责统计外部信息,以统计手法进行分析比较,并负责传递到公司各相关部门,找出问题进行解决,对出现的不合格项,应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3.2生产制造部门负责统计内部信息,通过原始数据,找出现有问题和潜在问题,提交改善方案,利用PDCA循环计划进行持续改善。

4.3.3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a) 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b) 顾客满意程度;c) 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d) 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e) 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f) 外部供方的绩效;g)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 目的为确保采取及时的、有效的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根源,从而保证预防为主,维持及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度,实现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购入、制造过程质量、客户投诉或退货、体系改进等所有相关之纠正措施与改进。

3.职责3.1所有部门都有责任就质量异常提出纠正与改进措施的要求;3.2质量部负责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来料异常单》、《制程异常单》,并跟踪验证;3.3在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时,由行政人事部向发生不合格项所属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负责跟踪验证;3.4在管理评审中出现不符合项或需改进项时,由行政人事部向发现需改进的部门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3.5纠正措施涉及部门的负责人均须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折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3.6管理者代表负责在纠正措施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协调。

3.7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跨部门或重大异常发生的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的方案及最终的结果确认,质量部负责日常管理。

3.8各部门负责组织对本部门或跨部门质量体系运行的问题、产品质量改进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要求,对于本部门需改进项组织实施改进并将实施结果报质量部汇总,跨部门建议提交质量部汇总报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实施改进。

4 工作要求4.1持续改进的策划为保证持续改进的实施,提供的良好环境有:a)领导坚持并承诺持续改进;b)倡导全员参与体系实施与持续改进;c)鼓励持续改进和创新工作;d)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必要的资源,保证改进和创新工作。

公司确定并选择改进机会,采取必要措施,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应对未来的需求和期望,赢得顾客的信任并为顾客创造价值,助力公司持续成功;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采取纠正和必要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消除、减少、防止问题的发生或不利影响。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实现的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范围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

对产品和服务过程、顾客满意进行测量和监控。

对测量和监控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的控制。

3职责3.1管理层为管理体系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及改进过程进行策划,对各种监视、测量、分析及改进活动的实施批准。

3.2品质部负责与产品品质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价。

负责组织数据分析应用统计技术的培训工作。

负责对现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控制、检查,确保其正确性。

3.3营销部负责对顾客满意状况的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价。

3.4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价。

3.5各相关部门负责与本部门过程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价。

4程序4.1监测对象(数据)确定适用的监测对象(数据)收集、分析、评价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不限于):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包括原材料检验批次合格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检验合格率﹑成品检验合格率﹑客户验货合格率和损耗数等。

b)顾客满意度(或顾客反馈信息)。

包括顾客抱怨、投诉、顾客的退货﹑顾客的服务信息资料﹑顾客满意度等。

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包括质量体系内外部审核资料,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管理评审等资料。

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包括:1)过程方面:包括过程控制资料﹑过程监视和测量资料﹑过程不合格资料,服务提供准确率和准时率等方面。

2)产品方面,产品的生产月度计划﹑周计划完成资料﹑批次﹑返工数量等资料方面。

3)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资料,如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校准验证结果。

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供应商的绩效:包括供应商来料批次合格率﹑原材料批次交付准时率。

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医院管理工作分析评价与持续改进表

医院管理工作分析评价与持续改进表

医院管理工作分析评价与持续改进表
本文档旨在对医院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持续改进的建议。

以下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各方面评估。

人员管理
- 人员招聘及培训:现有的人员招聘和培训程序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要求或流程?
- 绩效评估:是否有明确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流程?是否需要改进或增加评估方法?
- 奖惩机制:奖惩机制是否能够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
病人关怀
- 就医流程:是否有良好的就医流程,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是否有需要优化的环节?
- 病人满意度:是否有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的机制?如何改进调查方法和反馈机制?
- 医患沟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否有效?是否有需要加强的方面?
资源管理
- 设备管理:设备维护和更新是否得到充分的管理和投资?如
何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 资金利用:是否有合理的资金利用策略?是否有需要节约或
增加资金的地方?
- 供应链管理:供应商选择和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需要重
新评估供应链策略?
制度建设
- 制度规范:各种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是否需要进一步明确制度细节?
- 内部沟通:内部沟通机制是否畅通,信息传递是否及时准确?是否需要完善内部沟通渠道?
- 信息安全:是否有完善的信息安全措施?是否有需要加强的
方面?
以上是对医院管理工作的分析评价,针对不同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持续改进是医院管理的关键,需要不断寻求创新和优化,并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1 目的为规范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的过程监视和测量,通过适当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采用适宜的统计技术,查找体系、过程、产品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识别风险和改进机会,特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综合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程建设施工) 过程业绩方面的数据收集、分析、利用和持续改进管理。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分公司,子公司参考制定。

3.1 数据能够客观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3.2 数据分析指对体系的过程监视和测量所产生的数据按规定收集、分析,以评价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及改进机会;并与竞争对手 (行业先进指标) 、卓越绩效等比较,找出差距采取措施,作为决策和持续改进的依据。

3.3 持续改进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

指以过程改进为核心,数据分析为基础,与标准化管理相结合,查明问题或确定改进项目,通过 PDCA 循环,实现卓越绩效的过程。

3.4 有效性实现所策划的活动及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

4.1 科技创新部负责有关知识产权 (专利、软著等) 、科研成果方面数据的分析、传递、发现风险和机遇、持续改进;xx17 共 5 页第 1 页4.2 财务评价部负责生产经营关键绩效指标的编制、下达、分析、评价、传递、发现风险与机遇、持续改进;4.3 市场拓展分公司负责对公司竞争对手、产品 (工程) 竞争度、价格走势等市场分析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传递、发现风险与机遇、持续改进;4.4 商务中心负责顾客满意、工程质量、工程分包方、供方采购产品及供方能力的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传递和持续改进;4.5 战略发展部负责公司战略发展层面涉及政策、环境等内外部风险和机遇方面的数据分析,适时对规划实施评估和调整。

4.6 运行与安全管理部负责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传递、发现风险与机遇、持续改进。

4.7 各单位负责各自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质量有关的数据收集、分析、传递和持续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撰写及修订履历
1.目的:
为各部门进行公司级水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提供一般规则,保证公司水平数据的正确、可靠、及时和有效,并规定一些基本的公司水平数据。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进行必要的公司水平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各部门的一些其它项目的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时,也可参考本文件。

3.权责:
3.1.品保部:负责制作品质方面的水平数据及制作客户投诉方面的水平数据;
3.2.工艺部:负责制作产能和技术能力水平方面的水平数据;
3.3.计划部:负责制作交付率、生产周期、额外运费、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水平数据;
3.4.采购部:负责制作物料库存周转率方面的水平数据及提供供应商表现方面的水平数据;
3.5.设备部:负责提供设备保养和故障停机率方面的水平数据;
3.6.行政部:负责提供培训计划完成率及员工满意度等方面的水平数据;
3.7.工程部:负责提供产品的过程设计和样板制作的水平数据;
3.8.生产部:主要负责统计各工序返工率及一次性PASS率方面的水平数据;
3.9.财务部:主要负责公司不良成本计算;
3.10.市场部:主要负责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及制作客户满意度分析方面的水平数据。

4.参考文件:
4.1.IATF16949:2016标准
4.2.《质量手册》
4.3.《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4.4.《客戶滿意度評估程序》
4.5.《生产过程管理程序》
4.6.《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7.《客户抱怨处理程序》
4.8.《测量检验程序》
5.定义:
5.1.公司级水平数据:反应公司质量水平、成本控制、客户满意度及及时交货率等直接影响公司生存
与发展的关键性数据和资料。

6.作业流程:无
7.作业内容:
7.1.一般的公司级水平数据
根据公司的需要, 本公司需建立以下几方面公司及水平数据(具体提交项目及提交时间参见附表):
7.2.确定数据内容的具体项目, 要考虑:
7.2.1.能否满足客户要求,并达到公司制定的目标;
7.2.2.对公司来讲,是否为重要指标;
7.2.3.能够对公司计划的制定与行动提供有效的参考资讯;
7.2.4.与公司发展的方向、任务、和里程碑是否一致。

7.3.数据表达方式的确定:
7.3.1.数据的表达可采用任何形式的图表或格式,要确保能具体的反映出比较项目及比较内容;
7.3.2.要能准确有效地反映所选项目的实际情况;
7.3.3.各部门水平数据应能简明扼要的体现本部门现有的实际水平及运作情况。

7.4.数据的收集:
7.4.1.确定数据收集方法, 以确保:
--- 数据的可靠性:各部门的水平数据须有相应的记录来支持;
--- 数据的一致性:相互关联的部门间的水平数据要保持一致;
--- 数据的有效性:所收集的数据能提高本部门的工作效率及对部门的具体运作有用;
--- 数据的适用性:所收集的数据要能反映实际的情况。

7.4.2.按制定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周期收集、积累数据。

7.5.数据的整理:
7.5.1.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制定计算或评量的方式;
7.5.2.选用清晰、直观、易懂的方式来表达水平数据,数据应能显示出发展趋势和易于进行比较;
7.5.3.定期制作并提交水平数据。

7.6.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7.6.1.按规定的要求定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并且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7.6.2.若水平数据与上次的比较较差或没有达到目标值时,应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并进行跟进;7.6.3.各部门每年制定一次质量目标,每半年评估一次;且在制定计划和相关目标时, 要参考有关
的公司水平数据;
7.6.4.进行管理评审会议时各部门需提供水平数据的报告和分析;
7.6.5.当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发现差距时, 逐步对与客户密切相关和关键的项目要制定行动, 促使
公司整体水平的提高。

7.7.公司水平数据的存档和保存:
7.7.1.各类水平数据报告由相关部门负责制作并由各制作部门保存;
7.7.2.各部门要按照水平数据一览表的要求提交一份水平数据至品质部体系负责人员,由体系负责
人员保存,以备审核时查阅。

7.8.除此之外,各部门每年年初必须制订一份年度工作计划,每半年必须提交半年工作总结。

7.9.必要时, 可更新公司水平数据的收集和评量方法等。

8.附件:
8.1.各部门水平数据一览表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