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放大镜 2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教学设计与反思
(封面)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教学设计与反思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在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知道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正确使用放大镜,能够仔细观察物体。
(2)通过使用放大镜之后,来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不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放大镜的正确使用,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并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理解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难点】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学方法】推理探究法【课前准备】放大镜、平面镜、玻璃片、电视机、计算机、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谜语:故古变成方,一人无处藏。
金意心儿换,又见能力强。
(打一工具)谜底:放大镜。
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放大镜》。
二、新课学习(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有很多的应用。
下面展示放大镜的用途:农业科技人员: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观察病虫害;精密仪器修理工;公安人员:拆除危险物品;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仪器镜头;查看地图比例;用于考古研究;取火……课件上展示相关图片(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知道了放大镜的用途。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动画展示观察方法。
2.用放大镜观察图片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通过观察发现:印刷物上的照片是由点组成的。
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科版 (2)
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 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他 脚的构造有什么关系?
这是因为苍蝇 的足的末端爪垫 多毛,并能分泌 粘液。
பைடு நூலகம்
放大镜下的昆虫
苍蝇的脚
脚上有“爪”, 下面有披一排茸 毛遮住的爪垫盘
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 璃上,不但不滑落,而 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 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昆虫的耳朵不像人 类的耳朵,它有各 种各样的外形,在 身体上的位置也不 固定。如蝉的耳朵 长在腹部第二节附 近,夜蛾的耳朵长 在胸、腹部之间凹 处,雄蚊和蚂蚁的 听觉毛发在触角上, 螳螂的听觉毛发在 尾须上。蟋蟀的耳 朵则是长在前足胫 节上。
蝴蝶的翅膀
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布满了 许多彩色的小鳞片,这些其实 是扁平的细毛。
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
不同的昆虫触角形状不同。
•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 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 的“鼻子”。这个鼻 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子灵敏的多。 蟋蟀、蝗虫的触角呈 丝状;蚂蚁的触角是 膝状; 蝴蝶的触角是 棒状;雄蛾的触角是 羽毛状;天牛的触角 是鞭状。
连线: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蟋蟀 蝗虫 蚂蚁 蝴蝶 雄蛾 天牛
膝状 棒状 羽毛状 鞭状 丝状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 成,这些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 小眼 )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 内 )侧。不同的昆虫的 触角形状(不同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 们的(鼻子)。它们嗅觉很(灵敏 )。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
• 3、一般来讲,观察蚜虫是在(B )月份。
• A、2月份 B、6月份 C、12月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放大镜》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 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 过程与方法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 “透”镜
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
动或物动。
2、
师:选择一小块面积, 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 屏幕、
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
学记录本上。
3、
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
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 ,那么它能放大的
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 、“透”的特点)老师给大
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
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
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 (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 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 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 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 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 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
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XXX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放大镜放大镜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多次使用.早已不是兴趣昂然.因此课堂初.我并没有向他们展示放大镜.而是设计了一个案例引导孩子想到使用放大镜.从而引入课堂.继而询问学生在哪些地方使用了放大镜.为什么利用放大镜.学生们回答了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放大镜集中热源(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二、利用放大镜看书、看报(特别是老人和考古队员);三、利用放大镜发现事物的细微之处(包括农业专家比较植物种子不同和叶子受虫害的情况).同时学生也有比较容易翻的错误如将医生用的额镜认作放大镜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进一步整理了他们的想法.完成了书本上的表格部分.第2部分.我演示教授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发放放大镜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包括手上的绒毛、纸等等).期间发现学生的观察兴趣不是非常浓.一些学生拿着放大镜对着别人的眼睛.看别人的头(实际上他可能并不一定看的清楚).对于电视和电脑屏幕的放大技术.我觉得自己解释的不够清楚.如果能利用课件或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态的一个视频可能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放大镜的特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早已有所发现.我用平面镜和放大镜的镜片做比较.效果较好.最后.通过各种玻璃和水的结合演示.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利用玻璃和水的结合.也能制造放大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掌握放大镜的特点.2、放大镜下的虫豸世界本课内容放在现在这段时间上着实不太合理.自然界缺少昆虫而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比较小.观察到结果也不会太明显.学生能够说出的差异也不会太多(主要有1、能够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2、可以发现一些细节)因此这节课.我充分地利用了视频《微观世界》.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进行处理后.利用了《微观世界》电影中的部分片段进行教学.同时根据片段中的一些现象设置疑问:让学生在观看电影中不忘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蚂蚁为什么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各种昆虫的触角有什么特点?清晰地看到蚜虫为蚂蚁提供食物.蜘蛛如何捕捉食物.蜜蜂和蝴蝶伸出长长地嘴器采蜜等等.因此这样一个视频我觉得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地自然知识.当然如果天气和时间都允许.让学生带着放大镜去自然界观察甚至拍下来.效果一定会更好.3放大镜下的晶体在教学中.我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避免发生.但是我忽视了).我让学生提取晶体.当年学生制成了糖水和盐水两种液体.我随口就说你们随便提取那种晶体吧!好了.有点学生提取盐的晶体.有的学生提取糖的晶体.当时我还暗自得意.这下子学生有收获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向着我预料的方向发1 / 26展:提取盐晶体的小组没有问题.可以提取到白色的晶体.但是提取糖的晶体的小组就纰谬了.加热的玻璃片入手下手没有变化.但是跟着时间的延长.加热的糖水入手下手变成咖啡色.逐步的入手下手颜色变深.呈褐色了.还有一股香味.学生高兴极了.继续加热并没有出现糖的晶体.继续冒泡.我马上想到生活中的征象了.做红烧肉的时分把糖直接加热就可以溶化了.我犯了一个生活中的错误.这个可怎么办啊?当控制勤学生后.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类征象的?学生说了很多.基本都是逗留在推测的表面.具体什么原因.我也掌控不准.解释说盐和糖的熔点不同.盐的熔点比较高.而糖的熔点比较低.天主保佑.希望我解释的对!我又问学生.对于本日的提取晶体的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说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最让我高兴的是有一个学生说:一种提取晶体的方法不能适用于一切的物体.每个物体都应该有共同的提取晶体的方法.我很高兴.学生在科学方法方面有了自己共同的理解.课后.我上网查阅了资料:盐的熔点:804摄氏度.糖的熔点185--186摄氏度.看来我还是解释对了!感谢!反思这节课:教学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是由于没有认真细致的考虑到材料的特殊性(但有时确实不会考虑到).导致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可以把生成的意外当成一种教学资源来进行展开教学.一来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因为“意外”而被科学家引起重视的.二来也可以让学生探究、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三来可以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意外”有何不可?当然.不是所有的意外都是应该的、都是好的.这次.我只是合理的利用了这个“意外”.才没有搞的一团糟.反而还让学生有所收获.哈哈.“意外”也是一种教学资源4、怎么放得更大反思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XXX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2 / 26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课外要肄业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造成简易显微镜.并使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曾假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成效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举动.5、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反思本课作为单元教学的小结,即回顾单元的观察举动、研究探究过程.也回顾人类伴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对物质世界探究的深入过程.从中深切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这个回顾与总结.因为学生有着亲身的观察经历与感受.因此交流小结举动的开展还是较为顺利的.教师应该在小结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加深.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使学生在思维深处产生共鸣.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进行交流.效果不大.只有极个别学生会按照要求课前搜集准备.更多的学生当了听众.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实际情形.这部分的教学.应该采用另两种教学方式.一是在电脑教室上课.利用互联网络.让学生当场寻找部分成果资料然后进行展示汇报.这样效果比较好.二是教师事先搜集部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在学生汇报交流后举行补充.弥补学生资料搜集准备不充分的不足.总之.这部分教学.重在通过多方面的、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功效.《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反思本课是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一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用眼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称之为是物质.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于空气、光、3 / 26声音、电等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来说.他们就有些难以理解这些也是物质.为了让他们明白.我采用了演示的方法.比如用塑料带在空中一兜.塑料带会鼓起来.它占据了空间.所以它也是物质;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声音也是物质等.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由此让学生感悟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应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世间万物都在变化.虽然变化的时间不同.速度不同.但每时每刻都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让学生弄明白物质的变化.我让学生观察易拉罐被压扁.水变成冰和火柴的燃烧.铁与铁锈.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己明白了有些物质在变化中只是形态、形状、大小变了.但实质没变;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不同于原物质的物质.但在这里不告诉他们这是什么样的变化.之后重点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关注“一支蜡烛燃烧时的变化”.在让他们经历探究---发现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以往不曾关注到的现象.即蜡烛燃烧时不但有形态、长短的变化.又看到某些新物质产生.如灯芯变黑.有难闻的气味等.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上感受到了物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这样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混合实验和加热糖的实验.观察实验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总结归纳物量变化的特点.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当前科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如果设计探究活动.如何引领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在教学前是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观察黄豆和沙子的特点.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的特征.混合事物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留下样本.通过比较分析变化.同时利用搅拌、分离物质.做更细一步的观察比较.最后总结这个实验中物质变化的特点.在第二个实验中.学生能够轻易说出白糖加热变化的特点.可以看到许多明显的现象.老师在引导时要逐渐让学生比较两个实验中物质变化的区别.同时对于最后的黑色物质和白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在比较中掌握这种变化的特点.最后教师归纳形成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初步形成后.还需要不断地举行验证和理论.因而让学生回顾实验中还产生的征象.使用已经研究到的科学概念尝试解释实验中的征象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征象.用概念来判断和解释.要捉住首要的变化特点举行鉴别.更细一步的思考.教材中利用简单的两个实验.是否就能让学生牢牢建立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混合分离实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包括物质颜色、透明度、光泽等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学生解释后面白糖变化时会有所误导.学生很容易认为颜色、形状、有气味产生就是化学4 / 26变化.教学前.能否举一些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变化的现象.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然后再来进入课堂研究.并且.由于白糖和蜡烛以及金属勺都在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难免会不全面.也影响它对于概念的理解.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本课内容在问题设置和探究方法的指点上应有所改变.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历过科学教育的学生.他们在科学观察惯、科学思维发展以及着手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比较明明地区别.教师在指点上应熟悉学生的这些惯.同时课前应调查孩子们的前概念知识.为教学设计的修补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形成准确的科学概念.疑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在传统教材中需要到初中研究.让小学生研究这样难度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仅凭借教材中混合分离和加热白糖、蜡烛燃烧的实验.能否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准确概念?还有哪些适合的实验可以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形成科学概念.毕竟加热白糖的实验涉及白糖的变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学生全面观察的难度比较大.而让学生马上利用刚学的概念来解释物质变化的现象有一定难度.效果也不一定会很好.《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里的第三课.本节课的所要观察的事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特别是米饭.学生是太熟悉了.但对米饭的味道却从来没有逐步品尝过.因为平时我们吃饭时嚼的时分短.而且还有菜的味道.所以“米饭咀嚼时间长了.会变甜.”这个事实学生并不能接受.因而在课前.我让孩子们在中午吃饭时.留下一口白米饭.卫生起见.让他们把米饭放在保鲜袋里.上课了.我要示每位学生把米饭含在嘴里咀嚼时间长一点.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我由这个日常征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变蓝紫色.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教科书提供的图中有十多种食物.目的是提醒学生.可以检验的食物很多.要尽量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检验.增加自己的经验.我让孩子们自己带来食物.尽可能品种多一点.但我们做实验时只要一小片5 / 26好了.水果、蔬菜、饼干多一点.拿来的东西.实验做好后可以自己吃的.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平时老师是不允许带零食来的.本课堂孩子们学得特别开心.在检验苹果时.我们发现有的苹果变色了.有的苹果没有变色.我让他们自己作一下假设.孩子们就说到苹果种类不一样.XXX的味道也是不同的.苹果里面的成份是并不是单一的.其他的食物也是如此.我们只是判断哪种食物里含的淀粉都一些.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同时.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限度的科学探索.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学生初步明白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实验不像物质加热或燃烧一样.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知道加热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哪些现象.这个实验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小苏打和有些经验的白醋.本课需要让学生观察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做好有效记录.同时.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并且要注意混合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混合现象比较剧烈.有比较明显的泡末产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点只放在泡末上.而容易忽视其他的现象.在做实验时.要求学生留下一些样本.混合后迅速地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只是在实验过程中.一般的玻璃片盖不住烧杯.而使空气混合进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学生通过眼睛看(现象).摸(杯壁感受温度).试(杯中空气)等方式综合体验物质反应后所产生的现象.其中验证杯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是本课最难也是最精彩地部分.学生通过看书也许知道里面会有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是只有比较少的学生能够说出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当然个别学生会联想到五上我们在鉴别呼出气体成分时做的实验.用燃烧的木条伸进去.看看木条燃烧的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之所以能让燃烧的木条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沉在杯底部.它的密度要比空气大.从而更多的了解二氧化碳的特点.此时许多孩子也许都认为这就是二氧化碳无疑了.此时.老师仍需要引导我们不应该轻易地下结论.教材上:科学家经过研究.确定这是二氧化碳.重点向学生表达研究的内涵.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时.需要的是证据.而且证据要越充分越好.不能盲目的凭借几个现象就轻易6 / 26地下判断.最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物质.并且与样本做比较.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白醋的酸味变淡了.小苏打也溶解并且变少了.最后总结这个变化也是化学变化.教学中.由于第一次上课时.实验室没有白醋了.我只找到了一些红醋.在实验过程中.反映的速度比较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很容易混杂在空气中.而使燃烧的木条不熄灭.缺少明显的变化.使验证结果失败.所以我觉得在做化学实验前.教师都需要亲自实验.才能有效避免一些麻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铁生锈了》的教学反思一、铁生锈是个庞大的过程.铁的生锈与打仗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就其实质来说.是铁在接触有关气体或液体时发生了化学反应.铁锈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铁制品生锈为例子.让学生在比较铁与铁锈有何不同过程中.了解铁生锈的原因.2、课堂中小学生对未知事物有一种好奇心、探索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入问题情境.主动参与理论.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追溯知识的动态演变.参与“问题解决”.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在体验成功过程中不断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第六周在教研组中执教了一节教研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实验记录的有效指导.通过几次试教和正式的上课.收获还真不少.本节课的第一个活动是整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说重点是整节课只安排了这一个实验.说难点是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寻找足够证据来判断物质的这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硫酸铜溶液.则需要自己来配置.第一次试教的时候.由于准备时间比较匆忙.我急匆匆地用自来水泡制硫酸铜溶液.由于自来水中的水质问题.配置好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很多的沉淀物.影响了实7 / 26验的效果.后来一想.明白了.自来水中有很多的铁离子.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便生成沉淀物.所以.配置硫酸铜溶液时的液体最好是纯净水.两个班教完后.我改变了策略.耐心地准备材料.用纯净水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准备好铁钉.并且用砂皮打过.使铁透出本来的银白色(也有说灰白色的.纯铁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银白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了加热白糖时是如何记录实验现象的.学生都能回忆起记录实验现象要及时、真实、详细地记录.这也为记录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作好前期的指导.随后我提出把两种物质接触.铁钉和溶液会有什么变化?三个班的教学后我发现学生除了有一些比较科学的猜想.如:铁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改变.溶液可能会变谈等等.还有一些猜想的误区:如认为铁颜色发生改变是生成了铁锈.我让学生将铁钉放置在溶液中3、4分钟.再取出铁钉.观察铁钉和溶液的变化.多数学生看到了铁钉的颜色变成了暗红色;有些说是红褐色的.像铁锈;有些说是肉色的.学生对颜色的认知差异在课堂中我是允许这种现象存在的.我觉得教师也没有必要去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也是一个真实情况的反应.不同的学生对颜色的敏感程度本来就不一样.教师没有必要去统一这一个颜色上的差异.只要学生理解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就可以了.接着.学生观察溶液的变化.说实话.并没有可以看出具有明明的变化.而只要一两个小组认为溶液上有一些沉淀物或表面有一些漂浮物.而且有一个小组观察到溶液颜色似乎变淡了.我一定了这些发现.表扬了这些学生细致的观察.而且向全班提出了问题:这些沉淀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溶液颜色变化明明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溶液颜色变化明明一点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实验目的: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比用肉眼看得要清晰,看得要大。
实验器材:每组放大镜2只(3X、5X各一)。
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
将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钱币上的微缩文字。
将放大镜放在钱币的微缩文字上方,可以看到微缩文字为“RMB 100”,而不用放大镜却看不清楚。
3、用放大镜观察照片。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鸟的照片,可以看到鸟的羽毛上的小绒羽,而只用肉眼看,却不能发现。
4、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屏幕上的图像,发现图像都是由红、蓝、绿三种色点组成的,单看屏幕的一块地方,根本就不是画面。
观察到的现象: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肉眼看的清晰,原来不能看到的细微之处也能看清了。
结论: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
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
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
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结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实验目的:通过放大镜观察动物的身体构造,探究其奇特之处。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
步骤:1、观察昆虫的触角。
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观察苍蝇的眼。
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观察蝴蝶的鳞片。
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1.1放大镜|教科版
六年级下科学说课-1放大镜教科版一、教学设计特色和效果(一)教材分析:《放大镜》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1课内容。
本单元是按照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顺序编排的,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展开。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
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很了解。
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放大镜》一课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起始课,对激发学生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领悟观察工具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兴趣基础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凸起;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过程与方法: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情感目标: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用放大镜观察到物体的更多细节,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三)教法学法:1、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组织学生经科学探究过程,并综合运用比较法、发现法,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同时运用讲解、点拨、启发、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源动力。
2、学法:为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素质融为一体。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建立科学概念,经历过程。
(四)教学策略与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了调整,使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吸引学生不断探究,使学习流程更流畅、自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怎样放得更大》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怎样放得更大》教学反思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如何将物体所成的像放得更大,以便观察得更清楚?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嵌合在-起,通过调整二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把物体所成的像放得更大,这就是简易的显微镜。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可以发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
随着对显微镜的认识不断发展,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本课指导学生经历前人发明显微镜的过程,用两个放大镜自制一个显微镜,并尝试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做个简易显微镜。
教科书首先提出怎样把物体放得更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启发学生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比较用两个凸透镜和一个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图像有什么不同。
从中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放大倍数会大大提高。
这个活动引领学生经历显微镜的发明过程。
教科书中的“资料一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生命世界的兴趣,并学习列文虎克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二部分:显微镜的发展。
简要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史。
在简易显微镜的基础上,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人们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通过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和晶体,学生对“微观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有观察更加微小物体的强烈欲望。
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看到更加微小的“世界”,也很有可能是学生思考的内容。
经过教师的恰当点拨,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用两个放大镜同时观察,使一个放大镜把另一个放大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一次自制简易显微镜的过程。
学生在本课经历了制作简易显微镜的过程。
学生课前可能有过用两个放大镜同时观察同一物体的经历,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试着用两个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的晶体或课本上的文字。
经过多次尝试后,学生会找到最佳的组合方式,再用老师提供的卡纸或纸筒等制作简易显微镜,就比较容易了。
科学《放大镜》教学反思(二篇)
科学《放大镜》教学反思一放大镜是六年级微小世界单元的 第一课时,对于已经很熟悉的观察工具来说,怎样引导学生进一步地认识放大镜的相关知识,本单元安排了8 课时的内容。
这 8个单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放大镜下的发现。
二是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要提高 40 分钟的课堂效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很重要。
本课我安排了三个主要流程。
一是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比较的不同发现。
二是猜想辨别各种纸的纤维。
三是自制放大镜。
各教学内容清晰,连接紧凑,便于操作。
本课目标落实到三点。
一是放大镜使用方法的指导。
二是对凸透镜的初步认识。
三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遗憾的是我自己未能用放大镜观察到书上显示的计算机屏幕在放大镜下的红、绿、蓝三色小点,所以这个在课堂上仅用讲解代替,不知可否。
科学《放大镜》教学反思二放大镜,人们观察物质世界的重要工具。
学生从三年级科学课开始,就经常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活动,但却从没有对放大镜本身进行过探究。
本课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对放大镜进行探究,认识放大镜的特点,从而开始对微小世界的探究之旅。
通过教学活动实践,感觉“有结构的材料”及“活动中的探究”,对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科学概念,起着重要作用。
1、本课活动的重要工具——放大镜,除了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之外,也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三把放大镜,即有大小不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也有大小一样放大倍数却不同的放大镜(来源于原来的光学实验盒中),通过对这两组有结构材料的研究,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放大镜不是越大放大倍数就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它的凸度”这些科学概念。
并且结合实物展台,在小结放大镜特点时,利用两把同直径相同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的对比观察报纸上的文字,学生更是印象深刻,同时还发现“放大倍数大,视野缩小”的特点。
第二个有结构的材料,就是一些便于学生自制简单放大镜的材料。
通过对放大镜放大物体特点的分析,学生认识到:透明,中间厚边缘薄的物体具有放大作用,从而想到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材料去制作放大镜。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放大镜教案与教学反思
东山小学李媚清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时放大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列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放大镜》教学反思(精选5篇)
《放大镜》教学反思(精选5篇)《放大镜》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放大镜》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放大镜》教学反思1放大镜是六年级《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
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怎样引导学生进一步地认识放大镜的相关知识,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很重要。
本次教学设计按照教材环节,一个个下来,由于在自己乡镇上课,学生的基础有点差,完整地上完这节课,总是时间不够,在这个前提下,我又重新设计了几个环节,降低了教学难度,在东风讲授的时候,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对于哪里的学生有点浅显,过于地流畅导致时间过剩。
这里主要是作为年轻教师课堂机制不够。
教学设计的简单和观察材料报纸和布的普通没有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整节课都比较平淡,变得像是为讲授知识概念而讲授,反思着,本节课的材料比较多,如果有结构地出示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还能调控课堂纪律。
对于观察的物体,我觉得除了报纸和布还可以准备一些其他图片,那样更能有说服性:说明图片是由小点点构成的。
作为年轻的教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在磨课中不停地锻炼自己,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放大镜》教学反思2放大镜,人们观察物质世界的重要工具。
学生从三年级科学课开始,就经常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活动,但却从没有对放大镜本身进行过探究。
本课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对放大镜进行探究,认识放大镜的特点,从而开始对微小世界的探究之旅。
由于学生认为自己对放大镜非常熟悉,因此,我在教学的第一环节中便让学生以《我是放大镜》为题介绍放大镜,并引导学生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方面展开描述。
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无从下手,因为觉得放大镜太简单了,反而不会说了。
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学设计与反思
《放大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引领学生走进微小世界;能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放大镜。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放大镜、记录表、烧瓶,烧杯、水槽、滴管、铁丝,保鲜袋、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1、问题引入出示微雕图片,学生先观察,利用电脑放大程序放大后在观察展示“米上刻字”工艺品提问:生活中肉眼无法看清的微小物体用什么方法来观察2、揭示课题(板书:放大镜)学生预习教科书2-4页放大镜观察“米上刻字”并提问:放大镜是不是把米给变大了?3、唤起记忆有哪些工作经常用到放大镜?用他们来干什么?二、观察物体,走进微小世界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学生使用放大镜默读教材P4黑体字学生上台展示使用放大镜方法2 亲身体验:使用放大镜观察手背实验前教师讲述实验要求(1)观察、记录(2)交流、比较(3)教师小结3 侦探游戏利用放大镜仔细找找实验记录单后面藏着什么“我们爱科学”三、实践探究,学做放大镜1、观察探究放大镜的特征提问:熟悉并使用了放大镜后,你认为放大镜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能使图像放大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发现放大镜结构特征交流后得出结论:中间厚两边薄并且是透明的板书:凸透镜2、寻找,发现身边的的放大镜(1)熟悉材料,明确要求(2)学生制作放大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各种自制放大镜。
3、教师制作,激发学生探究欲(机动)激趣:同学们发挥才智动手制作了自己喜欢的放大镜,刚才我们一直通过各类放大镜去观察物体,那么放大镜里的你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抬起你们制作的放大镜放到眼前,老师和你们一起互相看看放大镜里的我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怎样放得更大》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怎样放得更大》教案及反思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怎样放得更大》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知道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通过对显微镜的初步认识,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制作简易的显微镜。
[教学难点]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青苔、花[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_、谜语导入谜语:不怕细菌小,再小能看到,安家实验室,科研立功劳。
(打一科学仪器)谜底:显微镜。
今天我们要接触一个科学仪器显微镜。
下面一起去看看它为什么能将物体放得更大吧!二、合作探究讨论: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得更大?探索研究:用两只手一前一后,或者一上一下分别掌两个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
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发现:用两个凸透镜恰当的组合在一起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就更大了。
小结: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一)做个简易显微镜实验名称做一个简易显微镜实验器材放大镜、卡纸、胶带纸、剪刀制作步骤选用合适的纸筒,在一侧纵切一条缝,缝的宽窄和放大镜镜柄的粗细差不多。
然后把放大镜从纸筒的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这样放大镜即被纸筒卡住也可以上下移动。
出示制作过程。
标注目镜和物镜的位置。
放大镜科学教学反思
放大镜科学教学反思放大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仪器,它能够通过透镜将物体放大,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细小的细节。
在科学教学中,放大镜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反思放大镜的使用方式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放大镜的使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正确地调整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以获得清晰的放大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放大镜,同时提供指导和反馈。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放大的物体来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放大镜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注意避免放大镜直接对准太阳或其他强光源,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此外,学生在操作放大镜时也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整洁和干净,避免污染或损坏镜片。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并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放大镜的使用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不同的学科和实验中,放大镜的使用方式和目的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生物学教学中,放大镜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和研究微小的生物结构,如细胞和微生物;在物理学教学中,放大镜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和研究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科和实验的特点,灵活运用放大镜,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放大镜的使用还可以与其他教学资源相结合,如实物模型、幻灯片和视频等。
通过结合不同的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触角和触脚,然后结合实物模型或视频,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昆虫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结合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放大镜在科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怎样放得更大教学反思
怎样放得更大教学反思篇一:六年级科学下册怎样放得更大教学反思教科版怎样放得更大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
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
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
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
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
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
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
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
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
用心爱心专心1篇二:教学反思《微小世界》单元之《放大镜》教学反思放大镜,人们观察物质世界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一课放大镜
放大镜,人们观察物质世界的重要工具。
学生从三年级科学课开始,就经常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活动,但却从没有对放大镜本身进行过探究。
本课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对放大镜进行探究,认识放大镜的特点,从而开始对微小世界的探究之旅。
由于学生认为自己对放大镜非常熟悉,因此,我在教学的第一环节中便让学生以《我是放大镜》为题介绍放大镜,并引导学生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方面展开描述。
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无从下手,因为觉得放大镜太简单了,反而不会说了。
其中六(1)朱琳同学在介绍时说道:放大镜的作用是能将物体放大,(停顿思考数秒后,笑着说)其实又没有放大。
班上同学包括他自己都笑了。
这正是我要讲的一个问题,于是我趁热打铁,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讲,这样说不是自相矛盾吗?朱琳同学又说:放大镜确实能将物体放大,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但物体实际上没有放大,还是那么大呀。
我继续追问:实际物体没有被放大,究竟放大了什么?班内同学面面相觑,于是,我便告诉他们:放大镜实际上是把物体的像放大了。
学生听后似乎是恍然大悟,对此问题有所了解。
在介绍放大镜这一环节中,其他4个班中没有学生主动说到这一点,经教师提示后都能进行深入思考,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但都是教师告诉结论的,这也都在教师的意料当中。
六(1)班中有几位思维非常深刻的学生,很多时候总能带给我惊喜,时时提醒着我:不要小看学生,他们的思考也能很深刻。
自己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教学中,当带领学生一起学会了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后,教师随后引导学生用肉眼直接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科学书上的任一幅彩图,对比观察获得的信息,并及时记录下来。
课前,我也是用放大镜做了观察的,也确实观察到了图画都是由许多小点排列组合而成,我自信学生在观察时应该能观察到。
其实不然,课堂上,很多小组的学生观察是观察了,但并没有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分析,说出正确观察结果的小组不多。
还有些小组观察后,不善于表述交流。
同样,记录单上,我还设计了观察计算机屏幕图像,由于只有一台计算机,我只能选了几位同学上来观察,讲出他们的观察结果,最后由教
师讲出正确的结论,其他小组一起做记录。
上完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在这点上处理很不好,其实,我可以把观察计算机屏幕图像的活动改成观察自己的指纹、织物的纤维、各种纸张的纤维等,这样,每个小组都可以开展观察活动,而且活动效果好。
至于计算机屏幕图像的观察可以留作课外研究作业,让学生回家探究,下堂课一起交流,这样对于学生有效的课堂探究、有趣的课外研究都能兼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