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特区与开发区的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从特区到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

从特区到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

近日,雄安新区的设立引发热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设立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区等等很多种“区”。

这些“区”之间有何区别?各自的优势是什么?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何作用?本刊特邀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教授撰文分析。

从特区到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肖金成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几个地方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深圳,已经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带动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取得巨大成功。

特区、开发区以及新区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设立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继经济特区之后又一重要的战略举措,实践证明是完全成功的。

开发区发挥了体制创新的功能,在大力引进和利用外资、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断进行改革和实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经过建设者的艰苦探索和奋力开拓,已经成为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技术与管理的创新点和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区。

开发区的成功得益于它的开发模式和服务模式。

开发模式就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

服务模式是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首问负责制。

这些模式对开发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比如1997年开发区的数量大规模增长,当时统计了一下,全国共有7000多家。

各地都认为开发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都想利用开发区的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很多县甚至很多乡镇也建立了开发区。

其结果是,开发区占用了很多土地,招商引资的效果却不好,导致土地浪费,所以国务院进行了整顿,关闭了一些开发区。

开发区实施了三大战略:第一是体制创新战略。

开发区从设立那天起,在创新方面就走在了前面,在管理体制、开发方式、服务方式方面创造了很多经验,体制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未来发展分析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未来发展分析

开发区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划出一定范围并在其中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区域。

从世界范围来看,开发区一般可以分为自由港(含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3大类型。

20世纪中叶以来,开发区在全球的蓬勃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重视。

近20多来年,在改革开放政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中国陆续创建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开发区,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全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增长点。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中国开发区的两种不同形态,它们交相辉映,在战略目标、发展模式、主体结构、整体功能、宏观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异点。

本文将以世界开发区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为背景,以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革为主线,从整体上对中国两类国家级开发区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研究,进而提出两类开发区未来创新的总体设想和发展模式。

1 世界开发区的历史演进开发区作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区域载体,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科学技术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开发区的历史演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孕育、生长、发展3个时期。

1.1 孕育时期(16世纪以前)开发区最早的历史发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的腓尼基。

为了扩大贸易往来,善于航海和经商的腓尼基人,曾将其南部海港提尔及其北非殖民地迦太基划为特殊商业贸易地区,并为进出该地区的外国商船提供安全通行的保障,使其不受任何干涉和限制。

这便是世界上开发区最初的萌芽和雏形。

1.2 生长时期(16~20世纪中叶)从16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中海沿岸的悄然兴起,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出现了以自由港为特征的开发区形态。

世界上最早以自由港正式命名的开发区是1547年意大利创建的热那亚湾雷格亨(今里窝那)港。

中国开发区发展现状与研究

中国开发区发展现状与研究

Wide Angle广角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59中国开发区发展现状与研究马汝州 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 266300摘要:中国开发区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多种区域经济模式的统称。

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它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尽管它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但是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当中,中国的开发区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当前开发区的现状,紧跟党中央的政策走,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完善体制机制,实现科学产业和人才战略,坚强制度建设,这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开发区在今天依然可以不失往日光彩。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中国开发区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一些笔者认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开发区;问题分析;现状与研究中国的开发区是吸引外资最多,最集中,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有市场活力的一种区域经济形式,形成了具有较好的综合投资环境和体制优势发展潜力,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国设立经济开发区一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91年的创业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1992-1998年的高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1999-2002年的稳定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2003年至今的科学发展阶段,四个阶段设立的目标和实境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一种可贵尝试。

笔者在本文当中将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开发区的经济增长现状,分析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笔者个人的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一)开发区数量大,而质量却是良莠不齐我国的工业园区数量庞大,目前注册的有3837家,而国务院批准的有230家,而由省级批准的有1019家,开发区的种类繁多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学城”“影视城”等多种类型的开发区,这些开放区虽然设立了,可是常常因为开发区的开发目的不明确,出现了一些空占有资源而不具有生存能力的开发区,给当地的财政和民生造成负担。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不断推行各种政策和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成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加快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念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指国家批准的一种经济特区,其目的是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要贯彻创新、协作、集聚、服务的理念,促进经济、环保、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以下几个特点:1、依托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为了发展高技术产业所设立的专门区域,它的成立依靠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2、特殊机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独特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支持,享受从财税、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3、集聚优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高新科技产业、工业、商业等多种产业,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产业集群。

4、鼓励创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创新,引导企业向技术创新和驱动型增长转型。

5、服务先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强调“以服务促发展”,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提高企业的投资价值和竞争力。

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链分工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在区域内组织协调产业链分工,形成完整的垂直产业链和水平联合产业链。

2、创新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创新系统,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3、型态更新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型态更新。

4、优化生态环境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5、园区协同发展模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区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和产业竞争力。

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企业提供公平、透明 、稳定的营商环境。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 率,增强企业满意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制定优惠政策
出台税收减免、租金补贴等政策,吸引企业 入驻经济开发区。
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联系
主动对接国内外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提供 个性化服务。
拓展招商渠道
教训三
06
未来展望
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1 2
全球经济复苏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各国经济开发区将迎 来新的发展机遇,国际贸易和投资将进一步活跃 。
技术创新驱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加速发展,为经济 开发区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3
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经济开发 区应加强绿色产业发展和环保技术应用,以实现 可持续发展。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建设高速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传输设施 ,提高信息化水平。
建设医院、学校、文化中心等设施,提升 居民生活品质。
04
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体系
制定有利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政策
01
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投资审批简化等,以
吸引企业入驻。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02 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避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梗阻和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经济开发区在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具备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 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区域 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经济开发区面临着产业结构单 一、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政策因素
政策导向
国家政策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 重要影响,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等政策,为相关地区提供 了发展机遇。
税收优惠
不同地区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会影 响其经济发展,如经济特区、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等享受的税收优惠,有 利于吸引投资和企业入驻。
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如能源、矿产、水资源 等,这些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西部地区
资源环境优势
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能 源、矿产、农业等,同时生态环境优 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西部地区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旅游 业、民族文化产业等,推动经济结构 调整和转型升级。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加快基 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信等领域 的水平。
自贸区
中国设立的自贸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 供了新的平台。自贸区可以促进贸易 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吸引外资和企 业入驻,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0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发展趋势预测
区域协调发展
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将更加注 重协调,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城 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之间的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东北地区
重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 产业基础。
农业资源丰富
东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东北地区积极推进产业 结构调整与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04
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探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区域 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和环保技术的创新

中国经济地理

中国经济地理

中国经济地理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多样性和广阔的经济地理特征。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自然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这种多样性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 平原地区: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主要由广袤的平原组成,这些地区适合农业和工业发展。

例如,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地提供了良好的农作物生长条件,成为中国主要的粮食和水果产区。

另外,这些平原地区交通便利,有助于农产品和工业品的运输和流通。

2. 高原地区:中国西部有大片高原地带,包括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等。

虽然这些地区地势较高,气候条件较苛刻,但它们也拥有独特的资源和经济潜力。

例如,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黄金、铜和锂等,这些资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3. 沿海地区:中国拥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

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和航运的重要门户。

广东、上海和福建等地的沿海城市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

此外,沿海地区也是中国航运业、造船业和旅游业的重要基地。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较发达,西部省份经济相对落后,中部地区逐渐崛起。

1. 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早进行经济改革开放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基础雄厚,拥有较完善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高技术产业。

例如,广东、上海和浙江等省份在制造业、金融业和电子商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 西部省份:西部省份相对经济发展滞后,但政府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资源和扶持农民等措施,加快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例如,四川、重庆和云南等省份在旅游、能源和制药等领域具有潜力和优势。

3.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渐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特区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经济特区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开辟的一个特殊经济区域,它过去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篇文章就对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东南沿海地区的崛起作为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深圳在3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次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城市的蜕变。

随着经济特区的不断发展,其他的经济特区也相继出现,如珠海、厦门等地,这些经济特区与国外的大型城市相比,并不具有航空、铁路、港口等便利设施,但它们的迅速崛起,带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二、外国投资的引入和推动“引进来,走出去”是我们国家落实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核心要素,而经济特区则是外国投资的一个重要引导器,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经济特区的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国际化的产业链,使得一些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在中国得以发展。

同时,中国企业也因为经济特区的建设而不断地积累了经验,走向世界市场也有了更多的勇气。

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支撑中国经济的重要产业。

经济特区的建设,特别是一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特区,使得中国服务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互联网、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医疗等领域均有了贡献。

四、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虽然经济特区的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逐利、环境污染、大量低端产业的聚集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直伴随着经济特区的发展,但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些问题,制定了一些政策进行解决。

五、未来发展趋势和应对之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经济特区可以发挥出自己的贡献。

相应的,经济特区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从“制造业+出口导向”转向“服务业+智能化”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特区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状分析

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状分析

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状分析引言:经济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创新实践,它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吸引外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自1980年代起,我国开始设立经济开发区,最早的经济特区诞生于深圳。

通过引入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经济特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特区成功的启示下,我国相继建立了大量的经济开发区,以吸引外资和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

二、经济开发区的功能与作用1. 吸引外资经济开发区通过提供便利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政策和配套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入。

外资的引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开发区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开发区还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促进了地方创新与创业的活力。

3. 促进贸易和对外开放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通过设立保税区、加工贸易区等,加速了进出口商品的流通。

同时,开放的经济环境吸引了外国企业和投资者,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三、经济开发区面临的挑战1. 产业升级难度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经济开发区面临着推动产业升级的挑战。

如何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成为经济开发区的重要问题。

2. 土地和资源供给瓶颈经济开发区通常需要大量土地和资源作为支撑,但在一些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供给瓶颈制约了经济开发区的拓展。

此外,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也给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

3. 产业集聚效应有待提升尽管经济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资金,但由于同质化竞争和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各个开发区之间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开发区改革的意义

开发区改革的意义

开发区改革的意义开发区改革的意义开发区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在中国是经济特区、产业园区、工业区、技术开发区等经济发展的一种实践形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变革不断的时代背景下,开发区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开发区改革的意义。

一、增强开发区竞争力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其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通过对开发区经营环境的改善,降低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开发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这不仅有利于开发区的发展,而且对提升全国范围内的投资和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推动创新与升级通过开发区改革,可以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同时,支持研发投入,推动形成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集群。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开发区改革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通过协调规划和管理,指导企业科学布局和合理配置资源。

因此,开发区能够更好地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四、对应国家发展战略开发区改革应当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中国现阶段需要在创新、绿色、智能、高端等方面大力发展,开发区改革可以为实施这些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优化区域产研配合发展,搭建产业生态体系等等。

综上所述,开发区改革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一步,它不仅能够增强开发区自身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还对线上和线下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真正的推动作用。

我们相信,在不断推进的开发区改革中,必将创建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强大技术力量和严谨管理的新型经济实验区。

2024年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现状

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广西开发区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扮演着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广西开发区市场规模广西开发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广西开发区市场总产值在过去五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20%。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政策、投资环境的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

二、广西开发区市场结构广西开发区市场结构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制造业是广西开发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以电子、汽车和纺织等行业最为突出。

服务业也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物流和旅游等领域的增长明显,为广西开发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三、广西开发区市场竞争力广西开发区市场竞争力逐渐提升。

通过引进国内外顶级企业,广西开发区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使得广西开发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地位逐渐稳固。

此外,政府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也进一步促进了广西开发区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四、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储备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方共同努力,并制定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措施。

五、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的未来趋势展望未来,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随着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开发区的支持力度,广西开发区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同时,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也是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广西开发区有望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特区。

结论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挑战。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挑战,广西开发区市场发展的未来将更加充满机遇和希望。

经济特区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通过引入外资、实行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一、经济特区的起源与背景经济特区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如深圳、珠海、厦门等地。

这些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被确定为特殊经济区域,享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权和政策优惠。

经济特区的设立正是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开放。

二、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经济特区相较于其他地区,享受了一系列特殊政策的优惠。

首先,经济特区以自由贸易为核心,取消了大部分的行政许可和限制,为外国企业提供了更加开放、方便的投资环境。

其次,特区推行了更加灵活、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市场化决策机制和企业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

再者,特区允许外资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在人事、制度等方面享受一定的自主权,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和前沿的。

最后,特区还在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入。

三、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特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特区在引进外资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通过特殊的政策优惠和自身的吸引力,大量的外国投资涌入特区。

这些外资不仅为特区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其次,特区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特区的建设使得周边地区也能够借势发展,形成了一个经济发达的连锁效应。

另外,特区通过开展先进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加速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四、经济特区的启示与对策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经济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特区的成功表明,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就必须坚持开放。

其次,特区的发展证明,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只有不断推进改革,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才能激发市场活力。

此外,特区的成功也说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开发区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索研究——以兰州高新区、经开区为例

开发区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索研究——以兰州高新区、经开区为例

调查研究I DEVELOPING开发区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索研究—以兰州高新区、经开区为例■欧阳波马乐摘要:我国的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实行国 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转型和高速增长,开发区作 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类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优势和体制优 势,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体制机制改 革、投资环境改善、产业集聚引导、对外开放等领域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区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定位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作为特殊发展时期特殊政策下的特殊组织机构,步入 “不惑之年”的开发区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发展“瓶颈期”的到来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应对,本文 通过对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两个国家 级开发区现状的S W O T态势分析,梳理出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挑战等,从而 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开发区发展探索研究一、各级开发区发展的现状1984年,我国在沿海14个城市设立首批国 家级经济技术幵发区,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化,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开发区由沿海大 中城市向中西部地区不断延伸,数量不断增长。

2019年2月,国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中国 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研究白皮书》,该百强榜的研究主要面向37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经济 发展、创新能力、营商环境、生态宜居、区位交通 五个方面开展综合评价,对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 这一重要平台进行观察与剖析。

该白皮书数据显 示,截至2017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 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类园区G D P总量达 到18.62万亿元,其中经开区9.1万亿、高新区 9.25万亿,占全国G D P比重达22.51%。

开发区与经济特区

开发区与经济特区

开发区与经济特区开发区与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和重要手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和经济特区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它们的概念和历史、发展状况与经验、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未来的展望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两个特区。

一、概念和历史开发区,顾名思义,指的是我国为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而创设的一种特殊管理区域。

它是以引进外资、发展出口等经济开发为主要目标的特殊区域。

发展重点在经济建设和产业转移等领域。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创设了一批开发区,如深圳、珠海等,后来又陆续增加了其他地区,如江苏和福建的苏州工业园区和厦门海沧经济开发区。

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特殊经济地位,享有更多经济特权和管理自主权的特殊区域。

它是以开放为中心的经济创新区域。

我国于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城市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后来又增加了其他特区,如海南琼海、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

二、发展状况与经验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内部经济转型升级,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们在区域经济、产业转移、吸引外资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例如,深圳特区于1980年设立时,是一个相对落后而且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的小城市,但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强市之一。

而苏州工业园区、浦东新区等也都成为了在全国有影响的城市。

在产业转移方面,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崛起对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大力引进和聚集各种产业资源和人才,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企业最终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并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例如,深圳特区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外商投资,并催生了一批知名企业,如华为、腾讯等,促进了当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为了进一步扩大出口,中国 在一些地区设立了出口加工区,这些加工区主要 集中在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 江三角洲等。
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在各地设立技术开 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重创新环境的建设,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创新 平台和公共服务,吸引创新人才和企业集聚。
03
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对于推动科技成果转
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保税区
定义
保税区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实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 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发展。
国内经济发展需求
国内经济发展需求是中国开发区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和技术的需求也 不断增加。
国内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了开发区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要求开发区不断提高自身的产业集聚度和创新 能力。
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促进了开发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开发区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带动周边地区的 发展。
循环经济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 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和 环境的双赢。
生态修复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保护 和改善生态环境。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合作
加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 补。
城乡统筹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开发区的国际竞争 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扩大规模,加速发展
开发区建设加速
政府扩大开发区规模,增加开发区数量,加速引进外资和技术。

四个经济特区发展现状

四个经济特区发展现状

四个经济特区发展现状经济特区是指在国家内设立的一些特殊区域,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和制度创新,吸引投资、促进贸易和推动经济发展。

以下是四个经济特区的发展现状:1. 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特区于1980年设立,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如今,深圳已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和创新的中心,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该特区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电子、通信和生物医药等领域。

深圳特区的经济总量在中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2. 上海浦东新区:浦东新区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

近年来,浦东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之一。

该特区拥有大量外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浦东新区的经济重点在金融、贸易、航运和现代制造业等领域。

3. 珠海横琴自贸区:横琴自贸区成立于2015年,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

该自贸区以自由贸易为核心,注重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横琴自贸区与港澳地区相邻,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目前,该自贸区吸引了许多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

4. 广州南沙自贸区:南沙自贸区成立于2015年,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该自贸区注重发展现代制造业、物流和跨境电商等领域。

南沙自贸区拥有大港口和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是中国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中心之一。

近年来,该自贸区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的投资。

这四个经济特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以不同的发展重点和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这也体现了中国政府鼓励创新创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和努力。

2024年开发区工作计划

2024年开发区工作计划

2024年开发区工作计划第一部分:开发区整体发展规划1. 制定2024年开发区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并制定实施方案。

2. 继续加强开发区的形象推广和宣传,提升开发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 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合作与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4. 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推动开发区的产业发展。

第二部分:产业发展与创新1. 深入调研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和潜力,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2. 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3.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4. 发展新的兴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部分:城市规划与建设1. 制定开发区城市规划,并加强对规划的落实和管理。

2. 完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运输能力,改善开发区的交通状况。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污染源,改善开发区的生态环境。

4. 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第四部分: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1.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落户开发区。

2. 加强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持,提供人才储备和培训服务。

3. 推动教育资源优化布局,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4.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促进人才流动和合理配置。

第五部分:社会服务和民生保障1.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加强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3. 加大对社会组织和公益事业的支持,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4.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第六部分:开放合作和国际交流1. 加强与其他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2.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吸引外资和外企进入开发区。

3. 推动开发区的国际城市合作,提升开发区的国际影响力。

4. 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开发区的国际形象塑造。

以上是2024年开发区的工作计划草案,具体的实施方案将在进一步研究和制定中确定。

开发区 发展实施方案

开发区 发展实施方案

开发区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开发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经济特区和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区发展实施方案,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目标。

1. 实现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2. 推动开发区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3. 加强对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策略。

1. 加大产业引进力度,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驻开发区,促进产业升级;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开发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城市功能;3. 推动开发区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升城市品质;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管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重点。

1. 产业发展,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2.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城市功能;3. 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化水平;4.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保障。

1. 政策支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2. 资金支持,加大对开发区发展的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3. 人才支持,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开发区人才素质;4. 管理支持,建立健全开发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六、发展预期。

通过实施上述发展方案,预计未来5年内,开发区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升级,城市化水平将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七、总结。

制定开发区发展实施方案,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重点和发展保障,才能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

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

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地方政府纷纷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一系列的政策、资源和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经济特区,享受着政策上的优惠待遇。

政府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了一系列的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贷款支持等政策。

例如,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关税减免、进出口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的落实,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企业纷纷入驻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此外,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能提供法律保障。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政管理较为灵活,拥有相对独立的法规和条例,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

同时,开发区还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行政审批服务,简化了企业的行政手续,降低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和风险。

二、资源集聚与技术创新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常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土地、人才、资金等。

开发区的土地资源可以用于企业的建设和扩张,而且往往能够以较低的价格租赁给企业使用,减少了企业的固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人才资源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发区以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形成人才群聚效应,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此外,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能提供风险投资、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等,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三、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开发区有助于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能提供协同创新的平台,促进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加速了区域产业的升级。

四、对地方经济的带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开发区内的经济,也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溢出效应,助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国开发区30年发展成就及未来发展思路

中国开发区30年发展成就及未来发展思路

中国开发区30年发展成就及未来发展思路[摘要]中国开发区是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后兴办的特殊经济开发区域。

基于开发功能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开发区。

近30年来开发区在投资环境、经济总量、效益水平、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新时期开发区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开发区如何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有必要在开发区功能整合、目标优化、体制改革、资源集约、绩效评价、动态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突破。

中国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近30年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梳理开发区的历程、成就、经验,展望新时期开发区发展形势与思路,对于开发区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开放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那里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四个经济特区充分利用比邻香港、澳门、台湾的优势,大胆吸收境外资金、技术进区投资,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经济发展形势较好。

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特区等地之后,明确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于1984年5月正式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同时为使这些城市尽快形成较为配套的基础设施,创造对外资有较强吸引力的“小环境”,推进这些城市的经济技术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这些城市“有些可以划定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某些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

由此,在这些沿海港口城市首批兴办了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其中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

近30年来,我国已批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54个。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集精品文档============================= =================================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 ==========================================区14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3个。

再加上属于国家批准的开发区,共有各类开发区200多家。

这些经济特殊型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具体来说,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5个经济特区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是目前中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

截至200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利用外资999.32亿美元,约占我国累计使用外资额的16%。

200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达130.22亿美元,约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量的21.6%;这些开发区的工业项目一半以上是外商投资企业。

此外,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区域。

截至2005年,世界500强公司在区内投资兴办项目达1308个[1]。

第二,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已成为全国产出最高、拉动力最强、示范效应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对本地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是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2005年,我国GDP的68%和外贸出口的87%来自各级各类开发区。

54个国家级==============================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 ==========================================开发区在不到全国总面积万分之一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国4.49%的地区生产总值和7.85%的工业增加值[1]。

以浙江省为例,2005年,浙江省的开发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1/4以上,出口额占近1/3,直接利用外资额占全省一半以上,浙江省的开发区仅占全省陆域面积的2%[2]。

第三,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我国区域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基地。

我国经济特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引进外资项目基本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这些特殊型经济地区已经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和传统工业的嫁接改造基地。

以苏州工业园为例,目前,该园区是国内最大的新一代液晶显示器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2006年,该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1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8.4%[3]。

据商务部统计,到2005年,国家级开发区内高新企业达到3205个,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为10860.9亿元,占国家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46.46%。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0887.55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47.0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774.3亿美元,占全部出口总额的68.04%。

此外,国家级开发区还设有653家研发中心,并建成370万平方米的创业投资服务中心[1]。

就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出来说,国家级开发区与国家级高新区之间的差别很小。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第四,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发展主要是以工业项目为主导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带动一批新兴城市和新城区的迅速崛起。

许多城市通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建设起一个个现代化城市新功能区,通过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业也是我国农村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通过建设经济开发区也是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二、入世后我国经济特区与开发区面临的机遇与问题20多年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为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而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如何认识开发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开发区由“政策优惠型”向“自主发展型”转变,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都是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前对于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来说,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优势逐渐弱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特区实行的优惠政策的优势已不明显,开始进入创造和发挥自身优势的阶段。

政府赋予开发区的税收、土地、投资等优惠政策将与非开发区趋于一致,==============================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开发区不能再握有异于非开发区的特权和优惠。

由于开发区在创立之初,形成了对优惠政策依赖程度大,适应市场能力不强,而目前特殊的优惠性政策已逐渐淡化,一些地方的开发区仍寄希望于国家和当地政府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靠更优惠的政策来招徕外商,甚至于采取免费提供土地、无限期延长税收优惠等不良做法,进行恶性竞争。

这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还造成本地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不平等竞争[4];二是用地紧张问题。

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日趋严格,加大了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控制力度,对于抑制各地开发区的泛滥,规范开发区的健康发展,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起到了明显作用。

国家级开发区,必须从规模型扩展逐步走向内涵型增长。

此外,用地紧张也是许多外资和民营企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开发区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商务部统计,至2005年底,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规划用地面积841.72平方公里,已完成规划内工业用地面积591.82平方公里,占全部规划面积的70%[1]。

其中,东中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的规划土地所剩无几,只有西部开发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目前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特别是东中部地区开发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挖掘现有土地存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三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我国50%的国家级开发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也一直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

2005年,东部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09.26亿美元,占83.9%;中部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5.43亿美元,占11.85%;而西部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5.53亿美元,仅占4.25%[1]。

从各个开发区的情况来看,苏州工业园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位于全国各开发区的首位,为15.81亿美元,约占5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12.14%[3]。

而青岛、天津和武汉开发区则分别排在实际利用外资额的第二、三和四位。

因此,从实际利用外资的总体情况来看,苏州工业园区和东部地区位居全国三大区之首,其次是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整体状况与东部地区相差甚远。

此外,从不同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产出也可以看出三大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

2005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9.74亿元,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27.77亿元,每平方公里出口额1.35亿美元。

其中,东部地区开发区这四项统计数据分别为10.45亿元、30.77亿元、1.72亿美元;中部地区分别为11.24亿元、29.09亿元、1.06亿美元;而西部地区分别为4.42亿元、9.6亿元、0.24亿美元[1],远低于东部、中部地区及全国的平均水平。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四是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

我国目前除了东部地区的一些开发区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较高以外,其他开发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结构雷同、技术水平较低、项目规模偏小的问题。

据报道,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率高达70%。

如在现有的长三角15城市中,有11座城市选择汽车零配件制造,8座城市选择石化,12座城市选择通信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5]。

大量同类产业的聚集和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各种资源的紧张和浪费,也造成各开发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因而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大量同类产品的出口,又易与其他国家产生贸易摩擦或遭遇贸易壁垒。

因此,各国家级开发区应结合本地的优势和特点引进外资项目,避免大量重复引进。

此外,我国许多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区内企业之间缺乏协作配套能力,许多企业纯属三来一补的加工出口、加工配套型,没有与当地的企业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链。

五是开发区过多过滥、资源浪费的问题依然存在。

1994年以来,国家陆续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进行整顿和清理,关闭了一批不合格的开发区,并加强了对今后新设立开发区的审批。

在2003年到2004年的清理整顿中,全国的开发区数量由6866个减少到2053个,规划面积由3.86万平方公里压缩到1.37万平==============================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方公里。

开发区核减数量占原有开发区总数的70.1%;压缩的规划面积占原有规划面积的64.5%。

但是,各地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仍然采取各种方式在沿高速路两侧、市区边缘、原有的开发区内部等地段设立名目繁多的各类开发区[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