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中考练兵试题及答案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2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3.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36km/hB.家用电饭煲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4AC.将一本九年级物理书从地面捡到课桌上对其做功大约为20JD.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是60 ℃2.下列现象中与“杯弓蛇影”原理相同的是( )A.露珠下的“叶脉”B.水中倒影”C.空中的“彩虹”D.日环食3.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
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4.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所示,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有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B.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C.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D.扩散现象中,分子一定从高温物体运动到低温物体6.如图所示为“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中考必刷物理试题及答案
中考必刷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4 km/sD. 3×10^7 m/s3. 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温度B. 质量C. 形状D. 材料4.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原因是:A. 电流的化学效应B. 电流的磁效应C. 电流的热效应D. 电流的光效应5.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铁B. 铜C. 橡胶D. 盐水6.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A. 只有重力做功B. 只有弹力做功C. 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D. 没有外力作用7.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影子B. 反射C. 散射D. 透镜成像8.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A.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B.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C. 物体自由下落D.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非保守力作用9.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水B. 空气C. 铁D. 木头10.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电磁感应?A. 发电机B. 电动机C. 变压器D. 感应线圈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定律。
2.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其数值为______米。
3.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4. 电流的三种效应包括热效应、磁效应和______效应。
5. 绝缘体是指______的物体。
6.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______做功。
7.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的现象。
8. 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的情况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______力作用。
9. 密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
(精选)九年级物理练兵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练兵测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学过物理后,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你认为他们估测的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B. 一名普通初三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5×105Pa C. 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D. 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 通过的路程约为30m2.科幻电影“2012”中有一个场景,当灾难来临时,几个人匆匆忙忙挤进了一部高档智能轿车,但是在众人的尖叫声中汽车根本无法启动,这时汽车主人让大家不要说话,用他自己的声音命令汽车“启动”,汽车的智能声控系统识别出了主人的声音,于是顺利启动了。
你认为这里的智能声控系统主要识别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 3.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B C D4.如今,共享单车已风靡大街小巷,下图是街头的摩拜单车。
单车车锁内有一张手机卡,开锁时车锁、手机和服务器通过微信交换信息。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打开车锁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 蜂窝轮胎可以减轻轮胎的重量C. 二代摩拜单车车筐内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 单车轮胎表面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B. C. D.6.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2月9日~25日在韩国平昌郡举行。
中国选手武大靖凭借决赛39.584秒的成绩,荣获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为中国代表队夺得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速滑运动员向后用力滑冰,人就能前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短道速滑的冰刀又长又薄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对冰面的压强的。
C.在速滑过程中,冰面对冰刀的摩擦力向前。
2022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卷四附答案解析
2022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卷四(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______(填人名),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还用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它依托5G网络通过______实现远程控制,采用氢燃料提供动力是因为氢的______大。
以行进中的拖拉机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______的。
3.为了防止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所示当探测器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涡电流(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
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现象。
在生活中利用这个现象相同原理工作的物体还有___________。
(填名称,只写一种)4.(改编)小丽同学用水平力F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重100N的A物体4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80cm,物体B重50N(物体B与A始终接触),此过程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滑轮移动的速度为_____m/s,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_____W.5.图甲是某款电热水龙头,即开即热、冷热兼用,图乙是它的原理电路图。
R1、R2为电热丝,通过旋转手柄带动开关S接通对应的电路,从而实现冷水、温水、热水之间切换。
开关部位1与2接触时,水龙头放出的水是___________(选填“温”或“热”)水。
若121 2RR ,放出热水时额定功率为2400W,则该水龙头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2是___________Ω;小明用该水龙头温水挡单独工作时,测得电能表转盘在10mi n内转了540转,则小明家的水龙头温水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___kW。
[小明家里电能表上标有“3000r/(kW•h”)]6.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为了安全,从力学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墙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B.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C.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2.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 c到d是熔化过程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通过热传播,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 t=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D. 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5.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0~t1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B. 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 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 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6.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D.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7.小美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冰的熔化时间经历6minC.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D.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为48℃B.第5min时和第6min时物质内能相等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8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9.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内能不变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烛10.如图是在做“探究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时,根据记录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B.它在BC段的内能保持不变C.它在AB段不需要吸热D.它在AB段比在CD段时的比热容小11.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据图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点是0℃B.熔化时由液态变成固态C.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变D. t=2min至t=6min过程中内能不变12.如图所示,A、B两种固态物质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熔化为液体的温度﹣时间图象,由此可判断()A.物质A是非晶体,物质B是晶体B.物质B的熔点是80℃C.物质A在t1、t2时刻的内能相等D.物质B在t1时刻的内能比t2小13.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熔化时不断放热B.第4﹣8分钟物体内能不变C.第6分钟时晶体已完全变成液体D.它的凝固点是80℃14.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所示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B.冰的熔化过程需4minC.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D.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15.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二.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BC段,锡处于态;(2)锡的熔化用了min,它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17.如图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多少不变.)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其熔点是,液态的名称是,加热2分钟处于状态,加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为,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这种物质晶体熔化过程经历了分钟.18.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19.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某某息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体(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该物质从熔化到完全熔化过程共经历分钟,在第10分钟时这种物质是态.20.如图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信息:冰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冰在第分钟达到熔点,此刻物质的状态为,加热至第10分钟时,物质的状态为;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分钟;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冰熔化前温度升高5℃所需的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熔化成水后温度升高5℃所需的时间.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B.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C.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图象上的区别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个水平线段,该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测没有水平线段.解答:解:首先明确海波、萘是晶体,松香、沥青是非晶体,A、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下降,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不变,而图中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B、松香是非晶体,松香熔化时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在不断地升高,而图中没有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一直上升,所以不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B错误;C、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萘是晶体,所以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C正确;D、沥青是非晶体,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会一直升高,而图中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因此不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的区别,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明确海波和明矾是晶体,松香是非晶体;二是从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不变这一特征来考虑.2.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 c到d是熔化过程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①要分清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熔化图象温度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凝固图象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②在熔化过程要吸热,相反在凝固过程需要放热.若在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是晶体;否则为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③晶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ab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错误;B、在a点时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在b点时熔化结束,所以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正确;CD、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c点时达到熔点,cd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沸腾过程;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和沸腾图象的分析,和晶体熔化过程和沸腾过程的分析,是比较典型的题目,要熟练掌握.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②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由图可知,在第6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该曲线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蜡不是晶体,所以不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故本选项说法错误.D、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通过热传播,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 t=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D. 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温度不升高,但内能增加,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2)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此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B、从图象可以看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不变的过程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B错误;C、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因此t0时刻物体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C错误;D、0﹣t1这段时间,物体一直吸热,故D正确.故选D.点评:从图示的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物质的种类(晶体还是非晶体)、熔点、熔化时间等.关键要将熔化过程与图象两者联系起来.5.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0~t1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B. 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 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 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需不段吸热,内能不断增大;(3)掌握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解答:解:A、根据图象,开始吸热温度升高,最后温度不变,可能是晶体熔化图象,也可能是液体的沸腾图象,所以0~t1时间内该物质也可能是液体,A错误.B、根据图象,开始吸热温度升高,最后温度不变,可能是晶体熔化图象,也可能是液体的沸腾图象,T2可能是沸点也可能是熔点,所以B错误;C、0~t1时间,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所以分子运动加剧,C正确;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但仍需吸热,所以内能增大,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通过温度时间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特别是晶体熔化图象和液体沸腾图象有相似的地方,其中液体沸腾过程和晶体的熔化过程温度虽然不变,但由于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此点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6.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D.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物质熔化的理解,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在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前是固态,熔化后是液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所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所以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第10分钟后,此物质完全熔化完,所以此物质为液态.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所以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7.小美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冰的熔化时间经历6minC.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D.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 A、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CD 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B、从熔化开始到熔化结束即为冰的熔化时间.C、熔化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D、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解答:解:A、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故本选项错误.B、冰的熔化时间经历8min﹣2min=6min,故本选项正确.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本选项错误.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为48℃B.第5min时和第6min时物质内能相等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8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2)图中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结束,这段时间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解答:解:A、读图可知,BC段时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而且其熔点为48℃,故A错误;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第5min时的内能小于第6min 时物质内能,故B错误;C、在BC段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错误;D、从图象可以看出,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结束,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9.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内能不变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烛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内能增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熔化完后为液态.解答:解:A、海波是晶体,在第2min时在熔化之前为固态,故A正确;B、甲在ab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C、甲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是48℃,故C正确;D、从图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蜡烛是非晶体,则乙是蜡烛,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区分晶体和分晶体,关键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同时能从图中找出晶体的熔化过程及熔点.10.如图是在做“探究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时,根据记录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B.它在BC段的内能保持不变C.它在AB段不需要吸热D.它在AB段比在CD段时的比热容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②运用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t和比热容c 成反比.解答:解:A、由图可知,AB段是熔化前,处于固态;在BC段表示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CD段已经熔化完毕,处于液态.故A错误;B、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错误;C、由图可知,它在AB段仍然需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故C错误;D、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 成反比.AB段的冰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AB段比在CD段时的比热容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晶体的熔化过程、内能的变化和物质比热容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题.11.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据图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点是0℃B.熔化时由液态变成固态C.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变D. t=2min至t=6min过程中内能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解答:解:A、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故A正确.B、此晶体熔化时由固态变成液态.故B错误.C、此晶体熔化前是冰,熔化后是水,比热容改变,故C错误.D、t=2min至t=6min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12.如图所示,A、B两种固态物质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熔化为液体的温度﹣时间图象,由此可判断()A.物质A是非晶体,物质B是晶体B.物质B的熔点是80℃C.物质A在t1、t2时刻的内能相等D.物质B在t1时刻的内能比t2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解答:解:A、物质B从一开始加热就熔化,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物质A是非晶体,故A错误;B、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错误;C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因此物质A在t1时刻的内能比t2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区分晶体和分晶体,关键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同时能从图中找出晶体的熔化过程及熔点.13.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熔化时不断放热B.第4﹣8分钟物体内能不变C.第6分钟时晶体已完全变成液体D.它的凝固点是80℃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开始熔化时不断吸热,故A错误;B、第4﹣8分钟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因此内能增加.故B错误.C、第6分钟时晶体正处在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故C错误;D、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晶体的熔点为48℃,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该晶体的凝固点是80℃,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14.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所示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B.冰的熔化过程需4minC.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D.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2)熔点和沸点与大气压有关,要指明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3)晶体处于熔点时有三种存在状态,可能是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状态;(4)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解答:解:A、BC段所对应温度值为0℃,冰的熔点是0℃,DE段所对应的温度值为98℃,因此水的沸点是9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图可知,冰的熔化过程需4min﹣1min=3min,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BC段所对应的温度是0℃,晶体处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状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且温度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义兴中学中考模拟测试九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物理(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战国编钟是我国发现保存最完整的编钟,演奏音域宽广,“音域宽广”描述的是编钟发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量2.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轻舟B.山峰C.船夫D.船舱3.在宏观和微观世界,空间尺度大小各异,大到宇宙,小到夸克,以下四种物质尺度最小的是()A.分子B.银河系C.地球D.电子4.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石油C.核能D.风能5.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在轴承中加滚珠B.鞋底和轮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纹C.给自行车车轮的轴加润滑油D.磁悬浮列车被轨道上的强磁场微微托起6.汽车已走进很多现代家庭,如图为汽车的四冲程汽油机气缸的工作示意图,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顺序排列,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乙丙甲丁B.甲丁乙丙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7.商场中,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和顾客就微波炉省电还是费电发生了争论.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物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电能表就转得很快.”上述争论中,顾客混淆的两个概念是()A.电流和电功率B.电功率和电压C.电功和电功率D.电功和电阻8.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保证行人上下天桥时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1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绕点O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R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A.应选1B.湿敏电阻应安装在甲图N处C.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D.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实现闪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9.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提供定位、授时和短报文等服务.北斗卫星之间利用________相互传递信息,实现“星间链路”,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1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如图乙所示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烛焰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11.如图所示,两只气球自由地悬挂在空中,下面两种方法都能使两气球靠拢.方法一:向两气球中间吹气,这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方法二: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两气球之间,这是因为玻璃棒摩擦后可以带电,能________.12.2024年年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热出圈,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去东北打卡,感受东北人民的热情.如图所示,当游客脚踏滑雪板从斜坡上滑下来时,其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游客在雪地上滑行,匀速转弯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滑过终点时,游客由于________很难立即停下来.13.如图是学校的防疫消毒壶,壶和消毒液总重为18N ,壶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10cm ,则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值日生按要求喷洒部分消毒液后,将消毒壶放回原处,此时消毒液对壶底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4.体积为3310m -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8N ,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N .15.如图所示,甲是某款电热水龙头,乙是它的电路原理图.1R 、2R 是电热丝,144R =Ω,280R =Ω.通过旋转手柄使扇形开关S 同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实现冷水、温水、热水挡的切换,当开关S 接触2、3触点时,水龙头放出的是________水.不考虑温度对电热丝阻值的影响,热水挡位正常工作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 .1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入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 、B 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实线部分是________(选填“A ”或“B ”)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图象,试管中碎冰熔化时间约为________min ,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44分)17.(5分)“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按正确顺序组装器材,悬挂温度计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杯底,你接下来调节的操作是________.(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水的温度为________℃.(3)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4)若想得出水沸腾需要吸热的条件,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18.(5分)小新为了解玛瑙石(不吸水)的密度,将两块不同大小的玛瑙石带到实验室,准备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1)小新用正确的方法测小玛瑙石的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________g.(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玛瑙石的体积为________ 3kg/m.cm.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________3(3)小新想用同样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当他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后,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操作: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玛瑙石;V,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1V.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2_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④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⑤此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比实际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19.(6分)小菊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应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关系.(2)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择在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小菊点燃蜡烛A,她应该在________(选填“蜡烛A”或“像”)的一侧进行观察以便确定像的位置.(3)实验中,她发现蜡烛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4)若保持A不动,将玻璃板向远离蜡烛A的方向平移,使得A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增加,则此时A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将________.(5)实验中,把玻璃板向右倾斜(如图乙),请你画出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20.(5分)小明在进行项目式学习制作发电机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如图甲所示,保持蹄形磁体竖直放置,使导体AB从图示位置向上运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偏转.(2)图甲所示实验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是导体AB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3)若想使AB的感应电流与原来方向相反,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A.保持AB运动方向不变,对调磁体的磁极B.改变导体AB运动方向的同时对调磁体的磁极(4)如图乙所示,保持线圈不动,使蹄形磁体快速向左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____(选填“不会”或“会”)偏转.(5)如图丙为小明制作的手摇发电机,用该发电机给小灯泡供电,想要让小灯泡亮度变亮,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21.(8分)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凯用导线将开关、两节新干电池、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和规格为“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电路.(1)小凯正准备闭合开关时,小兰急忙告诉他电路连接有错,现只需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更正。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训练(电和磁)及答案
初中物理电和磁阶梯训练(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 ,具有这种性质的物体叫 。
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 ,它的基本性质是 。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 。
*3.地球本身是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 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 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4.磁场是有方向的。
人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是用来形象化地表示 分布情况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出来,回到 。
**5.电磁铁通电时 磁性,断电时 磁性;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就越 ;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 。
知识的应用**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B .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北是因为受地磁场的作用C .磁体无论大小,都有2个磁极D .任何物体放到磁场中都会被磁化**7.根据图18-1中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标出磁体的N 、S 极和磁感线方向。
***8.如图18-2所示,当开关由闭合到断开时( )。
A .电磁铁磁性增强,弹簧长度缩短 B .电磁铁磁性减弱,弹簧长度缩短 C .电磁铁磁性增强,弹簧长度变长 D .电磁铁磁性减弱,弹簧长度变长 知识的拓展****9.一台发电机输出电压为220V ,输出功率为110kW ,用电阻为0.3Ω的导线把电能输送到远处时,问:图18-1图18-2(1)如果用220V的电压直接输送,在导线上的功率损失是多少?(2)如果先用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6000V,然后再输送,那么导线上的功率损失是多少?(3)比较(1)、(2)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10.图18-3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图。
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
2023年福建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分项选编: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3年福建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分项选编: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下列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温C.泉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D.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来的饮料温度2.(2023·福建福州·校考一模)在恒温环境下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图可表示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A.B.C.D.3.(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2022年4月20日,“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完成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顺利返沪,在南极期间,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是由于酒精的()A.沸点低B.密度小C.比热容大D.凝固点低4.(2023·福建南平·统考一模)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是固、液、气三种物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B.乙→丙的过程是升华过程C.BC段对应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D.DE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5.(2023·福建三明·统考一模)《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
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A.升高湿纸的温度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6.(2023·福建·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A.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从人体带走了温度,使人感到寒冷B.最主要是因为吹来的风是冷的,所以人感觉到特别冷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7.(2023·福建福州·统考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节气谚语的分析,正确的是()A.“雷打立春节,惊垫雨不歇”,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B.“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8.(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霜满枝头”是霜降时节中的常见现象,该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9.(2023·福建三明·统考一模)2022年11月初,三明市开展了人工降雨作业以缓解严重旱情。
九年级物理中考练兵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中考练兵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0 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我们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光线C.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一定被放大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产生力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浸没在水中向上运动的物体浮力可能小于重力D.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将会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5.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6.如图所示,甲、乙均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L1、L2是串联在电路中的B.甲一定是电流表,乙一定是电压表C.当L2短路时L1仍能发光D.乙、甲两电表示数的比值与L1的阻值相等7.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8.如图是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测量身高的电路图,身高仪都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江苏省中考物理必刷试卷07(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试卷07(某某)(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到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A、“嫦娥四号”停稳在月球表面上,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故A错误。
B、“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中,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故B错误;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轨道上的某个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故C正确;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嫦娥四号”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故D错误。
故选:C。
2、(2019·某某A卷)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答案】A【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在振动。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振动属于传递能量。
3、(2019·潍坊)(多选)如图所示,用绝缘细线分别将铜棒ab、cd水平悬挂,置于磁场方向竖直的蹄形磁铁间,两铜棒间用柔软的细长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上下移动ab,闭合回路abcd中有电流产生B.左右移动ab,cd将会运动C.ab左右移动的方向,对cd受力方向无影响D.仅调换右侧蹄形磁铁上下磁极,对cd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有影响【答案】BD【解析】(1)如图是一侧发生切割磁感线运动,整个电路中有电流,另一侧就成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本图是发电机和电动机在一个电路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专题 练习及答案 专题10 有关热量的计算练习及答案
专题十有关热量的计算一、专题目标1.热量的概念,比热容、热值的概念。
2.利用比热解释简单的热现象,尽量利用公式Q=cmΔt进行分析。
3.分清题目的已知量、谁吸热、谁放热,找出所求量,再建立等量关系,运用Q=cmΔt或Q=mq进行计算。
二.知识框架热量:基本概念比热容:热值:Q吸=计算公式热量计算Q放=燃料燃烧时的热量Q放=一、中考题型说明热量的计算题型在中考中有以下几种:1.涉及热量计算求其他量比值及比较大小的问题:(1)一般是先列出相关物体的吸(放)热方程,(2)然后通过公式变形列出要求的比例式,(3)最后代入数值计算求解。
2.“探究”型试题的解题方法是:(1)抓住题中提出的“问题”;(2)围绕“问题”搜集实验数据和相关材料;(3)通过实践和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总结;(4)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表达式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3.信息题型:物理信息题中有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把物理问题具体化,抓住本质特征,舍弃次要因素,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例题解析例一、涉及热量计算求其他量比值及比较大小的问题质量相等的金属块A和B,放在沸水壶中煮10分钟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两杯水中,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上升时,测量发现放在A的水温高于放在B的水温,则()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B、金属块A原来的温度高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学生思考]:1、先列出相关物体的吸(放)热方程2、通过公式变形列出要求的比例式3、代入数值计算求解[针对练习]: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1,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 m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A.321t t-B.321t t-C.3231t t-D.231t t-例二、“探究”型试题小明在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与煮沸同质量的豆浆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训练(声现象)及答案
初中物理声现象阶梯训练(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合 km/h。
*2.在声现象中,音调高是指声音的高,响度大是指声音的大。
*3.不同的发声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人们的听觉依然可以根据的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
**4.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知识的应用**5.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
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 s以上;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其理由是。
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次声音。
原因是。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C.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7.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知识的拓展***8.战争年代军队里流传这样的话:“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
老兵有经验,如果他能够听到远处炮击时的炮声,他就知道炮弹不会在他附近爆炸,他不会死。
试用物理知识说明。
***9.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
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在钢中的速度为v钢。
写出求钢管长度L 的表达式。
****10.某同学乘坐着向高崖行驶的汽车,他对一座高崖大喊一声,汽车以36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s听到回声,求他喊时离高崖多远?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备战中考物理 专题16 能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16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学啥(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风能、内能、水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2.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3.试论述能量的转化、转移和守恒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能量转化反映了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如摩擦生热说明了机械运动和热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电风扇转动说明了电现象和机械运动之间存在的联系。
(2)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可以相互转化,同种形式的能量之间通过热传递可以进行转移,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自然现象时,如果发现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能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反之,当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大时,也一定可以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
专题考法【例题1】(2019某某某某)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与水平面在a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右端在b点,小物块从斜面的c点由静止自由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斜面上,最高到达d点。
备战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浮力与压强(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浮力与压强一、单选题1.在教学创新展示活动中,王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把一个吸盘用力按压在玻璃罩顶端,吸盘静止(如图),然后抽取密闭玻璃罩中的空气,过了一会儿吸盘掉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小于受到的重力B.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受到的重力C. 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受到的重力增大D. 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玻璃罩内气压减小2.潜水员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A. 压强不变,浮力变大B. 压强变小,浮力变小C. 压强变大,浮力不变D. 压强变大,浮力变大3.如图所示,潜水员在不同深度的水中作业时,需要穿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为什么在不同深度要穿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B.液体的压强与潜水员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C.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D.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4.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压力总是等于重力的B. 压力的大小总是与重力有关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 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5.如图所示,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A. 纸片很轻B. 水粘住纸片C. 空气有浮力D. 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开始顶住乒乓球的手指移开,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B. 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C. 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D. 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7.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下列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最大的是()A. AB. BC. CD. D8.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 F , pB. 2F , pC. F ,p D. F , 2p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一个上宽下窄的薄壁容器重为G1,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着高为h、体积为V的水(未满),设水的密度为ρ0,容器的底面积为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G0→G0=gm0→m0=ρ0VgB. 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G1+G0=G1+ρ0VgC.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D. 容器封口倒置F=PS,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10.如图甲所示,一装有水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一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木块匀速下降至水面如图甲所示位置,在木块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不计摩擦阻力)水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所受浮力先增大后不变B.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一直增大C. 图乙为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力与木块下表面所处深度的关系图线D.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11.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块的长、宽、高之比为4:2:1,若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是F A,压强为p 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是F B,压强为p B,则()A. F A:F B=1:2B. p A:p B=2:1 C. F A:F B=2:1 D. p A:p B=1:212.水平桌面上有一只杯子,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物块,则放入物块后()A. 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可能不变 B. 水对杯底的压强一定不变C. 水对杯底的压力可能变大D. 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可能变大13.小明全家要外出旅游半个月,为保持家里的盆景有较充足的水分,小明用瓶子装了一些水倒放在盆景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则在水槽内水面降到恰好与瓶口相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A. 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小B. 水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小C. 桌面受到的压力保持不变D. 瓶内、外水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三、填空题14.如图所示为向墙内按图钉的情景,请你从压强的角度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问题:________?回答: ________.15.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 cm2.杯中水深10 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 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 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16.学校改建时,工人师傅用透明塑料管检查窗台是否水平,当管中的水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________,当塑料管的一端抬高10cm,最终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________。
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九年级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Ⅱ两卷,Ⅰ卷是选择题,Ⅱ题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一、本题共15小题,共35分。
1—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11—1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请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B.水中山的倒影C.屏幕上的手影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2.下列各种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D.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就不相同3.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C.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平面镜D.高老师是近视眼4.如图,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5.大气对你一只手掌的上表面的压力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A.10NB.100NC.1000ND.10000N6.某班同学在学了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后安装了四盏电灯,你认为正确的是A. B. C. D.7.王东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B.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C.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D.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8.“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是为了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9.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热门话题.从提高生活水平出发有人认为发展经济最重要,也有人认为保护环境才是最重要.题中漫画反映的观点是A.经济比环保重B.环保比经济重C.经济与环保等重D.经济与环保都不重10.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9题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它们的关系是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无法确定11.李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他把装置中的直铜线ab 通过导线接在量程为3A 的电流表的两接线柱上,当让ab 迅速向右运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指针明显偏转B.铜线ab 太细,换用铜棒进行实验便能使指针明显偏转C.ab 运动方向不对,应将ab 改为向左运动D.磁场太弱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从斜坡向下运动,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向下的B.关于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使摩擦面脱离接触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不论放在什么位置,都将得到放大的虚像D.小孔成像时像左右移动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13.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的结构及使用与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密切相关,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自行车把――费力杠杆B.自行车外胎表面有凸起的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C.下坡用力握车闸――增大压力增大摩擦D.上坡前快速蹬几下,容易上坡――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14.下列有关电磁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见光不是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是电磁波B.内部被抽成真空的玻璃罩能屏蔽电磁波C.根据公式c =λv 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速越大D.卫星通讯用的是微波,而光纤通讯中传播的是激光11题15.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都正常发光,电表完好,如果电压表与电流表互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不变,灯泡L1、L2不亮B.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L1、L2变亮C.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L1、L2变亮D.电流表、电源烧坏,灯泡L1、L2不亮15题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寿光市2007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九年级物理试题2007.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说明: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解答直接写在试卷上。
2020年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三)
物理试题 第1页(共16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16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年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三)(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5大题,30小题。
2.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三、四、五大题时,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下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A .2mmB .2cmC .6mmD .6cm2、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3、关于光现象及其解释,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B C D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立杆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水面“折断”的铅笔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4、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D.试管中固态的荼熔化成为液态5、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
九年级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5题图九年级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大庙镇黑虎中学 孙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②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 ③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④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的惯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前lm 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B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C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D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6m 3. 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 ) A .左端下降 B .右端下降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4小明用100N 的力踢一个重为5N 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 .在球滚动的过程中,小北塘对足球做的功为 ( )A .3000JB .500JC .150JD .0J5.如图,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 从a 点运动到d 点,钢珠( )A .通过d 时的速度比通过c 时大B .在c 点比在b 点的重力势能小C .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 .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6.以下涉及家庭电路中的一些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 ) A .电冰箱和照明电灯是以串联方式接入电路的 B .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必须安装在火线上 C .使用测电笔时,手应与笔尖金属体接触D .电路中应尽可能选择粗的熔丝7.有两个电路元件A 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第3题图0.4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 的电功率分别是 ( )A. 2.0V 0.8 WB. 2.5V 1.0WC. 4.5V 1.0 WD. 4.5V 1.8W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8.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波及我国南方十六省区,造成巨大的经挤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中考练兵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0 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我们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光线C.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一定被放大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产生力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浸没在水中向上运动的物体浮力可能小于重力D.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将会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5.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6.如图所示,甲、乙均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L1、L2是串联在电路中的B.甲一定是电流表,乙一定是电压表C.当L2短路时L1仍能发光D.乙、甲两电表示数的比值与L1的阻值相等7.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8.如图是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测量身高的电路图,身高仪都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能实现身高越高身高仪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的电路是()A BC D9.如图甲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26NB.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6NC.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kg/m3D.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1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压表的示数与滑动变阻器R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20V B.R1的阻值为5ΩC.开关S闭合后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14.4WD.为了保证电压表不被烧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4~30Ω二、填空题(本大题7 小题,每空 1 分,共17 分)11.牵引车将停放在机库的战斗机拖出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战斗机机翼下平上凸,目的是使战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于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从而使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机翼上方空气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战斗机在进入战斗前抛掉副油箱的目的是战斗机的惯性(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增强战斗机机动性。
12.甲图为老式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
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的位置(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观众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白色银幕上的像,是因为在光在白色银幕上发生了。
13.如图是研究电磁铁磁性的电路图,则电磁铁的S极为(选填“A”或“B”)端。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变(选填“强”或“弱”)。
14.有一个饮料包装盒,上面标明容量500mL,若饮料密度ρ=0.9×103kg/m3,则它装满该饮料的质量为g;若饮料的比热容为4.0×103J/(kg•℃),则该饮料的温度升高5℃需要吸收J的热量。
15.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正常工作时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若每次做功冲程对外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则该汽油机的输出功率为W,所使用的燃料是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6.救援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车载电机对钢绳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2.5×103N时,小车A 恰能匀速缓慢地沿斜面上升。
已知小车A的质量为1t,斜面高为2m,斜面长为5m(不计车长、钢绳重、动滑轮重、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g=10N/kg)在小车A由水平路面被拖上救援车的过程中,钢绳所做的有用功为J,拉力F 做的功为;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10V 5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S、S1都闭合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1A,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当S闭合、S1断开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V,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W。
三、作图、实验题(共31 分)18.(3 分)如图所示,一束由A 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 点,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
19.(3分)在图中虚线框A和B内分别接入开关和电灯(元件符号:开关,电灯⊗),并完成三孔插座的连接,使电路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20.(6 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的(选填“A”或“B”)。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沸点是℃,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
(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丙中(选填“A”或或“B”)。
(4)实验中是通过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21.(6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按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可测出凸透镜焦距是cm。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它们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放一个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远离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后像又清晰了,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22.(6 分)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a.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 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2)由图1中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选填“大”或“小”)。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1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
(5)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 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3图4所示。
则物体C在第4 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23.(7 分)实验老师为“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准备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额定电压为2.5V 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20Ω 1A”)、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2)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绘制了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从图象中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灯丝电阻受影响。
(3)小陈同学为了验证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又借到了一个滑动变阻器(50Ω0.5A)和五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其余器材不变。
用定值电阻更换甲图中的灯泡,小陈同学得到如图丁所示的电流随定值电阻变化的图象,则实验中他所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字母:A.20Ω1A B.50Ω0.5A),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14Ω,则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
(4)下课前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
要求:在只有下列实验器材的前提下测出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
实验器材:电阻R x、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滑动变阻器(已知最大阻值为R0)、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小张同学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图,用以下步骤测R x的阻值。
①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 至B 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1;②移动滑片P 至A 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2(I2未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③请帮他写出Rx的表达式:R x=(用字母R0、I1、I2表示)。
四、计算(本大题2 小题,共22 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只写结果不得分)24.(11分)如图所示是百度在全球的首款无人驾驶巴士“阿波龙”,其空车质量为3000kg,静止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2m2.车满载时以36km/h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是1380N,求:(q 汽油=4.6×107J/kg,g 取10N/kg)(1)“阿波龙”空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2)该车满载时以36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3)若该车用效率为30%的汽油机提供动力工作,且以36km/h的速度满载匀速直线行驶了1km,则需消耗多少千克汽油?25.(11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为定值电阻,小灯泡L上标有“6V 3W” 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2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