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版)

合集下载

DMF安全技术说明书

DMF安全技术说明书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中国MACmg/m3:
10皮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10ppm,30mg/m3皮; ACGIH 10ppm,30mg/m3皮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整理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羟胺-氧化铁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N,N-二甲基甲酰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N,N-二甲基甲酰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N,N-二甲基甲酰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N,N-二甲基甲酰胺化学品俗名:甲酰二甲胺化学品英文名称:N,N-dimethylformamide英文名称:DMF技术说明书编码:224CAS No.:68-12-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

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

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

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

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DMF 危害以及急救措施

DMF 危害以及急救措施

DMF 危害以及急救措施DMF 简介DMF,全称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和反应介质。

它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是制造多种化学产品的必要原料之一。

DMF 在工业生产、医药制造、电子制造等领域广泛使用。

然而,DMF 也带来了很多危害和健康风险。

DMF 危害1.刺激和损伤皮肤 DMF 是一种容易渗透皮肤的化学物质,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如果皮肤过度暴露于 DMF 中,会导致皮肤炎症、水肿和红斑等症状。

长期暴露还会造成皮肤硬化、瘢痕和色素沉着等后遗症。

2.损伤眼睛 DMF 可能会引起眼部刺激、充血和疼痛。

如果 DMF 进入眼部,会引起眼部严重损伤,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和失明等后果。

3.毒性作用 DMF 可能会导致中毒和损伤内脏器官。

研究表明,DMF 会对肝脏、肾脏和心脏造成损害,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4.引发过敏反应 DMF 可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过敏性皮肤炎等。

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呼吸停止等急危症状。

DMF 急救措施1.皮肤暴露如果皮肤接触到 DMF,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区域,至少冲洗20分钟。

如果皮肤有炎症、瘙痒和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冲洗,并就医接受治疗。

2.眼部受损如果 DMF 进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冲洗20分钟。

并立即就医,接受眼部治疗。

3.中毒反应如果出现 DMF 中毒症状,如人体不适、呼吸困难等,请在通风的场所让中毒者静卧,解开抢,保持呼吸畅通。

尽快拨打当地急救电话或送中毒者到医院就医。

4.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远离DMF,以免症状加剧。

大量饮水,保持血压稳定,并及时就医治疗。

结语DMF 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但它的健康风险也不容忽视。

要正确使用DMF,避免皮肤接触,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避免吸入 DMF 气体。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或健康问题,应立即就医接受治疗。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预防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预防

慢性 作 川 :长期 接 触 DMF后 , 叮出现上 呼吸 道刺激 症状 肢神经 衰
弱症 状 群 ; 低浓 度 D MF F可 出
透 明液 体 ,能 与水 肢 人部 分有机 溶 剂 互溶 ,纯 D MF足 没 有 气 l l 未的 , 但 丁 级或 变 质的仃 微 臭味 ,是 ・ 种 用途 极广的化 原料 优 良溶剂 。 D MF r 川 干聚 内烯 腈纤 维 等 合成 、
有 下 列表 现 之 一者 诊 断 为 D MF的
和数 量的 消防 器材 及泄漏 应 急处理 设备 ,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
不得随意 处置。D MF生 产场 所应设 冲洗设施,墙 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 结构 及表 面应 采 用不 吸收 、不吸附
D MF工作场所应严 禁吸烟 、进
急性 中毒 : 吸 人高浓 度 1 ) MF或 皮J j 太 大面 积污 染后 ,可 f 起急性 中 蓐。开 始时 彳 丁 眼 及上呼 吸道 刺激 症
状, 表 现 为 眼结 膜 、 咽郜充l 0 【 肢 不适 ; 经 6~ l 2 h潜 伙期 , 出现 胃 道 症
状 ,患者 常 彳 『 食欲 不振 、 晕 、恶 心 、呕吐 、 I 腹饱 胀 、腹 痛 及便 秘 等 ; 急性 【 1 1 毒时肝脏损害较 为突出 , 患 者 有明显 乏 力、右上 腹胀痛 不 适 症状 、 黄疽 、 月 f : 性逐渐肿大 、 何压痛 , 常 规肝 功能 枪 示 异 常,其 中
・ } l 毒 诊断标 准 。根据 短划 『 人 】 接 触较
大量 D MF的职 、 f 史,以 r 脏 损 害
齐 I J ,J I J 求分 离和精 制 气体 ; 在 仃机 化 合物的 化学 反j 、 f J '其不 ‘ 泛

二甲基甲酰胺临界量

二甲基甲酰胺临界量

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在化工、纺织、皮革等行业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毒性和对健康的危害,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限制和监管措施。

DMF的临界量是指在使用过程中,DMF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目前,国际上对DMF的临界量的认识还存在差异,但普遍认为,DMF的临界量应该低于10ppm(即每百万份气体中DMF的含量不超过10份)。

DMF的主要危害包括:1. 皮肤刺激和过敏:DMF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剂,会对皮肤产生灼热感、瘙痒和红肿等不适反应。

长期接触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和湿疹等疾病。

2. 呼吸系统危害:DMF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吸入高浓度的DMF蒸气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引起喉咙疼痛、咳嗽和气喘等不适反应。

长期吸入还可能导致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3. 对生殖系统的危害:DMF会穿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部,影响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

在动物实验中,长期接触DMF会导致睾丸萎缩、精子减少、胎儿发育异常等问题。

因此,在怀孕期间,应避免接触DMF。

4. 其他危害:DMF还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起癌症等严重后果。

为了保护员工和消费者的健康,各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限制和监管措施。

例如,欧盟于2011年将DMF列为禁用的化学品,禁止在纺织品、鞋类和家具等产品中使用含DMF的材料;美国也限制了DMF在纺织品中的使用,并规定了DMF的临界量为3ppm。

总之,DMF是一种有害物质,必须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其浓度,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相关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培训和防护措施,确保DMF的使用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有效保障员工和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常用于制造合成纤维、皮革、涂料、塑料、印染和医药等行业,因其广泛的应用,导致了DMF的职业危害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DMF的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职业危害1.吸入危害:DMF在生产、使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发生挥发,空气中浓度会升高,当工人在没有适当保护的情况下长时间吸入高浓度DMF时,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疲劳等中毒症状。

2.皮肤刺激:DMF能够通过皮肤吸收,当DMF直接接触皮肤时会引起皮肤干燥、剥落、瘙痒、疼痛等症状。

3.致畸性:DMF获得了致畸性评价(teratogenic),在怀孕期间长期接触DMF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4.致癌性:据研究,DMF能引起实验动物肝、肾、心脏等器官肿瘤,且DMF在酶作用下会形成有致癌性的代谢产物。

5.光化学臭氧形成物:DMF是光化学臭氧形成物(photochemical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POFP)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的挥发和气相反应是光化学臭氧形成污染的重要贡献来源。

二、防护措施1.穿戴个人保护装备:在接触DMF的环境中,工人应穿戴耐化学性的防护手套、防护衣、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2.加强通风设施:DMF挥发后浓度会升高,应加强通风设施,保持通风良好。

3.引入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尽量减少DMF的使用量,并安排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操作。

4.实施周密的应急措施:应制订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进行处理和应对。

5.定期健康监测:定期组织工人进行DMF暴露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员工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总结由于DMF的广泛应用,其职业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工人的健康风险,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文警示说明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文警示说明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应急救治
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中文警示说明
N,N-二甲基甲酰胺
分子式:C3H7NO分子量73.10 CAS No.:68-12-2
理化特性
常温为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沸点:152.8℃,熔点:-61℃,闪点:58℃,相对密度(水=1):0.9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51,饱和蒸气压(kPa):3.46(60℃),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

dmf 危险特征

dmf 危险特征

dmf 危险特征
DMF,全称为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有毒的物质。

在常温下,它呈现为白
色结晶或结晶粉末,能溶于乙酸乙酯、氯仿、丙酮和醇类,微溶于乙醚,微溶于水。

由于DMF对人体有腐蚀性和致过敏性,现在被归为非食用物质,不得在食
品(包括面制品)中使用。

根据临床试验,DMF可经食道吸入对人体肠道、内脏产生腐蚀性损害和引起过敏;并且当该物质接触到皮肤后,会引发接触性皮炎痛楚,包括发痒、刺激、发红和灼伤。

长期接触DMF可能会对眼部、皮肤、胃肠道、肝脏等造成影响,严重的情
况下还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

眼部的症状大多是由DMF蒸汽引起,常见的
有眼部灼痛、流泪、眼膜充血等,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眼角膜坏死;皮肤的症状包括皮疹、水疱、脱屑、皮肤发白等,如果接触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皮肤麻木、肿胀,伴随有剧烈的灼痛感;胃肠道的危害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以及便秘等,少数人可能会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严重者还可能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若接触时间比较长,产生了急性中毒,对肝脏的影响尤为突出,可能会有乏力、右上腹胀痛以及肝脏逐渐肿大,按压时也可有疼痛症状。

建议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穿好防护服。

在工作的过程中,若发现有中毒反应,需要迅速脱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服。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833-24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概述二甲基甲酰胺为无色、常有鱼腥味的液体。

可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与碱接触可生成二甲胺。

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

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二甲基甲酰胺(DFM)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在制造聚氯乙烯、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过程中用作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树脂、皮革、实验室等方面,凡从事上述作业人员均有可能接触本品。

二甲基甲酰胺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能引起中枢神经、肝、肾、胃损害。

3.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高浓度二甲基甲酰胺(DFM)吸人或严重的皮肤污染可引起急性中毒。

发病潜伏期依接触量和接触时间长短而定,一般为6~12h。

吸入蒸气后,可产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短期内大量接触时,可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剧烈疼痛、顽固性便秘等,中毒严重者伴消化道出血。

中毒数天后,部分患者发生肝、肾损害,表现为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肝肾功能损害。

N,N-二甲基甲酰胺

N,N-二甲基甲酰胺

化学品中文名称:N,N-二甲基甲酰胺化学品英文名称:N,N-dimethylformamide中文名称2:甲酰二甲胺英文名称2:DMF技术说明书编码:224CAS No.:68-12-2分子式:C s H/NO分子量:73.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N,N-二甲基甲酰胺68-12-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

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岀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岀现黄疸。

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

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

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良好溶剂,广泛应用于仿皮制造等行业,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

DMF为无色的胺味液体,属于低毒液体以蒸汽形式扩散,中毒途径通常是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皮肤吸收为主。

侵入机体后,主要靶器官为肝脏[1]。

通过对本市DMF的职业卫生学调查,发现DMF使用的企业较多,近年来,DMF的职业中毒时有报道,现将DMF的危害综述如下。

1 DMF的毒性特点DMF的体内代谢首先是甲基的羟基化,生成N-甲基-甲醇酰胺(HMMF),然后HMMF部分地脱羟甲基分解成甲基甲酰胺(NMF)HE 和甲醛,NMF还可羟基化然后再分解成甲酰胺(F)。

还有少部分DMF未转化仍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DMF的另一重要产物就是N-乙酰-S-(N- 甲基甲氨酰)半胱氨酸(AMCC),其过程是NMF或HMMF分子上的甲酰基分子发生氧化作用,生成一活性中间产物。

这一活性产物一部分和肝、肾细胞结合,造成机体肝肾器官损伤,另一部分和谷胱甘肽(GSH)结合生成S-(N-甲基甲氨酰)谷胱甘肽(SMG),最后再转化成巯基尿酸(AMCC)排出体外【2]。

DMF的毒性可能是通过NMF来进一步表达的。

有实验表明,NMF毒性强于DMF,HMMF 的毒性远低于NMF。

活性中间产物尚不明确,可能是异氰酸甲酯具有亲电活性,可以与蛋白质、DNA和RNA等细胞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造成机体肝肾器官损伤或姐妹染色体交换率的改变。

但并不是全部的活性中间产物都参与毒性作用,其中的一部分与人体内广泛存在的具有亲核基团-SH的谷胱甘肽结合,逐步分解成无毒性的AMCC从尿中排出,这是人体降解毒性的一种防御机制[3]。

2临床表现及诊断2.1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损害DMF中毒对肝功能损害是最明显的,还可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或腐蚀。

临床上可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及脐周疼痛,往往呈阵发性绞痛,进食后加重,并有腹胀、便秘或腹泻等。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防治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防治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防治
二甲基甲酰胺,是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可溶于水,与碱接触能生成二甲胺。

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主要分布在聚氯乙烯、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工业,以及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树脂、皮革等生产领域和实验室。

二甲基甲酰胺可以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进入人体后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胃等重要脏器。

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流泪、咳嗽,中毒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上腹部剧烈疼痛等神经和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中毒数天后,患者会出现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肝损害症状和肾功能障碍,也可出现一过性心脏损伤。

皮肤被二甲基甲酰胺污染后可出现皮疹、水肿、水疱破溃、脱屑等,并会出现麻木、瘙痒和灼痛症状。

处理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治疗。

中毒发生后,应迅速让中毒者脱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皮肤污染者要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保护肝、肾、胃等脏器。

预防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要求相关的工作场所应对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密闭管理,工作场所应有有效的通风设备。

要加强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监测,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

工作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做好上岗前和在岗的定期医学监护。

第 1 页共 1 页。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二甲基甲酰胺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二甲基甲酰胺
泄漏应急
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身体防护: 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理 化
特 性
Ph值:
熔点(℃): -61
相对密度( 水=1 ): 0.94
沸点(℃):152.8
相对密度(空气=1):2.51
饱和蒸气压(kPa): 3.46(60℃)
燃烧热(kJ/mol):1915
临界温度(℃): 374
操作处置

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稳定性
资料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无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潮湿空气
禁配物:强氧化剂,酰基氯,氯仿,强还原剂,卤素,氯代烃。
毒理学
资料
急性毒性:LD50:4000 mg/kg(大鼠经口);4720 mg/kg(兔经皮)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良好溶剂,广泛应用于仿皮制造等行业, 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

DMF为无色的胺味液体,属于低毒液体以蒸汽形式扩散,中毒途径通常是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皮肤吸收为主。

侵入机体后,主要靶器官为肝脏[1]。

通过对本市DMF的职业卫生学调查,发现DMF使用的企业较多,近年来,DMF的职业中毒时有报道,现将DMF的危害综述如下。

1 DMF的毒性特点DMF的体内代谢首先是甲基的羟基化,生成N-甲基-甲醇酰胺(HMMF),然后HMMF部分地脱羟甲基分解成甲基甲酰胺(NMF)HE和甲醛,NMF还可羟基化然后再分解成甲酰胺(F)。

还有少部分DMF未转化仍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DMF的另一重要产物就是N-乙酰-S-(N-甲基甲氨酰)半胱氨酸(AMCC),其过程是NMF或HMMF分子上的甲酰基分子发生氧化作用,生成一活性中间产物。

这一活性产物一部分和肝、肾细胞结合,造成机体肝肾器官损伤,另一部分和谷胱甘肽(GSH)结合生成S-(N-甲基甲氨酰)谷胱甘肽(SMG),最后再转化成巯基尿酸(AMCC)排出体外[2]。

DMF的毒性可能是通过NMF来进一步表达的。

有实验表明,NMF毒性强于DMF,HMMF的毒性远低于NMF。

活性中间产物尚不明确,可能是异氰酸甲酯具有亲电活性,可以与蛋白质、DNA和RNA等细胞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造成机体肝肾器官损伤或姐妹染色体交换率的改变。

但并不是全部的活性中间产物都参与毒性作用,其中的一部分与人体内广泛存在的具有亲核基团-SH的谷胱甘肽结合,逐步分解成无毒性的AMCC从尿中排出,这是人体降解毒性的一种防御机制[3]。

2 临床表现及诊断2.1 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损害DMF中毒对肝功能损害是最明显的,还可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或腐蚀。

临床上可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及脐周疼痛,往往呈阵发性绞痛,进食后加重,并有腹胀、便秘或腹泻等。

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资料

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资料

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危害与预防☐理化特性:DMF是一种良好的两性有机溶剂,与水和通常的有机溶剂混溶,为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

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

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用途和分布:主要用作制造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的溶剂,也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人造皮革、染料、制药、石油提炼等工业生产中。

☐侵入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完整皮肤进入体内,中毒常是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吸入为主。

☐毒性作用:DMF接触者毒性作用主要在消化系统损害,潜伏着肾功能和生殖功能损害的危险性。

☐DMF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DMF急性中毒40%发生在夏季,由于车间抽风排毒措施不完善,DMF蒸发致使空气中浓度过高,加之工人大多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接触DMF蒸汽所致。

少数中毒病例是因为检修设备或意外泄露事故中毒。

☐急性中毒发生的潜伏期:多在接触6~24h后出现症状,以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损害为主。

☐DMF中毒临床表现:1. 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损害:DMF中毒对肝功能损害是最明显的,还可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或腐蚀。

首发症状多为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痛等,其中腹痛较为突出。

2.肾功能损害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肾病。

3.呼吸道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充血、咳嗽等,严重的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

4.心血管系统表现可表现为轻度的心律失常。

5.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嗜睡、出汗、烦躁不安等。

6.免疫及造血功能损害DMF中毒可使免疫器官受到损害,损伤细胞免疫功能。

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此虽为临床上罕见,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DMF中毒的治疗及预后:目前尚无DMF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临床治疗以保肝、护胃及对症治疗为主。

依病情而定,住院治疗时间在一周到两个月不等。

一般DMF急性中毒所致的病变是可逆的,大多可以痊愈,但也有病例出院时检查仍遗留有肝硬化和心电图异常。

短时间内大量接触DMF 导致重度中毒性肝病,甚至死亡,长期过量接触DMF可致肝硬化。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原料危害告知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原料危害告知

原料危害告知牌
二甲基甲酰胺:英文名DMF
危害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闪点:58°C。

引燃温度445°C。

对人体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2、健康危害: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出现水
泡、瘙痒、灼痛。

急救处置: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防护:1、生产过程密闭,通风,提供淋浴和洗眼设备。

2、操作人员应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橡胶手套,穿化学防护服,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二甲基乙酰胺:英文名DMAC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燃烧排放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闪点:66°C。

燃点:490°C。

危害、急救措施、防护措施(见二甲基甲酰胺)。

甘油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闪点:177°C。

燃点:370°C。

健康危害: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对眼睛、皮肤无刺激作用。

防护:使用时应着工作服、手套,使用场所应注意通风。

AB树脂胶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健康危害:对皮肤、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防护:工作现场应保持通风换气,操作人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穿束口工作服。

法定职业病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法定职业病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法定职业病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引言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染料溶剂、稀释剂和塑料助剂等。

二甲基甲酰胺本身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在工作场所接触过量,便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中毒反应,形成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因此,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已成为法定职业病之一。

病因二甲基甲酰胺的危害性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极易挥发且易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通过人体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部。

二甲基甲酰胺在人体内部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内的乙醛脱氢酶来影响体内代谢,导致细胞能量异常,出现多种中毒症状。

职业接触的途径二甲基甲酰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频繁接触,主要途径为呼吸道、皮肤接触和食入。

症状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造成的中毒症状与暴露剂量、作用时间及个体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呼吸系统:喉痛、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劳、肢体无力、意识模糊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等。

•皮肤:皮肤刺激、干燥、脱屑等。

•免疫系统: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等。

•生殖系统:男性睾丸萎缩、女性月经不调等。

诊断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暴露史来进行断定。

在临床检查中,可通过检测血液、尿液中二甲基甲酰胺水平,来进一步确认中毒程度。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关键是要减少或避免接触该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穿防护服、手套等防护措施,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总结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是一种由于职业接触或误食等途径引发的法定职业病,其致病原因在于工作中长期接触二甲基甲酰胺所产生的毒性作用。

减少和避免接触该物质、制定良好的职业卫生安全制度,是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的必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259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危
害及预防(正式版)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概述
二甲基甲酰胺为无色、常有鱼腥味的液体。

可溶
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与碱接触可生成二甲胺。

遇明
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

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
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二甲基甲酰胺(DFM)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在制造
聚氯乙烯、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过程中用作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树脂、皮革、实验室等方面,凡从事上述作业人员均有可能接触本品。

二甲基甲酰胺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能引起中枢神经、肝、肾、胃损害。

3.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高浓度二甲基甲酰胺(DFM)吸人或严重的皮肤污染可引起急性中毒。

发病潜伏期依接触量和接触时间长短而定,一般为6~12h。

吸入蒸气后,可产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短期内大量接触时,可出现头
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剧烈疼痛、顽固性便秘等,中毒严重者伴消化道出血。

中毒数天后,部分患者发生肝、肾损害,表现为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肝肾功能损害。

此外,心血管系统出现一过性损害,如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失常及低血压。

经皮吸收者,除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外,污染局部可见皮疹、肤色发白、水肿、水疱、破溃、脱屑等改变,并有麻木、瘙痒、灼痛。

本品溅入眼内可引起角膜损伤。

(2)慢性中毒
长期低浓度接触浓度二甲基甲酰胺(DFM)蒸气后可有皮肤、黏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胃
痛、便秘、肝大、黄疸、肝功能障碍、尿中尿胆原和尿胆素增高、尿蛋白阳性。

4.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置
本病无特效解毒剂。

中毒发生后应及时脱离现场,皮肤污染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眼污染时用清水彻底冲洗,必要时请眼科检查,口服毒物必须彻底洗胃。

在皮肤灼伤愈合后出现肝脏病变的表现,故在早期即应注意,给予必要的治疗,如用维生素B族、维生素C、葡萄糖等,应严密观察,有无迟发性肝病的发生。

重点保护胃及针对中毒性肝病。

①卧床休息。

②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③给予维生素B族。

④葡萄糖液注射。

⑤选择一两种常用的治疗药物如酵母片、肝泰乐、肝乐、维丙肝、胆碱等。

⑥较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一般用地塞米松20~60mg/天,分次肌注,用药不超过一周,逐步减量。

需特别注意副作用,尤其是胃肠道出血。

⑦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5.预防安全与劳动保护
①车间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m³。

②加强车间通风排毒,在生产聚酰亚胺制品过程中,有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散发,因此尽可能做到生产密闭化。

③改革工艺,用减压升华法,代替重结晶法精制单体,以免单体粉尘飞扬。

④应避免本品与碱性液体接触,以免产生另一毒物二甲胺。

⑤注意个人防护,一旦皮肤被污染,立即用清水
冲洗。

⑥定期监督生产场所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浓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防中毒。

⑦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应做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炎、严重的神经衰弱和皮肤病属于职业禁忌证。

⑧近年来小工厂中应用本品,不了解其毒性,也不注意防护,故发生急性中毒增加,卫生部门应加强宣教,以便早期诊断治疗。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