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土的经验参数(物理指标、压缩、变形模量、剪切强度)
![土的经验参数(物理指标、压缩、变形模量、剪切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2099a64fc850ad02de804138.png)
有关土的经验参数一、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见表3-3-28。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17二、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注:①平均比重采取:砂——2.66;粘砂土——2.70;砂粘土——2.71;粘土——2.74;②粗砂和中砂的E 0值适用于不均匀系数C u = = 3者,当C u >5时应按表中所列值减少 。
C u为中间值时E 0 值按内插法确定;③对于地基稳定计算,采用人摩擦角φ的计算值低于标准值2°。
1060d d 32三、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见表3-3-3-。
注: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四、粘性土剪强度参考值粘性土抗剪强度参考值,见表3-3-31。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五、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注:粘土I p>17;粉质粘土10<I p≤17;I p≤10五、变形模量于压缩模量的关系变形模量E0是指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之比,其中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因此,变形模量较弹性模量E小,通常在土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中用变形模量E。
变形模量一般是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一些地方通过静力触探、标贯试验与变形模量建立了经验公式。
压缩模量Es是在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参数。
两者的关系:对于软土E0近似等于Es;较硬土层,E0=βEs,β=2~8,土愈坚硬,倍数愈大。
常用土层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常用土层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166a037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9.png)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21(3ν-=EK)1(2ν+=EG (7.2)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
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 a n,1980) 表7.1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13和G 23。
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
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
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
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
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
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 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f 有如下关系:'f f kK nt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来决νC 定改变Kf 的结果。
常用土层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常用土层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efae9a40f46527d3240ce07d.png)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21(3ν-=EK)1(2ν+=EG (7.2)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
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
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
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
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
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
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
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f f k K nt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K nm k C +=νν (7.4)其中3/4G K 1m +=νf 'k k γ=其中,'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上海浦东临港地层性质参数表
![上海浦东临港地层性质参数表](https://img.taocdn.com/s3/m/93639bf50242a8956bece45e.png)
45
6 14.5
6 0.29
15 6.64
15
47 2.29 17.0 1.40 0.47 0.06 7.98 0.95
40 0.06 12.5 0.10 0.21 0.21 4.01 0.15
2.72
32
3.60 0.26
2.43 0.09
⑦1
粉砂
2.69
15 95 15 0.846
15
2.70 0.00 100 2.51 0.930 0.05
3 12.3
3 2.69
1 5.97
1 0.0445
3 0.0356
3 0.0314
3 0.0278
68.6 33 12.8 33 12.9 33 1.4 33 4.2 33 1.80
33 5.27
33 0.1899
33 0.1500
33 0.1283
33 0.1093
⑦1
粉砂
86.0 17.24 21.0 4.00 84.1 15.01 2.7 0.47 9.0 2.01 3.27 0.73 10.78 2.48 0.2131
14
6 22.5
6 0.47
9 4.41
9
16 2.06 25.5 4.44 0.60 0.09 5.32 0.69
11 0.17 12.5 0.22 0.36 0.20 3.45 0.17
1.23
30
1.92 0.26
1.05 0.19
2.72
17
⑥
粉质粘土夹粘 质粉土
2.73
0.01
2.71 0.00
2.74 0.00 94 0.01 1.315 0.05 41.1 0.06 21.9 0.08 18.5 0.06 1.01 0.08
土的经验参数(物理指标、压缩、变形模量、剪切强度)
![土的经验参数(物理指标、压缩、变形模量、剪切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70c53901f69e31433294ba.png)
有关土的经验参数一、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见表3-3-28。
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表3-3-28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 7<I p≤17二、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指标表3-3-29注:①平均比重采取:砂——;粘砂土——;砂粘土——;粘土——;②粗砂和中砂的E 0值适用于不均匀系数C u = = 3者,当C u >5时应按表中所列值减少 。
C u为中间值时E 0 值按内插法确定;③对于地基稳定计算,采用人摩擦角φ的计算值低于标准值2°。
三、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见表3-3-3-。
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 表3-3-30注:砂粘土7<I p ≤7;粘土I p >17四、粘性土剪强度参考值1060d d 32粘性土抗剪强度参考值,见表3-3-31。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五、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表3-3-32注:粘土I p>17;粉质粘土10<I p≤17;I p≤10五、变形模量于压缩模量的关系变形模量E0是指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之比,其中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因此,变形模量较弹性模量E小,通常在土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中用变形模量E。
变形模量一般是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一些地方通过静力触探、标贯试验与变形模量建立了经验公式。
压缩模量Es是在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参数。
两者的关系:对于软土E0近似等于Es;较硬土层,E0=βEs,β=2~8,土愈坚硬,倍数愈大。
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格
![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a85bc5375a8102d276a22f44.png)
15.9 13.5 15.5 14.1 23.8 25.3 31.0 14.6 14.1 20.5 23.1 22.4 14.4 13.3 13.9 22.4 22.8 23.5 15.5 15.5 14.9 15.6 15.2 21.2 12.5 12.0 11.5 23.7 13.0 23.5
15.1 12.8 11.5 19.4 21.4 26.3 13.2 11.8 18.5 18.2 15.9 12.1 12.6 22.1 21.0 23.4 15.6 14.1 13.6 18.6 15.1 19.3 11.6 21.4 14.8 21.8
23.67
39.85 13.97 35.43 44.44 14.62 27.76 23.18 8.32 7.16 校核:朱道根 2.52
11.4* 0.846* 10.5* 0.645
制表:唐贤鸿
工程名称:曲靖市麒麟嘉园
取土样位置 土层 土层 编号 名称 天然 密度 g Gs
(g/cm )
3
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3.60-3.80 3.20-3.40 3.40-3.60 3.60-3.80 2.40-2.60 2.60-2.80 2.80-3.00 4.40-4.60 4.60-4.80 2.20-2.40 2.4-2.60 2.60-2.80 3.50-3.70 3.70-3.90 3.90-4.10 3.40-3.60 3.60-3.80 3.80-4.00 2.50-2.70 2.70-2.90 2.90-3.10 4.80-5.00 2.50-2.70 4.00-4.20 3.00-3.20 3.30-3.50 3.70-3.90 1.80-2.00 3.10-3.30 1.20-1.40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https://img.taocdn.com/s3/m/ab630326192e45361066f54c.png)
3
3
9 8.95e-05 4.62e-01
9 3.84e-08 4.65e-01
4
7 3.79e-07 8.06e-01
3
5 4.70e-07 9.13e-01
2
3
2
2.63e-05 5.85e-05 1.23e-05
5 1.70e-05 7.21e-01
4 16 13 14.5 13 19 1.42 18.0 2.34 13 0.09 10.5 0.17
1.20e-06
7 15 26 19.0 26
2.96e-06 9.46e-07 20 2.33 26.5 3.89
1.51e-07 8.52e-01 11 0.16 10.5 0.21
5.39e-04 1.15e-03 1.76e-04
2.7 25 7.4 25 32.0 19 18.2 19 2.70 19 5.0 1.21 13.6 3.39 35.3 1.75 18.5 0.02 2.71 0.01 0.8 0.45 0.1 0.47 27.7 0.06 17.8 0.01 2.69 0.00
94 19 0.922 19 99 2.32 0.985 0.04 90 0.03 0.827 0.05
2 22 9 22.5
9
31 4.21 25.0 1.83
19 0.21 19.0 0.09
7.74e-06 2.29e-05 1.36e-07
3 45 5 15.0
5
50 2.76 16.5 1.11
43 0.07 14.0 0.08
2.21e-04 3.40e-04 3.52e-05
3 4 6 31.5
土的经验参数(物理指标、压缩、变形模量、剪切强度)
![土的经验参数(物理指标、压缩、变形模量、剪切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c73178fad6195f312ba690.png)
土的经验参数(物理指标、压缩、变形模量、剪切强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关土的经验参数一、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见表3-3-28。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 7<I p≤17二、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注:①平均比重采取:砂——2.66;粘砂土——2.70;砂粘土——2.71;粘土——2.74;②粗砂和中砂的E 0值适用于不均匀系数C u = = 3者,当C u >5时应按表中所列值减少 。
C u为中间值时E 0 值按内插法确定;③对于地基稳定计算,采用人摩擦角φ的计算值低于标准值2°。
1060d d 32三、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见表3-3-3-。
注: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四、粘性土剪强度参考值粘性土抗剪强度参考值,见表3-3-31。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五、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注:粘土I p>17;粉质粘土10<I p≤17;I p≤10五、变形模量于压缩模量的关系变形模量E0是指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之比,其中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因此,变形模量较弹性模量E小,通常在土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中用变形模量E。
变形模量一般是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一些地方通过静力触探、标贯试验与变形模量建立了经验公式。
压缩模量Es是在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参数。
两者的关系:对于软土E0近似等于Es;较硬土层,E0=βEs,β=2~8,土愈坚硬,倍数愈大。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2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2](https://img.taocdn.com/s3/m/4633a120ee06eff9aff80709.png)
0.775 0.787 0.715 6 0.810 0.588 0.734 0.080 0.109 0.910 0.667 1.147 1.005 1.386 1.006 1.208 0.977 1.414 1.375 1.017 1.250 0.987 1.185 1.284
38.0 45.6 33.5 8 45.6 31.4 36.2 4.8 0.1 0.9 33.0 45.5 42.3 55.7 37.9 48.3 40.9 59.3 52.4 42.2 49.1 38.3 54.8 55.7
BNO2-2
ZK6-3 ZK6-4 ZK6-5 ZK6-6 ZK28-2 ZK8-3 ZK10-3 ② 粘 土
3.60-3.80 5.30-5.50 7.40-7.60 8.80-9.00 2.80-3.00 4.80-5.00 4.80-5.00
41.6 37.2 35.2 35.5 25.2 34.4 35.4 20 49.8 25.2 38.7 5.8 0.2 0.9 36.4 22.6 28.9 31.0 28.3 37.6 22.1 27.5 26.1 35.5 22.9 23.4 19.5 12 37.6
1 12.7 12.7 12.7
2 36.0 17.5 26.8
2 22.8 16.9 19.9
2 46.5 35.0 40.8
2 6.4 6.2 6.3
②
粘 土
ZK3-6 ZK3-7 ZK5-3 ZK5-4 ZK5-5 ZK5-6 ZK5-7
制表:黎乔林
检查:姚永文
各 土 层 主 要 物 理 力 学 性 质 指 标 统 计 表
各 土 层 主 要 物 理 力 学 性 质 指 标 统 计 表
表2-5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
![表2-5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https://img.taocdn.com/s3/m/222352abf121dd36a32d8219.png)
一、岩土体分类及工程地质特征根据评估区岩石建造以及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将区内岩土体划分软质岩类二大类,其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一)松散土类工程地质岩组包括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积层、坡积层以及残积层。
1、人工填土层(Q ml,层号①)根据土性及成因,人工填土主要为素填土:(1)素填土(层序号①):场地局部分布,揭露层厚 1.20~9.10m、平均厚度4.70m。
层面标高为81.70~92.70m。
其特征为:浅黄色,为平整场地期间从附近开挖山体回填,主要成分为砂质粘性土,未完成自重固结及分层碾压,松散状。
本层采土工试样2件(原报告:1件),结果是:压缩系数0.09~0.64MPa-1,平均值为0.37MPa-1(原报告:0.48 MPa-1),压缩模量2.79~19.20MPa,平均值为6.46MPa(原报告:4.01 MPa)。
本层作标贯试验4次,剔除异常值后修正击数N范围值为4.7~8.3击,平均6.0击。
2、冲积层(Q al,层号②)根据颗粒大小可划分为两个亚层。
含淤泥质粘土(层序号②-1):含淤泥质粘土层:场地局部分布,揭露层厚0.80~3.10米、平均厚度1.88米。
层顶标高80.95~85.10米。
其特征为:灰黑色,饱和,软塑状。
主要成分为粘粒,含较多砂砾(原报告:砂粒)。
见于ZK12、ZK14、ZK15、ZK18、ZK19、ZK22、ZK23、ZK30、ZK31、ZK32中。
本层作标贯试验7次,剔除异常值后修正击数N范围值为3.3~3.5击,平均3.5击,标准差0.077,变异系数0.22(原报告:0.022),标准值3.4击。
本场地取土样6件,主要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准值:含水率w=41.5%,孔隙比e=1.150,液性指数I L=0.97,压缩系数a1-2=0.66MPa-1,压缩模量Es=3.29MPa。
粉质粘土(层序号②-2):粉质粘土层:场地局部分布,揭露层厚0.50~6.60米,平均厚度2.22米。
附表2: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附表2: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1ea0824033687e21af45a9f2.png)
30.40 7 38.40 18.70 27.20 0.27 27.20 22.00 27.40 34.10 29.90 24.70 30.70 30.50 7 34.10 22.00 28.47 0.14 28.47
15.30 7 19.00 14.70 16.67 0.12 16.67 20.40 21.30 18.00 17.40 18.20 17.70 18.20 7 21.30 17.40 18.74 0.08 18.74
0.19 7 0.44 0.19 0.31 0.37 0.31 0.32 0.26 0.21 0.16 0.21 0.19 0.24 7 0.32 0.16 0.23 0.23 0.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6 7 0.36 0.16 0.26 0.35 0.26 0.27 0.23 0.18 0.13 0.17 0.16 0.20 7 0.27 0.13 0.19 0.24 0.19
PZK6-2 PZK17-4 ③1 圆砾 PZK14-3 PZK11-2 PZK11-3 PZK12-3
2.40-2.60 7.00-7.20 10.20-10.40 10.40-10.60 10.80-11.00 9.60-9.80
制表:
工程名称:华坪县腾云·蓝色港湾项目边坡勘察
取土样位置 勘探点 编号 取样深度 自—至
0.63 0.806 1.029 1.079 0.958 0.932 1.048 0.85 0.959 8 1.08 0.81 0.96 0.10 0.96
24.33 45.4 47.9 56.7 48.3 52.1 54.5 47.1 49.7 8 56.70 45.40 50.21 0.08 5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4
0.15
7.6 0.24 0.26 0.32
渗透系数
温度 20oC
温度 20oC
KV cm/s 3.47e-08 4.26e-08 2.01e-08
KH cm/s 3 5.24e-08
4.66e-08 7.01e-08 2.31e-08
5.50e-05 8.22e-05 3.81e-05
2
5 1.48e-05 3.00e-01
2.69 20 2.73 0.02 2.68 0.01
94 20 0.908 20 99 4.64 1.258 0.15 85 0.05 0.748 0.17
WL % 37.7 17 43.1 3.32 28.7 0.09
43.6
3
46.0
40.0
37.6 13 41.8 2.74 31.7 0.08
16.9
2 47.8
2
21.7
74.7
12.1
21.0
0.010.0050.0 3.72
<0.005
含水量
重度
mm %
0.1 17 1.5 0.35 0.0 4.12
W % 26.9 17 34.3 4.11 20.1 0.16
47.8
3
52.0
41.6
26.5 13 32.3 4.06 19.2 0.16
31.8 20 44.2 5.88 25.2 0.19
γ kN/m3 18.9 17 20.3 0.65 18.0 0.03
16.7
3
17.2
16.3
18.9 13 20.0 0.55 18.1 0.03
18.2 20 19.0 0.54 17.1 0.03
附表: 1-1
比重
饱和 度
孔隙比
液限
塑限
G
kPa
°
1 29 2 23.3
40
24.8
17
21.7
c'
φ'
kPa
°
2 13 2 29.3
16
29.7
11
28.9
N 击 2 13.7 11 20.0 3.86 9.0 0.30
9 3 14.0
3 0.56
3 4.37
3
13
14.5
0.68
5.62
5
13.5
0.42
3.35
1 21 10 18.5 10 0.26
9 7.09
9 0.37
27 3.78 22.5 1.97 0.37 0.06 9.54 1.57 0.43
16 0.19 16.0 0.11 0.18 0.24 4.61 0.23 0.30
3 30 1 23.6
1 17 1 27.6
1 16.1 14 21.0 3.23 12.0 0.21
2 9 17 23.0 17 0.37 15 5.20 15 0.37
3
18 3.56 25.0 1.51 0.48 0.07 6.63 0.89 0.38
5 0.40 19.0 0.07 0.29 0.18 3.80 0.18 0.35
21.0 18 29.0 4.96 12.0 0.24
37.4 28 50.0 5.66 30.0 0.15
72.8 108.0
52.0
34 16.00
0.22
86.1 108.0
62.0
6 19.64
0.25
说明:上表各土工试验项目中每组单元格数值的说 明见右表,其他项目见右表左侧栏。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子样数 均方差 变异系数
日期:2010年10月18日
10.2 0.14 0.11 0.45
18.4 3 1.22 3
⑤1 淤泥质粘土 19.8
1.30
17.1
1.09
15.0 13 0.25 13
⑿
粉(砂)质粘 土
16.6
0.87
0.46
0.13
13.2 0.06 0.05 0.52
12.2 7 0.50 7
⒀b
残积砾(砂) 质粘性土
14.1
2.70
5.08e-08
3.68e-05 4.34e-05 3.02e-05
⒁ 全风化岩
⒂
散体状强风化 花岗岩
⒂a
散体状强风化 斑岩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附录1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固结快剪 粘聚力 内摩擦角
固结试验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
静止侧 压力系数
粘聚力
三轴固结不排水 内摩擦角 粘聚力
附表: 1-2
17.8
2
29.7
5.9
0.50.25
mm %
17.0
1
9.3 17 15.0 3.35
3.0 0.37
8.3
2
10.0
6.6
附录1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颗粒分析
0.250.075
0.0750.05
mm
mm
%
%
0.050.01
mm %
20.3
1 19.8
1
17.7 17 23.7 17 1.0 17 23.8 4.02 40.9 11.15 10.7 2.91 10.9 0.23 2.4 0.49 0.0 2.90
标准贯入 内摩擦角
c kPa 1 24 10 27 2.37 19 0.11
φ
°
18.5 10 22.0 1.96 15.5 0.11
a0.1-0.2
MPa-1
0.35
9
0.45 0.06
0.28 0.18
Es0.1-0.2
MPa
5.65
9
7.01 0.95
3.81 0.18
K0 0.41
ccu
φcu
Sr
e
%
2.73 17 92 17 0.799 17
2.74 0.01 100 6.37 0.991 0.11
2.72 0.00 79 0.07 0.594 0.14
2.74
3 95 3 1.375
3
2.74
96
1.509
2.74
94
1.204
2.73 13 2.73 0.00 2.72 0.00
91 13 0.789 13 98 5.86 0.951 0.10 79 0.07 0.619 0.13
45.6
7
58.6 7.74
35.8 0.18
WP % 22.8 17 28.6 3.08 15.1 0.14
25.3
3
26.7
22.9
22.6 13 26.3 2.22 18.5 0.10
33.5
7
44.8 5.84
27.6 0.19
⒂
散体状强风化 花岗岩
⒂a
散体状强风化 斑岩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说明:上表各土工试验项目中每组单元格数值的说 明见右表,其他项目见右表左侧栏。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子样数 均方差 变异系数
日期:2010年10月18日
工程编号:2010-G-125-7
土层 层号
土层 名称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IP
IL
14.9 17 0.28 17
④
粉质粘土 17.6 1.95 0.62 0.12
工程编号:2010-G-125-7
土层 土层
5-2
层号 名称 mm
%
④ 粉质粘土
⑤1 淤泥质粘土
8.0
1
⑿
粉(砂)质粘 土
18.5 17
⒀b
残积砾(砂) 质粘性土
30.5
6.58
5.0 0.37
9.2
2
⒁
全风化岩 17.7
0.7
20.5
mm %
35.0
1
29.4 17 53.0 8.98 12.3 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