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治疗常规
肝性脑病谵妄处理措施有哪些
![肝性脑病谵妄处理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0ab31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1.png)
肝性脑病谵妄处理措施有哪些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功能不全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其中包括谵妄,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肝性脑病谵妄是一种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行为异常、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在处理肝性脑病谵妄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
一、基础治疗。
1. 病因治疗,肝性脑病谵妄的发生与肝功能不全有关,因此首先需要对肝功能进行治疗。
包括控制肝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以及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2. 营养支持,肝性脑病谵妄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因此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包括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等。
3. 控制感染,肝性脑病谵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灶,预防感染的发生。
二、药物治疗。
1. 消除潜在因素,肝性脑病谵妄的发生与体内毒素积聚有关,因此可以使用利尿剂、灌肠等方法,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
2. 降低氨水平,氨是肝性脑病谵妄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因此可以使用氨基酸制剂、乳果糖等药物,降低体内氨水平。
3. 控制症状,对于肝性脑病谵妄患者的谵妄症状,可以使用镇静安神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氯丙嗪等,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烦躁等症状。
4. 肝保护药物,对于肝性脑病谵妄患者,可以使用肝保护药物,如丙戊酸、谷胱甘肽等,保护肝脏功能,减轻肝性脑病的发生。
三、其他治疗。
1. 睡眠管理,肝性脑病谵妄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因此需要进行睡眠管理,包括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2. 心理疏导,肝性脑病谵妄患者常伴有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等症状,因此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
3. 康复训练,对于康复期的肝性脑病谵妄患者,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认知训练、行为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认知和行为功能。
综上所述,肝性脑病谵妄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综合治疗。
在处理肝性脑病谵妄时,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ttps://img.taocdn.com/s3/m/3f475b290722192e4536f65a.png)
治疗
二、药物治疗
COMPANY LOGO
减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
促进体内氨的代谢,降低血氨
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受体拮抗剂
补充肝细胞生长因子
Company Logo
1、减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
COMPANY LOGO
导泻 口服或鼻饲33%硫酸镁30-60ml或20%甘露醇 100-200ml 灌肠 N-S 500ml + 乳果糖500ml灌肠 乳果糖 ①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②降低肠道 PH 值。用法: 10-20ml Tid po; 乳梨醇 作用机理同乳果糖;用法:10-15ml Tid PO 乳糖 ①酸化肠道 ②产生气体,增加肠蠕动。 用法: 30克 Tid PO; 抗生素 抑制细菌生成,减少氨的生成。 新霉素 1-2 克 Tid PO ;甲硝唑 0.4 克 bid PO ;利福昔明 400mg q8h po。 益生菌制剂 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氨的形成。
Company Logo
鉴别诊断
COMPANY LOGO
精神疾病 以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或行为异常等为 惟一突出表现的肝性脑病易被误诊为精神疾病。 中毒性脑病 包括酒精性脑病或酒精戒断综合征、 急性中毒、重金属(汞、锰等)脑病等。可通过追寻 相应病史和(或)相应毒理学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其他代谢性脑病 包括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低 钠血症、肾性脑病、肺性脑病等。可通过相应的原发 疾病及其血液生物化学特点分析,做出鉴别诊断。 颅内病变 包括蛛网膜下腔、硬膜外或脑内出血, 脑梗死,脑肿瘤,颅内感染,癫痫等。通过检查神经 系统定位体征,结合影像学、脑电图等检查做出相应 诊断。
轻微型肝性脑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 通过神经心理测试才能发现。 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的某些阶段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型肝性脑病和(或)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常见的并发症及死 亡原因之一。
肝性脑病怎样治疗?
![肝性脑病怎样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29bdc22a2161479171128d0.png)
肝性脑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肝性脑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肝性脑病应该吃什么药。
*肝性脑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西医治疗由于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异常复杂,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应以祛除诱因、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降低血氨、纠正氨基酸比例失调、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为主,必要时行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治疗。
1.祛除诱因许多因素可促发或加剧肝性脑病,多见于慢性肝病患者。
对能找到诱发因素者,力争及早祛除和防治诱因:(1)预防并及时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最根本的办法是降低门静脉高压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给予止血(参见《门静脉高压症》),并及时清除胃肠道积血。
(2)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如肠道感染、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坠积性肺炎、褥疮感染及败血症等,常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应及时合理地给予抗感染治疗。
(3)防治便秘可给予乳果糖、山梨醇、果导、番泻叶、大黄、山梨醇、硫酸镁等酌情口服,也可给予甘油/氯化钠(开塞露)塞肛,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4)预防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慎用镇静药,禁用含硫、含氨药物,严禁大量放腹水,减少手术、创伤及利尿过多等,祛除医源性因素。
2.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1)饮食及营养:每天给予5022.6~6696.8kJ(1200~1600千卡)热量,1500~2000ml液体量,可通过饮食、胃管给予,也可静脉补充,以维持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所需,对维持正氮平衡极为重要。
在保证足够热量的同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旨在减少氨等其他毒性代谢产物的来源。
昏迷期应禁用蛋白。
主要通过给予葡萄糖、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新鲜血及少量脂肪等维持。
患者苏醒后即应逐渐恢复蛋白质饮食,开始时先给予每天20g蛋白质,以后逐步增加蛋白质至每天40~60g。
蛋白质以植物蛋白为主,辅以乳制品。
肝性脑病怎么治疗啊?
![肝性脑病怎么治疗啊?](https://img.taocdn.com/s3/m/70d8c04f1ed9ad51f11df21d.png)
肝性脑病怎么治疗啊?
肝性脑病主要是严重的肝病所造成的,往往会造成昏迷,其中主要是代谢紊乱造成神经功能失调,不过在临床上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以下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治疗方法
1.按昏迷常规护理
必要时特别护理。
2.保证营养与热量
以高糖、低脂及严格控制蛋白质为原则。
热量希望能达到每日6276J(1500cal)左右,昏迷期应禁食蛋白质,神志好转后可酌加,初以植物蛋白为主。
如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宜鼻饲者,应行全胃肠外营养疗法。
3.去除诱因
如及时控制感染,积极控制消化道出血,防治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特别是低血钾和呼吸性碱中毒。
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立即停用含铵药物及麻醉性药物等。
4.氨中毒治疗
除须强调控制蛋白质摄入、去除诱因外,尚须注意下列各项。
(1)抑制肠道细菌产氨,可口服新霉素,病情好转后,可减量后停服。
也可采用甲硝唑或巴龙霉素。
(2)酸化肠内容,减少氨吸收,可口服乳果糖。
也可用弱酸
性溶液灌肠。
(3)降低血氨。
(4)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选用复方支链氨基酸静滴。
(5)苯二氮蕈受体拮抗剂有较好疗效。
(6)中医中药治疗。
(7)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及时应用肝素及丹参制剂。
有脑水肿可疑时,予脱水治疗。
注意防治肾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的治疗概述
![肝性脑病的治疗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05948b7a8956bec0875e393.png)
治疗原则
• 肝性脑病:是严重的内科急症,病死率极高,治疗原则应是积极治 疗原发病,维持机体的功能,消除各种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纠 正各种代谢障碍和防治各种并发症。
1、 一般治疗
• (1)食物与营养:出现肝性脑病症状时,即应停止进食含蛋白质食物, 尤其是动物蛋白,以减少氨在肠道内产生,在神志恢复后,可逐渐增 加蛋白质的摄入,自每日20g开始,以后可增至每日50~60g。
• 无蛋白或低蛋白饮食期间,每日应保持足够的热量。 • 一般每日热量应维持在5857.6~6694.45J(1400~1600cal),并以糖类
为主
• (2)加强保肝治疗:应用各种维生素,并酌情使用护肝药物及能量合 剂等。
• (3)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减少体内氨的产生:
• (1)停止摄入蛋白质食物。 • (2)清洁灌肠:清除结肠内的积血或积粪,以减少氨的吸收。
• (3)应用抗菌药物:抑制肠内细菌繁殖以减少氨的产生。 • 常可选用: • 氨苄西林1g口服,每日4次; • 小檗碱0.2~0.3g口服,每日3次; • 甲硝唑0.2g口服,每日4次; • 乳酶生0.5~1g口服,每日3~4次
• (4)改变肠内环境减少氨吸收: • 常可选用乳果糖可使肠道内pH降低,氨形成及吸收减少,用法为乳
肝性脑病病人应定期测定血糖,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 (2)脑水肿:临床观察证明,不少急性肝性脑病并发脑水肿(发生率为 38%~50%),甚至发生脑疝。故一旦出现脑水肿征象时,应及早使用 脱水药。
• 急性肝性脑病,昏迷发生2~3d后,即使无明显脑水肿表现,亦常需脱 水治疗。可选用20%甘露醇,每次1g/kg,每6~12h1次,较快的静脉滴 注般在30min左右滴完)。
肝性脑病的治疗
![肝性脑病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e6389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e.png)
三、药物治疗
乳果糖治疗 HE 常用剂量是15~30ml/ 次,每天 2~3 次,口服,以每天产生 2~3 次软便为宜。 当患者昏迷无法口服时,可予以保存灌肠。拉 克替醇甜度较低,治疗 HE 与乳果糖疗效相当, 推荐初始剂量为 0.6g/kg,分 3 次于就餐时服 用,以每日 2 次软便旳原则调整剂量。
二、营养支持治疗
(2)慢性 HE 患者则无禁食必要;
(3)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
(4)主张口服支链氨基酸制剂;
(5)蛋白质种类以植物蛋白质为主,其次是牛 奶蛋白质。
三、药物治疗
不吸收双糖:不吸收双糖在肠道中分解产生旳 有机微粒可增长肠腔渗透压,再加上其酸性产 物对肠壁旳刺激作用可产生轻泻旳效果,有利 于肠道内氨及其他毒性物质旳排出。
C 型肝性脑病以慢性反复发作旳性格与行为变 化、言语不清、甚至木僵、昏迷为特征,常伴 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 阵挛或巴宾斯基征(Babinski)阳性等神经系 统异常体现。在我国,大多数 HE 为 C 型,而 A 型及 B 型相对较少。
HE 旳诊疗主要根据急性肝衰竭、肝硬化和(或) 广泛门 - 体静脉分流病史、精神神经异常旳体 现及血氨测定等辅助检验,并排除其他精神神 经异常。
四、人工肝支持治疗
总之,HE 旳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其发生可能与 多种原因有关,所以,提倡在多环节对疾病进 行预防及治疗。治疗 HE 旳措施诸多,目前以 为老式治疗措施如低蛋白质饮食、清洁肠道、 口服广谱乳果糖与抗生素等仍具主要性,伴随 医学旳发展,新旳治疗措施也逐渐显示出优势。
在针对详细患者时,更应结合患者详细情况, 甄选合适患者旳治疗措施,因人施治,个体化、 综合治疗,才干到达满意旳治疗效果。
一、清除诱因
内科学:肝性脑病的诊疗
![内科学:肝性脑病的诊疗](https://img.taocdn.com/s3/m/d23149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7.png)
内科学:肝性脑病的诊疗一、目的和要求1. 掌握该病临床表现、分期、诊断要点和治疗。
2. 掌握该病病因和诱因。
3. 熟悉该病发病机制。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2.难点:通过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理解治疗。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概述定义。
2.病因和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以介绍临床分期为主,讲解临床表现,指出各期特征和判断主要指标。
4.辅助检查血氨、脑电图、肝功能检查,诱发电位,心理智能测试,临界视觉闪烁频率,影象学检测指明意义。
5.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是诊断要点,与引起昏迷和精神症状疾病之间的鉴别。
轻微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6.治疗(1)一般治疗:去除诱因(2)药物治疗(3)其他治疗:减少门体分流,人工肝, 肝移植,肝细胞移植.四、自学内容和要点病理和发病机制,了解四种学说及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途径。
五、参考书籍和文献1.邱德凯主编。
慢性肝病临床并发症现代诊治概念。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六、外文词汇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性脑病,blood-brain barrier血脑屏障,false- neurotransmitter假性神经递质,hyperaminohemia 高氨血症,electroencephalography 脑电图,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支链氨基酸,porto-systemic encephalopathy PSE 门体分流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HE 轻微肝性脑病。
七、复习思考题1.肝性脑病的诱因和病因有哪些?2.肝性脑病有几期?各期应注意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3.如何治疗肝性脑病?4.何谓轻微肝性脑病?如何进行诊断?。
复习指导:肝性脑病的治疗
![复习指导:肝性脑病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c3a633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5.png)
治疗肝性脑病的⽬的为治疗基础肝病和促进意识恢复。
早期治疗远⽐已进⼊昏迷期效果为好。
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有多种因素参与,应针对不同病因和临床类型有重点选择治疗⽅法。
(⼀)及早识别并纠正或去除诱因 ⼤多数HE的发病通常可找到诱因,治疗第⼀步就要纠正或去除诱因。
部分患者仅通过去除诱因⽽⽆需采取进⼀步措施,便可获得病情改善或HE逆转。
如及时控制消化道出⾎和清除肠道积⾎;预防或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积极控制感染;慎⽤或禁⽤镇静药,如患者出现躁狂,应以异丙嗪、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代替镇静药。
如有睡眠节奏紊乱者可在睡前⼝服褪⿊素以纠正其⽣物钟的紊乱;注意防治顽固性便秘等。
(⼆)减少和去除肠道氮源性毒物的⽣成与吸收 1.限制蛋⽩质的摄⼊ Ⅲ~Ⅳ期患者应禁⽌从肠道补充蛋⽩质,昏迷超过2~3天应予静脉内补充含氨基酸溶液(70g/d)。
Ⅰ~Ⅱ期患者开始数⽇应限制蛋⽩质,控制在20g/d之内。
随着症状的改善,每2~3天可增加l0-20g蛋⽩,但以不发⽣HE为度。
逐渐增加患者对蛋⽩质摄⼊的耐受性,直到60-80g/d,以维持患者基本的正氮平衡。
植物蛋⽩优于动物蛋⽩,因植物蛋⽩产氨少;能增加⾮吸收性纤维含量从⽽增加粪便细菌对氮的结合和清除;植物蛋⽩被肠菌酵解产酸有利于氨的排除。
需注意的是,对于慢性HE患者,⿎励少⾷多餐(5~6次/天),摄⼈蛋⽩量宜个体化,逐渐增加蛋⽩总量,不能⽤限制蛋⽩⽅法预防HE的发⽣,否则会使营养状况恶化。
2.清洁肠道 尤其对由消化道出⾎和便秘所致的肝性脑病,通过灌肠或导泻等措施清洁肠道,减少肠道氨的吸收具有有益的作⽤。
可采⽤以下措施:⼝服或⿐饲缓泻剂,如乳果糖、乳梨醇、25%硫酸镁;⼀⽤⽣理盐⽔或弱酸液灌肠,⼀⽅⾯排出积⾎,另⼀⽅⾯使肠道保持酸性状态,不利于氨的吸收。
3.⼝服不吸收双糖乳果糖 ⼝服后在结肠内被乳酸菌、厌氧菌等分解为乳酸和醋酸,降低结肠pH值,使肠腔呈酸性,从⽽减少氨的形成与吸收;其轻泻作⽤有助于肠内含氮毒性物质的排出;肠道酸化后,促进乳酸杆菌等有益菌⼤量繁殖,抑制产氨细菌⽣长,氨⽣成减少。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ttps://img.taocdn.com/s3/m/9b7ec5d349649b6648d747fb.png)
(1)门冬氨酸钾镁:本品为肝细胞功能不全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时的电解质补充药和治疗药,不能直接作肌内或静脉注射。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10ml,必须经10倍以上输液稀释后才能作缓慢静脉滴注。
对老年患者、肾脏清除能力下降者慎用;除洋地黄中毒外有房室传导阻滞者,肾功损害者,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应慎用。
用于治疗低钾血症时,一定要随访血镁浓度,出现高钾、高镁血症时,立即停药。
应每分钟静脉推注氯化钙100mg,必要时,使用利尿剂。
切勿与四环素、铁剂同时使用;与保钾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配伍使用时可能发生高钾血症,静滴一日一次有效者可改用口服,成人量一次4片,一日3次;预防用药时剂量可减半。
(2)门冬氨酸鸟氨酸:能直接参与肝细胞中鸟氨酸循环,使鸟氨酸与血氨结合通过尿素循环、生成尿素,最终以无毒形式排出体外。
该药还能参与三羧循环及核酸合成增强肝脏供能,增强肝脏解毒能力,迅速降低血氨,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有效改善肝功。
肝昏迷早期一日可静点20g,不得超过40g,加入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内,每支5.0g,每次不超过6支。
有严重肾功衰竭者禁用。
大剂量给药时有中度消化道反应,减少用量及浓度,减慢速度后,反应明显减轻。
(3)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能刺激正常肝细胞DNA合成,在综合治疗中促进肝细胞再生,帮助早期肝性脑病逆转。
用本品粉针剂80~120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中,每日1次静点,长期使用时要定期查肝功和甲胎蛋白。
粉针未溶解稀释前变为棕黄色时忌用。
(4)支链氨基酸:主要用于肝性脑病及肝硬化肝功不全时的营养缺乏症。
本品能提高血清支链氨基酸浓度,逆转肝硬化、肝功不全时,芳香氨基酸增多,纠正支/芳比,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本品还能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血浆非蛋白氮和尿素的含量,有利于肝组织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
本品对心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静滴速度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等反应,尤其危重者和老年病人。
肝性脑病治疗方案
![肝性脑病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7d88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1.png)
肝性脑病治疗方案引言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脏功能受损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的综合征。
它通常发生在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手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膳食和支持性治疗等。
药物治疗1. 乳果糖 (Lactulose)乳果糖是一种非吸收性的糖类药物,通过增加结肠内酸度和渗透物质的浓度来降低氨的吸收。
它还可以增加肠道细菌的产酸,促进肠道蠕动,增加大便排泄,从而减少氨在体内的积累。
一般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30-60ml,可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大便频次逐渐调整剂量。
2. 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抑制肠道内的细菌生长并降低氨的产生。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诺氟沙星 (Norfloxacin)、利福平 (Rifaximin) 和万古霉素 (Vancomycin)。
抗生素的选择应基于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
3. 嗜铵氧化剂嗜铵氧化剂如丙氨酸酶活化剂、L-精氨酸酶活化剂和甲胆碱酯酶抑制剂等可以通过促进氨的转化和排除来改善肝性脑病。
这些药物常作为辅助治疗使用,可以与乳果糖联合应用。
膳食治疗膳食治疗在肝性脑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限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的摄入应适度限制,以减少氨的产生。
一般推荐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为体重的0.5-0.8g/kg。
优质蛋白质如乳制品、鱼类和禽类等应优先选择。
2. 补充支链氨基酸 (BCAA)支链氨基酸可以改善脑功能和认知能力,因此在肝性脑病患者中常推荐使用。
常用的支链氨基酸有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肝性脑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应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支持性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和膳食调整外,还应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支持性治疗。
1. 病因治疗对于引起肝功能衰竭的原因,如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或药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阻止病情进展。
2. 液体管理肝性脑病患者常伴有腹水和水潴留,对液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肝性脑病治疗要点
![肝性脑病治疗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913a69fd0a79563d1e7220.png)
目录
一
去除诱因
二
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三
促进体内氨的代谢
四
调节神经递质
五
其他治疗
一 去除诱因
去除诱因
及时控制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并清除积血 避免快速、大量的排钾利尿剂和放腹水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缓解便秘 控制使用麻醉、止痛、安眠、镇静等药物
二 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限制或禁食蛋白质 灌肠或导泻: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禁忌肥皂水迷者用乳果糖灌肠作为首选治疗 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甲硝唑等,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的细菌 乳果糖或乳梨醇:口服后在小肠不被分解,降低肠道PH,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益生菌制剂
酸进入大脑,减少假性神经递质形成)
五 其他治疗
其他治疗
人工肝:
如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
肝移植:
适用于严重和顽固性的肝性脑病有肝移植指征者
谢 谢!
三 促进体内氨的代谢
促进体内氨的代谢
L-鸟氨酸-L-门冬氨酸(OA):目前有效的最常用降氨药物,能促进
体内的尿素循环而降低血氨
谷氨酸钾、谷氨酸钠:与游离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 盐酸精氨酸、门冬氨酸钾镁
四 调节神经递质
调节神经递质
BAGA/BZ复合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对三、四期病人有催醒作用 减少或拮抗假性神经递质:支链氨基酸(可竞争性抑制芳香族氨基
肝性脑病有急救流程
![肝性脑病有急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2b74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b.png)
肝性脑病有急救流程肝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是由肝脏功能衰竭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
当肝脏无法正常工作时,会导致体内毒素堆积,这些毒素会进入大脑,损害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
肝性脑病的急救流程非常重要,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肝性脑病的急救流程:1. 确认症状:肝性脑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精神状态改变、肌肉抽搐、手颤等。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怀疑为肝性脑病,并开始急救流程。
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怀疑为肝性脑病的情况下,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状况和急救需求。
3. 保持呼吸道通畅:肝性脑病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的情况,因此,急救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取头后仰、下颌抬起的方法,以便保持气道通畅。
4. 维持血压和心率稳定:肝性脑病患者常常伴有低血压和心率不稳定的情况,急救人员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其稳定。
5. 给予氧气:肝性脑病患者常常伴有缺氧的情况,急救人员应给予患者氧气吸入,以改善其氧合情况。
6. 纠正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患者常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等,急救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
7. 给予药物治疗:肝性脑病的急救治疗主要包括给予药物来降低体内毒素的积聚。
常用的药物包括乳果糖和抗生素。
乳果糖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毒素吸收;抗生素可以抑制肠道细菌产生毒素。
急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给予药物治疗。
8. 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如有需要,应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9. 送往医院: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以便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总之,肝性脑病的急救流程包括确认症状、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压和心率稳定、给予氧气、纠正电解质紊乱、给予药物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和送往医院等步骤。
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肝性脑病怎么办?
![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肝性脑病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1572243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d.png)
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肝性脑病怎么办?肝性脑病主要是由于重症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门体静脉分流术后所导致,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肝性脑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意识不清、行为失常,患者起病可急可缓。
肝性脑病早期表现主要是性格改变,如往常的外向性格的病人表现为抑郁、性格内向者出现语言增多。
首先,行为改变主要表现有乱写、乱画、吐痰、随地大小便、生活邋遢。
其次,睡眠习惯的改变最常见的为睡眠倒错,比如白天睡觉、晚上清醒。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嗜睡、昏睡、昏迷。
一、肝性脑病诱因有哪些呢?肝性脑病的诱因具体如下:1、一般比较常见的有肥皂水灌肠,因为肥皂水含有大量的氨和碱性物质,通过大肠吸收入血,可以使血液中的血氨超标,诱发肝性脑病。
2、消化道出血,可以导致血液中的氨元素超标,诱发肝性脑病。
3、感染性疾病,有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因感染所导致的发热,增加代谢,代谢产物加重心脏、肝脏负担而诱发肝性脑病。
4、水电解质紊乱,鉴于急性胃肠炎、腹泻、呕吐、不能进食等,会导致诱发肝性脑病。
5、长时间便秘的患者,可导致大便中的毒素经过大肠吸收入血,超过肝脏处理能力而诱发肝性脑病。
二、肝性脑病的症状有哪些?肝性脑病临床分为四期,Ⅰ期:表现为淡漠寡言、欣快激动、举止反常、行为失态、无目的游荡和扮鬼脸等幼稚动作,出现睡眠颠倒,可见扑翼样震颤。
Ⅱ期:表现为意识错乱、睡眠障碍、智能障碍及严重行为失常。
Ⅲ期:表现昏睡,常有精神错乱、幻觉及躁动。
Ⅳ期:意识完全丧失,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及病理反射消失,呈迟缓性瘫。
眼球无目的的活动,瞳孔散大,可出现全身抽搐发作。
三、肝性脑病如何治疗?肝性脑病是多种病因的综合作用下引起的复杂的代谢功能紊乱,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类型、不同诱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设计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通常包括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包含了禁止或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脱氨、深化肠道,减少氨吸收、抗感染,必要时甘露醇脱水治疗。
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
![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a6b794b852458fb770b56c0.png)
肝性脑病临床表现
A型HE发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基础上常 HE发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基础上常 在起病数日内有轻度意识障碍迅速陷入 深昏迷甚至死亡,并伴有急性肝功能衰 竭的表现,如黄疸、出血、凝血酶原活 动度降低等。
肝性脑病临床表现
C型HE以慢性反复发作的性格、行为改 HE以慢性反复发作的性格、行为改 变、甚至木僵、昏迷为特征,常伴有肌 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扑翼征、踝阵 挛阳性,或巴彬斯基征阳性等神经系统 异常。 C型HE患者除了脑病表现外,还 HE患者除了脑病表现外,还 常伴有慢性肝损伤、肝硬化等表现。
治疗原则及措施
2.锌的补充:锌是催化尿素循环酶的重 2.锌的补充:锌是催化尿素循环酶的重 要辅助因子,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合 并营养不良时常常存在锌缺乏。口服 锌制剂可以减少肠道对二价离子锰的 吸收。
治疗原则及措施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低血钠、低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低血钠、低 血钾、高血钾、碱中毒均是诱发HE的 血钾、高血钾、碱中毒均是诱发HE的 重要因素,应根据血电解质水平及血 气分析结果积极予以纠正。应根据前 一天尿量决定每日补液量(尿量+1000 一天尿量决定每日补液量(尿量+1000 ml),总量应控制在2500ml之内。 ml),总量应控制在2500ml之内。
肝性脑病的概念
HE是由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各种 HE是由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各种 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 础的、并排除了其他已知脑病的中 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 该综合症具有潜在的可逆性。
肝性脑病的临床分型
根据HE病因不同可分为以下3 根据HE病因不同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A型: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的HE,常 型: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的HE,常 起病2 起病2周内出现脑病症状。亚急性肝功 能衰竭时,HE于2~12周出现,可有诱 能衰竭时,HE于2~12周出现,可有诱 因。
肝性脑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肝性脑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c27c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d.png)
肝性脑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氨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产生神经精神症状。
【诊断提示】(1)有急、慢性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静脉侧支循环存在。
(2)有神经精神症状,如精神错乱、昏睡或昏迷。
(3)扑翼样震颤。
(4)血氨增高>70.44μmol/L。
(5)脑电图典型表现为节律变慢,出现普遍性每秒4~7次的θ波或三相波,有的出现每秒1~3次的δ波。
【临床分级(期)】1.一级(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无或有轻度扑翼样震颤。
脑电图多数正常。
2.二级(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反常为主,出现扑翼样震颤。
脑电图表现异常。
3.三级(昏睡期)以木僵、严重精神错乱、昏睡为主,叫之可醒。
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
脑电图有异常改变。
4.四级(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脑电图明显异常,有肝臭,常合并感染及肝肾综合征。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治疗原发病,消除发病诱因。
昏迷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糖类为主;不能进食者鼻饲或输高张葡萄糖溶液为主。
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阻断氨的产生和吸收(1)乳果糖60g/d,分2~3次口服或鼻饲。
(2)新霉素0.5~1.5g,3次/d或甲硝唑200mg,4次/d口服。
(3)嗜酸乳杆菌,每次20g,3次/d。
(4)导泻: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清洁灌肠,或50%硫酸镁30~60ml鼻饲导泻。
3.降低血氨(1)谷氨酸2.0~5.0g,3次/d;昏迷者可选用谷氨酸钾25.2g/d,或谷氨酸钠23g稀释于10%葡萄糖溶液内静滴,尿少慎用钾剂,腹水多或水肿时慎用钠剂。
(2)精氨酸10~20g/d加入葡萄糖溶液内静滴,尿少时慎用,伴有酸中毒或肝功能损害严重者不宜应用。
(3)γ-氨酪酸2~4g稀释后静滴。
(4)醋谷胺(乙酰谷酰胺)600~900mg,稀释后静滴。
医院肝性脑病患者诊疗护理常规
![医院肝性脑病患者诊疗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391ba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a.png)
医院肝性脑病患者诊疗护理常规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该病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氨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γ-氨基丁酸等神经化学机制是其发病假说。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大部分肝性脑病可由各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最多见)引起,也可由为改善门静脉高压的门体分流手术引起,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如果连轻微肝性脑病也计算在内,则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者可达70%。
小部分肝性脑病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性脑病的急性或暴发性肝衰竭阶段。
更少见的病因有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
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常有明显的诱因,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外科手术、感染等。
(二)发病机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由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有手术造成或自然形成的侧支循环,使来自肠道的许多毒性代谢产物未被肝解毒和清除,便经侧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而至脑部,引起大脑功能紊乱。
二、临床表现肝性脑病发生在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分流的基础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紊乱(如性格改变、智力下降、行为失常、意识障碍)以及运动和反射异常(如扑翼样震颤、肌阵挛、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和脑电图改变,可将肝性脑病的临床过程分为以下四期。
1.一期(前驱期):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轻度精神异常,可有扑翼样震颤。
此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忽略。
2.二期(昏迷前期):嗜睡、行为异常(如衣冠不整或随地大小便)、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及定向力障碍。
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阳性等神经体征,有扑翼样震颤。
3.三期(昏睡期):昏睡,但可唤醒,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云县中医院肝病科
肝性脑病(癫狂)治疗常规
一、概述
肝性脑病是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可分为急性爆发性和慢性肝昏迷两类,后者多有明显诱因。
二、诊断标准
1.有急性或慢性严重肝病或广泛门腔侧支循环病史。
2.有或无发生肝昏迷的诱因,如上消化道出血、感染、高蛋白饮食、大量利尿、放腹水、低钾、腹泻、便秘、手术或服用某些药物等。
3.有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昏迷定向力及计算力差。
4.有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升高、扑翼样震颤、病理征阳性。
5.脑电图改变自Ⅱ-Ⅲ期均有明显改变;血氨升高,70%-80%病人血氨>70.44umol/L;血清游离色氨酸减少,芳香氨基酸增高,其克分子比值<2。
6.肝功能异常,其功能多有明显损害。
7.定期检测脑视听体感诱发电位,可发现亚临床肝性脑病。
8.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
入院标准
凡肝脏病人有肝昏迷或昏迷前表现者。
检查项目
1.血、尿、大便常规。
1-2日内完成。
2.肝功能,GPT,GOT,血清蛋白定量,电泳,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
1-2日内完成。
3.乙型肝炎6项,AFP,抗HCV、HDV抗原及抗体。
3-7日内完成。
4.腹水常规及脱落细胞检查。
2-3日内完成。
5.腹部B超。
病情允许时进行。
6.血清电解质,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空腹血糖。
2-3日内完成。
7.血氨测定。
8.血清氨基酸测定。
三、治疗
1.去除诱因,仔细寻找有无诱因,及时消除诱因。
2.减少肠内有毒物质的产生与吸收:①中止蛋白质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保证热量每日5020-6695kJ,昏迷好转后逐渐增加蛋白质饮食,但蛋白质摄入量不能超过每日40g。
②用醋酸或清水洗肠,清除肠内积血与含氮物质,1-2/日。
③新霉素每日2-4g;或甲硝唑每日0.8g,口服或保留灌肠,抑制肠道细菌。
④口服乳果糖,每日50-200ml,使肠内容物酸化,减少氨的产生与吸收。
3.促进有毒物质的排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①谷氨酸钠23g或谷氨酸钾25.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以降低血氨,适用于轻度酸中毒病人。
尿少时慎用钾盐,腹水明显时慎用钠盐。
②精氨酸10-20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以降低血氨,适用于轻度碱中毒病人。
③r-氨酪酸4.0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为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亦有降血氨作用,更适用于躁动不安者。
④门冬氨酸钾镁2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可降低血氨,并补充钾镁离子。
⑤六合氨基酸250ml,静滴滴注。
尤其是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混合液,纠正氨基酸失调,减少假性神经递质产生。
⑥左旋多巴口服,每次0.5-1.0g,每日4-5次,也可静脉滴注300-600mg,每日1-2次。
4.对症治疗:①对昏迷不能进食者,可经胃管鼻饲或静脉滴注25%葡萄糖维持营养,补充足量维生素。
②对躁动不安者禁用吗啡及冬眠灵等,可用东莨菪碱、抗组胺药等。
③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每日输液总量不超过尿量加1000ml,及时纠正缺钾。
④防治脑水肿,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与甘露醇等脱水剂。
⑤防止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住院天数
20-30天。
四、疗效标准
1.治愈:意识清楚,症状消失,两周内未复发者。
2.好转:意识暂清楚,但短期内又复发者。
3.未愈:意识未清楚或逐渐加深者。
出院标准
达到治愈或好转者。
出院指导
1.出院后休息时间:暂休息1月观察。
2.对严重肝病病人应注意避免或祛除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