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教师版)

必修 3 第 3 章第 1 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1. 在以下图装置中,若固定光源地点,让花盆和木箱一同绕 d 轴匀速转动,则一段时间后,箱内幼苗的生长状况是()A.直立生长B.弯向光源生长C.不生长D.弯向窗口的方向生长【答案】 D【分析】单侧光能够影响生长素的散布,因为固定光源地点,所以花盆绕 d 轴转动时,光只能从窗口照耀进来,一段时间后,会致使生长素散布不平均,背光测多生长快,所以箱内幼苗将向窗口曲折生长, D 项正确, A、 B、C 项错误。

2.以下图,在燕麦胚芽鞘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边用光照耀,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A.直立向上生长C.向左曲折生长BD.向右曲折生长.不生长【答案】 B【分析】感觉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也在尖端,尖端完满,所以向右曲折生长。

3. 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重生时,根老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以下图),这类现象被称为极化重生。

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近根端属于形态学的下端,近苗端属于形态学的上端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C.极化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拥有重要调理作用【答案】 B【分析】近根端属于形态学的下端,近苗端属于形态学的上端,故 A 正确。

生长素是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故 B 错误。

极化重生过程中因为有叶和根的生长发生了细胞分裂和分化,故 C 正确。

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的生长拥有重要调理作用,故 D 正确。

4. 以下图所示,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一样的方式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一样方向赐予光照的表示图,培育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的状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曲折、乙直立生长不曲折、丙向右曲折B.甲向左曲折、乙不生长也不曲折、丙向左曲折C.甲向右曲折、乙直立生长不曲折、丙向左曲折D.甲直立生长不曲折、乙不生长也不曲折、丙向右曲折【答案】 D【分析】甲云母片在尖正直中间,即便有单侧光生长素也没法横向运输,故直立生长,乙是在尖端和尖端以下部分用云母片间分开,即便尖端生长素不平均,但不可以运输到下边,不会发生曲折,丙图是阳光直射,但云母片在右边不可以向下运输,而左边能向下运输,故弯向右侧, D。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C、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2.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A.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B.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C.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D.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3.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植物的根向地心方向生长C.含羞草的小叶受触摸合拢 D.植物向光生长4.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5.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6.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7.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的是( )8.将燕麦胚芽甲(顶端套上锡箔小帽)和乙(自然状态)均置于单侧光下,一段时间后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胚芽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D.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9.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10.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11.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A.向左弯曲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前方弯曲生长 D.直立生长不弯曲12.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人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2飞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盒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4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在体内含量较少 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5下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如果同样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A.IB.ⅡC.ⅣD.V6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 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表明插枝的死活7匈牙利学者帕尔(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下图)。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8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

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9(多选)如下图A、B、C、D、E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10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2(人教版必修3)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2(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1.对于一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B.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C.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D.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B.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3.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2)(3)(5) B.(2)(3)(5)(7)C.(2)(3)(5)(6)(7) D.(2)(3)(5)(6)4.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扦插枝条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扦插枝条成活。

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5.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6.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是胚芽鞘将()A、向右弯曲B、向左弯曲C、向前弯曲D、直立生长7.下图示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图中弯向光源的是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8.科学家做过如下的实验:(1)把不含生长素的两琼脂块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2)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形态学下端;(3)把一段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与(2)同样的试验(如下图),三个实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练习:第3章_第1节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有答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练习:第3章_第1节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有答案)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目标导航 1.通过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历程,解释生长素的分布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2.通过教材中的图示来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阅读P 46-47) 1.达尔文实验(1)发现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进行实验①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②条件:单侧光照射。

③处理及现象:处理方法胚芽鞘弯向光源胚芽鞘不生长不胚芽鞘弯向光源(3)推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和拜尔的实验·①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也不弯曲;②胚芽鞘尖端和下面部分之间插入琼脂片+单侧光→弯向光源生长①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左侧+黑暗→向右弯曲生长;②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右侧+黑暗→向左弯曲生长3.温特实验琼脂块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琼脂块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推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4.1946年,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IAA)。

5.植物激素的含义: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阅读P48)1.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转变而来。

2.运输(1)方式:主动运输。

(2)方向①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单方向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②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

3.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判断正误:(1)上述科学家的实验都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突出了单一变量的作用。

()(2)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鲍森·詹森;提取该物质的是温特,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含答案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含答案

必修3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人教新课标)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思维导图】【微试题】1 如图所示,①②③为对胚芽鞘作不同处理的实验,④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B.①中胚芽鞘直立生长,②③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④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④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方法规律】用“两看法”判断植物生长弯曲状况(1)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①能则生长;②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2)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①若均匀则直立生长;②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2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微探究】(1)若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中,植物还能发生极性运输吗?还具有向光性吗?提示:极性运输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即使在太空中也会发生极性运输,也具有向光性。

(2)若加入呼吸抑制剂,则植物生长素的运输会受到影响,由此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提示:主动运输。

3 2014全国高考]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D【特别提醒】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的辨析(1)极性运输就是将物质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送到形态学下端,如根尖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上运输,而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word解析版)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word解析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专题练习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甲~丙是在切去尖端后进行的处理A.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4B.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3C.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只有丙D.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答案】A【解析】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A、B错误;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是甲、丙,C错误;丁给以单侧光照,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甲、乙、丙不具有尖端,不能接受单侧光照,因此甲、乙、丙不能向光弯曲,D正确。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A.若探究苗尖端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答案】A3.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A.主动运输B.极性运输C.自由扩散D.渗透作用【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4.下图为达尔文进行的某植物向光性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结果说明尖端是该植物的感光部位B.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C.省略第⑤组实验,该实验仍可获得确切的实验结论D.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②、③的尖端以下部位生长高度相同【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①②实验说明尖端是该植物的感光部位,A正确;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B错误;省略第⑤组实验,则该实验不能获得确切的实验结论,C错误;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②由于没有尖端,不能生长,而③直立生长,D错误。

[来源:学,科,网Z,X,X,K]5.某小组利用同一种植物幼苗进行如下实验,几天后,预测幼苗的茎仍直立生长的是A.ⅠB.Ⅰ和ⅡC.Ⅱ和ⅢD.Ⅰ、Ⅱ和Ⅲ【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装置Ⅰ中幼苗处于暗室中,没有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幼苗将直立生长;装置Ⅱ的右侧上方有单侧光刺激,此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弯向光源生长;装置Ⅲ的右上方和右下方均有单侧光,因此与装置Ⅱ相同,茎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而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抑制生长,因此向光一侧生长快,使根背光生长,故A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业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基础题组】1.吲哚乙酸是( )A.植物生长素B.垂体生长激素C.性激素 D.脑激素解析:选A 植物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

2.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解析:选 C 由于题干中所说的是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导致了胚芽鞘的弯曲,而选项D的琼脂块与尖端不存在必然的关系,所以不能说明,选项A、B有单侧光的存在,与题意不符。

3.如图,①②③④均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③和④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尖端,②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能直立生长和弯曲生长的依次是( )A.④③B.③④C.②③D.③②解析:选 B 因①②③④均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③和④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尖端,②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故①②没有生长素不生长;③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④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弯曲生长。

4.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

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A B C D解析:选 D 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切段形态学的位置。

5.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 )A.单侧光使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抑制细胞伸长B.单侧光使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促进细胞伸长C.生长素在向光侧分布多,加快了光合作用D.生长素在向光侧分布多,抑制向光侧细胞伸长解析:选 B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向光侧分布得少些,而背光侧分布得多些,因此,背光侧细胞生长速度比向光侧要快,所以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基础知识限时练习 - 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基础知识限时练习 - 附答案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倒置形态学__上端____形态学__下端____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 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

2.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过程及结论(1)达尔文实验(2)詹森实验(1)达尔文①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②生长弯曲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③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像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耳实验(4)温特实验(3)拜耳: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4)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其命名为“生长素”。

(5)后来科学家:①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IAA)②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6)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4.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部位:植物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3)运输方式①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

②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③横向运输:受单侧光、重力、离心力作用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作用方式:与动物激素作用相似,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传送给细胞,对细胞代谢进行调节。

2. 生理作用:与生长素浓度有关。

(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生物试题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

(1)发现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即在____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方向生长的现象。

(2)进行实验。

①取材:金丝雀草的胚芽鞘。

②条件:单侧光照射。

③操作及现象。

(3)得出结论。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背光面比______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________传递给下部。

(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胚芽鞘生长情况一样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拜尔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与现象。

实验条件:______中。

(2)实验结论。

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_________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

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________。

5.1946年人们才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

6.植物激素的含义:由________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答案:1.(1)单侧光光源(2)③向光弯曲生长不生长不弯曲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3)胚芽鞘的尖端向光面2.(1)不生长不弯曲向光弯曲生长(2)琼脂片不一样。

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3.(1)黑暗(2)分布不均匀4.朝对侧弯曲生长不弯曲不生长生长素5.吲哚乙酸6.植物体内生长发育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

2.来源:由________转变而来。

3.运输方向与方式。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30(人教版必修3)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30(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1.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2.吲哚乙酸是()A.植物生长素 B.垂体生长素 C.性激素 D.脑激素3.图3-1-17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图3-1-17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4.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

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③④⑤5.匈牙利学者帕尔(A.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6.如图所示,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 )A.甲、乙B.乙、丙C.甲、丁D.丙、丁7.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匀速旋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为8.图表示砑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位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射下(如右图所示),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能说明( )A.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B.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C.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D.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9.高等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合成生长素的数量甚微的是()A.叶原基B.嫩叶C.成熟叶片D.发育中的种子10.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渐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11.如图是对燕麦胚芽鞘的有关研究实验示意图,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你认为下列结论最正确的是12侧光)()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13.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尖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定量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就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光照引起生长素向下运输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光照促进生长素的合成14.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14C的吲哚乙酸存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及答案

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A.呼吸作用加强B.蒸腾速度加快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D.光合作用增强空行2.将燕麦胚芽鞘作如右图所示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直立生长D.停止生长3.用琼脂块收集燕麦胚芽鞘中的生长素,下列方法收集生长素最多的是(图中长方形代表琼脂块)4.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主要是由于A、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不起作用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5.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在图示位置时为6. 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

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长素多7.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f>a=b=d=e>g>cB.a=f>d=e>b=g>cC.c>a=f>d=e>b=gD.c>f=d>a=b>e=g8.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皮和果皮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才能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B.田间喷洒萘乙酸可杀死杂草,这说明生长素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C.植物的向光性不仅受到生长素的调节,还受到生长抑制物的影响D.成熟的梨能催熟未成熟的柿子是由于赤霉素和脱落酸共同作用的结果9.在农业生产中,收获大豆时经常出现“空瘪粒”,导致减产,下列正确的叙述是A.出现“空瘪粒”是因为子房壁未发育成果皮B.出现“空瘪粒”是由于大豆种子无胚乳C.出现“空瘪粒”是由于卵细胞未受精D.对未授粉的花蕾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避免“空瘪粒”10.下圈左侧为蒸麦胚芽鞘历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二.非选择题:1.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3章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3章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答案

第三章第1节一、选择题1.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①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有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C.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答案] D2.荷兰学者Frits 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经1~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下图)。

该实验结果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①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②该物质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③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④单向光刺激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3.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科学家曾做了下列实验:①切取燕麦胚芽鞘的顶端,按下图所示分别插入云母片;②把A和B分别置于完整的琼脂块上,C 和D分别置于中间分开的琼脂块上;③再把A放在暗处,B、C、D沿箭头方向照光。

若A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对值为100,则B、C和D的各值如图所示。

下述关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D.背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少[答案] D4.下图是4棵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②号和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一孔,使光线能射入。

如果要研究光和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②D.①和③[答案] B5.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答案] C6.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版含解析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版含解析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基础巩固W i从某被子植物体上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材料是()A. 幼嫩种子B.成熟叶片C. 果皮D.成熟种子答案|A< 2不属于生长素运输特点的是()A. 主动运输B. 由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C•尖端部位可进行横向运输D. 由顶芽向侧芽运输解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属于小分子,进行主动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答案| B3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 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答案 | B4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时会发现()A. 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B. 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C. 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D. 无法确定答案| B•5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一定影响生长素合成的因素是()A. 基因B.组织的成熟程度C. 器官种类D.光照生长素的合成是一种代谢反应,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由基因指导合成,器官类型不同,组织 的成熟程度不同,该酶的表达情况有所不同。

所以基因、器官种类和组织的成熟程度都影响 生长素的合成。

一般认为,光照是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因素,但还没有证据说明光照影响生长素 的合成。

答答案D6将燕麦胚芽鞘做如图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 )A. 向左弯曲生长B. 向右弯曲生长C. 直立生长D. 停止生长 答答案A7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 、b 、c 、d 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A. 处理图甲中的 A 端,不能在图甲中的 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B. 处理图甲中的B 端,能在图甲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14C. 处理图乙中的 A 端,能在图乙中的B 端探测到 C 的存在D. 处理图乙中的B 端,能在图乙中的 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解析对于甲枝条来说,A 端为形态学上端;对于乙枝条来说,B 端为形态学上端;由于生长素具 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所以图甲中,若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处理 A 端,则在B 端可探测到14C 的存在;图乙中,若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 处理A 端在 B 端探测不到1414答答案D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b>cB.c>b>dC.b>a>c D.a=b=c解析]单侧光照可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而生长素浓度c>a=b>d 。

2020-2021人教版生物必修三高二课时同步练习《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答案)

2020-2021人教版生物必修三高二课时同步练习《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答案)

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会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传递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在尖端分布不均D.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下部产生的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2.植物具有向光性.如图是研究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该实验说明()A.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B.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C.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D.生长素能从幼苗尖端传递到尖端下部3.(2019 .湖北宜昌期中)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尖端下面的一-段D.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尖端4.如图中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②③④中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5.下列组图是有关胚芽鞘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时,可设置①和③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则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上述实验中所用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的6.动植物体内都能够产生激素,下列有关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分析正确的是A.二者都属于小分子有机物,都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B.一般都由动植物特定的器官产生,然后运输到作用部位起作用C.在动植物体内,只能在作用部位检测到激素的存在,其他部位检测不到D.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均不能给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7.下列有关生长索的产生和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B.生长素的合成没有专门的器官C.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可发生横向运输D.生长素只能从高浓度运往低浓度8.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主要是通过韧皮部运输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3章第1节一、选择题1.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答案: C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解析:图a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b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胚芽鞘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图d中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答案: D3.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解析:由于本题中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会对胚轴切段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由于感光部位已被切除,所以胚轴切段没有出现弯曲生长的现象。

答案: A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是很少的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移动的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不需要能量D.单侧光下燕麦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可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解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需要能量。

答案: C5.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含量相同,则对一段时间后a、b、c、d、e、f、g空白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c>f=d=e>a=b=g B.f>a>d=e>b=g>cC.c>a=f>d=e>b=g D.f>a=b=d=e>g>c解析: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量是一样的,由于a、b 所在的胚芽鞘去除了尖端所以不会感受到单侧光,从而a、b中的生长素含量相等;d、e所在的胚芽鞘中含有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d、e中生长素的含量相等;由于c位于胚芽鞘形态学的上端,所以不会获得生长素,c中生长素的含量为零;f和g所在的胚芽鞘尖端发生了横向运输,从而使f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g侧。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觉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是达尔文所进行的相关探讨示意图,图甲为试验方案,图乙为试验结果。

下列关于该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单侧光B.1号与2号装置的光源位置、孔径大小都是无关变量C.试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D.由试验结果可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参考答案】B1.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试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假如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试验证明白A.生长素是极性运输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2.如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试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3.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缘由是①重力使得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A.①②③⑤B.①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⑥1.【答案】B【解析】分析试验过程可知,本试验的自变量是放置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的琼脂块中是否含有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因变量是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放置琼脂快后的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而假如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从而说明胚芽鞘朝对侧弯曲生长的刺激来源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所以B正确;本试验中没有进行单侧光照耀,因此不能得出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的结论,也不能得诞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A、D错误;本试验没有对尖端产生的物质进行分别提取和分析鉴定,因此也无法推断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
C、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
A.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
B.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
C.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
D.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
3.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A.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植物的根向地心方向生长
C.含羞草的小叶受触摸合拢 D.植物向光生长
4.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5.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
6.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7.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的是( )
8.将燕麦胚芽甲(顶端套上锡箔小帽)和乙(自然状态)均置于单侧光下,一段时间后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胚芽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D.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9.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10.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11.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
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
A.向左弯曲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前方弯曲生长 D.直立生长不弯曲
12.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人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

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
13.葵花茎的向光性是因为()
A.光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 B.光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C.光促进细胞分裂 D.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4.植物激素是指()
A.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一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
C.细胞合成的有调控代谢活动的活性物质
D.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5.植物的下列运动现象,哪一项与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A.在照光方向刺激下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
B.在光线明暗刺激下酢浆草的叶片昼开夜合
C.在几个雨点的刺激下含羞草的小叶合拢起来
D.在触摸等刺激下紫薇(痒痒树)的枝条微微抖动
16.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
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是很少的
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的顶端运输向基部
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都不需要能量
D.单侧光下燕麦胚芽鞘顶端的生长素可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
18.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 )
A.无法确定
B.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C.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
D.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19.如图甲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在①②③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
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
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
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
20.(2012年潍坊三县联考)在太空中做如图实验处理,有关
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
B.生长素浓度:a>c=d>b,①生长最快
C.生长素浓度:a>d>c=b,③生长最快
D.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B C D D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B A C C B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