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资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主要靠附肢的活动进行运动,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也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飞行为主,滑翔是省力的运动方式,鼓翼飞行是基本方式。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与滑翔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股骨)、短骨(跟骨)、扁骨(顶骨)和不规则骨(蝶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其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

部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

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有机物决定了骨的柔软性和弹性。无机物决定了骨的硬度

和脆性。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

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

纳红骨髓),红色。

7、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

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

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9、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儿童少年期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

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约占1/3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少于1/3 多于2/3,弹性小,易骨折

10、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关节头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图注:

①关节软骨,

②关节腔,

③关节囊,

④关节头,

⑤关节窝,

⑥关节面

11、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2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13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14、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骨、肋骨和胸椎共同构成胸廓,保护心脏、肺等器官。髋骨、骶骨和尾骨共同构成骨盆,保护着膀胱和肠等器官,女性的骨盆还可以保护卵巢等器官。

15、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其中屈肘与伸肘都是在两组以上肌群协调下完成。

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16、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第1节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2、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分为:先天性行为(不依赖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行为(借助经验经历)。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自然进化而来,如:蜜蜂跳舞、酿蜜、蜘蛛结网、母鸡营巢孵卵、昆虫的趋光趋热行为、动物的抚育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则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行为,如:小狗算加法。学习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能判断或举例)

3、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第2节动物学习的主要类型

1、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懂得举例和分辨)

注意: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为同种动物。

记住: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2、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

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懂得分辨)

2、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3、动物行为研究案例: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色觉。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4、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5、动物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