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管理会计第四章知识分享
总结管理会计第四章共15页word资料
第四章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概述一、名词解释1、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填空1、管理者的组织职能主要包括(组织设计)、(组织运行)与(组织变革)三大部分内容三、简答1、简述组织职能的基本内容设计并建立组织结构;设计并建立职权关系体系、组织制度规范体系与信息沟通模式,以完善并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人员配备与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协调与变革。
四、论述1、试述组织职能的基本原则(1) 有效实现目标原则。
即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从组织要实现的目标、任务出发,并为有效实现目标、任务服务。
(2)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要按照专业化的原则设计部门和确定归属,同时要有利于组织单元之间的协作。
(3)指挥统一原则。
即在设计职权关系中,必须保证指挥的统一性,防止令出多门。
(4)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每个管理者管理幅度大小的设计,必须确保能实现有效控制。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要将高层管理者的适度权力集中与放权于基层有机结合起来。
(6)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要使每一个组织单元或职位所拥有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相匹配。
(7)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既要保证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又要在目标或环境变化情况下能够适应或及时调整。
(8)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
为了保证公正和制衡,决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必须分别设置。
(9)精简高效原则。
机构既要有效率,又要精简。
2、试述组织职能的基本程序第一阶段:组织设计过程,包括:(1)要根据组织的宗旨、目标和主客观环境,确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2)根据企业目标设置各项经营、管理职能,明确关键职能,并把公司总的管理职能分解为具体管理业务和工作等。
(3) 选择总体结构模式,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4)设计纵向与横向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系与协调方式、信息沟通模式和控制手段,并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
第二阶段:组织运行过程,包括:⑸为组织运行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
管理会计第四章讲义
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在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利用对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短期生产经营决策、特殊状态下的生产决策问题。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经营决策的主要分析方法以及其在经营决策分析中的具体运用。
本章主要考核内容:1.了解决策的概念、特征和种类;2.理解和运用经营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3.运用经营决策分析方法对企业具体生产决策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1.决策分析的含义决策分析是指为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与企业未来经营战略、方针或措施有关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
2.决策的特征决策的特征包括:1)决策总是面向未来;2)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3)决策要考虑人的因素;3.决策的分类A.按决策对经营活动的影响期的长短分类——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B.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分类——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C.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类——独立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和组合方案决策。
4.决策分析的程序1)确定目标2)收集与决策目标相关的信息3)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针对可实现目标提出一系列的被选方案4)选择其中最满意的方案进行执行5)跟踪和反馈第二节经营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概念按照成本是否与决策分析有关,方案成本可以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一)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在经营决策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成本,是由某项特定决策方案直接引起的未来成本支出,并且是不同方案之间有差别的未来成本。
常见的相关成本包括:1.增量成本狭义增量成本是指因实施某项具体方案而引起的成本,如果不采纳该方案,则增量成本就不会发生;广义增量成本是指两个备选方案相关之间的差额,又称差量成本。
增量成本是一种边际成本,由于业务量增加而增加的变动成本,是变动成本总额的变化。
边际成本是指当业务量无限小变动时,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的变动之比。
中南财大 管理会计 第四章
第四章预测分析第一节预测分析概述一、什么是企业经营预测二、什么是预测分析三、预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原则1、延续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相似性原则4、统计规律性原则四、预测分析的基本方法(一)定量分析1、趋势预测分析法2、因果预测分析法(二)定性分析法五、预测分析的一般程序1、确定预测目标--收集、分析信息2、选择预测方法--实际进行预测3、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评价4、修正预测结果--输出最后预测结论第二节保本点的预测分析一、保本点的意义、性质及其表现形式二、单一产品保本点的预测方法1、本量利分析法2、贡献毛益分析法3、图示法三、多种产品保本点的预测方法1、按主要产品的贡献毛益率进行预测2、分算法3、加权平均法4、贡献毛益率分解法四、安全边际的意义及其计算1、安全边际率与销售利润率的关系2、安全边际率与保本点的关系3、安全边际率与经营杠杆率的关系第三节利润的预测分析一、利润指标的性质二、预测利润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P=px-(a+bx)2、贡献毛益的基本概念P=Tcm-a=(px-bx)-aP=cm•x-aP=px•cmR-aP=Tcm•(1-a∕Tcm)3、经营杠杆的基本概念P=p•(1+R•DOL)4、安全边际的基本概念P=MSu•cmP=MSd•cmR三、确定目标利润1、销售利润率2、资金利润率3、产值利润率四、保利分析的意义及其数学模型TSu=(a+TP)∕cmTSd=(a+TP)∕cmR税前利润=税后利润÷(1-税率)五、利润的敏感性分析1、各因素对利润的敏感程度2、各因素逐个变动对保证目标利润实现的预测分析3、各因素同时变动对利润影响的综合4、预测分析5、产品结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第四节销售预测分析一、销售预测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理二、趋势预测分析法1、算术平均法2、移动加权平均法3、指数平滑法4、回归分析法二次曲线法三、因果预测分析法四、判断分析法1、专家判断法2、个人意见综合判断法3、专家会议综合判断4、模拟顾客综合判断法5、德尔斐法6、推销人员意见综合判断法7、经理人员意见综合判断法五、调查分析法第五节成本的预测分析一、成本预测的重要性二、成本预测的步骤1、提出目标成本草案2、预测成本3、拟定降低成本的各种可行性方案4、制定正式的目标成本三、预测成本最常用的方法1、高低点法2、加权平均法3、回归分析法第六节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分析一、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意义及其主要依据二、预测资金需要量最常用的方法1、销售百分比法2、回归分析法。
管理会计各章知识点总结
管理会计各章知识点总结管理会计是一门关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分析和工具的学科,它通过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状况、成本、产品定价以及资本预算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
在管理会计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并熟练掌握各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管理会计的各章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一章:管理会计导论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的核心任务是提供有关经营决策和控制的信息,而财务会计则着重于提供外部报告结构。
了解两者的区别对我们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是有帮助的。
第二章:成本与费用的概念及类别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成本与费用的概念、分类以及相关术语。
我们了解到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费用可分为可变费用和固定费用。
了解不同类型的成本和费用对于成本控制和管理决策非常重要。
第三章:成本与效益分析成本与效益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决策的可行性和效果。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成本与效益分析的方法和计算公式,例如净现值、内部回报率和投资回收期等。
了解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企业的投资决策。
第四章: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章介绍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预算、责任会计和绩效评估等。
了解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运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信息系统来辅助管理决策。
第五章:预算及其编制预算是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控制和决策工具。
这一章讲解了预算的概念、编制方法以及预算控制和预算修订的重要性。
预算的编制要求我们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业务流程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和资源分配。
第六章: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衡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差异的方法。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标准成本的计算和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掌握标准成本法对于企业成本管理和业绩评估非常重要。
管理会计第四章
管理会计第四章4.1预测概述4.1.1预测分析的概念和基本程序1、预测分析,是根据经济活动的有关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结合未来变化要求,采用一些列的科学的计算方法和技术方法,对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或发展趋势所进行的预测和推测。
预测的真正目的是有助于应变。
预测分析可以提高企业对不确定事件的应变能力,减少不利事件出现带来的损失,增加有力机会带来的收益。
2、基本程序(1)明确预测对象和要求(2)收集和整理资料(3)运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进行预测(4)定其检查验证结果。
4.1.2预测分析的基本方法一、定性预测,是指由专业人员根据时间经验,对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或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
分为专家预测法,市场调查法1、专家预测法是指通过向专家进行调查,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在对过去的经济活动及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有关经济指标进行预测。
分别征求专家意见的基本做法是(1)提出预测目标,对专家提出的答复要求;(2)收集、整理专家意见(3)再次征求意见(4)确定预测结果优点:各位专家可以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企业可以收集有关专家的意见,了解不同的看法,再将各种不同意见整理后,与专家进行交流,相互启发,开拓思路,取长补短;有助于克服预测中的主观臆断,减少随意性,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不足:责任相对分散,耗时较多。
主要适用于企业对资金需要量以及市场产品销售量等方面预测。
2、市场调查法,是指通过对选取的与预测对象相关的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要素的调查,从而掌握预测对象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
市场调查法是以统计抽样原理为基础,采用典型的调查方法,在充分考虑调查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调查单位和调查项目,通过对客观项目的周密调查,仔细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代表性较高的资料,形式有走访用户、召开有关人员会议、电话咨询等。
优点: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加快预测速度不足:科学依据不足,准确性、可靠性较差。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四章知识点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四章知识点第四章主要内容:一、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1.成本管理的概念:成本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最佳利润和竞争力而进行的各种策略和措施的总称。
它通过对企业成本的全面管理,以实现成本控制、成本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等目标。
2.成本管理的目标:包括成本控制、成本降低、成本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等。
二、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措施1.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措施:(1)成本责任核算:通过设立成本责任中心,明确成本责任人,并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实行分级的成本控制。
(2)追踪成本:及时掌握各项成本支出的情况,并进行成本核算。
(3)设立成本预算:根据企业的目标和战略,进行成本预算编制,控制成本支出。
(4)成本分析:通过成本分析,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成本降低的方法与措施:(1)合理配置资源:通过进行资源配置的合理规划,降低成本。
(2)优化流程:分析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优化流程,降低成本。
(3)控制企业规模:适当控制企业的规模和经营范围,避免资源过度配置和浪费。
(4)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降低单位成本。
三、成本分析与成本指标1.成本分析的方法:成本分析是通过对成本的分解和分析,找出成本构成中的问题,为成本控制和优化提供依据。
(1)按照功能进行成本分类:将企业的成本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
(2)按照行为进行成本分类:将企业的成本按照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进行分类。
(3)按照时间进行成本分类:将企业的成本按照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类。
2.成本指标的应用:成本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成本管理效果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成本指标有:平均成本、单位成本、季度成本、产品成本、人工成本等。
四、投资决策与成本管理1.投资决策的基本概念:投资决策是指企业通过对各种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比较,选择最佳投资项目的过程。
2.投资决策与成本管理的关系:投资决策需要考虑项目的成本,成本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对企业成本的管理,为投资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最新最新最新《会计》第四章习题和答案解析教案资料
《管理会计》第四章习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贡献边际B.贡献边际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边际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A.贡献边际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边际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A.33.33%B.25%C.50%D.20%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贡献边际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边际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A.16.40B.14.60C.10.60D.10.40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管理会计-第4章一
2019/11/11
7
(三)经营决策的分类
企业的决策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019/11/11
8
1. 企业决策按其影响时间的长短,
可划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短期决策是指其影响一般只涉及到一年内的收支和盈亏, 实现现有技术装备和经营条件的最优利用,争取最佳经 营效益的决策。
它包括:自制或外购零部件的选择、出售或进一步加工 的选择、不同生产方法的选择等生产、销售决策和与其 相关的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
2019/11/11
19
[例4-1] 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既可以选择生产 A产品,也可以选择生产B产品。A、B两种 产品的相关成本、售价资料如表4-2所示。要 求分析决策企业生产哪种产品的方案更有利。
2019/11/11
20
表4-2 A、B产品相关成本、售价资料
产品 项目
产品A
产品B
预期销售数 量
此外,当两个以上方案作比较分析时,可两两求出多个IP, 并通过作函数曲线图的方式形象、直观地描述清楚各方案的成本 函数关系及其成本无差别点,再根据业务量的范围来判断出成本 最小的最优方案。
2019/11/11
24
[例4-2]某企业生产M产品可以选择甲、乙两种 方案,各方案相关成本资料如表4-4所示。要求 分析企业应选择何种方案生产M产品。
2019/11/11
23
假定两个方案的成本函数分别为C1 = f(x),C2 = g(x),且 它们的相互关系及成本无差别点如下图所示。
成本
C1 = f(x) C2 = g(x)
0
IP
业务量x
根据上图,可做出如下决策分析:(1)若O<x<IP,则 C1代表的方案优;(2)若x = IP,则两方案无优劣之分;(3) 若x >IP,则C2代表的方案优。
大学《管理会计》公式总结
1、有限资源利用的决策单位资源边际贡=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标准【管理会计】第五章公式总结1、成本加成定价法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加成率)=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1)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①以单位产品总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公式: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总成本×(1+加成率)②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公式如下:产品价格=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加成率)(2)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①以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公式: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1+加成率)②以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公式如下: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1+加成率)2、加成率的确定成本加成率的大小一般取决于企业生产该产品所希望获得的目标利润。
目标利润的计算公式:目标利润=平均投资总额×目标投资报酬率加成率的确定具体可分为如下四种(缺什么补什么)(1)以产品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成本总额×100%(2)以产品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总额×100%(3)以产品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100%(4)以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固定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总额×100%1、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单利计息公式:F =P ×(1+i ×n )P 表示本金,F 表示本金和利息之和,i 表示利息,n 表示存款年数复利计息公式:F =P ×(1+i )n2、计算复利终值和现值公式其中,现值为P V ,终值为F V ,i 为利息率,n 为复利期数F V =P V ×F V I F i,nP V =F V ×P V I F i,n3、年金终值公式年金终值系数:其中,A 为年金,FVA 为年金终值,PVA 为年金现值4、求现金净流量N C F =C I F -C O FN C F 为净现金流量,C I F 为现金流入量,C O F 为现金流出量5、营业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NCF t )=该年营业收入-该年付现成本-该年所得税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NCFt)=该年税后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6、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式中:k —资本成本,以百分率表示;I —利息费用;T —所得税率;P —筹资数额;F—筹资费用。
管理会计课堂笔记第四章
管理会计课堂笔记第四章管理会计课堂笔记第四章第四章变动成本法第一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一、产品成本的组成不同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对固定成本的处理不同。
在完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而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成本,全额列人损益表,从当期销售收入中扣减。
二、在“产成品”与“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的不同按照完全成本法,不论是已销产品,还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即各会计期末的产成品和在产品都是按全部成本计价。
而按照变动成本法,不论是已销产品,还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其成本都只包含变动成本,因此,期末存货是按变动成本计价的。
由此可见,由于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存货的估价不同,完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
三、在盈亏计算方面的区别由于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固定成本的处理不同,从而对分期损益产生了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产销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分期损益相同。
表示如下:当本期生产量=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认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产销不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
(1)当本期生产量>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认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2)当本期生产量<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认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第二节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一、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对完全成本法的评价完全成本法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两点:(1)可以大大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
(2)有利于企业编制对外报表。
其缺点是:由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掺杂了人为计算上的因素,使得利润的多少和销售量的增减不能保持相应的比例,因此,用该种方法计算的分期损益难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
管理会计,第四章,经营预测
16
解: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回归预测法整理并计算 出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年份
销售量Q 人均月收入X (万件) (百元)
QX
Q2
199n9 Q1X55
b 2000 n 16X0 2
2001
185
X 5.5 Y 852.5
6.0 2 29760.1.05
X
6.3
1165.5
24225 25600 34225
30
30
25
29 1160 000
100
100
100
100 4000 000
24
4.3 成本预测
一、成本预测的概念
成本预测是依据成本的有关数据、可能发生的环境变化 以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成本 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作出预测。
二、成本预测的程序
1、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提出初选的目标成本
Qˆ 2007
255
9.4
2397.0
2008=6.74+2277.015 10.5=9.26 91.8(万2件592).0
65025 72900
2009
275
9.9
2722.5
75625
合计
2420
86.4
19630.5
549350
X2
30.25 36.00 39.29 49.00 56.25 64.00 67.24 81.00 88.36 92.16 98.01 701.56
12
加权平均法,例题
例:考察期内各个月份实际销售额分别为: 1200、1000、1100、1300、1200、1080 权重分别为:1、2、3、4、5、6 则预测值为: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一、管理会计的产生现代会计有两大分支,一是传统的财务会计,另外是新兴的管理会计。
在1952年在伦敦举行的世界会计学会年上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个专用名词。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1970年以后,是管理会计体系从正式形成到发展为高级管理会计阶段。
我国的管理会计,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兴起的。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源于同一母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2、两者所处环境相同,工作客体有相似之处,最终奋斗目标一致3、两者都面临着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问题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工作侧重点(具体目标)不同2、工作主体(范围)的层次不同3、作用时效不同4、遵循的原则、标准和依据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不同5、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不同6、方法体系不同7、工作程序不同8、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9、观念的取向不同10、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三、管理会计的职能(一)预测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
(二)决策决策职能是管理会计的核心。
(三)计划(四)控制控制是指组织、协调企业的经济活动,使之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有序地进行。
管理会计的前三个职能的作用是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会计的控制职能的作用在于针对现在。
因此,管理会计把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统一起来,使整个管理工作目的更加明确。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规划与决策会计”和“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两项内容。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一、企业成本的分类(一)成本按可辨认性分类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
1、直接成本。
它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有直接联系,能够明确判断其应归属对象的成本。
2、间接成本。
它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并无直接联系或无法追踪其归属对象的成本。
(二)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1、生产成本。
管理会计学详细资料(适合自学)unit4经营预测思维导图
4.1 销售预测
一、定性销售预测(定性分析法) 二、定量销售预测(数量分析法)
判断分析法
直觉判断
调查分析法
代表性顾客的消费倾向
算术平均法
各历史时期的销售量看成同等重要,不能体现增减趋势
趋势预测法 因果预测分析法
加权平均法
近期观察值的权数大一些,远期观察值的权数小一些
指数平滑法
公式ppt20
预测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全部产品平均利润率ppt62 因产品品种结构变动而增减的利润ppt62
4.4 资金需要量预测
一、资金总需要量预测 二、固定资金需要量预测 三、流动资金需要量预测
资金增长趋势预测法
销售规模 生产规模
预计资产负债表法(销售百分比法)
生产设备需要量的预测
其他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
优点
比较灵活 在不同程度上考虑了以往所有各期的观察值,比较全面
回归分析法(最常用)
回归直线法 多元回归法
y = a + bx 1
季节预测分析法(了解即可)
销售量
加法模型 乘法模型
与前述方法的联系
是前述各种方法在考虑季节因素的情况下的一种调整
4.2 成本预测
目标成本法下的成本预测
目标成本 = 预计销售价格 x 预计销售量 - 响
材料价格降低引起的产品成本降低率 = 直接材料占产品成本比重 x 材料价格降低 率
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直接材料 + 小时工资率 x 工时消耗
定额 + 制造费用
直接人工成本动因变化的影响
人工工时定额降低引起的成本降低率 = 直接人工占产品成本比重 x 人工工时定额 降低率
《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课堂笔记
《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课堂笔记福师《成本管理会计》第四章分批制度与分步制度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本章重点介绍两种基本成本制度。
学完本章后应掌握以下内容:说明成本制度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批法与分步法的区别;理解分批和分步成本核算系统的适⽤范围,了解其相关的步骤;了解约当产量的含义。
学会确定联合成本中的分离点,区分联产品和副产品。
◆知识点整理⼀、企业⽣产类型及其特点(⼀)企业的⽣产按⼯艺过程分类1、简单⽣产:也称单步骤⽣产特点:⼯艺过程不间断;⼯作地点集中;产品⽣产周期较短;通常没有⾃制半成品或其它中间产品;⼀个企业独⽴完成。
典型企业:发电、采掘企业2、复杂⽣产:多步骤⽣产特点:⽣产⼯艺间断;⼯作地点集中或分散;⽣产周期较长;存在半成品或中间产品;产品品种不单⼀;可以协作完成。
(1)连续式复杂⽣产:加⼯步骤存在先后顺序,⽐如钢铁、纺织。
(2)装配式复杂⽣产:各个步骤平⾏加⼯,然后再组装,⽐如机床、汽车企业。
(⼆)企业的⽣产按⽣产组织的特点分类1、⼤量⽣产特点:不断重复⽣产;产品品种较少;产量较⼤;专业化⽔平较⾼;专⽤设备⽣产典型企业:纺织、采掘、冶⾦2、成批⽣产特点:预先确定产品批别和数量(1)⼤批⽣产:类似于⼤量⽣产,⽐如:服装(2)⼩批⽣产:类似于单件⽣产,⽐如:机床3、单件⽣产特点:品种多;每⼀定单产品少;通⽤设备⽣产;专业化程度不⾼典型企业:造船、重型机械⼆、⽣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法的影响(⼀)⽣产类型特点对成本计算⽅法的影响1、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企业为了计算产品成本⽽确定的归集和分配⽣产费⽤的各个对象,即成本费⽤的承担者。
2、成本计算期每次计算产品成本的期间,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产周期或会计结算期不完全⼀致。
3、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如果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或者没有,则本⽉归集的产品成本全部为完⼯产品成本。
如果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多,则需要采⽤⼀定的⽅法在完⼯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分配。
管理会计第四章1
或
=
安全边际额 ×100% 实际或预计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与其它三个相关关指标的关系
1、安全边际率与销售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销售利润率=贡献毛益率×安全边际率 2、安全边际率与保本点的关系
超过保本点的 销售量(安全 边际量)才能
提供利润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100%
=(实际-保本)/实际*100%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蔗糖(吨)138 136 142 134 146 144
要求预测明年1月份蔗糖的销售量。
x=140(吨)
预计未来的实际销售量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偏离这个平
均数 标准差 σ=
n
xi
2
x
i1
n
4.32吨
2、移动加权平均法
达到保本点 保本销售量(或销售额) 的开工率 =
正常销售量(或销售额)
某产品贡献毛益率为50%,保本开工率为70%,则该产品的利 润为() A 35% B 140% C 15% D 40%
解:保本额=a/0.5, 正常销售额=a/0.35 a=0.35*正常销售额, 贡献毛益/正常销售额=0.5 贡献毛益=0.5*正常销售额 ,P= 0.5*正常销售额 - 0.35*正常销售额=0.15正常销售额
一、预测分析
是在企业的经营预测过程中,根据过去和现在 预计未来,以及根据已知推测未知的各种科学 的专门分析方法。
预测分析
决策分析
二、预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一)延续性原则 (二)相关性原则 (三)相似性原则 (四)统计规律性原则
三、预测的基本方法
(一)定量分析法
1、趋势预测分析法-----遵循事物发展的“延续 性原则”,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事物发展 的趋势。
《管理会计》多媒体课件第四章4[1].2
第四章第二节
C、9500 D、18000 8、如7题条件,立即出售的机会成本为()。 A、48000 B、30000 C、38500 D、18000 9、有一批可修复的废品,存在两种处置方案, 一个是降价直接出售,一个是修复后按正 常价格出售,修复成本为3000元,降价出 售收入为7000元,修复后出售收入为 11000元,那么差量损益为( )。 A、3000 B、4000 C、8000 D、1000
19
第四章第二节
10、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方案来理解的 话,边际成本实际上是不同方案形成的 ( )。 A、相关成本 B、沉没成本 C、差量成本 D、付现成本 11、当利润实现最大化时,边际成本与边际 收入的关系是( )。 A、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 C、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D、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无关
7
第四章第二节
在经营决策分析中,边际成本一般属于相关成本, 分析时应予以考虑。 (二)差量成本(differential costs) 1、含义 它是指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总额的差异数,与 之相对应的是差量成本。 2、差量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关系: (1)当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时 差量成本= ΔVc (2)当固定成本超出相关范围时 差量成本=ΔVc+ ΔFc 3、差量成本是差量分析法中的常用的指标。
20
第四章第二节
12、某企业在6年前购置一台机床,原价 18000元,拟报废清理或修理后作价出售, 假定报废后得残值1200元,进行修理则需 花费4000元,修理后作价8000元,那么() 是沉没成本。 A、18000 B、1200 C、4000 D、8000 13、在相关范围内,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 位的差量成本与( )一致。 A、沉没成本 B、边际成本 C、变动成本 D、相关成本 E、机会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概述一、名词解释1、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填空1、管理者的组织职能主要包括(组织设计)、(组织运行)与(组织变革)三大部分内容三、简答1、简述组织职能的基本内容设计并建立组织结构;设计并建立职权关系体系、组织制度规范体系与信息沟通模式,以完善并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人员配备与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协调与变革。
四、论述1、试述组织职能的基本原则(1) 有效实现目标原则。
即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从组织要实现的目标、任务出发,并为有效实现目标、任务服务。
(2)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要按照专业化的原则设计部门和确定归属,同时要有利于组织单元之间的协作。
(3)指挥统一原则。
即在设计职权关系中,必须保证指挥的统一性,防止令出多门。
(4)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每个管理者管理幅度大小的设计,必须确保能实现有效控制。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要将高层管理者的适度权力集中与放权于基层有机结合起来。
(6)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要使每一个组织单元或职位所拥有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相匹配。
(7)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既要保证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又要在目标或环境变化情况下能够适应或及时调整。
(8)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
为了保证公正和制衡,决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必须分别设置。
(9)精简高效原则。
机构既要有效率,又要精简。
2、试述组织职能的基本程序第一阶段:组织设计过程,包括:(1)要根据组织的宗旨、目标和主客观环境,确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2)根据企业目标设置各项经营、管理职能,明确关键职能,并把公司总的管理职能分解为具体管理业务和工作等。
(3) 选择总体结构模式,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4)设计纵向与横向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系与协调方式、信息沟通模式和控制手段,并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
第二阶段:组织运行过程,包括:⑸为组织运行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
⑹对组织成员进行考核,并设计与实施奖酬体系。
⑺反馈与修正。
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加强跟踪控制,适时进行修正,使其不断完善。
第三阶段:组织变革过程,包括:⑻发动变革,打破原有组织定势,为建立新组织模式扫清道路。
⑼实施变革。
单元一组织设计能力一、名词解释1、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内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通过职务、职责、职权及相互关系构成的结构体系。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成员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组织结构的内涵是人们的职、责、权关系,因此,组织结构又可称权责结构。
2、部门划分部门划分是指把工作和人员组织成若干管理的单元,并组建相应的机构或单位。
不同的管理或业务部门,是使整个管理系统有机地运转起来的细胞与基础。
3、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亦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
管理幅度的大小,实际上反映着上级管理者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4、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亦称组织层次,是指社会组织内部从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共有多少的各个组织等级。
管理层次实质上反映的是组织内部纵向分工关系,各个层次将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能5、事业部制事业部制也叫联邦分权化,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
是指在公司总部下增设一层独立经营的“事业部”,实行公司统一政策,事业部独立经营的一种体制。
6、制度规范制度规范是指组织为有效实现目标,对组织的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与协调,而制定的具有稳定性与强制力的规定、规程、方法与标准体系。
二、填空1、组织结构设计包括(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
组织(横向设计)主要解决管理与业务部门的划分问题,反映了组织中的(分工合作)关系;组织(纵向结构设计)主要解决管理层次的划分与职权分配问题,反映了组织中的(领导隶属)关系。
2、按人数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某些技术含量低)的组织3、按时间划分部门的方法通常用于(生产经营一线的基层)组织4、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点是有利于(强化各项职能);可以带来(专业化分工)的种种好处;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技能提高)。
5、按职能划分部门的方法较多地应用于(管理或服务部门)的划分6、按产品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业务部门7、按区域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适应于(空间分布很广)的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部门8、按工艺过程(设备)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制造业企业)、(连续生产型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9、按服务对象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用于(服务对象差异较大,对产品与服务有特殊要求)的企业10、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互相制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的数量关系。
当组织规模既定的前提下,(较大)的管理幅度,就会形成较少的管理层次。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管理幅度),即管理层次的多少取决于(管理幅度)的大小。
11、管理幅度的设计必须坚持既要(有效控制),又要(提高效率)的原则进行12、管理层次设计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有效管理幅度)、(纵向职能分工),以及(组织效率)等13、在组织设计中,可能产生两种典型的组织结构。
一是(高层结构)形式,即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二是(扁平结构)形式,即管理幅度较大,而管理层次较少。
14、集权与分权是指职权在(不同管理层)之间的分配与授予15、组织结构形式是组织结构框架设置的模式,本质上反映一种(特定的职权关系)。
16、最早的和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是(直线制)17、直线制组织机构只适用于(小规模)企业18、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体,同时发挥(职能部门)的参谋作用。
(职能部门)对下级部门无权直接指挥,只起业务指导作用,但在直线人员授权下可行使职能权。
19、事业部制也叫联邦分权化,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20、(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主要适用于规模大、有不同市场面的多产品的现代大企业21、(矩阵制)组织结构主要适用于变动性大的组织或临时性工作项目22、制度规范的基本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制约功能)和(协调功能)23、组织的制度规范主要包括四大类,即:(组织的基根本制度)、(组织的管理制度)、(组织的技术与业务规范)和(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24、制定组织的制度规范应遵循(法制性原则)、(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等四项原则。
25、不同组织的管理制度各不相同。
就企业而言,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专项管理制度)和(部门(岗位)责任制度)26、企业的技术与业务规范主要有(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生产定额)等三、简答1、简述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组织目标与任务组织环境组织的战略及其所处发展阶段生产条件与技术状况组织规模人员结构与素质2、简述部门划分的原则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原则。
即部门划分必须以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专业化原则。
即按专业化分工,将相似职能、产品、业务汇到一个部门中。
满足社会心理需要原则。
划分部门也不宜过度专业化,而应按照现代工作设计的原理,使员工的工作实现扩大化、丰富化,尽可能使其满意于自己的工作。
3、划分部门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按人数划分部门按时间划分部门按职能划分部门按产品划分部门按区域划分部门按工艺过程(设备)划分部门按服务对象划分部门4、简述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缺点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点是:(1)有利于强化各项职能;(2)可以带来专业化分工的种种好处;(3)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技能提高。
这种结构形态的弊端是:长期在一个专业部门工作,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产生偏见;可能导致整个组织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较慢。
5、简述按产品划分部门的优缺点优点是:(1)能使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结合起来;(2)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以市场为主导,及时调整生产方向;(3)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
其缺点是:必须有较多的全面管理能力的人员;由于职能部门重叠设置而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各产品部门的负责人可能过分强调本部门的利益,而影响企业的统一指挥。
6、简述按区域划分部门的优缺点其优点是:(1)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自主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更好地适应市场;(2)在当地组织生产可以减少运费和运送时间,降低成本;(3)分权给各地区管理者,可以调动其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地区内各种活动的协调。
缺点是:需要很多具有全面管理能力的人员,使管理费用增加,增加总部的控制难度。
7、简述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工作性质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状况下级人员素质与职能性质计划与控制的难度与有效性信息沟通的难易与效率组织的空间分布状况组织的外部环境8、简述高层结构的优缺点其优点是:最主要的优点是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较小,能够对下属进行有效控制。
有利于明确领导关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因层次多,各级主管职位多,能为下属提供晋升机会,促使其积极努力工作。
其缺点是:由于层次较多,协调工作增加,造成管理费用大;信息的上传下达速度慢,并容易发生失真和误解;计划和控制工作较为复杂;最高领导层与基层人员相隔多个层次,不容易了解基层现状并及时处理问题9、简述扁平结构的优缺点其优点是:最主要的优点是有利于授权,激发下属积极性,并培养下属管理能力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能灵活的适应市场;管理费用低;便于高层领导了解基层情况其缺点是: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大、负荷重,难以对下级进行深入具体的指导和监督;对领导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10、简述直线制组织机构的优缺点优点是:(1)机构简单,沟通迅速;(2)权力集中,指挥统一;(3)垂直联系,责任明确。
其缺点是没有职能机构,管理者负担过重,而且难以满足多种能力要求。
11、简述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优点是:(1)使企业组织结构形成一种纵横结合的联系,加强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综合优势。
(2)具有较强的组织灵活性,既可以根据需要快速组建,完成任务后又可以撤销缺点是:(1)由于组织成员必须接受双重领导,破坏了统一指挥原则,下属会感到无所适从。
(2)工作出现差错时,不易分清领导责任12、组织制度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加强宣传教育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严格执行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加强考核与监督加大奖惩力度做好信息反馈,在适当时机进行调整与进一步完善四、论述1、试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主要优点:(1)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行统一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有利于发挥各事业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2)有利于最高层管理者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去考虑宏观战略;(3)有利于锻炼和培养综合管理人员缺点:(1) 事业部制存在着分权所带来的一些不足,如本位主义;指挥不灵,企业整体性差;职能机构重复设置,管理人员增多等。
(2)事业部制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很高的管理素质,否则会造成事业部管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