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住院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

2 0 0 6 , 2 0( 2 8 ): 8 6 — 8 8 . 定 的药 效 , 药物 本身 性质 不易在 胃肠 道 吸收等 , 不 宜采用 口服 策.继续 医学 教育,
医生与药 师 的知识 结构不 同 , 医生能掌 握药物 的药理作用
及剂量 , 但对 剂型特点及 使用方 法 , 知之甚少 , 医 院药 师 可 充 分
1 5 l R o s e a I D, V e r g n a u d J M. S u r v e y : c a l c u l a l i no 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i t c s lo f r a l d i f u s i o n -
c o n l r o l l e d r e l e a s ed o s a g ef o r n l s r e l a t e dt ot h e . d r u g .E u rJDr u gMe t a bP h a n n a c o k i n e t , 2 O1 O , 3 5( 1 — 2): 2 9 - 3 9.
2 . 3 同 一 药 品 规 格 不 同
出现药品相 同而规格不 同的发生次数为 l 4例 , 所 占比例为
. 7 7 %, 受 到众多 因素 的影 响, 住 院药房 中存在 着成份相 同但是 放、 药 品名称 相似 。以上 差错都及 时发现 , 及 时处 理 , 并 未 出现 7 规格不 同的各种药 品 。药剂人 员在进行 药品调配 的时候 , 往往 不 良后 果 。 只关注药 品成份 的名称 , 而对规格没有仔细观察 , 因此而造成 了 2差 错 内容 与分 析
[ 1 ] 王伟 , 董 国力 , 盂玲宇 .药 物剂 型与 临床药效 分析 .中国现 代 探讨.新药与临床 , 2 0 1 2 , 1 5( 1 ) : 2 3 6 .
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

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时间:地点:主讲人:药品调剂差错会影响患者对卫生服务系统的信任,增加医疗费用。
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知识缺乏、行为不规范、精神不集中、系统的缺陷或缺乏等。
熟练与非熟练的工作人员均可产生差错,涉及药师、医师、护士、辅助人员(如药房技要认员)、行政管理人员、药品制造商,以及患者和他们的监护人等。
防止药品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调剂差错的原因有多种,如药品名称不对或规格、数量不符及医师处方错误,药师把关不严发错药品,护士核对有误或配药时加错药品,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药品包装上的用法与用量写法、理解有误造成严得后果,而药品外包装相似也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
调剂差错不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身心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到责任者本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药剂人员加强处方管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协助临床提高用药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1.1 处方中部分药名易混淆如:阿拉明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可拉明中枢神经兴奋药尼可刹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普鲁卡因局麻药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类抗菌药克拉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丙嗪抗组胺药氯丙嗪抗精神病药1.2 颜色相似在同规格注射液中,丹参、曲克芦丁,特别是一些无色液体制剂,如柴胡、安痛定、硫酸庆大霉素等很容易混杂,所以发类似药品时务必打开盒盖检查,同时应注意保持针剂外包装盒完好,避免混杂其他药品,检查药品数量。
护士在领取药品时应认真核对,配药时更应再次审核,防止差错发生。
1.3 包装相似由于外观包装,或一个厂的系列产品其及药物名称的书写十分相似。
虽然有些是同类药品,但在摆放时须分开放置。
1.4 有特殊用法的药物需特别说明如: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浓度过高会烧伤黏膜,它用于坐浴的有效浓度是0.102%,每天坐浴1次~2次,有的患者加入的水偏少,而且每日内坐浴次数过多,导致外阴灼伤。
《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差错防范培训记录》一、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一)药师因素1、工作态度。
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是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1)药品含量改变时,药师仍按习惯为患者书写用法,造成用量差错;(2)药品摆放位置改变,药师疏于核对而造成错误;(3)药师在配方时对简单处方放松警惕,没有看全药品的通用名就调配,如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发成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将眼膏发成滴眼液;(4)发药时未呼唤患者姓名,张冠李戴,造成差错。
2、业务水平:药师对药品管理不科学,易混淆药品的位置相近引发差错:如将复合维生素b片发成维生素b2片,氧氟沙星滴耳剂发成氧氟沙星滴眼液等。
(二)收费人员因素由于收费人员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熟悉药品名称,收费时误选了药名;对药品的规格剂量不熟悉,造成收费错误。
药师发药时不认真将his系统与处方核对,则延续收费错误而错发药品。
例如,将“硝苯地平缓释片i”划成“硝苯地平缓释片ii,将“非洛贝特”划成“非洛地平”。
(三)药品因素1、药品名称相似。
如硝苯地平缓释片i与硝苯地平缓释片ii,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康复消炎栓与康复灵栓,尼莫地平与尼群地平,阿司匹林与拜阿司匹林等。
此类差错占34%。
2、同一药品不同规格。
例如生脉(10ml和20ml)、泮托拉唑(40mg 和60mg)。
这些不同规格的字通常不醒目,这都是增加差错发生的因素。
3、同一药品不同剂型。
药师调配药品时只读处方上药品的通用名称,忽视了药品的剂型,如将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发成乳胶剂,左氧氟沙星胶囊发成滴眼睛,对硝苯地平片发成缓释片等。
4、药品包装相似。
同一厂家的系列产品外包装、颜色、形状和大小相似,称为引起调配错误的危险因素。
例如某厂家生产的头痛宁与脑心通,参松养心胶囊与通心络胶囊,如只看外包装而不注意文字上的区别,很容易造成差错。
二、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措施(一)学习和培训。
学习《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培训服务礼仪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成立各专业的学习小组。
2019年业务学习-用药差错与防范培训

2019年药剂科业务培训记录表用药差错与防范2011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将用药错误定义为:药物在临床使用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临床用药的过程一般是指开写处方、转抄医嘱、药师调剂发药、护士或患者给药以及监测用药结果等。
这也是我们药学人员工作、考试都要学习的内容。
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用药是一项非独立的治疗性操作,是实践中重要的一环,是医、药、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1.医生开方差错:1.1书写差错;1.2对药品不熟;1.3对药物剂型不熟悉造成用法错误;1.4不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等;1.5医师对用药政策不了解。
2.药师调配差错:2.1责任心不强,不按照操作规程、核对制度配方,纪律松散,劳动态度不严肃造成的,疲劳上班、注意力不集中,受周围环境影响等都可能配错药;2.1.1调配虽有核对,核对药师疏于形式而造成发药错误,甚至配发过期变质的药品;2.1.2核对与交代不清;2.1.3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2.2药品名称混乱;2.3组织管理不力,分工不明确,药品摆放位置混乱、调剂者粗心未核对而忙中出现差错;2.4药品质量;3.护士给药差错:3.1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和措施如“三查七对”执行不到位,患者用药张冠李戴或看错药名、剂量等;3.2交接班不清,特殊药物治疗没仔细的搅拌,接班后没及时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3.3处理医嘱错误;3.4配药不规范,粉针溶解不完全,抽吸残余药量较多,多次穿刺输液瓶塞增加微粒污染;3.5多数护士只注意本组药物间的配伍而忽略相邻两组药物的配伍禁忌;4.患者用药错误:4.1误解医嘱;4.2不明用法;4.3超剂量使用;4.4干燥剂当药服下;4.5不知剂量单位换算;4.6慢性病用药问题,尤其老年人长期服药,因记忆力差常出现漏服、错服、多服药品的现象;防范措施防止用药差错首先要有医师开出正确规范的处方或医嘱,防止药师和护士误解。
1.医师开方差错防范:1.1应全面掌握药物治疗新动态多与药师沟通;用药要考虑患者生理病例情况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1.2处方、医嘱书写应规范、完整,字迹应清晰易辨;1.3处方医师多与患者交流,说明服药应注意的事项及需药物不良的预防和观测方法;2.药师调配差错防范:2.1药品的正确调配:2.1.1药品摆放有序,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等应分开摆放,是减少取药差错的重要防范措施;2.1.2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处方,遇字迹潦草的处方应与医师联系确认后再配发防差错;2.1.3严格执行审方制度,发要前应重复检查原始取药凭证,确保药名、标签、包装、数量、剂量无误;2.1.4采取柜台式发药。
门诊药房调剂及差错的分析和预防

.
处方调剂规则
④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⑤ 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⑥ 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和配伍禁忌; ⑦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
差错只能尽量减少,是不可避免的。
Carnahan BJ 等报道美国药房 的调剂差错率一 般为2%-3% (正态分布模型 分析)。
门诊药房调剂及差错 分析和预防
××药剂科
.
处方调剂规则
➢ 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 安全用药指导。
➢ 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
处方调剂规则
➢ 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 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① 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 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
调剂差错主要包括:
药品品种差错、规格差错、数量差错 误发他人药品 标签用法书写错误 用药指导错误 不合理处方未发现 发出破损变质药品 效期内不能用完的药品未征得病人同意就
发与病人等等。
.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
.
设备的原因
打印机故障引起打印字体太淡或模糊不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境的原因
相似药品放在相近处 场地及药架限制,药品摆放过密 开放的窗口,环境过于吵闹
加强与医师、患者的交流:患者电话号码
加强药师自我责任心意识
.
.
.
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原因
包括生病,休息不好,疲劳。
.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原因
疲劳引起的倦怠情绪 经过长时间繁琐单调的工作引起的厌烦情绪 无理取闹的病人引起的愤怒情绪等等
.
药局调剂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讲人:
内容:本月药局调剂差错防范培训
1、药品名相同、规格不同存在错投现象
例: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把 5mg 错投成 10mg;
2、存在少投现象
例:有少投 1ml 注射器或氯化钾注射液的现象;
3、有误投破损药品现象
例:发现所投药品中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有瓶盖破损现象。
药剂人员凭印象发药,没有认真核对,相似药品未进行分开摆放,造成差错事故;
投递药品过程中调剂人员为快速的完成调剂,没能仔细审方,以及调剂有调剂过程中有被打断现象,导致发生少投或错投现象;
调剂时未能查看药品质量,空闲时间也未仔细检查药房及药库药品。
认真审核、准确调配:严格按照“四查十对”进行操作。
药剂人员必须集中精力配方:不可边聊天边配方,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配方。
药品的摆放应尽量做到归类摆放:按用途归类存放。
药品标示应清晰,做到物签一致。
外包装相似的,应严格分架存放;不同规格的同种药品应隔层存放;外用和内服分开,针剂和片剂分开。
最大限度地减轻差错事故的后果。
定期检查药局或药库所储存的药品,又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药学技能和差错防范培训

药学技能和差错防范培训
一、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二、药品分装操作过程
三、差错防范培训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人员应按操作规程 调剂处方药品,一般包括以 下过程:认真审核处方,准 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 上项目,向患者交付处方药 时,应当对患者进行用药说 明与指导。 一、审核处方 首先是开方医师的资质 是否符合规定,不同的药品 是否使用规定的处方笺书写, 还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规定必须做皮 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 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二)处方用量与临床诊断 的相符性; (三)剂量、用法; (四)剂型与给药途径; (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 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二、调配药品 (一)仔细阅读处方, 按照药品顺序逐一调配; (二)对贵重药品及麻 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 (三)药品配齐后,与 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 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 范地书写标签; (四)调配好一张处方 的所有药品后再调配下一张 处方,以免发生差错;
(五)对需要特殊保存 的药品加贴醒目的标签提示 患者注意,如“置2~8℃ 保存”; (六)在每种药品外包 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 贮存条件等的标签; (七)核对后在处方相 应位置签名; (八)法律、法规、医 保、制度等有关规定的执行 情况。
三、
发
药
(一)核对患者姓名,最好询问患 者所就诊的科室以帮助确认患者身份; (二)逐一核对药品与处方相符性, 检查规格、剂量、数量,并签字; (三)发现配方错误时,应将药品 退回配方人,并及时更正; (四)向患者说明每种药品的服用 方法和特殊注意事项,同一药品有两盒 以上时要特别说明; (五)发药时应注意尊重患者隐私; (六)做好门诊用药咨询工作。
下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

2016年下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时间:地点:主讲人:1.处方差错的性质1)处方差错的内容包括①药品名称出现差错;②药品调剂或剂量差错;③药品与适应症不符;④剂型或给药途径差错;⑤给药时间差错;⑥疗程差错;⑦药物配伍有禁忌;⑧药品标识差错如贴错标签、错写药袋及其他。
2)处方差错的类别包括①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起的差错(差错未发生);②发生差错但未发给患者(内部核对控制);③发给患者但未造成伤害;④需要监测差错对患者的后果,并根据后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或减少伤害;⑤差错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⑥差错对患者的伤害可导致患者住院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⑦差错导致患者永久性伤害;⑧差错导致患者生命垂危;⑨差错导致患者死亡。
2.处方差错出现的原因引起处方差错的因素有①调配工作时精神不集中或业务不熟练;②选择药品错误;③处方辩认不清;④缩写不规范;⑤药品名称相似;⑥药品外观相似;⑦分装;⑧稀释;⑨标签;⑩其他。
3.防范措施3.1正确摆放药品是一个重要的防范措施。
3.2配方(1)配方前先读懂处方上所有药品的名称、规格和数量,有疑问时不要凭空猜测,可咨询上级药师或电话联系处方医师。
(2)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混淆。
(3)贴服药标签时再次与处方逐一核对。
(4)如果核对人发现调配错误,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提醒配方人注意。
3.3 发药(1)确认患者的身份,以确保药品发给相应的患者。
(2)对照处方逐一向患者交代每种药的使用方法,可帮助发现并纠正配方及发药差错。
(3)对理解服药标签有困难的患者或老年人,需耐心仔细地说明用法并辅以服药标签。
(4)在咨询服务中确认患者/家属已了解用药方法。
4.对差错的应对措施和处理原则4.1 建立本单位的差错处理预案。
4.2 当患者或护士反映药品差错时,须立即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如果是发错了药品或错发了患者,药师应立即按照本单位的差错处理预案迅速处理并上报部门负责人。
易混淆药品管理培训记录

易混淆药品管理培训记录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
培训记录
易混淆药品管理培训考核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一、填空
1.药库、药房、备有药品的临床科室,原则上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放置.
2.易混淆药品包括包装、、、和等.
3.门诊药房工作人员调剂易混淆药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
等信息,确认无误后,严格遵循原则.
二、问答
1.列出至少五种药房易混淆药品
2.什么是“四查十对”
答案:
1.同一排
2.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药品、多剂型药品
3.“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
查药品,对药名,对剂型,对规格,对数量;
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培训
记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药品调剂差错会影响患者对卫生服务系统的信任,增加医疗费用。
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知识缺乏、行为不规范、精神不集中、系统的缺陷或缺乏等。
熟练与非熟练的工作人员均可产生差错,涉及药师、医师、护士、辅助人员(如药房技要认员)、行政管理人员、药品制造商,以及患者和他们的监护人等。
防止药品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 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
调剂差错的原因有多种,如药品名称不对或规格、数量不符及医师处方错误,药师把关不严发错药品,护士核对有误或配药时加错药品,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药品包装上的用法与用量写法、理解有误造成严得后果,而药品外包装相似也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
调剂差错不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身心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到责任者本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药剂人员加强处方管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协助临床提高用药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处方中部分药名易混淆
颜色相似
在同规格注射液中,丹参、曲克芦丁,特别是一些无色液体制剂,如柴胡、安痛定、硫酸庆大霉素等很容易混杂,所以发类似药品时务必打开盒盖检查,同时应注意保持针剂外包装盒完好,避免混杂其他药品,检查药品数量。
护士在领取药品时应认真核对,配药时更应再次审核,防止差错发生。
包装相似
由于外观包装,或一个厂的系列产品其及药物名称的书写十分相似。
虽然有些是同类药品,但在摆放时须分开放置。
有的药品包装具有特殊性
如:白内停滴眼剂、利福平滴眼剂等,内附药片或药粉,须先溶解然后滴眼。
发药时应特别交代清楚。
有的患者就不懂将药物溶于滴眼液中,只用不含药物的溶剂滴眼,这样既达不到局部用药的目的,又无治疗作用。
有特殊用法的药物需特别说明
如: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浓度过高会烧伤黏膜,它用于坐浴的有效浓度是%,每天坐浴1次~2次,有的患者加入的水偏少,而且每日内坐浴次数过多,导致外阴灼伤。
电脑划价有误
划价员对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了解掌握不够,或电脑输入药物名称、规格有误,审方发药时不注意核对原处方而出错。
对于划价收费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多掌握药学方面的知识,及时与药师沟通。
部分医师处方书写潦草不规范
调剂人员辨认出错,例如:丹参片、甘草片、阿莫西林、阿司匹林等。
调剂人员在审核时应注意处方药品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及时与开方医师沟通印证。
用法、用量交代不清造成患者误用
例如:胃肠动力药吗叮啉应饭前服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奥美拉唑应在晨起吞服,或早晚两次服用,奥美拉唑与果胶铋同时服用时应分开时间;思密达与其他药品合用应间隔4 h;在常用的降糖药中,需在饭前30 min服用的药物为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Ⅱ(达美康)、格列美脲、格列吡嗪;为克服胃肠道反应双胍类药物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如二甲双胍;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药物为α糖苷酶类如阿卡波糖(拜唐苹);饭前5 min~20 min服用的是瑞格列奈(诺和龙);空腹或饭中是罗格列酮(文迪雅)。
否则,一方面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发生。
效期药品定期检查、登记、上报、处理工作不到位,有个别品种有到期、过期现象。
药品摆放不合理
处方与非处方、内服与外用未彻底分开,易混淆品,易挥发污染品,易燃品未妥善放置,造成差错隐患。
工作流程不到位,简单粗放
特别是未严格履行复核,引发差错事故。
对个别同类药品认知不清,引发开方、发放、使用错误。
个人因素
调剂人员品行各异、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工作习惯不良、态度不端正,有些人对本专业业务不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不佳、超负荷运转,引发差错事故。
2 预防调剂差错的措施
潜在差错的处理
潜在差错是在处方、调配给药中的一种错误,在具体实施给药前已经被其他医务人员或患者发现,并通过干预得以更正的。
潜在的差错应该与已经发生的差错(已经影响患者的差错)区别处理。
发现潜在的差错应该是医院常规质量提高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处方、调剂、给药的组织系统应该被设计成尽可能地减少差错;应该常性回顾并登记潜在的差错,使得人们能够在差错发生之前重视药物使用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加强多方面的检查。
建立各机构和部门防止药品差错的相应政策和规程
应该包括药学、医学、护理、风险管理、法律顾问和行政机构管理多个部门。
建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查制度
负责药品发放差错数据的收集和评估。
审查小组应该调查差错的原因及制订减少差错的计划方案。
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
在人才的选择、培训、管理和评估方面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标准。
所制订的政策或规程应该确保合理的工作负荷和工作时间,尽量避免超负荷工作或加班。
营造和谐有序、相对独立的内部工作环境,消除潜在的差错根源(如频繁地被打扰)。
明确医院内药物的处方、调剂和给药专业人员的名单及其职责范围,医疗文书中的任何改动应该及时通知护理人员。
被改正的不正确的记录应被视为潜在的差错,应确保及时更正错误,防止差错出现的患者身上。
完善药物安全使用方面的检查计划
应该集中监测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药物,包括特殊的药物类别(如抗菌药、抗肿瘤和心血管药物)和可注射的剂型(如钾制剂、尼古丁物质、肝素、利多卡因、盐
酸普鲁卡因胺、硫酸镁产、胰岛素)。
应特别关注那些经常与严重药品发放差错相关的或安全使用范围狭窄的药品。
充分利用药物信息资源
药师和其他对处理药品发放医嘱负有责任的人员应该具有获取患者适当临床信息的常规途径(包括药物治疗、变态反应、高度敏感状态、诊断、妊娠状态和实验室标准),以帮助评价药品发入医嘱的合适性。
逐步建立医院治疗患者(含住院和门诊患者)的药品发放资料
这些资料应该包含有足够的信息,以便对药品发放史、过敏史、诊断、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ADR、药物重复治疗、相关的实验室数据和其他信息进行监控。
开展有关药品发放差错的教育项目
通过专题讨论会、时事传报或其他传递信息的方法与护理、风险管理和医学人员共同讨论药品发放差错及其原因,以及预防的方法。
3 对药师的建议
在防止药物滥用方面一直期望药师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目前已经证实了药师在预防药品发放差错(由不合适处方引起的)方面的作用。
药师应在开发、实施和监测临床治疗方案方面与医师合作,以取得既定的治疗结果;药师应关注调配过程、避免药品发放过程中由于调配环节而导致的差错。
药师应参与药物治疗监测和药物使用评估
药师应该参与药物治疗监测(包括随访、治疗评估、给药评估、可能的重复治疗,可能的相互作用回顾、临床和实验室数据评估)和药物使用评估(DUE)工作,以帮助达到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药物的目的。
药师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药师应该通过熟悉文献资料、与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人员的交流、参与专业的继续教育项目等途径掌握最新的知识,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提供正确的药物使用信息,确保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建议。
不主观设想或猜测不明确的药品发放医嘱
对于有问题的医嘱,应该在调配药品之前就与处方者联系解决。
调配药品时
保持工作环境的有序和整洁,在操作时应保持连续,避免中断。
药师复核医嘱及处方
在调配一种药品之前,药师应该复审手写药品发放医嘱的原始副本。
药师应该确保核对过所有的工作;所有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
药师应该尽可能对读处方、读标签、计算剂量进行自我复查。
对高风险的药品应该由第2位药师进行核对,必须确保药品、标签、包装、数量、剂量和用药指导的正确性。
逐步推行单剂量给药
尽可能减少护士在实施医嘱前不必要的操作(如重新包装、计算等)。
药师应该检查药品在病区的实际使用情况,协助护士实现患者用药的最大安全性。
加强拆零药品管理
药袋标签项逐次填写,包括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法、效期、批号等。
表达清晰的标签可以预防差错(如“充分摇荡”、“仅供外用”、“非注射用”等)。
对非住院患者的药品调配
药师应该给予患者或其监护人有关药品使用方面的忠告,使他们能够清楚为什么要使用这些药品,如何理想地使用,可能会出现的特殊情况等。
同样药师对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培训等内容。
住院患者,也应提供类似的服务。
4 讨论
药品发放差错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系统管理得以预防的。
许多差错有的可能未被发现,有的对患者的影响表现得很小甚至没有,这可能使人们忽视这些差错的结果或对临床产生的影响。
然而,不幸的是,一些差错导致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为防止差错事故,可以通过必须建立处方、调剂、实施药品发放的有效管理系统,如工作人员的适当培训和指导,完善通讯系统,合理的工作负荷,有效的药物操作系统,个人工作结果的检查验证,质量管理,适当的设施、设备和各类辅助材料。
药师的使命就是要帮助确保药物的最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