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的成名作,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很少关注的非市场决策的集体行动问题。在传统的经济学家看来,这些问题是由于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违背乐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设。然而,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研究,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问题依然可以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

传统的观点普遍认可这样的观点:“人们都认为集团是为了集团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存在的,为了获取更大的集团利益,集团成员往往会自发的行动以增进集体更大的利益。”如许多工会理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补偿权力”概念、以及对压力集团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但是奥尔康教授却在本书中明确指出这种论断是错误的。如果在一个集团内部,集团利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每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那么,不管个人是否付出成本,他都能享受集团共同利益,而这样地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都想“搭便车”坐享其成。集团越是大,分享收益的人越是多,为实现集团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的份额就越小。所以,在严格坚持经济人及其行为的假设条件下,经济人或者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用一个简单明了的寓言故事来解释,即“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总而言之,人多未必时好事。现在中国推崇大,要搞大企业、大项目,而往往最后没绩效,许多大型国企亏损严重,长期如此,在这里有根本的症结制约所在。组织的规模应该是有限度规律在的,不能盲目扩张,它有它本身的制约和运作逻辑。

那么,该怎么样解决搭便车困境呢?奥尔森指出,只有一种独立的和“选择性”的激励会驱使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这种选择性的激励必须时针对个体的,使得集体中做出贡献和没有做出贡献的人,作出贡献多和作出贡献少的人得到区分对待,“赏罚分明”。因此,这种激励包括正面的奖励和负面的惩罚两大部分。此外,他还论述了在“联邦”集团中,社会激励可以

在潜在集团中导致集团的行动。联邦集团的特点是,一个大集团被分成几个小集团,这样在每个附属小集团之中社会激励都会鼓励成员为实现整个联邦的集体目标做出贡献。而关于“选择性激励”的具体措施,在不同的领域有多种多样,只要一个团队组织中的领导者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能做到相应的制度安排制度设计,那么这个组织集体行动便能轻松得以开展取得实质成效!

因此,归结起来。这本书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

一、集团规模小比大好。小集团容易采取行动,大集团会出现“搭便车”

二、要建立赏罚分明的“选择性激励”措施。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集体行动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没有说明集团领袖,特别是企业家的作用,事实上企业家在调动集团成员的行为方面是有很大潜力的,当然这在本书的附录中得到了补充。以及关于集团理论的一些问题,作者并未在本书中做出解答,比如企业初始状态、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内部竞争等都能影响集团的行为选择,而这都是集团理论需要解释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可以解释很多事情。就拿安全性日益堪忧、形势严峻的视频问题来举例。当毒大米、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等食品流入消费者市场时,假设最初恰巧发现问题的一小撮消费者,能够坚决地控告商家,同时给政府施加必要地压力,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取缔商家,以最严厉地措施去惩罚这些为了赚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去生产有毒有害地食品厂家,或许就不会出现一大批消费者受害事件。对于消费者群体来说,获得安全卫生的食品是这个集体的共有物品或者说是共同利益。当消费者发现危害共同利益的行为出现时,就能够坚决说不,运用法律等手段去制止它,那些不良商家就不会这么嚣张地生产有毒有害食品。遗憾的是,我们发现身边的消费者大部分人即使购买到有害的食品,也会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扔掉这些不合格的商品。即使食用了这类食品,如果不是发生特别严重的疾病的话,一般都是自认倒霉,自行承担医疗成本算了。因为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个人承担了数额不

小的成本,比如法律诉讼成本、举报材料费等等,即使让产生有害的商家或者厂家受到了应有的严厉惩罚,但在消费者个人看来,个人行动给消费者集体所带来的收益是由大家共享的,况且他们也不会分担自己所花费的成本,何况面对的是实力比自身强、拥有各种社会资源的厂家,挑战他们的胜算难以估计。最终,我们学会搭便车,都指望别人付出行动,或者受危害的群体越来越多时,靠舆论压力施压政府去解决。

此外,奥尔森用集体行动的逻辑深入剖析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是指出:“马克思强调个人自我利益,并认为阶级都有意识到它们的利益,这自然是大多数评论家认为马克思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理由。一些人认为这是他的主要缺陷,他对于自我利益和理性强调的过头了。按照穆勒的观点,对政治广泛漠不关心就可以证明马克思认为人们能够实用和理性地参加阶级行动地观点是错误地。并没有出现马克思预期地那种阶级斗争,但凭此就认为马克思高估了理性行为的力量,这实际上并不正确。相反,没有出现马克思预期的那种阶级斗争,部分原因正是出于理性的功利主义行为。因为如果组成阶级的个体采取理性的行为,就不会产生阶级利益的行为。”不得不说,奥尔森这种分析问题的角度很新颖特别,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又让我产生几点疑问。如果世界上真的所有人都有理性,都想搭便车,那么为什么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这么多次革命的发生?为什么我们身边总会出现牺牲自我的英雄事迹?

每一种理论与观点的提出,背后都会有质疑的声音存在,因为大家的认识角度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同。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局限,对待它们应采取批判与理性的态度。基于此,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古代,为了今天的中国;学习西方,为了东方的中国。我们认识每一种理论,都是为了汲取其中的精华、得到一定启发来服务现实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对待每种理论,不能迷信太深,也不能全盘否定,取其长处,反思我心,掌握知识,服务人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