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最近读完了《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对曼瑟尔·奥尔森和公共选择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也发现他的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作者对其进行梳理、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现在将此书的理论简要介绍,并发表我的观点。
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即是对集体行动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经典著作,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首先,奥尔森教授分析了公共物品和集体的概念,得出一个结论: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下,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接着,作者对集体利益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区分了相容性和排他性的集体利益,从而将集团也分为(利益)相容性集团和(利益)排他性集团。
作者做出判断:较之排他性集团,相容性集团更有可能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
对于集体行动总普遍存在的集团成员“搭便车”行为,作者设计出了一种动力机制——“有选择性的激励”。
这种激励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是因为他要求对集团的每一个成员区别对待,即“赏罚分明”。
而要做到这样成本是如此大,以至于实际上要促成这样的集体行动是不可能的。
因为集团规模大、成员多使做到“赏罚分明"得花费高额的成本,它包括有关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信息成本和度量成本记忆奖惩制度的实施成本等。
显然,不仅仅是收益分享问题阻碍了大集团实现其共同利益,而且组织成本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张而剧增也使之难以为继。
这就是集体行动的困境所在。
而小集体则是例外的,因为小集体成员人数少,因此叫之实现的集团总收益,集团的总成本更小。
在此情形下,小集团的每个成员发现,一旦他为集体利益去行动,他从中获得的收益超过了他为之而付出的成本。
这时,个人利益才会与集体利益相一致。
这时候集体行动才能够得以促成.奥尔森教授的结论是: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具有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机制的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
奥尔森提出的理论有完整严密的逻辑,作者在本书探讨了工会、阶级、压力集团等集团的表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集体行动在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政治抗议,环境保护还是群众运动,集体行动的力量都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而集体行动的逻辑,成为了我在读完《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后的主要思考。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曼努埃尔·卡斯特斯(Manuel Castells)教授撰写的一部社会学著作。
卡斯特斯是一位着名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在这本书中对集体行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
首先,卡斯特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集体行动的研究,阐释了集体行动的动力和逻辑。
他指出,集体行动与其他形式的行动不同,它是由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价值观所驱动的。
集体行动的动力来自于人们对共同利益的追求和对不公正的愤怒。
当人们认识到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联系,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到集体行动中。
同时,卡斯特斯还强调了集体行动的逻辑,即人们通过集体行动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佳途径。
他认为,通过集体行动,人们能够集结更多的资源和能量,从而更好地争取自身权益,解决自身问题。
其次,在研究集体行动的逻辑时,卡斯特斯还对影响集体行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集体行动的逻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结构、组织和交流方式等。
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是导致集体行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社会存在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现象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和愤怒情绪,从而积极地参与到集体行动中。
此外,组织形式和交流方式也对集体行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组织形式和有效的交流方式可以促进集体行动的形成和发展。
另外,在书中,卡斯特斯还对网络时代的集体行动进行了探讨。
他指出,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集体行动的方式和逻辑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无障碍的平台,使得人们可以迅速建立联系和组织。
通过社交媒体等工具,人们可以轻松地传播信息和表达观点,从而形成更加广泛和强大的集体行动。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集体行动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的现象,人们可以跨越地域和国界,共同参与到集体行动中。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读书笔记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第一版,2003.3第三次印刷一、搭便车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方法论基础本书作者奥尔森创造性的在集体行动的研究领域,引入了传统经济学经常强调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视角。
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总是认为,组织或集团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且它们也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而奥尔森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视角出发,首先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而理性人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为前要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和权衡,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即使在组织或集团中也是如此,由此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或组织的需要,必须对集团成员实施选择性激励才能提高成员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集团对其成员行为有不同影响。
在集体物品的获取方面,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优势。
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而在抱有共同利益的小集团中,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令人惊讶的倾向。
可以说,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人假设是本书所提出的搭便车理论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采取“理性人”的假设,他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利的、短视的,人们总是寻求最大的收益和最低的成本。
从这一假设出发,奥尔森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1页)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2页)奥尔森重点考察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对大集团和小集团做了区分,认为集团规模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组织成本也越高,集体行动越困难。
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
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发展起来了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问题。
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研究这类问题是认为,诸如此类的决策和行动由于是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
可现代经济学的拓展和进步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问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
相反,公共选择理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牢牢扣住“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受制于此,都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是不存在的。
理论前提:对理性人假设奥尔森的前提假定是:人是理性的,因此不会浪费金钱、时间和资源。
如果人们不需要花费资源,即可获得所需,那么他们就不会花费资源争取利益。
奥尔森认为,利益集团的实质在于最大限度地追逐特殊利益。
利益集团为其成员谋取利益的惟一途径,只能是在杜会的总利益中争取较大份额,而不顾社会的总的利益是增加还是减少。
第1章集团和组织理论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
1.1组织的目的大多数组织的目的是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但这种利益是共同利益1.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奥尔森用了一个经济学中很简单的公共物品的提供的例子来指出传统理论的致命缺陷,在一个完全竞争产业中,所有企业显然对更高价格有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企业都发现当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增加产出是有利可图的,结果导致所有企业都增加生产,价格下跌,每个企业的利润都减少了,怎样才能防止这一现象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外部干预,政府价格支持,关税,卡特尔协议和诸如此类的措施可以防止企业采取与它们利益相相悖的行为。
但是奥尔森此时又给人们拨了一盆冷水:正如某一生产者为提高其产品价格而限制产量是不合情理的一样,要他牺牲时间和金钱来资助其产业的游说集团获得政府帮助同样是不合情理的。
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1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被称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以现代经济学分析民主立宪制政府的各种问题的学科,传统上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对此更为普遍的称呼则是政治经济学,但应该注意这不可和马克思主义对这词的定义混为一谈)。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选民、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行为,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动的个人,以此研究他们在民主体制或其它类似的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研究利益集团问题,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了解到奥尔森所提出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推演,而在网络化迅速发展、群体的事件多发的今天,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客观现实当中的诸多相关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对利益集团做了区分,相容性,排他性。
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体利益的倾向。
奥尔森教授在本书中明确支持这种论断根本是错误的。
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及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而不管他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
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行为的假定条件下,经纪人或者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较之排他性集团,相容性集团就有可能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
奥尔森教授设计出了一种动力机制——有选择性的激励,这种激励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是因为它要求对集团的每个成员却别对待,“赏罚分明”。
但对组织集体行动并不奢望,因为成本太高了。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2奥尔森开篇就否认了人们惯性认为的,又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
集团是与具有相同利益的人构成的,而这里所说的利益是只针对他们个人的,那么我们如果说追求集团的利益也就能推出我们是在追求个人里的基础之上的。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读书笔记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第一版,2003.3第三次印刷一、搭便车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方法论基础本书作者奥尔森创造性的在集体行动的研究领域,引入了传统经济学经常强调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视角。
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总是认为,组织或集团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且它们也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而奥尔森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视角出发,首先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而理性人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为前要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和权衡,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即使在组织或集团中也是如此,由此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或组织的需要,必须对集团成员实施选择性激励才能提高成员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集团对其成员行为有不同影响。
在集体物品的获取方面,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优势。
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而在抱有共同利益的小集团中,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令人惊讶的倾向。
可以说,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人假设是本书所提出的搭便车理论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采取“理性人”的假设,他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利的、短视的,人们总是寻求最大的收益和最低的成本。
从这一假设出发,奥尔森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1页)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2页)奥尔森重点考察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对大集团和小集团做了区分,认为集团规模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组织成本也越高,集体行动越困难。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结合案例讲书中观点案例1:某个集团1科研项目需要1百万经费,集团拥有1百名会员,研究成果集团内部共享,并能给全部会员增收2千万。
理性告诉我们,每个会员都有承担部分科研经费的动力,而且最好是每人均摊。
这样,个人理性能促成合乎集体理性的行动。
但是奥尔森告诉你:1.理性、自利的经济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团利益做贡献,集体行动的实现并非简单个体理性就能达成的。
按照奥尔森的逻辑,在自愿前提下,上面的科研经费很难筹齐。
为什么呢?如此巨大的回报率,每个会员会想当然的出钱啊!但是,别忘了,集体行动的成果是由所有会员共享的。
理性人会计算,如果我不出钱,高回报率导致某些人来给科研经费买单,结果就是我免费使用研究成果。
以理性经济人来看,这种情况肯定比承担部分科研经费要好。
如果大家都这样想,在自愿承担的状况下,这个科研项目就会因为经费问题不得不放弃。
上面的分析过程显示了这本书的主要理论。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集体行动是怎样进行的,当然不止上面。
按照书中的逻辑,奥尔森说,真相远不止这些。
给案例1修改一个条件:因为集团拥有很多业务,所以强制性地在年终分成时扣除每个成员一万元科研经费。
事情可以很顺利的进行。
这说明:强制性条件下集体行动可能更容易实现。
我们也可以给案例1修改另一个条件:会员可以按照承担科研经费的份额得到增收份额。
这样的话,1万元的科研经费份额对应20万元的科研成果,理性经济人也会促成集体行动的实现。
这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2 选择性激励2也能促使集体行动的实现。
另外,奥尔森还发现,3当集体人数比较少时,集体行动会比较容易产生,而随着人数的逐渐增加,集体行动会越来越难发生。
依旧是案例1,如果会员人数只有10个,那么在会员平等的情况下,就算某个会员单独行动,也能获得100万的收益,所以集体行动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这样,对于促成集体行动的发生,小集体更有效率。
同样的,如果集体中人员不是平等的,会员100名,但是某个会员拥有10%的大权重,那么,这个会员将有更大的动力来促成集体行动的实现;甚者,这个会员的单独行动也能使集体行动发生,因为通过计算我们发现1002000⨯,单独行动也有利可图。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奥尔森・奥尔森作为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在1965年所著的《集体行为的逻辑》被译成十儿种语言畅销全球,更奠定了他集体行动理论的代表人物的地位。
本书的观点是,“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两种集团形式的不同性质和功能。
在区分这两种集团的性质和功能之前,需要首先了解集团成员行动的相关理论,而这是本书在探讨小集团时所予以阐述的。
根据作者的理论推演,只有集团收益率乘以个人得到的集团收益的份额等于集体物品总成本的增加率时,个人得到的集团物品数量最优。
这里,集团收益率必须超过成本增加率,其倍数等于集团收益超过个人收益的倍数。
这也就是说,只有个人占集体的份额大于成本占收益的份额,即个人的收益大过成本(这里应该指总成本)时,也就是集体物晶的成本与集体物品所获得的收益相比微不足道时,才会产生提供集团物品的可能。
于是根据这个理论公式,可以看看小集团和大集团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
当一个集团是小集团时,由于成员很少,获得其他成员行为的信息成本较低且相互监督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集团成员可以经过协商共同承担提供集体物品的成本。
并且,即便只有一个成员承担所有成本也仍然可以提供集体物品,因为小集团的个体份额是很大的,特别是小集团中的大个体,而成本相当于集体收益来说又是很小的。
不过,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这样也容易产生少数剥削多数的倾向,也就是小集团中的众多小成员搭大成员的便车。
另外,还需要了解的是,在小集团的成员不断增多的时候,由于成员的增多,由成员享有的平均收益所组成社会最优收益不断增大,之前单独负担成本的成员已经无力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满足这些收益实现所需要的成本,使得这个集团距离最优收益水平越来越远,最终也会导致集体物品供给的失败,而这个会在大集团中得到更详细的阐释。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0 3 论证
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排外集团
排他性的利益
目 标 市场中的竞争性企业集团
本 质
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更高的价格)带来的收益
在供给上是固定的,某个集团的收益会造成其他
集团收益的潜在损失
分蛋糕
• 相容集团
• 相容性的利益 • 非市场集团 • 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上是不
为什么会产生集体?
• 个人利益 • Ex.仅仅为了玩单人纸牌而建立以个组织,毫无意义 • 纯粹私人或个人的利益通过个人的、没有组织的行动来增进,通常更为有效。
• ①当一些人拥有共同或集体利益时, • ②个人的、没有组织的行为无力增进个人利益、或者不能充分增进个人利益。
• 组织/集体就会存在
0 3 论证
0 1 背景
公共选择:是指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怎样提供和分配公共物品以及设立相应匹配规则的行为 与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则期望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影响人们的公共选择过程,从而实现其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发展起来了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研究这类问题,无非是认为,诸 如此类的决策和行动由于是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可现代经济 学的拓展和进步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
为什么会产生集体?
• 集体利益
• 组织/社团的存在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
“人们为了获得特别的好处,通过 为生活的目的提供某些特别的东西 而聚到一处;同样,政治社团看来 是为它所带来的总的好处而自发地 聚到一处并继续存在下去。”
《集体行为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为的逻辑》——读书笔记(潘啸16014522) “看不见之手”失灵了——社会科学家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
譬如,持有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的价格;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品的商家斗争;全世界无产者会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剥削等等。
奥尔森发现,这个貌似合理的假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
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产生极其有害的结果。
“看不见的手”为什么会失灵?原来,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
例如,由于罢工的胜利,工人获得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
但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所有风险和成本。
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
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他们组成一个团体以便获得集体利益,但是个人利益的打算往往破坏了集体利益的达成。
这便形成了一种“悖论”,即除了特殊的安排和环境,由理性个体组成的大集团,就不会为集体的利益做事。
首先明确集团分为大集团和小集团。
大集团是指那些拥有多数成员的集团,而小集团则指那些集团中只包含少数甚至两个的成员。
通过观察和分析,那些大集团要获得集体行动的难度比小集团大,且随着集团规模的增加,集体行动的难度是递增的,集团所能提供的产品越远离最佳水平。
而且同时随着人数的增加,每个人受激励程度就越低,导致其付出的团体成本往往小于U型结构中的最适值。
理由如下:第一: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利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这样即使集团能获得一定量的集团物品,其数量也是远远低于最有水平的。
第二:由于集团越大,任一个体,或集团中成员的任何(绝对)小子集能获得的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他们从集团物品获得的收益就越不足以抵消他们提供哪怕是很小数量的集团所支出的成本,一个例子便是在股份制公司中小额股东并不关心公司的发展情况。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集体行动的逻辑》是著名心理学家伯特塔顿洛克和拉尔夫霍金斯所著的一本书,旨在探讨社会集体行动中发生的逻辑思维、社会结构和行为模式。
书中将社会系统和集体行动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个人、群体和社会。
通过分析这三个层次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社会集体行动的机理。
书中强调,个体行为不可以完全地单独解释,而且更多地是由社会系统中的结构性影响所决定的。
通俗地说,个体行为不是自发的,而是受制于外界因素的。
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它是由个体互动构成的,而个体又是受社会结构影响的。
同时,《集体行动的逻辑》还介绍了许多关于如何解释集体行动的理论模式。
这些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更关注个体行为,分析集体行动是如何建立在个体行为之上的;另一类更关注社会系统,分析集体行动如何由社会系统所驱动。
两类模式中都有多种类型,如社会动力学、网络分析、认知模式和格特尔分析等。
《集体行动的逻辑》还介绍了一些有关解释社会集体行动的重要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涉及贝克特斯实验、内容分析、网络分析和格特尔分析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殊优势和局限性,都可以帮助读者更生动地理解社会系统中发生的集体行动。
除了分析集体行动的机理外,《集体行动的逻辑》还提出了许多方法,去影响和改变社会集体行动,从而达到积极的社会变革。
例如,书中提出,可以通过促进媒体与社会的互动、激发民众的社会参与,以及重新审视社会结构等方法,来促进社会变革。
总之,《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本有内涵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书,其中涉及了社会结构、行为逻辑和社会变革等主题,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社会集体行动的机理,并尝试影响和改变社会集体行动,从而达到积极的社会变革。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公共选择理论是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起的新一门分支。
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问题。
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是基于有关此类的决策和行动时有非市场因素决定的考量,故而其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
而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拓展却证明了非市场问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
与之相反,公共选择理论则紧扣住“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都有是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集体利益是不存在的。
一般认为,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作者则在本书中明确指出这种论断根本是错误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分为六个单元:集团和组织理论、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工会和经济自由、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以及“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
首先,作者简要概述了经济学界的传统集团利益观念。
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只要存在符合每个个体需要的、可感的利益,所有成员就会团结起来,为实现和增进共同利益而进行集体行动;并且,组织和集团不论规模大小,运作机制如何,其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利益的增加。
进而,作者指出,在经济学话语背景下的理性个体具有意识的两重性。
一方面,在进行私人交易时,个人利益至上;另一方面,面对国家和民族等抽象实体时,又充满自我牺牲精神。
故而面对性质和目标各异的集团,理性人既是因为主客观的利益需要加入其中,也不可能一并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行动。
这说明了共同利益不是产生集体行动的充分条件,集团规模与集团行为的差异性将影响集体产品的追求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在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后,作者提出达成集体行动的两个条件:集体成员的“不对称性”和“选择性激励”。
前者,指由于集团内部成员受益的不平衡性,预期受益较高的成员对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贡献将更大;后者,指社会制裁和社会奖励,即“对个人加以区别对待:不服从的个人受到排斥,合作的个人被邀请参加特权小集团”。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在翻开《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集体行动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相对模糊和浅显的层面。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那些文字仿佛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洞悉集体行为奥秘的大门。
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让我不禁回想起曾经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在我大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全校规模的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募捐书籍和学习用品。
一开始,这个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各个学院也都积极响应。
海报贴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广播里也不断地宣传着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场全校师生都会热情参与的盛大行动。
我所在的班级也不例外,班长在班会上激情洋溢地讲述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呼吁大家踊跃参与。
同学们在当时也都纷纷点头,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当真正要行动起来的时候,情况却变得复杂起来。
比如说,在收集书籍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虽然答应了会带书过来,但到了截止日期,却找各种借口说忘记了或者家里没有合适的书。
这让负责收集的同学感到十分无奈和困惑。
还有在组织义卖活动的时候,原本报名参加的志愿者,到了活动当天,却有不少人以各种理由请假不来,导致现场人手紧张,忙得不可开交。
我记得那几天,负责组织的同学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不断地打电话、发信息,试图说服那些没有履行承诺的同学参与进来,但效果并不理想。
而那些积极参与的同学,则在一边默默地付出更多的努力,试图弥补人员不足带来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有些同学之所以不愿意参与,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贫困地区的孩子,而是觉得自己的一点点贡献对于整个活动来说微不足道,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还有一些同学则是担心自己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认可或者回报。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
就像书中所说的,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希望享受集体行动带来的利益,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
这种心态在这次募捐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选择理论,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的问题。
奥尔森的所著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共有6章。
第一章集团和组织理论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和理论的解释。
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
第三章工会和经济自由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
第四章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
第五章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第六章“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提出了一个与第一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
这一理论说明大的压力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阅读后的感受:读完这本书后,还是很有收获的。
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理性的思维,另一面对于我们认识和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与问题很有帮助。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又是由大大小小的组织组成的。
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许许多多的工作与任务都是由团队来完成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小组织。
理解透彻集体行动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学习管理学科的学生亦或是以后致力于和正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传统观点认为,“集团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增进它们共同的目标或集团目标”。
换句话说,只要集团中的成员认为存在共同利益,有理性和寻求自利的经济人,肯定会采取行动来实现那一共同利益。
传统的集团理论还是建立在个体功利主义价值判断上的。
奥尔森告诉我们:理性、自利的经济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团利益做贡献,集体行动的实现并非简单个体理性就能达成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集体行动背后那些有趣又复杂的事儿。
我先得说说我经历过的一次小区维权事件,这事儿和书里讲的内容可有不少联系呢。
我们小区之前有个问题,就是停车位规划得特别不合理。
车越来越多,每天晚上找车位都像打仗一样。
于是呢,有几个热心的邻居就站出来,说要找物业协商,重新规划停车位。
这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事儿啊,纷纷响应,就像一群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觉得肯定能把这事儿搞定。
可这过程啊,就像书里说的,没那么简单。
刚开始,大家在业主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各种主意都有。
有人说要增加停车位数量,有人说要规范停车秩序,还有人说要给物业施压。
这就像一群人在黑暗中找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呢,真正到行动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每次和物业协商,需要业主代表出面吧,可这代表就不好选。
有的邻居虽然在群里喊得凶,可真要他去和物业谈,就各种推脱,不是说没时间,就是说怕得罪物业。
这就像书里提到的“搭便车”现象,大家都想享受改变带来的好处,可都不想付出成本。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意见也很难统一。
有部分业主觉得增加停车位会占用绿化面积,他们就不同意。
还有些业主觉得规范停车秩序要安装门禁系统,费用怎么分摊又是个大问题。
这就像一团乱麻,越扯越乱。
最后呢,这次维权行动就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了,没达到大家预期的效果。
从这件事儿再来看《集体行动的逻辑》,就更能理解书里说的了。
集体行动要成功可不容易,不是人多力量就大。
这里面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博弈,还有组织成本、“搭便车”问题这些复杂的因素。
就像我们小区这次,虽然大家目标好像是一致的,但在行动过程中,各种小算盘一打,就很难达成真正的集体行动了。
这本书真的让我明白,要让集体行动有效,得好好考虑这些内在的逻辑,不能光靠热情,还得有合理的机制和大家共同的努力。
以后要是再有类似的事儿,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道理,可不能再让行动半路夭折啦。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在《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中,作者曼瑟尔·奥尔森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探讨了集体行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让我对集体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开篇就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个人在理性的情况下,有时并不会参与到对整个集体有益的行动中?奥尔森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当一群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体聚集在一起时,他们自然会为了共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但实际上,这种假设往往是错误的。
奥尔森提出了“搭便车”理论。
在一个大群体中,每个人都希望他人付出努力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自己则可以坐享其成。
比如在社区环境治理中,大家都明白干净整洁的环境对所有人都好,但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即使自己不参与打扫,也能享受到其他人打扫带来的好处。
这种“搭便车”心理的存在,导致了集体行动的困境。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作者将群体分为两种类型:相容性群体和排他性群体。
相容性群体中,个体所获得的利益并不相互排斥,比如享受公共公园的美景。
而排他性群体中,成员所获得的利益是相互排斥的,比如一个工作岗位的竞争。
在相容性群体中,“搭便车”问题往往更为严重,因为个体很难阻止他人享受共同利益。
奥尔森还探讨了小群体和大群体在集体行动中的不同表现。
小群体中,由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紧密,监督更加有效,个体为了集体利益行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而在大群体中,成员众多,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个人的贡献难以被准确衡量,这就使得“搭便车”行为更容易出现。
书中提到的一些案例让理论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工会组织为提高工人工资而进行的斗争。
在规模较小、组织紧密的工会中,成员更容易团结起来采取行动。
但在规模庞大、成员复杂的工会中,协调和组织行动的难度就大大增加。
奥尔森的理论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激励个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比如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投资,以解决环境污染这样的公共问题。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由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所著,初读此书,我便被其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分析视角所吸引。
在书中,奥尔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实例,对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奥尔森在书中开篇就指出了一个看似违背常理的现象:在一个群体中,即使每个个体都认为某个集体行动是有益的,也并不意味着这个行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这是因为个体在考虑是否参与集体行动时,往往会权衡个人的成本和收益。
如果个人为集体行动付出的成本高于预期的收益,那么即使集体行动的成果对整个群体有利,个体也可能选择不参与。
这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就是集体行动面临的困境。
以公共物品的提供为例,比如一个社区需要修建一座公园,这座公园对于社区内的所有居民都有益处。
然而,修建公园需要资金和人力投入,每个居民在考虑是否出资出力时,可能会想:“即使我不出钱出力,一旦公园建成,我也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
”如果大多数居民都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公园的修建就很难顺利进行。
这就是典型的“搭便车”问题,个体都希望享受集体行动的成果,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
奥尔森进一步指出,集体规模的大小对集体行动的可能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小群体中,由于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彼此的利益关系较为紧密,个体的行为更容易受到监督和约束,因此集体行动相对容易达成。
而在大群体中,由于成员众多、关系复杂,个体的“搭便车”行为更难被发现和制止,集体行动往往更难以实现。
为了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奥尔森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其中,选择性激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选择性激励是指对参与集体行动的个体给予额外的奖励,对不参与的个体进行惩罚。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变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成本和收益结构,从而提高个体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一个志愿者组织中,可以为表现出色的志愿者提供荣誉证书、晋升机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奖励,同时对不履行职责的志愿者进行批评或警告。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曼瑟尔·奥尔森,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者,美国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对利益集团的研究有着突破性的贡献,对制度经济学的诸多方面如:私有财产、税收、公共物品、集体决议、合同权利等方面也有很大贡献。
1998年2月19日奥尔森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在他离开办公室的路上。
两个星期后,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讣告,以奥尔森的两部学术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国家的兴衰》———的思想为主线,介绍他的治学风格和研究历程。
对于《集体行动的逻辑》,《经济学家》杂志评价说:“这本书已经被看成是他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
“如果他活着,完全有可能凭借其集体行动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奥尔森生活于美国20世纪中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现代经济学开始研究传统经济学所不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并尝试使用经济学的知识解释和研究各种市场问题及政治现象,这时现代经济学中发展起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而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之一。
在那个时代,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理论认为组织是最初始的状态——集体中的个人采取的或者为了集团中的个人所采取的大多数行动都是通过组织实现的。
而奥尔森显然是一个反集团理论者,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理论,认为有组织的联合行动背后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多人组成的集团所取得的利益可能会少于组成集团个人所取得利益的总和。
一、《集体行动的逻辑》全书结构全书共分为六章,奥尔森在前两章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在后四章通过列举现实中的例子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论证。
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第2章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第3章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第4章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第6章提出了一个与第1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的成名作,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很少关注的非市场决策的集体行动问题。
在传统的经济学家看来,这些问题是由于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违背乐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设。
然而,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研究,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问题依然可以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
传统的观点普遍认可这样的观点:“人们都认为集团是为了集团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存在的,为了获取更大的集团利益,集团成员往往会自发的行动以增进集体更大的利益。
”如许多工会理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补偿权力”概念、以及对压力集团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
但是奥尔康教授却在本书中明确指出这种论断是错误的。
如果在一个集团内部,集团利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每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那么,不管个人是否付出成本,他都能享受集团共同利益,而这样地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都想“搭便车”坐享其成。
集团越是大,分享收益的人越是多,为实现集团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的份额就越小。
所以,在严格坚持经济人及其行为的假设条件下,经济人或者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用一个简单明了的寓言故事来解释,即“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总而言之,人多未必时好事。
现在中国推崇大,要搞大企业、大项目,而往往最后没绩效,许多大型国企亏损严重,长期如此,在这里有根本的症结制约所在。
组织的规模应该是有限度规律在的,不能盲目扩张,它有它本身的制约和运作逻辑。
那么,该怎么样解决搭便车困境呢?奥尔森指出,只有一种独立的和“选择性”的激励会驱使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
这种选择性的激励必须时针对个体的,使得集体中做出贡献和没有做出贡献的人,作出贡献多和作出贡献少的人得到区分对待,“赏罚分明”。
因此,这种激励包括正面的奖励和负面的惩罚两大部分。
此外,他还论述了在“联邦”集团中,社会激励可以
在潜在集团中导致集团的行动。
联邦集团的特点是,一个大集团被分成几个小集团,这样在每个附属小集团之中社会激励都会鼓励成员为实现整个联邦的集体目标做出贡献。
而关于“选择性激励”的具体措施,在不同的领域有多种多样,只要一个团队组织中的领导者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能做到相应的制度安排制度设计,那么这个组织集体行动便能轻松得以开展取得实质成效!
因此,归结起来。
这本书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
一、集团规模小比大好。
小集团容易采取行动,大集团会出现“搭便车”
二、要建立赏罚分明的“选择性激励”措施。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集体行动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没有说明集团领袖,特别是企业家的作用,事实上企业家在调动集团成员的行为方面是有很大潜力的,当然这在本书的附录中得到了补充。
以及关于集团理论的一些问题,作者并未在本书中做出解答,比如企业初始状态、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内部竞争等都能影响集团的行为选择,而这都是集团理论需要解释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可以解释很多事情。
就拿安全性日益堪忧、形势严峻的视频问题来举例。
当毒大米、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等食品流入消费者市场时,假设最初恰巧发现问题的一小撮消费者,能够坚决地控告商家,同时给政府施加必要地压力,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取缔商家,以最严厉地措施去惩罚这些为了赚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去生产有毒有害地食品厂家,或许就不会出现一大批消费者受害事件。
对于消费者群体来说,获得安全卫生的食品是这个集体的共有物品或者说是共同利益。
当消费者发现危害共同利益的行为出现时,就能够坚决说不,运用法律等手段去制止它,那些不良商家就不会这么嚣张地生产有毒有害食品。
遗憾的是,我们发现身边的消费者大部分人即使购买到有害的食品,也会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扔掉这些不合格的商品。
即使食用了这类食品,如果不是发生特别严重的疾病的话,一般都是自认倒霉,自行承担医疗成本算了。
因为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个人承担了数额不
小的成本,比如法律诉讼成本、举报材料费等等,即使让产生有害的商家或者厂家受到了应有的严厉惩罚,但在消费者个人看来,个人行动给消费者集体所带来的收益是由大家共享的,况且他们也不会分担自己所花费的成本,何况面对的是实力比自身强、拥有各种社会资源的厂家,挑战他们的胜算难以估计。
最终,我们学会搭便车,都指望别人付出行动,或者受危害的群体越来越多时,靠舆论压力施压政府去解决。
此外,奥尔森用集体行动的逻辑深入剖析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是指出:“马克思强调个人自我利益,并认为阶级都有意识到它们的利益,这自然是大多数评论家认为马克思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理由。
一些人认为这是他的主要缺陷,他对于自我利益和理性强调的过头了。
按照穆勒的观点,对政治广泛漠不关心就可以证明马克思认为人们能够实用和理性地参加阶级行动地观点是错误地。
并没有出现马克思预期地那种阶级斗争,但凭此就认为马克思高估了理性行为的力量,这实际上并不正确。
相反,没有出现马克思预期的那种阶级斗争,部分原因正是出于理性的功利主义行为。
因为如果组成阶级的个体采取理性的行为,就不会产生阶级利益的行为。
”不得不说,奥尔森这种分析问题的角度很新颖特别,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又让我产生几点疑问。
如果世界上真的所有人都有理性,都想搭便车,那么为什么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这么多次革命的发生?为什么我们身边总会出现牺牲自我的英雄事迹?
每一种理论与观点的提出,背后都会有质疑的声音存在,因为大家的认识角度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同。
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局限,对待它们应采取批判与理性的态度。
基于此,我们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古代,为了今天的中国;学习西方,为了东方的中国。
我们认识每一种理论,都是为了汲取其中的精华、得到一定启发来服务现实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对待每种理论,不能迷信太深,也不能全盘否定,取其长处,反思我心,掌握知识,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