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gen学习总结
(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
(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Midas Gen学习总结、YJK导入gen (详见“ YJ K莫型转midas模型程序功能与使用”)YJK.MIDAS 接口程序版本选择口Ver. 730 V^r.300墙休转换。
板t茴醴元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到周圉梁箱质星来源同¥JK <: MIDAS自算楼扳克现O楼板分块⑶?刑点)? ¥JK网格划分转换施工欖拟次序□峙掀屈曲分析1. 版本选择选择版本V7.30, YJK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工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V8.00则进行转换。
建议取V8.00。
2. 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大小及分布与YJK完全一致,不需要在gen中再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自算: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 中参数“将自重转化为质量”也自动勾选。
转入了在YJK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 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方式)都转换成midas的板单元,自动网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 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入到midas楼板为3节点或4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划分网格。
YJK网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入midas网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入midas楼面荷载同YJK导入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入midas楼面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二、gen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导入法)①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 定义材料、截面和厚度;②构件建模:从cad中导入梁T单元扩展生成柱墙T墙体分割与开洞T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施加荷载:定义静力荷载工况(恒、活、X/Y风)T分配楼面荷载和施加梁荷载T定义风荷载T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用(Rx、Ry)T定义自重;④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T结构自重转化成质量T定义边界(支承条件、释放约束)T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运行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行分析。
(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讲解(可编辑修改word版)
Midas Gen 学习总结一、YJK 导入gen(详见“YJK 模型转midas 模型程序功能与使用”)1.版本选择选择版本V7.30,YJK 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工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V8.00 则进行转换。
建议取V8.00。
2.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 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大小及分布与YJK 完全一致,不需要在gen 中再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 自算:查看midas 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中参数“将自重转化为质量”也自动勾选。
转入了在YJK 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方式)都转换成midas 的板单元,自动网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入到midas 楼板为3 节点或4 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 划分网格。
YJK 网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入midas 网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入midas 楼面荷载同YJK。
导入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入midas 楼面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二、gen 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 导入法)① 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 定义材料、截面和厚度;② 构件建模:从cad 中导入梁→ 单元扩展生成柱墙→ 墙体分割与开洞→ 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 施加荷载:定义静力荷载工况(恒、活、X/Y 风)→分配楼面荷载和施加梁荷载→ 定义风荷载→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用(Rx、Ry)→定义自重;④ 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结构自重转化成质量→定义边界(支承条件、释放约束)→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 运行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行分析。
(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
Midas Gen学习总结、YJK导入gen (详见“ YJ K莫型转midas模型程序功能与使用”)YJK.MIDAS 接口程序版本选择口Ver. 730 V^r.300墙休转换。
板t茴醴元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到周圉梁箱质星来源© 同¥JK <: MIDAS自算楼扳克现O楼板分块⑶•刑点)« ¥JK网格划分转换施工欖拟次序□峙掀屈曲分析1. 版本选择选择版本V7.30, YJK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工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V8.00则进行转换。
建议取V8.00。
2. 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大小及分布与YJK完全一致,不需要在gen中再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自算: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 中参数“将自重转化为质量”也自动勾选。
转入了在YJK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 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方式)都转换成midas的板单元,自动网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 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入到midas楼板为3节点或4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划分网格。
YJK网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入midas网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入midas楼面荷载同YJK导入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入midas楼面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二、gen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导入法)①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 定义材料、截面和厚度;②构件建模:从cad中导入梁T单元扩展生成柱墙T墙体分割与开洞T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施加荷载:定义静力荷载工况(恒、活、X/Y风)T分配楼面荷载和施加梁荷载T定义风荷载T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用(Rx、Ry)T定义自重;④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T结构自重转化成质量T定义边界(支承条件、释放约束)T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运行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行分析。
midasgen学习总结
一、YJK导入gen(详见“YJK模型转midas模型程序功能与使用”)1.版本选择选择版本,YJK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工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则进行转换。
建议取。
2.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大小及分布与YJK完全一致,不需要在gen中再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自算: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中参数“将自重转化为质量”也自动勾选。
转入了在YJK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方式)都转换成midas的板单元,自动网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 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入到midas楼板为3节点或4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划分网格。
YJK网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入midas网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入midas楼面荷载同YJK。
导入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入midas楼面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二、gen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导入法)①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定义材料、截面和厚度;②构件建模:从cad中导入梁→单元扩展生成柱墙→墙体分割与开洞→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施加荷载:定义静力荷载工况(恒、活、X/Y风)→分配楼面荷载和施加梁荷载→定义风荷载→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用(Rx、Ry)→定义自重;④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结构自重转化成质量→定义边界(支承条件、释放约束)→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运行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行分析。
2、分析结果①添加荷载组合;②周期与振型(对应周期比,与YJK对比分析的第一步);③稳定验算(对应刚重比);④侧向刚度不规则验算(对应侧向刚度比,考虑Ex、Ey);⑤楼层承载力突变验算(对应层剪力比,考虑Ex、Ey);⑥层剪重比(反应谱分析)(对应剪重比, ,考虑Ex、Ey);⑦层间位移角(对应层间位移角,考虑Wx、Wy、Ex、Ey);⑧扭转不规则验算(对应层间位移比,考虑Ex、Ey、ECCX(RS)、ECCY(RS))。
MIDAS gen中分析报错总结
Gen中分析报错总结1、MAXIMUM NUMBER OF ITERATION HAS BEEN REACHEDCHECK TOLERANCE IN THE VIBRATION RESULT TABLERECOMMENDATION FOR BETTER CONVERGENCE :INCREASE THE SUBSPACE DIMENSION GREATER THANMIN(2Nf, Nf+8) (Nf=NUMBER OF FREQUENCIES)得到最大迭代次数,请在振动结果表中检查公差。
建议增加子空间维数,大于MIN(2Nf, Nf+8) Nf=数量的频率解:修改“子空间大小”2、节点奇异解:要查看边界条件及荷载加载3、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报错,例题“上海建工林晨”[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20171[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2024[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4059[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4306[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4323[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4570[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4587[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4834[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4850[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5098[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114[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131[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5367[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384[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401[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1[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422[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5645[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5647[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652[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5652[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5653[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661[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678[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699[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J-End] COMP. OF BEAM NO. 5717[WARNING] : THE YIELDING OCCURRED IN THE INELASTIC HINGE BY INITIAL LOADING : [My_I-End] COMP. OF BEAM NO. 5891< PUSHOVER LOADCASE NO. 1 / 1 >* INCREMENT METHOD : DISPLACEMENT CONTROL( Maximum Translational Displacement )* ANALYSIS OPTION : P-DELTA* CONSIDERING INITIAL LOADCASE* LOADCASE LOAD TYPE : MODE SHAPE* INCORE MULTI-FRONTAL SOLVER1。
(完整word版)(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讲解
Midas Gen 学习总结一、YJK导入gen(详见“YJK模型转midas模型程序功能与使用”)1.版本选择选择版本V7.30,YJK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工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V8.00则进行转换。
建议取V8.00。
2.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大小及分布与YJK完全一致,不需要在gen中再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自算: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中参数“将自重转化为质量”也自动勾选。
转入了在YJK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方式)都转换成midas的板单元,自动网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 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入到midas楼板为3节点或4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划分网格。
YJK网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入midas网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入midas楼面荷载同YJK。
导入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入midas楼面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二、gen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导入法)①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定义材料、截面和厚度;②构件建模:从cad中导入梁→单元扩展生成柱墙→墙体分割与开洞→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施加荷载:定义静力荷载工况(恒、活、X/Y风)→分配楼面荷载和施加梁荷载→定义风荷载→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用(Rx、Ry)→定义自重;④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结构自重转化成质量→定义边界(支承条件、释放约束)→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运行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行分析。
(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
(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Midas Gen 学习总结⼀、YJK导⼊gen(详见“YJK模型转midas模型程序功能与使⽤”)1.版本选择选择版本V7.30,YJK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V8.00则进⾏转换。
建议取V8.00。
2.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及分布与YJK完全⼀致,不需要在gen中再将荷载和⾃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算:查看midas⼯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中参数“将⾃重转化为质量”也⾃动勾选。
转⼊了在YJK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式)都转换成midas的板单元,⾃动⽹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 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到midas楼板为3节点或4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划分⽹格。
YJK⽹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midas⽹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midas楼⾯荷载同YJK。
导⼊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midas楼⾯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gen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导⼊法)①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定义材料、截⾯和厚度;②构件建模:从cad中导⼊梁→单元扩展⽣成柱墙→墙体分割与开洞→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施加荷载:定义静⼒荷载⼯况(恒、活、X/Y风)→分配楼⾯荷载和施加梁荷载→定义风荷载→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Rx、Ry)→定义⾃重;④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结构⾃重转化成质量→定义边界(⽀承条件、释放约束)→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运⾏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分析。
(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讲解
Midas Gen 学习总结一、YJK导入gen(详见“YJK模型转midas模型程序功能与使用”)1.版本选择选择版本V7.30,YJK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工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V8.00则进行转换。
建议取V8.00。
2.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大小及分布与YJK完全一致,不需要在gen中再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自算: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中参数“将自重转化为质量”也自动勾选。
转入了在YJK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方式)都转换成midas的板单元,自动网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 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入到midas楼板为3节点或4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划分网格。
YJK网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入midas网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入midas楼面荷载同YJK。
导入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入midas楼面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二、gen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导入法)①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定义材料、截面和厚度;②构件建模:从cad中导入梁→单元扩展生成柱墙→墙体分割与开洞→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施加荷载:定义静力荷载工况(恒、活、X/Y风)→分配楼面荷载和施加梁荷载→定义风荷载→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用(Rx、Ry)→定义自重;④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结构自重转化成质量→定义边界(支承条件、释放约束)→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运行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行分析。
Midas自己使用问题总结
Midas自己使用问题总结Midas Gen自己使用问题总结注意:Midas Gen使用操作内容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程序主菜单-帮助”系统中查到,非常方便。
一、零散问题总结1、Midas中的质量MIDAS中转换“质量”分两种,一种是“自重”,一种是“其他荷载”,前者在“模型-〉结构类型”中,后者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
在MIDAS/Gen中,“模型> 质量> 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不能将单元的自重转换为质量。
如果要做动力分析(包括地震动力分析),将结构的自重转化为质量,必须要在结构类型中设定相关条目。
即:可以通过“模型-〉结构类型-〉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质量”将模型中的单元质量自动转换为动力分析或计算静力等效地震荷载所需的集中质量。
2、Midas“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该项目将荷载组合中的各荷载工况的组合建立为新的荷载工况。
对非线性单元(如索、只受拉或只受压单元)由于其非线性特性,单纯将各荷载工况的分析结果进行线性组合(荷载组合)是错误的,此时应该使用该功能将荷载组合(如 1.2D+1.4L)定义为一个荷载工况作用于结构上,方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荷载>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或者….从树形菜单中选择静力荷载>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3、“刚域效果”与“设定梁端部刚域”刚域效果:自动考虑杆系结构中柱构件和梁构件(与柱连接的水平单元)连接节点区的刚域效应,刚域效应反映在梁单元中,平行于整体坐标系Z轴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柱构件,整体坐标系X-Y平面内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梁构件。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模型> 边界条件> 刚域效果...或者从树形菜单的菜单表单中选择模型> 边界条件> 刚域效果设定梁端部刚域:该功能主要适用于梁单元(梁、柱)间的偏心设定。
当梁单元间倾斜相交,用户要考虑节点刚域效果时,需使用该功能进行设定。
Midas自己使用问题总结
Midas Gen自己使用问题总结注意:Midas Gen使用操作内容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程序主菜单-帮助”系统中查到,非常方便。
一、零散问题总结1、Midas中的质量MIDAS中转换“质量”分两种,一种是“自重”,一种是“其他荷载”,前者在“模型-〉结构类型”中,后者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
在MIDAS/Gen中,“模型 > 质量 > 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不能将单元的自重转换为质量。
如果要做动力分析(包括地震动力分析),将结构的自重转化为质量,必须要在结构类型中设定相关条目。
即:可以通过“模型-〉结构类型-〉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质量”将模型中的单元质量自动转换为动力分析或计算静力等效地震荷载所需的集中质量。
2、Midas“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该项目将荷载组合中的各荷载工况的组合建立为新的荷载工况。
对非线性单元(如索、只受拉或只受压单元)由于其非线性特性,单纯将各荷载工况的分析结果进行线性组合(荷载组合)是错误的,此时应该使用该功能将荷载组合(如1.2D+1.4L)定义为一个荷载工况作用于结构上,方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荷载 >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或者….从树形菜单中选择静力荷载 >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3、“刚域效果”与“设定梁端部刚域”刚域效果:自动考虑杆系结构中柱构件和梁构件(与柱连接的水平单元)连接节点区的刚域效应,刚域效应反映在梁单元中,平行于整体坐标系Z轴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柱构件,整体坐标系X-Y平面内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梁构件。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模型 > 边界条件 > 刚域效果...或者从树形菜单的菜单表单中选择模型 > 边界条件 > 刚域效果设定梁端部刚域:该功能主要适用于梁单元(梁、柱)间的偏心设定。
当梁单元间倾斜相交,用户要考虑节点刚域效果时,需使用该功能进行设定。
在“主菜单中的模型>边界条件>刚域效果”只能考虑梁柱直交时的效果。
midas学习总结2(2011-11-5)
midas学习总结2(2011-11-5)第一篇:midas学习总结2(2011-11-5)midas学习总结2(2011-11-5)今天学习了“细部分析”。
——进行细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1)通过将细部模型插入整体模型而进行分析的方法。
2)将整体分析的变形结果以强制位移输入到细部模型的方法。
——建立板单元的方法是使用“单元>扩展单元”中的“扩展类型>线单元 平面单元”功能,由临时的梁单元得到板单元。
注意在此之前要先定义板的厚度。
——将细部模型插入整体模型而进行分析时,要在梁与板相同坐标的节点处,建立“刚性连接”,使它们具有相同的变形。
——使用第二种方法时,在细部模型上要施加与简化结构相同的荷载,同时还要施加强制位移。
——由于在细部模型中输入强制位移,等同于将一个很大的荷载施加在模型上,因此若要查看由自重所引起的微小变形是比较困难的。
在MIDAS/CIVIL中,可通过选择显示相对位移的方式来查看微小变形。
方法:点击“变形”后的,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中“相对变形”即可。
——板单元是通过在高斯点进行分析后用外插法计算来输出节点处的结果的,因此即使是相同的节点也会根据与其连接的单元的不同而输出不同的计算结果。
选项中若选择单元,则输出各单元的节点的计算值;若选择节点平均值,则输出各单元在该节点的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通常使用节点平均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水平单元与竖向单元相连接处的节点而言,如果选择节点平均值,则有可能输出毫无意义的结果。
(详细资料请参照在线帮助手册)Sig-XX:正应力Sig-EFF:有效应力(主应力,von Mises stress)第二篇:MIDAS CC总结MIDAS实战技巧50条1、如何利用板单元建立变截面连续梁(连续刚构)的模型?建立模型后如何输入预应力钢束?使用板单元建立连续刚构(变截面的方法)可简单说明如下:1)首先建立抛物线(变截面下翼缘);2)使用单元扩展功能由直线扩展成板单元,扩展时选择投影,投影到上翼缘处。
(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
Midas Gen 学习总结一、YJK导入gen(详见“YJK模型转midas模型程序功能与使用”)1.版本选择选择版本V7.30,YJK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工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V8.00则进行转换。
建议取V8.00。
2.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大小及分布与YJK完全一致,不需要在gen中再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自算: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中参数“将自重转化为质量”也自动勾选。
转入了在YJK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方式)都转换成midas的板单元,自动网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 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入到midas楼板为3节点或4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划分网格。
YJK网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入midas网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入midas楼面荷载同YJK。
导入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入midas楼面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二、gen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导入法)①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定义材料、截面和厚度;②构件建模:从cad中导入梁→单元扩展生成柱墙→墙体分割与开洞→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施加荷载:定义静力荷载工况(恒、活、X/Y风)→分配楼面荷载和施加梁荷载→定义风荷载→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用(Rx、Ry)→定义自重;④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结构自重转化成质量→定义边界(支承条件、释放约束)→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运行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行分析。
Midas自己使用问题总结
Midas Gen自己使用问题总结注意:Midas Gen使用操作内容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程序主菜单-帮助”系统中查到,非常方便。
一、零散问题总结1、Midas中的质量MIDAS中转换“质量”分两种,一种是“自重”,一种是“其他荷载”,前者在“模型-〉结构类型”中,后者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
在MIDAS/Gen中,“模型 > 质量 > 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不能将单元的自重转换为质量。
如果要做动力分析(包括地震动力分析),将结构的自重转化为质量,必须要在结构类型中设定相关条目。
即:可以通过“模型-〉结构类型-〉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质量”将模型中的单元质量自动转换为动力分析或计算静力等效地震荷载所需的集中质量。
2、Midas“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该项目将荷载组合中的各荷载工况的组合建立为新的荷载工况。
对非线性单元(如索、只受拉或只受压单元)由于其非线性特性,单纯将各荷载工况的分析结果进行线性组合(荷载组合)是错误的,此时应该使用该功能将荷载组合(如1.2D+1.4L)定义为一个荷载工况作用于结构上,方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荷载 >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或者….从树形菜单中选择静力荷载 >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3、“刚域效果”与“设定梁端部刚域”刚域效果:自动考虑杆系结构中柱构件和梁构件(与柱连接的水平单元)连接节点区的刚域效应,刚域效应反映在梁单元中,平行于整体坐标系Z轴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柱构件,整体坐标系X-Y平面内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梁构件。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模型 > 边界条件 > 刚域效果...或者从树形菜单的菜单表单中选择模型 > 边界条件 > 刚域效果设定梁端部刚域:该功能主要适用于梁单元(梁、柱)间的偏心设定。
当梁单元间倾斜相交,用户要考虑节点刚域效果时,需使用该功能进行设定。
在“主菜单中的模型>边界条件>刚域效果”只能考虑梁柱直交时的效果。
某工 Midas应用个人总结
某工Midas应用个人总结从04年工作后开始学习midas,将所作的计算挑选10个典型,由简入难做一简单总结.附图,因涉及实际设计图纸,模型未附上,仅介绍一下思路和注意事项即自己曾走的弯路。
一、钢筋混凝土弯桥:刚工作后接触的第一个计算:4*20半径70m。
用gqjs直线桥、midas空间梁单元弯桥、桥博梁格法分别建模计算。
midas思路:当时做法excel中计算节点坐标,pl导入cad,dxf导入midas。
注意局部坐标系的建立,支座与主梁采用刚性连接。
仅与其他软件比较弯矩内力和支反力,未考虑支座预偏心。
二、3-30滑模施工:为与桥博作比较,截面顶面中心对齐,建模节点与梁底节点加刚性连接。
顺便做了模态分析,基频计算与规范理论计算差不多。
通过有效宽度系数考虑应力验算的有效宽度。
注意梯度温差中B的取值、支座沉降组沉降的正负、施工阶段分析中的单元组、混凝土龄期、边界组取变形后、psc设计注意施工阶段用的荷载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
荷载组合中预应力乘以0.8需要手动修改,,但是psc设计用的混凝土设计中的组合系数不用修改,程序自动考虑。
当时对两个程序预应力损失的计算逐项做了一下对比,两者基本吻合。
第四项损失midas 未考虑逐根张拉。
我是在施工阶段中将预应力分组在子阶段分批张拉。
三、横向预应力:等效荷载我是定义为用户定义荷载;自动生成组合后用包络再与用户定义荷载组合。
注意1.单向张拉钢束特征值的数据;2.长期组合中仅考虑恒活载,其余可不计。
附:1.根部弯矩一般比计算值大0.15-0.3,可参考城市规范,自己酌情考虑。
2.规范中冲击系数为1.3,有疑问,一般为0.3吧,布置是否笔误。
取1.3的话,承载能力要求太高了。
四、下部结构的联合计算:1)m法对节点采用节点弹性支撑系数的计算。
2)支座刚度的计算,在墩顶考虑支座加了约束3)截面特征系数的调整:0.67或0.85。
五.小箱梁上下部联合计算:验算小箱梁预应力,计算盖梁与qlt简支计算结果作比较,结论桥梁通简支计算偏不安全。
Midas自己使用问题总结
Midas Gen自己使用问题总结注意:Midas Gen使用操作内容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程序主菜单-帮助”系统中查到,非常方便。
一、零散问题总结1、Midas中的质量MIDAS中转换“质量”分两种,一种是“自重”,一种是“其他荷载”,前者在“模型-〉结构类型”中,后者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
在MIDAS/Gen中,“模型> 质量> 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不能将单元的自重转换为质量。
如果要做动力分析(包括地震动力分析),将结构的自重转化为质量,必须要在结构类型中设定相关条目。
即:可以通过“模型-〉结构类型-〉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质量”将模型中的单元质量自动转换为动力分析或计算静力等效地震荷载所需的集中质量。
2、Midas“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该项目将荷载组合中的各荷载工况的组合建立为新的荷载工况。
对非线性单元(如索、只受拉或只受压单元)由于其非线性特性,单纯将各荷载工况的分析结果进行线性组合(荷载组合)是错误的,此时应该使用该功能将荷载组合(如 1.2D+1.4L)定义为一个荷载工况作用于结构上,方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荷载>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或者….从树形菜单中选择静力荷载>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3、“刚域效果”与“设定梁端部刚域”刚域效果:自动考虑杆系结构中柱构件和梁构件(与柱连接的水平单元)连接节点区的刚域效应,刚域效应反映在梁单元中,平行于整体坐标系Z轴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柱构件,整体坐标系X-Y平面内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梁构件。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模型> 边界条件> 刚域效果...或者从树形菜单的菜单表单中选择模型> 边界条件> 刚域效果设定梁端部刚域:该功能主要适用于梁单元(梁、柱)间的偏心设定。
当梁单元间倾斜相交,用户要考虑节点刚域效果时,需使用该功能进行设定。
在“主菜单中的模型>边界条件>刚域效果”只能考虑梁柱直交时的效果。
midas的心得体会
midas的心得体会篇一:midas心得MIDAS学习心得土木二班张文博 XX141473076Midas中文名迈达斯,是一种有关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软件,分为建筑领域、桥梁领域、岩土领域、仿真领域四个大类。
Midas FEA是“目前唯一全部中文化的土木专用非线性及细部分析软件”,它的几何建模和格划分技术采用了在土木领域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前后处理软件Midas FX+的核心技术,同时融入了MIDAS强大的线性、非线性分析内核,并与荷兰TNO DIANA公司进行了技术合作,是一款专门适用于土木领域的高端非线性分析和细部分析软件。
Midas FEA拥有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掌握。
特别是工程中比较难处理的各种非线性分析问题,程序不仅提供了简单的参数化输入方法,其全中文化的程序界面、全中文化的技术手册、全中文化的培训例题,可以让初学者迅速成长为高级分析人员。
在周六的Midas选修课上我们就跟着校外专家学习了Midas building和Midas gen的基本操作和设计方法。
在这之前我们仅仅学习了设计软件cad,看过简介后我确信这是一款比cad的功能更加强大的,专门针对工程领域的专业设计软件。
经过了几节课的学习,自己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写出来权当做复习和总结。
Midas的界面设计的相当不错,和office的界面很相似。
第一眼就给人非常专业和高端的感觉。
由于UI设计的很细致和人性化,不会给人距离感,让人觉得虽然这是一款专业设计软件,但是我操作起来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Midas采用的是3d视角,与采用平面视角的cad相比,Midas无疑方便了很多。
对于设计师来说能看到建筑的模拟图形是很有帮助的。
在绘制一个建筑模型的时候,cad就只能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顺序来绘制。
但是Midas是以3d的方式来建模的,非常的直观。
而且Midas对于建模时候的各个细节,都有相应的功能按钮。
对于墙、柱、梁、板,软件都是对应的不同的模块,批量操作时不容易产生误操作。
Midas自己使用问题总结
Midas Gen自己使用问题总结注意:Midas Gen使用操作内容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程序主菜单-帮助”系统中查到,非常方便。
一、零散问题总结1、Midas中的质量MIDAS中转换“质量”分两种,一种是“自重”,一种是“其他荷载”,前者在“模型-〉结构类型”中,后者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
在MIDAS/Gen中,“模型> 质量> 将荷载转换成质量...”中不能将单元的自重转换为质量。
如果要做动力分析(包括地震动力分析),将结构的自重转化为质量,必须要在结构类型中设定相关条目。
即:可以通过“模型-〉结构类型-〉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质量”将模型中的单元质量自动转换为动力分析或计算静力等效地震荷载所需的集中质量。
2、Midas“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该项目将荷载组合中的各荷载工况的组合建立为新的荷载工况。
对非线性单元(如索、只受拉或只受压单元)由于其非线性特性,单纯将各荷载工况的分析结果进行线性组合(荷载组合)是错误的,此时应该使用该功能将荷载组合(如 1.2D+1.4L)定义为一个荷载工况作用于结构上,方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荷载>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或者….从树形菜单中选择静力荷载> 由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3、“刚域效果”与“设定梁端部刚域”刚域效果:自动考虑杆系结构中柱构件和梁构件(与柱连接的水平单元)连接节点区的刚域效应,刚域效应反映在梁单元中,平行于整体坐标系Z轴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柱构件,整体坐标系X-Y平面内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梁构件。
路径:从主菜单中选择模型> 边界条件> 刚域效果...或者从树形菜单的菜单表单中选择模型> 边界条件> 刚域效果设定梁端部刚域:该功能主要适用于梁单元(梁、柱)间的偏心设定。
当梁单元间倾斜相交,用户要考虑节点刚域效果时,需使用该功能进行设定。
在“主菜单中的模型>边界条件>刚域效果”只能考虑梁柱直交时的效果。
(总结)midas-gen学习总结
Midas Gen学习总结、YJK导入gen (详见“ YJ K莫型转midas模型程序功能与使用”)YJK.MIDAS 接口程序版本选择口Ver. 730 V^r.300墙休转换。
板t茴醴元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到周圉梁箱质星来源© 同¥JK <: MIDAS自算楼扳克现O楼板分块⑶•刑点)« ¥JK网格划分转换施工欖拟次序□峙掀屈曲分析1. 版本选择选择版本V7.30, YJK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工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V8.00则进行转换。
建议取V8.00。
2. 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大小及分布与YJK完全一致,不需要在gen中再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自算: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 中参数“将自重转化为质量”也自动勾选。
转入了在YJK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 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方式)都转换成midas的板单元,自动网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 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入到midas楼板为3节点或4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划分网格。
YJK网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入midas网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入midas楼面荷载同YJK导入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入midas楼面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二、gen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导入法)①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 定义材料、截面和厚度;②构件建模:从cad中导入梁T单元扩展生成柱墙T墙体分割与开洞T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施加荷载:定义静力荷载工况(恒、活、X/Y风)T分配楼面荷载和施加梁荷载T定义风荷载T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用(Rx、Ry)T定义自重;④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T结构自重转化成质量T定义边界(支承条件、释放约束)T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运行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das Gen 学习总结一、YJK导入gen(详见“YJK模型转midas模型程序功能与使用”)1.版本选择选择版本,YJK中的地震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工况的相关内容不转换则进行转换。
建议取。
2.质量来源(质量源)同YJK: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只有节点质量,各节点的质量大小及分布与YJK完全一致,不需要在gen中再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为质量。
建议取此选项。
Midas自算:查看midas工作树形菜单中“质量”有荷载转化为质量,同时“结构类型”中参数“将自重转化为质量”也自动勾选。
转入了在YJK定义的各种材料重度及密度。
3.墙体转换板:墙与连梁(墙开洞方式)都转换成midas的板单元,自动网格划分,分析结果较墙单元精确,但不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墙单元:墙转换成墙单元的板类型,连梁转换成梁单元。
分析结果没有板单元精确,但能按规范给出配筋设计。
4. 楼板表现楼板分块:导入到midas楼板为3节点或4节点楼板,需要在midas划分网格。
YJK网格划分:需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板,并勾选与梁变形协调,导入midas网格已划分,同时梁也实现分割,与板边界耦合。
4.楼屋面荷载板上均布荷载:导入midas楼面荷载同YJK。
导入后查看是否存在整层节点“刚性连接”。
导到周围梁墙:导入midas楼面荷载分配到周边梁墙。
二、gen建模、分析1、建模过程:(cad导入法)①前期准备:修改模型单位(mm)→定义材料、截面和厚度;②构件建模:从cad中导入梁→单元扩展生成柱墙→墙体分割与开洞→定义楼板类型(刚性板/弹性板);③施加荷载:定义静力荷载工况(恒、活、X/Y风)→分配楼面荷载和施加梁荷载→定义风荷载→定义反应谱和地震作用(Rx、Ry)→定义自重;④补充定义:荷载转化成质量→结构自重转化成质量→定义边界(支承条件、释放约束)→定义结构类型和层数据;⑤运行分析:先设定特征值的振型数量,然后点击运行分析。
2、分析结果①添加荷载组合;②周期与振型(对应周期比,与YJK对比分析的第一步);③稳定验算(对应刚重比);④侧向刚度不规则验算(对应侧向刚度比,考虑Ex、Ey);⑤楼层承载力突变验算(对应层剪力比,考虑Ex、Ey);⑥层剪重比(反应谱分析)(对应剪重比, ,考虑Ex、Ey);⑦层间位移角(对应层间位移角,考虑Wx、Wy、Ex、Ey);⑧扭转不规则验算(对应层间位移比,考虑Ex、Ey、ECCX(RS)、ECCY(RS))。
⑨层位移(对应位移比,考虑Ex、Ey、ECCX(RS)、ECCY(RS))还可以查看:反力、变形、内力、应力、倾覆弯矩、质量比、偏心率等结果。
三、相关设计要点1.Gen提供了自动生成风荷载的功能,该功能一般适用于各层均有刚性楼板的结构上。
Q:要是弹性楼板,风荷载还能自动生成吗?2.P-Delta分析控制:此处应指重力二阶效应P-△(应注意区分构件挠曲二阶效应P-δ,两者组成了建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二阶效应)。
Gen推荐只考虑恒载工况,而YJK为恒活工况组合。
另外Gen做P-Delta分析建议解除刚性板假定。
3.特征值分析:gen默认采用Lanczos,YJK默认采用WYD-Ritz。
4.Gen关于楼板的定义①如何考虑YJK中楼板的定义:注:局部楼板为弹性楼板,在midas gen中如何实现?答:在“边界条件”中的“解除刚膜连接”来实现。
②厚板与薄板:厚板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与板的实际情况更符合。
③约束平面内旋转自由度:勾选,板单元与梁单元间的连接为刚接,不勾选则铰接。
④楼板是否建入模型中楼板即使建入,也不能考虑板对梁翼缘的刚度贡献,即梁刚度还是需手动设放大系数。
当采用“分配楼面荷载”输入时,可不建板。
但当按“压力荷载”输入时,必须有楼板,此情况适用于楼板温度应力、舒适度、大开洞、异形板分析等情况。
5.如何建立虚梁截面定义为100x100,弹性模量设为较小值,容重设置为0。
6.midas/gen应用实例教程及疑难解答条指出“程序规定将风荷载加在楼板刚心上,如果解除其中一层刚性楼板假定,会把风荷载分配到相邻上下两层中。
”经实践,勾选“对弹性板考虑风荷载和静力地震作用”,将风荷载自动分配到本楼层的所有节点上。
四、板单元内力与应力查看1.板单元内力:Mxx:作用在与局部坐标系或用户坐标系x轴垂直平面内,绕y轴旋转的单位宽度弯矩(绕局Myy:作用在与局部坐标系或用户坐标系y轴垂直平面内,绕x轴旋转的单位宽度弯矩(绕局Mxy:作用在与局部坐标系或用户坐标系x轴垂直平面内,绕x轴旋转的单位宽度扭矩(Mxy=Myx)。
Vxx:作用在与局部坐标系或用户坐标系x轴垂直平面内,沿单元局部坐标系或用户坐标系z轴(厚度)方向上单位宽度的剪力。
Vyy:作用在与局部坐标系或用户坐标系y轴垂直平面内,沿单元局部坐标系或用户坐标系z轴(厚度)方向上单位宽度的剪力。
2.板单元应力在整体坐标系中Sig-XX:整体坐标系X轴方向的轴向应力。
Sig-YY:整体坐标系Y轴方向的轴向应力。
Sig-ZZ:整体坐标系Z轴方向的轴向应力。
Sig-XY:整体坐标系X-Y平面内的剪应力。
Sig-YZ:整体坐标系Y-Z平面内的剪应力。
Sig-XZ:整体坐标系X-Z平面内的剪应力。
Sig-Max:最大主应力。
Sig-Min:最小主应力。
Sig-EFF:有效应力(von-Mises 应力)。
在单元坐标系中Sig-xx:在单元局部坐标系x方向的轴向应力(垂直于局部坐标系y-z平面)Sig - yy:在单元局部坐标系y方向的轴向应力(垂直于局部坐标系x-z平面)Sig - xy:单元局部坐标系x-y平面内的剪应力(平面内剪应力)向量:用矢量显示最大和最小主应力。
3.通过板内力与应力求得配筋梁①普通工况(对于楼板,主要考虑恒活,对于墙,主要考虑风、地震)对于楼板,配筋可查看Mxx、Myy,而板顶和板底应力由Mxx和Myy引起,关系如下图:由图上可知,q1=q2=,Mxx=,板厚130mm,混凝土标号C35,a s=25mm,As=,取1m作为计算长度。
复核过程:Mxx=2M1=-2q1L2/3=-2x()x652/3x1000=。
配筋根据Mxx求As,计算截面取1000x130,使用探索者计算工具按抗弯构件正截面验算求得As=。
通过复核,数据吻合。
另外通过实践发现,应力和配筋之间的比值近似相同,具体详见“应力配筋法”。
②温度工况Gen在计算温度作用时,需注意:1.楼板释放刚性板假定,查看“刚性连接”和层数据;2.楼板面内面外厚度均按实际,同弹性板6,并进行网格划分;3.通常按“系统温度”输入,输入数值等于YJK输入温差乘以徐变折减系数(注意:YJK查看温度应力,应查看调整后,“调整后”即考虑徐变折减)。
通过查看Fxx和Fyy,按轴向受拉构件计算温降工况下的配筋量,分项系数取,组合值系数取(是否考虑,要对比温度荷载和活荷载,判断温度荷载是否会成为主导活荷载或称第一活荷载,此系数对配筋影响很大)。
(参考资料中通常采用温度应力sig-xx和sig-yy才表示温降工况的影响,sig-xx=Fxx/h,h为板厚)案例:湘东医院,框架结构,X向近120米,中间跨楼板Fxx大致为180kN,C30,板厚120,三级钢,不考虑组合值系数。
一层板底X向额外附加钢筋As1=360/2=350mm2。
五、组合结构分析设计要点1、钢结构与混凝土的连接,一般取弹性连接;2、组阻尼:按应变能因子输入,在反应谱荷载工况的“阻尼比计算方法”选择应变能因子。
3、风荷载:定义速度压后,按面风压、梁单元风压、节点风压自动施加,不需要加蒙皮。
通过“风荷载形状”复核。
六、楼板舒适度分析1.竖向自振频率(混规条和高钢规)①按弹性板建立模型,网格划分按成人步距,一般可取~。
②定义质量:将自重转换为质量,转换为Z;将荷载转换成质量,方向为Z,取恒+活。
③振型数量:满足振型质量参与系数90%④结果查看:2.楼盖加速度峰值(高规条)①前期准备弹性模量修改:midas杨工指出动力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弹性模量可放大倍。
初始荷载:先定义一个D+L的工况组合,然后“使用荷载组合”建立荷载工况。
②定义时程荷载工况参数中一般选择“线性”、“振型叠加法”、“瞬态”;分析时间:当采用连续步行荷载时,分析时间不小于荷载时间。
当采用单步(分单步单工况和单步多工况)步行荷载时,与荷载时间保持一致。
分析时间步长:取基本周期(midas杨工指出是取满足振型质量参与系数90%时,最大振型数对应的周期)的10%。
加载顺序:连续和单步单工况,初始条件取之前定义好的初始荷载D+L。
单步多工况时,第一工况无初始条件,后续工况按前一工况作为初始条件。
阻尼比:混凝土结构取,钢结构取。
③定义时程函数步行荷载工况时程函数:主要用到“行走1步”和“连续行走”,fs根据慢走和快走取~,其中连续行走通过反复次数来控制荷载时间。
放大系数:单人行走取1,多人行走按以下取值:人群密度小于人/m2,放大系数取人群总人数开根号,人群密度大于1人/m2,放大系数取人群总人数开根号,再乘以。
④指定节点动力荷载连续步行:输入工况和函数,方向取Z,到达时间不用修改,系数取-1。
单步单工况:输入工况和函数,方向取Z,到达时间按路径上各节点依次输入,系数取-1。
单步多工况:输入第一个工况和单步函数,方向取Z,到达时间取0,系数取-1。
然后依次输入其他工况。
⑤分析结果查看时程图形,定义函数:选择节点,勾选加速度,成分取Z。
然后从函数列表添加到竖轴。
注:若严格按高规附录A进行验算,上述参数中时程函数放大选择“最大值”,阻尼比按附录A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