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东南片三校联考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________
“泰州大阅读”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参与者,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

③任务一:拟写标语(2分)
示例:读书点燃智慧,知识照耀人生。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路、坐车、吃饭、聊天,几乎机不离手;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
书转化成了几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

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所无法企及的。

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
蕴涵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

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
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

探究结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李煜的两阕《相见欢》,完成第7题。

(6分)
(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这两阕词均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宋朝都城汴京时所作。

7.(1)这两阕词里,作者选择“残月”“梧桐”“深院”“朝雨”“晚风”等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分)
(2)试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愁”和“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
①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②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①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③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③。

一丝而累④,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⑤织也,则捐失⑥成功,稽⑦度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⑧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注释】①捐:丢弃,舍弃。

②“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

③成于机杼:(倒装句,今语要倒过来说),在织布机上织成。

“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

杼,机
上的梭子。

④一丝而累: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

⑤斯:此,这。

⑥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

捐,也有“失”义。

⑦稽:迟延。

⑧懿(yì):美好(多指德行)。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以污其行.乎()②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③累寸不已.()④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2分)
例句: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A.攻大泽乡,收而.攻蕲(《陈涉世家》) B.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八则)D.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9.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两处)(2分)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1
(
①网上总有人不断吐槽,人家美国都怎么怎么了,我们还怎样怎样的。

最近,他们又吐槽:人家美国人吃上无抗生素的鸡肉了!原来,麦当劳公司宣布两年内在美国逐步停止采购在饲养过程中使用了人用抗生素的鸡肉产品。

②不过,别激动!动物治病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是必须的。

美国麦当劳停用的是某些人类使用的抗生素,并非完全停用抗生素。

③在动物身上使用抗生素,除了治病还可以预防性治疗,高密度养殖使疾病很容易传播,合理的预防
用药可以减少总的用药量。

另外,某些抗生素在低剂量下可以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出肉率。

④抗生素在农业中的应用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可避免的,消费者最担心的是抗生素残留。

但实际上只要符合安全标准,并严格遵守停药期的规定,这么点残留量根本不足以威胁人类健康。

()有较多的抗生素残留,真正威胁我们的也不是残留本身,而是抗生素耐药性。

⑤抗生素的出现拉高了人类平均寿命,但是抗生素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伴随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尤其是滥用危害更大。

一种抗生素的研发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新一代抗生素还没研发出来,旧的抗生素就失效了,人类就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⑥如果兽用抗生素和人用抗生素不搭边,那么细菌对兽用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对人的威胁并不大。

但如果这个抗生素在动物和人身上都用,那细菌在动物身上进化出的耐药性就会影响人了。

⑦正因如此,各国在制定政策法规时需要尽可能将人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分开,但在生产实践中出于成本、易用性、安全性等各方面的考虑,还是可能有些交叉。

所以麦当劳在声明中提到,将停止使用“用过人用抗生素的鸡”。

⑧中国是全球细菌耐药性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需要高度警惕。

医院的抗生素滥用和院内感染可能是人类耐药菌的主要推手,但兽用抗生素的滥用同样值得重视,我国生产的抗生素一半喂给了动物。

此外,我国也有一些“人兽共用”的药物,比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等,这些都是需要管理部门和产业界审慎处理的。

12.下列说法中没有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在动物身上使用抗生素就是为了预防性治疗,还可以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的出肉率。

B.抗生素在农业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消费者最担心的是抗生素残留。

C.如果兽用抗生素和人用抗生素截然分开,那么细菌对兽用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对人没有威胁。

但如果这个抗生素人畜共用,那细菌在动物身上进化出的耐药性就会影响人了。

D.文章结尾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文章既纠正了人们对美国“无抗鸡”的错误认识,又补充说明了我国也要重视兽用抗生素的滥用和人畜共用药物的问题,使说明更全面。

13.第④段()处缺少一个关联词语,你觉得“虽然”和“即使”哪个合适?为什么?
(4分)
14
用”的口号。

结合本文说说如何控制耐药性发展,保证食品安全。

(3分)
(
①唐朝布袋和尚《插秧诗》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是从现实劳动中退步插秧的情境来阐述参禅的境界。

②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每个人的成长也是在进步,当人们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时,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可。

如果是非达到不可的,能停下来甚至退下来想想,就可以另辟蹊径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自唐朝始的科举,多少学子为此而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熬成白头?因此出现了范进中举而精神失常的情况,更多的是像孔乙己一样的心不如愿,贫困潦倒。

但是,也有不少学子知难而退,却取得非凡成就。

③作家刘诚龙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给人看,问是否熟悉这些人名。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结果,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耳熟能详。

谜底最后揭晓: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人,全是当时的落第举子!
④想当年,第一份名单上的人多么显赫啊!但由于在官场上的打磨,以致状元郎归于平庸,湮没无闻。

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名落孙山,与高官厚禄无缘。

但是,他们很快调整心态,在逆境中奋起,有的成为思想家,有的成为文学家,有的成为农民领袖,有的成为一代枭雄,声名鹊起,载入史册。

⑤不少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农人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来是退步,实则是向前。

船舶前行,双桨却往后划动;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就越远……
⑥不少青年人有着远大的理想,更有不少到处碰壁还执迷不悟。

我们要鼓励勇往直前,也要劝告毫无进展的人及时认清方向转型,善于退步,才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电视剧《潜伏》中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

”退,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进。

15.文章开头引用唐朝布袋和尚的诗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分)
17.某校初三学生小明阅读了本文之后,联系到季羡林的《成功》一文中的一段,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两段文字所持观点不同?”请你阅读以下链接文字,回答他的问题。

(4分)链接: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

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节选自季羡林《成功》)
(五)阅读莫言的《我的母亲》,完成18~21题。

(20分)
①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

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

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

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使我终生难忘。

④我记忆中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家门口。

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上!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

”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

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有一次,我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便坐在院子里大哭。

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

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看着我,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⑦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

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地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⑧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

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会满足我。

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⑨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

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

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

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

但是,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分配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⑩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

我在复述的过程中添油加醋,还会投母亲所好,编一些情节。

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母亲,连姐姐、婶婶、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

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会说:“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

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民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

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

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选自莫言《讲故事的人》,有删节)18. 作者在③④⑤三段中分别用了“最痛苦”、“最深刻”、“最后悔”三个短语来评价这三件事,作者
这样写的用意分别是什么?(6分)
(2)说说第⑥段中划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2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故乡》
阅读文章第⑥段,请简要分析文中的母亲和链接材料中的“他”的境遇的相同之处,以及两人面对相似的境遇不同的人生态度。

三、作文(60分,书写占4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

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
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选材典型新颖,抒发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4分) 冶熔铢疆
2.(2分) C
3.(2分) C
4.(8分)略
5.⑴(4分)比赛绳技或绳上跳舞慧骃国大人国慧骃国
⑵(2分)格列佛用绳子把敌方的五十只战舰拉回港口,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了敌国(不来夫斯古帝国)。

6. ⑴(2分)物候现象与海拔高下有关。

⑵(2分)示例:各位旅客,你们好,我们兴化此时正是阳光普照,虽然有风,但并不感觉到寒冷,但是几个小时以后我们就到北京,北京阴有雨,并且气温较低,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请注意携带雨伞,添加衣服,注意保暖。

③(2分)示例: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好书共读,快乐同享;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④(2分)要重视阅读书籍,而不是一味沉迷于手机阅读和电子图书阅读。

7. ⑴作者内心因亡国而产生的深重的忧伤。

(能答到与亡国、忧伤两个意思相近的即可)(2分)
⑵都用了比喻来表现(1分)。

第一阕中用“剪不断,理还乱”的丝麻写出了愁绪的纷乱与繁多(1分);第二阕中用往东长流的江水比喻“人生长恨”,写出了亡国之痛的汹涌连绵(2分)。

8.⑴(4分)①品行、德行②特殊的事③停止④被……感动
⑵(2分)D
9.(2分)妾/ 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10.(4分)⑴如果中途就回来,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不同呢?
⑵略
11.(2分)道理:不能贪财污行;求学要持之以恒。

【参考译文】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

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

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12.D (3分)
13. 用“即使”合适(1分)。

“即使”是退一步假设即便有较多的残留,真正威胁我们的也不是残留本身,而是抗生素耐药性(1分),并不是所有的农业产品都有较多的抗生素残留(1分)。

而“虽然”则表示转折关系,是在农产品都存在有较多抗生素残留的事实下会出现的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1分)。

14. 避免抗生素的滥用(1分)。

制定政策法规尽可能将人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分开,避免人兽共用抗生素(1分)。

管理部门和产业界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审慎处理(1分)。

15.(3分)引出本文论题:退步与向前存在着辩证关系。

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1分)以清朝科举状元不为人所知,落地举子却为人耳熟能详为例,并进行正反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不少学子知难而退,调整心态,在逆境中奋起,却取得非凡成就的道理。

论证具体,富有说服力。

(2分)
17.示例:小明,你好!(1分)其实这两段文字观点并不相悖。

链接材料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必须勤奋,(1分)而选文作者认为青年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如果到处碰壁、毫无进展,不能执迷不悟,应及时调整自己,退后一步,换一个思路,换一种做法,也许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当然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仍需要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两者论证的角度不同。

(2分)
18. “最痛苦”表达了“我”因无力保护无辜受到伤害的母亲的伤心,对让母亲绝望的那个以强凌弱的时代的痛恨;“最深刻”说明了那个年代吃顿饺子不容易,而贫困的母亲的大方的举动对“我”的影响深远;“最后悔”是想表明“我”不能容忍在母亲的教诲下老老实实做人的自己一不小心沾染上的坏习气,更不能容忍自己深爱着的母亲因为自己而痛苦、而丢脸,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敬仰。

(一点2分,每点只答一
个方面可给1分)
19. 对生活无奈又达观、对别人宽容且具有强烈同情心、对自己的孩子疼爱又严格。

(一点2分,每点又含2个方面)
20.(1)(2分)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将看守人的冷漠与母亲绝望的惨状形成对比,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位趾高气昂、飞扬跋扈的看守人的形象,突出表现了我痛苦的感受。

(2)(2分)我是不会去寻死的,我会对这个家庭负责,会对你们负责,我一定会很勇敢地活下去。

21.(6分)两人境遇的相同之处:两个人都经历着饥荒、贫穷等苦难的折磨。

(2分)
两人面对相似的境遇人生态度截然不同:母亲善良、坚强、乐观,面对各种痛苦折磨,母亲依然疼爱自己的孩子,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活得有尊严。

(2分)
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闰土从一个开朗活泼的小英雄变得麻木、愚昧、木讷,他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上。

(2分)
22.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