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氨基酸教案
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蛋白质的组成。
2、知道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3、掌握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相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体验实验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养成以客观事实看待事物的辩证思维。
2、通过学习,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相关性质难点:氨基酸的成肽反应三、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四、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用品(包括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五、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知识以前,学生已经在生物的学习当中了解了一定蛋白质及核酸的相关知识,知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肽链然后折叠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形成的。
因此,本节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易于接受。
六、教学流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同学们,世界是物质的,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命体都所需要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又一个与生命体息息相关的物质的学习。
这是几张病毒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它们的外壳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倾听,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蛋白质引起学生兴趣,对控制病毒产生向往。
知识过渡蛋白质就好比一座高楼大厦,再怎么宏伟都是由一些小的基本单元构成的,高楼大厦也是靠一块块砖组成。
学习了生物,同学们知道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吗?回答问题:氨基酸或者肽链等。
让学生联系其他学科(生物),并且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一般规律。
知识讲授1、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即氨基在羧基的α-位上。
2、α-氨基酸的通式。
3、氨基酸的物理性质及常见α-氨基酸介绍。
4、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分析氨基酸含有一-NH及-COOH,分别是碱性基团和酸性基团)。
(1)氨基酸的两性(举例,多媒体展示)跟随老师的讲解动脑思考,理解所学知识。
通过引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
(2)成肽反应(分子间脱水)(举例说明,并结合教材详细讲解肽键与氨基酸数目及多肽名称的关系)。
化学教案——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十五章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第一节氨基酸第二节蛋白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分析,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由1931年我国学者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和献身护理事业的责任感。
激发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肽键的形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学时【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验、讨论【教学用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
(NH4)2SO4饱和溶液、鸡蛋白溶液、蒸馏水、乙酸铅溶液、CuSO4溶液、浓硝酸。
【教学过程设计】第1学时CH2-COOH+NaOH CH2-COONa+H2ONH2 NH2形成内盐R-CH-COOH R-CH-COO-NH2 NH3+两性离子(内盐)氨基酸在不同PH的溶液中的变化及存在形式R-CH-COOHNH2【讲解】若将某种氨基酸溶液的PH调至一特定值,使酸式电离的程度恰好等于碱式电离程度,氨基酸则全部以两性离子存在,净电荷为零,氨基酸分子呈电中性,在电场作用下,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
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有“PI”表示。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溶液的PH小于PI,氨基酸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是阳离子?两性离子?还是阴离子?【追问】溶液PH等于PI呢?溶液PH大于PI呢?【指导学生归纳】请看表15-1,请归纳酸性、中性、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数值范围。
【讲述】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时,溶解度最小,最易从溶液中析出,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分离、提纯氨基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学案(第二课时)

4、蛋白质存在于:
5、性质:
(1)溶解性件和物质:
,蛋白质变性失去原有的,过程不可逆
(4)水解:蛋白质在蛋白酶等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各种
(5)显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色,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显色,蛋白质与茚三酮显色
(6)灼烧: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课堂检测
1、(多选)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能溶解
B、蛋白质溶液里蛋白质能通过半透膜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显色反应
2、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7)两性:具有氨基酸的性质,能与酸和碱反应
6、用途
(1)动物的和是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
(2)用驴皮熬制成的是一种优良的中药材。
二、酶
(1)定义:
(2)催化主要特点:
探究案(课堂)
探究点一:蛋白质的性质
1、渗析、盐析、变性有何区别,并举出三种过程的应用实例。
2、回答下列问题:
(1)从鸡蛋白的溶液中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2)鸡蛋腐烂时,常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主要是,说明蛋白质中含元素
(3)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这是因为,
做胃肠镜时要服用钡餐,而钡是重金属,人不会中毒的原因
(4)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现色,是由于蛋白质和浓硝酸发生了
(5)鉴定一种织物的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可使用的方法是
(6)生物实验室常用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其依据是
(1)向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再向试管里加入足量的蒸馏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教案——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十五章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第一节氨基酸第二节蛋白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分析,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由1931年我国学者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和献身护理事业的责任感。
激发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肽键的形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学时【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验、讨论【教学用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
(NH)SO饱和溶液、鸡蛋白溶液、蒸馏水、乙酸铅溶液、CuSO溶液、浓硝酸。
4244【教学过程设计】第1学时CH-COOH+NaOH NH2形成内盐4CH-COONa+HOk 22NH2R —CH —CO OH R —CH —COO -NH + 3两性离子(内盐)氨基酸在不同PH 的溶液中的变化及存在形式R-CH-COOHNH2NH 2【讲解】若将某种氨基酸溶液的PH 调至一特定值,使酸式电离的程度恰好等于碱式电离程度,氨基酸则全部以两性离子存在,净电荷为零,氨基酸分子呈电中性,在电场作用下,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
此时溶液的PH 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有“PI ”表示。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溶液的PH 小于PI ,氨基酸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是阳离子?两性离子?还是阴离子? 【追问】溶液PH 等于PI 呢?溶液PH 大于PI 呢?【指导学生归纳】请看表15-1,请归纳酸性、中性、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数值范围。
2.4第1课时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基本单位 高一上人教版2019必修1 教案

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第1课时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基本单位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教科书(2019) 生物学必修1 分子与细胞”中的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节需要掌握的内容要求是“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因此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尤其氨基酸结构的学习为第2课时学习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以及学习蛋白质的结构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阐明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2. 归纳概括氨基算的结构特点和结构通式3. 归纳概括氨基酸的种类及分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结构通式四、教学策略与手段充分利用“问题探讨”和“思考与讨论”的表达交流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层层递进地获得有关氨基酸的知识。
五、教学实施的程序学习阶段教师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情境引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
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这种缝合线就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
通过人体组织缝合线的吸收,建立“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设问】(1) 为什么这种动物胶原蛋白的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2) 这种胶原蛋白缝合线能直接被人体组织吸收吗?若不能, 那如何被吸收?结合初中课本有关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引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位”的基本观念2. 总结氨基酸的种类与分类【设问】那么我们人体到底有多少氨基酸?有哪些氨基酸呢?【展示】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一共有21种。
【总结】这21种氨基酸根据人体自身能否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种,分别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

《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过程。
3. 引导学生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 提高学生对营养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糖类: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2. 蛋白质: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3. 氨基酸: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4. 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2. 教学难点: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结构和代谢过程。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2. 第二课时: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3. 第三课时: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4. 第四课时: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5. 第五课时:案例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引导学生关注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重要性。
2. 探究糖类:让学生分析食物中的糖类含量,了解糖类的来源和作用。
3. 探究蛋白质:让学生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了解蛋白质的来源和作用。
4. 探究氨基酸:让学生了解氨基酸的种类、作用和食物来源。
5. 小组讨论:探讨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基本概念的理解。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蛋白质氨基酸》公开课教案-新版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五课时《蛋白质氨基酸》【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知道蛋白质的生理作用;2、了解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蛋白质性质的探究,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生活常识;2、通过蛋白质的学习,提高对“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蛋白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2、感受生命的复杂、脆弱,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性质【教学难点】辨析盐析与变性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板书:蛋白质氨基酸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像动物的肌肉、血液、人体中的酶、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以及引起疾病的细菌和病毒等都含有蛋白质。
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蛋白质在希腊文Proteios的意思是“第一”,即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
也就是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现在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共同了解蛋白质的强大功能。
多媒体播放:蛋白质的功能讲述:蛋白质是由C、H、O、N、S等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
因此,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板书:一、蛋白质的组成:C、H、O、N 高分子讲述:蛋白质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婴幼儿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年人一天要摄入60~80g蛋白质。
鱼类、鸡蛋、乳制品都是优质的高蛋白食物。
PPT展示:鱼类、鸡蛋、乳制品图片讲解: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蛋白质确实是维持我们正常生命活动的大功臣。
那么,同学们动脑思考蛋白质是否还有其他的功能?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利用蛋白质进行解毒。
譬如,用鸡蛋清或者牛奶解毒。
这是利用了蛋白质的什么性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蛋白质的性质探究来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一:取1mL鸡蛋清溶液于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振荡至出现沉淀。
《蛋白质与氨基酸》教学案例

( ) 会 可 以 用 化 学 知 识 改 善 环 境 和 改 善 自己 2体
莲 ・ 鉴 盏 : 监 譬 毒÷ 、 譬 0 筌: 《 整
血 红蛋 白— — 运输 功 能 抗 体~ ・ 疫 和 防御 功能 免 [ 设计意 图] 通过课前 查 阅资料 , : 把课 堂延伸到 课外 , 充分利用现有的丰 富的 网络知识 , 养学 生的 培 自学能力 . 养成终身学 习的 习惯 , 同时 学生上讲 台汇 报 , 学 生一 个 展 示 自我 的平 台 , 获一 种 认 同感. 给 收 [ 实验探究] 分组实验 : 第 一组 :. 1 向鸡 蛋清 的溶 液 中 加人 饱 和 硫 酸 铵 溶 液, 观察 现 象 , 加 入 蒸 馏 水 , 荡 , 察 现 象. 再 振 观 2 向鸡 蛋 清 的 溶 液 中加 入 稀 硫 酸 , 察 现 象 , . 观 再 加入蒸馏水 , 荡 , 察现象. 振 观
教 学经纬
《 白质 与氨基酸》 蛋 教学案例
浙 江永嘉县 罗浮 中学 (2 15 马海云 3 50 )
一
、
教 学理 念
新 课 程 的 基 本理 念 之 一 是 , 学 生 已 有 的 经 验 和 从
的 居室 环 境 . 三 、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将要 经 历 的社 会 生 活 实 际 出发 , 助 学 生 了解 化 学 与 帮 人类 生 活 的密 切 关 系 , 注人 类 面临 的 与 化 学 相 关 的 关 社会 问题 , 着眼 于 培 养 2 世 纪 公 民 的科 学 素 养 的 目 1
美 鉴盛 : 鬣 爻 盘 差 娄 强‘ 丢 釜墨
由于该调查活动安排在暑假进行 , 教师一 定要强
调学 生 在 调 查 过 程 中 要 文 明 礼 貌 , 出 时 要 注 意 安 外
微格教学教案《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板
书
设
计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小
组
评
价
反
思
总
结
2、讲解的优点:知识传递高效、系统;通俗化与直接化;便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对教学条件没有特殊要求,教学成本低。
3、讲解的功能:传播知识、隐性教育。
4、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一般步骤:联系实际,引入概念→分析归纳,形成概念→学以致用,掌握概念→构建体系,发展概念。
5、提问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是教育家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
6、提问的功能: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提高能力;获取反馈、调控教学;复习巩固、深化认识。
7、发问的要求:明确提问目的,注重感情色彩,精选设问角度,把握问题难度,巧设问题“坡度”,设问形式新颖,问题随机应变,把握问题时机,合理控制语速。
8、评价的要求:提问的气氛要融洽;先热情鼓励,后纠正错误;正确对待学生质疑。
(2)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这个侧链基团用R来表示。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同时板书: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结束本节教学内容讲解,询问学生是否还存在疑惑。
提出问题:那氨基酸是如何连接形成蛋白质的呢?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
导入需要讲解的内容,提出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通过小组讨论,结合教师讲解,加深学生理解。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课堂总结
教师首先在多媒体展示从动物身上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案例,【提问】:为什么这种手术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5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导学案

专题3 第二单元第5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导学案第5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蛋白质的组成、性质(盐析、变性)和用途a b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a b能力要求1.知道蛋白质的存在、组成及特征性质。
2.知道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熟知常见氨基酸及其结构特点。
一、蛋白质的性质1.存在与组成(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的肌肉、毛皮、血液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提纯蛋白质。
3.蛋白质的变性(1)按表中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加热后,鸡蛋清沉淀,凝结的鸡蛋清放入蒸馏水中不溶解加入CuSO4溶液后,鸡蛋清沉淀,凝结的鸡蛋清放入蒸馏水中不溶解加入乙醇的水溶液后,鸡蛋清沉淀,凝结的鸡蛋清放入蒸馏水中不溶解实验结论加热、CuSO4溶液、乙醇都能使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2)蛋白质的变性是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酸、碱、重金属盐、有机物(乙醇、苯酚、甲醛等)的情况下,蛋白质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的过程。
(3)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化学变化过程,可以利用这一性质进行杀菌消毒。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颜色反应: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鸡蛋清溶液变黄色,利用此性质可以鉴别某些蛋白质。
(2)蘸取少量鸡蛋清或取一根头发,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气味。
可以闻到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用此性质可鉴别毛料纤维和合成纤维。
5.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保证身体健康。
(2)动物的毛、皮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应用于工业上。
(3)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比较(1)蛋白质的盐析属于物理变化,是可逆过程。
盐析析出的蛋白质,加入较多量的水,还会溶解。
利用盐析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2)蛋白质的变性是一种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
这种变化使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或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因而生理功能会随之改变。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氨基酸与蛋白质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通式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展示台投影片资料片动画挂图五教学设计思路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特别是对连接各原子间的化学键感到尤为困惑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模型模拟或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尝试描述 ↓
启发引导思考, 并讨论肽链的空间结构 ↓
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 ↓
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
介绍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
师生共同探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过程 ↓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精品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1 蛋白质相关计算 教案

4.如果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则一个由100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多肽的相对分子量应为
(A) 13000(B)11218(C)11200(D)18000
一个由n个氨基酸形成的含有m条肽链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则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n-18(n-m)。
例题1组成人体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血红蛋白由4条多肽链组成,共含有574个氨基酸,则血红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
; ; ;
[课堂练习]
1.一种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水量有100个氨基酸,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
2、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时,形成几个肽键? 脱去几个水分子?
小结:
在一条肽链中
脱去的水分子数 = 肽键数 =氨基酸总数-1
三、6个氨基酸形成2条肽链时,形成几个肽键?
脱去几个水分子?
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形成几个肽键?
脱去几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子?
小结:在m条肽链中
脱去的水分子数 =肽键数=氨基酸总数-链数
高一生物教案(必修一)
课题
蛋白质相关计算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掌握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方法
教学
重点
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教学
难点
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教学引入]
关于蛋白质这部分内容,还有的题目涉及到了相关计算问题,这节课我们把这些问题汇总,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高中生物氨基酸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氨基酸教案模板
主题:氨基酸
目标:掌握氨基酸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以及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素材准备:教材、图片、实验器材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氨基酸的概念,通过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氨基酸的基本概念(15分钟)
1. 讲解氨基酸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 讲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介绍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15分钟)
1. 讲解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如构建蛋白质、参与代谢等方面。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四、引导学生探究氨基酸的实验(15分钟)
1. 结合实验仪器,指导学生进行氨基酸的分离和检测实验。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氨基酸的理解。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综合讲解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氨基酸的认识和体会。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对氨基酸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氨基酸的相关知识。
2. 确认下节课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氨基酸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了解,对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氨基酸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案-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1.一个氨基酸分子的______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相连接,同时脱去________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______,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____)叫做______。
2.由两个氨基酸分子
缩合(失去_分子水)
而成的化合物,叫__。
由三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失去_____分子水)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三肽。由多个(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失去____分子水)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__,通常呈_状结构,叫做___。
点评精讲、归纳提升。
检
安排适量的当堂检测。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在教师安排下进行当堂教学效果的检测,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深化。
巩固、深化本节课学习的新知,对知识总结梳理。
教学反思
教学后完成
个氨基酸连成一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个肽键
3个氨基酸连成一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肽键
10个氨基酸连成一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肽键
10个氨基酸连成两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肽键
10个氨基酸连成三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肽键
思考:用归纳法总结出如果是n个氨基酸连成一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个肽键n个氨基酸连成m条肽链呢多肽链就是蛋白质吗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二章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二课时)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高一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1.说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考试大纲描述
1.说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教材内容分析
1.氨基酸的结构式
2.说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掌握各种氨基酸的命名、结构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2.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类等。
3.熟练掌握核酸的基本结构,理解遗传密码的意义和构成,了解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氨基酸序列推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2.能够利用核酸遗传密码进行氨基酸的翻译。
3.能够阐述蛋白质的特性和变性。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氨基酸和蛋白质结构、性质与功能。
2.核酸遗传密码和氨基酸的翻译。
3.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1.理解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关系。
2.理解核酸遗传密码的意义和构成。
3.初步掌握生物分子的变性和折叠。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与方式1.教学内容:第1课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第2课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第3课核酸的基本结构第4课遗传密码和氨基酸的翻译2.教学方式:讲授、实验演示、小组合作探究、网上学习及讨论等方式。
2. 教学过程1.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让学生自学氨基酸的命名、结构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格尔曼逊三重点实验的实验演示以及板块电泳实验,让学生了解氨基酸电性的特点和半胱氨酸在蛋白质中的形成。
(3)讲解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以及氨基酸序列与蛋白质结构的关系。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让学生自学蛋白质的若干重要概念,如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等。
(2)通过网上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蛋白质,如角蛋白、胶原质等。
(3)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探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的变性与折叠。
3.核酸的基本结构(1)让学生自学核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说课稿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_____教材_____章节。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生物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先介绍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然后通过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逐步深入地阐述了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和多样性。
这一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逐步构建起关于蛋白质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
但是对于微观层面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学生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包括组成元素、基本结构等。
(2)理解氨基酸的种类,能够区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3)掌握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脱水缩合反应和肽键的形成。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氨基酸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教学难点(1)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理解。
(2)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和肽键的形成。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氨基酸的结构模型、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氨基酸的结构和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氨基酸教案

蛋白质氨基酸教案教案标题:蛋白质氨基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2. 掌握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和分类;3. 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4. 能够分析蛋白质摄入对健康的影响;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和氨基酸结构;2. 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3. 蛋白质摄入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2. 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实验材料、氨基酸模型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记录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话题,引起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示例问题:- 你知道蛋白质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你曾听说过氨基酸吗?它和蛋白质有什么关系?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幻灯片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和氨基酸的结构。
内容包括:- 蛋白质的定义和分类;- 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氨基酸;- 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Step 3: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认识。
示例实验:- 检测食物中蛋白质的存在:使用生物试剂进行蛋白质检测实验;- 氨基酸的特性:展示不同氨基酸溶液的颜色变化。
Step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蛋白质摄入对健康的影响。
示例问题:- 蛋白质在人体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过量或不足的蛋白质摄入对健康有什么影响?Step 5:拓展与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的拓展材料和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蛋白质摄入相关的问题。
示例活动:- 设计一份合理的蛋白质摄入计划,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调查并分析不同饮食习惯对蛋白质摄入的影响。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理解,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
高中化学《蛋白质和氨基酸》精品教案设计

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教师]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这是蛋白质发生盐析。
[学生实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表2)
[学生总结]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和盐析对盐的要求。
学生对鸡蛋清溶液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进而得出蛋白质发生盐析的条件。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重要性质(盐析和变性)条件和特征及蛋白质性质的应用 。
难点:盐析和变性的本质区别。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向同学们展示一个皮蛋,说:“今天早晨我
吃了皮蛋,味道还不错,请问你们吃过皮蛋吗?”
[教师追问]你们见过皮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吗?
[教师]拿下皮蛋的外壳(事先用刀割开),露出内部。
(NH4)2SO4、Na2SO4、K2SO4等轻金属盐
变化实质
发生化学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
特征
不可逆
可逆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以鸡蛋为例,从制作鸡蛋清溶液开始,并对鸡蛋清溶液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进而得出结论,再利用结论去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整个教学过为学生创设了鲜活的生活场景,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
活动1: 实验探究
[教师]鸡蛋清是蛋白质,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制作鸡蛋
清溶液,注意不要蛋黄。同学们集思广益,
把实验完成。
[过渡]下面我们就验证蛋白质的一些性质。
[教师]蛋白质在上述条件下发生的变化会使蛋白质
发生凝聚,失去生理活性。我们称之为蛋白质
的变性。根据以上实验,请同学们小结一下,
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条件是什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本课设计注重生活实践,强调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真正落实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开始,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多样,有教师讲授、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学生自学,其中教师扮演者一个知识引路人角色。知识阶段小结及时,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并形成知识网络。
大学蛋白质氨基酸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性质和分类。
3. 理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调控机制。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氨基酸的结构、性质和分类3.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调控机制4. 蛋白质与疾病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蛋白质、氨基酸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蛋白质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高中阶段所学的生物知识,如细胞、核酸等。
2. 提出问题:什么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有什么作用?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氨基酸的结构、性质和分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蛋白质、氨基酸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酶、抗体等,说明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回顾蛋白质、氨基酸的基本概念。
2. 提出问题:蛋白质是如何合成的?有哪些调控机制?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调控机制2. 蛋白质与疾病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调控机制。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蛋白质与疾病的关系,如遗传病、癌症等。
第三课时一、导入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蛋白质、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 提出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1. 综合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与蛋白质、氨基酸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综合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课时5
蛋白质氨基酸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在糖类到蛋白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从表层到内部,从维持生命到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复杂、脆弱,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在实验中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辨析盐析与变性过程。
三、设计思路
抓住蛋白质、氨基酸是生命基础物质这一契机,在学生收集与蛋白质、氨基酸等有关的生命物质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针对易于理解的相关知识,可由“学生教师”讲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油脂和糖类,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蛋白质和氨基酸。
[投影]蛋白质的存在: (PPT2,3,4,5)
蛋白质细胞: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
植物:种子中具有丰富的蛋白质
肌肉
皮肤
发、毛
蹄
角
[自主学习1]蛋白质的应用并填空(PPT6,7,8)蛋白质对人类的营养作用及其原理: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液中的和胰液中的的作用下,经过水解生成。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人体内各种组织的蛋白质也是不断地分解,最后主要生成,排出体外。
[探究实验]
学生分组做教材《苏教版·化学2》第73页的[实验1]和[实验2],探究蛋白质的性质。
并填写如下“表3-7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问题探究]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蛋白质的性质有什么认识
[自主学习2](PPT9,10,11,12)
鸡蛋白、大豆蛋白等蛋白质水,在这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
溶液[如(NH
4)
2
SO
4
溶液、Na
2
SO
4
溶液等],可使蛋白质的降低而析出。
如果由于某种条件使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或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它的生理功能也会。
在的作用下,
蛋白质的性质会并发生(即发生),失去生理功能。
[交流与讨论]
你能说明下列现象或原理吗
(1)向豆浆、牛奶中加入浓食盐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2)75%的乙醇溶液可以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高温和紫外线可以杀菌。
为什么
[观察与思考]
1.学生阅读教材《苏教版·化学2》第78页的『观察与思考』,分析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在结构上的特点。
2.展示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分子球棍模型的Flash动画。
[自主学习3](PPT13,14,15,16)
氨基酸分子中均含有(结构简式)和(结构简式)原子团。
α-氨基酸分子中氨基连在离最近的碳原子上。
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分子间能发生反应,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构成。
人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体内先水解生成各种,生成的不同种类的,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构成人体组织所需要的。
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进一步探究生命现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拓展视野]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苏教版·化学2》第78页的『拓展视野』“酶”
[复习整理1]
实验内
实验现象特征反应
容
油脂
葡萄糖
淀粉
蛋白质
[复习整理2]
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
列表比较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水解条件
水解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