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权的几个基本问题.
发展权浅析论文
发展权浅析【摘要】发展权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问题上提出的一个崭新的人权新理念,经过四十余年的论证和实践,现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关注,但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权形式,社会上仍然存在分歧与争论,因此,科学界定和分析发展权在当前仍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发展权;人权;保护机制一、发展权概述各国学者对发展权的含义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发展权是一项个人权利而非集体人权,有人主张发展权只是“一项不可剥夺的国家权力,不能将它视为一项抽象的个人权利”;也有人持发展权既是一项个人权利又是一项集体人权的观念。
对发展权的含义正确理解应从国际大背景出发,严格依据《联合国宪章》立法宗旨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并结合已有的国际社会关于发展权的文书体系。
①发展权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极其丰富的概念,要定义发展权,需要从其主体、内容等方面了解。
(一)发展权的主体发展权的主体是所有个人以及一定组织,包括国家、民族。
根据《发展权利宣言》规定,“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的个人的一项特有权利”。
首先,个人是发展权的基本主体。
对任何个人,《发展权利宣言》规定,各国应“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民族本源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的让个人享有发展权。
其次,国家是发展权的首要主体。
国家是集体人权涵盖主体范围最大的,其可以借助其主权行动为本国人民谋取发展权利。
“虽然在国家一级国家往往是诸类人权防范的对象,但在国际一级,唯有借助于国家的主权行动发展权才能得以切实的维护。
”②最后,团体是发展权的具体主体形式。
国际人权法已经将团体认定为发展权的重要主体。
根据人权发展的历史来看,人权一般是以团体的形式来表达并最终实现的。
(二)发展权的内容从内容上看,发展权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权利的统一。
发展是多元的,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经济发展权是核心。
它是指发展权主体自主决定发展道路,运用物质手段创造和获得满足发展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权利的总和。
论发展权的基本权利属性
发展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形式,其
内涵丰富,从微观角度,它包括经济发展 权、政治发展权、文化发展权、社会发展 权及由此分化出来的生存发展权。
1. 经济发展权。经济发展权是主体 自主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获得 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技术手段,以及运用 新的物质技术手段去创造并享受满足发 展需要的物资资料的权利总和。它是发 展权的核心内容,居于主导地位,最终制 约着发展权其他内容的实现。作为集体 权利,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权要求国 际社会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消除世界经济中不公正、不合理现象,消 除任何制约发展的不理因素,消除种族 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外国侵略、占 领和干涉等影响发展权的因素,为发展 权的全球实现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经 济发展权作为个人权利,它赋予每个人 通过自己的劳动积极参与本国、本民族 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并获取经济发展所 带来的物质利益的权利。它是满足个人 物质生活需要,保障个人发展的基本物 质前提,既是劳动的权利也是享受劳动 成果的权利,是创造与享受的统一。
第二,发展权功能具有母体性。具有 母体性。基本人权是母人权,一方面基本 人权优先于法律,立法的本位落脚于人 权,法律的理念和价值又来源于它;另一 方面基本人权优先于其他人权,具有繁 衍、派生其他具体权利的功能。发展权作
为一项人的权利,涵盖了人在政治、经 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权权利, 它从思想上、理念上发孕育着以人类的 普遍发展为价值的法律的形成与发展, 在实践中派生出了发展权法。同时,发展 权在微观上繁衍、派生出了一系列非基 本人权的具体人权形式,诸如经济发展 权、政治发展权、文化发展权、生存发展 权等等。可见,发展权既是一个推动法律 不断得以进化与完善的动力,又是一种 具有原生意义的构建型人权形态。
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权的保障
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权的保障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生存发展权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中小企业不仅在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
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资金短缺、市场竞争压力大、政策环境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如何保障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困境1、资金短缺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然而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产有限、信用评级较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贷款往往持谨慎态度,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和严格的审批程序。
此外,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也较为狭窄,难以获得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
资金短缺使得中小企业在扩大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受到严重制约,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2、市场竞争压力大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大型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的激烈竞争。
大型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往往能够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同时,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价格战成为了常见的竞争手段,导致企业利润微薄,生存艰难。
3、人才短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发展前景不明朗,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难以满足人才的发展需求和期望,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短缺使得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支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4、政策环境不完善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针对性不强、政策协同性不足等问题。
中国未来发展的10个关键问题
中国未来发展的10个关键问题中国未来发展的10个关键问题 ⼀、把握国情与遵循规律 杨伟民说,我们应该正确处理把握国情与遵循规律的关系,要在讲究重视国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规律,应该是在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国情。
⾸先,把遵循规律放在⾸位,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来把握国情。
在实际⼯作当中,我们很多政策的制定都说是从国情出发,但是却丢掉了事物本⾝的规律,丢掉了科学。
其次,“⼩国情”要服从⼤国情。
有些地⽅说⼯业化刚刚起步,⼯业⽐重和经济规模还很⼩,所以就不存在转变发展⽅式的问题,这就是把⾃⼰本⾝的特殊⼩国情放在了国家⼤国情之上。
⼤国情是我们的资源很少,⽣态环境很脆弱,不能够⾼消耗、⾼排放的发展下去。
⼆、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 杨伟民说,如果不顾发展的⼤趋势,不顾发展阶段的变化,⼀味强调加快发展,所有的具体⽬标、⽅针、政策都去围绕加快发展来展开的话,会带来很多问题。
⾸先,科学发展是硬道理。
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盾是⼈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物质⽂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产⼒的⽭盾。
从这个主要⽭盾出发,就必然要加快社会⽣产⼒的发展。
第⼆,增长不会⾃动解决问题。
当前我们⾯临的经济问题是失业问题、三农问题等等,归根到底都是发展不⾜,所以有⼈认为只要加快发展,问题⾃然⽽然就解决了,其实不然。
改⾰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本。
但是这些⽭盾还是没有解决,甚⾄在恶化,这说明如果在这个增长过程中不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不能⾃然⽽然地解决。
在⼀定程度上,如果是体制不顺,政策不协调,发展越快可能问题越⼤。
第三,经济发展不是社会主义事业、也不是现代化建设的全部。
这个事业是四位⼀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
经济建设只是其中⼀部分,经济建设为中⼼并不是说就只是抓经济建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全⾯推进其他政治、⽂化等等各个领域的建设。
三、促进增长与扩⼤就业 杨伟民说,很多⼈认为中国必须要保证8%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中⼀个重要理由就是要解决就业压⼒。
农村土地确权进程中的土地发展权问题
农村土地确权进程中的土地发展权问题目前,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近尾声,土地确权从法律上强化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确立了农村土地使用权主体与所有权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
然而土地权利是一个权利束,还包括他项权利,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见,土地确权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土地发展权制度有利于深化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
首先分析了我國设立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
针对两个问题,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深入考察了土地发展权制度的英国经验和美国经验,总结了这两个国家土地发展权制度的特点。
结合英国和美国的经验,从我国土地现有制度出发,提出了从法律上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属性,强化并规范国家土地管制权;同时在制度上将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增值收益脱钩,保护农民的权益,实现地利共享;在土地发展权的实践上,提倡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创新土地发展权制度。
标签:土地确权;土地发展权;土地管制;土地增值收益分配1 引言为依法保护农民土地的用益物权,同时实现土地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2008年以来,中央政府进行了新一轮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逐渐赋予农民在农村土地上充分而稳定的权能。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由此,各级地方政府开始大规模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此次土地确权在保证国家和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强化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置使用权主体和所有权主体于平等的法律地位。
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土地确权赋予使用权主体更多的权益,限制所有权主体对农地使用方式的干涉,使农村土地更具商品属性。
目前,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经进入尾声,限期是2018年。
但在农村土地确权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计划的要多。
第一个问题:虽然此次农村土地确权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存在与效力进行的确认、确定,强化了农民使用土地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对农村土地他项权利做出更细致的确认与规定。
发展权问题初论——从《发展权利宣言》谈发展权
中国家要真正 实现 自己的发展权 , 必须坚持 与其他 国家的国际合作 , 通过平等参与 国际决策 , 建立 起 国 际经济新 秩序 。 关键词: 发展权 ;发展权利宣言》 国际经济新秩序 《 ; 中圈分类号: 9 D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2—30 (( 6 0 —00 17 6 0 2) ) 3 19—0 0 3
亚正义与和平委员会发表了一份《 不发达 国家发展权 利》 的报 18 年 1 9 6 2月, 4 届联合 国大会终于 以压倒 多数通过 了《 第 1 发 告, 首次使用了“ 发展权” 这一概念 。此后 , 发展权概念 引起了 展权 利宣 言》 全面地 阐述 了发展权作 为一项 基本人权和现代 , 国际社会 的重 视。17 9 7年 , 联合 国人权 委员会 对发 展权概 念 国际法 的原则 的基本 内容。《 言》 宣 正式确认 : 发展权是一项 “ 展开了讨论 , 通过 决议要求 联合 国秘书 长将发展 权作 为一 不可剥夺 的人权 , 并 由于这种权利 , 每个人 和所 有各 国人 民均 有 项人权 , 与其他各项人权包括和平权结合起来 , 对其 国际方面 权参 与 、 促使并享受经济 、 社会 、 文化和政治发展 , 在这种发展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3 2 期 20 年 6 月 06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H N , U T A H R O  ̄ E O R FS A C E C E S C l F A QI J, G
Vo . 2 No. 12 3
一
、
发展权概 念的确立过程
别注意发展 中国家在 努 力实 现人 权 中遇 到 的各种 障碍 。随
发展权概念的提 出有其特 定的历 史背景 , 二次世 界大 后 , 第 该工作组展开 了起草 《 发展 权利 宣 言》 的工 作。 18 96年 8
简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简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人权,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对于人权的认知和保障不断演进和深化。
而在众多人权当中,生存权和发展权无疑占据着首要的、基础性的地位。
生存权,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活下去的权利。
这看似是一个最基本、最浅显的要求,但却是一切人权的基石。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比如没有食物果腹、没有干净的水饮用、没有遮风挡雨的住所,那么谈论其他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选举权等,又有何意义呢?当一个人的生命时刻受到威胁,他首要关注的必然是如何存活下来。
只有在生存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其他权利才有实现的可能。
发展权,则是指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
它与生存权紧密相连,是生存权的延伸和拓展。
一个人在能够生存之后,必然会追求更好的生活,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就需要发展权的保障。
在当今世界,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战争、贫困、自然灾害等原因,人们的生存权都无法得到保障。
比如在一些战乱地区,炮火连天,人们流离失所,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基本的温饱都成了奢望。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首要的诉求就是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而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地区,饥饿、疾病肆虐,人们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和教育资源,生存状况堪忧。
对于这些地区的人们来说,生存权的实现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
再看发展权。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由于缺乏发展的机会和资源,仍然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虽然能够解决温饱,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无法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经济发展缓慢,人们无法享受到现代社会的发展成果。
这就限制了他们个人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地区和国家的发展进程。
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论公司生存权和发展权原则兼议《公司法》修改
论公司生存权和发展权原则兼议《公司法》修改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其生存权和发展权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公司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原则,并对现行《公司法》的修改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将概述公司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我们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现行《公司法》在保障公司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一系列修改建议,以期完善《公司法》的相关内容,更好地保障公司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我们将总结全文,强调公司生存权和发展权对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二、公司生存权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司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所有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这是公司生存的基础,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公司遭受法律制裁,甚至破产倒闭。
持续性原则:公司应追求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不是短视的追求短期利益。
这要求公司在制定经营策略、投资决策时,要有长远的眼光,考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原则:公司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降低成本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
同时,也要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不进行不正当竞争。
财务稳健原则: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状况稳健。
这包括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充足的现金流、良好的利润状况等。
只有公司才能抵御市场风险,确保生存。
社会责任原则:公司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区发展等方面。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也有助于公司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公司发展权的原则公司发展权是指公司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实现自身规模扩大、业务拓展、效益提升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的权利。
这一权利不仅是公司追求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党的基本知识问答100题
党的基本知识测试100题什么是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知识是对党的发展历史、党的性质和纲领、宗旨和作风、组织原则和纪律等所作出的重要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道理。
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每一位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知识。
考察预备党员转正和入党积极分子纳新都要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理论测试。
通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对党的认识和对组织的了解,可以增强对端正入党动机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明确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努力方向,可以深化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认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几年举行一次?(五年)现行《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什么时间通过的?(第十八次,2012年11月14日通过)预备党员除了没有哪些权利以外与正式党员一样?(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党员的党龄从什么时候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2、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是什么?(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5、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6、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指什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7、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什么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什么理论?(科学发展观)9、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中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什么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1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13、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7、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发展)18、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是“三个有利于”,这“三个有利于”是什么?(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党的十八大把什么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20、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新的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2、我们的强国之路是什么?(坚持改革开放)23、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的“五大统筹”是什么?(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4、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25、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什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四有”人民。
简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简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在人权的概念中,生存权和发展权被视为首要的基本人权。
这两项权利是人类自身价值的体现,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权益,还涉及到个人的自由、尊严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本文将对生存权和发展权作简要论述,并阐述它们的重要性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首先,生存权是指每个人都有权享有基本的生存条件。
这包括饮食、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物质需求。
没有生存权,人类将无法维持健康的身体和生活。
例如,在贫困地区,许多人面临食品短缺和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
这严重威胁到他们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利是确保社会公正和人类尊严的基础。
其次,发展权是指每个人都有权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这包括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等。
发展权的实现能够提高个人的素质和技能,促进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个人成就。
没有发展权,个人将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很多孩子因为缺乏教育机会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
这限制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未来的发展前途。
因此,保障每个人的发展权利是确保社会进步和公平竞争的关键。
生存权和发展权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生存权为追求发展权提供基本物质条件。
没有基本的生存保障,个体没有能力去追求个人的发展。
同时,发展权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生存品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通过教育和技能的提升,个体能够逃离贫困并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现这些权利不仅仅符合人类的本性和尊严,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当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生存权益,社会将变得更加公平和和谐。
当每个人都能追求个人的发展权利,社会将充满更多的创造力和活力。
为了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国家应该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政策和法律。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应该致力于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此外,各国还应该加强教育的普及,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为每个人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
简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简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类基本权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人们的生活中,生存和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相辅相成。
没有充足的生存条件,人们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此,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他人生的首要基本人权。
生存权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充分的物质基础和资源保障的权利。
这包括了最基本的食品、饮水、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其中饮食和住房这两个基本需求尤为重要,饮食保证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住房则为人们提供了安全和舒适的居住条件。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保障基本的居住条件,同时会考虑周边环境和度假休闲等方面的要求。
发展权是指个人在生活中获得发展的条件和机会的权利。
这包括了人们的职业发展、教育发展、文化活动、精神需求等方面。
对于个人来说,职业发展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教育发展和文化活动能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而精神需求的满足则能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放松和满足。
在当今社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各种重大的问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出现,比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校园暴力等。
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确保人们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保障。
在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全球财富和资源也正在不断地被再分配。
一些发达国家正在逐渐走向市场化经济,而发展中国家则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进经济发展。
同时,人类社会也发展出了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他们致力于各种形式的援助和帮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总的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它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扩大人们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优化人类社会资源的配置,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充分的生存和发展保障,最终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农地生态发展权问题探讨
( 华东交通大学人 文社会科学学 院, 江西南 昌 3 3 0 0 1 3 )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 农地发展权 的公平与效率 问题 常被 忽略。在以国家管制为基础 的主体功能 区划下 , 获得非农化发展机会的 农地 , 其主体一般能获得更大 的发展权收益 。但对 于生 态基 础较好 、 限制开 发的种植 基地 , 由于农业生产 的 比较利 益
现 土 地 非农 化 过 程 中 发展 权 的均 衡 化 和 分 配 的规 范 化 。 国 内
较 早论 及该 问题 的是孙 中山先生 , 他 主张由国家核定地价 , 涨
三是在 法律法 规方 面 , 根据 《 土地管理 法》 , 征 收耕 地 的土地
补偿费 , 为此耕地被征收前 3年平 均年产值 的 6~1 0倍 , 另有 青 苗补偿 费以及农业人 口安置补助费等。但各种费用 的总和 不得超过该 土地被 征收前 3年平均年产值 的 3 O倍 。以此为
及到农 地发展权 收益 分配 的理 论问题 。张霞 等认为 , 农 地发
国土地制度的城乡二元结构安 排 , 把农村建设 用地和 其他生
活用地也统属于农地范畴 , 因而农地 发展权 除涉及农业 生产
用地外 , 还包含农村宅基地及其他农村建设用地、 生活用地 的 发展权 。一方面 , 在农地资源高度紧张的前提下 , 农地经营主 体不能随意发展农地 , 存在生态安全和功能定位的硬约束 ; 另
一
展权应 由国家 、 集体经济组 织、 农 民共 有 , 为此要通 过经济补
偿、 建立农 民基本生存保 障体 系、 提高失地农 民就业能力等方 式, 使农 民获得农地发展权收益 。 在农地发展权实施现 状和存在 问题 方面 , 主要有 以下几 种观点。一 是对 发展权利益分配现实成因的解释 。刘祚祥等
土地发展权
土地发展权制度引进( 土地发展权制度引进(四)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土地发展权与粮食直补不同。 、土地发展权与粮食直补不同。 2、排除地方政府的参与 。 、 3、政府购买土地发展权的方式: 、政府购买土地发展权的方式: 易采取“逐年租用” 而不是“一次买断” 易采取“逐年租用”,而不是“一次买断” 。 4、防止权力与资本合谋,垄断并炒作发展权。 、防止权力与资本合谋,垄断并炒作发展权。 5、土地发展权作用有限,只能缓解,而不可能解决 、土地发展权作用有限,只能缓解, 我国农村土地问题。 我国农村土地问题。
2层
卖4 层 发展权
0层
卖6 层 发展权
发展权买卖
发展权市场价格P的变动:开发前期 开发后期 开发后期P↑;发展权计量基数↑→ P↓; 发展权市场价格 的变动:开发前期P↓开发后期 ;发展权计量基数 的变动 ; 高强度开发片区比例↑→ P ↑; 低强度开发片区比例 高强度开发片区比例 ; 低强度开发片区比例↑→ P ↓
7
土地发展权制度引进(三) 土地发展权制度引进(
退而再次:在垄断歧视下,中央财政出钱, 退而再次:在垄断歧视下,中央财政出钱,购买发展权 1、条件: 、条件: 土地发展权的卖方:同样的耕地处于不同的地段,其发展潜力不同的: 土地发展权的卖方:同样的耕地处于不同的地段,其发展潜力不同的:越是具有发展潜 力的耕地,农民对此耕地的保护意愿就越低,发展权价格就越高。 力的耕地,农民对此耕地的保护意愿就越低,发展权价格就越高。 土地发展权的买方:只要政府所出的发展权价格能够诱使不同地区的农民保护耕地则可。 土地发展权的买方:只要政府所出的发展权价格能够诱使不同地区的农民保护耕地则可。 2、政策:发挥中央在发展权市场中的买方垄断地位,行使差别定价权。 、政策:发挥中央在发展权市场中的买方垄断地位,行使差别定价权。 3、政策结果: 、政策结果: 对于地方政府、开发商、郊区农民、及中央在地方的投资:只有间接影响,没有直接影 对于地方政府、开发商、郊区农民、及中央在地方的投资:只有间接影响, 响。→政策推出阻力不大 政策推出阻力不大 对于中央政府:可节省大量财政支出 政策推出阻力不大 对于中央政府:可节省大量财政支出→政策推出阻力不大 对于农民(尤其是对落后地区的农民):此政策本质就是歧视。 对于农民(尤其是对落后地区的农民):此政策本质就是歧视。 ):此政策本质就是歧视 (即便是歧视,农民的境遇也比目前耕地强制管制要好。哪怕农民手中的发展权分文不值, 即便是歧视,农民的境遇也比目前耕地强制管制要好。哪怕农民手中的发展权分文不值, 农民在这种制度下至少获得了对耕地的弃耕权, 农民在这种制度下至少获得了对耕地的弃耕权,以及将耕地转变为非粮食生产的自主 权。) →政策推出会受欢迎 政策推出会受欢迎 4、结论: 、结论: 在垄断歧视下,中央财政出钱,购买土地发展权,以解保护耕地的燃眉之急: 在垄断歧视下,中央财政出钱,购买土地发展权,以解保护耕地的燃眉之急: ----------可行 可行
生存,联系,发展层次理论
生存,联系,发展层次理论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核心研究发展问题,不能离开生存问题,一切事物没有了生存也就没有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其生存的方式,生存方式决定了发展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也是这样,即什么样的生存观就决定什么样的发展观。
一、生存与发展问题发展的前提是生存,生存问题的核心是生存(主)权与生存空间,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发展(主)权与发展空间,主权与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两个基本要素。
生存权是发展权的基础,生存空间是发展空间的基础,这是发展观的两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生存权与生存空间任何事物从其诞生起,都有一个生存权问题,这个生存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反映着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没有生存时间和生存空间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生存权就是事物对其客观存在的主导权,没有生存主导权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希望的。
一个奴隶,他的生存权决定在奴隶主手中,奴隶的命运只能是被奴役,被剥削。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生存权,必将走向灭亡。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存权,必定成为别国掠夺的殖民地。
1、生存权生存权包含着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主体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性,主体属性是指事物存在的权利。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尊重自然的客观存在,保护自然的原生态。
生存权对于生命体来说就是指生命权,以及维系生命存在的基本需要,生命权是生存权的前提,没有生命权,生存权就不可能存在,也没有意义。
同时,有了生存权,才能使生命在时间上获得延续,在空间上得到拓展。
可见,生命权中包含着劳动力,也包含着生产力,但不包含生产力的全部。
在人类社会,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
人的生存权是人的生命权、以及维系生命正常存在的基本权益的总和,包括人的温饱权、休息权、劳动权、健康权、居住权等。
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根本,没有了生命权,所有的权利都没有意义,也将不存在。
阶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私有制社会的产物,阶级的生存权是由阶级地位决定的,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掌握了奴隶的生存权,还掌握了奴隶的生命权。
农民发展权问题探析
证 。【 因此 , ” 1 J 发展权也是经济、 社会 、 文化权利与
公民和政治权利 的综合 , 以此追求人 的全面充分 自由发展 , 并在发展中一步步实现。
一
、
导入与立论 : 民发展 权的基本 概 农
述
发展权既是集体人权, 又是个。农民作 为个体, 享有发展权 , 民作为集体, 农 也享有发展
只有有了发展 , 每个人才有可能充分发挥 自己的 潜能 , 生命才有可能享有真正的 自由和尊严 。 第二 , 民发展权表现为社会弱 势群体 的权 农 利 。发展权就其本质而言 , 主要是弱势群体的发 展权利。农 民作为弱势群体 , 更符合 发展权 的本
被排斥在社会及经济发展之外 。 () 2 农民发展权的法理支撑 。农 民发展权虽 在我国尚未实行 , 但仍能找到相关的权利义务规
3 2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第 2 卷 1
( ) 民发展权 的研 究 范 式 。范 式多 被 用来 3农
因为利益 因 素 利 用 权 力 对 农 民 自由 和发 展 的 阻
描述或表征一种理论模型 、 一种框架 、 一种思维方 式、 一种理解现实 的体系、 科学共同体的共识 。 j
我们认 为主要 从 以下 两个方 面建 构农 民发展 权理 论 。其一 是 以权 益 为 视 角 , 过存 量权 益 与增 量 通 权益 , 成农 民 的发 展权 益 。农 民 发展 权 建 构 以 形
第三 , 民发展权表现为经济 、 治、 农 政 社会和 文化权利的综合 。丧失了经济、 政治 、 社会和文化 发展的任 何一方面 , 发展权都 不完整 。同理 , 参 与、 促进和享受发展也是一个统一体 , 丧失了其 中 任何一个环节 , 发展权也不完整。而且农 民发展 权是一项母体性 的权 利 , 它不是对农 民经济、 社
论述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发展权
论述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发展权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论述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发展权,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发展权的提出与相关理论争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自身独立和发展的运动风起云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引起了人们关于发展权是否是人权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1986年12月4日,在联大第41届会议上,以146票通过、1票反对、8票弃权通过了《发展权利宣言》,该《宣言》第1条第1款规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
自《发展权利宣言》通过后,理论界围绕着发展权的属性和法律地位的争论就源源不断,正是支持者和批评者的尖锐论断使得发展权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迅速凸显。
由于受到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和传统人权文化的影响,关于发展权究竟是不是一项人权,能否具备一项人权所具有的资格仍然是当代国际人权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存在严重分歧和尖锐对立的问题。
支持者,发展权是基本人权的组成部分,具有基本人权的属性,是普遍的和不可剥夺的,也是以民族自决权为基础的国家、民族、个人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权利的统一;而反对者主要从发展权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属性两个方面对发展权进行了驳斥,认为发展权与人权的基本概念不相符,有关发展权的理论还不完善:其一,从法律地位上来讲,在联合国大会上所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决议只是一种宣示和倡导,这一系列文件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只能算作是国家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导向,因此,发展权缺乏作为人权的充分法律依据;其二从权利属性上来讲,有人主张发展权是集体人权,只有国家才能够主张,而非个人人权,有人主张发展权是一项个人人权而非集体人权,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发展权既是集体权利也是个人权利。
二、发展权的法律地位分析(一)发展权作为一项人权的合理性分析《发展权利宣言》第1条第2款规定:人的发展权利意味着充分实现民族自决权,包括在关于人权的两项国际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对他们的所有自然资源和财富行使不可剥夺的完全主权。
论文:浅析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归属
80041 农村研究论文浅析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归属一、土地发展权的内涵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即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改变土地现有用途或者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的权利。
土地发展权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所有者支配,也可以由只拥有土地发展权而不拥有土地所有权者支配。
土地发展权的设立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明确土地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的归属和用于收益分配制度设计;二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耕地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设计。
二、我国理论界关于农村土地发展权归属的主要观点由于目前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政策,所以学者们关于土地发展权归属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农村集体土地被转为建设用地的权利的归属。
关于农村土地发展权归属问题,我国理论界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农村土地发展权归国家所有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农村土地发展权应归国家,土地开发者必须向国家购买发展权,才能开发农村集体土地。
农地使用权、农地承包经营权可在农地用途内自由流转,农户享有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收益权和处分权。
贾海波认为,土地发展权这种权利只能由国家来行使。
现行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农地转用制度和农地在农业用途内的流转制度等虽然限制了农村集体和农民将土地推入建设用地市场变现以实现更大的收益,但同时避免了农地不被轻易转用和占用,保护了农地的自然属性和农业生产方式,当然也同时保护了农民长远的农地权利。
(二)农村土地发展权归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所有持有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农地发展权应归于农地所有者(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
他们主张借鉴美国的做法,将土地发展权自动归属于原土地所有权人。
农村集体既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且法律上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是平等的,所以,应该明确集体对其所有土地的发展权。
刘永湘等从维护农民土地产权利益的角度,建议实行土地发展权归农民集体所有。
他认为土地发展权应属农民集体所有,现行的土地征用征收制度极大地压抑了土地发展权的经济实现。
我国农地发展权问题的探讨
I ■
我 国农 地 发 展 权 问题 的探 讨
李
( 北京市 地质研 究所
旭
北京 1 0 2 ) 0 1 9
[ 摘 要] 文结合我 国农村 改革 实际, 论 系统探 讨 了农 地发展 权的基 本 内涵 , 深刻 阐释 了实旌农地 发展权 的重 大意义 , 并结合我 国现行 制度规 范, 明确 了今后
社会 问题 。由此 , 学术 界关 于农地 发展权 问题 的探讨 也 日渐 增多, 为研究 农 成
村 土 地 问题 的 新热 点 。
1农地发 展权 的概念 界 定 农 地发展权 一直 以来 都是 国内外学 者研究 的重 点内容, 早在 2 世 纪5 年 O O
代, 、美 、法等 发达 国家 就开 始探 讨这 一 问题 。一般认 为, 英 农地 发展权 主 要包括农用 地变更为非 农用 地的权利 : 未利用土地变 更为农用 地或建设用地 的
以削弱甚至拉 平非农用地 与农用地边 际收益差额, 使得 农地 的供求 自动的回到 市场 均衡状态, 从而 减少征地过 程中 因利益 驱使而 出现 的寻租腐败及 滥用征地 权 等现象 。并且 确立 明晰 的农地 发展权 制度, 一定程度 上有助 于增 加我 国 在
征地 过程的透 明度 , 改变暗箱操作 的形式, 使得征地活动 受到社会 的广泛 监督, 从 而避 免 出现 征地 权 滥用 的情 况 。 第四, 确立农 地发展 权制度 有利于 维护 国家利益 。首先, 农地 发展权 的收 益性 可 以减 少征地过 程 中的违法现 象, 从而 大大减 少国家 的管制成本 。另外,
势看 , 要有 美 国模 式 、英 国模式 、法 国模 式等几 类 。但 是, 主 受历 史 因素制 约, 国的农地发 展权归属 属性却 有 自身的不 同。 我 一是 我国实 行农地 的社会 主 义公有制, 即农地 归农民集体所 有 : 是实行农地使用 权与所有权 分离 的制度 : 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发展权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一)【原文出处】中南林学院学报【原刊地名】长沙【原刊期号】200505【原刊页号】1~9【分类号】D411【分类名】宪法学、行政法学【复印期号】200601【作者】姜素红【作者简介】姜素红,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和环境资源法学。
(湖南长沙410004)【内容提要】发展权是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其产生和提出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国际法基础。
发展权内涵在宏观上具有不可分性,但在理论上、从微观方面可对其内容构成作具体分解。
发展权包括公民发展权、政治发展权、经济发展权、社会发展权和文化发展权。
为保障发展权内容的实现,国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包括设立促进与保护人权的国家专门机构;完善立法;完善宪法审查和宪法诉讼制度。
【摘要题】专题研讨1:发展权【关键词】发展权/发展/人权/保障/实现发展权是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
发展权的产生、发展权的内容、发展权的实现等问题,是发展权理论研究中应予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只有对发展权理论中的这些基本问题进行全面而扎实的学术探讨,才能将发展权理论研究引向深入。
一、发展权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权作为20世纪的一项新型人权,其出现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简单地根源于人的“需要”和“尊严”,它是现实社会关系与主体价值需求的矛盾、冲突及其协调的结果。
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1.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相继取得独立,建立了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但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上仍加紧对民族独立国家进行控制和操纵,从而窒息了民族独立国家的全面发展。
经济上,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主要任务就是发展民族经济,用经济独立来巩固政治独立。
因此,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国际经济关系上的表现。
殖民体系瓦解后,发达国家仍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力图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
国际经济旧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不合理的国际分工。
在国际生产领域,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的需要。
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方面严重依赖发达国家。
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发展中国家——原料产地、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发达国家——工业中心、技术资金型产品的国际生产格局。
二是不等价的商品交换。
发达国家通过垄断世界市场价格,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
在这种不平等的交换中,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不合理的国际贸易是发达国家获取这些财富的手段。
三是不合理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居于垄断地位。
该体系瓦解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仍占据支配地位。
在最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中,其领导权及其组织原则和表决方法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投票权的分配,发达国家占了5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才占30%,美国一国就占了近20%,几乎可以使任何合乎自己利益的重要国际金融提案获得通过。
总之,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利益来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
在这种秩序下,发展中国家仍未摆脱被剥削、受奴役、遭掠夺的地位。
国际经济旧秩序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债务负担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根源。
只有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
政治上,虽然大多数国家获得了独立和主权,但仍然面临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干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建立了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在取得了政治独立之后,这些发展中国家积极谋求经济独立。
它们先后收回了海关权、货币发行权和自然资源开发权,并对一部分受外国资本控制的国民经济部门和企业实行了国有化。
但在以实力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又成了强国争夺的对象。
为了维护政治独立,它们选择了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与发达国家的干涉、控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然而,经济独立的形势则不容乐观,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是按发达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运行的。
发展中国家单一的经济结构、依附型的经济关系、弱小的民族资本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显得势单力薄。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脆弱性,随时都有葬送政治独立的危险。
特别是发达国家凭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组织,控制着国际市场、国际金融,左右着国际经济。
发展中国家依然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新殖民主义剥削。
发达国家为对付发展中国家谋求政治解放、争取经济独立的斗争,对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干涉、破坏和颠覆,甚至不惜动用武力,进行直接干预。
文化上,发达国家也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使之朝有利于新殖民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发展,尤其是非洲国家,其文化事业仍受英美法等国所制约。
发达国家利用大众传媒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促使发展中国家实行政治多元化、经济自由化。
于是争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成为这些新兴国家的首要任务。
2. 发展中国家自主意识的提高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发展设置的障碍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争取发展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发展中国家自主意识的提高,则为它们明确地主张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权利提供了充分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人民为改变经济不发达状况作出了艰苦的努力,经济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殖民地时期形成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改变,甚至有些国家正在发展为“新兴的工业国”。
在政治上,发展中国家已经取得独立主权的国际法律资格,削弱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的统治根基,也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联合国逐渐变成谴责殖民主义,争取人权的重要讲坛。
同时,发展中国家日益团结合作,建立起了区域性国际组织,通过了联合斗争的区域性国际行动宣言和纲领,并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
如1955年的亚非万隆会议提出了改变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实现经济独立的要求。
会议最后公报提出的经济援助与合作、原料商品价格等问题,初步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平等互利合作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愿望。
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初步讨论了发展中国家迫切关心的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与世界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稳定问题,号召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同发达国家进行斗争。
1964年,在第二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发展中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一种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的问题。
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和《经济合作行动纲领》,使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思想变为行动。
这两个文件成为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基础。
这些都为谋求发展中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这些条件使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能力争取到机会通过国际社会而提出发展的权利要求。
而发展中国家自主意识的提高,则使它们一改过去言听计从于发达国家的依附地位,为发展权的提出提供了主体条件。
3. 发展研究的理论成就发展权概念的形成除了主体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主体发展权利意识的觉醒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文化条件。
因为“现实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权利发展并不能自动创生人权概念。
”[1] 发展研究的成就,为发展权的提出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首先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以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发展研究热。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一大批一流学者先后投入有关发展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发展研究向纵深延展。
“自六十年代以来,关于发展问题的著作令人眼花缭乱,它们既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观点”[2]。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先后建立了专门的发展研究机构,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战略模式。
在西方,学者对发展的研究历程是从发展的纯粹主义到发展的相互关系主义再到发展的整体主义[3]。
一般说来,发展研究形成了三大理论流派:现代化学派、依附学派和世界体系学派。
现代化学派受社会进化理论认为西方社会从非工业化向工业化社会变迁的过程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标准模式观念的影响,主张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分成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两种类型,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乃是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乃是一个由传统社会进到现代社会的过程;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社会内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其社会内部。
现代化理论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根本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实。
在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中,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学者自己创造了一种发展理论即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坚决摒弃了现代化理论对社会的“传统”与“现代”的绝然二分,否认现代化理论关于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发达是由其内部原因造成的观点,而主张将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现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联系起来,着重从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因素来解释其原因;依附理论同样否定了现代化理论基于对社会所作的“传统”与“现代”的绝然划分而设想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即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以工业化为先导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主张发展中国家坚决斩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真正脱钩,走独立自主的社会发展道路。
依附论从纯粹的外部原因来论证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及其现实发展问题,当依附理论在拉丁美洲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有关实践中归于失败时,从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了对依附论的反思与检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论以全球视野,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统一的大体系来考察,探讨现存世界格局形成和演化的原因、条件,分析各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并对今后世界体系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
总之,近几十年来,发展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难题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另一种类型的发展”、“新发展哲学”、“国际发展新环境”、“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国际法”等一系列概念和课题的出现,不但反映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迫切性,而且也是对既存的不合理发展模式的否定。
从人权理论上探讨发展问题并形成发展权观点,正是这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新研究课题和国际政治实践的产物。
4. 发展权提出的国际法基础发展权的理念根植于《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和人权两公约之中。
194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就已包含了发展权思想。
《联合国宪章》确认的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以及“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