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与衡量与分级方法

合集下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定稿)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定稿)

东沟煤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一、定性评估法

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家评估法

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家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

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

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一个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组,研究组的人员应包括设计、管理、使用和监察等各方面人员。二是明确研究组的任务,如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还是产品问题、环境问题,或者是综合问题。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对象,准备有关资料。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

一、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识别和确定可能给组织的资产、业务活动、员工和社会造成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各种威胁和风险。辨识安全风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预测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事件,以减小或避免其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时,应采用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与资产、业务活动相关的信息:收集资产、业务活动的相关信息是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基础。主要包括组织的定位、组织的目标与策略、组织的结构与职责、组织的技术与设备、组织的人员与组织的安全风险。

2. 辨识与资产、业务活动相关的威胁:根据资产、业务活动的相关信息,辨识与之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威胁。内部威胁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如员工的疏忽、故意破坏等;外部威胁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

3. 辨识与威胁相关的风险:根据辨识到的威胁,进一步辨识与之相关的风险。风险是指有可能造成损害或不利影响的未来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通过辨识与威胁相关的风险,可以为组织确定优先级和重点防范的方向。

4.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辨识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可能性是指某一风险事件发生的概

率;影响程度是指某一风险事件发生时,对组织造成的损害或不利影响的程度。

5. 优先级和重点风险的确定: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优先级和重点风险。优先级高的风险是指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较大的风险,对组织的影响较为重要,需要优先考虑和处理的风险。

二、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组织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了解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矩阵风险评价法

矩阵风险评价法

矩阵风险评价法

矩阵风险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用于分析和评估项目、计划或决

策的风险程度和优先级。该方法通过将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管理风险。

矩阵风险评价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评估对象、确定评估指标、制定风险矩阵、评估风险概率和影响、计算风险优先级、制定应对措施和监控风险。

首先,确定评估对象。评估对象可以是项目、计划或决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选择。

其次,确定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是用来衡量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的因素。常

见的评估指标包括概率、影响程度、风险优先级等。

然后,制定风险矩阵。风险矩阵是用来将风险分级的工具,一般由概率和影响

程度两个维度组成。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制定不同的风险矩阵。

接下来,评估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估风险概率和影响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可以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以是专家判断或经验法则。

然后,计算风险优先级。风险优先级是通过将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相乘得到的,一般用来衡量风险的严重程度。

接着,制定应对措施。根据风险的优先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减轻等。

最后,监控风险。在实施应对措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控风险的变化和效果,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矩阵风险评价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直观明了,能够帮助决策者快速了解风险的程度和优先级,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的评估需要依赖于可靠的数据和专家经验,评估结果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与衡量方法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与衡量方法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与衡量方法

LECD(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是指对于潜在和实际危险源的辨识、评价

和控制。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全

面系统的辨识与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危险源,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

概率和严重程度。以下是对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与衡量方法的介绍。

一、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1.检查法:通过现场检查、设备检查和操作过程检查等方法,对工作

场所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存在的危险源。

2.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给员工、工作组和管理层等相关人员,

了解他们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源的看法和意见。

3.专家评估法:邀请专业人士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根据其专业知识

和经验,评估危险源的种类、程度和风险。

4.经验法: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事故经验,总结出常见的危险源,

进行辨识和评价。

二、危险源评价的方法

2.定量评价:通过数学统计和计算,量化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可能性

和后果,为危险源控制提供依据。

3.多指标评价法: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可行性和环保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为危险源控制提供多重参考。

三、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1.物理隔离控制:通过安装屏障、围栏、隔离墙等设施,将危险源与

人员或环境隔离开来,防止事故的发生。

2.工程控制: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设备设计和采用先进技术等方法,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3.管理控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设立安全警

示标志等方法,实施对危险源的监督和控制。

4.个人防护措施: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提高员工在危险环境中的安全保护能力。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与衡量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与衡量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

3.1危险源识别准备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

(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

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

第一步:建立安全风险分级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将安全风险按照不同程度进行划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一套适合企业的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一般来说,可以将安全风险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

第二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在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调查问卷、安全检查、风险评估等。关键是要全面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包括设备、技术、人员、环境等方面的潜在安全问题。

在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时,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方法,如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失效模式与失效率分析(FMEA)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分析安全事件的因果关系,发现可能的风险点。

第三步: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

在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时,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便更全面地了解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

定性评估可以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进行判断,包括可能性、对安全目标的威胁程度和潜在的损失程度等。

定量评估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安全风险,比如风险值、危险值、损失后果的期望值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按照刚刚建立的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类,确定其所属的风险等级。

第四步: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高风险的安全风险需要

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进行管控,中风险和低风险的安全风险可以采取相对

较轻松的措施进行管控。

管控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培训教育等多种形式。例如,对于高风险的安全风险,可以加强设备维护和监控,设立应急预案和后备

风险的评价与衡量准则

风险的评价与衡量准则

建立合用于公司的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方法,为风险评价提供指导原则。

公司所有作业活动、岗位、部位、装置等的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

风险:风险(R)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L)及后果(S)的结合。风险 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 S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者状态。

( 1 )总经理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生产副总协助风险评价工作,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

( 2 )由安全部门负责制定风险评价方法;

( 3 )由风险评价使用部门选用适合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4)职工对作业场所危(wei)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对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及危(wei)险工艺进行风险评价。

L 值判定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就可判定为该级)

5

4

面影响

1.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

5 2.正常情况下时常发生危害

3.危害发生时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

1.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没做过任何监测;或者现场有控制措

4 施,但未有效执行或者控制措施不当;

2.或者危害常发生或者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1.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措施或者控制措施不当

3 2.异常情况下发生过危害

3.危害发生时容易被发现

1.现场有防范措施并能有效执行

2 2.过去偶而发生过危害事故或者事件

3.危害发生时能及时发现

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

1 2.极不可能发生危害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重大环境污染

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 公司停车

部份关键装置停车 造成人员伤亡

造成人员重伤 >50

>25

实用标准文案

风险分级管控系统风险评估与评级

风险分级管控系统风险评估与评级

风险分级管控系统风险评估与评级风险分级管控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可有效评估和评级各种

风险,从而为组织和企业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文将介绍风险评估

与评级的概念、方法和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风险分级管控系统进行全

面的风险管理。

一、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方法

1. 风险评估的概念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和预测,以确定其对组织或企业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概率。通过

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源,为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提供科学

的依据。

2. 风险评估的方法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方法是基于专家经验和判断,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风

险进行主观评估,通常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用于初步筛选和排

除不重要的风险。

定量方法则通过定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采用风险指标和模型计算,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和可能性。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风险影响矩阵、风

险概率分析和事件树分析等。

二、风险评级的概念和意义

1. 风险评级的概念

风险评级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和方法,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风险信息,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2. 风险评级的意义

风险评级的目的是为了对风险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通过评级,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风险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从而合理安排资源,高效应对风险事件,降低组织和企业面临的风险。

三、风险分级管控系统的应用

风险分级管控系统是一种集风险评估和评级于一体,用于对组织和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它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各个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评级,实现风险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引言概述: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风险的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帮助组织或个人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风险程度分析法的相关内容,包括风险定义、风险评估指标、风险分析方法、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监控手段。

正文内容:

1. 风险定义

1.1 风险的概念

1.2 风险的分类

1.3 风险程度的重要性

2. 风险评估指标

2.1 风险概率

2.2 风险影响程度

2.3 风险严重程度

2.4 风险优先级

3. 风险分析方法

3.1 事件树分析法

3.2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

3.3 事件链分析法

3.4 事故树分析法

4. 风险控制措施

4.1 风险避免

4.2 风险减轻

4.3 风险转移

4.4 风险接受

4.5 风险监控

5. 风险监控手段

5.1 风险指标监控

5.2 风险事件追踪

5.3 风险报告

5.4 风险应对措施评估

5.5 风险管理系统建设

总结:

综上所述,风险程度分析法(MES)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风险

的定义、评估指标、分析方法、控制措施和监控手段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措施,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以降低风险对组织或个人的影响,保障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对照表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对照表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对照表

安全风险评价是指对特定的安全事件或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评估的过程。通过安全风险评价,可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

下面是一份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对照表,列举了目前常见的几种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方法名称:贝叶斯网络分析法

特点:贝叶斯网络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概率图模型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能够考虑多个变量之间的联合概率分布,并且能够使用主观经验知识进行参数的设定,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应用场景:适用于复杂系统和事件的风险评价,如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

方法名称:层次分析法

特点: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多准则决策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将复杂的风险评价问题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因素,在多个层次上进行权重分配和决策,从而得出最终的风险评估结果。

应用场景:适用于风险因素多、影响因素复杂的场景,如企业的供应链安全、工程项目安全等。

方法名称:事件树分析法

特点: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逻辑树结构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原始事件和潜在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建模,并通过事件树的构建和分析,对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评估。

应用场景:适用于故障、事故等事件的风险评价,如核电站安全、航空安全等。

方法名称:故障模式与效果分析法

特点:故障模式与效果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故障树和事件树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对系统中可能的故障模式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估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并识别可能的故障根因和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标准

风险评价标准

风险评价标准

标题:风险评价标准

引言概述:

风险评价是指对某一特定环境或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

的评估,以便有效地识别和管理潜在的风险。风险评价标准是评估风险的基本依据,通过制定和遵守一定的标准,可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风险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标准的制定

1.1 制定标准的目的:风险评价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评价过程,确保评价结

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1.2 参考依据:制定风险评价标准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以及行业

规范。

1.3 专家意见征询:在制定风险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当征求相关领域的专家

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标准的内容

2.1 评价对象范围:风险评价标准应当明确评价的对象范围,包括评价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2.2 评价指标:标准应当明确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包括风险的定义、等级划分、评价方法等。

2.3 评价流程:标准应当规定评价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分析、评估、报告等环节。

三、标准的应用

3.1 评价对象:风险评价标准适用于各种领域和行业,包括环境风险评价、安

全风险评价、项目风险评价等。

3.2 评价目的:标准可以用于评价风险的概率和严重性,帮助决策者制定有效

的风险管理措施。

3.3 评价结果:标准的应用可以产生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为风险管理提供

依据和参考。

四、标准的更新与完善

4.1 更新机制:风险评价标准应当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以适应新的科技和法

规发展。

4.2 完善标准:标准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标准的内容和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是指对某一特定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划分为不同

的等级。风险评估等级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风险,以减少潜在的损失和危害。

在进行风险评估等级时,通常会采用一定的评估方法和指标来对风险进行量化

和分析。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主要依靠专家判断和经验,通过对风险的性质、潜在影响等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高、中、低等。定量评估则更加注重数据和统计分析,通过量化指标和模型来评估风险的大小和可能性,进而确定相应的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的划分通常基于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两个维度。严重性是指风险

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概率是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根据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对于严重性和概率的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严重性可以根据损失的经济价值、人身安全等因素进行评估,而概率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统计模型等进行估计。

根据风险评估等级的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高等级的风险,需要采取更加严格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程度。对于中等级的风险,可以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潜在的影响。而对于低等级的风险,则可以采取较为灵活和宽松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等级的结果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风险的描述、评估方法和指标、评估结果等内容。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地描述风险的性质和可能的影响,同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风险。

总之,风险评估等级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等级

划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以保障个人和组织的安全和利益。

风险评价与衡量方法及资料

风险评价与衡量方法及资料

1.术语与定义

1.1 危(wei)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者状态。这种“根源或者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1.2 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围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一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1.3 风险:某一特定危(wei)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wei)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wei)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1.4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wei)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5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wei)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普通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wei)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6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2.危害因素辨识

( 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 2 )常规和异常活动;

( 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 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 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 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 7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8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与分类

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与分类

实用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应急预案应当具有实用性,便于实施和操 作,避免过于复杂和繁琐,影响应急响应 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动 态调整,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风 险和挑战。
应急预案的制定流程
风险识别与评估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识别可能出 现的风险,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
详细描述
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响 应和恢复计划,旨在减少风险发生时 的损失。例如,在生产线上安装安全 防护装置以减少工伤事故的风险。
风险转移
总结词
将风险转移到其他实体或个人,以减轻自身承担的风险。
详细描述
风险转移策略通常通过保险、外包或合作等方式实现,例如为员工购买健康保险以转移健康风险。
ERA
风险定义与特性
风险定义
风险通常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及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 应急预案中,风险特指可能导致 突发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
风险的特性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潜在性、可 变性以及可衡量性。这些特性决 定了风险评估的复杂性和必要性 。
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决策依据
准确的风险评估能为应急预案的 制定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帮助确 定资源分配和优先级。
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与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风险评估标准

风险评估标准

风险评估标准

引言概述:

风险评估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评估和量化潜在风险的影响和概率。风险评估标准是指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套准则和规范,用于衡量和评估风险的程度和严重性。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风险评估标准的内容和要点。

正文内容:

1. 风险定义和分类

1.1 风险定义:详细介绍风险的定义,即可能对项目或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1.2 风险分类:介绍常见的风险分类方法,如按来源分类(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按性质分类(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

2. 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原则

2.1 目的:阐述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即为了识别和理解潜在风险,为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2.2 原则:介绍风险评估应遵循的原则,如客观性、科学性、综合性等。

3.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3.1 定性评估方法:介绍常用的定性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故事板等,用于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2 定量评估方法:介绍常用的定量评估方法,如风险价值评估、蒙特卡洛模拟等,用于量化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3.3 工具:列举一些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如SWOT分析、树状图分析等,用

于辅助风险评估的过程。

4. 风险评估的关键要素

4.1 信息收集:阐述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项目背景、风险源、风险事件等。

4.2 评估方法选择:介绍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的要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定性

或定量评估方法。

4.3 评估标准制定:阐述制定评估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确定评估指标和权

重等。

5. 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

5.1 风险分级:介绍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的方法,如高、中、低风险

如何理解风险和风险评估

如何理解风险和风险评估

如何理解风险和风险评估

风险是指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可能出现的某种不利的结果或事件。在个人生活、商业运营、投资决策等各个领域,了解和正确评估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理解风险的概念、风险评估的意义、风险评估的步骤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理解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事件或结果。风险的产生通常与不

确定性、变化和潜在的损失或伤害有关。风险可以来自内部因素,如管理不善、技术故障等;也可以来自外部因素,如市场竞争、自然灾害等。理解风险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应对不确定性,从而避免或减少潜在的损失。

二、风险评估的意义

风险评估是指对特定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潜在的影响

和可能的后果。风险评估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防范风险或应对风险。通过风险评估,我们可以合理规划和安排资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三、风险评估的步骤和方法

1. 确定评估对象: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对象是什么,是某个项目、某个产品、

某个业务流程,还是整个组织。明确评估对象有助于我们更加专注和全面地进行风险评估。

2. 识别风险因素:在确定评估对象后,需要对其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

识别和分类。风险因素可以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如人员问题、技术问题、市场问题等。通过识别风险因素,我们可以对潜在的风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评估风险概率:在识别风险因素后,需要对每个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评估。评估风险概率可以通过历史数据、专家意见、统计模型等方法进行。通过评估风险概率,我们可以了解各个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企业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一、编制依据:中新能化科技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规定

大唐国际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原则

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危害因素的辨识与评价程序,覆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全过程。根据规标准,由安全监督部门确定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组织各部门按照规定要求发动全体员工识别危害因素。

1、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2、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

三、辨识容包括

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

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3、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

4、施工工序:物质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

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6、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

7、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

8、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9、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

10、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四、危害因素分类(二选一)

1.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13861),危害因素要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

⑴物理性危害因素:

a.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等。

b.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如:设备电机无防护罩、动火作业安全距离不够等。

c.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如:电线接头未包扎、化纤服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产生静电等。

d.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液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如:手风钻、空压机、气压机、通风机工作时发生噪声等。

e.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液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如:空分空压机轴振动、手风钻工作时的振动等。

f.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如:高压线、变电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电磁辐射和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电磁辐射。金属放射源辐射等。

g.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危害);如:高速运转的机泵、粉碎机、给料机等运动的危害。

h.明火;如喷灯、融化沥青等明火作业。

i.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如:气割产生的高温颗粒。

j.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液化气、丙烯、氮、氧气泄漏等。

k.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如:煤粉、二氧化硅粉尘等。

l.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m.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其他信号缺陷);如铁路道口、危险化学品装卸站台信号指示或标识缺陷等。

n.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如易燃易爆场所和重大危险源警示标志缺陷等。

o.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⑵化学性危害因素

a.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如:氢气、液化气、瓦斯等。

b.自燃性物质;如:褐煤等。

c.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如:硫化氢、催化剂、化验试剂、沥青熔化过程中产生毒气等。

d.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如:液体烧碱、盐酸、硫酸等。

e.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⑶生物性危害因素

a.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如过期腐烂的食物、蔬菜、水果等。

b.传染病媒介物。

c.致害动物。

d.致害植物。

e.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⑷心理、生理危害因素

a.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b.健康状况异常。

c.从事禁忌作业;如:高血压、心脏病不能从事高处作业或特种设备作业等。

d.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其他心理异常)。

e.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f.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