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看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现实困境及其培养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看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现实困境及其培养路径
作者:李秀云刘梦婷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02期
【摘要】本文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审视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现状,发现存在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错位、忽视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殊性等问题,建议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培养应当重视以关怀为基础的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建设以关怀为内容的职前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培养课程,注重以关怀为核心的职后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培训与反思。
【关键词】诺丁斯关怀理论;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现实困境;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0)1/2-0023-04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独特道德品质。〔1〕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伦理规范应当有充足的专业理论依据,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工作与专业发展的特点,而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中的简单演绎与应用。〔2〕诺丁
斯的关怀理论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关怀视角,指出应当将关怀视为一种关系属性,并且关怀应当以“相遇关系”为重心,重点关注“被关怀者及其需要,以及被关怀者对关怀者的需要作出的回應”。〔3〕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回应了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需要,不仅关注了师幼关怀关系的建立,而且敏锐地察觉到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的关系。本研究旨在以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为视角,审视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现实困境,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培养路径,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内涵
1.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的关系
诺丁斯认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关怀不是同情、怜悯、移情,而是一种美德,非常强调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加强。〔4〕关怀包括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自然关怀因回应被关怀者的需要而直接产生,无需诉诸伦理努力,但需要持续、用心的培养。伦理关怀是需要伦理努力才能呈现的关怀。〔5〕自然关怀是伦理关怀的基础,伦理关怀源于并包含了自然关怀,道德发展需要通过发展伦理关怀来扩展关怀的范围。伦理关怀有望发展到像自然关怀那样,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需要和自然反应。〔6〕自然关怀往往发生在亲近的内圈中,多为对子女、友人的关怀,〔7〕而伦理关怀则可能需要克服自身抵触情绪,倾向于“我需要这么做”的反应。
2.关怀圈层
诺丁斯认为,关怀者和被关怀者构成远近不同的同心圆,即关怀圈层(见下图)。关怀圈层的共同圆心是关怀者“我”,越近内层,越容易产生关怀动机,越向外扩展,关怀的自然性越会逐渐淡去,努力性日益突出。〔8〕
关怀圈层说不仅诠释了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的转变过程,而且展示了不同领域的关怀。诺丁斯强调,不同的关怀领域需要不同的态度、知识和能力,但这些不同也使得关怀领域之间不一定具有迁移性。〔9〕可见,关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教师而言,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的关怀应当是不同的。
二、诺丁斯关怀理论视角下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现实困境
1.存在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错位
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的错位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具体表现为如下三种情形:第一,将伦理关怀等同于自然关怀,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被“绑架”了。例如,知道幼儿在幼儿园没有吃饱,有的幼儿家长会认为这是教师照顾不周、关心不够造成的,而不会想这可能是因为幼儿挑食。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本是从伦理关怀向自然关怀的转化,然而部分幼儿家长将幼儿园教师的自然关怀视为教师应有的关怀逻辑起点,忽视了教师的伦理关怀。这往往
造成社会对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抱有过高的期待,将幼儿园教师视为“道德家”,应当有比其他教师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要求。这种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的错位,应然和实然的落差,不仅会增加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压力,而且会激化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甚至与社会的矛盾。第二,过于强调自然关怀,忽视对幼儿园教师作为“人”的应有尊重。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每个人都有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发展过程。幼儿园教师作为“人”,是一个有着基本需求的独立个体,同样应当得到尊重和关怀。例如,当幼儿在幼儿园不小心磕碰到时,幼儿家长不应当因过于焦虑而对教师提出苛刻要求,而是应当给予教师尊重和理解,先弄清事情的经过,再妥善处理。第三,过于关注伦理关怀,导致其难以转化为自然关怀。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需要自身对专业道德理念的认同和践行。因此,伦理关怀向自然关怀过渡,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必要且充分条件。二者无论偏向哪一方,都容易影响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也容易使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遭受质疑。例如,在新教师向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外,教师专业理念与道德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的伦理关怀要向自然关怀过渡。
2.忽视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殊性
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与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具有一定特殊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殊性往往被忽视了。事实上,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殊性亟需重视。一是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园是以3~6岁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极强的模仿力、学习力使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二是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教合一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往往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三是因为幼儿园教师面向不同对象的关怀具有不同特点。例如,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需要的关怀是不同的,幼儿园教师多关注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适应问题,而到中班则开始关注幼儿的社会性交往等问题,到大班则多关注对幼儿的集体性、创造性等的培养。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殊性不仅是由幼儿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所决定的,而且是教师专业道德的专业性、特殊性的内在诉求,还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诺丁斯关怀理论视角下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培养路径
1.重视以关怀为基础的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建设
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定位应当以国家政策为依据。 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幼儿园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既明确了幼儿园教师道德行为的边界,也加强了相关道德法规的建设。这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培养过程中应当参照的重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