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灌肠法操作规程
![灌肠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d379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9.png)
灌肠法操作规程灌肠法是一种医疗操作方法,用于清洁肠道、排除体内毒素或治疗某些肠道疾病。
正确操作灌肠法对于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和患者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操作规程,帮助你正确进行灌肠法操作。
1. 准备工作:(1) 您需要准备好一个灌肠袋或注射器,并保证其内部是干净和无菌的。
(2) 准备好温水或医生指导的溶液,尽量使用温水,不要过热或过冷。
(3) 在进行操作前,先将患者的肛门和周围区域进行清洁,保持干燥。
(4)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可以选择仰卧或侧卧位,双腿自然弯曲。
2. 操作步骤:(1) 首先,将灌肠袋或注射器与导管连接好,并确保连接口是紧密的,防止溶液泄漏。
(2) 将袋内的空气排出,以避免大量空气进入肠道造成不适。
(3) 慢慢将温水或溶液注入灌肠袋(或注射器)中,注意内部模具尽量平整,以防止流速过快。
(4) 抬起灌肠袋(或注射器)高于患者的肛门,打开夹子,让溶液缓慢地流入肠道。
(5) 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肠胃有苦闷感,可以要求暂停接受灌肠或减缓溶液流速。
(6) 当溶液被完全注入后,封闭灌肠袋(或注射器),然后请患者保持该姿势并耐心等待片刻,让肠道充分吸收液体。
(7) 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夹子,让患者将灌肠液排出体外。
重复此步骤数次,直到流出液体变清为止。
(8) 成功完成操作后,将灌肠袋(或注射器)和导管彻底清洁并消毒。
3. 注意事项:(1) 在进行灌肠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检结果,并根据医生的指导来确定灌肠液的种类和浓度。
(2) 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疼痛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确保灌肠设备和操作过程的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4) 每次操作后,要仔细注意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孕妇或存在严重疾病的患者,应特别关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5) 如果是自行进行灌肠,应仔细阅读相关的说明书,并遵循指导进行操作。
以上是灌肠法操作的一些基本规程,但请注意,灌肠法是一种医疗操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各种灌肠法及注意事项
![各种灌肠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b9fb0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1.png)
各种灌肠法及注意事项灌肠,是一种通过将液体引入直肠以清洁或治疗目的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清除肠道内的毒素和废物,促进消化道健康。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灌肠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 温水灌肠法:- 准备1-2升温度为37-38摄氏度的温水。
- 准备一个灌肠袋,并将其挂在适当的高度。
- 将灌肠管轻轻插入直肠,确保灌肠管无空气泡。
- 打开灌肠袋的夹子,让温水缓慢流入肠道。
- 当感觉到肠道充满时,关闭夹子,保持灌肠液体在肠道内约15-20分钟。
- 尽量保持平躺位,然后排空肠道。
- 清洗灌肠袋和灌肠管,以备下次使用。
2. 盐水灌肠法:- 准备一升温度为37-38摄氏度的生理盐水。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3. 双氧水灌肠法:- 将3%的双氧水与等量的温水混合。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4. 银翘灌肠法:- 准备银翘散15克至30克。
- 将银翘散与2升温水混合。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5. 醋灌肠法:- 准备3-5%的醋液。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灌肠液体,如温水、生理盐水、双氧水、银翘散或醋液,根据个人情况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灌肠液体。
- 灌肠时要注意卫生,确保灌肠袋、灌肠管和双手的清洁。
- 灌肠时要使用润滑剂,以减少不适感和刺激。
- 灌肠时保持轻柔和缓慢,避免过度施加力量或过份快速,以避免损伤直肠。
- 初次进行灌肠时,尽量减少灌肠液体的量,逐渐增加,以避免过度刺激。
- 注意灌肠的频率,不宜过于频繁,以免影响正常排便功能。
- 灌肠后,保持休息,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便肠道吸收灌肠液体和充分排便。
- 若在灌肠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停止灌肠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结:灌肠是一种帮助清洁肠道和促进消化道健康的方法。
常见的灌肠方法包括温水灌肠法、盐水灌肠法、双氧水灌肠法、银翘灌肠法和醋灌肠法。
在进行灌肠时,需要注意卫生、润滑、轻柔和缓慢,并选择合适的灌肠液体。
还要注意灌肠频率和休息,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
灌肠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灌肠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fafec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7.png)
灌肠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灌肠术是一种通过肛门将液体灌入肠道的操作。
以下是灌肠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确保环境整洁,准备好灌肠设备,如灌肠袋、注射器、无菌灭菌的导管等。
2. 洗手:医生和护士应洗手,戴上无菌手套。
3. 准备患者:患者应保持身体舒适,躺卧在左侧并将膝盖屈曲,暴露出肛门区域。
4. 清洁肛门:用温水和肥皂清洁患者肛门区域。
5. 插入导管:将导管涂上润滑剂,从肛门缓慢插入,直到到达肠道。
6. 灌注液体:将液体装入灌肠袋或注射器中,根据需要的量进行缓慢灌注。
如果患者感到不舒服,应停止灌注。
7. 收集排出物:将排出的液体收集起来,以便后续处理。
8. 移除导管:灌注完毕后,缓慢地将导管从肛门拔出。
9. 清洁和整理:清洁患者,包括肛门区域和周围的皮肤,并将所有使用过的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应非常谨慎,以免损伤肠壁或感染引起其他并发症。
2. 灌肠袋和导管应事先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
3. 灌注液体的温度应适宜,过热或过冷的液体都可能引起不适。
4. 在插入导管时应注意避免过度插入或使用过大的力量,以免损伤肠道。
5. 灌肠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感觉和舒适程度,适当停止或调整液体的注入速度。
6. 在操作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步骤和可能的不适感,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7. 操作前后要及时清洁患者和清理设备,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以上是灌肠术的一般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具体操作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如果您需要进行灌肠术,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
灌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灌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2d2c3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b.png)
灌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治疗便秘、肠炎、肠道感染等疾病。
正确的灌肠操作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灌肠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正确进行灌肠。
一、灌肠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1)选择适当的灌肠器和灌肠液。
一般来说,灌肠器应该选用容积适中、材质安全、易于清洗的产品,灌肠液可以选用生理盐水、米汤、菊花茶等温和的液体。
(2)准备好手套、消毒液、润滑剂等工具和材料。
(3)让患者保持安静、放松,采取侧卧位或膝胸位。
2.清洗肛门用温水和肥皂清洗患者的肛门和周围区域,然后用消毒液擦拭肛门口和肛管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润滑将润滑剂涂抹在灌肠器的头部和管身上,以便顺利插入肛门和肠道。
4.插入灌肠器将灌肠器插入患者的肛门,先向上方插入,然后向尾部方向插入,直到灌肠器的头部进入肛管内。
5.注入灌肠液将灌肠液缓慢注入灌肠器中,同时轻轻按摩患者的腹部,以帮助灌肠液顺利进入肠道,注入的速度应该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灌肠效果。
6.保持姿势在注入灌肠液后,患者应该维持原来的姿势,以便灌肠液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起到彻底清洁肠道的作用。
7.排放灌肠液当灌肠液注入后一段时间,患者会感到排便的冲动,这时应该帮助患者调整姿势,以便顺利排放灌肠液。
排放后,应该用温水和肥皂清洗肛门和周围区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灌肠器和灌肠液,避免过于刺激或有害的液体,如酒精、石灰水等。
2.操作时应该小心谨慎,避免损伤肛门和肠道,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患者,更应该注意操作的温和和安全。
3.灌肠液的注入速度应该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灌肠效果。
4.在灌肠过程中,应该注意患者的反应和感受,及时调整姿势和注入速度,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5.在灌肠后,应该及时清洗肛门和周围区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不要频繁进行灌肠操作,以免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06ded0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8.png)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备齐用物:携带所需的用物至病人床边,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以取得合作。
配制灌肠液:根据需要配制灌肠液,温度通常控制在39~41℃,并用止血钳夹闭排液管。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防水布,屈膝。
灌肠时臀部应抬高10cm,利于药液保留,卧位根据病变部位而定。
插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用注洗器吸取溶液,连接肛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内10-15cm,松开止血钳,将溶液缓缓注入。
保留药液:灌肠后,以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揉,嘱病人保留1小时以上,以利药物吸收,并做好记录。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灌肠前了解病变部位,以便选用适当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插管时向患者详细解释其目的、意义,使之接受并配合操作。
正确选用灌肠溶液,溶液的温度、浓度和量适宜。
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肛管。
插管前常规用石蜡润滑肛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操作时顺应肠道解剖结构;手法轻柔,进入要缓慢,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
插入深度要适宜,不要过深。
成人插入深度约7~10cm,小儿插入深度约4~7cm。
患者肛门疼痛时,暂停灌肠;疼痛剧烈者,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对症处理。
中药灌肠流程及注意事项
![中药灌肠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0f548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0.png)
中药灌肠流程及注意事项中药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肠胃炎、便秘、肠梗阻等。
这种疗法的好处在于,它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道,加快药物吸收,减少药物浪费,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下面是中药灌肠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流程第一步:准备器材。
中药灌肠需要用到灌肠袋、灌肠管、温水、中药。
灌肠袋和灌肠管事先要消毒。
第二步:准备药物。
按中医诊断的需要选用中药,加水煅煮浓缩成药液即可。
第三步:灌肠前要排便,而后用肥皂水清洗,保证肛门部位清洁。
同时将灌肠液温度调制在37-40摄氏度。
第四步:使用灌肠器将灌肠液慢慢注入,每次至少500毫升,至多不超过一升,注入时要保持肉眼可见的缓慢注入,多次使用同一套器具时要及时更换。
第五步:等待灌肠液在肠道内作用20-30分钟左右,让药物分散在肠道内。
第六步:排泄肠液,将灌肠过程中温水、药液等排出,注意肛门清洗干净。
第七步:清洗器材。
灌肠袋和灌肠管用肥皂水清洗,消毒,并晾干备用。
2. 注意事项2.1 注意肛门卫生,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细菌和病毒感染等感染疾病。
清洗肛门时,应使用肥皂和温水,以保持卫生。
2.2 灌肠液的温度应在37-40摄氏度之间,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对肠道产生灼伤,如果温度过低,不仅灌肠效果差,而且可能引起肠道痉挛。
2.3 灌肠过程应该缓慢,注意肛门的松弛度,保持心态放松,如有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医生咨询。
2.4 灌肠液的量不要过多,每次至少500毫升,至多不超过一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便秘或肠道压力增大,违反这种用法,可能会对肠道产生伤害。
2.5 中药灌肠适用于特定的病情和人群,不适用于所有人,如果遇到其他不适或疑问,请立即咨询医生。
总之,中药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适用于肠胃道疾病的治疗。
操作灌肠液时,一定要注意以下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安全、有效、长期使用,达到治疗效果。
灌肠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a38a2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9.png)
灌肠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旨在帮助消化道排泄废物,改善消化系统健康。
以下是灌肠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消毒肛门及附近区域,准备好洗液,灌肠袋,润滑剂等器具。
2.感觉:先排尿,减少灌肠带来的不适感。
3.灌肠袋准备:将灌肠器具配置好,并加入足够的温水。
4.采取适当的姿势:卧位侧卧或仰卧,将灌肠袋或管子放入肛门。
5.开始灌肠:将灌肠袋或管子中的水慢慢注入肠道,同时肚子放松。
6.按摩腹部:用手轻轻按摩腹部,以帮助水流往上游流动,加快排便速度。
7.排便:等待一段时间后,数次排便将肠道排空。
注意事项:
1.消毒必须做到位:灌肠时必须注意器具的消毒,并严格按照消毒流程去进行。
2.水温:灌肠水温最好控制在37摄氏度左右,太热会使肠道受损,太冷则会影响肠蠕动,影响灌肠效果。
3.镇静剂:如果肠道过于敏感或病情严重,可以加入镇静剂,并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灌肠。
4.禁忌:灌肠不适合对肝、肾、心臟等有严重损害的病人进行,以及严重炎症、痔疮等存在炎症部位的病人进行。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53304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9.png)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清洁肠道、排除毒素、治疗
便秘等目的。
下面将介绍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准备好灌肠器、温水、润滑剂、消毒酒精、手套
等工具和材料。
2. 清洁肛门:患者取仰卧位,将肛门周围清洁干净,用消毒酒
精擦拭肛门。
3. 准备灌肠器:将灌肠器连接好,注入适量温水,确保水温适中。
4. 润滑:在灌肠器的头部涂抹适量润滑剂,以便插入肛门时减
少不适感。
5. 插入灌肠器:患者取侧卧位,将灌肠器缓慢插入肛门,插入
深度约为10-15厘米。
6. 注入水液:缓慢注入温水,让患者感到轻微的膨胀感,然后
停止注入。
7. 肠道清洁:保持患者侧卧位,让水液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让患者排出水液和排泄物。
8. 反复操作:根据需要,可以反复进行灌肠操作,直至肠道清洁。
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水温: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冷,一般在37-40摄氏度为宜。
2. 控制注入速度:注入水液时要缓慢,避免过快导致不适感或伤害。
3. 注意肠道清洁:在进行灌肠前要确保肠道清洁,避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4. 注意插入深度:插入灌肠器时要注意深度,避免插入过深导致伤害。
5. 注意排出水液:在排出水液和排泄物时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卫生,避免污染。
6. 注意消毒:灌肠器等工具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灌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上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进行灌肠操作时,最好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6006c3f551810a6f52486e6.png)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令狐采学(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法1、目的⑴解除便秘、肠胀气。
⑵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⑶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⑷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⑴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⑵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⑶患者心理状态及对灌肠的理解、配合程度。
⑷患者肛周围皮肤、黏膜情况。
3、操作程序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⑵洗手、戴口罩⑶准备用物按医嘱备灌肠液、弯盘、肛管(18~22号)、灌肠筒(一次性灌肠袋)、1000ml量杯、润滑油、止血钳、手纸、水温计、搅棒、一次性尿布、输液架、便盆、手套。
⑷按医嘱配灌肠液①一般为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温度39~41℃,降温用28~32℃)。
②液量:成人500~1000ml,儿童200~500ml。
⑸二人对查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①查对患者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②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并嘱患者排尿。
③关闭门窗,遮挡患者。
④将枕头稍移向操作者,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脱裤至膝部(用棉被覆盖病床准备患者胸、背及下肢)。
暴露臀部,臀部稍移至床沿,将双膝屈曲。
高龄者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
⑤臀下垫一次性尿布。
⑥调节输液架的高度(患者肛门至灌肠筒内液面40~60cm)。
⑦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橡胶管前端放置弯盘内(如灌肠袋已连接肛管,可将肛管放于灌肠袋内)。
⑧备4块卫生纸于尿布上。
⑺灌入①戴手套。
②取卫生纸涂凡士林润滑肛管前端10~15cm。
③将肛管尾端与橡胶玻璃接管衔接(冲洗袋已连接)。
④排除管内气体(排气时将液体至于弯盘内),夹紧肛管。
⑤左手取一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
⑥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持肛管按解剖特点轻轻插入直肠(即先向前,再向后)7~10cm,小儿约4~7cm。
⑦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松开止血钳,使溶液缓缓流入。
⑻观察①控制流速,观察患者的反映。
②出现便意时持灌肠筒适当降低,并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嘱患者张口呼吸(减轻腹压)。
灌肠法操作流程
![灌肠法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6bc4ea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5.png)
灌肠法操作流程
目的:1、解除便秘。
2、为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3、为高热患者降温。
4、稀释、清除肠道内毒素,减轻中毒。
5、经肠道给药。
评估:1、评估病人病情、诊断、生命体征、灌肠的目的
2、评估患者腹部有无包块、胀气。
肛周皮肤及粘膜情况。
有无灌肠禁忌症。
3、解释操作目的,并取得配合。
4、评估患者有无便器,并准备妥当。
准备:1、护士准备:洗手、戴手套、口罩
2、环境准备:关闭门窗、调节室温,遮挡病人。
3、用物准备。
4、病人准备:患者取左侧卧位。
灌肠:1、解释并核对。
2、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3、脱裤移臀至床沿,垫治疗巾,置弯盘于臀部。
4、润滑肛管,排气,夹管。
5、插管7—10cm,固定,打开开关。
6、拔管。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33f872e25c52cc58bd6be8c.png)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法1、目的⑴解除便秘、肠胀气。
⑵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⑶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⑷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⑴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⑵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⑶患者心理状态及对灌肠的理解、配合程度。
⑷患者肛周围皮肤、黏膜情况。
3、操作程序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⑵洗手、戴口罩⑶准备用物按医嘱备灌肠液、弯盘、肛管(18~22号)、灌肠筒(一次性灌肠袋)、1000ml量杯、润滑油、止血钳、手纸、水温计、搅棒、一次性尿布、输液架、便盆、手套。
⑷按医嘱配灌肠液①一般为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温度39~41℃,降温用28~32℃)。
②液量:成人500~1000ml,儿童200~500ml。
⑸二人对查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①查对患者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②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并嘱患者排尿。
③关闭门窗,遮挡患者。
④将枕头稍移向操作者,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脱裤至膝部(用棉被覆盖病床准备患者胸、背及下肢)。
暴露臀部,臀部稍移至床沿,将双膝屈曲。
高龄者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
⑤臀下垫一次性尿布。
⑥调节输液架的高度(患者肛门至灌肠筒内液面40~60cm)。
⑦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橡胶管前端放置弯盘内(如灌肠袋已连接肛管,可将肛管放于灌肠袋内)。
⑧备4块卫生纸于尿布上。
⑺灌入①戴手套。
②取卫生纸涂凡士林润滑肛管前端10~15cm。
③将肛管尾端与橡胶玻璃接管衔接(冲洗袋已连接)。
④排除管内气体(排气时将液体至于弯盘内),夹紧肛管。
⑤左手取一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
⑥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持肛管按解剖特点轻轻插入直肠(即先向前,再向后)7~10cm,小儿约4~7cm。
⑦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松开止血钳,使溶液缓缓流入。
⑻观察①控制流速,观察患者的反映。
②出现便意时持灌肠筒适当降低,并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嘱患者张口呼吸(减轻腹压)。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1b8718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c.png)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可以通过肛门将液体注入肠道,有助于清洁肠道、缓解便秘以及治疗某些疾病。
以下是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选择一块专用的灌肠器,确保其干净卫生;b. 准备适量的温水或医生建议的特殊液体,一般温度应在37℃左右;c. 找到一个安静、干净的空间,保持适当的温度。
2. 准备身体:a. 将下体洗净,特别是肛门周围;b. 恶心或肠胀气等症状的患者需要在操作前先排气。
3. 预备灌肠器:a. 将灌肠器进行清洗消毒,确保其内部干净,无异味;b. 将注射器或硅胶管连接到灌肠器的一端,确保紧密连接;c. 按操作要求将液体导入注射器中。
4. 操作步骤:a. 平躺或侧卧的姿势,舒缓身体,放松肛门肌肉。
b. 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在肛门周围和灌肠器的一部分,有助于减少不适感。
c. 将注射器缓慢、轻柔地插入肛门,约3-4厘米左右。
d. 缓慢注入液体,注意要适应个人的耐受能力,不宜过快,以免出现不适或疼痛。
5. 注意事项:a. 在灌肠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当的液体和量。
b. 对于没有经验或不确定的操作者,最好有医生或护士指导下进行操作。
c. 每次灌肠时应使用新鲜、干净的灌肠器和相关材料,避免交叉感染。
d. 注意灌肠器的温度,过热或过冷的液体都可能引起不适。
e. 在肛门周围取消灌肠器时,要细心轻柔,避免损伤该部位。
f. 在注射液体时,应注意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停止或调整注射速度。
灌肠是一项关乎患者健康和安全的操作,因此在进行灌肠前,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患者在接受灌肠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如果在灌肠过程中出现腹痛、呼吸困难、出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总之,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帮助清洁肠道、缓解便秘等问题。
在进行灌肠前,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灌肠的操作方法流程
![灌肠的操作方法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d920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9.png)
灌肠的操作方法流程
灌肠是指用专用的装置将水或药液等注入肛门,通过输液袋、肛管等器材进行液体灌注。
操作流程如下:
1.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材和药液等,确保器材无损坏。
2.将器材放在平整干净的工作台上,清洗双手并戴上手套。
3.将液体灌注袋中要使用的药液或水加注到袋中,确保液位不超过袋子的1/3。
4.将液体灌注袋放置在一定高度处,让药液或水自然流下。
5.准备肛管,将肛管插入药液或水中,让其灌满液体。
6.向患者口头解释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准备。
7.将患者放置在一侧仰卧的位置上,用一只手将肛门轻轻拨开。
8.将灌注袋的接口连接到肛管上,并用另一只手将肛管插入肛门内,直至灌注袋内的药液或水流入患者肠道内。
9.当灌注袋内的药液或水灌入完毕后,拆除灌注袋,并用纸巾或湿毛巾擦拭患者
周围区域。
10.让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并观察灌肠效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记录和处理。
11.操作完毕后,清理工作台和器材,注意器材的消毒和存放。
灌肠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7f2262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60.png)
灌肠流程及注意事项灌肠是一种多种用途的医疗程序,它可以用来清理肠道,提供营养治疗,治疗便秘或其他肠道问题,清除药物残留物等。
灌肠程序可能看上去很可怕,但是它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护理过程。
在做灌肠之前,护士和患者需要熟悉灌肠的流程,以及该注意的相关事项。
一、灌肠的流程灌肠的具体流程包括六个步骤:1.准备:护士和患者需要准备好灌肠用的工具,清理灌肠位置,护士还需给患者细致的说明灌肠程序,以及每一步的操作过程。
2.润滑:打开灌肠器,把和灌肠用的润滑剂倒入灌肠器,将其整体涂抹到灌肠管壁上,以确保灌肠时的舒适性。
3.插入:护士将灌肠管插入患者的肠道,此时应遵循着单线体插入的原则。
4.水:把灌肠液倒入灌肠管中,灌肠液要温热,温度应该在36-37摄氏度之间,以保证患者舒适的灌肠体验。
5.拆管:护士拆掉灌肠管,让患者平躺下来,以确保患者安全。
6.结束:护士要和患者详细讨论关于灌肠之后的注意事项,如何保持个人卫生,以及是否有不适感等。
二、灌肠注意事项灌肠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医疗程序,为了确保患者安全,避免风险,必须遵循一些注意事项:1.守医嘱:护士应遵守医嘱,按照医师提出的相关建议,在进行灌肠程序。
2.全操作:护士应当遵守全套的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3.意新鲜度:灌肠液应保持新鲜,避免受到其他矿物质和药物的污染,以及臭氧或紫外线的辐射,以保证液体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4.意卫生:护士在灌肠操作过程中,要认真清洁地布,要注意防止传播疾病,保持操作地方的清洁。
5.意温度:灌肠液的温度不宜过高,高温会加速液体的老化,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因此,护士应当注意灌肠液的温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6.注意时间:护士应当严格把握灌肠时间,在上液体时应保持一定的速度,以确保液体清洁。
灌肠是一种重要但比较复杂的医疗程序,护士必须熟悉灌肠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be1e06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b.png)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灌肠作为一种药物疗法,已经几千年历史,历来都被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腹泻、消化不良等。
灌肠广泛应用于结肠、直肠,有助于促进全身健康。
灌肠的操作流程如下:一、准备材料:1.准备灌肠管:按照病情选择灌肠管,一般情况下,选择直径较小的灌肠管,以便更好地插入肠道内。
2.准备更换管:如果每次灌肠都按照此流程进行灌肠,应准备一次性灌肠管、更换管以及肠管清洗液。
3.准备诊断工具:一般情况下,灌肠前应准备X光钡剂、腹部彩超等检查工具,以便确定插入点。
二、操作流程:1.熟悉肠道结构:在开始灌肠前,应充分了解肠道的结构,以便更准确地定位插入点,以及更好地保护肠道组织,避免损伤。
2.准备清洗:将灌肠管用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用一次性灌肠管更换。
3.检查管:检查灌肠管,包括管长、管内径、管头形状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有损伤或穿孔现象。
4.定位插入点:根据肠道结构确定插入点,一般情况下,灌肠的插入点应在结肠后段,也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插入点。
5.插入:将灌肠管缓慢插入肠道内,以免损伤组织或发生穿孔现象,同时,也要注意灌肠管的插入角度和深度。
6.完成:检查肠管是否插入完毕,如果没有任何异常现象,肠管可以完全插入。
三、注意事项:1.灌肠管选择:在选择灌肠管时,应按照肠道结构选择相应尺寸,以免损伤肠道内组织,也不要选择较长的灌肠管,以免发生穿孔现象。
2.插入点位置:灌肠插入点的选择非常重要,应根据肠道结构选择插入点,一般情况下,插入点应在结肠后段,以避免发生意外。
3.灌肠操作:在插入灌肠管时,要注意角度和深度,灌肠过程中,应控制力度,以免损伤肠道内组织或器官,插入时要慢,可以更好地控制力度。
4.清洗管:在完成一次灌肠操作后,应立即用清洗液清洗管,以免发生感染,同时也要用一次性灌肠管替换原有管。
灌肠是一种比较耗时的操作,只有在掌握了操作流程和相应的注意事项的前提下,才能安全、有效、规范的完成灌肠操作。
只有正确的操作方式,才能确保安全、有效地完成灌肠,从而达到良好的疗效。
中药灌肠的操作规程(3篇)
![中药灌肠的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f56b0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34.png)
第1篇一、准备工作1. 环境要求:选择安静、清洁、通风良好的房间进行操作。
2. 物品准备:中药煎剂、灌肠器(包括灌肠筒、灌肠管、连接管、注射器等)、润滑剂、手套、口罩、治疗巾、便盆等。
3. 患者准备:患者应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放松腹部肌肉。
二、操作步骤1. 灌肠筒内加入适量中药煎剂,调整温度至37-40℃,确保患者舒适。
2. 戴手套、口罩,将灌肠器连接好,确保连接紧密。
3. 将润滑剂涂抹在灌肠管前端,润滑后插入肛门,插入深度约10-15cm。
4. 打开灌肠器开关,缓慢将中药煎剂灌入直肠,速度不宜过快,以免患者不适。
5.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6. 灌肠结束后,将灌肠管拔出,嘱患者保持左侧卧位,静卧30-60分钟。
7. 观察患者排便情况,若排便困难,可适当按摩腹部。
8. 操作结束后,清理灌肠器、便盆等物品,并进行消毒处理。
三、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灌肠筒、灌肠管等物品的清洁,防止感染。
2.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中药煎剂的剂量和浓度。
3.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4. 患者灌肠后,应多饮水,促进药物吸收。
5. 灌肠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6.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中药灌肠技术,确保操作安全、有效。
7. 患者灌肠后,如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 灌肠操作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中药灌肠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疗效,为患者带来健康。
第2篇一、准备工作1. 准备中药煎煮器具,如砂锅、煎药壶等。
2. 准备灌肠器具,包括灌肠筒、肛管、橡皮管、注射器等。
3. 准备一次性手套、消毒棉签、酒精、消毒液等。
4. 准备便盆、卫生纸、毛巾等。
二、中药煎煮1. 根据医嘱,称取所需中药,放入煎药壶或砂锅中。
2. 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
3. 用小火煎煮,待药液煎至规定浓度(一般煎至100-200毫升)。
灌肠操作流程
![灌肠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1bbac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e.png)
灌肠操作流程灌肠是指通过肛门将液体或药物注入直肠和结肠中,以达到清洁肠道、治疗疾病或引导排便的目的。
灌肠操作一般分为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操作后的注意事项三个部分。
一、准备工作:1.确认医嘱:在进行灌肠操作前必须确认医生的医嘱,了解目的、方法和预期效果。
2.解释操作目的及步骤: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灌肠的目的、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3.准备操作工具:准备操作所需的灌肠器、生理盐水或其他灌肠液、润滑剂、废弃器械容器、手套、护理巾等。
4.准备工作环境:确保操作环境的整洁,并准备好垃圾容器和洗手设备。
5.确保患者安全:注意患者的体位选择,保持患者的隐私,确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二、操作步骤:1.接受患者:引导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一般为侧卧位),并嘱患者将小腿屈曲到腹部,以便更好地插入灌肠器。
2.操作准备:戴上清洁的手套,准备好灌肠器和液体。
3.润滑:在灌肠器的尖端涂抹充足的润滑剂,以减少对肠黏膜的刺激。
4.插入灌肠器:将润滑过的灌肠器小心地、轻轻地插入患者的肛门,插入约10-15厘米深度,如果遇到明显的阻力或有疼痛感,应停止灌肠器的进一步插入,避免伤害患者。
5.开始灌肠:将灌肠器中的液体通过轻轻挤压或重力流入患者的直肠和结肠中。
在灌肠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不适感,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或疼痛感,应暂时停止灌肠并咨询医生。
6.调整体位:在灌入部分液体后,让患者改变体位(如仰卧位或坐位),有助于液体更好地分布至结肠各个部位。
7.排空肠道:当液体进入肠道后,患者会感到便意,这时应及时将患者引至座便器排空肠道。
注意观察排出物的颜色、气味、形态等,及时进行记录。
8.重复灌肠:根据医生的指示,可能需要重复进行灌肠,直至达到预期效果,如清洁胃肠道、治疗便秘等。
三、操作后的注意事项:1.记录观察结果: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排出物的颜色、气味和质地等观察结果,以便于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2.清洁灌肠器具: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洁灌肠器具,并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规范进行消毒处理。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66d9428ce2f0066f433225a.png)
灌肠法的操纵程序及注意事项之羊若含玉创作(一)大量不保存灌肠法1、目标⑴解除便秘、肠胀气.⑵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讨或临蓐做准备.⑶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⑷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2、评估⑴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⑵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生活自理才能.⑶患者心理状态及对灌肠的懂得、合营程度.⑷患者肛周围皮肤、黏膜情况.3、操纵程序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⑵洗手、戴口罩⑶准备用物按医嘱备灌肠液、弯盘、肛管(18~22号)、灌肠筒(一次性灌肠袋)、1000ml量杯、润滑油、止血钳、手纸、水温计、搅棒、一次性尿布、输液架、便盆、手套.⑷按医嘱配灌肠液①一般为0.1%~0.2%番笕水或生理盐水(温度39~41℃,降温用28~32℃).②液量:成人500~1000ml,儿童200~500ml.⑸二人对查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①查对患者床头牌,召唤患者姓名.②向患者说明操纵的目标并嘱患者排尿.③封闭门窗,遮挡患者.④将枕头稍移向操纵者,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脱裤至膝部(用棉被笼罩病床准备患者胸、背及下肢).吐露臀部,臀部稍移至床沿,将双膝屈曲.高龄者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⑤臀下垫一次性尿布.⑥调节输液架的高度(患者肛门至灌肠筒内液面40~60cm).⑦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橡胶管前端放置弯盘内(如灌肠袋已衔接肛管,可将肛管放于灌肠袋内).⑧备4块卫生纸于尿布上.⑺灌入①戴手套.②取卫生纸涂凡士林润滑肛管前端10~15cm.③将肛管尾端与橡胶玻璃接收衔接(冲洗袋已衔接).④消除管内气体(排气时将液体至于弯盘内),夹紧肛管.⑤左手取一卫生纸离开臀部,吐露肛门.⑥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持肛管按剖解特点轻轻拔出直肠(即先向前,再向后)7~10cm,小儿约4~7cm.⑦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松开止血钳,使溶液徐徐流入.⑻不雅察①掌握流速,不雅察患者的反应.②出现便意时持灌肠筒适当下降,并减慢流速或暂停少焉,嘱患者张口呼吸(减轻腹压).⑼封闭①液体要流尽时,夹闭橡胶管.②左手抵住肛门,右手取卫生纸贴近肛门包住肛管,并使肛管弯曲,徐徐拔出.③将肛管从接头处取下弃于医用垃圾袋内,橡胶管端挂置于灌肠筒上(如为一次性灌肠袋,则丢弃于医用垃圾袋内).④取卫生纸擦净肛门,取下弯盘及垫巾(如为卧床病人保存垫巾).⑤脱手套.⑥整理衣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⑦嘱患者平卧,保存5~10min(使便软化).⑧对不克不及下床排便的患者,赐与便盆,将卫生纸、呼叫器放于易取处.⑽排便①排便后实时取出便盆,擦净肛门,协助患者穿裤.②扶直能下床的患者上厕所排便.⑾整理用物①便后整理床铺,不雅察大便情况,需要时留取标本.②开窗通风.③处理用物(如用灌肠筒应将其洗净,消毒后备用).⑿洗手、记载①洗手.②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内记载灌肠成果(灌肠后无大便记为0/E,解遍一次为1/E).4、注意事项⑴肝晕厥患者忌用番笕水灌肠,以削减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弱竭和水、钠潴留的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禁忌灌肠.⑵插管前排净肛管内空气,防止空气灌入肠道,引起腹胀.⑶如为高龄、体弱、大便失禁的患者,可采纳仰卧位,臀下垫便盆.⑷插管时应顺应肠道剖解特点,勿用力过猛;肛门括约肌重要时,可嘱病人深吸气,若患者有痔疮要选用管径小的肛管,对有肛门其他疾患者更应小心,以免造成损伤.⑸儿童肛管拔出5~7.5cm,婴儿拔出2.5~3.5cm.⑹对某些颅脑、心脏病患者及老年、小儿、孕妇,灌肠时应慎重,压力要低,速度要慢,并注意病情变更.⑺灌肠进程中,如发明患者脉速、面色惨白、出盗汗、激烈腹痛、心慌气短,应立刻停止灌肠,并陈述医生.⑻降温灌肠液用28~32℃,中暑患者用4℃等渗盐水,保存30min后再排便.伤寒患者灌肠,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液量不得超出500ml,并选用等渗盐水.(二)小量不保存灌肠法1、目标将一定量溶液灌入结肠,达到清洁肠腔、确诊和治疗目标.2、评估同大量不保存灌肠.3、操纵程序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⑵洗手、戴口罩⑶准备用物量杯、灌肠注射器、肛管(14~16号)、弯盘、一次性尿布、水温计、润滑油、卫生纸、尿布、便盒、手套.⑷配制肠液①按医嘱配制:甘油灌肠液:甘油50ml与温开水按1:1或1:2配制 .②1、2、3灌肠液:50%硫酸镁溶液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③用前均加温到39~41℃.⑸二人查对⑹携用物至床旁同大量不保存灌肠法.⑺灌入①将弯盘及肛管置于病人臀边.②取卫生纸涂凡士林润滑肛管前端.③用灌肠注射器吸取溶液,衔接肛管,排气后用止血钳夹住肛管.④左手取卫生纸离开臀部,吐露肛门,右手持肛管按剖解特点,轻轻拔出肛门7~10cm.⑤摊开止血钳,使溶液徐徐流入.⑻不雅察①掌握流速.②不雅察患者的反应.③出现便意嘱患者深呼吸.⑼便毕①反折肛管,将肛管弯曲.②徐徐拔出肛管置于弯盘内.③用卫生纸擦净患者的肛门,弃入医用垃圾筒.④脱去手套,整理灌肠用物,整理被褥,帮患者取舒适体位.如使用的一次性肛管,将其弃入医用垃圾袋内.⑤嘱患者忍耐10~20min后排便.⑽整理用物同大量不保存灌肠法.⑾记载小量不保存灌肠可用甘油灌肠剂代替,使用时摘下灌肠剂前端小帽,轻轻挤出少量溶液润滑前端,将前端轻轻拔出肛门内挤压灌肠液,其他步调同小剂量不保存灌肠.(三)保存灌肠法1、目标保存灌肠是将药液灌入结肠,经肠黏膜吸收或作用于肠壁局部疾患,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目标.2、评估⑴患者的病情(肠道病变的部位)、治疗情况.⑵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症、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3、用物按医嘱准备药液,量不超出200ml,温度为39~41℃.用物与小量不保存灌肠相同,灌肠管粗细适宜(12、14号肛管).4、操纵办法⑴治疗前嘱患者先排便或行盐水灌肠,以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患者的卧位及灌入办法与不保存灌肠法基底细同.⑵如灌肠液量在200ml以上者,可放于一次性灌肠袋迟缓滴入.采取此法时,需将臀部抬高约10~20cm,肛管拔出长度约10~15cm左右,压力应低(液面距肛门30cm以上),迟缓滴入甘油60ml,滴注时应注意保暖,灌毕嘱患者平卧休息,臀部仍稍抬高以利保存,达到治疗目标.⑶肠道抗沾染以晚上睡眠前灌肠为宜,因此时运动削减,药液易于保存吸收,达到治疗目标.⑷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1、目的
⑴解除便秘、肠胀气。
⑵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⑶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⑷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
⑴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⑵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⑶患者心理状态及对灌肠的理解、配合程度。
⑷患者肛周围皮肤、黏膜情况。
3、操作程序
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⑵洗手、戴口罩
⑶准备用物
按医嘱备灌肠液、弯盘、肛管(18~22号)、灌肠筒(一次性灌肠袋)、1000ml量杯、润滑油、止血钳、手纸、水温计、搅棒、一次性尿布、输液架、便盆、手套。
⑷按医嘱配灌肠液
①一般为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温度39~41℃,降温用28~32℃)。
②液量:成人500~1000ml,儿童200~500ml。
⑸二人对查
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①查对患者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②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并嘱患者排尿。
③关闭门窗,遮挡患者。
④将枕头稍移向操作者,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脱裤至膝部(用棉被覆盖病床准备患者胸、背及下肢)。
暴露臀部,臀部稍移至床沿,将双膝屈曲。
高龄者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
⑤臀下垫一次性尿布。
⑥调节输液架的高度(患者肛门至灌肠筒内液面40~60cm)。
⑦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橡胶管前端放置弯盘内(如灌肠袋已连接肛管,可将肛管放于灌肠袋内)。
⑧备4块卫生纸于尿布上。
⑺灌入
①戴手套。
②取卫生纸涂凡士林润滑肛管前端10~15cm。
③将肛管尾端与橡胶玻璃接管衔接(冲洗袋已连接)。
④排除管内气体(排气时将液体至于弯盘内),夹紧肛管。
⑤左手取一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
⑥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持肛管按解剖特点轻轻插入直肠(即先向前,再向后)7~10cm,小儿约4~7cm。
⑦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松开止血钳,使溶液缓缓流入。
⑻观察
①控制流速,观察患者的反映。
②出现便意时持灌肠筒适当降低,并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嘱患者张口呼吸(减轻腹压)。
⑼关闭
①液体要流尽时,夹闭橡胶管。
②左手抵住肛门,右手取卫生纸贴近肛门包住肛管,并使肛管弯曲,缓缓拔出。
③将肛管从接头处取下弃于医用垃圾袋内,橡胶管端挂置于灌肠筒上(如为一次性灌肠袋,则丢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④取卫生纸擦净肛门,取下弯盘及垫巾(如为卧床病人保留垫巾)。
⑤脱手套。
⑥整理衣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⑦嘱患者平卧,保留5~10min(使便软化)。
⑧对不能下床排便的患者,给予便盆,将卫生纸、呼叫器放于易取处。
⑽排便
①排便后及时取出便盆,擦净肛门,协助患者穿裤。
②扶助能下床的患者上厕所排便。
⑾整理用物
①便后整理床铺,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取标本。
②开窗通风。
③处理用物(如用灌肠筒应将其洗净,消毒后备用)。
⑿洗手、记录
①洗手。
②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内记录灌肠结果(灌肠后无大便记为0/E,解遍一次为1/E)。
4、注意事项
⑴肝昏迷患者忌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的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禁忌灌肠。
⑵插管前排净肛管内空气,防止空气灌入肠道,引起腹胀。
⑶如为高龄、体弱、大便失禁的患者,可采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
⑷插管时应顺应肠道解剖特点,勿用力过猛;肛门括约肌紧张时,可嘱病人深吸气,若患者有痔疮要选用管径小的肛管,对有肛门其他疾患者更应小心,以免造成损伤。
⑸儿童肛管插入5~7.5cm,婴儿插入2.5~3.5cm。
⑹对某些颅脑、心脏病患者及老年、小儿、孕妇,灌肠时应慎重,压力要低,速度要慢,并注意病情变化。
⑺灌肠过程中,如发现患者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短,应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
⑻降温灌肠液用28~32℃,中暑患者用4℃等渗盐水,保留30min后再排便。
伤寒患者灌肠,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液量不得超过500ml,并选用等渗盐水。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1、目的
将一定量溶液灌入结肠,达到清洁肠腔、确诊和治疗目的。
2、评估
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3、操作程序
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⑵洗手、戴口罩
⑶准备用物
量杯、灌肠注射器、肛管(14~16号)、弯盘、一次性尿布、水温计、润滑油、卫生纸、尿布、便盒、手套。
⑷配制肠液
①按医嘱配制:甘油灌肠液:甘油50ml与温开水按1:1或1:2配制。
②1、2、3灌肠液:50%硫酸镁溶液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
③用前均加温到39~41℃。
⑸二人查对
⑹携用物至床旁同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⑺灌入
①将弯盘及肛管置于病人臀边。
②取卫生纸涂凡士林润滑肛管前端。
③用灌肠注射器吸取溶液,连接肛管,排气后用止血钳夹住肛管。
④左手取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右手持肛管按解剖特点,轻轻插入肛门7~10cm。
⑤放开止血钳,使溶液缓缓流入。
⑻观察
①控制流速。
②观察患者的反映。
③出现便意嘱患者深呼吸。
⑼便毕
①反折肛管,将肛管弯曲。
②缓缓拔出肛管置于弯盘内。
③用卫生纸擦净患者的肛门,弃入医用垃圾筒。
④脱去手套,整理灌肠用物,整理被褥,帮患者取舒适体位。
如使用的一次性肛管,将其弃入医用垃圾袋内。
⑤嘱患者忍耐10~20min后排便。
⑽整理用物同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⑾记录
小量不保留灌肠可用甘油灌肠剂代替,使用时摘下灌肠剂前端小帽,轻轻挤出少量溶液润滑前端,将前端轻轻插入肛门内挤压灌肠液,其他步骤同小剂量不保留灌肠。
(三)保留灌肠法
1、目的
保留灌肠是将药液灌入结肠,经肠黏膜吸收或作用于肠壁局部疾患,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目的。
2、评估
⑴患者的病情(肠道病变的部位)、治疗情况。
⑵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症、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3、用物
按医嘱准备药液,量不超过200ml,温度为39~41℃。
用物与小量不保留灌肠相同,灌肠管粗细适宜(12、14号肛管)。
4、操作方法
⑴治疗前嘱患者先排便或行盐水灌肠,以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
患者的卧位及灌入方法与不保留灌肠法基本相同。
⑵如灌肠液量在200ml以上者,可放于一次性灌肠袋缓慢滴入。
采用此法时,需将臀部抬高约10~20cm,肛管插入长度约10~15cm左右,压力应低(液面距肛门30cm以上),缓慢滴入甘油60ml,滴注时应注意保暖,灌毕嘱患者平卧休息,臀部仍稍抬高以利保留,达到治疗目的。
⑶肠道抗感染以晚上睡眠前灌肠为宜,因此时活动减少,药液易于保留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⑷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