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工艺扎染
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扎染,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是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扎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实践教学的意义,并详细介绍了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一、引言扎染,又称绞缬、绞染、扎花等,是我国民间传统染色工艺的一种。
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扎染工艺采用天然植物染料,通过独特的扎结和染色方法,使织物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纹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工艺的重视,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逐渐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扎染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特点1. 历史背景扎染起源于古代的染色技术,最初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生活用品的装饰。
随着历史的演变,扎染工艺逐渐从实用转向艺术,成为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民间艺术形式。
在唐宋时期,扎染工艺达到了鼎盛,成为当时民间艺术的一大亮点。
2. 艺术特点(1)色彩丰富: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色彩自然、柔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图案独特:扎染图案多以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等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工艺复杂:扎染工艺流程繁琐,需要经过扎结、染色、晾晒等多个环节,体现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
三、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的意义1. 传承传统文化: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2. 提高审美素养:通过学习扎染工艺,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3. 增强动手能力:扎染工艺实践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增进团队协作:扎染工艺实践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1. 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布料:扎染工艺适用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织物。
(2)准备染料:扎染染料可分为植物染料和化学染料,植物染料色彩自然,化学染料色彩鲜艳。
扎染
包豆子花:将扎染面料中包入豆子、硬币或小石子等不会被染
也不会被破坏的小物体,,再如同自由塔形一样把其扎紧。
包 扎 技 法 示 例
6) 折 叠
综合扎法:将捆扎,打结扎,缝绞及夹板等多种技巧综合应用,
不同的组合可得到丰富多彩的效果。
三、多色扎染
在单色扎染的基础上,再经过一次以上的套染。由于受工艺 所限,染色时间不易过长,套色不易过多,多色扎染由于色彩交 错晕化,变化微妙,两三种颜色可以套染出多种色彩。
扎染
主讲人:沈加加
第一节
扎染的概述
(一) 扎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 一、扎染的发展历史
1、扎染的简介: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染成的图案纹样 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 力。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 辉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2、扎染发展历史:扎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工艺始于秦汉, 兴于魏晋、南北朝,风盛唐代。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民间广为流 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 到了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 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夹染用工具
• 夹具:图形夹板、几何夹板、文具夹、纽扣、 竹木制衣夹。
• 捆扎绳:棉、麻、丙纶绳等 • 局部染色用具:毛笔、注射器、滴管等用于局 部蘸染。
折线夹扎法:用屏风折折叠织物,用条状木板斜夹捆扎木板两头,
可做成连续图案。
•夹 染 技 法 示 例
•夹 染 技 法 示 例
4)包扎(内、外)
扎染扎制的基本方法
一、扎染前期的处理
扎染知识简介
扎染知识简介
扎染古称绞缬、扎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属于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其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扎染制作技艺一共有四大类两百多种方法,扎缝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可以造成染色或防染的深浅不一,形成不同自然晕染的表现效果。
这种染色工艺可用于制作各种服装和饰品,如围巾、衣裙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扎染的主要材料为自然面料,如棉布、麻布、棉麻混纺、真丝、桑蚕丝等,染料则多来自天然植物,如寥蓝、板蓝根、艾蒿等。
扎染产品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扎染的历史悠久,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出于新疆地区。
据载,早在东晋时期,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
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
宋代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白族传统蓝底白花的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
明清时期的寺庙,曾发现一些菩萨塑像身衣有扎染残片、扎染经书包帕等物。
扎染在中国云南、湖南、四川等地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手工艺术,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更多关于扎染的知识,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非遗传承人。
扎染技法 ppt课件
PPT课件
3
2、扎染的染料
常见的燃料有:天然植物染料和化工直接染料。
天然植物染料环保,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扎染工 艺中相对常见些,而且对人体也能起到一些保健作用,但是 加工提取的工艺比较复杂,产量少,价格贵。
化工直接染料,它的特点是价格低廉,颜色较多,但色 牢度较差。
PPT课件
4
3、扎染工具
快乐扎染
——让中国传统工艺美化生活
PPT课件
1
一、扎染的概念:
扎染古称扎缬xie、绞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是在染色时将织物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PPT课件
2
二、手工扎染介绍
1、扎染的面料:
手工扎染面料一般以棉、麻、毛等为主, 选择时主要根据制做产品的不同,选择不同 的面料。(纯天然纤维面料)
PPT课件
16
一、将扎好的棉布在水中浸湿5-10分钟。
PPT课件
17
二、染色:将碗加入水,水量要能没过织物,加热至 80-90摄氏度左右,加入染料及元明粉(助染剂),调 至所需浓度,再加入助染剂,放入织物,将浴液加热 至90摄氏度染2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
PPT课件
18
三、水洗去浮色,拆线后处理:洗后,去水分,然 后熨平。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二、染色
• 染前处理,把之前捆扎好 的布料都放进另一个装有 清水的桶里。当吸饱水后, 要把水分再挤干。
• 然后再进行煮染,时长20 分钟左右,过程中需要翻 动。
• 捞出清水冲洗去浮色--拆 线--再清洗--完成。
注:染料配比:染料25克+水 25000ML+元明粉50克+食盐50克
我国三大传统染色技艺
传统的染色技艺一直在中国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着,我们常能见到这些充满乡土气息、古朴雅致的传统印染艺术品。
以下是我国三大传统染色技艺介绍,供大家做个详细了解。
1、扎染。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蓝根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
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
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年代的绞缬印花绢。
唐代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
现在的扎染主要分为: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彝族扎染、现代扎染。
2、蜡染。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
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
3、蓝印(漏版刮浆)。
蓝印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
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加工流程为:从蓼蓝草中提取蓝作染料(靛蓝),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一般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
再将其拿出在空气中氧化,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
因为是全手工印染,干后的浆不免会有裂纹,形成了手工蓝印花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纹,而现在的机印花布或没有采用传统的技艺的蓝印花布则蓝白分明,毫无手工的痕迹,因此对传统技艺的保护迫在眉睫!蓝印花布的图案吉祥喜庆、为近世三百年来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
民间美术——扎染
扎染的工艺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 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 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 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 印。
2020/3/26
2020/3/26
最具代表性扎染----大理名族扎染,巍山彝族扎染
2020/3/26
2020/3/26
扎染的制作流程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 纺织品染色工艺,大理叫它 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其加 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 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 进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蓝根 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对人体 皮肤无任何伤害。扎染中各 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 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 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 术魅力
•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民间美术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作品欣赏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 扎染的图案丰富多彩,光蝴 蝶纹就有大小四十多种形态 ,此外,还有各种花卉和植 物纹样,其他一些几何纹样 以及各种纹样的搭配组合更 是不胜枚举。在服装设计中 ,对扎染图案的借鉴是对传 统扎染最直接的借鉴。扎染 在今天的运用已经打破了材 料的界限,不再只运用传统 的纯棉土布,各种天然和化 纤材料都可以做出扎染的纹 样:丝绸、麻、皮革、毛衫 、针织、牛仔以及化纤面料 制成扎染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不同的图案运用到不同质 地的服装上,效果也不尽相 同。有些服装借鉴了传统扎 染的图案,有些服装则结合 现代的需要,将扎染的方法 用于新的、有时代感和视觉 冲击力的图案。
民俗文化艺术教案:扎染
民俗文化艺术教案:扎染】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源远流长,它不仅传递着民间的工艺技能,更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和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用扎染作为主题,仔细研究这门古老而有魅力的工艺,为我们的艺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民俗文化艺术教学意义】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审美环境“以古为今,以今为古。
”扎染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生亲身操作、制作,不仅能够了解古代工艺技术的传承,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
同时,扎染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也可以刺激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2、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扎染作为一种手工艺,强调着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在工艺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依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也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技巧。
这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锤炼自己的耐心、细心、严谨性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扎染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发挥创意的过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不同的图案设计和色彩运用。
这种创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扎染的具体教学】扎染制作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工艺,因此在进行教学前,老师需要对于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技术流程以及技巧的传授有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1、材料和工具扎染需要用到的最重要的材料是绸缎、棉织品等纺织品,而工具则是扎针。
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对于制作的胜败至关重要,因此老师需要耐心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与认知。
2、技术流程扎染制作的全过程大致分为设计,画线梳染,绷紧,扎针,染色,烘干,脱胶这几个步骤。
对于技术流程的讲解不应过于简单,需要详细展示每个环节的细节和要点。
3、技巧传授除了材料和工具选择、技术流程讲解外,老师还应该传授一些具体的扎染技巧,比如说不同的线型细节控制,染色时的特定形态处理等,以保证制作成品的良好度。
【三、扎染教学案例】以下是一些扎染教学案例,供老师参考。
扎染
装扎 中染 的在 应现 用代
服
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扎染,就是一些大 牌她们也将扎染运用的特别到位和有 趣,而且特别的出彩,例如,爱马仕 从历史悠久的文化汲取灵感,设计出 贯穿东西文化的成套餐瓷系列,并且将 这种纱线扎染面料(伊卡)融汇到瓷器 上,如此美妙让人们眼前一亮。
Herme s
扎染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纺染织物,在我 国的服装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科 技水平的提高,扎染拥有丰富多彩的工 艺技法和先进、科学的生产流程,凸现 出感性和理性相融的特点。
扎
染
齐鲁工业大学 服装17-2侯子健
一、扎染的概念: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是在染色时将织物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二、手工扎染介绍
1、扎染的面料:
手工扎染面料一般以棉、麻、毛等为主, 选择时主要根据制做产品的不同,选择不同 的面料。(纯天然纤维面料)
术的魅力。这些技艺有手绣,手绘,刺绣,刺字,挑花等)
扎染的技法之一
染料的挑选与购买
扎染工具
染料的使用
扎染的操作方法
多色冷染型
多色冷染的 经典做法
单 色 煮 染
里面包玻璃 珠,小石子 都可以。
单色煮染 使用木片先彻底 清洗干净后,再解开线,最后再 清洗!
在现代生活中 扎染作为一种
扎 染
高档的工艺形
在
式,被时装工
现
艺广泛的采用, 经过设计人员 的巧妙构思,
代 家
采用质地飘柔
居
的天然真丝面
用
料、配色和纹 样进行服装创 作,使人们感
品 中
到舒展、流畅, 的
具有独到的民
应
族特色。
用
扎染工艺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蓝根及其它...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风盛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结合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青春。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
从唐代《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宋代《大理国画卷》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印染技术。
宋代《大理国画卷》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
经过南诏、大理国至今的不断发展,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
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
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大理叫扎染为疙瘩花布、疙瘩花。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该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
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
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
大理白族扎染以纯棉布、丝绵绸、麻纱、金丝绒、灯芯绒等为面料,目前除保留传统的土靛染蓝底白花品种外,又开发出彩色扎染的新品种。
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
扎染的历史与文化
拆线
漂洗
染色完成后,将之前扎结的线、绳等拆 Nhomakorabea ,使织物上呈现出独特的花纹。
拆线后,将织物漂洗,去除残余的染料, 使花纹更加清晰。
扎染的技法与特点
技法
扎染的技法多种多样,包括折扎、吊扎、夹扎等。不同的技法可以产生不同的 花纹效果。
特点
扎染的图案独特,色彩丰富,变化多端。同时,扎染的工艺流程简单易学,适 合于各种织物的染色。
添了服饰的艺术感和个性化。
配饰
扎染工艺也被用于制作各种配 饰,如围巾、帽子、手袋等, 成为时尚界的亮点。
家居用品
扎染工艺还被应用于家居用品 中,如床单、窗帘、地毯等, 为家居环境增添了艺术气息。
礼品
扎染工艺制作的礼品也备受欢 迎,如手工扎染的工艺品、纪 念品等,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和纪念意义。
04
扎染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扎染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影响
扎染作为一种独特的染色工艺, 不仅在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还在艺术创作、设 计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扎染的图案和色彩在现代服装设 计中成为时尚的元素,为服装增 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
扎染的艺术作品也成为现代家居 装饰的重要选择,为人们的生活 空间带来别样的美感和文化氛围。
扎染的历史与文化
• 扎染的历史 • 扎染的工艺与技术 • 扎染的艺术风格与表现 • 扎染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扎染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扎染的历史
起源与发展
起源
扎染起源于中国,据传可以追溯 到东晋时期,当时称为“绞缬” 。
发展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扎染技术 逐渐传播到中亚、印度、日本等 地,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出 各自独特的风格。
扎染技法
1、 扎染与印花的区别: 2、 扎染和蜡染的区别:
二、扎染成品应用与欣赏
三、扎染传承的意义: 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扎染如此受欢 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染织物的个性。它朴素自然,蓝地上的 白花清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 彩,是人民勤劳、质朴、纯洁、诚实、善良和乐观、开朗、热情好客等 美好品格和情趣化合成的。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的文化象征和
追求,植物染料板兰根供不应求。在此情势下,扎染技艺的传承受到困扰。 只有认真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织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节
扎染的艺术特色与成品欣赏
一、扎染的艺术特色: 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 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 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扎染工艺技法与欣赏
第一章
扎染的概述
第一节 扎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
一、扎染的发展历史
1、扎染的简介: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 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艺 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 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 2、扎染发展历史:扎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 晋、南北朝,风盛唐代。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北朝时 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到了民国时期,居 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 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3、扎染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追求自然清新的 风格。作为一种对现代化的逆反心态,也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上反映出来。 扎染这种古老的方式和纹样,作为一种时尚,又翻新流行起来。 但是,当前产业化的趋势使部分传统扎染技艺走向消亡,原有的民
中国民间艺术---扎染
工艺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工序。制作时, 将人们喜欢的花样纹式,用线将白布缚着,做成一定襞折的小纹,再浸入染缸里 浸染如此反复,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浸染到一定承担后,取出 晾干,拆去缬结,便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这些图案多以圆点,不规则图 形以及其他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 白族扎染取材广泛,常以大理的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其图案或苍山彩云、或 洱海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千 姿百态。用户可根据各种图案的扎染布制作衣裙、围腰、床单、窗帘、桌椅罩等 生活用品。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该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 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 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 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 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 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大理白族扎染以纯棉布、丝绵绸、麻纱、金丝绒、 灯芯绒等为面料,目前除保留传统的土靛染蓝底白花品种外,又开发出彩色扎染 的新品种。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 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 染矣,其色斑斓。”
中国民间艺术---扎染
概述: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 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蓝根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对人体皮肤 无任何伤害。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 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在织物上运用扎结成绺(或缝纫)浸染技艺印 染成花纹的工艺。通常也指印染成的印染工艺品。古称绞缬。扎染在中国约有 15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年代的绞缬印花绢。唐代扎染发展到鼎 盛时期,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扎染技法
基本技法: 二、结绞法
琴棋书画
7
基本技法: 三、绑绞法
琴棋书画
8
基本技法: 四、夹绞法
琴棋书画
9
基本技法: 五、综合法
琴棋书画
10
一、缝绞法演化: 1平缝满针绞
琴棋书画
11
一、缝绞法演化: 2平缝多法绞
琴棋书画
12
一、缝绞法演化: 3折叠平缝绞
琴棋书画
13
一、缝绞法演化:4卷缝绞
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
22
三、绑绞法演化: 6卷压绑绞
琴棋书画
23
三、绑绞法演化: 7棒卷绞
琴棋书画
24
三、绑绞法演化: 8柳卷绞
琴棋书画
25
四、夹绞法演化: 1刻花板夹绞
琴棋书画
26
四、夹绞法演化: 2异物夹绞
琴棋书画
27
四、夹绞法演化:3着色纸夹绞
琴棋书画
28
14
一、缝绞法演化: 5蝴蝶绞
琴棋书画
15
二、结绞法演化: 1花式打结绞
琴棋书画
16
二、结绞法演化: 2布辫打结绞
琴棋书画
17
三、绑绞法演化: 1鹿胎绞
琴棋书画
18
三、绑绞法演化: 2折叠绑绞
琴棋书画
19
三、绑绞法演化: 3任意绑绞
琴棋书画
20
三、绑绞法演化:4异物包绞
琴棋书画
21
三、绑绞法演化: 5篾片绑绞
《民间工艺》扎染技法
琴棋书画
1
染料组成
染料 : 纯碱 : 食盐 2 :1 :5
浴比 染料 : 水
1 作步骤
•
一 、
扎染
现代扎染制作(视频欣赏)
应用范围
嫁妆 北宋年间扎染作坊(当地称为染坊)以遍布市林,民间统称中州扎染。民间 所用布料,多用白棉布,只有官府豪门才用丝绸。扎染品多用于民间姑娘的嫁妆, 姑娘出嫁时,多把这些扎染的布料做成衣、裙、被、褥摆在箱柜,橱的上面,由 娘嫁人抬着送往婆家,叫作“摆箱”。 服饰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扎染的图案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起码有数百种之 多,而且各种尺寸大小都有,衍生出扎染包、扎染帽、扎染衣裙等琳琅满目的工 艺品。在现代生活中扎染作为一种高档的工艺形式,被时装工艺广泛的采用。 其他 现代染料品种丰富,扎染工艺有了多种选择。活性染料可低温操作。分散染 料渗透力好,直接染料效果自然。目前扎染已不再限于服饰的运用,有其更广泛 的用途,将其用于室内装饰如:壁挂,窗帘,门窗,台布,沙发罩,床罩,枕套 等。近年来扎染艺术又被影楼用于婚纱衬景,效果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扎染
李丹丹
扎染技艺
扎染古称扎缬 [xié] 、绞缬、夹缬和染 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 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 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扎染技艺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 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 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 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 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 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 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 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 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 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 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 达到的。
扎染历史悠久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 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元 408年东晋时期的作品,扎染这种工艺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熟了。 当时绞缬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 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 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 在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 普遍,“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 北宋时,绞缬产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
扎染技法介绍ppt课件
扎染的历史
起源:古代中国,秦汉时期 发展:唐代流行,工艺成熟 传播:明代传入欧洲,受到欢迎 现代:多种技法创新,应用广泛
扎染的分类
绞扎法:将织物折迭成一定 形状,再用线扎紧,然后染 色
捆扎法:用线将织物捆扎成 一定形状,然后再染色
缝扎法:用针和线将织物缝 扎,然后再染色
夹扎法:用两块夹板将织物 夹紧,然后再染色
扎染的基本技 法
扎法
折扎法:将布料折叠后用 线固定,形成图案
夹扎法:用木板等工具夹 住布料,用线固定
打结法:将布料打结后形 成图案
综合法:结合多种扎法, 形成复杂的图案
染法
绞缬染法:用线扎绑布料, 形成图案,再染色
夹缬染法:用木板夹住布料, 形成图案,再染色
蜡缬染法:用蜡涂抹布料, 形成图案,再染色
案例分享
传统扎染图案设计案例
云南大理扎染 四川蜀绣扎染 贵州苗族扎染 藏族扎染
现代扎染服饰设计案例
设计师:张肇达
设计理念:将传统 扎染技法与现代服 饰设计相结合
作品展示:展示设 计师的扎染服饰作 品,分析其独特之 处和设计思路
案例总结:总结现 代扎染服饰设计的 优势和发展趋势
扎染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家纺设计
扎染元素:传统扎染图案和色彩 风格融合:将传统与现代设计风格相融合 创新设计:在设计中注重创新和个性化 流行趋势:将扎染元素与流行趋势相结合
工艺礼品
扎染工艺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和艺术价值,可以作为收藏 品收藏。
扎染工艺制作出的产品可以 作为工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 友。
扎染工艺品可以作为文化交 流的载体,促进不同地区和
案例名称:某餐厅 的扎染装饰
案例描述:利用扎 染技术制作出独特 的装饰品,为餐厅 增添民族风情和艺 术气息
扎染
3、扎染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追求自然清新的 风格。作为一种对现代化的逆反心态,也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上反映出来。 扎染这种古老的方式和纹样,作为一种时尚,又翻新流行起来。 但是,当前产业化的趋势使部分传统扎染技艺走向消亡,原有的民间 特色开始退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经营滋生了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 求,植物染料板兰根供不应求。在此情势下,扎染技艺的传承受到困扰。 只有认真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织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扎染
• 扎染、蜡染、蓝印花布都是传 统纺织品染色手工艺品种。 • 扎染又称为绞缬或绞染,是用 绳、线对织物进行紧固的结、 系、捆、绑、缝、扎,然后放 在染液中煮染。 • 蜡染是利用蜡的拒水性能,在 织物上先用蜡画出装饰图案, 然后浸入染液中。 • 蓝印花布又称灰染、靛蓝花布, 采用镂空刻版刮浆防染技术反 复浸染,形成简洁朴素的蓝白 花纹之美。
面练习
1、自由塔形扎
2、满针缝
3、包豆子花
将扎染面料中包入豆子、硬币或小石子等不会被染也不会被破坏的 小物体,,再如同自由塔形一样把其扎紧。
4、打结法
柳条式
将织物按径向折叠后捆扎源自、折叠扎染6、折叠器具扎染(夹染)
夹扎法是利用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木板或竹片、竹夹、竹棍将折叠后 的织物夹住,然后用绳捆紧形成防染,夹板之间的织物产生硬直的“冰 纹”效果,与折叠扎法相比,黑白效果更分明,且有丰富的色
第四章
扎染作品欣赏
• 蜡染的材料: • (1)绘制蜡染的织品一般都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 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 • (2)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 用。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 后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作为蜡染的防染剂。 • (3)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贵州盛产蓝草,这 是一种蓼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 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贵州乡村市集上都有 以蓝靛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蓝靛买回家自己用染缸浸 染的。 • (4)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 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 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 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根据 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 三角形、斧形等。
扎染知识介绍
扎染知识介绍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起源于中国。
它是通过将织物上的一部分区域用线条捆绑起来,再将其浸入染料中,以达到染色效果的一种技术。
扎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
在古代,扎染被广泛应用于织物的染色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纺织工艺。
扎染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不仅在宫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还在民间艺术中得到了大量的发展。
扎染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捆绑、染色和解绑。
首先,工艺师根据设计的图案,在织物上用绳子或者线条将要保留的部分进行捆绑。
这种捆绑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效果选择不同的方法,如三角形捆绑、网格捆绑等。
然后,将捆绑好的织物浸入染料中,待染料渗透到织物的部分区域后,将织物晾干。
最后,解开绳子或者线条,露出染色部分,整件织物就完成了。
扎染的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织物,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材料的染色,如皮革、纸张等。
同时,扎染的技术也可以与其他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效果。
例如,在织物上进行不同颜色的扎染,可以形成丰富的图案和层次感。
此外,扎染还可以与刺绣、雕刻等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扎染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它不仅可以为织物增添独特的纹理和色彩,还可以展现出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扎染作品通常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能够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除了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扎染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由于染色过程中的捆绑和浸泡,扎染的织物往往具有较好的牢固度和耐久性。
同时,扎染的织物还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使其在服装、家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尽管扎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但是由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的兴起,扎染逐渐被其他染色技术所取代。
然而,扎染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仍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扎染的技艺正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承和创新得到保护和发展。
扎染作为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它通过捆绑、染色和解绑的过程,为织物增添了独特的纹理和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扎染
古代称为“绞缬”。 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 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 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 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1、扎花
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
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 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扎染用的布料过去完全采用白族自家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现在土 布已较少,主要用工业机织生白布、包装布等布料,吸水性强,质地柔软。 先由民间美术设计人员根据民间传统和市场的需要,加上自己一定的创作, 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由印工用刺了洞的蜡纸在生白布上印下设计好的图案, 再由妇女将布领去,用细致的手工按图案缝上,再送到扎染厂或各家染坊。 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 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
中国民间工艺
扎染
一、印染简史
▲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 色。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 “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 ▲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夹缬,秦汉时已有,盛唐极为流行。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图案的花板,将布 帛夹在中间,在镂花处染色,成为花纹。其图案特点是花纹对称,具有均衡 规律的美。
对禽纹绢,这是自东汉以后隐没了的凸版印花技术的再现。
▲到了宋代,我国的印染技术以经比较全面,色谱也较齐备。
▲明清时期,我国的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染坊也有了很
大的发展。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 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二、关于染料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古代 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 (多次色)”。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 种,古代最初用的是马蓝。
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首先掌握了用蜡防染的技术。
▲春秋战国时还出现过凸版印花等工艺。
▲唐代丝织物作过色谱分析,共有24种颜色,其中红色的有银红、水红、
猩红、绛红、绛紫;黄色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 青、蓝色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藏青;绿色有胡绿、豆
绿、叶绿、果绿、墨绿等。
唐代的印染业相当发达,除缬的数量、质量都有所提高外,还出现了 一些新的印染工艺,特别是在甘肃敦煌出土的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团窠
▲赤色,我国古代将原色的红称为赤色,而称橙红色为红色。我国 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硫化汞)。用它们染色, 牢度较差。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 染出红色。汉代起,大规模种植茜草。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 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 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 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彩很眩人 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宋代以后皇帝专用的 黄袍,既由此演变而来。
彩色扎染
突破了传统单色扎染色调的局限,强调多色的配合和色彩的统一。利用扎缝 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造成染色的深浅不一,形成不同纹样的
艺术效果。
反朴法仿扎染
反朴法仿扎染是在古代扎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扎染而非扎染,像泼画 而非泼画,图案花纹兼有扎染与泼画之风格的新工艺。其特点是在扎染工艺 上省去了扎结这一工序,图案花纹色晕层次更为丰富,呈现出错杂融浑、斑 斓厚重的色彩效果。
2、浸染
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 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 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缝了线的部分,因 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针脚不一、 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样,其艺 术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浸染到一定的程度后,最后捞出放入清水将多余的染料漂除,晾干后拆 去缬结,将"疙瘩"挑开,熨平整,被线扎缠缝合的部分末受色,呈现出空心 状的白布色,便是"花";其余部分成深蓝色,即是"地",便出现蓝底白花的 图案花纹来,至此,一块漂亮的扎染布就完成了。"花"和"地"之间往往还呈 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的效果,多冰裂纹,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 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
②捆扎:将白布有规则或任意折叠,然后用麻线捆扎, 人染后晾干拆线,由于扎有松紧,上色便有深线,呈现 出多变化的冰纹,这种方适合扎成段的布料。
将白布折成长条状
再折成方块状
用绳索捆扎 搁在木棍上准备入染
投入染缸浸染 染成后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民间还创 造出一些新的扎法,如凤凰县沱江镇刘大炮在捆扎方面摸索出新的方 法,其中有一种抓扎,即用双手抓着白布入染,即兴发挥,操作自如, 有时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
▲白色,可以用天然矿物绢云母涂染,但主要是通过漂白的方法取得。 此前,还有用硫黄熏蒸漂白的方法。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 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 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柏叶等。我国自周朝开始采用,直至近代, 才为硫化黑等染料所代替。 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间色。
①针扎:是在白布上用针引线扎成拟留的花纹,放人染缸浸染,待干,将线拆 去,紧扎的地方不上色,呈现出白色花纹。这种方法能扎比较细腻的图 案。 针扎主要有扎花与扎线两项工艺。其中扎花最常见的一种俗称"狗脚花 "(六瓣,呈尖形),还有菊花(八瓣,呈尖形)、蝴蝶花(六瓣,呈圆形)、双蝴蝶 花(圆八瓣、呈双花芯)、海棠花(十瓣,呈尖形)等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