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一单元《负数》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一单元《负数》全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正、负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
–熟练进行正、负数的混合运算。
–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勇于面对困难,乐于思考。
–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熟练进行正、负数的混合运算。
2. 难点•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负数运算。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正数、负数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负数。
2. 概念讲解(15分钟)1.正数、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2.正数、负数的大小比较。
3.正数、负数的运算规则。
3. 练习与讲解(20分钟)1.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正、负数运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概念。
2.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进行讲解并纠正错误。
4. 拓展应用(20分钟)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负数运用,如欠债、海拔等。
5. 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复习本节课内容,让学生自主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四、教学辅助工具•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五、板书设计•正数、负数的概念•正数、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负数的运算法则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大量的实例分析和任务型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负数的应用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实际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朋友们可以按照此教案进行教学实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通过负数的概念和运算,增强学生的数学表达清晰度;
2.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理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形成对数系的整体认识;
3.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将负数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正负数的加减运算,锻炼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新课讲授部分,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比较感兴趣,但有些同学在处理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时,对符号的处理还不够熟练。我通过案例分析和具体运算示范,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规则。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了起来,他们能够将负数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过,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负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银行存款与取款。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数轴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对于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见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讨论时,我应该提供更多开放性的问题,以及适时地给予反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思考和交流。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让我认识到,负数这一概念虽然抽象,但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在运算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同时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出示复习题。
(投影片)(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3)计算: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
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
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倒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和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倒数3.比和比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倒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难点:分数加减法的应用,比例的应用。
四、教学课时安排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3课时2.倒数:2课时3.比和比例: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切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探索分数加法利用课件展示分数加法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加法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归纳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探索分数减法类似地,利用课件展示分数减法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减法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归纳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分析解答过程,纠正错误。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学生举例说明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2.探索分数加减法的应用利用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购物、烹饪等。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分析解答过程,纠正错误。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备课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示,向西用什么数表示?)
2.独立画图,画完在小组中展示讲解。
三、交流完善,点拨深入
1.展示不同学生画法,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单位长度不同)
2. 小结: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需要先确定起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再用正、负数表示相应点。
3.小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4.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5.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
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四、基础训练,延展提升
1. 做一做。
练习一第4题。
2.某次数学测试,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4、+10、-5、0、+7、-4,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多少?独立画图,小组交流。
【初步认识数轴上的负数,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
说一说自己的画法以及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再次明确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
【通过汇报画法,初步对数轴有所认识。
】
观察数轴,发现数轴的特点。
【再次明确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
独立完成,班内评议。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板
书
设
计
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
教学
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教案在制订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强调文字表述规范,想要写出全面的教案,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目标,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篇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提问导入1.提问激趣。
根据“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预设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回顾与整理1.分数(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①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②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
找准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2)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①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
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②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理清把谁看作标准量,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是被除数。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如何解答?①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发芽率=×100%小麦的出粉率=×100%产品的合格率=×100%出勤率=×100%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工程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新颖有趣的活动教学效果显著,既深入体会温度计表示温度的特点,同 时暗伏了负数大小比较的后继知识。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 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板块四、体现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的严整性。 本节课我是将“认识负数”与“负数的意义”两节教材有效进行整合, 在一节课内使学生对正负数的知识结构有了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我 认为既然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负数,就应该尽可能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 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华,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将它放在下节课再进行完善。
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正数和 负数的基础上,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 ,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 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正数和负数 》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 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负数》的课时内容《正数和负数 》。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 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 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性目标方面能够很好地落实,同时学 生对所学过的数也能初步地形成知识系统,对负数的知识也能产生浓厚的学 习兴趣。情感性目标也应能落实得比较到位。 不足之处:老师在语言总结上,应该更为简洁;正数在日常生活中,正号省 略不写,有个别学生还未掌握。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6篇)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6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能学以致用,解决大树、旗杆、高楼等物体有多高的问题。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教学难点: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之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前测量数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学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段小视频。
2、师:同学们,物体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3、师:所形成的影子的长短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班班通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4、师:那么物体的影子长度和物体的高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二、新课探究1、探究两根长度相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
师:通过同学的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相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生分析数据,汇报)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相同长度的竿,影长是相同的。
2、探究两根长度不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师:通过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不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生分析数据,汇报)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不同长度的竿,影长是不相同的。
3、探究竿长度与影长之间的关系。
(出示表格)1号2号3号4号竿长/cm影长/cm竿长与影长的比值要求: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比较:比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思考,交流,汇报)结论: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长度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同的。
4、验证结论师:刚才发现的结论正确么?如果是正确的,老师课前还准备了5号竿,同学们运用所发现的结论,计算一下5号竿的竿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能背诵数学口诀:加减乘除顺口溜、乘法口诀等;
2. 能够简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自信心。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
1. 复加减法,引入乘除法;
2. 认识“乘法”的概念,从乘法口诀入手;
3. 认识“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物品分组等方式理解除法;
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涉及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掌握“乘法”,具备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认识“除法”,了解除法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教学难点
1. 除法的概念和应用;
2. 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 案例引导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研究;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3. 合作研究法: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手段
1.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
2. 制作游戏、模型等教具,培养学生的兴趣;
3. 运用课件、练册等辅助教材。
教学评估方法
1. 课堂互动评估: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及讨论情况;
2. 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
3. 测验评估:通过小测验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
1. 针对学生的研究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反思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下一步教学进行指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11《分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
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对所学知识回忆和整理。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和复习,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师: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什么?我们需要整理什么?又该怎样复习呢?对,我们要看标题、复习例题、找出知识点、注意关键与提示、重温分析与解题思路等等。
下面,就请结合你手中的教材,将你的头脑库中所储存的知识点都检索出来吧!师:好,整理完了吗?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回顾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看看你还有没有新的思考和补充。
一、知识回顾师:通过刚刚大家的整理我们知道,分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和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师:是的,就像你们整理的那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例1中所讲的分数乘整数,它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是教材中例2和例3中所讲的,一个数乘分数,它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从这几道例题中我们很清楚的知道了: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所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用这个数乘上几分之几来表示。
师:通过前面的3个例题,我们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通过例4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师:在例5中,我们又探究了分数与小数相乘的一些方法,比如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也可以直接“约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单元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
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材第2页例1)。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六班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班级上册第73—78页。
教材简析: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呈现了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景。
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乘加应用题的探索。
知识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一、二单元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阅历,自己探索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并能灵活的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重点是将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培育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20xx年的奥运会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设计意图]这一单元是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进行的,而本课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1个信息窗,情境内容将中国放入世界这一大环境中,因此由奥运会的话题引出了本课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激发了学习爱好。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谈话: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谁能读一读?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2.根据以往的解题阅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9篇)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9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与“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教学准备:故事视频、探讨表格。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1)、列表:鸡8 7 6 5 4 3兔0 1 2 3 4 5脚16 18 20 22 24 26(2)、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是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
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脚,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有10÷2=5(只)兔子。
因此,鸡就有:8-5=3(只)(3)、用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8-x)只。
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2x+(8-x)×4=262x+8×4-4x=2632-26=4x-2x2x=6x=38-3=5(只)2、小结解题方法:教师: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小结: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
用方程解更直接。
3、独立解决书中的趣题。
(1)、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概念,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正负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黑板3.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温度计,提问:温度计上的数字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温度计上的数字有正数和负数。
3.老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1.老师出示情境图,提问:你们能在图中找到数学信息吗?2.学生回答:图中有温度、海拔、存款等数学信息。
3.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和海拔的正负数表示,提问:你们能发现正负数之间的联系吗?4.学生回答: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老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给予评价。
3.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四)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3.老师挑选几组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1.老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负数有什么新的认识?2.学生回答: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的负数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图导入,引导学生发现正负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负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全册
6.1.1 负数的认识6.1.2 直线上的负数教学目标:1.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2.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树形卡片、直尺、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填一填。
(1)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2)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3)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①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②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二、创新情境,探究新知1.认识直线上的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画?预设: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0表示起点,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向西走2米,表示为-2米。
(3)独立画图,交流反馈。
①你是怎么画的?②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单位长度不一样。
)③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什么数? ④课件演示画法。
教师小结: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需要先确定起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再用正负数表示相应点。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直线上的负数)。
2.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 (1)在直线上表示负数①请学生独立在直线上表示出1.5和-1.5。
②集体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表示的?预设:①-1.5 m 表示向西走1.5 m ;②-1.5在-1和-2之间。
(2)如果你想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该如何运动? (3)观察1.5和-1.5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1.5在0的右面1.5个单位长度,-1.5在0的左面1.5个单位长度,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 ②它们到0的距离相等,都是1.5个单位长度;③它们之间相距3个单位长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023例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023例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023例文1教材分析:本课知识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关系,发展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在逐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理财方案和方法。
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在家里面,爸爸妈妈是怎样理财的你有没有帮你们的爸爸妈妈理财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理财吧!让我们也学会理财,回家也能帮助爸爸妈妈。
出示课题:学会理财二、新授(一)存钱计划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图和文字,了解有关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提出帮聪聪计算每月收入是多少元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
3.让学生读支出项目表,了解聪聪家每月支出的项目和大约钱数,提出帮聪聪家做存钱计划的要求,启发学生从实际出发,合理提出存钱建议,并算一算到期能回收多少钱。
4.交流学生做的计划,一方面要求学生说明怎样做计划的理由,另一方面,关注计算是否正确。
(二)存钱方案1.教师口述聪聪爸爸获得奖金并计划存钱的事情,提出小组合作做三个存钱方案的要求,鼓励学生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交流各小组做的方案,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这样存钱有什么好处等。
3.提出计算每种存钱方案获得的利息的要求,学生计算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课程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教案的主要内容是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即负数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什么是负数,负数的概念和负数的运算法则。
同时,我们也将重点关注该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负数概念和相关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课程重点分析1.负数的概念本节课程的首要重点是教授学生负数的概念。
负数是包括0在内的实数集合中的一种数,它表示比0更小的数。
如果x为任意正数,那么-x是一个负数,而-x表示比x更小的数。
在这里,我们需要让学生理解‘’负数“这一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它们的存在。
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学生了解负数与正数之间的比较大小。
这需要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口语和形象直观的图形来有效达成。
2.负数的认知方法针对负数的认知方法,我们应该着力于训练学生对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手指或纸张等实物来辅助概念的解释,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教师还可以直接问题来调动他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负数运算,3.负数的运算与应用在学生对负数的认知方法和概念有了充分理解后,教师应着重教学负数的运算方法及其应用,重点讲解负数的相加、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法则,以及具体应用场景的解决办法。
4.实际生活应用理论只是一个开始,实践将教学变得更加有趣。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社会生活舞蹈示例来练习负数的应用,如负债的概念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生动的练习,如负数的游戏,以启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程难点分析1.大小比较负数是不同于大多数学生所习惯的有符号数字,因此大小比较可能会引起一些困惑。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尝试手动算法,以帮助他们自己形成思考模式。
还可以多次播放应用现场,让学生掌握基本要领。
2.负数的加减法负数的加减法是小学生认识负数最头疼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教学体系地按序,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
我们应该首先教授负数的构成和本质,然后教授加法和减法的主要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让学生逐渐掌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第1单元负数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围绕“负数”展开的,包括:负数的认识、意义的理解,以及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
本单元教学知识是在认识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负数是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用负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所以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解决相应的生活实际问题,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负数,丰富学生对于数的理解,促进数的概念的形成。
真正达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再回归到生活中去”的目的,为学生步入初中学习有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解负数的意义,懂得正数、负数是两种意义相反的量,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去探究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多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境(如气象预报、银行储蓄等),让学生通过置身在情境中去理解负数的意义,灵活地运用正数、负数是两种意义相反的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使数形结合的意识初步形成。
教材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操作等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演示,动手动脑操作,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得到新知。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联系实际生活,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熟记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数,借助直线上表示数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理解正数、负数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能够利用这一知识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已经认识了整数、分数、小数,掌握了学习认识数的探求过程与方法,使在实践活动中寻求知识这一学习方法得到培养,体会在实践中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负数课时(一):认识负数【教学内容】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认识。
2、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含义。
2、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设备、温度计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讨论法、交流总结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
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
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5 ℃~-3 ℃北京:-5 ℃~5 ℃深圳: 12 ℃~23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三总结.1、学生交流收获2、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反思:课时(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认识数轴,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数轴和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则。
2、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能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
3、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负数大小的比较,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直尺等。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集体交流法。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
1、什么是负数?2、读一读,填一填。
-8 +10 -0.5 120 300 -97 -12.5 -1125正数 负数3、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
实物投影呈现例题情境图。
问题一: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1)学生尝试画直线表示。
(2)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
引导学生用数轴表示。
(3)学生汇报,教师启发、引导。
如: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3m -2m -1m 1m 2m 3m大树直线上0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负数上面这样的直线叫数轴。
问题二:在数轴上表示出-1.5,如果你想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1)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2)如果从-2处到2处,应如何运动?(3)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填空: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而正数都比0(),负数都比正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书上做一做习题。
四、课堂小结(1)数轴上的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2)如何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课时三:《认识负数》练习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练习一的4、5、6、7题。
【教学目标】:1、本节课教材是通过练习一第4、5、6、7题,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已达到巩固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的目的。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中渗透有关科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教学难点】: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数,是什么数呢?(负数)经过前几次的学习,你现在知道负数的哪些知识了?(回忆整理负数的内容)今天,我们来进行相关的练习。
二、基本练习1、引入:我们的“天气预报员”给我们调查了明天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我们一起听一听,当当记录员。
(1)一个学生报天气预报,其他的学生进行记录。
(2)从记录的情况中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反馈。
(复习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写法,比较温度的高低,知道温差的大小)(4)同桌合作,互相启发,提出数学问题,请同桌解答。
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会用到正数和负数,请同学们一起来举例说一说。
学生:知识竞赛扣分用负数表示。
学生:向前走用正数表示,向后走就可以用负数表示。
学生:收入和支出分别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三、指导练习1、练习一第4、5、6题。
2、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 或(0kg)。
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作业1、用正、负数表示。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2、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a一定是负数。
()(2)0是自然数。
()(3)没有最小的正数。
()五、思维训练写出比—5大但不大于3的所有整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