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历史

合集下载

彬县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彬县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彬县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彬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以下是彬县的几个主要旅游景点:
1. 大宫古堡:是彬县的一组古代农业遗址,是出土了大量的彩陶、白陶、石器等文物,展示了古代农耕文明的繁盛。

2. 阿庄古城遗址:彬县一处重要的古代农耕文明遗址,已有二千年历史,是研究古代农耕文化的宝贵资源。

3. 刘庄古墓群:位于彬县青化镇刘庄村,是一处唐代古墓群,有多座高质量的墓葬,保存完整,是了解唐代墓葬文化的重要遗址。

4. 文峰塔:位于彬县城内的文峰公园内,是一座七层的古塔,建于唐代,是彬县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5. 白家庄:位于彬县城东南部,是一处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驻地之一,保存有一些红军留下的文物和纪念馆。

6. 会宁寺:位于彬县河庄镇,是一座唐代的古寺庙,是河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宝鸡影壁。

7. 魏庙:位于彬县城内,是一座纪念曹操的庙宇,是曹操故里的重要景点之一。

以上是彬县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前往欣赏自然风光、了解历史文化。

有关郴州的历史

有关郴州的历史

有关郴州的历史
郴州位于中国湖南省中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古代,
郴州就是湘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
吴国开发郴江流域,郴州首次出现在史书中。

此后,郴州历经秦、汉、唐、宋等朝代的治理。

南北朝时期,郴州为梁朝的州治之一,隋朝、
唐朝时分别设立了郴州和永州两个刺史,郴州成为湖南的重要行省之一。

唐朝是郴州最辉煌的时期,唐朝初年,黄巢起义曾攻占郴州,但
唐朝终于恢复了统治。

唐玄宗即位后对郴州历史学问极为重视,封郴
州为“人文荟萃之地”。

长安城南的梨园驿、灞桥驿等,所有文人墨
客在这里聚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学艺术等文化艺术昌盛发展,成为大唐文学的重要一环。

宋朝时期,郴州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文
化繁荣更甚于唐代。

南宋时期,郴州成为南方的制陶中心,制陶业成
为当时郴州经济的支柱之一。

元、明、清三个朝代中,郴州逐渐走向繁荣衰落的历史兴盛。


朝时期,郴州在温陵以西的南方之地处于渐衰状态;明朝时,马王堆
汉墓被发掘,成为中国汉代墓葬之最;清朝时期,郴州地区重漕物资、茶叶、荔枝、柑橘、鲜果等物,发展了与湖广、广西等省的经济联系。

如今,郴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经济社会发展蓬勃,以“五一城”建设、“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旅游产业的开发等为发展方向,持续
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彬县概况

彬县概况

彬县概况彬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版图形似一正写的彬县地图“人”字。

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为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在咸阳市发展总体框架中处于“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

福(州)银(川)高速公路,312国道,正在建设的西(安)平(凉)铁路从彬县而过。

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境内流长104公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

全县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13镇247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4.8万人。

全县平均海拔1108米,平均气温9.7℃,昼夜温差11.7℃,年均降水量579毫米,无霜期180天,属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半干旱气候。

彬县境内大小河流12条,可开发利用水能源1.2万千瓦。

地下矿藏主要有煤炭、陶土、石英砂等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32.6亿吨,跨越彬县、长武两县的彬长煤田是陕西省第二大煤田。

煤区原煤埋藏浅、储量大、煤层厚、煤质好,既是优质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也是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环保煤。

2011年,彬县辖13个镇:城关镇、北极镇、新民镇、龙高镇、小章镇、永乐镇、义门镇、水口镇、香庙镇、炭店镇、韩家镇、底店镇、太峪镇。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城关镇,电话区号:029,邮政编码:713500。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彬县3500年前,周族部落首领公刘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叫做“豳”的小国。

这可以看作是彬州名称的起源。

著名的《诗经》“十五国风”中的《豳风》所描绘的就是现在彬县一带的风土人情。

秦朝时在这里设置漆县,东汉时设置新平郡,北魏时改为白土县。

西魏时在这里设置豳州,唐开元年间改称邠州(古邠州的管辖范围大约在今旬邑、淳化、彬县、长武四县区域)。

民国初年撤销邠州的建制,在原州治所在地设立邠县。

因“邠”字属生僻字,在中国文字学上“邠”与“彬”又是相通的,1964年文字改革时,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彬县”。

彬县,我美丽的家乡

彬县,我美丽的家乡

彬县,我美丽的家乡中罗堡学校六年级陈大玮彬县,古名“彬州”。

它如一条玉带蜿蜒在渭北高原。

这里,凝结了劳动人民勤劳的汗水,是彬县儿女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一代又一代彬县人民最高的热爱与企求。

“九曲泾水润沃土,千年豳风谱华章”。

这是古代诗人在这座古城留下的不朽名句。

这座古城历史悠久文化渊源,历经沧桑,历经沧桑而不衰。

纵观古今还有不少历史的遗迹,大佛寺,城隍庙,公刘墓,彬塔等这些都见证了彬州的历史;鸭绿池,龟蛇山,千年银杏,冰川等这些自然风光点缀了古城;彬州大厦,开元广场,豳风苑,彬州商业广场成为彬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达果汁,彬长煤田,中达集团,朱家湾电厂等一批企业推动了彬县跨越式发展。

彬县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现代企业等有望成为“陕西省十强县”和“西北五县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古彬这片热土,使各投资商四海云聚,城市楼群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彬县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县城,它具有别具一格的人文环境。

在这里,人们的思想道德都非常高尚,他们用最现代化的技术建设了一个崭新的固若金汤的“平安彬县”。

彬县,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它把自己的怀抱化为宽敞明亮的教室、宽阔广大的操场……随着时光的流逝,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然后回来再打扮他们美丽的故乡——彬县。

彬县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宏伟壮观的喷泉,水花四溅,串串滴滴,犹如一串串珍珠随风而动,清澈透明,引来无数游客。

高大耸立的彬塔,如一位不屈不挠的军人一样,守卫着彬县的一角,防御敌害,镇守边疆。

彬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在这里,人才济济,有众多的国之栋梁正在寻求未来之路,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天之骄子,会为彬县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会为建设平安彬县尽情挥洒智慧的甘露。

彬县,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你是我的第二位母亲,我要用毕生的心来美化你,让你成为北方祖国的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评语:文章语言流畅用词准确优美,直抒胸臆把对彬县的热爱之情表达的酣畅淋漓指导教师:豆月强。

陕西省彬州市被称为公刘故里的原因

陕西省彬州市被称为公刘故里的原因

陕西省彬州市被称为公刘故里的原因沿福银高速到咸阳彬州市,跨过泾河大桥,在转盘处可以看到一个公刘的雕像,再经由公刘大街就进入了彬州市区。

彬州市,被誉为公刘故里、诗经之乡,盖因公刘之功,那公刘到底是何许人也呢?彬州,古称豳(音同彬),《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那就是说公刘的儿子庆节曾经在彬州建立过国家,那为什么在彬州的历史上,公刘的影响要远大于庆节呢?我们来看看公刘的家族世系:黄帝(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之一,三皇:皇帝、唐尧、虞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少昊—蟜极—帝喾(音同库)—弃(史称后稷,周王族始祖)—不窋(音同竹)—鞠—公刘(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类)—周太王(又称古公亶父)—周王季(也称季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

从世系表可以看出,公刘是周始祖后稷的曾孙,周文王的十一代祖先。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始祖后稷,名弃。

因播时百谷,使黎民免受饥饿,被帝舜封于邰(今陕西咸阳武功县西南),在夏朝末年国政日衰之时,没有人想着耕种田地,后稷的儿子不窋失去了官职和封地而逃奔到戎狄部落。

到公刘成年后,虽然处在戎狄地区,但他继续从事后稷的事业,致力于耕种,到处察看土地,从漆水、沮水渡过渭水,在现在的彬州附近落脚创建豳国部落。

太史公说:“周道之兴自此始,诗人歌乐思其德。

”所以,公刘,姬姓,名刘,“公”为尊称。

他带领周人自戎狄迁于豳,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

传说公刘一次在睡熟中做了一个好梦,梦见了自己忙碌奔波中饿倒在黑河边,一位神仙姐姐救了他,给他做了美味的饭。

公刘吃过后,大赞好吃!公刘醒来后,就开始和妻子按梦里神仙姐姐的方法开始制作美味的饭。

取泾河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配以最好粮食为原料,研究了多次终于制作出了和梦里一样美味的饭,因其看着晶莹剔透,并命名为玉面,并分发于百姓,共庆美食。

fname=彬县美丽的传说

fname=彬县美丽的传说

• 2012年7月6日,原“火石咀”大桥修建 巟程告竣,新桥命名为“邠州千狮桥” ,幵亍是日通车。
开元广场
我的母校Biblioteka •彬县范公中学是2005年8月成立的一所普通高 级中学,原名为彬县第二中学,为铭记历史名 人范仲淹豳州兴学功绩,2007年10月15日正式 更名为“陕西彬县范公中学”。在上级部门的 关心支持下,学校亍2009年5月跻身省级标准 化高中行列。

• •
• •
2007年,大佛寺进入中国和中亚五国 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 单。 2010年4月20日,首届彬县大佛旅游 节开幕。 2010年11月20日,泾河龟蛇山大峡谷 漂流项目竣巟,是日午丼行试漂仪式。 至此,泾河始有漂流项目,鬼蛇山漂流 为泾河第一漂。 2010年,彬县进入陕西十强县。 2012年7月1日,金池革命旧址恢复落 成。
• 唐开元二十六年,诏建邠州开元寺。
• 唐大历六年(771),郭子仪主持重修邠 州开元寺,立碑记事。 • 唐贞元六年(790),十一月九日,张献 甫主持修建的姜嫄—公刘庙亍邠州城南。 • 后周显德五年(958),宋高祖赵匡胤迎 娶孝明皇后亍邠州。 • 宋庆历六年(1046),邠州儒学建成。范 仲淹应博士王稷之约,在邓州知州所撰《邠 州建学记》。 • 宋皇祐五年(1053),邠塔建成。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民始“ 凿石取炭”,彬县煤炭开采开始。 •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关中地 震,震级8.3度,震灾波及本县,侍 郎湖形成。 • 民国三年(1914)中华民国政府公 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 令,撤销清朝府州设置,邠州改名 彬县,属关中道管辖。 • 民国二十九年(1940),周恩来, 邓颖超等过彬县,参观大佛寺。
Thanks !

彬县历史[宝典]

彬县历史[宝典]

彬县历史因地处周祖先公刘豳(亦作邠)国地得名。

秦在今城关镇西置漆县,以境内漆水(今水帘河)命名,属内史。

西汉属右扶风。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在县城兼置新平郡。

十六国后秦姚苌时废。

北魏复置新平郡,在今城关镇西南水口乡置白土县,属新平郡。

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在新平郡治兼置南豳州,废帝三年(554年)改称豳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新平郡,将白土县治迁入豳州城(今县城);四年白土县更名新平县,属豳州。

大业二年(606年)撤销豳州后属宁州;三年改属北地郡。

义宁二年(618年)复置新平郡于新平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豳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因“豳”与“幽”字形相近易混,改为邠州;天宝元年(742年)邠州改为新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邠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新平县入州。

1913年罢州设立邠县。

1914年属关中道。

1928年直属省。

1948年属陕甘宁边区西府分区,1949年改为邠县分区,1950年邠县分区撤销,邠县改属宝鸡专区。

1956年直属省。

1958年至1961年长武县、旬邑县曾并入邠县。

1961年属咸阳专区。

1964年因邠字生僻,改邠县为彬县。

1968年属咸阳地区。

1983年属咸阳市。

1996年,彬县面积1202平方千米,人口30.6万人。

辖3个镇、16个乡:城关镇、北极镇、新民镇、曹家店乡、义门乡、南玉子乡、永乐乡、西坡乡、小章乡、水帘乡、炭店乡、车家庄乡、香庙乡、新堡子乡、龙高乡、水口乡、太峪乡、底店乡、韩家乡。

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7年,永乐乡改为永乐镇,水口乡改为水口镇,小章乡改为小章镇,龙高乡改为龙高镇,义门乡改为义门镇。

调整后,彬县辖8个镇、8个乡:城关镇、龙高镇、香庙乡、炭店乡、新民镇、小章镇、永乐镇、西坡乡、北极镇、义门镇、韩家乡、车家庄乡、水口镇、底店乡、太峪乡、新堡子乡。

共有292个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13216人,其中:城关镇41845人,北极镇21261人,新民镇17371人,龙高镇17066人,小章镇19354人,永乐镇19427人,义门镇19584人,水口镇17027人,香庙乡12741人,炭店乡17474人,曹家店乡12017人,西坡乡16246人,南玉子乡16340人,水帘乡15693人,车家庄乡11225人,韩家乡4927人,底店乡10328人,太峪乡7893人,新堡子乡11944人,蒙家岭乡3453人。

郴州古城有哪些历史文化遗迹

郴州古城有哪些历史文化遗迹

郴州古城有哪些历史文化遗迹郴州古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湖南的大地上。

在岁月的长河中,它沉淀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每一处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要提及的是义帝陵。

义帝熊心本是楚怀王之孙,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被项梁等拥立为王。

虽在位时间不长,但其在历史的篇章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义帝陵保存至今,其建筑风格古朴庄重,陵墓的布局和雕刻都展现了当时的丧葬文化和艺术水准。

踏入陵园,仿佛能感受到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气息。

苏仙岭也是郴州古城的重要文化遗迹之一。

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传说中,苏仙在此成仙,给这座山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山上的白鹿洞、三绝碑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白鹿洞见证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求学问道,而三绝碑则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和石刻工艺令人赞叹不已。

郴州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庙。

文庙是古代祭祀孔子和宣扬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

郴州文庙的建筑规模宏大,其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从棂星门到大成殿,每一处建筑都彰显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殿内的塑像和壁画,生动地展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和古代教育的风貌。

郴州的裕后街,更是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商业发展历程。

古街两旁的建筑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格,青石板路、木质门窗、马头墙,无一不透露着岁月的沧桑。

曾经,这里是郴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云集,各种店铺琳琅满目。

如今,虽然繁华不再,但它依然承载着郴州人的记忆,成为了游客感受古城韵味的好去处。

除了上述这些,郴州还有许多古老的桥梁。

比如,建于明代的回龙桥,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了郴州桥梁建筑的代表之一。

桥身横跨在河流之上,历经风雨洗礼,依然坚固如初。

在郴州古城的周边,还有一些古老的村落。

这些村落保存着完整的古建筑群,如_____村和_____村。

村里的祠堂、民居、街巷等,都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走进这些村落,仿佛穿越回了过去,能亲身感受到古代乡村的宁静与祥和。

陕西省农村改厕技术培训会致词

陕西省农村改厕技术培训会致词

陕西省农村改厕技术培训会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各位领导不顾路途遥远,风尘仆仆亲临我县参加全省农村改厕技术培训会。

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彬县县委、彬县人民政府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 是“公刘故里、能源重镇、果品之乡、旅游胜地”。

全县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辖8镇8乡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4.8万人。

彬县历史悠久,3500年前周祖公刘立国于豳,教民稼穑,开创了泾河流域农业发展的先河。

彬县资源丰富,境内盛产苹果、柿子等名优水果,是“全国苹果20强县”;地处我省第二大煤田--彬长煤田腹地,境内富藏煤炭、陶土、油母页岩、石英砂等10多种矿产。

其中煤炭储量32.4亿吨,是全国煤炭生产重点县。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建设“陕西十强县”宏伟目标,切实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提前2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与“十五”末相比,最低增长2.8倍,最高达到11倍,先后荣获“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最具竞争力百强县”、“首届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省级卫生县城”等10多项荣誉称号,并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综合监测评比中,位居第九位,顺利跨进了“陕西十强县”行列。

去年以来,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为重点,大力发展城乡公共卫生事业,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全县建成改厕示范村172个,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8.7 %。

通过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广大群众健康意识明显提升,文明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城乡发展环境全面优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有力地助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这次全省农村改厕技术培训会在我县举行,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改厕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我们深感荣幸,倍受鼓舞。

彬县简介

彬县简介

彬县简介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县城距西安138公里、咸阳108公里,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

全县总面积1183.2平方公里,辖8镇8乡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2.4万,是陕西省重要的煤化工业基地和果品生产大县。

彬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

3500年前,周祖公刘立国于豳,辟洪拓荒,教民稼穑,开创了泾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先河。

《诗.豳风》就是产生于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不朽诗篇。

彬县自古为王畿之地,名贤著绩之乡,汉有名臣公孙贺、名儒李育,宋有政治家范仲淹、诗人张舜民,明有清官赵伦、刘昭、阎本,清有关陇大儒王吉相。

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其中,大佛寺石窟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窟内阿弥陀佛为陕西第一大佛;彬塔外观雄伟,建筑精巧,是目前国内保护最好的宋代建筑。

此外还有公刘墓、前秦王苻坚墓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彬县地貌多样,山川秀美,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和造林绿化百佳县。

彬县属黄土高原塬梁沟壑区,泾河自西向东斜贯全境,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

境内川塬梁峁广泛分布,地貌多样。

现有林地面积62.5万亩,森林覆盖率34.1%,其中,西庙头森林公园面积近1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被称为彬县的“绿肺”,黄土高原的“绿岛”。

彬县资源丰富,物产众多,是煤炭生产和果业生产大县。

彬县位于陕西省第二大煤田——彬长煤田腹地,境内煤炭储量32.4亿吨,占彬长煤田总储量的一半,原煤具有埋藏浅、煤层厚、煤质好、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等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

此外还有油母页岩、石英砂、陶土等矿产10余种。

境内有大小河流12条,水资源总量19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1.2万千瓦,其中,泾河在境内流长104公里,是渭河的一级支流。

彬县地处世界苹果最佳适生区,是国家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现有果园42万亩,其中水果27万亩,干杂果15 万亩,盛产苹果、酥梨、觐枣、柿子等名优果品,素有“果乡”之美誉。

彬县的旅游景点是哪里

彬县的旅游景点是哪里

彬县的旅游景点是哪里
彬县位于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彬县的旅游景点:
1. 彬县古城:彬县古城历史悠久,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游客可以欣赏古城的石砌城墙、古街巷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2. 樊村古砖窑址:樊村古砖窑址是明代的重要砖窑遗址,可以了解到明代砖窑的生产工艺和历史背景。

3. 彬县土司府:彬县土司府是明代土司的府邸,建筑宏伟庄严,游客可以参观土司府内的展览,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4. 彬县葛家古民居:葛家古民居是一处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保存完好。

游客可以感受到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情。

5. 彬州山:彬县境内有彬州山,山势险峻,风景秀丽,是登山爱好者的好去处。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彬县全貌。

6. 彬县岐山:岐山是彬县的一座著名山峰,被誉为“秦岭第一山”。

岐山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是旅游和朝拜的热
门景点。

这些是彬县的一些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领略到彬县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郴州和彬县

郴州和彬县

郴县 , 怎么又到了陕西?豳, 也作 郐。18 96
年 1 月 , 家 语 委 发 布 的 《 化 字 总 0 国 简 表 ・ 录》 附 明确 说 明 : 西 郐 县 今 改彬 县 。 陕
可见 , 陕 西郴县 ” 系彬县 之误 。 “ 实 总之 , 现在 , 只有 彬 县 而 无 郴 县 了。其
湖南 , 南 方 , 史 上 的郴 县 与 郴 州 市 互 相 属 历
南地区置广 、 、 、 、 五府 节度使 , 桂 容 邕 安 统
属 广州 都督 府 , “ 称 岭南 五 管 ” 。郴 州 , 属 今 湖 南 , 属 江 南 西 道 潭 ,I 唐 k 中都 督 府 。桂 州 i
在郴 州 之西 , 距 不下 四百 里 。 文 中说 , 相 区
书证 时 , 把“ 也 郴州” 误写成 了“ 彬州 ” 。
崔伟 。但最终并 未成行 , 于当年仲冬病 并
逝。
查 《 语 大 词 典 》, 郴 , 秋 楚 地 名 , 汉 “ 春 秦 置 县 , 长 沙 郡 。隋 唐 称 郴 州 , 代 后 属 五
晋 天 福 初 改 敦 州 , 久 复 回。 公 元 1 1 不 93 年 改 县 。在 今 湖 南 桂 阳 东 。 秦 末 项 羽 徙 义 帝 都 郴 , 即 此 。 … … ” 又 ,“湘
前 , 生 问我东 汉造 纸术 发 明者 蔡伦 是 哪 有学 里人 , 我说是湖南耒 阳人 。《 经注 》 水 说耒 阳
有蔡伦故宅, 旁有蔡子池。这 时, 学生拿出 (99 给我看 , 面说蔡 伦 上
是“ 湖南彬县” , 人 问我是怎么回事。《 后汉 书》 蔡伦是桂 阳人 , 的是 桂 阳郡 , 阳隶 说 指 末
属 桂 阳郡 。《 水经 注》:郴 , “ 旧县 也 ; 阳郡 桂 治 也 。 “ 南彬 县 ” 为 “ ”湖 当 湖南 郴 县 ” 误 。 之 后 查 20 01年版《 新华词 典》 已做 了改正 。此 外 , :语文报》 如 《 举办课 堂教 学论 文赛 , 湖南 郴 县一 中有人 参赛 , 在获 奖名 单 中也成 了 但 “ 湖南彬 县 一 中” 见 该 报 19 ( 94年 1 2月 2 6 日第八 版 ) 。唐杜 甫有 《 送 二 十三 舅 录事 奉

郴州的历史遗迹有哪些值得一看

郴州的历史遗迹有哪些值得一看

郴州的历史遗迹有哪些值得一看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值得我们探寻和品味的历史遗迹。

苏仙岭,是郴州的一大名胜古迹。

它位于郴州市区东约 2 公里处,自古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誉。

山上绿树成荫,风景秀丽。

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在此留下的足迹。

苏仙观就坐落在苏仙岭的山顶,这座古老的道观建筑风格独特,庄重而神秘。

观内供奉着苏仙的神像,香火旺盛。

相传,西汉文帝年间,郴州东门外住着一位潘姑娘,在河边洗衣时遇奇怀孕,并在牛脾山生下苏耽。

苏耽从小就聪明非凡,长大后更是德行高尚。

有一天,他得到仙人的指引,在苏仙岭修炼成仙。

苏仙岭的传说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义帝陵,也是郴州不可错过的历史遗迹之一。

义帝是战国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

秦末,各路豪杰纷纷起义反秦,项梁为了师出有名,立熊心为楚怀王。

项羽入关后,尊熊心为义帝,并徙都于郴。

后来,项羽派人将义帝杀害。

义帝陵现位于郴州市文化路,是郴州历史的重要见证。

陵前的神道两旁,石兽矗立,庄严肃穆。

陵寝保存相对完好,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变迁。

万华岩,是一处大型地下河溶洞。

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有的如仙女下凡,有的似龙腾虎跃,令人叹为观止。

据考古学家研究,万华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它见证了地球的漫长岁月和地质的演变。

在洞内,还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郴州还有许多古老的村落,如板梁古村。

板梁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

古村建筑布局规整,青石板路贯穿全村,古桥、古井、古祠错落有致。

这里的房屋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建,保存完好。

走在古村的小巷中,仿佛能听到岁月的回响,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气息。

仰天湖大草原也是郴州的一处独特景观。

虽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遗迹,但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曾经也有过人类活动的痕迹。

美丽的故乡彬县作文

美丽的故乡彬县作文

美丽的故乡彬县作文 好友们写故乡的文字,情意满满,眷恋家乡,想念家乡的亲人,各个深情地 乡恋浓浓,每次阅读很感动,今天我也说说家乡彬县。

家乡彬县,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从古城西安出发,向西北方向,约一百四十 多公里,准确位置应该是在西安的西北方向,312 国道旁边,依山傍水,国道属 于民国时修筑。

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她是古丝绸路上的一颗明珠。

虽然过去的 县城并不大,人口也不是很多,七八万人的样子,周边有长武、永寿、旬邑、醇 化、甘肃的宁县等县城,但是故乡历史却很悠久,豳州地方志里有详细的记载。

早在新石器时代,老家彬县境内就有先民生息。

3500 年前,周祖公刘立国 于豳,辟洪拓荒,教民稼穑,开创了泾河流域农业的先河。

商朝初期,太王古公 亶父率彬人迁往岐山,光大后稷开创的农耕事业,为周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秦朝 时设为漆县,东汉时设置新平郡,北魏时改为白土县。

西魏时设豳州,隋、唐、 宋、元时设有州县两级政权。

明朝洪武年间,撤消新平县,归豳州直辖。

民国初 年裁州设县,1964 年改邠为彬,从商周到现在,历史悠久,文明古国的发祥地, 周祖公刘曾在这里居住,农业的始祖带领他的国民,在此居住耕种土地,从事农 业活动。

历史上,好多名人曾经到过故乡,范仲淹,前秦苻坚,汉朝的冯晖、公 孙贺、李白、郭子仪、周恩来、刘志丹等等。

彬县也曾经出过好多名人,逐如李 育、陶谷、白彦虎、胡彦英、孙建、张舜民、王战奎、孙德荣、史风莲、吴南、 王文才、王纪芬、李文学、李晓霞等等,不再啰嗦。

我要说的,是我自从有了记 忆的老家彬县。

印象中第一次去县城,是在一九七三年,那时候我六岁,各个公社成立了农 机站,用东方红链轨拖拉机犁地,加上村里有了新磨面机。

父亲当时在村上当出 纳会计,给村上去买耕地的柴油,我随着父亲,坐着他们的驴拉架子车去县城。

当时的县乡公路,也就是今天的彬底公路,还不在今天的路线上,刚好从我们村 的南边,文昌楼背后的胡同通过,也从底店粮食储备库门前通过,整天望着文昌 楼前的解放汽车来往,心里一片好奇和茫然,终于如愿以偿了一回。

郴州历史文化简介

郴州历史文化简介

◆历史文化·传说典故宋朝时,诗人秦少游被贬湘南,孤居旅驿,作《踏沙行·郴州旅舍》一首,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名句,郴州之名自此而传颂。

“郴”字最早见于秦代的典籍中,意思是林中的城邑。

汉朝时,高祖刘邦首置桂阳郡,郡治在郴州,从此,郴州便成为南方重镇,湘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郴州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史书记载,项羽曾屠义帝于郴,赵子龙曾大战桂阳郡,洪秀全曾屯兵郴州。

同时,郴州也博得文人墨客的青睐,唐宋文人王昌龄、杜甫、韩愈、刘禹锡、秦少游等,均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郴州带来了众多的古迹名胜:郴州有号称“天下第十八福地”的苏仙岭,有风光旖旎的200里“湘南洞庭”——东江湖,有被誉为“第二西双版纳”的莽山森林公园。

此外还有义帝陵、湘南起义纪念地等人文景观。

◆郴州行政区划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永兴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资兴市◆其他郴州经济与人口·工农业状况辖北湖区和苏仙区。

面积2163平方公里,人口62.27万。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8人。

农副产品主要有粮食、油料、烤烟、家禽等。

“郴州烟叶”、“五盖山米茶”明清时被列为贡品;“南岭岚峰茶”获省“名茶杯奖”;安和“前峰葡萄”获省第二届优质水果评比金奖。

工业产品有原煤、水泥、化肥、塑料制品等。

柿竹园多金属矿,有矿种140多种,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

苏仙区境内发现大锡矿带,储量有望突破100万吨。

鲁塘无定型石墨矿储量大,品位高,被誉为“石墨之乡”。

“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目标——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明显提高。

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幅在18%以上。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年产品销售额过1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破5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20家,过10亿元的3家以上,培植上市公司1家以上。

石窟之旅-彬县花果山石窟

石窟之旅-彬县花果山石窟

位置:陕西省彬州市城关镇水帘村年代:唐、宋、明、清级别: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彬县城西五公里处的水帘村有一石堡,叫花果山石堡,每年正月十五都在花果山石堡上举办燃放灯火的庙会,叫灯山庙会。

水帘地处泾河川道,与县城及大佛寺相距各5公里,石堡的西侧是水帘河。

县志记载彬州十二景,此地就有两个,是被誉为“明岨翚金”的灯山,一是被誉为“漆溪映月”水帘河。

可以说,这个石堡是一个历史悠久,巧夺天工的人文古迹。

一、彬县花果山石堡的历史渊源彬县自古以来就是东捍关中,西控秦陇的渭北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南北朝时,我国北方经历了160多年的战乱,这里的百姓在山上凿了十多孔石洞,即“九曲十八洞”,用来贮藏粮食,躲避战乱。

当时叫“石堡”,为灯山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唐贞观年间,灯节风靡天下。

鄂国公尉迟敬德监修了豳州大佛寺后,顺便对花果山进行了一番加工,又凿了1700多孔连珠小窍,大者十五厘米,小者十厘米左右,远观如天下星辰,自东而西组成寺院、雷峰塔、北斗七星、轿顶、牌楼等图案。

每年元宵之夜,点燃放置在石窝里的上千盏油灯,以求岁岁平安,合家安康。

是日夜晚,远远望去,花果山上尽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灯山”之名也由此而来。

使这一石借火光,火依石辉的民间艺术明珠,为新春增添了异彩。

宋、金、元时,邠州战乱,灯山虽无发展,但以险获安,保留了唐时风貌。

到了明代,声名渐高。

美其名曰:“明岨翚金”,是邠州十二景之一。

《西游记》故事的广泛传播,促其声名大振,烟火日益繁盛。

山上除过檀木雕的“齐天大圣”,还塑有药王孙思邈像,三只眼睛的黑虎灵官与灯光菩萨,供桌上摆有“风伯”、“雨师”诸神的牌位。

“齐天大圣”身空战袍,手拿金箍棒,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面部表情森煞,可畏可敬。

他的腰侧装有活动的木码子,一扭能唿地站立起来。

不知内情的人,会吓得出一身冷汗。

穆宗隆庆元年(1567),神宗天启五年(1625)的两次扩建灯山,使之臻于定型,形成五幅图象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湖南郴州历史典故

湖南郴州历史典故

湖南郴州历史典故介绍湖南郴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典故。

这些典故与郴州的文化、传统和人民的智慧紧密相连,展示了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本文将深入探讨湖南郴州的一些重要历史典故,带您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

一、郴州的名称由来郴州的名称源于古代的郴江,因而得名。

据史书记载,郴江又称为“浔江”或“唐江”,是湖南省最长的一条内河,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郴江流经郴州市区,给这个城市带来了重要的交通和经济条件。

二、五世同堂的美丽传说郴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讲述了一座五世同堂的房屋。

相传远古时期,郴州一位名叫吴健的居民为了尽孝道,他与妻子、父亲、祖父和曾祖父一同居住在一座房子里,五世同堂、共同生活。

这个故事传承至今,郴州市民对于家庭和孝道非常重视。

这座五世同堂成为了郴州的象征,也成为了人们追求和平幸福的目标。

三、岳麓书院与文化传承岳麓书院位于郴州市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书院,也是湖南省重要的文化遗产。

岳麓书院建于明代,最初是为了培养文人雅士而设立的。

岳麓书院以其卓越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而闻名,吸引了无数优秀的学子前来求学。

书院内部布局精致,拥有丰富的文物和古籍,展示了郴州悠久的文化传统。

四、石鼓文化与历史街区郴州的石鼓文化历史悠久,石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郴州作为石鼓文化的发祥地,因此保留了许多石鼓,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

历史街区是郴州城区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群,是了解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历史街区中,您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木屋、石鼓和传统手工艺品,感受古代城市的独特魅力。

五、民歌与花鼓戏郴州是一个富有民歌和戏曲文化的城市,民歌和花鼓戏是郴州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郴州的民歌通常歌颂自然风景、家乡恩情和爱情故事,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花鼓戏是湖南传统戏曲的一种,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武术等元素,表达了人类情感和社会关系。

在郴州,您可以欣赏到地道的花鼓戏表演,感受湖南戏曲的魅力。

结论湖南郴州拥有丰富的历史典故,每一个典故都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邠州建学记背景

邠州建学记背景

范仲淹与《邠州建学记》任耀博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出守邠州,在任期间积极修建庙学,但还未建成又调任邓州,后受邀作《邠州建学记》以记其事。

《邠州建学记》出自《范文正公文集》卷八。

邠州,古称豳国、豳州。

夏属雍州,商为豳国,周、秦、西汉皆为京畿重镇,东汉始设为新平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新平郡为豳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因“豳”和“幽”字形相近,易混淆,诏令改“豳州”为“邠州”。

民国二年(1913年),改名为邠县。

1964年改为彬县,即今咸阳彬州市。

隋唐时期,邠州学风炽盛,“天下州县学废”而“邠州学风犹不衰”。

邠州也因风景秀丽,且临近帝都长安,而成为文人仕宦的游览之地。

诗人李白即有若干有关邠州诗篇传世。

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秋,李白初入长安,仕途不顺,失意西游邠州新平,登楼望远并作诗《登新平楼》: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此外,李白还有《赠新平少年》等诗作存世。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朝廷“诏天下建郡县之学”,全国各地都开始兴建或改建州郡县学堂。

庆历五年,范仲淹以资政殿学士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任邠州知州,莅任第三天即视察邠州庙学。

庙学是古代祭祀孔子的文庙和官办学校的结合体,也是州郡县的学府。

范仲淹一生任职多地,每到一处都要兴学育才,在看到邠州庙学面积狭小后,遂决定选址改建邠州庙学。

但庙学还未建成,范仲淹即又调任邓州,待庙学落成后,应邠州通判王稷邀请,在邓州南阳郡任所毅然撰写了著名的《邠州建学记》。

《邠州建学记》全文共四百余字。

在这篇文章中,范仲淹首先阐述了自己的兴学育才和治理天下的观点,“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并论述了“育人才”“兴学堂”和“安天下”的相互关系,同时还提出建学的要旨:增其庙度,重师礼也;广其学宫,优生员也;谈经于堂,藏书于库。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范仲淹所期盼的“士人洋洋,其来如归”愿景,这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幻想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彬县面积1202平方千米,人口30.6万人。辖3个镇、16个乡:城关镇、北极镇、新民镇、曹家店乡、义门乡、南玉子乡、永乐乡、西坡乡、小章乡、水帘乡、炭店乡、车家庄乡、香庙乡、新堡子乡、龙高乡、水口乡、太峪乡、底店乡、韩家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7年,永乐乡改为永乐镇,水口乡改为水口镇,小章乡改为小章镇,龙高乡改为龙高镇,义新民镇、小章镇、永乐镇、西坡乡、北极镇、义门镇、韩家乡、车家庄乡、水口镇、底店乡、太峪乡、新堡子乡。共有292个行政村。
2001年,撤销水帘乡并入城关镇,撤销南玉子乡并入义门镇,撤销曹家店乡并入新民镇。调整后,彬县辖8个镇、8个乡:城关镇、北极镇、新民镇、龙高镇、小章镇、永乐镇、义门镇、水口镇、香庙乡、炭店乡、西坡乡、车家庄乡、韩家乡、底店乡、太峪乡、新堡子乡。
2006年,彬县总面积1185平方千米,总人口32.39万人。辖龙高、 北极、永乐、小章、水口、新民、义门、城关8镇及香庙、新堡子、炭店、底店、车家庄、韩家、西坡、太峪8乡,247个行政村、4个社区。
因地处周祖先公刘豳(亦作邠)国地得名。秦在今城关镇西置漆县,以境内漆水(今水帘河)命名,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在县城兼置新平郡。十六国后秦姚苌时废。北魏复置新平郡,在今城关镇西南水口乡置白土县,属新平郡。
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在新平郡治兼置南豳州,废帝三年(554年)改称豳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新平郡,将白土县治迁入豳州城(今县城);四年白土县更名新平县,属豳州。大业二年(606年)撤销豳州后属宁州;三年改属北地郡。义宁二年(618年)复置新平郡于新平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豳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因“豳”与“幽”字形相近易混,改为邠州;天宝元年(742年)邠州改为新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邠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新平县入州。1913年罢州设立邠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
1948年属陕甘宁边区西府分区,1949年改为邠县分区,1950年邠县分区撤销,邠县改属宝鸡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至1961年长武县、旬邑县曾并入邠县。1961年属咸阳专区。1964年因邠字生僻,改邠县为彬县。1968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咸阳市。
2011年,撤销西坡乡并入北极镇,撤销车家庄乡、韩家乡合并设立韩家镇,撤销并新堡子乡、太峪乡合并设立太峪镇,撤销香庙乡设立香庙镇,撤销炭店乡设立炭店镇,撤销底店乡设立底店镇。调整后,彬县辖13个镇:城关镇、北极镇、新民镇、龙高镇、小章镇、永乐镇、义门镇、水口镇、香庙镇、炭店镇、韩家镇、底店镇、太峪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13216人,其中:城关镇41845人,北极镇21261人,新民镇17371人,龙高镇17066人,小章镇19354人,永乐镇19427人,义门镇19584人,水口镇17027人,香庙乡12741人,炭店乡17474人,曹家店乡12017人,西坡乡16246人,南玉子乡16340人,水帘乡15693人,车家庄乡11225人,韩家乡4927人,底店乡10328人,太峪乡7893人,新堡子乡11944人,蒙家岭乡3453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