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课程知识大全
中央银行学 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银行:是指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金融机构或组织,是统领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控制全国货币供给、实施国家货币政策的最高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与社会体系之中、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和发展、经济发展中出现新矛盾(银行券差异大、票据交换与清算业务需求增长,银行破产倒闭使信用体系和经济受到冲击、缺乏统一的竞争规则)·第一家中央银行——瑞士银行(1688)、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1694)德意志联邦银行(1876)、法兰西银行(1894)、日本银行(1899)·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政府融资、信用货币的发行、票据交换与清算、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与最后贷款人、对金融业的监管·中央银行产生的两条途径:信誉好实力强大的大银行发展(英格兰银行)、政府直接组建(美联储[1914])·1920,布鲁塞尔会议建议建立中央银行,1922日内瓦会议重申推广特点:政府组建、稳定币值、严格和增强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制度变化的特点(制度规范化、经济目标统一化):国有化、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进一步成熟、中央银行成为各国政府进行政策协调窗口的作用越来越大2、中央银行的性质:一国信用制度的枢纽、与政府存在特殊关系、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中央银行和政府的特殊关系: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各种金融法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政府对中央银行有控制权、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市场,国库和向政府提供融资,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管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
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货币发行机构)政府的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代理国库、参加国际金融活动)银行的银行(最后贷款人、存款准备金、票据交换与清算)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是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标志、是统一货币发行和流通的保证、是稳定币值的基本条件、是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中央银行的综合职能:1、管理职能:制定金融政策、法令集规章制度,监测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检查监督,定期公布于金融有关的信息资料2、服务职能:政府、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3、调节职能: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流通量和社会信用规模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宏观调控部门。
中央银行学知识点整理
中央银行概论第一讲1.初期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1)由商业银行逐渐演变而成(2)银行资本来源于私人股份或私人与政府合股(3)逐步垄断货币发行权(4)为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而成为银行的银行奠定基础(5)调控经济的职能逐渐形成2.《比尔条例》(发行制度条例的确定)的内容:(1)英格兰银行分为发行部与业务部,使商业银行业务与发行业务分开;(2)信用发行限额为1400万英镑,这部分信用银行无须黄金准备,而只需以政府债券作为抵押,超过此限,其发行必须有十足的金银做准备,其中白银作为准备的发行不得超过25%(维护金融秩序,保证发行(信用保证))(3)不批准新的银行发行货币。
同时规定,当时存在279家银行中,如有银行发生破产倒闭和合并,该银行的发行额度算度失效,其额度集中转移到英格兰银行;(4)进一步确认英格兰银行券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偿货币地位1928年英国通过《通货和钞票条例》,财政部停止发行货币,英格兰银行完全垄断货币发行权。
1854年英格兰银行获得最终清算银行的地位。
1854年英格兰银行获得最终清算银行的地位。
3.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1)中央银行的形成阶段: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即户部银行,也是清政府的国家银行。
1908年,户部银行→大清银行,设立了“交通银行”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共同分担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2)中央银行在民国政府期间的发展: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并设立了“中央银行”(没有发挥职能)。
1927年确立制度,1928年成立中央银行,1935年5月正式颁布《中央银行法》,进一步明确中国银行是国家的银行,隶属于总统府。
苏维埃政府时期的见书P24。
(3)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央银行:1948年12月,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及北海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银行出于垄断地位,身兼央行和商行的双重职能。
(4)工作重心转移时期的中央银行:随着各专业银行相继恢复和建立,由于中国人民银行“身兼两职”混合型中央银行制度给金融秩序造成混乱,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学》学习重点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 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 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 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4. 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5. 关于政府融资问题最早中央银行(名称、产生的时间和地点)一、英格兰银行(1694年)佩特森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一是欧美国家中央银行以国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改组和加强;◆二是亚洲、非洲等新独立的国家普遍设立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具体表现1、集中存款准备金2、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的具体表现⏹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了解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以及我国中央银行属于哪种类型(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我国》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三)准中央银行制度(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了解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以及我国中央银行属于哪种类型(一)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中国人行的民银资本组成属于国家所有的类型(二)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三)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四)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五)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1.从经济体系运转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
《中央银行学》课程知识大全(doc 87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1、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2、是宏观经济学的分支,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二)、《中央银行学》课程的研究对象1、研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起源,发展,性质,职能。
2、研究中央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调节宏观经济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3、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使其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的职能,尽快建设成为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三)、学习《中央银行学》的目的与任务1、系统的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业务管理以及调节宏观经济的基本方法。
2、培养从事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
3、培养分析和解决我国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中央银行学》的方法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回顾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既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现代《中央银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的职能中所面临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3、对比研究的方法。
“洋为中用”,借鉴外国中央银行的操作经验,吸收外国中央银行有益的地方,探讨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调控和管理方法。
(五)、《中央银行学》的内容简介《中央银行学》共有三个单元,12章。
1、一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性质与职能,类型与结构,相对独立性。
2、二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三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服务职能,包括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会计与统计业务,对外金融关系协调与服务,人民银行的新职能。
(六)、《中央银行学》的学习要求与学习对象1、在学习《中央银行学》之前应先学过《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基本课程。
2、要学好《中央银行学》,必须理论联系我国金融实际,紧密结合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来思考和理解相关内容。
中央银行学常规知识点
中央银行学常规知识点中央银行的性质及其表现1)、中央银行的性质是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并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而改变。
2)、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信用制度的枢纽;中央银行是高于普通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殊法人。
3)、中央银行的性质表现在:(1)中央银行具有发行货币的特权,其它银行和金融机构则没有这种权力;(2)中央银行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来完成);(3)中央银行是管理国家金融事业的机关(通过监督管理金融业来体现);(4)中央银行是一国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银行(通过主持清算事宜和充当最后贷款人来体现)。
中央银行的宗旨1)、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了中央银行的宗旨,学习中央银行的宗旨就是为了把握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初衷与目的。
2)、一般来讲,中央银行的宗旨包括以下几点:(1)创造货币及信用流通工具,满足生产和流通的客观需要;(2)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3)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4)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活动,稳定金融市场,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5)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监督管理一切涉外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1)、中央银行的性质与宗旨决定了中央银行的业务特征,这些特征也是相对与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而言的,是发展变化的。
2)、按照国际惯例,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中央银行不能一赢利为目的;(2)中央银行对其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3)中央银行不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4)中央银行的资产应具有最大的清偿性;(5)中央银行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中央银行往往采取每样证券都买点的政策,美国政府发行的政府担保证券、各类商业证券尤其是住房贷款转化的私营企业债券已成为大多数亚洲国家中央银行追捧的对象,到底,外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国债券余额高达1.126万亿美元,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0%以上。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详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盟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防范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管机构,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之一。
2、货币发行权: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
3、最后贷款人:又称最终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即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
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
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4、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5、银行的银行:(1)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汇、贷”业务的特征;(3)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
表现: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6、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7、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学重点
中央银行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货币发行业务的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2、弹性比例制度:增加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3、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是一定时点上中央银行所拥有的债权。
包括再贴现、再贷款、证券买卖和黄金外汇储备4、正回购:是央行向交易对手卖出有价证券收回市场流动性,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证券的交易行为。
到期时,央行再向市场投放流动性5、现券卖断:为央行直接从交易对手处卖出持有有价证券,一次性回笼基础货币6、实时全额清算系统:“实时”即结算在营业日清算期间内非间断、非定期地持续进行;“全额”即每笔业务单独处理、全额结算,而不是在指定时点进行借、贷方总额轧差处理。
7、委托国库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8、金融概览:将银行概览与汇总的其他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合并。
金融概览提供了整个金融机构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经济联系的信息,即整个金融机构对非居民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债权、债务情况。
(目前我国尚未编制)9、货币中性论:货币在经济中保持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这样经济活动就在不受货币因素的干扰下由实物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货币非中性论:认为货币不仅仅是媒介交换,货币量及其货币的价格—利率的变化对经济具有实质性作用。
10、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1)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涵:指中央银行在政府的干预和指导下,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独立地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独立的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容:①独立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②独立地发行货币;③独立地管理金融市场、调控宏观经济。
中央银行学重点知识点
中央银行学重点知识点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主要职责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工商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放,汇”业务的特征;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资金清算。
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垄断发行原则。
有利于统一国内货币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也便于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过完全占有货币发行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加强自身经济实力。
(2)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
否则就会出现通货不稳,扰乱正常流通和生产的运行,进而导致社会经济乃至政治危机的爆发。
(3)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现象发生,确保国民经济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有何异同(1)相同之处:①融资效果相同:买进证券相当于发放贷款,卖出证券则相当于收回贷款;②对货币供应的影响相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成倍扩张;卖出则反之;③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2)不同之处:①资金的流动性不同:贷款到期才能收回,证券则可随时买卖,其流动性高于贷款;②依据不同:证券买卖以证券的质量为依据,而贷款以商业银行的信用为重要依据;③收益不同:贷款有利息收入,而证券买卖的收益主要是买进或卖出的价差收益;④对金融环境的要求不同:证券买卖对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而贷款业务则对其要求较低。
试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中央银行学重点精编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别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给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全部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改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指由假设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局部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给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治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X金融治理当局为履行职责而从事的治理类业务。
存款打算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给予的权力,依据宏观货币治理需要,依据操作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打算金比率和结构,并依据货币X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操作的制度。
货币发行:有两重涵义:一是只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依据国民经济开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财政发行: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保证打算制度:指货币发行要以政府公债、短期国库券、短期商业票据等国家信用作为发行打算。
发行X: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法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国际储藏:构成国际储藏的主要是黄金、X以及国际货币X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
主权风险:因国家间关系恶化或对方国发生政治经济混乱而冻结我方资产,或使我方资产难以调回。
结算:一般是指为完成商品交易、金融活动、消费行为等因为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具体表达。
中央银行学重点归纳
1.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银行,为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的鼻祖。
2.真正全面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于1913年建立,也是这一阶段最后形成的中央银行制度,同时也标志这中央银行初建阶段的基本结束。
3.1904年由户部奏准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
4.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5.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分为a.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英国、法国、日本b.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美国、德国(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国(3)准中央银行制度:中国香港(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6.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全部股份为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7.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8.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3)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已经显现。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从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的强弱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目前有三种类型:(1)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如德国联邦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瑞典银行等。
特点是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中央银行运行在较大程度上独立于政府。
(2)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如意大利银行、法兰西银行等。
特点是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不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上,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政策、履行其职责时都比较多的服从政府或财政部的指令。
(3)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如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等。
特点是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在名义上独立性较弱,但在实际上中央银行拥有较大的决策与管理权和独立性。
3.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度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学学习笔记.精讲
中央银行学课程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30分)1. 学习目标随着经济、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中烟银行作为全社会货币、信用的调节者和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的特殊机构,在现代经济的作用极为突出。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当掌握以下知识。
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一半贵了以及中央银行的性质只能地位等基本理论。
中央银行业务的运作,包括形成资金来源与运用资产负债业务和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银行型业务以及管理型业务的操作原理与操作方法。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莅临与操作等。
2.章节重点及关键词中央银行:负责该国或该一区域(如欧盟)货币政策的主体机构,通常也是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唯一货币发行机构。
正常的发行方式为贷款和收买外汇。
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个方面: 决策权是权力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权威的象征;执行权是权力的集中体现,在执行中又包涵着许多次级决策权;监督权是对决策和执行权利的约束,是对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的保证。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督管理黄金市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央银行学》教学
中央银行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金融创新和技术变革的不断发展,中央银行学将继续演变和发展。它需要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并不断提 供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建议,以推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进步。
中央银行学的历史背景
中央银行学的发展伴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随着 时间的推移,中央银行学逐渐成为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
中央银行学的基本职能
中央银行学的基本职能包括发行货币、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管理外汇储备、 维护关键作用。
《中央银行学》教学
中央银行学是研究中央银行职能和作用的学科,对于了解货币政策和金融稳 定至关重要。本教学将深入探讨中央银行学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是研究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和政策的学科。它涵盖了货币政策 制定、金融监管以及维护金融稳定等重要内容。
中央银行学的重要性
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和预测经济运行、制定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护金 融体系稳定至关重要。它对国家经济和金融发展起着重要引导作用。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中央银行学将研究货币政策的 制定、执行和评估方法,以实现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学研究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职责和作用。这包括监管银行体系、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 以及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中央银行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29页3.5.6.7.83、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关于银行支付保证能力的问题。
●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
●关于政府融资问题。
5、对中央银行基本职能最典型的概括●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6、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指一国由中央银行及其众多的分支机构来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特点:权力集中、职能齐全、分支机构众多。
代表性:英国、日本、中国等。
2、二元式中央银行指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
特点:与国家政治体制相联系,一般为联邦制国家采用的体制类型。
代表: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在一国之内,不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同时扮演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种角色,也就是所谓的“一身二任”。
特点:中央银行没有权利基础、职能不明确、组织体系庞杂、分支结构众多。
代表国家: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三)准中央银行制度指某些国家或地区没有建立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只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形式。
代表性国家:中国香港、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
(四)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是指若干个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特点:跨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为成员国发行共同的货币,执行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并对各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监管,对成员国政府进行融资及办理成员国商定并授权的其他金融业务。
代表性机构: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海货币区、欧洲央行。
7、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1、“三权合一”2、“三权分立”(二)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1、职能部门2、咨询、统计、调研部门3、行政、服务、后勤部门(三)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1、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2、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3、以经济区划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8、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状况(1)权力分配结构(行长负责制+货币政策委员会)(2)内部职能结构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直接相关的部门提供咨询、调研和分析的部门提供保障和行政管理服务的部门(3)分支机构设置依据经济中心划分分行、依据行政区划划分中心支行、支行第四章99页1.4.71、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原则特殊性;(自愿性VS强制性)●动机特殊性;(利润最大化VS调控社会信贷规模、稳定币值)●对象特殊性;(社会个人、工商企业VS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存款当事人关系的特殊性。
中央银行学重点知识点
中央银行学重点知识点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主要职责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工商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放,汇”业务的特征;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资金清算。
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垄断发行原则。
有利于统一国内货币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也便于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过完全占有货币发行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加强自身经济实力。
(2)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
否则就会出现通货不稳,扰乱正常流通和生产的运行,进而导致社会经济乃至政治危机的爆发。
(3)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现象发生,确保国民经济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有何异同(1)相同之处:①融资效果相同:买进证券相当于发放贷款,卖出证券则相当于收回贷款;②对货币供应的影响相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成倍扩张;卖出则反之;③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2)不同之处:①资金的流动性不同:贷款到期才能收回,证券则可随时买卖,其流动性高于贷款;②依据不同:证券买卖以证券的质量为依据,而贷款以商业银行的信用为重要依据;③收益不同:贷款有利息收入,而证券买卖的收益主要是买进或卖出的价差收益;④对金融环境的要求不同:证券买卖对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而贷款业务则对其要求较低。
试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中央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1。
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银行业发展中的内在矛盾(PS:必要性:商品经济与银行信用的发展)①商品流通的扩大与各私人银行券流动上的局限性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金雄厚且具有权威的银行,统一发行一种能在全国流通的货币②金融经济内在联系与银行票据清算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客观上要求建立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票据清算机构③单个银行的资金有限性与资金需求的扩张性,以及单个银行支付能力的有限性与可能的流动性危机,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最后贷款人”在单个银行面临资金困难时给予支持④政府利益与私人银行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客观上要求有一个专门机构代表政府掌管社会的货币财富,控制货币发行权,并对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运行进行必要的管理与监督。
2.中央银行制度的萌芽、创建、普及及发展商品经济和金融业自身的发展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内在要求,而国家对经济、金融管理的加强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外在动力,中央银行便是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一)1656年,瑞典国家银行创建;1694年,英格兰银行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标志(<皮尔条例〉1844);1791年,由联邦政府批准成立了具有中央银行性质的第一国民银行(二)创建时期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①由普通商业银行自然演进②逐步集中货币发行权③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④政府参与和立法的保证(四)推广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1920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四)强化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①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实行国有化,货币发行向国家垄断发行转化②中央银行政府机构性质的确立,由代理国库收支向政府的银行转化③中央银行业务的独立性,由集中保管准备金向银行的银行转化④货币政策由一般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⑤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合作不断加强3。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①单一中央银行制: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大多数国家,如日本、中国),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如美国、德国)②复合中央银行制: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③准中央银行制: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如香港、新加坡、沙特等国家。
中央银行学复习整理
中央银行学复习整理中央银行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银行业的监管者,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体系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中央银行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包括中央银行的概念和职能、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等。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和职能中央银行是国家的最高货币权力机关,负责管理国家货币供应和维护货币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
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包括:发行纸币和硬币、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维护金融稳定等。
二、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运用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这些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等。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将存款留存为准备金,以控制货币流通量;利率调控是指通过改变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来对经济进行调控;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债等证券来影响市场上的流动性。
这些工具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央行货币政策框架央行货币政策框架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依据和规范。
其中,目标设定是货币政策框架的首要任务,一般分为通货膨胀目标、汇率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
央行还需要确定操作目标和操作手段,其中操作目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方面的目标,操作手段则指央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工具。
此外,央行还需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因素,以全面科学地制定货币政策。
四、国际经验及案例分析中央银行学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国内实践,还需要借鉴和分析国际经验。
通过分析国际其他国家的央行制度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作用。
例如,美联储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中央银行之一,在金融危机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五、中央银行的发展与展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推进,中央银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等新兴领域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资料请访问.(.....)1、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2、是宏观经济学的分支,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二)、《中央银行学》课程的研究对象1、研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起源,发展,性质,职能。
2、研究中央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调节宏观经济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3、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使其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的职能,尽快建设成为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三)、学习《中央银行学》的目的与任务1、系统的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业务管理以及调节宏观经济的基本方法。
2、培养从事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
3、培养分析和解决我国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中央银行学》的方法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回顾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既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现代《中央银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的职能中所面临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3、对比研究的方法。
“洋为中用”,借鉴外国中央银行的操作经验,吸收外国中央银行有益的地方,探讨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调控和管理方法。
(五)、《中央银行学》的内容简介《中央银行学》共有三个单元,12章。
1、一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性质与职能,类型与结构,相对独立性。
2、二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三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服务职能,包括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会计与统计业务,对外金融关系协调与服务,人民银行的新职能。
(六)、《中央银行学》的学习要求与学习对象1、在学习《中央银行学》之前应先学过《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基本课程。
2、要学好《中央银行学》,必须理论联系我国金融实际,紧密结合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来思考和理解相关内容。
3、《中央银行学》的学习对象广泛,因为中央银行是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各类财经人才都应学好她。
附件:(自学)关于《中央银行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议的几点想法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曾志耕《中央银行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建设,时间并不长。
它不但与《货币银行学》这类发展历史已很久远,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内容基本成熟的学科相比属于新的学科,而且与近几十年来获得很大发展的其他有关金融的学科,如《金融市场》、《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投资学》等相比,也属于后起的一个学科。
但经济发展的客观实践已经把这一学科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它都处于迅速的发展之中。
如何把这门学科建设好,如何使金融教学更加适应及指导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现实经济运行,就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金融专业教学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一、《中央银行学》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学科的简要历程《中央银行学》是在中央银行制度高度发达、中央银行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极为突出的背景下,从《经济学》特别是《货币银行学》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学科。
▲在中央银行形成与发展的初期,对中央银行的研究主要在经济学的范畴内。
▲20世纪初在金本位制度逐步解体和中央银行地位日益重要的过程中,有关中央银行的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内容之一,更成为货币银行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战以后,▲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计划经济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突出,对中央银行的研究进展不大,少量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货币流通与信用”、“银行计划与管理”、“社会主义银行信贷与管理”等教材中。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央银行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1984年我国确立中央银行体制以后,对中央银行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二、从《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内容看,目前己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独立的学科体系。
目前,《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5个基本组成部分:1、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地位等基本理论;2、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包括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的操作原理与操作方法;3、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的理论与操作;4、中央银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保证经济和金融稳健运行的原则与方法;5、中央银行对外金融关系与国际协作。
目前国内开设的课程中有关中央银行研究内容的大致分布图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等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简单引用,特别是在《中央银行学》的学科建设上。
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中央银行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这么巨大的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学》的建设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加以发展和创新。
2、借鉴吸收西方学者对中央银行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成功实践。
中央银行在西方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建设较晚,在中央银行的运作上,西方国家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中央银行的具体运作和组织管理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并不很明显,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面临的任务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并无质的区别,这就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
3、必须坚持以研究中国的中央银行为主。
在研究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方面,需要在全球的视角内进行,但在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货币政策操作、金融监管框架与方法等方面,必须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在结合中国实际的过程中来研究。
不能以研究西方的中央银行为主,再以西方中央银行的模式套在中国的中央银行身上。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这样做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再采用这样的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研究《中央银行学》的目的是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不能本末倒置。
4、必须以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方法来研究《中央银行学》。
由于《中央银行学》发展的历史较短,这门学科和课程尚处于发展过程中,要使该学科和课程日益完善并走向成熟,没有创新是不行的;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时间不长,要切合中国经济体制利金融体制转轨时期及其新体制的特点履行职能,照搬西方中央银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因此,对于中国《中央银行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来说,思想上的创新和方法上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5、必须坚持学科建设的开放性。
任何学科都是随研究对象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日益突出,现代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使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的技术性越来越强,因此,中央银行学的学科也应该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试图把课程体系和研究内容固定化是不可取的,应该保持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的开放性,使之不断充实、发展与完善。
6、必须坚持学术自由的方针,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近十几年来《中央银行学》学科和课程建设之所以取得很大进展,就是因为坚持了学术自由的方针,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中央银行学》研究的专家,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教材和专著。
今后仍要坚持这一方针。
同时,要把《中央银行学》这门学科和课程建设好,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经济和金融教学人员特别是从事《中央银行学》教学的教师认真研究和积极参与。
能形成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和教学队伍,《中央银行学》这门学科和课程就一定能建设好。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主要要求同学们了解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主要背景与原因,深刻认识到中央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信用制度以及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全面把握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客观必然性。
知识要点1、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原因。
3、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
4、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5、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6、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或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历史必然性一、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总的来讲,中央银行是在资本主义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与商品货币经济的高度发达程度相适应,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
具体地说:其历史必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货币发行的客观需要。
2、统一票据交换的客观需要。
3、最后贷款人的客观需要。
4、加强金融监督与管理的客观需要。
5、代理国库和政府融资的主观需要。
总之,我认为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是主客观原因结合的一种交易的结果,当然这种交易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下面我用一个简图加以说明:(一) 中央银行建立的两个途径1、通过缓慢的演变过程:由商业银行慢慢的演变成为中央银行(1913年以前)。
2、通过立法:由法律规定建立一家银行作为一国中央银行。
(二) 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图一.2)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代表首先,我们应知道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阶段划分的标准。
按照国际惯例,我们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作为时间段,在这之前称为早期,在这之后称为现代。
(一) 早期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1、自然的发展与演变。
2、逐步拥有到全部垄断货币发行权。
3、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4、不完全具备调节与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
5、一般多是私人股份或公私合股的银行。
(二)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1、呈现出“国有化”的趋势。
(这里还应深入研究中央银行“国有化”趋势的表现与原因)2、中央银行逐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重要工具。
3、通过立法明确与规范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4、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逐步加强。
5、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四、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背景与基础1、针对“29——33”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国家干预与调控职能逐步加强,中央银行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中央银行的作用开始显现并引起重视。
2、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与变化提供了充分与坚实的物质基础。
3、金融业空前发展,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商品日趋丰富多彩,金融资产种类和数量空前增多,商业银行由简单的信用中介变成了万能垄断者。
4、信用货币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使极具弹性的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取代了传统的硬币和银行卷(代用货币)等实物货币,使货币不再仅仅是流通中的支付工具,而成为了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
5、“KEYNES revlution”后,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与监督管理职能特别是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逐步推广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