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
外交时各退一步的例子
外交时各退一步的例子
外交中,“各退一步”是常见的处理方法,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朝鲜核问题:2018年,朝鲜与美国在新加坡举行峰会。
双方同意朝鲜半岛无核化,美国承诺不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并暂停军演。
这是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
2. 美中贸易战:2019年,美国和中国在贸易问题上陷入争端。
最终,双方同意停止新的关税增加,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美国产品,美国则暂停原定的关税增加计划。
这也是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
3. 印巴边境冲突:201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冲突。
两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沟通,最终同意在边境减少军队数量,缓和局势。
这也是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
4. 伊朗核问题:2015年,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伊核协议。
伊朗同意限制核能发展,六国则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这是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
5. 英国脱欧问题:2019年,英国和欧盟在脱欧问题上陷入僵局。
最终,双方同意推迟脱欧日期,给予更多时间协商。
这也是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
- 1 -。
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
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摘要:克什米尔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涉及到印巴两国和克什米尔地区各种复杂的宗教、民族、地缘政治因素的国内外矛盾问题。
本文重点阐述了克什米尔的地缘政治背景及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性,回顾了从克什米尔成为独立行政区域到1974年巴基斯坦宣布关于克什米尔的法律地位已经达成共识,期间的克什米尔冲突。
文章指出,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克什米尔是南亚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控制克什米尔对印巴两国的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而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性,则在于克什米尔地区涉及到的众多宗教、民族因素。
关键词:克什米尔问题;地缘政治;印度;巴基斯坦;1947-1974年导言克什米尔问题是自1947年以来一直困扰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及南亚地区的一项难以解决的矛盾。
该问题始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分治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成为独立地区之后,进而演化为两国争夺克什米尔的领土主权。
地缘政治的因素是影响克什米尔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从克什米尔问题的地缘政治和历史角度出发,回顾和分析1947-1974年克什米尔冲突的主要事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克什米尔冲突的起因和发展,以及相关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地缘政治因素。
第一章充满矛盾的克什米尔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是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要地。
但克什米尔背后,牵扯到了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这使得冲突难以化解。
克什米尔冲突的主要起因之一是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克什米尔地区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争夺的热点地区。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是两国之间的战争原因,并且在许多方面影响了两国的关系。
克什米尔问题的核心仍在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主权问题。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成为导致克什米尔问题的主要因素。
在英国统治时期,克什米尔是一個独立的王国。
虽然该地区主要的民众是穆斯林,但该地区的统治者是一个印度教徒,他们希望克什米尔能够独立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
国际中的地缘与领土争端
国际中的地缘与领土争端在国际关系中,地缘与领土争端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这些争端通常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对特定地理区域的领土主权认定。
这些争端可能由历史、民族、资源、经济或政治等复杂因素所驱动。
本文将探讨一些重大的国际地缘与领土争端,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南海争端南海争端是当前国际关系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该争端涉及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对南海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要求。
这些国家纷争不断,争议焦点主要是南海群岛的归属以及相关海域的利益分配。
导致南海争端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方面,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各国希望通过控制这些资源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南海争议地区还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控制这一地区可为国家提供军事优势和战略利益。
历史、民族和领土认知等因素也加剧了争端的复杂性。
为了解决南海争端,有必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达成共识。
各国可以采取制定共同开发方案、建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等方式,通过合作解决争议。
同时,国际社会应积极参与,为促进南海争端的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二、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争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是世界上最具潜力引发地缘冲突的问题之一。
该争端始于1947年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都声称对克什米尔地区拥有主权,导致多次军事冲突和紧张对峙。
克什米尔争端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宗教和民族等多种因素。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既富有战略意义又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同时,克什米尔地区也被印度和巴基斯坦视为自身民族认同和领土完整的象征,而这种对领土的情感认同导致了争端不断升级。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印度和巴基斯坦需要通过对话和外交渠道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
国际社会也可以通过斡旋和调解来发挥积极作用,为双方提供一个谈判和解决问题的平台。
此外,防止恶性循环和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阿拉伯与以色列冲突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是中东地区持续了几十年的争端之一。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问题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克什米尔问题一直是极为敏感的焦点所在。
为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就此发回了系列报道。
翻开世界政区图,人们可以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带看到一块醒目的白色区域,那里就是印巴激烈对峙了57年之久的克什米尔地区。
从11月29日开始,两国展开了自今年2月重启对话进程以来的第二轮和平会谈,克什米尔问题是谈判中的重要议题,世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到这块有争议的“白色地带”。
克什米尔纷争起源克什米尔主权纷争起源于英国殖民者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根据英国当时提出的“蒙巴顿方案”,英属印度按居民的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而562个土邦的王公有权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也可以保持“独立”。
当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宣布独立,多数土邦并入印度,但有3个土邦在归属问题上出现争议。
由于巴基斯坦其后在海德拉巴和朱纳加德两个土邦的争夺中失利,因而不能容忍印度在另一个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土邦继续得势,便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强硬立场,克什米尔从此成为印巴两国关系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最北端的喜马拉雅南麓,面积为1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
1946年,占领了克什米尔的英国殖民者将这一地区卖给了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土邦大公,两地合二为一后,穆斯林人口占整个土邦的77%,印度教徒占20%,其余为锡克教徒和佛教徒等,从而形成了穆斯林人口居多、但土邦王公为印度教徒的局面。
印巴分治时,巴方以土邦多数居民是穆斯林为由,主张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其归属。
而土邦王公在1947年10月26日宣布加入印度并要求印方派军队进入。
10月27日,印度将军队空运到土邦首府斯利那加,由此触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8年1月20日,安理会成立印巴委员会,并通过了停火、非军事化和以公民投票来决定土邦归属的分阶段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决议。
印巴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最后的结果如何
印巴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果如何本文导读:基本情况1947年印巴战争或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就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问题于1947年到1949年爆发的一场战争。
它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大规模战争中的第一场。
开战原因在英国殖民时期,克什米尔是一些名义上依然独立,但实际上依附英国的印度国家之一。
英国从印度撤军后,从英属印度独立出来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求克什米尔加入它们。
克什米尔土邦主哈里·辛希望保持其独立地位,因此推迟对这个问题的决定。
英国撤军后一支由亲巴基斯坦的部落和巴基斯坦士兵组成的军队从巴基斯坦西北边省进入克什米尔。
哈里·辛仓促逃离克什米尔,逃往印度,印度借此机会也进军克什米尔,由此导致克什米尔战争的爆发。
交战简述入侵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力量称自己为“克什米尔解放军”,它是一支受巴基斯坦帮助的地方军,它在战争中有一定的优势:战前克什米尔本土的军队分散在整个地区来维持当地的秩序,它的部署不适宜抵抗全面入侵。
一些克什米尔本土军队后来加入了印度军队。
克什米尔解放军不断受到巴基斯坦正规军的支持,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越来越多巴基斯坦正规军士兵加入克什米尔解放军。
有可能英国军官帮助计划巴基斯坦的入侵。
因此克什米尔的正规军很快就被入侵的克什米尔解放军击溃。
但是入侵军未能尽快利用其优势,印度使用空军加强克什米尔的抵抗。
1947年底巴基斯坦的入侵受阻,除喜马拉雅山脉高地地区外入侵军未能继续进军。
1948年6月在喜马拉雅山地巴基斯坦入侵军在列城外郊也被击退。
1948年内双方未能取得更多的战略优势,战线固化。
1948年12月31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1947年10月22日至26日1947年10月22日一支强大的非正规军从巴基斯坦入侵卡克什米尔,其目标是克什米尔的首都斯利那加,克什米尔军队很快被击溃,通向斯里拉嘎的道路敞开了。
局部也发生了克什米尔正规军倒向克什米尔解放军的现象。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互不使用武力的例子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互不使用武力的例子在国际关系中,和平解决争端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方式之一。
尽管历史上曾发生许多冲突与战争,但也有一些国际争端通过互不使用武力的方式得到和平解决。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例子:1. 柏林危机(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引发了一场冷战时期最为紧张的危机,但通过外交努力和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
该协议允许居民在柏林东西两部分之间自由移动,并建立了柏林危机特别工作小组,为两方解决争端提供了平台。
2. 紧急态势处理(1971年):1971年,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边境冲突,局势迅速升级,双方开始使用武力。
然而,通过世界各国的调停和国际社会的斡旋,印巴双方同意接受美国和苏联的协调方案,停止了双方之间的冲突。
3. 印度洋海盗问题(2008年至今):印度洋一直是海盗活动的热点地区,影响了附近国家和国际贸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通过国际协作,在非洲和亚洲之间建立了联合海上巡逻和护航行动,并加强了对海盗的打击力度。
这一行动不直接使用武力,而是通过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解决了海盗问题。
4. 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英国、法国和以色列联军入侵埃及,以反对埃及政府宣布对苏伊士运河实施国有化。
然而,国际社会对入侵行动的强烈批评和施加的经济压力使得三国不得不撤军,解决了危机。
5. 平壤联合声明(2018年):2018年,朝鲜和韩国宣布举行历史性的领导人会晤,并签署了《平壤联合声明》。
该声明确认了朝鲜无核化的共同目标,并承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的争端。
在这些例子中,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外交斡旋、谈判及与国际社会的协调来避免使用武力。
这些解决方案强调国际合作、通过对话找到共同利益,并通过签署协议、建立合作机制等方式来维护和平与稳定。
同时,这些例子也凸显出国际社会在和平解决争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调解、提供中立平台和协力斡旋等方面。
这些实践表明,互不使用武力和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不仅有助于避免战争的爆发,更能够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与相互理解,实现共赢。
白绒山羊培育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白绒山羊培育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摘要:白绒山羊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近年来,随着白绒山羊的经济价值不断释放,白绒山羊的养殖数量也在不断提升。
但是由于一些养殖业主相关知识的缺乏,在进行白绒山羊的培育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影响了白绒山羊的正常生长。
本文基于实际情况,探讨白绒山羊培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白绒山羊;培育问题;改进建议白绒山羊又称“克什米尔”白山羊,是中国独有的珍稀绒山羊,也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白绒山羊具备品种纯度最高、绒细度最细、单位面积毛囊密度最大、没有饥饿痕等四项世界之最,以此为原料生产的羊绒制品质地优良、产量高、弹性好、手感细腻、保暖性佳,相关的附属产品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白绒山羊的市场价值不断提升。
也因此,近年来,白绒山羊的养殖数量也不断上升,但是在白绒山羊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业主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对白绒山羊的特性了解和掌握不深,在白绒山羊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影响了白绒山羊的正常生长,需要对症下药寻找措施予以解决。
一、白绒山羊简介数据显示,世界上约70%的羊绒产自中国,质量上也优于其它国家。
西藏受特殊自然条件影响,大部分为牧区。
阿里地区是以牧为主,兼有农业的半农半牧地区,是白绒山羊的产地。
白绒山羊又称“克什米尔”白山羊,是中国独有的珍稀绒山羊,属国家重点保护畜牧品种,具备品种纯度最高、绒细度最细、单位面积毛囊密度最大、没有饥饿痕(绒毛均整)四项世界之最。
西藏阿里地区所饲养的白绒山羊,其生产环境平均海拔高度4300~6800米,气温较低。
昼夜温差大,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适宜白绒山羊生产。
该地所产白绒山羊,体质结实,体躯结构紧凑匀称。
头部轻小,额顶有长毛,颌下有髯,面部清秀;公母羊均有角,角型以倒八字角为主,公羊角粗大,呈现螺旋式向上向两侧伸展,母羊角细小,从角基开始,向上、向后、向外伸展,角体较扁。
克什米尔与印巴之间的历史纠纷与解决方案
克什米尔与印巴之间的历史纠纷与解决方案克什米尔是一个位于南亚的山地区域,由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三方控制。
其中,印度与巴基斯坦在该地区存在历史上的领土主张争议。
自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后,克什米尔争端便出现在双方之间。
多年来,该地区一直是印巴之间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南亚地区持续紧张局势的一个主要来源。
历史背景克什米尔地区的历史纠纷可以追溯到1947年印巴分治之后。
当时,英国政府决定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开,印度教徒住在印度,穆斯林住在巴基斯坦。
但是,印度教徒人口众多的克什米尔却不属于双方之一。
1947年,印度领袖纳赛尔·宗德和巴基斯坦领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协定,克什米尔可以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这是印度任何一个邦或地区都没有的自由选择权。
但克什米尔的王子哈里·辛格拖延了选择,决定在一场可怕的战争爆发之前保持中立地位。
在巴基斯坦要求撤军之后,1947年10月,印度派遣军队进入加尔各答支持国王。
哈里·辛格的国王选择了加入印度,这引发了阿济德·艾哈迈德·卡萨勒的愤怒,后者指责印度使用军队威胁哈里·辛格。
巴基斯坦皇家空军随后对克什米尔进行轰炸,这使得印度更加坚定。
印度向美国求助,并得到了支持。
同年12月31日,孟吉拉和旁遮普两个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与屠杀,印巴冲突正式爆发,双方都在克什米尔公路上争夺地盘,但都没有取得胜利。
1950年,巴基斯坦吞并了克什米尔第二大城市木扎法拉巴德,并将其改名为米尔普尔。
对阿穆杜尔拉·卡萨尔进行政治暗杀,因此吉勒卜决定亲自动手,于是在1951年3月从克什米尔一侧发动了军事行动,入侵印巴的战争由此全面爆发。
战争中双方都获得了阻止对方进攻所必需的数次胜利。
然而,由于双方在经济和武装方面都不够强大,和平协议在启动之前已多年未能实现。
1962年,中国加入了克什米尔争端问,他在这一时期称之为“西藏的阿格”).那么,克什米尔地区就与中国有了领土争议。
1947-1948年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与英国的应对困境
<div class="article_tit"> 1947-1948年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与英国的应对困境</div> <span>作者 : 姚远梅王琛</span> <p> 摘要:1947年10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争端爆发后同时向英国求助,两国在战后英联邦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使英国陷入两难境地。
在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之前,英国颁布“撤退军令”、敦促和谈、鼓励提交联合国,竭力避免英联邦内战。
在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后,英国在印巴之间不断调整立场以维持英联邦战略的平衡。
最终,两国对英国均不满意。
印巴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英国在南亚的英联邦战略遭受重大挫折。
英国的困境和失败不仅反映了帝国斜阳的现实,更预示在印巴敌对且力量失衡的情势下,南亚存在一种企图介入的大国都难以摆脱的困境。
<br/> 关键词: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 <br/> 中图分类号:K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5-0129-05 <br/> <br/> 1947年爆发的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一直是英美与南亚两个当事国学界研究的热点。
围绕争端爆发原因和英国的立场等问题,英国撤退的阴谋、英国偏向印度、英国偏向巴基斯坦、英国中立和致力斡旋协调等各种观点纷纷出现。
中国学者对本课题的档案研究还未出现。
为厘清英国政策及其背后的动因,笔者在阅读英国原始档案的基础上,从战后英国的英联邦战略切入,解析1947年英国在印巴克什米尔争端问题上的困境与反应,探讨英国的真正立场以及印巴两国对英国做法不满的原因。
<br/> <br/> 一、克什米尔争端的缘起 <br/> <br/> 克什米尔争端是次大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悠久和深刻的矛盾及其政治表现――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统一与分治斗争――的产物。
克什米尔问题
第一次印巴战争
• 1947年10月— 1949年1月1947年 印巴分治时,印度 依靠它控制的克什 米尔议会通过决议, 宣布克什米尔归属 印度,由此爆发了 争夺克什米尔的第 一次印巴战争。这 场战争历时一年零 三个月,双方参战 人数总共近10万人。
印巴停火线
• 1949年1月双方 正式停火,7月划定 了停火线。克什米尔 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 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 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矛盾产生
•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 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 坦。 • 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 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倾 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 倾向加入印度。 •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 到解决。
第二次印巴战争
• 1965年9月1日—1966年 1月1日1965年8月,数 千名巴控区的“自由战 士”渗入到印控克什米 尔组织起义。9月1日, 印巴边界冲突演变成第 二次印巴战争。1966年 1月1日,在前苏联的斡 旋下,印巴签署了《塔 什干宣言》,第二次印 巴战争遂告结束。
第三次印巴战争
• 1971年12月3 日—17日1971 年底,印度因东 巴基斯坦闹独立 而出兵,与巴基 斯坦在克什米尔 再起冲突,71年12月17 日实现停火,东 巴基斯坦从巴国 独立出去成为今 天的孟加拉国。
近年来两国的努力
2003年11月两国军方25日经磋商决定,在 克什米尔一带实现停火。巴印两国于2004年 开始启动和平对话进程 2007年10月,两国完成了克什米尔问题等8 个议题的讨论。 。 2008年10月21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开启克 什米尔地区的贸易通道 2011年7月27日,印巴同意,两国的旅游者 和宗教朝拜者都可以通过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实际 控制分界线进入对方国家。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争端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历时最久,冲突最激烈,至今仍未得到解决的国际冲突之一。
一、蒙巴顿方案带来的祸根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简称。
它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的西北部,和我国新疆、西藏毗邻,北隔瓦汗走廓与中亚相望。
境内地势高亢,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为喜马拉雅山西南侧山麓地带。
全区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多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克什米尔是英属印度的一个大邦。
1947年印巴分治时,英国鉴于克什米尔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力图利用它作为军事基地,并以此制造印、巴纠纷,以便从中渔利,因而在“蒙巴顿方案”中,对克什米尔的归宿问题没有明确规定。
致使克什米尔问题长期争执不下,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障碍。
1947年2月,英国政府改派蒙巴顿作为印度总督。
他提出的印度独立方案,被称为“蒙巴顿方案”。
1947年6月3日,方案在伦敦和德里同时公布。
其主要内容:英属印度按居民的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其领土是这样划分的:①西北巴基斯坦,包括西旁遮普、信德、西北边省和俾路支,有人口2500万,其中伊斯兰教徒800万。
②东北巴基斯坦,包括东孟加拉和阿萨姆的西尔赫特县,有人口4400万,其中伊斯兰教徒3100万。
③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门,人口2.25亿。
④王公土邦,当时有565个,占全印度面积的2/5,人口有8100万。
这些土邦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自由决定加入印度联邦或巴基斯坦,或者独立直接归属英联邦。
但后来565个土邦的绝大多数都归属印度,只有3个要求独立。
它们是海德拉巴、朱纳加德和克什米尔土邦。
在克什米尔地区,按蒙巴顿方案的原则进行分治,本身就是矛盾的。
如果按蒙巴顿方案以宗教信仰为标准来划分,这里77%的居民是穆斯林,理应划归巴基斯坦。
但克什米尔的上层统治者信仰印度教,他们宣布克什米尔加入印度。
因为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享有独立地位,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印巴冲突
印巴冲突百科名片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
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目录[隐藏]简介历史克什米尔争端[编辑本段]简介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
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编辑本段]历史1949年1月,通过联合国的调停,印巴划定了“实际控制线”,它起自查谟和阿克努尔的西边,蜿蜒向北,到达蓬奇和乌里的西边,向东转弯到达卡普瓦拉北边,然后到达格尔吉尔正北的一个山峰。
这条线向北拐,直达没有划定停火线的锡亚琴冰川地区。
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自由克什米尔和北部地区,占克什米尔土地的2/3,人口的3/4,首府为穆扎法拉巴德。
印控克什米尔正式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占克什米尔土地的1/3,人口的1/4,首府为斯利那加。
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开始在实际控制线沿线和控制区内重兵布防。
目前,印度部署了12个师,巴基斯坦则驻防有17个师,形成军事对峙状态。
克什米尔土邦王哈里·辛格在加入印度后不久被其反对派———查谟和克什米尔国民会议党领导人谢赫·阿卜杜拉取代,后者领导了第一届查谟和克什米尔紧急状态政府。
印度给予其管辖的克什米尔特殊地位,即印度只负责克什米尔的国防、外交和交通,其他方面均由当地自治。
1953年,阿卜杜拉因主张独立被印方投进监狱,其位置由亲印的政治力量代之。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阿卜杜拉再次复出执政,并极力维护克什米尔的自治。
1977年,克什米尔开始实行民主选举,阿卜杜拉领导的国民会议党赢得邦议会的多数议席。
1982年谢赫·阿卜杜拉辞世,其子法鲁克·阿卜杜拉继位,开始疏远英·甘地政府,遭致打击,1984年失去克什米尔首席部长职位。
1986年在拉·甘地执政时复位。
1990年克什米尔实行“邦长统治”后,邦长贾格莫汗直接控制了该邦。
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论克什米尔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李发鹏(12307100143)经济管理试验班摘要:印巴作为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在上世纪战火不断,曾经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和一次准战争,究其实质很大程度上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是两国经常战争的关键。
本文试图从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原因,最后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限于学生的理科背景和学识,论文中难免会有史实或者分析的错误,望老师不吝纠正。
关键词:克什米尔印巴关系解决方案一、克什米尔的历史及克什米尔问题的历史原因克什米尔历史文化悠久。
在古代印度教神话中,这里曾是一个众神聚集之地。
据考证6世纪至14世纪,克什米尔一直是印度教的一个王国,此后逐渐为穆斯林王朝所统治。
16世纪末阿克巴把次大陆的这部分变成了莫卧尔帝国的属国,19世纪末。
锡克人征服了克什米尔,一名信奉印度教的古拉布·辛格酋长将克什米尔等地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1846年,古拉布与英国签署了“阿姆利则条约”,古拉布以承认英国政府的最高权力做为回报,获得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
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因此诞生。
新成立的克什米尔土邦在行政上与英印殖民政府有着直接的联系,英印政府从政治部中选派一名官员作为政府的常驻代表,称为驻扎官,官邸设在斯利那家。
土邦在行政上划分为三个省,克什米尔省、查谟省和边境省。
在克什米尔和查谟两省设总督,向土邦政府负责。
在边境省的吉尔吉特和拉达克设有英国政府派驻的地方官。
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英国还在吉尔吉特进驻了军队。
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1947年印巴分治。
1克什米尔问题发端于1947年的印巴分治。
英国撤离次大陆时为印巴炮制的“蒙巴顿方案”即“6.3方案”,对印度各土邦的归属未做任何法律规定,只是提出一些所谓原则:在英国移交政权后各土邦即在实际上成为某种独立的政治实体;土邦是否加入某一自治领应由土邦和自治领谈判决定;各土邦应考虑地域、毗邻、居民构成等因素以决定其加入。
这些原则对克什米尔来说是含混不清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实控线边界化——克什米尔问题的现实出路
政治与公共管理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实控线边界化"。
——克什米尔问题的现实出路汪长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200030)[摘要]克什米尔问题久拖未决,至今仍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是印巴关系的核心和症结所在。
历史上,印巴之间三次战争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以和平方式解决该问题成为双方的现实需要。
以往各种和平方案.由于双方在利益认定、政策倾向上的差异,以及国际因素的作用,都没能被印巴一方或双方接受。
文章通过考察各种政治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方案失败的原因,试图提出将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实际控制线转化成两国的正式边界(。
实控线边界化”)是克什米尔同题的现实出路。
[关键词]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和平进程;。
实控线边界化”[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嫡号]1672—1071(2010)06—0039—09克什米尔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容易引发地区冲I.印巴冲突的沉重代价。
长期以来。
印巴为争突,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国际热点问题之一,“很夺克什米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已成为两国经济、少双边冲突像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社会和外交发展的一大障碍。
(1)持续对抗所引发那样难以解决”。
克什米尔问题久拖未决,其症结的军备竞赛使双方不堪重负。
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在哪里,未来走向如何,以及以和平方式解决该问题陈兵百万,严重挤占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仅的具体路径是什么,成为印巴双方政治领导人、理论在克什米尔谷地,印度就驻扎了近40万军队和准军界乃至国际社会值得持续关注、探讨的课题之一。
事化武装。
而巴基斯坦几乎将财政开支的I/5用于本文旨在论证,“实控线边界化”是印巴在克什米尔军队的各项开支。
【2J过度的军费开支对社会的发展问题上的现实选择方案。
q)方案的实施,直接考验着已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教育、医疗保障、基印巴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意志和外交智慧。
础设施建设等投资严重不足,以及由于过分强调国一、政治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背景家安全而导致军方在国家决策中占有不正常的重要自克什米尔问题产生以来,双方围绕克什米尔地位。
基于亚洲新安全观的克什米尔问题解决方案
基于亚洲新安全观的克什米尔问题解决方案作者:王伟华来源:《国际展望》2014年第06期【内容提要】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问题始终是困扰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核心问题,其间战争与冲突时有发生,不仅阻碍了印巴关系的正常发展,也对地区安全稳定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各利益攸关方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尝试包括来自印巴双边的谈判方案、联合国的公投方案和外部大国的介入方案。
鉴于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性,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印巴国力差距持续拉大以及由此而来的认知和心态的重大变化,加大了问题的解决难度,使得上述三种应对方案或尝试均陷入困境。
因此,基于现实,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印巴双方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而中国积极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突破传统安全观的束缚,提出全新的安全理念,可以为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的地区性解决方案,值得印巴双方重视。
【关键词】亚洲新安全观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关系【作者简介】王伟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图分类号】D835.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68-(2014)06-0071-192014年中,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持续交火,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事实上,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一直是印巴关系的核心问题,[ 汪长明、傅菊辉:《克什米尔问题:困境与路径》,载《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71-76页。
] 双方为此曾多次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和武装对峙。
为解决这一难题,印巴双方和国际社会曾进行了多次尝试,但均未成功:多次双边谈判无果,联合国公投方案无法施行,外部大国调停努力难以奏效。
要实现南亚地区的持久和平、稳定与发展,必须开创新思路,彻底解决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笔者认为,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5月亚信上海峰会上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可以为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2009年10月15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印度内政部长称,印度将采取“平静外交”的方式找到解决印控克什米尔问题的办法。
克什米尔问题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英国“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这一问题是导致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紧张的根源。
二战后,印度殖民地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英国无力应付,只好打算让印度独立。
1947 年,英国驻印度的新总督蒙巴顿上任。
蒙巴顿的任务就是如何结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6月3日,他向英国议会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史称《蒙巴顿方案》。
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印度分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都获得自治领地位;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等。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诞生。
由于按照宗教原则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过程中,数以百万计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离开故土,投奔各自宗教相同的国家。
同时,也在克什米尔土邦等一系列问题上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克什米尔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之后,印巴之间分别于1948年、1965年、1971年爆发了三次战争。
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
之后,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印巴两国于2004年开始启动和平对话进程,就包括克什米尔在内的一系列双边问题举行定期会谈。
2007年10月,两国完成了第四轮对话框架下包括克什米尔问题等8个议题的讨论。
2008年10月21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开启克什米尔地区的贸易通道。
这是自1947年巴印分治以来两国首次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开启贸易通道。
印巴分治与英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角色
印巴分治与英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角色作者:汪长明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05期摘要:英国的殖民统治及推行的“分而治之”殖民政策是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根源。
印巴分治的政策表示——“蒙巴顿方案”中英国殖民当局有意设置的自我冲突的条款,是印巴争夺克什米尔归属的重要诱因。
以“蒙巴顿方案”为基础的印巴分治是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延续,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分治。
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是这种宗教分治的产物。
在克什米尔问题产生伊始,印巴双方曾尝试通过和平手段(联合国调解、公民投票)解决该问题,但由于冷战背景下,印巴双方被牵扯进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而最终归于失败。
宗教因素始终是影响克什米尔问题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印巴分治;克什米尔问题;英国;蒙巴顿方案;宗教因素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0)05-0090-07克什米尔问题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前景扑朔迷离,是当今世界持续时间最长,解决起来难度系数最大的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之一。
60多年过去了,克什米尔问题依旧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
克什米尔问题作为印巴关系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块“心病”,成为影响印巴关系、南亚地区稳定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
作为印巴分治(the partition of India)的一项“副产品”,没有印巴分治就没有克什米尔问题,而印巴分治又是英国结束对印度殖民统治的一个后果。
因此,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分治前英国治下的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地处中亚、南亚、西亚和东亚的结合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被称为“亚细亚的心脏”。
克什米尔全境分为克什米尔谷地(Vale of Kashmir)、查谟(Jammu)、拉达克(Ladakh)以及北部地区(Northern Area)四个部分,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①。
历史上,克什米尔曾为两个土邦——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各种宗教在此交汇、传播,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居住着信仰各种宗教的人群。
论和平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途径
Approach to Peaceful Resolution to Kashmir Issue 作者: 程瑞声
作者机构: 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中国前驻印度、缅甸大使
出版物刊名: 当代亚太
页码: 3-10页
主题词: 克什米尔;亚洲;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平
摘要:五十多年来,克什米尔一直是亚洲一触即发的热点.这一争端不仅给印巴两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也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和忧虑.尽管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难度很大,但只要印巴双方能调整政策,以创造性思维进行思考和探索,认真总结五十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既照顾过去的历史和背景,又照顾目前的实际情况,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上先易后难,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作者就此提出了八点建议,供学术界研究时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教派之间爆发大屠杀和血腥的暴力对峙的罪魁祸首是英国殖民主义者。殖民主义者的阴谋使局势愈演愈烈,直到根据宗教实行分治成为唯一的解决办法。分治的观念本身是一种反动的殖民主义观念。令人痛心的是,即使是在实行了分治之后,各个宗教追随者之间的冲突和对祈祷圣殿的焚烧、摧毁,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增无减。这种分裂状态和冲突耗尽了这个次大陆人民的资源,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的。现在他们还在继续相互杀戳,真是太令人遗憾了!
全世界和该地区的各族人民都已经清楚地看到,存在着三个明显的实体:印度、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这是该问题赖以解决的坚实基础。构成该次大陆的数百个邦的情况和环境曾经是类似的,但现在这种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了。即使克什米尔(Kashmir)、海得拉巴(Hyderabad)和乔纳格哈(Jonaghad)之间的相似之处也已不复存在。海得拉巴和乔纳格哈的地位是根据将次大陆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原则,通过公决来决定的。用克什米尔获得独立会引发其它邦(省)的分离主义倾向作为借口,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完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有其它邦(省)的地位已经根据分治的原则和其后安理会规定公决原则的决议得到明确确定。在其它邦征求了民众的意见。鉴于这些国际决议与原则的存在,任何一个邦长(省长)或地方议会都不能通过法律手段作出违背这些决议与原则的决定。
克什米尔问题最终解决办法
---------------------------------------------------------
16.8.2003
必须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弥合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兄弟邻邦之间的分裂性关系。这两个国家是真正的同胞兄弟。人们所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在所有方面,在人口学和其它方面,都曾是同一个国家。尽管它们被分治,但仍旧是亲兄弟。
克什米尔的特征之一,在于它在大不列颠殖民统治下被卖给了一个封建王朝。那个家族在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了克什米尔的唯一拥有者。为什么当时会给予克什米尔程度大得多的自治呢?为什么当时次大陆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克什米尔却被作为另案例外处理呢?为什么当时作为例外案例的另两个邦(海得拉巴和乔纳格哈)的地位得以解决,而克什米尔的地位却不予确定呢?为什么克什米尔政府首脑的头衔是总理,就像印度的政府首脑一样?为什么克什米尔拥有自己的旗帜,自己的议会?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克什米尔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它的历史和情形同其它邦(省)的历史和情形不一样。如果争辩说,这个或那个宗教的教徒更多使然,那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印度次大陆的宗教问题是极为复杂的棘手问题,它成了殖民主义大国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王牌,其目的是为了肢解这个巨大的实体,将其分成几个相互交战的国家。印度不是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而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包括印度教、穆斯林教、佛教和锡克教。把每一个冲突都描绘为穆斯林教徒和印度教教徒之间的冲突,是不符合逻辑的。克什米尔不是一个只由穆斯林教徒组成的邦,而是由印度教教徒、穆斯林教徒和佛教徒组成的邦,同属于居住在那里的所有人民。如果规定穆斯林属于巴基斯坦而印度教教徒属于印度,那么一来,次大陆就会变得更加四分五裂,就会永远享受不到稳定安逸,就会永远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永远打消这种有悖于逻辑的有害观念,因为它是克什米尔冲突不断的根源。所有克什米尔人,不管是穆斯林教徒还是印度教教徒,都属于克什米尔。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提出过符合逻辑的解决办法,提出的全是情绪化的、毫无逻辑可谈的办法。每当人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辩论时,总是以攻击对方宗教的追随者为启端。在辩论中引入宗教问题就清楚证明了人们对解决这个问题和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缺乏认真的态度。在宗教、种族或共同语言里是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的,只能在克什米尔居民的共同利益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共同的信仰、语言或种族不再是将人们系在一起的纽带,共同利益才是。现在,共同利益将不同宗教、种族和语言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与共同利益相比,这些情感上的纽带黯然失色。如果要通过真诚、认真和不偏不倚的努力来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就不能忽略了它与毗邻各国的利益。这些利益很少被提及,被罩上了宗教和其它情感考虑的外衣。克什米尔是十分重要的水源,有四个国家同克什米尔接壤,克什米尔对它们都有着战略安全的利益。将宗教信仰描绘为问题的唯一起因或对宗教信仰问题加以利用,不给予其它原因足够的重视,是有失公允的。不能将克什米尔人民作为狭隘自私利益神坛的祭品。克什米尔必须属于所有克什米尔人,它将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共同的、新的兄弟邻邦。就像尼泊尔和不丹一样,它会起到作为其四个交界邻国之间的缓冲区的作用,通过在印度和中国以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建立一个隔离区来加强该地区的和平。东帝汶获得独立,就是一个值得效仿的良好典范。
尽管如此,因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会出现一种实际可行的务实办法,世界的版图会被重写,新的巨人般的实体将会问世,而那些在充满重大挑战和激烈竞争的年代已经变得无法生存的国家会消亡,这是不可避免的。将会根据地理和宗教因素,而不是情感、教派或种族因素形成新的世界版图,其新的组成部分是象非洲联盟、欧洲联盟、独立国家共同体和东盟那样的巨大实体。印度次大陆的国家出于需要会重新团结起来,形成一个这样的巨大实体。
世界的版图很快就会只包括巨大的实体。国家将会消亡,因为它们再也不能因应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克什米尔的独立不会像在出现全球化时代之前那样,引起人们所惧怕的冲击波。克什米尔、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印度会统统被并入印度次大陆将来形成的一个像欧洲联盟、非洲联盟和东盟那样的巨大实体里。国家已不起作用,即使它们像德国或法国那样在经济、技术上十分强大。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印度次大陆各国能在一个确保他们拥有强大力量的巨大实体里团结起来,否则,它们在全球化的时代是没有出路的。德国、法国和欧洲其它国家只能在一个能顶住全球化挑战的欧洲联盟里继续生存。每一个将要取代国家、组成新世界的巨大实体多会拥有自己的单一军队,安全机构、单一市场、单一货币、单一中央市场和(最重要的是)同其它类似的巨大实体进行谈判的单一立场。国家再也无力在全球化世界的曲折道路上走下去了。这是同一地区有着共同命运的各国人民的最佳解决办法。别人在这些人民前进道路上所施的反动伎俩,给这些人民带来的只有悲剧和破坏。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作为包括穆斯林教徒、印度教教徒和其它人在内的所有克什米尔人家园的克什米尔万岁!
克什米尔:
一些人对他人所作的牺牲嗤之以鼻。当有人为了一项事业而献出了鲜血甚至生命本身时,他们就认为这个人是不负责任的。他们把这种牺牲等同于恐怖主义仇恨。这些人不能作为调停者帮助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或者任何其它问题。人,不论他是穆斯林教徒、印度教教徒、佛教徒抑或锡克教教徒,都可能为了他认为是崇高的事业而捐躯。对这种牺牲,我们必须表示尊重。鄙视和瞧不起这种牺牲无助于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乃至世界上的任何其它问题。
克什米尔的特性:
尽管克什米尔跟印度次大陆的其他地方一样有着同样的人口构成(亚里安族、蒙古族、突厥族和阿富汗族),有着同样的多种语言,但是,克什米尔还有其独特的历史。克什米尔历史的特点是佛教徒和婆罗门教徒之间的冲突,然后出现了一段印度教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时期。随后,随着伊斯兰教传播到克什米尔,出现了伊斯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