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2019 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讲教师:孟锐峰孙寿涛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4. 阐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5. 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当代中国实践的认识6. 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谈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7. 试析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8. 谈谈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9.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0.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11. 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研究12. 简单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13. 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研究14. 货币及其职能研究15. 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16. 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17.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研究18. 垄断与垄断资本主义研究19.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二、论文写作要求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
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
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
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 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500-3000 字;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 1.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命活力
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命活力冷战结束后,西方上演了一场反马克思主义的大合唱。
但大量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因此销声匿迹,而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邓小平当年的断言: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活力主要来自于在理论基础上、应对挑战中、在理论创新中和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發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实践。
正是这些因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具有其特有的生命活力。
标签:马克思主义;挑战;当代;生命活力马克思主义经过了160年漫长历史的洗礼,在发展中曲折前进,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各种质疑有蔓延之势,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过了时的知识流派,或者早已对其产生了“审美疲劳”;有的人则更愿意信鬼神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有的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也只是“官方的精神强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在这些质疑声中缴械投降、宣告自身失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表现出了异常强大的生命活力。
也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所彰显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才使得人们将其作为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一、在理论基础上呈现生命活力在马克思主义能保持生命活力的基本原理中,最重要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元指导地位的牢固性。
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大关系时,是从对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做出了区分和回答,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马克思在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代表的历史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中,考察当时工人运动的实践活动,揭示出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的实质,最后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是马克思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最高哲学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科学性。
(一)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立场马克思主义是以为人民解放为目的,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揭示真理的力量,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活力和强大的吸引力。
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
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其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实践中。
本文将就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进行探讨。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崇尚实践,认为理论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指导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
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通过实践,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指导实践活动,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完善。
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落脚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源泉。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还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将实践视为理论的基础和验证的标准。
正是通过实践的反复验证和实践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
三、实践打破了观念的束缚实践是一种能动的主体实践,具有创造性和变革性。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打破旧有的观念和束缚,探索新的认识和方法。
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通过实践,人们能够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分析,找到改变现实的途径和方法。
实践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产生实际的影响力,必须落地生根,贴近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和指导,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就是能够帮助人们从实践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
总之,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在于实践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变革性。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足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打破了观念的束缚,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地生根。
只有不断加强对于实践的研究,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从基本方法、价值理想和理论品质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创造性诠释马克思主义,开放性践行马克思主义,使它永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当代大学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质疑,然而当我们考察“所有对历史和现实发生长期影响的思想中,在当今应该首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它揭示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实践上,卡尔.马克思在“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活动中,稳居第一,这同样证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拥有持久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已百年之久,但其仍然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仍然葆有生机和活力。
从实质上说,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体现在基本方法、价值理想和理论品质等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拥有持久生命力任何理论都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这使其不可避免的打上时代的烙印,具有历史性的特点。
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是有史以来社会理想最为崇高、理论逻辑最为周密、哲学根基最为坚实的思想体系,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征。
一方面它产生于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与当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正如萨特所说,马克思主义是“不可以被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2]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人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最终证明是一个虚假的梦。
”马克思主义在自由市场机制下仍然适用再一次得到了证明。
(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拥有持久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实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激励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马克思在宣言中描述了关于未来社会共同体的畅想,“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解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什么?坚持这一理论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如何总体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哪里?答:(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进一步概括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当今世界,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
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上述经典论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2、(2)分析材料3、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以及如何理解生态文明。
答:(2)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摘要:马克思主义历经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却仍然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其生命力的强大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其四个特性: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关键字: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已经历经了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也曾遭受过批判,围攻,甚至是歪曲。
然而,尽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却依旧顽强的留存了下来。
并且不断发展,传播。
从马克思主义经历的这一切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与其四个特性息息相关: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一:时代性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弊端纷纷显露。
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重新梳理了整个世界的进程和格局。
随着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于是,有人认为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对于现在21世纪风雨突变的世界已经过时了。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他们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含义,他们只是将马克思主义粗略地等同于共产主义,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思考的方法,而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大量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例如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马克思的旷世著作《资本论》在欧洲热卖脱销。
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提出资本主义的弊端:过度商品化、资本肆意扩张和经济理性泛滥,以上论点也得到了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赞同。
2000年新千年的交际之际,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榜首,这也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永恒性和时代性。
二:实践性胡锦涛曾说:“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题参考【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性?(1)马克思主义产⽣的历史必然性:任何⼀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思想渊源和主观条件。
经济社会根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产⼒同⽣产关系的⽭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产社会化同⽣产资料资本家私⼈占有之间的⽭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产⼒发展的桎梏,同时它还引发了劳资之间的⽭盾和⽃争。
资本主义固有⽭盾的发展,预⽰着未来社会⾰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向。
实践基础:劳资之间的⽭盾引发了⽆产阶级的反抗。
19世纪30⾄40年代发⽣在法、英、德的三⼤⼯⼈起义标志着现代⽆产阶级作为独⽴的政治⼒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起义的失败从反⾯说明,没有⾰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命的运动,这就迫切需要形成科学理论以指导⽆产阶级的解放⽃争。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千年来⼈类思想和⽂化发展中的⼀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和发展起来的。
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善于吸收⼈类⽂明成果,⽽且他们⾸先是⾰命家,他们积极参加和指导⼯⼈运动,他们毕⽣的使命都是和争取⽆产阶级和⼈类的解放密切联系在⼀起的。
这种密切联系,是他们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总之,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不仅提出了创⽴新的科学理论的任务,⽽且也从各个⽅⾯为创⽴这种理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们顺应时代要求,将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产⽣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性:马克思主义诞⽣150多年来,指引各国⽆产阶级和劳动⼈民进⾏了艰苦卓绝的⽃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亿万⼈民群众的实践,⼈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 19世纪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ABC
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谢林
BC
8、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代表是 A.托马.斯莫尔 B.昂利.圣西门 C.沙尔.傅立叶 D.诺埃尔.巴贝夫 E.易伯特.欧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2、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 C.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
统一 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
果
C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
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
学说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
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
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
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
导思想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
级
A
19、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 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
坚持
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了
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源自何处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经过几辈人的努力传播,已经被我国广大人民大众所熟知。
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属于外来文化,哲学意味较浓,理论性较强,内容对于广大普通人民大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其深奥的含义是很难被普通人民大众理解的,更别说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参与实践活动。
针对此种情况,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进行大众化传播的倡导,使人民大众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精神,进而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不仅 带有一定的政治哲学思想,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文化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思想就是回归生活世界,这个文化哲学思想使得我们在思考人类存在的问题时,思维变得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思路变得更加丰富和开放,这也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思维基础。
任何理论要想有生命力、解释力,必须要与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必须要是活生生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应该如此,也应该回归现实生活。
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的实现大众化,就一定要走进和回归现实生活。
回归生活世界,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思维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努力找寻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渐找到了一条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思路和一条能够贴近人民大众生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凸显了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的智慧。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既充分地考虑到了现实问题的解决,也充分考虑到了理论的理性发展。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分析,邓小平同志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真正符合了回归现实世界的文化哲学思想。
基于回归现实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返璞归真,是一种对人民大众的尊重,消除了人民大众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陌生感,拉近了人民大众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距离。
生活世界是由人类的所有活动长久地创造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所表述的不单单是一种理论、一种理念,也不是死板、毫无生气的知识,而是跟现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充分关注着社会历史各个领域里的日常生活的。
为什么马克思在当代依然正确
为什么马克思在当代依然正确?
有人认为马克思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他主要解读了当时资本主义的情况,现在资本主义经过自身的调整,并呈现较强的生命力,没有向马克思当时预测的方向发展,因此提出马克思的观点和主张已经“过时了”。
我们说马克思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其理论学说在当代仍然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马克思的学说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系统、严肃地评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层弊端。
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在他的学说中,区分了农业资本主义、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等,他将资本主义视作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正在走向深入。
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华尔街金融巨头对美国人民的绑架、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无不证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扩张逻辑危害的正确性。
1。
马克思主义的永恒生命力-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的永恒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审视社会历史发展问题、解决当代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永恒生命力主要体现在理论品格、当代价值、时代精神这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与活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品格。
[1]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地概括总结出来又在客观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的严整科学体系。
第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批判性,富有批判精神,她不仅批判外在的对象,而且批判自身的不足。
这种批判性的品格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公开承认、敢于剖析自身的局限,善于超越自我的局限,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最终目的是指导客观实践、改造现实世界。
客观实践不断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科学理论又深入指导客观实践的推进,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成熟和完善,同时也推动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她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几千年来思想和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类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社会思潮催生了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借鉴和吸收了新时期的这些文明成果。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自身所蕴含的理论品质和理论个性,为马克思主义追求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更新提供了精神动力,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理应具备的理论品格。
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体现在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诠释现实世界,审视现实社会,解决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在客观实际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再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与说服力,将科学理论与客观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从宏观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哲学学说。
它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
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的观点是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新唯物主义应该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来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应该在实践中证明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可以说,离开了实践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思想体系,也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它的根本点和出发点,科学解决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体系,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从研究的对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研究对象是整体世界,而不是世界的某一领域,科学正好相反。
但是哲学与科学有内在的联系、相互影响,哲学为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为哲学提供思考的材料。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把哲学变成一门真正科学的哲学。
从哲学的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革命作用,成为了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立新世界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以批判的、革命的态度无情地展开同各种伪科学的斗争,而且也要以一致的态度对待自己、反思自己和审视自己。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它的本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等本质特征。
它第一次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公然申明为工人阶级服务;它把实践当作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强调理论从实践中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为实践服务。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生命力呢?首先因为它是科学。
科学是真理性的认识,真理性认识必然会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般的科学,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和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正因为如此,它有最大的普遍适用性,就时间、空间来说,它的历史跨度和覆盖面都是最大的。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相比较,它的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学说的某些具体结论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贯穿其中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是相对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植根于实践基础之上的发展着的学说,而不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的体系。
它在创立时,吸收了人类优秀思想之精华;它在创立之后,仍保持有继续吸收人类新的优秀思想的内在机制。
运动、发展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不运动不发展就失去了生命力。
真正的科学都处在动态过程中。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整个物质世界,认识宇宙中的各种具体事物,包括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是它区别于以往哲学学派的突出之点,是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自满自足”、“以不变应万变”,是对这个学说的形而上学的曲解,是会窒息其生命力的,因而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生命力还因为,这种哲学学说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工人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成为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由于工人阶级是彻底革命的阶级,且以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己任,所以它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并自觉地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把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起来。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种错误观念剖析
马克思主义061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种错误观念剖析辛晓宁(中共铜川市委党校 陕西铜川 727000)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基础,正确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抵制当前存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的认识、观念和行为,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无用论;老生常谈作者简介:辛晓宁(1989-)女,陕西富平人,中共铜川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思维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包括全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理论在内的科学体系。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也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的重要方法论依据。
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解当前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掌握大政方针制定的来龙去脉和正确性的前提,只有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才能比较清醒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要求看待今天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才能更加自觉地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思潮无孔不入的侵蚀,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产生了疑问,甚至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存在“不信马列信鬼神”的心理,这种思想非常危险,会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的错误会导致行动的错误,因此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抵制错误的观念和行为。
人是社会动物,不可避免的受社会历史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学哲学用哲学的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会会产生一些错误思想认识,这些错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在现实生活中困惑着很多人。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地根源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地根源在当代社会,虽然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科技发展迅速,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根源于其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洞察力、物质基础和人类解放的追求。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揭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一、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洞察力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之一。
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阶级和社会关系的演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社会阶级分化日益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压迫与剥削问题引发不断关注。
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具有深入的社会分析能力。
它认为社会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剖析,预见到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
这一思想对当代社会课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物质基础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还源自于它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它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私有制与公有制之间的矛盾。
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对社会的构成、运行和转变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当代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的流动与国家间的贸易关系日益密切。
在这种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全球经济秩序的分析与批判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类解放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还表现在其对人类解放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解放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其核心是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人人平等和社会公正。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公平、正义和自由的追求依然强烈存在,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的实现,追求社会公有制的铺设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平等和共同繁荣的社会目标。
程美东:马克思主义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生命力
程美东:马克思主义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生命力●程美东 (进入专栏)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理解:从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接受的内在动力来说,中国人是从自己国家、民族的生命性延续和升华考虑而作出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以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际运用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没有脱离中国的作风、气派,而是深深地与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文化结合起来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方法论来看,当今中国人无论是认识方式、价值取向、实践风格,都基本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有无生命力;当代中国存在的诸多问题,总体上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所想超越的对象类似,中国发展的方向,总体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力;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还有没有生命力?如果抽象地、笼统地提出这样的疑问,估计很多人内心都会作出否定的回答。
的确,无论是从实际运用的角度,还是从学术界心理取向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肯定不是显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已经和正在逐渐被边缘化的理论和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表明,中国人文社科界被引用得最高的一批学者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极少,除了马克思等领袖本人之外,本土的相关学者很少。
但是,这不等于说它在中国没有生命力,就像文史哲学科虽然不是当今中国的显学,却无法否认它对于文化中国存在所具有的特殊价值、意义,无法否认其在现实中国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一样。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义理,经过近百年来中国人的阐释、宣传、运用,已经会通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它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中国人的骨髓、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已经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自觉,这一点甚至表现在那些自称为非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身上。
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没有生命力,有多大的生命力,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从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接受的内在动力来说,中国人是从自己国家、民族的生命性延续和升华考虑而作出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以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近代以降,在西方炮火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冲击下,国人开始了无奈地、逐渐自觉地学习西方的过程,但辛亥革命后中国乱象丛生、混乱无序的局面,一战的爆发及其带来的西方世界的残酷和衰败的景象,使得中国中上流社会阶层企图以西方世界为参照来改造中国、振兴中国的希望大受挫折和动摇,于是,重新设计振兴中国方案的思潮在思想界、知识界、政治界骤然间风起云涌,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他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的申明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程美东:马克思主义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生命力
程美东:马克思主义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生命力●程美东 (进入专栏)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理解:从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接受的内在动力来说,中国人是从自己国家、民族的生命性延续和升华考虑而作出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以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际运用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没有脱离中国的作风、气派,而是深深地与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文化结合起来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方法论来看,当今中国人无论是认识方式、价值取向、实践风格,都基本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有无生命力;当代中国存在的诸多问题,总体上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所想超越的对象类似,中国发展的方向,总体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力;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还有没有生命力?如果抽象地、笼统地提出这样的疑问,估计很多人内心都会作出否定的回答。
的确,无论是从实际运用的角度,还是从学术界心理取向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肯定不是显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已经和正在逐渐被边缘化的理论和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表明,中国人文社科界被引用得最高的一批学者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极少,除了马克思等领袖本人之外,本土的相关学者很少。
但是,这不等于说它在中国没有生命力,就像文史哲学科虽然不是当今中国的显学,却无法否认它对于文化中国存在所具有的特殊价值、意义,无法否认其在现实中国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一样。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义理,经过近百年来中国人的阐释、宣传、运用,已经会通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它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中国人的骨髓、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已经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自觉,这一点甚至表现在那些自称为非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身上。
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没有生命力,有多大的生命力,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从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接受的内在动力来说,中国人是从自己国家、民族的生命性延续和升华考虑而作出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以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近代以降,在西方炮火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冲击下,国人开始了无奈地、逐渐自觉地学习西方的过程,但辛亥革命后中国乱象丛生、混乱无序的局面,一战的爆发及其带来的西方世界的残酷和衰败的景象,使得中国中上流社会阶层企图以西方世界为参照来改造中国、振兴中国的希望大受挫折和动摇,于是,重新设计振兴中国方案的思潮在思想界、知识界、政治界骤然间风起云涌,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中国焕发新生命力路径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中国焕发新生命力路径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中国焕发新生命力的意义,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合,讨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承的建议。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将继续在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当前中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现阶段中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现阶段、焕发新生命力、意义、实际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挑战、机遇、研究、传承、建议。
1. 引言1.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事业的科学指南。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中国焕发新生命力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它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为中国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承,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对于中国在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朋友始终牢记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中国焕发新生命力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中国焕发新生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历史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探析【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仍是指导我们发展前进的重要思想,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与时俱进,二是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
【正文】
关注时代、关注实践、关注现实,保持对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其趋向的敏感和热忱,时刻倾听实践的呼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要旨所在。
马克思主义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最重要的是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创新精神。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特性和特质。
与时俱进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时代性,二是实践性,三是科学性。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生命力集中体现在其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三个基本方面。
深刻而全面地把握这三个方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
第一,从根本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但不是所有的理论都可以
称之为时代精神。
只有正确反映时代本质特征和进步趋势的科学理论才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应运而生的。
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矛盾和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突出地表现在他密切关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新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地总结、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新规律,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在他那个时代被不断地补充进新的内涵,获得新的活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发展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处于帝国主义战争大面积爆发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毛泽东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道路,创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风格的毛泽东思想,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和不同历史阶段的新发展,生动活泼地创造着和延续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
第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唯一源泉。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必须随之前进,人们必须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从不停止通过实践来揭示和描述现存世界及其规律,在于通过“实践批判”把哲学观念转化为实践力量、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同每个时代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植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生活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向来认为他们的学说的生命力,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生命力,存在于革命的社会实践之中。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科学命题,不仅深刻揭示了实践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而且也蕴含着作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充满无限生命力的深刻哲理。
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把“革命的实践”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
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恩格斯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2]总之,实践,尤其是工人阶级革命的社会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存在、发展的根本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源头。
离开实践这块沃土,科学社会主义之花就将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就会把社会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突出地表现在他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密切关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新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总结、研究无产阶级革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实践经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在他那个时代被不断地补充进新的内涵,获得新的活力。
在从中国实际条件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成功地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实践中,毛泽东得出这样的精辟结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些精辟之论,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完整的逻辑表达。
这一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特殊大地上发挥指导作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前提,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初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重要保证。
邓小平理论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生机勃勃地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正是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上,邓小平一贯强调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老祖宗不能丢”;二是结合实际“搞清楚”。
“老祖宗不能丢”,指的是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结合实际“搞清楚”,指的是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一切从实践出发,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继续推向前进。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根源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确认这样一个伟大的基本思
想,即认为世界不是由一成不变的事物构成的,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这就是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公开声明自己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为探索和认识真理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为人们在实践中日益接近真理开辟道路。
马克思主义最富有革命的创造精神,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不断从实践中汲取养分,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
马克思以其杰出的洞察力和罕见的思想深度,对自己生活时代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研究,吸收和改造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人类解放的方向。
其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现成的理论观点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在于为我们开辟了不断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广阔道路。
二、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是由于它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声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
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恩格斯说:“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马克思、恩格斯所讨论的具体问题、所使用的思想材料,甚至所得出的某些具体结论都有可能受制于他们那个时代而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但是这些局限性却因马克思、恩格斯所独具的反思批判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传统,而得到了消解和超越。
即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而使马克思主义不断自我超越,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质,后人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以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综上,从马克思主义独具的品质看,它的实践品质、科学品质和时代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理绝不会在某一时空中停滞不前,而必然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
具体说,它的实践性决定了能够不断创造新的理论生命;它的时代性决定了能够不断促进理论的新陈代谢;它的科学性决定了能够不断吸取新的营养。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看,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与时俱进精神,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没有列宁的与时俱进精神,就没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创立;没有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时俱进精神,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没有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与时俱进精神,就没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的与时俱进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