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率、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使用率、建筑间距
建设工程术语标准
建设工程术语标准1、什么是容积率?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小数表示。
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2、什么是建筑密度?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的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用百分数表示。
建筑密度大,说明用地中房子盖得"满",反之则说明房子盖得稀。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0mm。
(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0mm)、6M(6000mm)、12M(12000mm)、15M(15000mm)、30M(30000mm)、60M(60000mm)。
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
(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
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0mm)、1/5M(200mm)、1/2M (500mm)。
建筑规范词解释
1、什么是容积率?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小数表示。
2、什么是建筑密度?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答:(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
(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 (3000mm)、60M(6000mm)。
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
(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
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5M(20mm)、1/2M(50mm)。
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简答题部分
建筑平面群体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用图示)(图示见规划原理书P388)。
行列布置: 优:绝大多数居室朝向良好,结构施工简单
缺:处理不好会产生单调、呆板
改进: a、山墙错落 b、单元错开梯搂 c 、成组改革影响
周边布置: 优:①能形成封闭小空间,便于组织绿化、休憩地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为了迅速形成居住区绿化面貌,特别是在新建居住区,树种可以采用速生和慢生相结合,一速生为主。
居住区绿化树种配置应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可采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以及不同树 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搭配组合,以丰富居住环境。
考虑居住区各类绿化种植与建筑物、管线和构筑物的间距。
容积率与城市开发的关系《控规》p46
居住区绿地在遮阳、防风防尘、杀菌消毒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建筑密度是什么?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区别
建筑密度是什么?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区别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容积率/绿化率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是衡量小区品质的两个重要指标。
现在的房子建造的都是比较高的,当然对于房子的采光不是很好,通风效果也比较差,所以人们在购买房子的时候,都会看看房子建筑的密度以及容积率是否符合标准,那么建筑密度是什么?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区别?一、建筑密度是什么?1、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2、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40%-50%,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二、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区别?1、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概念不同(1)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
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
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2)建筑密度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2、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计算方式不同(1)建筑密度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2)容积率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建筑底层架空作为通道、公共停车、布置绿化小品、居民休闲、配套设施等公共用途的,架空层宜在2.8米至3.6米之间,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部分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房地产基础知识
1. 房地产基础知识4.1常用专业术语解释1、房地产:指房屋财产和土地财产的总和,指土地上的建筑物和附着物。
2、使用率:房屋使用面积(含墙体)与建筑面积之比。
3、容积率:规定地块上全部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4、三通一平:指地皮在发展基础上达到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的标准。
5、七通一平:指上、下水通、排污通、路通、电讯通、煤气通、电通、热力通、场地平整。
6、住宅: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物。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必须是独门独户,并应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及贮藏空间等。
7、公寓:供短期居住而带有小型厨房、厕所的建筑物。
公寓具有以下规定:(1)公寓在城市规划中一般不考虑配置中、小学校等配套设施;(2)根据人口构成的特点而设置的周转房应按公寓的要求设置;(3)根据公寓的使用要求,每套公寓的建设面积一般在下列范围内:多层45平方米,中高层50平方米,高层55平方米;(4)公寓应充分考虑社会化服务的要求。
所谓酒店式公寓即按酒店模式管理的公寓。
8、裙楼:指与高层建筑相连的附属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
9、用地性质: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一般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
10、人口密度(毛):建筑物人口与建筑物用地面积比例%。
11、人口密度(净):建筑物人口与建筑物总用地面积比例%。
12、建筑密度(毛):全部建筑物基地面积与全部建筑物总用地面积比例%。
13、建筑密度(净):某建筑物基地面积与该建筑物用地面积比例%。
14、建筑高度:指建筑物室外地平面至外墙面顶部的总高度。
烟囱、避雷针、旗杆、风向器、天线等在屋顶上的突出的构筑物不计入建设高度。
楼梯间、电梯塔、装饰塔、层顶窗、水箱等建筑物之屋顶上突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合计小于屋顶面积的20%,且高度不超过4米的,不计入建筑高度。
建筑为坡度大于30。
的坡层顶建筑时,按坡顶高度一半处至室外地平面计算建筑高度。
15、建筑平面外轮廓线:指建筑外墙面水平投影的外轮廊线。
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面积、建筑间距、建筑高度等计算方法@
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面积、建筑间距、建筑高度等计算方法1、建筑占地面积计算参照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和有关规范计算(1)单层、多层及以上建筑物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等)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3)有柱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独立柱的雨逢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4)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R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5)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二层以上建筑物出挑形成走廊、檐廊的按上述原则计算,未形成的不计算。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或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7)两个建筑物间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8)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按其柱或围护结构外围投影面积计算;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9)室外楼梯按其投影面积计算。
以下部分不计入建筑占地面积:(1)无顶盖的花架等建筑小品不计算。
(2)亭、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贮油(水)池、贮仓、圆库等建、构筑物不计算。
(3)城市公共通道不计算。
(4)骑楼不计算。
2、建筑面积计算按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划计算:(1)对高度为2.2m以下(含2.2m)的设备层不计算建筑面积。
对设备层兼作避难层的,其高度可适当放宽,由福州市城市规划局核定(2)根据福州市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高度为2.5m以下(含2.5m)的架空层(作为停车库等用途的),可不计算建筑面积。
(3)封闭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建筑容积率计算(1)在计算容积率时,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不计;但地下室作为商场或其他营业性公共场所的,应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
人口净密度
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
人口净密度= 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
建筑间距
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建筑面积密度
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
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m2/hm2)
容积率
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总面积÷ 建设用地总面积) (%)
绿化率是一个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词,准确的提法应为“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相对而言比较宽泛,大致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绿化,所以绿化覆盖率一般要比绿地率高一些。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去化率=销售套数/总套数(去化率=售出房屋数量/供应房屋数量)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1、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
2、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3、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4、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5、建筑控制高度:又称建筑限高,是指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
6、建筑密度:是指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地块面积的比例。
即: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7、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是指建筑物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8、绿地率: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9、交通出入口方位:是指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10、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停国泊位是指地块应配置的停车的车位数。
其他设施的配置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中小学、托幼、居住区级公建),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电力设施(配电站、配电所),电信设施、燃气设施等。
11、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成,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2、建筑间距系数:是指遮挡阳光的建筑与被遮挡阳光的建筑的间距为遮挡阳光的建筑高度的倍数。
13、日照标准:是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4、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
15、住宅平均层数:是指各种住宅层数的平均值,即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之比。
建筑规划各种面积计算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常用指标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3.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常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常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规划用地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代征用地、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停车位等等建筑经济指标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巉瞬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各屋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基地面积:指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该场地的面积称为基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建筑容积率:系指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
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
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绿化率: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檐口高度: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檐口”又被误叫作“沿口”一般说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的小屋面的檐口。
容积率、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使用率、建筑间距
基本建筑用语-容积率、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使用率、建筑间距容积率(Plot Ratio/Volume Fraction):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地率也是如此。
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地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公摊公摊面积的计算: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1、户型同一栋楼里一梯一户、一梯两户和一梯三户是不一样的,典式楼和板式楼市不一样的。
2、套内面积正如你所说,房子大就多点,房子小就少点3、公共设施只有楼梯和既有楼梯又有电梯是不一样的,公共设施、走廊越多公摊就越大。
4、建筑规模楼梯高度越高公摊越大。
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摊比例:多层:8%——15%小高层:10%——20%高层:15%——30%建筑密度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占用地面积比例的一个概念建筑密度大,说明用地中房子盖得"满",反之则说明房子盖得"稀"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建筑密度不可能超过1,一般不会超过40-50,因为用地中还需要留出很多面积作为道路\绿化\广场\停车等等。
建筑经济指标
建筑经济指标包括那些规划用地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代征用地、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停车位等等建设用地面积(Construction land use acreage):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总建筑面积gross building area: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建筑面积covered area:指建筑物各屋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以上(含)的永久性建筑。
基地面积area of base:指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该场地的面积称为基地面积;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建筑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系指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
例如:在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
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绿化率greening rate :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檐口高度Cornice height: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檐口”又被误叫作“沿口”一般说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的小屋面的檐口。
容积率、建筑密度与层数的关系
? 什么是容积率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例:某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32000㎡,总建筑面积
为53000㎡,那么此项目的容积率是多少?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53000÷32000≈1.66
? 什么是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某项目用地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
2万平
容积率
2
建筑密度
60%
日照间距
1.5
?
R=C·H
R=2
H=R/C=2/60%=3
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容积率=20000 ×2=40000
楼间距=13.5米 建筑底面积=750平
THANKS FOR YOUR TIME. 感谢聆听!
前提:各栋建筑的层数相同,且单栋建筑的各层建筑面积相等
某项目用地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
2万平
容积率
2
建筑密度
40%
日照间距
1.5
?
R=C·H
R=2
H=R/C=2/40%=5
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容积率=20000 ×2=40000
楼间距=22.5米 建筑底面积建筑的各层建筑面积相等
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前提:各栋建筑的层数相同,且单栋建筑的各层建筑面积相等
某项目用地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
2万平
容积率
2
建筑密度
20%
日照间距
1.5
?
R=C·H R=2 H=R/C=2/0.2=10
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容积率=20000×2=40000
楼间距=45米 建筑底面积=500平
建筑专业术语
1、规划用地:规划批准的可以使用的土地。
2、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或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层高2、2米以上(含2、2米)。
3、总建筑面积:指小区内所有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外包围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尺寸的总和。
4、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成套商品房(单元房)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5、使用面积:一个使用单位扣去墙体面积之后剩余的净面积。
6、套内使用面积:是指各房间使用面积的总和。
7、共用面积:指住宅楼内为住户方便出入、正常交往、保障生活设置的公共走廊、楼梯、电梯间、水箱间、楼层间、厅等所占面积的总和。
8、套内墙体面积: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加上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的面积。
9、阳台建筑面积:封闭式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非封闭式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0、产权登记面积:是在房屋竣工后由测绘部门对已建成的房屋进得实地测量之后所得到的面积。
11、面积使用率:使用面积总和与建筑面积之比;一个使用单位的使用面积和一个使用单位的套内建筑面积加上该使用单位的分摊面积之比。
12、建筑密度(建筑覆盖率):是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即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13、建筑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14、绿化率:绿化用地与规划用地面积之比。
15、面积计算公式: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绿化率=绿化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使用率=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6、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17、道路用地:规划区域内道路的占地面积。
18、红线:指在地形地图上划分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的界线,以标明其合法的位置和范围。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控制指标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控制指标1、容积率:是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积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地块开发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2、建筑密度:是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即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X100%建筑密度是控制地块容量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3、绿地率: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地(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率(%)。
绿地率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4、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率(%)。
5、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建筑间距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没、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常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6、日照标准:是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7、日照间距系数:是指依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8、用地红线: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9、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即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即为建筑红线,任何建筑物(包括台阶、雨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10、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是指建筑控制线与道路红线或道路边界、地块边界的距离。
11、建筑控制线:是指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12、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13、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建筑规划各种面积计算
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常用指标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3.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m22)4.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
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联排别墅为0.4~0.7;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18层高层住宅为1.8~2.5;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 的计算公式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 的主要指标。
计算建筑物 的总建筑面积时, 通常不 包括 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密度 的表示公式为:建筑面积密度 =(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m2/hm2) 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 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 的值是无量纲 的比值, 通常以地 块面积为 1,地块内建筑物 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 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 的主要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道路红线规划 的城市道路路幅 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 它 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 车和行人交通所需 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 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 的宽度; 种植行道树所需 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线外侧退后建设。
根据城市景观 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 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 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 的使用强度, 公 式为:人口净密度 =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 /hm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 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 的住 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 的主要依据: 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 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日照标准 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 的托儿所、 日照标准中 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
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 定 的日照标准日受到 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
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照射 积累计 的大小以及阳光中紫外线 的效用高低。
1993年 7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 联合发布 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GB50180 93)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已作了明确规 定;其中,规定日照标准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规划管理主要控制指标
规划管理主要控制指标随着现代城市规划制度的建立和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已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每项工程的建设不仅要满足自身功能的需要,而且对城市的布局形态、环境质量、城市交通、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左邻右舍的相关权益等产生影响。
因此,把局部的、单个的城市建设工程,纳入全局的、整体的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就十分重要。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控制的指标内容有:建筑物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包括日照标准、消防安全、卫生防疫、施工安全、空间关系等因素)、建筑退让、建设基地绿地率、基地出入口和交通组织、建设基地标高、建筑环境管理、各类公建用地指标和无障碍设施等。
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住宅日照标准四项主要控制指标的情况。
1、容积率容积率是指建筑基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建筑面积总和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指标。
容积率过低,会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容积率过高,又会对城市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一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筑容积率过高,建筑体量过大,容易造成对周围建筑特别是北部或下风向的建筑日照、通风和绿化自然条件的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负面效应在居住区尤为明显。
二是对人工环境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地区供水、供电、通讯、排水以及道路交通容量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供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建筑容量过大,相应市政配套设施的需求量和交通发生量超过供应能力和承受能力,会造成需求与供应的失衡。
反过来,容积率过高也会影响建设项目效益的正常发挥,同时,城市的综合功能和集聚效应也会受到影响。
2、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基地总面积)×100%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建筑用语-容积率、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使用率、建筑
间距
容积率(Plot Ratio/Volume Fraction):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地率也是如此。
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地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公摊
公摊面积的计算: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
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
1、户型同一栋楼里一梯一户、一梯两户和一梯三户是不一样的,典式楼和板式楼市不一样的。
2、套内面积正如你所说,房子大就多点,房子小就少点
3、公共设施只有楼梯和既有楼梯又有电梯是不一样的,公共设施、走廊越多公摊就越大。
4、建筑规模楼梯高度越高公摊越大。
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摊比例:
多层:8%——15%
小高层:10%——20%
高层:15%——30%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占用地面积比例的一个概念建筑密度大,说明用地中房子盖得"满",反之则说明房子盖得"稀"
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建筑密度不可能超过1,一般不会超过40-50,因为用地中还需要留出很多面积作为道路\绿化\广场\停车等等。
总建筑面积
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
之总和。
在住宅建筑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方法是: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4)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和附墙囱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设面积。
(7)住宅建筑内的技术层(放置各种设备和修理养护用),层高超过2.2米的,按技术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独立柱雨蓬,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多柱雨蓬,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9)突出房屋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0)两个建筑物之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使用率
使用率是房地产市场上一个约定俗成的参考指标,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使用率可以反映出商品房使用面积的大小,具有一定参考性。
板楼:80%(大约);塔楼75%(大约);写字楼70%(大约);商场65%(大约)。
使用率与人流量密切相关,人流量大的地方,使用率低。
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得公用建筑面积。
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
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
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一般,得房率在7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即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建筑间距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城市规划特别是在详细规划中对建筑间距有很严格的要求。
主要是根据日照(南北向建筑)、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综合考虑确定。
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规定多层建筑之间的建筑左右间距最少为6米,多层与高层建筑之间为9米,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为13米。
这是强制性规定。
韩国的建筑间距不同,由于土地属于个人私有,每个地块都要充分利用,所以多层建筑之间多为1米。
建筑间距系数:指遮挡阳光的建筑与被遮挡阳光的建筑的间距为遮挡阳光的建筑高度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