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情趣化
语文情趣化教学

教例
师:(打开书,指着图画里的鱼)亲爱的孩子们, 这是什么呢?
生:(齐声)这是鱼。
师:不是的,你们看见什么?(看学生没有反应, 追问)你们看见的究竟是什么呀?
第一节
古代语文教学情趣观发展的历史
一、上古及先秦两汉时期:
这是语文教学情趣观的初创时 期,代表人物为孔子和王充。
孔子的情趣化教学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孔子本人在从教过程中,始终带有 强烈的情感倾向
第二,孔子以身作则,是一个乐学的典范 第三,在教育理论上积极提倡乐学乐教的
观点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乐学乐教
语文情趣化教学
李晓燕
绪论
绪论
一、什么是语文情趣化教学? 二、语文情趣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三、语文情趣化教学的理性思考 四、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语文情趣化教学?
所谓语文情趣化教学,就是“使 语文教学变得更富有情趣一些。
“情趣”的涵义
“情趣”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语文 教学中与这个词语意义相近或相关的所有 内容。 “情趣”一词包括了“情”和“趣” 两个方面的涵义。“情”字所涉及的有: 情感、情绪、情调、情爱、情怀、情味、 情境、热情和激情等
“美”是余映潮课堂教学的灵魂。因为 有“美”,余老师的课就是一首诗,含蓄、 动人;因为有“美”,余老师的课就是一 支曲,轻快、美妙.
余映潮的课堂教学以板块式思路为主, 一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组合。所谓“板块 式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 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 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和教学 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语文教师 怎样上好新学期第一节课
高一新生语文颇具创新的经典第一课
同学们,大家好: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 你们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 年的第一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语文课 不讲课本上的东西,咱们随便聊聊怎么样。 既然是聊,当然还得有聊的主题,思前想 后,我还是决定同大家聊五个方面的内容: 古有“仁、义、礼、智、信”,讲的是如 何修身养性,今我独创“缘、趣、意、信、 方”说的是如何学习和学好语文。(奇怪 吧,这是什么意思,且听我慢慢道来)
浅谈言文结合情趣盎然-如何让高中文言课堂变得有趣味

浅谈言文结合情趣盎然-如何让高中文言课堂变得有趣味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但是,高中文言文课程却是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枯燥性,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那么,如何使高中文言文课堂变得有趣味呢?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让言文结合情趣盎然。
一、情境教学,轻松愉悦地学习高中文言文是一门需要通过大量记忆与阅读的科目,因而在学习这门科目时不少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
但是,人类天生喜好情境化学习,也就是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更加轻松和愉快。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促进知识的有效传授和掌握。
在文言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可以安排一些情境,如让学生在课前阅读一些相应的背景知识,然后对于一些重要的词句必须给予深入解释,而其他的则可以进行模拟演练。
同时,也可以安排一些实际场景来进行模拟,如让学生去想象自己在明朝时期的经历,为了生存需要如何学习文言文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的更轻松,也能提高他们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二、文化交流,破解课堂沉闷在现代教学中,文化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多元化的思考和学习。
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课堂的破解,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这门语言。
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语言交流等等。
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让学生讨论文言文中某一部分的精髓,发掘其中的含义和寄托。
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元文本的创编来进行文化交流。
通过多元文本的创作,可以可以让学生发挥其创造力,引导他们挖掘细节,从文化历史和语言中找到共同点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使高中文言文学习变得有趣味,也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
三、语文活动,互动体验文化之美语文活动来自于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乐趣中体验文化之美,同时获得知识的感受和愉悦。
新课标要求下初中古诗文的情趣化教学

新课标要求下初中古诗文的情趣化教学【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标要求下,如何实现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情趣化。
首先介绍了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情趣化教学的意义,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随后从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了新课标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要求,提出了情趣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了文学欣赏活动并进行了实践。
最后总结了情趣化教学的评价标准,阐述了其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展望了未来的教学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理解,促进初中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探索适合当代学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教学、情趣化教学、新课标、实施策略、情景模拟教学法、文学欣赏活动、评价标准、促进作用、教学发展。
1. 引言1.1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初中古诗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目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不够高,往往觉得古文难懂、枯燥乏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情感投入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活跃度。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以情趣化教学为主要手段,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使古诗文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启发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1.2 情趣化教学的意义情趣化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往往存在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记忆等问题。
而情趣化教学则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古诗文,增强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如何在小学中进行情趣化的语文教学

试论如何在小学中进行情趣化的语文教学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感知,从根本上真正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以及艺术性,可以使情境教学最终成为促使课堂生动活泼的主要途径。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本身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决定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学生的投入与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而情境教学则是针对儿童蕴藏着的学习主动性,把儿童带入情境,强化学习动机。
关键词:小学生;情趣化;语文教学一、要做到以“物”激“趣”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掘出以“物”激“趣”的教学手段,即直观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可运用实物、简笔画、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教具教学。
其中的实物图片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比如在苏教版中有一篇《小松树和大松树》,就可以用绿色的卡纸剪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姿态优美。
这样孩子一定会觉得比较有趣。
这也要求低年级的老师不仅要能说会道,还要会写会画。
还有上《花瓣飘香》一课时,就可以很巧妙地用美术字来写课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同时也与课文的内容很吻合。
二、要做到以“景”激“趣”1.可以创设生活情景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以及模拟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出儿童的学习兴趣。
尽量做到把汉语拼音转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喜爱的童话故事等。
这样学生觉得有趣并且记得很牢。
2.可以创设音乐情景课文通过音乐的渲染会更容易地把学生带到情景之中。
通过音乐这种形式极易激起儿童在情感上的共鸣,老师可以把音乐与课本两者相互结合起来,锻炼儿童的视觉和听觉,会产生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
通过音乐来创设情景,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配套朗诵、乐曲,也可以是老师自己的弹唱以及学生本人的演唱。
3.可以创设表演情景儿童都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那些富有情趣的形象,可以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好奇心和乐趣,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养成。
根据课文需要,可以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自己向往的角色或者是身边熟悉的角色。
“情趣化”作文教学探讨

“情趣化”作文教学探讨张文杰山东省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266300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和辅导中深深体会到:激发情感、拨动心弦、富有趣味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一、生活寻趣。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牛命。
引导学生作文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牛活、人物现象,是作文教学的坦途大道。
教学中,要鼓励学牛“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
如春天来了,组织学生到校园、到农村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引导学牛想一想哪些是书上没有讲到的、还发现了哪些问题,都一一记在小木子上。
再议一议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对联等内容,画一画或者写一写心中的春天。
最后做一做,将自己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做成标木;指导学生用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或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贴在纸上,再用水彩笔进行修饰点缀,做一份漂亮的贺卡;还以春天为主体,做一张别开牛面的手抄报。
把画好的画、拼成的图案、做好的手抄报,带到班里贴在墙上,装扮教室。
精心制作的贺卡,填上最衷心的祝福,送给最敬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
通过这样作文活动,使学牛感受到春天是美的,在牛活中寻找到了作文的乐趣。
二、实践凝趣。
积极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实践活动中休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牛作文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信心的好方法。
如开展“小鬼当家”、“买一次东西砍一次价”、“让妈妈(爸爸)感动一次”等生活实践活动,以丰富写作的素材。
乂如组织作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牛当小记者、编辑手抄报,组织学牛举行优秀作文讨论会集体评价作文,指导学牛给自己的作文画插图等等,让学生把作文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动手乂动脑、动心、动情,极大地凝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开放活趣。
教学中,要尽力整合作文资源,分解作文的难点,开放作文的视野,布置一些灵活多变、动手动脑、趣味性强的题目,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如指导学生把数学习题编写成数学小故事,把观察实验写成实验小论文,把家庭学校生活编写成顺口溜,把诗歌改写成文章或把图画改写成文章,把看到的电影故事写成文章等等。
小学中年级语文的“情趣”教学

小学中年级语文的“情趣”教学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情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情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对学生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中年级语文的“情趣”教学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注重情感教育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维活跃,在感情方面也非常丰富。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教育。
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感出发,让学生在课文中认识到美、善、正等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
在情感教育上,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使之变得更加温馨、愉悦、优美。
可以通过布置语文角、悬挂语文作品、丰富多彩的语文展示墙等形式,让学生在欣赏中产生对语文的喜爱。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语文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语文知识竞赛等,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求知欲和热情。
三、注重文学情感的渗透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优秀文学作品,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情感体验。
选择一些小诗、散文进行解读,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到古典文学的魅力;选择一些小故事、童话进行讲解,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
在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体验、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关注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情趣”教学的必然要求。
如何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趣?

如何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趣?让语文学习“活”过来:探寻趣味自学的最有效路径语文学习,作为基础学科,却常常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
如何能将语文学习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探寻的课题。
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让语文学习更有趣味的有效路径:一、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场景,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1. 情景式教学: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文化背景相结合,通过设计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
例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成完整的中秋节赏月场景,让学生能感受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2. 游戏化教学:将语文学习融入游戏,例如,用“词语接龙”的方式学习成语,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绎课文内容,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学习兴趣。
3. 项目式学习:将语文学习与现实问题或社会议题相结合,进行项目式设计。
例如,以“文化传承”为主题,进行古诗词创作、汉字书法等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语文魅力。
二、应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1.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辩论、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地提问、自主探究,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例如,进行采访、调查、写作等活动,提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挖掘文本的魅力,赋予语文学习更深的意义1. 崇尚文本的内涵和价值:将语文学与人生价值、社会责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沉哲理和人生启迪。
2. 关注文本的时代性: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热点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与时代现状之间的联系,提升文本的现实意义。
3. 挖掘文本的多样性:将语文学习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文本相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四、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思维语文自学的边界1. 利用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播放等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体验的载体。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多元文本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让他们接触不同风
格和题材的作品,培养对不同文学形式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文学鉴赏课程:安排专门的文学鉴赏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运
用、意境表达等,让他们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3.诗词赏析:通过教学经典诗词的赏析,让学生领略古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培养他
们对诗词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4.创意写作: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让他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他们
对语言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5.文学活动和比赛:组织文学朗诵、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和朗诵来感受
文学作品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和表达能力。
6.艺术欣赏课程:开设艺术欣赏课程,介绍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从多个
角度感受艺术的美感和情感表达方式。
7.古典文化传承: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
艺术价值,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表达情感和思想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语言艺术的魅力和美感。
小学语文课堂中情趣教学应用分析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中情趣教学的应用分析摘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提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谓兴趣,指的是主体主动探究某项事物或者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和积极反应。
对于有兴趣的事物,人们会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地探索它、研究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并对该事物产生感情。
因此,情趣也同样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教学课程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索课题内容,进行情感和情境体验,展现探索成果,不仅会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而且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变得愿学、乐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趣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16-01一、学生学习方式情趣化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爱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听说读写,耐心倾听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独特理解、体会和感受,从而提高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略和具体步骤,自主调节学习速度。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发问,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集思广益,扩展思维,从而增加学习的情趣。
二、学生学校生活丰富化第一,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补充。
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对生活不断产生新的感悟。
学校可以开办学生广播电台、组织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组织访问老红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第二,农村小学要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学生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
学生在农村小学学习和生活,可以更深入的感触大自然,在这种便利条件下,快速的学习生产和生活的常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迅速适应社会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语文教学情趣化研究——讲究教学艺术,打造情趣课堂

太 苦 太 乏 味 。这 其 中 的 一部 分 原 因 不得 不 归 咎 于 一些 教 师 。 因为 许 多 教师 不 注 重 情趣 教 学 ,课 堂死 气 沉 沉 , 学生 备 感 厌 教 学 的情 趣 化 ,让 学 生享 受 学 习 的 快乐 。作 为语 文 教 师 ,应
片 断 一 : 肖一 航 的 妻子 庄 敏 两 次 去 找德 高望 重 的 商会 梁
用 了 穿越 时 空 法 ,让 学 生 发挥 想 象 ,对 桃花 源 中人 进 行跨 时
诗 意 语 文 使 人 流 连 忘 返 … … 运 用 之 妙 ,存 乎 一 心 , 我 们 每
一
个 语 文 教 师 都 要 讲 究 教 学 艺 术 , 打 造 情 趣 课 堂 , 让 学 生 同 意 自己假 期 学跆 拳 道 ;说 服 朋友 不 要 因 某件 事 伤 心 ;说 服
“ ”上语文 。 爱
如 一 语文 老 师 设 计 了这 样 一 堂 口语 交 际课 ,训 练 学 生 的
二 、善 于 导 趣 、激趣 心理 学 家 的研 究发 现 ,知 识 的 获得 ,对 未知 的 了解 构成
说服 技巧。他利用 《 忌 讽齐王纳 谏》的讽谏 艺术 导入 , 邹
然 后 让 学 生 观 看 电视 剧 《 恕 》 的 视 频 片 断 , 并 同 时 思 考 了人 最 大 的精 神 享 受 。但 是我 们 经 常 听 到许 多 学 生抱 怨 学 习 宽
故事引趣 、语言激趣 、问题导趣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 学 生 的思 维 被 激 活 ,情 感 被 点燃 的时 候 , 一个 具 有 磁 性 的
2 思考 题2 肖一 航 为什 么 能够 劝说 成 功 ?有 哪些 技 巧值 得 情趣 课堂 就 生 成 了 。[如 有 位 语 文 教 师 借鉴 电视 娱 乐 节 目的 :
文言文的情趣化教学

文言文的情趣化教学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文言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由于文言文的语言是文言,学生难以理解,因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趣并不高,有的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应把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放在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上。
下面我就结合本人的教学体验,谈一谈初中文言文情趣化教学的具体操作。
许多老师上文言文一律采用串讲的方法,教师在台上讲得龙飞风舞,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
单一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思维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趣,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1、帮助学生过好诵读关,切实使学生了解每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落实课文的背诵要求。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1.诵读感悟法封建社会从童蒙入学集中识字后,便开始训练诵读。
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教育家叶圣陶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可见,诵读是文言文教学很好的方法。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言篇目都是美文。
它们语言精练,风格各异,或质朴凝练,或优美华丽,或含蓄委婉,或直白豪放。
它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较好的材料,也是学生提高语言素养的重要载体。
这些篇目或记人叙事,或抒怀说理,均为历代名家之精品,其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美、音韵美,只有通过诵读的再创造,让口耳开放起来,让心灵开放起来,在诵读中去感悟玩味,不断“反刍”,不断加深,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才能为作品所感染,直至爱不释手,掩卷遐思。
诵读美文,培养美情,掌握美法,感悟美思,厚积薄发。
试论语文的情趣教学

家?2 . 刘兰芝起初为何没有答应嫁给
太守 儿 子?3刘 兰 芝殉 情 的真 正原 .
如何做 到教 与学 的通透 呢?我们
知 道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 , 单独 的 强调某一方面而孤立另一方面都是 片 面的。应该明白教学 的过程是教师与 学 生互动 的过程。教 师不能脱离学生 而唱独角戏 ,搞满堂灌 。还得注意学 生是学 习的主体 ,教师是为学生 的学 而教 ,一切为学生服务。学生是知识 的接受者 ,也是知识 的开拓者 , 教师 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通 透要通过情趣来
去。如 同庄周化蝶 ,孰蝶孰我 ,难以 分解 。 自然也要求教师对 自己的教学
激发学生 的兴趣 ,因为答案不是唯一
的 ,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例如 在 《L 孑
雀东南 飞 中可以提出这样几个研讨 》
型的问题 :1刘兰芝究竟为何离开焦 .
内容了然 于胸 ,如庖丁解牛 ,游刃有 余 , 出能进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的 能 备课 。除 了在思想感情上寻找情感 因
包办,有些是代替不来的。有些课文
挥 主导作用 ,这里重在导,而非 主体
上的作用 。通过教师的引导 ,激发学
生学 习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 的参与意
识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 得轻松 ,愉快。 作为一名语 文教 师 , 怎样发挥 老
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与激发具有多元 智能学生的 求知欲望 ,挖掘其智慧潜能 ,使有着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 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 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
下 ,生动活泼 、积极 主动地学 习 ,在趣味 中获 知,在 求知中得趣 , 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双
数 设
试 论语 文 的情趣 教 学 纛 张绍斑 夸 Nhomakorabea文 忠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情趣化探究

中 学 语 文 情 趣 教 学 是 一 个 内容 丰 富 而 复 杂 的 课 题 , 从
理 论 上 说 , 以从 教 育 学 、 理 学 、 学 、 学 、 艺 学 、 可 心 美 哲 文 社
会 学 等多 学科 角 度进 行思 考 , 可 以从 教学 发 展历 史 上进 也 行 探 究 ; 实 践 上 说 , 以从 教 学 条 件 与 环 境 、 的与 要 从 可 目
知 识 教 学 和语 文 实 践活 动 教 学 等不 同教 学 内 容探 寻情 趣
化 教 学 的 基 本 策 略 。探 寻 限 于 篇 幅 , 文 结 合 教 学 实 际 , 本
隽 永 、 清 幽 绝俗 的 自然 美 意 境 中 , 产 出物 我 合 一 、 或 生 神
游万 里 的情 趣 。无 论 是 名 山大 川 还 是村 落 炊 烟 ; 论 是 I, 元 日月 星 辰 , 还 是 花 鸟 鱼 虫 ;无 论 是 鸟 语 花 香 般 的 声 . 培 养 审 美 情 趣 为 重 点 , 持 灵 活 以 坚
性 和 原 则性 、 内与课 外相 结 合 , 多元 性 逆 向性 思 维 , 课 以 鼓 动 、 发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 引 导 学 生 欣 赏 中激 发 情 趣 , 启 在 在 启 发 学 生 思 考 中 培 养 情 趣 . 在 帮 助 学 生 感 知 中 提 高 情 趣 , 到 教 师 善 教 、 生 乐 学 、 学 相 长 的 目标 。 达 学 教 关 键 词 :中 学语 文 阅 读教 学 情 趣 化
化 可 以将 人 简 单 传授 知 识 上 升一 个 高 度 , 变一 个 境 界 , 演 拓 展 一种 空 间 . 辟 一 片 园地 , 课 堂 不 仅成 为 探 求 知识 开 使 的殿 堂 、 生 交 流 的舞 台 。 且 是 陶 冶 高 尚情 操 和 人 文情 师 而 趣 最 理 想 的 空 间 .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学 语 文 阅 读 情 趣 教 从 中 学 的 重点 落 在 审美 情 趣 培 养上 。 《 学 语 文 教 学 大 纲 》 出 :培 养 审 美 情 趣 , 要 是 中 提 “ 主 以课 文 作 为 凭 借 。 ” 美 的 存 在 形 式 而 言 , 学 语 文 教 材 就 中 涉 及 自然 美 、 术 美 、 会 美 和 科 学 美 。 艺 社 中 学 语 文 教 材 中 表 现 多 姿 多 彩 自然 美 的 写 景 状 物 文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四化”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四化”《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么进行语文教学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语文教学的自由化二、语文教学的情趣化新课程的改革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是学生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情感;二是学生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其中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已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洋溢着情趣的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我的做法是:。
⑴寻找趣点,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有些课文,细节描写真实、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其“趣”所在,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如《月亮的心愿》中月亮笑什么?愁什么?《雪孩子》中雪孩子哪里去了呢?《小松鼠找花生》中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这些“趣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引导学生玩味其中,既能帮助他们开启思维,读懂课文,又可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⑵激发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有滋有味。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课堂上让他们适度地“动”起来,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
如教学《两只小狮子》,我要求学生四人小组为单位,排练表演,我扮演观众对懒狮子进行采访,让他说说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将来怎么做。
这项活动使学生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三、语文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是最能够体现个性,最适宜培育个性的学科。
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一,思维情感活动样式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阅读后获得的感受自然各有差异,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如在教人教实验版《画家乡》时,我问学生:你觉得青青的家乡草原怎么样?很美,你怎么表达对草原的情感?有的学生说:《草原就是我的家》(歌曲)蓝蓝的天空飞彩霞,挥动鞭儿唱起歌,骑上我的小红马,草原就是我的家。
以人为本、坚持走情趣化语文教学之路

以人为本、坚持走情趣化语文教学之路攀枝花市第五小学熊勇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叫熊勇,是攀枝花市第五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
就是因为普通,所以大家不认识我!本学期有幸来上语文教学研讨课,其实我内心很复杂,喜忧参半,喜的是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大家帮我找缺点,促使我进步,忧的是怕上得太差,让领导和同事笑话。
当得知是说明文时,我更显得有些犹豫了。
要知道说明文在我眼里一直都是呆板、枯燥、乏味的,我最不擅长的就是写说明文了,何况现在还要教。
不管怎么样,毕竟自己年轻,我想年轻就要面对挑战,什么事先接了再说。
其实教书以来,我一直有个格言,那就是“以人为本,坚持走情趣化的教学之路。
”我想要是说明文也能上出情趣来,学生岂不是很高兴。
于是对教材的解读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
一、单元解读:人教版五年级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在导语部分即提出要求,在课文学习中主要通过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说明方法,在口语交际中、习作中则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里让学生归纳本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
通过这一条明晰的线索串起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全面推进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训练重点。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前几学期出现过的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发展。
目的是一方面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而后者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因此,教学时应注意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的整合意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等有机整合起来。
也谈小学语文情趣教学

关键词 : 小学语文 ; 情趣教学 ; 方法
促进 , 有效教学 。例如 , 在学习《 狼 和小 羊》 这一童话故事时 , 教 师可 以巧 妙 地 将 小学 生酷 爱 的流 行 动 画 片 《 喜 羊 羊 与 灰 太狼 》 搬 入课 堂 , 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 紧密的联系 , 可 以让 学生 将 自己想象成动画片里的某一个小羊 , 与森林之王灰太狼进行
通过表演 的形式呈现出来 。 艺术表演体现的是对 文章或者故事 的深入理解与诠释 ,这其 中蕴含 的是对所学 文章 的情感投 入 , 教师可 以通过采用表演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首 先 , 让 学生通过 阅读感受与体会 文章 的主 旨核心 , 然后 以 自己的理解 将其展现 出来 ,其 中体现着学 生内心深入真 实的思想感情 , 以 及真实 的内心体验 。 在这一过程 中, 教师充 当的是引导者 , 就好 似电视剧拍摄现场的导演一样 , 教师在指导学生表演过程 中要
’
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 ,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教学 课堂 , 让学生通过 在多媒体提供 的图画 、 视频与音乐 的背景下 , 形 象 地理解知识 , 掌握知识 , 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 , 以 此来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 。 学生在一个充满 图画的形象世界里 必然会感受到学 习语 文的乐趣 , 提 高学 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 小学语文作为一 门基础性的文学科 目, 在学 生的成长过程 中发挥着举 足轻 重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 的教学方法 ,
兴趣爱 好贯穿在课堂教学 中 , 发现二者之 间的联系 , 以便 相 互
学生学习语文 的积极 性 ,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 对学生的正 确引导 , 达 到 最佳 的教学效果 。 根据学生的兴趣 、 爱好 和特点 , 采取情趣教学方法不
“三情化”才是语文课堂的活力之源

能, 能够点燃 学生的感知力 、 想象力 、 思考 力、 创造
力。”
首先要挖掘与呈现教材中的这两个 点, 这
是语文课堂的活力前奏。
( ) 二 未成 曲调 先 有情
在中小学各学科 中,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趣 的。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教材中多数都是文艺性作品,
到” ) 。
与地上的街市有哪些不同呢? 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 身,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法布尔的《 中有这么一段 蝉》
话: “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 , 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 它来到地面以前 , 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
师: 到底是九十 , 还是九十不到?
生 :齐声) ( 不到。 师: 不到?从哪里知道?
富多彩、 方式的灵活机智、 生成 的主体多元来定义与 建设的 , 而很少有从教学 内涵与本质来探究的。笔 者认为 , 语文“ 三情化” 教学才是课堂活力的根源 , 即
情趣 化 、 境 化 、 怀化 。 情 情
一
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中二十多种斑纹“ 受到造物主的青
睐, 被无比酎 亡{ 会 , 、 I垄 制”赞美了大自然神奇 的生命力 j i 与无穷的创造力。王尚文教授说 : “ 好的语文教材 , 应
从 19 97年第 3 教育研究》 期《 发表了叶澜教授 作为一种课堂形态进入了人们的视听。进入新世纪 后 ,活力课堂” “ 随新课改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
追求与课堂模式 。在后课改语境下 , 出现 了众多不
其中多半又是名家名篇 , 优秀诗文。 不仅, 、 J 戏剧曲 说
的《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一文后 ,活力课堂 ” “ 就 折有致、 ^人 , 引 胜 诗歌、 散文丰富蕴藉、 灵动多姿 , 不 少议论文、 说明文也蕴涵丰富, 妙趣横生。 议论文如鲁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语文课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由于教材内容的单一和教学方法的传统,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常常感到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为了提高语文课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受到浓厚的语文味儿,教师需要运用一些新颖的课堂方法和活动。
本文将介绍一些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希望能给语文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设计各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以古代宫廷为情境,让学生扮演宫女或太监,体验古代宫廷生活,感受古诗词的风韵和意境;在教学古文时,可以以古代书院为情境,让学生扮演古代学子,亲身体验古代读书写字的氛围,理解古文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并熟悉语文知识,增强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二、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使用游戏元素和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文游戏,如语文知识抢答、语文趣味大挑战、语文文学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和欢乐。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设计一场古诗词接力赛,让学生根据提示快速接龙,感受古诗词的优美与隽永;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可以设计一场阅读推理游戏,让学生在推理猜谜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游戏化教学,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实践体验法实践体验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的生动和有趣。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开展一场写作大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语言规范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情趣化(讲座稿)各位老师:上午好!一、语文情趣化教学的意义根据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老师长期探索情境教学,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地克服了“注入式”教学的种种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感知,并协调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平衡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使情境教学成为促使儿童生动活泼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
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
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儿童蕴藏着的学习的主动性,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
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认为,从脑科学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重情趣”应放在首位。
他说:“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他从理论上对情趣的作用、产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我国六七十年代的教学,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提倡“知识就是力量”,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们发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于是提出一个口号,叫“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都没有了,自然也包括能力。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的那种模式已不复存在。
这无疑使广大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
情趣是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之一,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因此,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趣,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成功的课堂自然也应该是充满情趣的。
二、语文情趣化教学的前提1、情是什么?首先是对学生有情,其次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
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又说:“热爱孩子是老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学生渴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
如果教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幸福、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公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也就是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了。
清代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喜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师生和谐共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平静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心情不舒畅,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思维活跃,当然也谈不上创新。
2、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
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
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
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全是缺点,甚至愤怒。
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你可能找不到一个你真正满意的学生,找不到一个你认为优秀的学生,你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
”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不要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同样的人”。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
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却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陈景润是著名的数学家,教学却不受学生欢迎。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您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
”这位母亲微微一笑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
”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先生说:“这就是正确的人才观。
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具有这样的人才观。
”是参天的大树,就让成为栋梁之材;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之后,才彻底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真正做到了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学习都感到快乐,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3、蹲下来看学生。
老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
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学生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
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
因为泰戈尔说过:理解是爱的别名。
承认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承认孩子是在不断犯错误,纠正错误中成长的,没有什么错误不能容忍的。
有时我们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完美,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们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根本不能领会老师的用心良苦,教育的艺术在哪里?诚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
”因此,课堂上,我们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
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
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和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 “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五个词,你只念错一个,了不起!”请你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课文的经验。
”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
它是学生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于永正老师说:“要说我的教学还有一点特色的话,那就是重情重趣,无情无趣的教学永远不会是成功的教学。
”南斯拉夫教育家弗鲍良克说一句话:“对每个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令人生厌的教师。
”但是在现行的教学评比制度下,在考试的压力下要做到老师让学生喜欢可真是不容易。
我们只能淡化“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考试成绩一览表”带给我们的负担,淡化教育的功利意识,洒脱一些,做个让孩子喜欢的老师。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学是那些通过教师的组织、示范、点拨和激励,引发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兴趣盎然、情感投入,真正能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
因为它不但能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不再有厌倦的感觉。
这既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也是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秘诀。
大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正如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三、语文情趣化教学的策略(一)以“物”激“趣”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而感觉器官参加得愈多,认识得也就愈鲜明、确切。
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掘以“物”激“趣”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可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教具教学。
实物图片非常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我记得郑贞老师在教学苏教版的《小松树和大松树》时,就特意用绿色的卡纸剪了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姿态也很美,就象黄山的迎客松一样。
我想那一节课孩子一定觉得很有趣。
因为那节课既不是学校公开课,也不是年段公开课,只是我随意走到她的班上,就发现这么美的板书,真是心灵手巧啊!因此,我就想,作为低年级老师不仅要能说会道,还要能写会画。
还有胡云老师上《花瓣飘香》时就很巧妙地用美术字来写课题,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与课文的内容也非常吻合,因为《花瓣飘香》这篇文章就是赞颂了一位小姑娘关爱长辈的美好心灵。
备《石头书》一课时,我发现“雨痕”、“波痕”、“化石”等词不好理解。
利用周末时间,我上网查找资料,可是花了两个多小时,还是找不到“雨痕”、“波痕”的化石图。
动物和植物的化石比较容易找到,我选择了三幅图,分别是“三叶虫”化石图,“小鱼”化石图以及最近出土的“恐龙睡姿图”,然后打印下来。
第二天,我上课时,通过展示仪把图片投到电视上。
同学们对“小鱼”化石图比较容易辨认,但是对于“三叶虫”化石就很陌生,还把恐龙睡姿图有的说是鸭子,有的说是小鸟。
大家都睁大眼睛惊奇地看着电视,虽然,下课铃声响了,但他们的神情还是那么专注,那一刻,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
因为,这三幅图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课后他们就会到图书馆、到书店、上网刨根问底,弄清“地壳是如何运动的?”“为什么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汪洋?”“恐龙和三叶虫为什么会灭绝?”“哪些石头书还有哪些学问呢?”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教材《石榴》一课时,我特意到超市买了一个熟透的石榴,石榴的表皮粉红粉红的,剥开里面一粒粒籽儿晶莹透亮,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前几周,教学汉语拼音d时,书上画了个大鼓,教参里还配了个口诀:“鼓声ddd”,鼓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必须有个直观形象的认识,我就准备了个玩具鼓,课上一敲果然发出ddd的声音,那学生就记牢了这个字母的发音与鼓声相似。
孩子们也觉得饶有趣味。
如果我们的眼里只有分数,只有做不完的、评讲不完的练习,只有考试,那么我们的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可言,学生感到厌学,老师也厌教。
如何兼顾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教学情趣化是比较好的途径。
(二)以“景”激“趣”1、创设生活情景。
以教师语言的描绘,模拟生活中的情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奇心强等特点,我在课堂上尽量做到把汉语拼音知识转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喜爱的童话故事等形式。
这样学生学得有趣记得又牢。
比如,我在教拼音aoe的书写时,这样说:“刚才,小朋友认识了拼音家族的三个拼音宝宝,不仅认清了他们的长相,还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拼音宝宝和小朋友玩了这么久了,它们该回家了。
谁会知道他们的家叫什么?”我就在黑板上画了四线三格,我边画边让学生数一数几条线,几个格,学生回答;四条线,三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