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书所见》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舟夜书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2. 理解舟夜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内涵;3. 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4.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舟夜书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2. 舟夜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舟夜书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2. 如何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并引出舟夜书这本经典文学作品。

第二步:讲解背景知识1. 舟夜书是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所著,全名为《警世通言·舟夜语》。

2.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在《警世通言》中写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

3. 舟夜书是冯梦龙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一个晚上发生在船上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

第三步:阅读理解1. 学生自主阅读舟夜书,并根据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总结等)进行阅读理解。

2.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隐喻和象征意义。

第四步:文化内涵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舟夜书中的文化内涵,如江南水乡文化、爱情观念、人性探索等。

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方式,探究这些文化内涵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五步: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对舟夜书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如何展开思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第六步:课堂展示1.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化内涵分析的能力;2. 学生写作表达的能力;3. 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表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读通诗句,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通过诗句展开想角。

3、背诵、默写诗文。

教学重点:根据诗句领略作者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几首古诗及所表现的画面并伴随舒缓的音乐。

)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古诗。

大家知道,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历一颗璀灿的明珠,诗人常常用短短的几句话、几十个字就把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处处迷人的景致生动地再现于我们的眼前。

随着诗人的笔,我们今天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呢?让我们来学习《舟夜书所见》。

请把课本翻开到79页。

2、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二、解题,简介作者。

1、你知道“舟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这样理解?(根据学生答强调“书”在这里是写、记的意思。

)2、你能为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吗?你怎样了解到的?三、学习《舟夜书所见》。

过渡:诗人能将他在黑夜里见到景色写成一首小诗,这景色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1、读通全诗。

(将读落到实处,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获得帮助。

)(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请同学之间互相听读,指出对方的错误并帮助他(或她)改正。

2、在读的过程中,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如果有,看看这幅图能帮帮你吗?(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看图读诗,体会诗意。

(展示诗人笔下的“情境”、形象对照诗文的“语境”,从而丰富学生的“心境”。

)3、小组研读,品味词句,感悟诗情。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调控,指导读懂诗意,读好诗句。

重点扣住渔灯从“一点萤”到“满河星”的变化让学生领略诗中情境的美妙与神奇,体会诗人比喻之精妙。

(这一环节重点把握在读中悟,在读中品。

)4、美读诗文。

(多媒体课件出示动态画面伴随音乐。

)过渡:看到这样一幅绝妙的水上夜景图,我情不自禁地跟着诗人一起吟诵(1)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读。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案标题:舟夜书所见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舟夜书所见》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舟夜书所见》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提问学生是否有过在舟上夜晚阅读的经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理解:1. 分发《舟夜书所见》的文本给学生,要求他们默读一遍。

2. 以小组形式讨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每个小组提出一个观点,并向全班展示。

3. 整合学生的观点,引导他们理解文章的主题是关于孤独和思考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解释作者如何通过描写舟夜阅读的情景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批判性思维:1.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在夜晚的舟上进行阅读,以及这种环境对阅读体验的影响。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否成功传达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们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用理由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写作练习:1. 要求学生根据对《舟夜书所见》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评价。

2. 提供写作指导,包括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以及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互相修改彼此的作文,以提高写作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结:1. 回顾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总结学生对《舟夜书所见》的理解和感受。

2. 强调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以及批判性思维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作用。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舟夜书所见》这篇文章,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技巧。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以及思考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教案旨在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义。

(2)学会通过诗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3.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新。

3. 将诗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会诗文的内涵。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叶绍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舟夜书所见”吗?请大家谈谈对这首诗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主翻译诗文,理解诗文的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舟夜书所见》。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写在日记中。

3. 思考:如何将《舟夜书所见》的意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巩固程度。

行船忆往——《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行船忆往——《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是一篇讲述作者在夜航时,所见所闻所想的文章,文字简洁优美,语言深邃饱满,堪称一篇优秀的散文。

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将这篇文章进行讲授呢?以下是本人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 能够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3. 能够深入思考,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并掌握写作技巧。

2. 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1. 阅读《舟夜书所见》,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2. 分析《舟夜书所见》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3. 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

4. 独立思考与感悟,写一篇自己的散文。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教师呈现一张夜航的图片,让同学们先想象自己乘着小船,在水面上漂流,闻着湖泊的气息,听着船变的声音,看着星月交辉。

继续讲述夜晚的水乡,带领学生了解散文。

2. 阅读理解(边读边思考,边写边记忆)整段朗读一遍。

让学生自己分别标出文章的段落和标点,再讲解生词,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看点说出来。

3. 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的主体结构和基本特征)文章开头情景描写,中间为作者的慨叹,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散文的结构模式。

学生例如自己思考这篇散文为什么这样写,有哪些让我们感动的地方。

4. 写作技巧(明了散文的写作技巧)散文有三要素:心理,对象和语言。

教师讲述散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何处理对象的结构与情节的关系,如何运用语言来让文章显得有生命力。

5. 体验写作(想象,表达自己)每名学生写一篇散文《我与夜梦船》或其他自选写作,要求情感真,文字美。

可事先教师准备素材,如照片、音乐、影像等等。

六、教学评价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成果和过程进行评价:1. 是否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2. 是否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3. 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够感悟自然之美。

4. 作文中文字的使用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连贯。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案一:舟夜书所见教案(主题: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欣赏舟夜书所见的诗歌作品。

2. 能够学会运用基本的诗歌鉴赏技巧,如用诗意互补、形象意象等方法解读诗歌。

3. 能够自我表达,通过创作一首以“舟夜书所见”为题的诗歌来展示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内容:1. 介绍舟夜书所见的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按照时间顺序,从舟夜书所见的第一首诗开始,逐一进行诗歌鉴赏。

3.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主题、意象、修辞手法等,并分析其深层意义。

4. 带领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思考,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5.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尝试创作一首以“舟夜书所见”为题的诗歌,并在班内进行分享。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展示与舟夜书所见相关的图片或诗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2. 介绍舟夜书所见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3. 阅读第一首诗歌,导读、解释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核心意思和诗意互补的手法。

4.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思考。

5. 整理学生的见解和感受,帮助他们发现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诗歌的多重含义。

6. 继续阅读下一首诗歌,按照同样的步骤进行诗歌鉴赏,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

7.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作,要求他们结合之前的诗歌鉴赏经验,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并进行班内分享。

鼓励学生展示个人风采,同时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的能力等。

2. 书面作业评价:收集学生的诗歌创作,并对其内容、表达、诗意互补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舟夜书所见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或创作比赛,展示他们的诗歌才华和理解能力。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散作满河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当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重点词语的意思。

3. 诗文意境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意象转换。

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内容、背景及重点词语。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欣赏法:品味诗文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五、教学准备:1. 诗文文本:《舟夜书所见》。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

3. 教学课件:包含诗文内容、重点词语、意境分析等。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夜晚的江面,渔船上的灯光。

2. 引导学生欣赏图片,谈谈自己对夜晚江面的印象。

3. 教师简介诗人及其背景。

二、学习诗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诗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诗文内容,解释重点词语。

3. 学生跟读,体会诗文节奏。

三、背诵诗文(10分钟)1. 学生自主背诵。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背诵心得。

3. 集体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背诵心得。

二、深入学习诗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意境。

2.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教师总结,点拨诗文意境。

三、欣赏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欣赏其他描写夜晚江面的古诗。

2.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人的表现手法。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一些常用的文学鉴赏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欣赏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和记忆。

2.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文学鉴赏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和表达。

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舟夜书所见》的原文和注释,相关背景资料,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舟夜书所见》,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舟夜书所见》的作者、背景和基本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舟夜书所见》,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朗读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纠正发音和语调的问题。

(3)教师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提高记忆和表达能力。

3. 内容理解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文学鉴赏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诗中的景色、情感和意境。

(2)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yín yíng)。

微微风簇(cù chù)浪,散作满河星。

1.我能用横线给括号里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能用“/”画出诗歌的节奏。

3.我能根据诗歌,填一填。

《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朝代的,描写的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河上美景。

4.发挥想象,写一写。

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5.读一读,描写夜景的其他诗。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词《舟夜书所见》课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词《舟夜书所见》课程教案

《舟夜书所见》课程教案年级:小学二年级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舟夜书所见》。

2. 通过阅读和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并背诵古诗。

3.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朗读、感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1. 古诗《舟夜书所见》的朗读音频。

2.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内容及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星空美景和夜晚河面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夜晚看到过哪些美丽的景色?有没有写过或者读过关于夜晚的古诗?3. 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清朝诗人查慎行写的古诗《舟夜书所见》,看看他是怎样描述自己在船上的所见所感的。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教师播放古诗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跟随音频轻声跟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3. 教师逐句解释古诗的大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三、深入解读,感受意境1. 解读第一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引导学生想象夜晚河面上孤灯独明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孤独与寂静。

2. 解读第二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微风吹拂河面,波光粼粼的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笔下的动态美。

3. 提问:诗人在夜晚的船上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背诵古诗,拓展延伸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2. 教师提供几首描写夜晚的古诗,如《静夜思》、《枫桥夜泊》等,让学生欣赏并尝试比较不同诗人对夜晚的不同感受。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夜晚的景色,尝试写一首关于夜晚的小诗或短文。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感受来理解古诗的意境,而不是简单地解释诗句的意思。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导言导言的目的是引入读者,概述本文的主题和意义。

二、舟夜书所见教案的意义二级标题是具体阐述本教案的意义。

2.1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对于阅读失去了兴趣和习惯。

舟夜书所见教案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舟夜的阅读环境,创造出一个有趣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2 丰富知识和提高素养通过舟夜书所见教案的安排和选择,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其素养。

舟夜书所见教案选取的书籍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舟夜书所见教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在舟夜的环境中通过阅读文本,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舟夜书所见教案的实施步骤三级标题是具体阐述本教案的实施步骤。

3.1 选择合适的书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书籍作为舟夜书所见教案的阅读材料。

书籍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来确定,既要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3.2 安排舟夜的时间和地点舟夜书所见教案需要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晚上或周末是比较适合的时间段,选择一个静谧的环境,例如教室、图书馆或者书店。

3.3 创造有趣的阅读氛围在舟夜的环境中,需要创造一个有趣的阅读氛围。

可以使用灯光、音乐等元素来营造出一个舒适且专注的阅读环境。

3.4 提供引导和互动在舟夜中,学生需要有目标和方向。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阅读材料。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互动活动,如讨论、分享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考。

四、舟夜书所见教案的评价和改进四级标题是具体阐述本教案的评价和改进。

4.1 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收集学生的反馈来评价舟夜书所见教案的效果。

例如,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增强、阅读能力是否提升等。

4.2 教师的观察和总结教师在实施舟夜书所见教案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观察和总结。

《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理解诗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体会感情。

假如你就是哪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4、感情朗读。

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舟夜书所见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听:寒声孤独、寂寞感:动客情。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教案主题:《舟夜书所见》教案对象:大班幼儿教案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夜晚船上的情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幼儿体验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观察和描述夜晚船上的情景。

2.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生动描述夜晚船上的情景。

2.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1.夜晚船上情景的图片或视频。

2.《舟夜书所见》诗歌的文本。

3.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幼儿展示夜晚船上情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见过的夜晚船上的情景,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生动描述。

二、朗读诗歌(5分钟)1.向幼儿介绍《舟夜书所见》这首诗歌,让幼儿听一遍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语气,让幼儿更好地体验诗歌的美。

三、解读诗歌(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解释一些生僻的词语。

2.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四、背诵诗歌(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背诵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鼓励幼儿大胆地背诵,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1.让幼儿谈谈他们学习这首诗歌的收获,引导幼儿体验诗歌的美。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夜晚船上的情景的感受,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夜晚船上的情景充满了好奇,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描述,通过朗读和背诵,他们对诗歌的韵律美有了更深入的感受。

同时,他们也能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生动描述夜晚船上的情景,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教案教学设计中,我们要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夜晚船上的情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舟夜书所见》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能通过阅读和想象,感情诗的意境、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朗读、感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知作者
1、今天,余老师和大家学习一首古诗,相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得到进步和提高。

2、这首诗就是——(板书:舟夜书所见)请同学们齐读诗题,感谢同学们嘹亮的嗓童,请看看余老师的手势再读一遍诗题。

(手势突出“舟夜“和”书“,以及”书“和”所见“之间的停顿。


3、读了诗题,聪明的小朋友能不能从中了解到一些诗的内容呢?(在教师的手势提醒下,学生回答:一夜晚,诗人在船上把看到的景色写了下来。

只有可能学生对“书”的意思产生联系,教师以“书写”一词引导学生理解。

)突出“所见”一词,并在课题下的
“所见”一词下划横线。

4、那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请大家把书翻到89页,谁来告诉大家?(可以由经常读课外书,识字多的同学说出“棵”、“慎”、“行”的字音。

实在不会就查字典)(教师板书:查慎行)诗人棵慎行,同学们认识吗?这样吧,我们这儿有一段关于诗人查慎行的介绍,咱们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你知道了什么?)
[点评:导题快慢,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依照读题情况,用手势点拨,领悟了题意,丰富了语感,进而自主了解作者。

]
二、整体感知,读正确读流利。

1、在学习古诗前,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对学生学情地及时把握)
2、那咱们就来读读这首古诗吧。

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流利,自由读,开始吧!
3、(出示课件)指名读。

(评价:感谢学生们地大胆朗读)
4、正音:
1)见:x i a n。

回忆《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 i a n)牛羊。

“读字。

再读一读这行诗,(指名:多读,再齐读。


2)萤:(y i n g)后鼻音,保(c u)平舌音,读字,
再分读一读这两行诗。

(渗透节奏感。


5、邀上你的好伙伴读。

(评价:感谢好伙伴地友情朗读,善于捕捉诗的节奏美,)
6、读(评价、感谢同学们正确流利地朗读)
7、教师指着“所见”一词,诗人看见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重在对古诗地了解和感受。


(评价学生有自己的感受)
[点评:关注真实地学情,落实“实”字。

把新的学习,建立在自己的学习和方法上。

不走过场,生字正音。

带入每一行诗,再读,教师的角色正确定位于“平等者的首席”,抓住题眼“所见”一词,引导学生整体感情。

]
三、精读品味,有方法指导的想象体验。

1、到底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色?为了进一步学习古诗,下一步,我们该干什么?回忆我们在第二组课文学到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抓“理解重点词句”与“理解”的途径,主要有: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结合生活实际等等)
2、小组合作学习,几个同学凑在一块,[先读一行,再找一找重点词,,说一说作者看到的景色,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修正。

咱们就这样读一行,找一行,说一行,一行一行地学习古诗,(学生小组学习时,教
师适时参与,和学生共同感受“漆黑无月”,“闪烁微光”,“层层细浪”,“水里的微光散开,,星光跳动”,兼顾每一个学习小组,表扬小组合作学习好的)
3、全班交流
1)(出示课件:前两行及配图)指名读,多指名,说说重点词语,谈谈自己体会,适时出示“孤光”一词,读词,解词,孤零零的感觉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联系第一行诗,轻声读一读,边读边体会。

指名说一说,读一读。

(评价学生时应与其产生共鸣,并致力于培养语感,景象美韵律美,)而且这点光怎么样?(板画)齐读第二行,出示“萤”字,读字,解字,小朋友平时见过萤火虫吗?什么样的?把你告诉到的读出来,范读。

指名读。

男女生读。

组织学生评价。

(指导学生评价,可以说出自己听读时的感觉,也可以谈自己的朗读建议。


2)(出示课件,后两行及配图)方法同上。

出示“簇”,读字,查字典,解字。

(边板书)当微风吹拂河面,泛起层层波浪,怎么样了呢?齐读第四行,出示“散”字,读字,解字。

什么散开了?散成什么样儿了?(引导学生依图展开想象)(评价:感谢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带来了富有童趣的体验,)指名读,评价,小组读。

4、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作者见到的景色,你们呢?想不想身临其境呀?让我们随诗人一起走进如诗的美景。

(出示动画课件)
5、交流感受
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评价感谢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理出自己的情感,图画形成的轨迹,即“学习之法”、“语感形成之法”。


6、,(出示配音课件)范背
7、自由背、作手势、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点评: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回忆,选择阅读方法,小组合作,读一行,找一行,说一行”,讨论学习,全班交流,体会,感受诗意,诗境,让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到了体现,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朗读课文从正确到流利地有感情,情感体验活动逐步加深,体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引”是教学效率的可靠保证。

]
四、延伸拓展,自主学习
1、诗美,景美,学生的背诵更美!真是一群会想象,爱学习的小精灵!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选择下面的学习内容。

2、(出示课件)指名说学习内容。

“小练笔”、“学
古诗”这些内容有难度,看看哪位勇敢的同学愿来尝试。

3、学生分组。

[点评: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延伸拓展以教材、课堂教学为桥梁,向课外语文,生动语文延伸,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内因,鼓励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主动获得更广的知识。

]
板书设计;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孤光萤
簇散
[点评:这堂课三个主要特点:
“实”是这堂课的第一个特点,体现在1、处处关心学生的学情,关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2、以读为本,不走过声,层次分明,且一次有一次的目的。

3、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生发问题,又在思考、想象、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这一堂课的又一特点。

“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标准》)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读、自司、讨论、交流,教师则以学习伙伴的角色,注意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落实语文实践,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

这堂课的第三个特点是:对话过程情真意切,这归功于余老师具备丰富的语文涵养,扎实的语言功底,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她首先自己走进文本,走进学生。

其次能根据学生的困惑,巧妙地“点”、“拨”、“引”架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把课上到学生心上。


注:此堂课荣获市第四届园丁杯竞赛语文学科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