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海水的年龄和停留时间汇总
海潮汐时间表
海潮汐时间表
海潮汐时间表
一、低潮
1.每日的第一次低潮:一般在清晨4点至5点之间。
此时,海水会最低,海岸线上凸起的潮滩也会变成斜坡,使海水使得海水不能进入岸边浅滩,放置船只和任何结构。
2.中潮:一般在清晨10点至11点之间。
这时,海平面会达到最高点,
潮滩就会完全消退。
湾或港口也会充满汽水,这时才能进入深水和存
储物资。
3.第二次低潮:通常在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1点之间。
这时,海水位
会下降到最低点。
无可进入或者排水的浅水区港口,该时段中才能畅通。
二、高潮
1.每日的第一次高潮:一般在清晨7点至8点之间。
海水会开始抬高,
逐渐低洼处海水开始上升,进入深水港口或河流冲刷潮滩。
2.月潮:一般在晚上7点左右。
此时,海平面会达到最高点,紧邻海岸
的潮滩会完全消退,湾、港会充满汽水。
3.每日的第二次高潮:一般在凌晨4点至5点。
海水会慢慢涨起,当海
水高涨到最高点,深水陆岸之间的船只才能进出,滩礁与海岸之间的
小艇也能出航。
三、平潮
平潮又称海平面常数,是一个定义潮汐中海水的平均水位统计的术语,通常在海洋某一定点沿潮汐潮滩形成的海洋上的平均水位。
常数的变
化可以表示潮汐的位置,时间,月和季节的变化。
平潮也可以把潮汐
表示在图形上,或者可以用数字表示,如:3英尺高潮,即潮汇潮水高
达3英尺。
此外,由于地球自转,季节和天文影响,构成不同之理论
潮汐,以及所有影响海洋水位的潮汐因素,以便根据它们制定实用和
科学潮汐预报。
中国海水分级
中国海水分级摘要:一、海水概述二、中国海水分级标准三、各级海水的特点及应用四、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五、海水环境保护正文:一、海水概述海水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自然资源,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约71%。
海水是混合了多种溶解物质的水体,包括无机盐、有机物、微生物等。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我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广阔,海水资源丰富。
二、中国海水分级标准根据我国的《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海水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一类海水: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直接接触的场合,如游泳、海滨浴场等。
2.二类海水: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非直接接触的场合,如渔业、海水淡化等。
3.三类海水: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有限接触的场合,如近海养殖、海滨4.四类海水:不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接触的场合,但可用于工业、农业等。
5.五类海水: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完全避免接触的场合,如深海开采、海底储藏等。
三、各级海水的特点及应用1.一类海水:水质优良,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直接接触的场合。
在保持海水原生态的基础上,可开展海滨旅游、游泳等活动。
2.二类海水:水质较好,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非直接接触的场合。
可用于渔业资源开发、海水淡化等。
3.三类海水:水质一般,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有限接触的场合。
可用于近海养殖、海滨游乐等。
4.四类海水:水质较差,不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接触的场合。
可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
5.五类海水:水质恶劣,适用于海洋生物和人类完全避免接触的场合。
可用于深海开采、海底储藏等。
四、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渔业资源:海水是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含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海水养殖业发达。
2.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将海水转化为可供人饮用的淡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3.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有机物,可用于提取溴、镁等化4.能源资源:海水是海洋能资源的重要载体,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海水潮汐时间表
海水潮汐时间表
海水潮汐时间表是指一份用来记录海水潮汐的时间表,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海洋的潮汐规律。
海洋潮汐是一件自然现象,但它也是一件复杂的现象,所以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掌握它。
根据海洋潮汐时间表,人们可以了解到潮汐发生的时间,以及潮汐强度是如何变化的。
海水潮汐的时间表通常分为潮汐高度图和潮汐时间表两大类,一般而言,潮汐高度图上展示出一天当中潮汐变化的情况,潮汐时间表则通常为24小时的短期潮汐变化时间。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潮汐变化的节奏,就能更好地制定出适合情况的潮汐预报。
海水潮汐时间表对人们有着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潮汐的强度,也能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及时地做出合理的潮汐预报。
特别是在一些近海作业、航海和捕捞等需要特别注意潮汐的活动中,海水潮汐时间表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计划航行时,船长必须根据海水潮汐的时间表来选择最佳的出海时间,以及在航行途中的改航方案,以避免受潮汐影响而出现航行不安全的情况。
此外,潮汐时间表不仅可以帮助航海,还可以为海岸冲淤作出贡献。
它可以帮助海流模型的设计,大大提高模拟得准确性,以及更好地分析海洋流动行为以及沿海沉积物的运动规律。
最后,海洋潮汐还可以为滩涂建设提供理想的环境,以及针对海岸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的管理和预测。
总之,海水潮汐时间表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有效地了解海水潮汐的强度和变化,从而帮助人们更
安全地进行航海,同时还对海岸环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许海水潮汐时间表只是一份普通的表格,但它能够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关于它的重要作用。
关于海的知识
关于海的知识广泛而深远,涉及自然科学、地理、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关于海的基本知识点:1. 海洋的定义:海洋是指地球表面上广阔的、相互连接的海洋区域,通常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和北冰洋。
2. 海洋的面积: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3. 海洋的深度: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公里,但最深处可以达到10公里以上,如马里亚纳海沟。
4. 海洋的组成:海水主要由水、溶解的盐分和其他矿物质组成,其中盐分主要是氯化钠。
5. 海洋的循环:海洋循环包括物理循环(如洋流)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等),它们共同维持着海洋的生态平衡。
6. 海洋生物: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鲸鱼,都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7.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丰富,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矿物质、药物等。
8. 海洋环境问题:海洋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如过度捕鱼、海洋污染、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升等。
9. 海洋保护: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各国和国际组织正在采取措施,如建立海洋保护区、减少塑料垃圾排放、限制过度捕鱼等。
10. 海洋研究: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科学,涉及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多个方面。
11. 海洋与气候:海洋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它能够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影响降水等。
12. 海洋的探索: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从古代的航海家到现代的深海潜水器和卫星遥感技术,都在不断扩展我们对海洋的认识。
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广阔的领域之一,人类对它的了解仍然有限。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海洋的认识将会越来越深入。
化学海洋学复习题
化学海洋学期末考核题型填空题(约20分)单项选择题(约10分)正误判断题(约10分)概念解释(约15分)简答题(约35分)化学海洋学常识性数据1、标准海水的实用盐度通常为35;其氯度为19.475‰。
2、海水的总碱度约为2.3mmol/L;其中碳酸碱度所占比例最大。
3、海水的pH范围约7.5-8.5之间,所以海水一般呈弱碱性,一般认为海水得pH主要受二氧化碳体系的控制;陆地水一般呈弱酸性。
4、海水的离子强度约为0.7(单位?);密度约为1.025(单位?)。
5、化学海洋学最关注在海水中停留数天的悬浮颗粒。
6、钾40对海水中放射性贡献的百分比。
7、海水中平均停留时间最长、最短的元素及其停留时间。
8、海水中水的平均停留时间。
9、海水的更新时间。
10、到目前为止,海水中被鉴定的有机物大约占到50%。
1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及其在海水中的含量。
12、海水的平均深度近4000米,最大深度约11000米;风混合层深度约40米,真光层深度在200以内,温跃层下缘深度0米(极锋处)~1000米(赤道附近);13、海水垂直方向上的混合强度远远弱于水平方向。
海水中分子扩散系数、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涡流扩散系数的数量级。
14、海水中的氮元素95.2%以溶解氮气的形式存在,而氮气生物与化学惰性突出。
15、海水体系中DIC、DIP、DISi、DIN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所占比例。
问答题(部分示例,具体考核内容以各章知识点为准)1、请多角度概括海水的化学组成。
2、为什么(相对于大西洋而言)太平洋深层水中硅的富集倍数,高于氮和磷。
3、河口海区水体化学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海水中生源要素水平分布的典型特征是什么?请解释该分布的成因。
5、请解释海水化学物质的来源和维持海水化学组成恒定的机制。
6、什么是元素在河口水体中的保守和非保守行为;它有哪几种类型,并分别解释;影响元素非保守行为的因素是什么?7、简述18O或氘的纬度效应及其成因。
大海小知识10条
大海小知识10条一、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
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平方公里。
二、海洋深度最深的地方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达到了约11,034米的深度。
三、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体长可达30多米,重量可达到200多吨。
四、海洋中的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海洋的热带雨林”。
五、海洋中的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影响产生,周期为大约12小时26分钟。
六、海洋中的海水盐度平均为3.5%,即每升海水中含有35克盐。
七、海洋中的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据估计,海洋中的物种数量可能超过100万种。
八、海洋中的珊瑚礁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九、海洋中的鱼类是人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吨的鱼类被捕捞。
十、海洋中的热带风暴和台风是海洋中最强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能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广阔的领域之一,其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性不容忽视。
了解海洋的一些小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这片浩瀚的蓝色领域。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覆盖着地球的大部分表面,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达到了约11,034米的深度。
这个深渊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深不见底。
除此之外,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体长可达30多米,重量可达到200多吨。
这些巨大的生物在海洋中独自徜徉,令人惊叹不已。
海洋中的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海洋的热带雨林”。
珊瑚礁是由珊瑚动物的骨骼积累而成,吸引了大量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栖息其中。
海洋中的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影响产生,周期为大约12小时26分钟。
潮汐的变化对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中的海水盐度平均为3.5%,即每升海水中含有35克盐。
这种高盐度的海水使得大多数生物无法在其中生存,只有适应了海水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繁衍。
大海退潮时间表
大海退潮时间表大海退潮是海洋潮汐现象中的一种,是指海水由涨潮状态逐渐转变为退潮状态的过程。
大海退潮时间表是记录大海退潮时间的一种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海洋潮汐现象。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大海退潮时间表的相关内容。
一、大海退潮的原因大海退潮是由于地球上的引力产生的潮汐力的作用,以及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的影响。
当地球和月球、太阳的引力相互作用时,会形成一个潮汐隆起。
当海水受到潮汐力的作用,就会发生涨潮和退潮的现象。
而大海退潮正是潮汐现象的一部分。
二、大海退潮的周期大海退潮的周期与月球的运行周期有关。
一般来说,大海退潮的周期为12小时2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从一次涨潮到下一次涨潮之间,大约需要12小时25分钟的时间。
这个周期对于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海洋的潮汐现象。
三、大海退潮时间表的制定大海退潮时间表是基于天文观测和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的。
通过观测月球的运行轨迹、地球的自转速度等数据,并结合数学模型,科学家可以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海退潮的时间。
这些计算结果会被整理成一张时间表,供人们参考使用。
四、大海退潮时间表的作用大海退潮时间表对于海洋活动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重要。
例如,对于海上交通来说,知道大海退潮的时间可以帮助船舶合理安排航行时间,避免潮汐对船只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海洋渔业来说,大海退潮时间表可以帮助渔民选择最佳捕捞时间,提高渔获率。
此外,大海退潮时间表还对于沿海旅游和海滩娱乐等活动的安排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大海退潮时间表的使用方法使用大海退潮时间表时,首先要了解所在地的经纬度和当地的时区,以便根据时间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和转换。
然后,在时间表中找到对应日期和时间的大海退潮时间,根据时间表上的数据,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海退潮情况。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预测,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六、大海退潮时间表的更新由于地球和月球、太阳的运动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大海退潮时间表也需要不断更新。
海水的龄和停留时间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海 水 龄 的 定 义 03 海 水 龄 与 停 留 时 间
的关系
02 海 水 停 留 时 间 04 海 水 龄 和 停 留 时 间
的意义
Part One
海水龄的定义
海水龄的概念
海水龄是指海水的年龄或形成时间 海水龄与海洋环流、水团运动等密切相关 海水龄的测定方法包括同位素分析、化学分析等 了解海水龄有助于研究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等
THANKS
汇报人:XX
大陆架海域:海水龄一般较小,因 为这里的水循环较快,水体更新频 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极地海域:海水龄较大,因为这里 的水循环较慢,水体更新较慢。
大洋中脊和深海盆地:海水龄较大, 因为这里的水循环较慢,水体更新 较慢。
Part Two
海水停留时间
海水停留时间的概念
定义:海水在海洋 中停留的时间,即 海水从某一深度流 动到另一深度所需 的时间。
海水龄的测量方法
同位素稀释法:通过测量海水中稀有稳定同位素的比例来计算海水龄
放射性同位素法:利用海水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自然衰变规律来计算海水 龄
化学示踪法:通过测量海水中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计算海水龄
海洋环流模型法:利用海洋环流模型和海表温度、盐度等观测数据来估 算海水龄
海水龄的地理分布
赤道附近海域:海水龄较小,因为 这里的水循环较快,水体更新频繁。
海洋环流研究:海水龄和停留时间与海洋环流密切相关,通过这些数据可 以深入了解海洋环流的变化,预测气候变化趋势。
渔业资源管理:海水龄和停留时间的分析有助于评估渔业资源的状况,制 定合理的渔业管理制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海边游泳前要了解潮汐规律
海边游泳前要了解潮汐规律海边游泳是许多人夏季休闲的首选活动之一,清凉的海水和沙滩上的阳光吸引着无数游客。
然而,在享受海水乐趣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海边的潮汐规律。
了解潮汐规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全游泳,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规划海边活动,避免意外发生。
本文将介绍海边潮汐规律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家在海边游泳前做好准备。
潮汐是海洋中由于地球和月球引力作用而引起的周期性涨落运动。
潮汐规律主要受到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影响,每天都会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在海边游泳前,了解当天的潮汐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潮汐规律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最佳的游泳时间,避免潮汐变化带来的危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潮汐的周期。
一般来说,潮汐的周期是大约6个小时12分钟,即从一次高潮到下一次高潮或从一次低潮到下一次低潮的时间间隔。
在这个周期内,海水会有涨落的变化,潮汐的涨落幅度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选择在潮汐涨落较小的时候游泳可以减少海浪的影响,提高游泳的安全性。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潮汐的高潮和低潮时间。
高潮时海水位较高,低潮时海水位较低。
在高潮时游泳,海水深度适中,适合进行各种水上活动;而在低潮时,海水深度较浅,可能会有礁石、浅滩等障碍物裸露在水面上,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因此,选择在高潮时游泳是比较安全的选择。
此外,潮汐规律还会影响海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在潮汐变化的过程中,海水会形成潮流,潮流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潮汐的涨落情况。
了解潮流的方向和速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游泳的技巧,避免被潮流冲走或者迷失方向。
总的来说,海边游泳前要了解潮汐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潮汐的周期、高潮和低潮时间以及潮流的方向和速度,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游泳活动,确保游泳的安全性和乐趣性。
希望大家在享受海边乐趣的同时,也能够注重安全,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祝大家在海边游泳中玩得开心!。
潮间带
实验五 大型海藻标本制作与保存
预习报告 熟悉大型海藻标本制作的方法(文献-教案) 实验目的 学习大型海藻蜡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材料工具 1、潮间带采集的完整的底栖海藻 2、每组:托盘(1个),镊子(1把),纱布 (32开,2块),道林纸(16开,4张),吸水 纸(50张),铅笔 公用:水桶(海水:淡水=1:1)1桶,标本夹1 套,绳子
实习地点——大连星海公园海滨
北纬38.87 东经121.56 海岸线长800余米, 海滩总面积为4.1万 平方米 沙滩为沙粒卵石 混合 滩底近岸多为沙 砾,约100米外为 岩石。
实习地点——大连星海公园海滨
Photo by N. Gong 2009-10-04
集合地点
不可以迟到 啊!!!
4、石沼、潮池(tide pools)
• 退潮后,在凹陷的地方常常有 一些海水没有流出去,就形成 一个个像小池塘的池子
Photo by N. Gong 2009-10-04 17:05 spring tide
5、岩礁海岸潮间带生物生存策略 (survival strategy )
失水(water loss): 温盐变化(temperature & salinity) 摄食(restriction of feeding) 海浪(wave shock) 生存空间(space) 人类影响(disturbed by humans)
潮间带
2、中国沿海潮汐类型
• 正规全日潮-一天一 涨一落(平均24.8小 时) • 不正规全日潮 • 正规半日潮-一天两 涨两落(平均间隔 12.4小时) • 不正规半日潮
中国沿海潮汐类型
3、潮间带类型
根据生物的生境及其基底性质
岩礁海岸,为潮间带生物最繁茂的区域,主要有各种固着 生物和不活动方式生物,如海藻、多种海螺、小藤壶、贻 贝、牡蛎、腹足类、软体动物和蟹;在热带海域广泛分布 珊瑚礁; 沙质海岸,由于底质的不稳定性和缺乏合适的附着基质, 生物种类较少,主要有虾、蟹、蛤类及软体动物等; 泥质海岸,大多形成广阔的泥滩,泥内富含有机质。其中 潮上带在热带为红树林沼泽,温带为长有海草的盐沼滩; 潮间带主要有软体动物(如泥蚶、乌蛤等);潮下带有多 种虾类及甲壳动物等; 河口潮间带,生物具有广盐性、广温性、耐低氧性,并以 碎屑食性为主。如美洲巨蛎、鳗鲡、锯缘青蟹及贻贝等。
海水盐度季节变化规律
海水盐度季节变化规律: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夏季盐和温度较高,冬季盐和温度较低。
具体来说,有以下规律:1. 冬夏渐变:在冬季,黑潮表层海水的盐度通常在1.15左右,而在夏季,盐度会上升至1.30左右。
2. 梅雨季节影响:梅雨季节会影响黑潮表层海水的盐度,因为梅雨季节通常会有强烈的季风,将盐分带到低处。
3. 季节性海流:季节性海流也会对黑潮表层海水的盐度产生影响。
在春季和秋季,海流会形成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导致盐度增加或减少。
4. 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夏季太阳辐射强烈,黑潮表层海水的盐度会相应增加,而冬季太阳辐射较弱,盐度会相应减少。
黑潮表层海水的盐度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和太阳辐射的影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第一章 海水的化学组成
§2. 海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平衡
图1.1 某些元素的离子半径与离子价数关系图
影响海水化学组成的因素:
海—陆—空工厂:物质之源、物质之汇、 联系上述两者的海洋内部的反应
海洋-大陆-大气工厂示意图
全球循环中源/输入→海水内部反应→汇/输出路线示意图
物质之源:
1、河川
1)河川对海洋化学组成的影响复杂 2)河水中除元素的溶解态之外,还存在悬浮颗粒或悬
§1. 海水的化学组成——海水中的有机物质
海水中的有机物:包括活的和死的生物体、悬浮颗
粒有机物(如浮游动物、生物粪便、生物碎屑等)、 溶解有机物。海水中的有机物除少数是由河水输入以 外,其余几乎都是海洋中活的生物体的分泌、排泄和 代谢的产物,以及死生物体组织分解氧化的产物。
§2. 海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平衡
元素地球化学平衡法:供给海水的元素量和从海水 中除去的元素量之间达到动态平衡。这是研究原始
海水化学组成的一种方法。
海水中化学物质的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与地球的起源、海洋
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有关。海洋由原生火成岩与地球内部蒸馏出
来的挥发性物质的反应而形成的。可表示: 火成岩+酸性挥发性物质+水→海水+沉积物+大气
离子电位越大,极化能力越强,与其他极性分子结合力 越强,这种作用在水溶液中会表现出来。具体如下: Z/r<3的离子,在海水中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存留 量比较大,是海水中浓度较大的一些元素。
Z/r>10的离子,由于离子电位较高,在水中易与 氧结合,而成络阴离子形式存在,在海水中含量也 较高。
3<Z/r<10的离子,这些元素易水解成氢氧化物产 生沉淀,存留量较低,在海水中浓度也较低。
非保守元素:海水中Si的含量也大于1毫克/千克,但由于其含量受生
海水涨潮落潮时间表参考
海水涨潮落潮时间表参考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潮位涨到最高,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
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
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落潮时间的1小时候后去是最合适,能看到滩涂一点一点从海水中露出。
大潮日期:农历的十八和农历的初三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掌握了规律,记住计算公式应该不是难事,下面就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1)2000/12/31: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2)2001/10/28: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3) 2002/01/01: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4) 2014/07/17:农历是廿一,涨潮时间是(21-15)*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4点48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
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
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海水盐度的时空分布
海水盐度的时空分布
海水盐度的空间分布:
1、赤道地区附近的海水温度较高,而极地地区的海水温度较低。
2、在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水盐度相对较高,而在赤道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海水盐度相对较低。
3、海洋表层的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较大,而深层水体的温度和盐度变化相对较小。
海水盐度的时间分布:
1、在大部分海域,盐度在海洋上层350米内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一些区域季节变化甚至可达2000米。
2、受大气环流(如ITCZ)季节性摆动的影响,赤道北侧(5°N 到30°N)区域的淡水通量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导致表层海水盐度前半年较高、后半年较低;赤道南侧(20°S到5°S)则相反。
9 海水的年龄和停留时间汇总
• 2 海水的停留时间
2.1 停留时间 2.2 箱式模型 2.3 停留时间与分配系数Ky(SW)的关系 2.4 运用及研究意义
17
2 海水的停留时间
• 海水的平均停留时间:对某一水层而言, 从特定水分子进入该水层到水分子从该水 层移出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 经地史时期多次地球化学循环,使得元素 在海洋和岩石之间的分布接近于稳定状态, 海水的组成保持恒定。至少45/1.5=30 • 由于各种元素的输入速率和输出速率各不 相同,因此各元素在海水中的停留时间也 不一样。
11
全球3000米深水的14C年龄法
• 对全球3000米深度的海水年龄测定,结果如图。
这种结果表明全 球的海水在不停 的交换,大洋传 送带的假说是有 根据的。
• 发现北大西洋最年轻,而北太平洋最古老,达2000岁左右, 也就是所谓的“千岁”海水。 • 14C除了用于测定样品年龄和沉积速率外,也是研究海洋水 12 团运动和海洋地球化学作用的重要示踪剂。
2.2 箱式模型
• 或当t > t1时,可写成: M = M0 + (M1 – M0)e-k(t-t1) 当M - M0/ M1 - M0 = 1/2时,T1/2 = ln2/k = 0.693t y • 即自t1以后,将以增大的M减少其一半所需 要的时间为0.693 t y 。 • 由此可以看出,停留时间越短,重新达到 平衡状态的时间就越短。假设 t y =103年, 则海洋需要2.8×103年(大约4个半衰期)才能 重新接近平衡状态。 30
9
1.2 确定方法:14C法
• 下表是把海域深层的14C减去表层的14C来计算 深层海水的表观年龄。
14C 大西洋 南大西洋 北大西洋 南太平洋 20oS~25oN 20o~40oS 23o~40oN 25o~40oS 1400~2500 1500~2200 ﹥4000 3500 -104±3 -105±3 -104±3 -150±15 表观年龄(年) 500±90 500±90 500±90 425±1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箱式模型
• 2. 当t ≥ t1时,输入速率Q1又恢复到稳定状 态时的输入量Q0。则公式 变成: = KM0 – KM = K(M0 – M) 令M0 – M = aebT (T = t – t1), 则有 = -abebT 代入 = K(M0 – M) 得到 -abebT = kaebT 所以 b = -k M0 – M = ae-kT 根据边界条件T = 0(即t = t1)时,M = M1, 代入M0 – M = ae-kT,得M0 – M = a 29
25
2.2 箱式模型
• 从方程式 看出,要有效地改变海水 中某元素的总量M,必须先改变输入速率Q。 • 李远辉曾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假设海水中某一元素在t ≤ t0时处于稳定状 态,如输入量突然成指数增加,元素的增加 率与停留时间的关系如何? (2)假如当t = t1时,元素又恢复到稳定状态时 的输入量,则到何时元素在海洋中达到稳定 状态?
• 2 海水的停留时间
2.1 停留时间 2.2 箱式模型 2.3 停留时间与分配系数Ky(SW)的关系 2.4 运用及研究意义
17
2 海水的停留时间
• 海水的平均停留时间:对某一水层而言, 从特定水分子进入该水层到水分子从该水 层移出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 经地史时期多次地球化学循环,使得元素 在海洋和岩石之间的分布接近于稳定状态, 海水的组成保持恒定。至少45/1.5=30 • 由于各种元素的输入速率和输出速率各不 相同,因此各元素在海水中的停留时间也 不一样。
22
第七章 海水的年龄和停留时间
• 1 海水的年龄
1.1 海水年龄 1.2 确定方法:14C法
• 2 海水的停留时间
2.1 定义 2.2 箱式模型 2.3 停留时间与分配系数Ky(SW)的关系 2.4 运用及研究意义
23
2.2 箱式模型
• 当海水中各元素处于稳定状态时,元素的 含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时元素进入海洋 的速率等于从海洋中输出的速率,可采 用——箱式模型来表示,
• 1 海水的年龄
1.1 海水年龄 1.2 确定方法:14C法
• 2 海水的停留时间
2.1 定义 2.2 箱式模型 2.3 停留时间与分配系数Ky(SW)的关系 2.4 运用及研究意义
6
1.2 确定方法:14C法
• 海水年龄的测定方法之一是放射性14C法。 • 14C 是碳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730年,经β衰变可转化为14N。 • 14C 与其他两种碳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为: 12C 13C 14C 98.893% 1.10 7% 1.2×10-10% • 14C数量极微。
32
2.3 停留时间与分配系数Ky(SW)的关系
Whitfield等人 (1979)和 ty Turner等人 (1980)将logty 对logKy(SW)作 图,发现log ty 与logKy(SW)有 明显的正相关 关系。
第七章 海水的年龄和停留时间
• 1 海水的年龄
1.1 海水年龄 1.2 确定方法:14C法
• 2 海水的停留时间
2.1 定义 2.2 箱式模型 2.3 停留时间与分配系数Ky(SW)的关系 2.4 运用及研究意义
1
1.1 海水年龄
• 海水形成至今的时段,接近地球形成以后 水圈形成的年龄。 • 根据海水成因的假说,可从海水中的含盐 量间接测定海水的年龄,目前科学家们比 较认可的海水的年龄约为45亿年。 • 海底的年龄是否应该大于45亿年?估计是 多少年?根据?
26
2.2 箱式模型
• 整个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T0
27
2.2 箱式模型
• 1.当t ≤ t0时,海洋处于稳定状态, ,所 以Q0 = KM0 • 当t0 ≤ t ≤ t1时,假设输入速率开始呈指数增 加,即 (m为常数)
• 代入 得: , 解方程式得: • 当输入速率增加时,停留时间短的元素, 在海洋中增加的百分数大。
8
1.2 确定方法:14C法
• 由于深层水并不是封闭体系,既有和表层水的交 换,又有碳酸钙的溶解。碳酸物质以及14C的浓度 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因此由14C测定的海水 年龄不过是表观年龄。 • 因海洋表层水和大气间的CO2交换缓慢,和深层 水交换也缓慢,所以表层水14C/12C比值常常比其 在大气中的比值低很多。 • 海水中14C的浓度相对于标准平均大洋水(SMOW) 的14C富集的千分率δ14C表示此水体的年龄。 • δ14C=(标准/样品-1)× 1000
2.2 箱式模型
• 或当t > t1时,可写成: M = M0 + (M1 – M0)e-k(t-t1) 当M - M0/ M1 - M0 = 1/2时,T1/2 = ln2/k = 0.693t y • 即自t1以后,将以增大的M减少其一半所需 要的时间为0.693 t y 。 • 由此可以看出,停留时间越短,重新达到 平衡状态的时间就越短。假设 t y =103年, 则海洋需要2.8×103年(大约4个半衰期)才能 重新接近平衡状态。 30
19
2.1 停留时间
• 根据河流运载溶解固体的通量,方程式 t M y Q 可以写为: 式中 cs表示元素y在海水中的平均浓度(μmol/dm3) cr表示元素y在河水中的平均浓度(μmol/dm3) Vs为现在世界海洋的总体积(1.37×1021dm3) Fr为每年河流入海的平均流量(4×1016)(dm3/y) • 水在海洋中的平均停留时间(tW)为:
21
营养元素循环计算的海洋表层和深层水的平均停留时间(年) 海洋名称 印度洋,太平洋 大西洋 表层 4-5 (以磷计算) 6-7 (以硅计算) 3-3.3 (以磷计算) 2.3-2.6 (以硅计算) 深层 160-200 (以磷计算) 230-270 (以硅计算) 120-130 (以磷计算) 90-100 (以硅计算)
11
全球3000米深水的14C年龄法
• 对全球3000米深度的海水年龄测定,结果如图。
这种结பைடு நூலகம்表明全 球的海水在不停 的交换,大洋传 送带的假说是有 根据的。
• 发现北大西洋最年轻,而北太平洋最古老,达2000岁左右, 也就是所谓的“千岁”海水。 • 14C除了用于测定样品年龄和沉积速率外,也是研究海洋水 12 团运动和海洋地球化学作用的重要示踪剂。
太平洋
15oS~30oN
2000~3500
-150±5
925±150
• 由于在同一观测站表层和深层水之间并没有直接 关系,此法并不正确。应根据深层水流状况,从 深层水的14C中减掉来源水的14C,再进行计算。
10
δ14C分布
• 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表层水δ14C在-100~-10‰内; • 在深于3000米的大洋水中,δ14C的纬度变化为:大西 洋的δ14C由北向南减小,从40°N的-90‰降到 40°S的140‰,说明北大西洋深层水在向南移动的过程中逐渐 老化; • 印度洋δ14C从45°S的-140‰降到8°N附近的-220‰, • 太平洋从45° S的-180‰降到45° N附近的-240‰,反映 了印度洋、太平洋的深层水从南向北逐渐老化。 • 世界大洋的深层水中,最“年轻”的是北大西洋的深 层水,最“老”的是北太平洋的深层水。
其他沉降同位素测年
• 海洋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宇宙成因同位素 同位素
7Be 3H 32Si 10Be 53Mn
半衰期
52.9d 12.3a 300a 1.5×106a 3.7×106a
26Al
0.75×106a
13
其他沉降同位素测年
• •
10Be和26Al法 10Be和26Al主要产生于大气圈并沉降入海。 26Al浓度很低,较难测定。 10Be丰度较高,
2
1.1 海水年龄
• 太平洋底的年龄为1.5亿年,位于西北太平 洋边缘。而其它大洋更短; • 怎么会有这种令人费解的情况出现呢?
3
4
1.1 海水年龄
• 通常说的海水的年龄是指水分子从表层移 到深层中所经过的时间,也是海洋学中用 以反映水团交换的一个指标。 • 本课程中主要指的是后者。
5
第七章 海水的年龄和停留时间
7
1.2 确定方法:14C法
• 147N +10n → 157N → p + 146C ; • β-衰变:146C → 147N (n、p分别为中子和质子) • 在高层大气中由氮原子和宇宙线中次级中子的核 反应生成14C,14C与大气中的O结合生成14CO2。 • 14C/12C之比是1.2410-12,它的放射性相当于 15dpm/克碳。 • 在海水表层,大气中的14CO2和海水中的碳酸物质 保持溶解平衡,使14CO2进入海洋,最后在海水中 经过各种海洋过程沉到海底,通过测定14C的量可 求出该海水的年龄。 • Δ14C = δ14C - 2(δ13C + 25) (1 + δ14C/1000)
20
2.1 停留时间
• Broecker等把海洋划分为表层和深层,并在水平 方向上也都划分为若干区,求得它们之间14C交换 的速率,得出结论是太平洋深层水的平均停留时 间为800年以上,而大西洋深层水为500年以上。 • 简单起见,将海洋划分为两层,即表层(混合层) 和深层,表层厚100米,深层厚3900米,下式表示 水在表层和深层之间的交换:K′W′ = KW • 式中W′和W分别为表层和深层的海水量(克/m2); K′和K为水的交换速度,其倒数τ及τ′,为海水在 表层和深层的平均停留时间(年)。 • 表层水的τ′一般认为是5~10年,故深层水的平均 停留时间应为195~390年。表层的停留时间变成13 年以上,则深层的τ开始超过500年。
在合适条件下可进行精确测定,由于其半 衰期很长(1.5×106a),主要应用于测定铁锰 结核的生长速率。
14
其他沉降同位素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