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数学高二-必修5学案 2.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 1.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正弦、余弦定理及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加以解决.2.巩固深化解三角形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研究、探索习惯.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的能力.
[知识链接]
在下列各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坡角是指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所示)
(2)如上图,坡比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即i =tan α=h
l (i 为坡比,α为坡角).
(3)东南方向:指经过目标的射线是正东和正南的夹角平分线.
(4)方位角:从某点的北方向线起,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如方位角45°,是指北偏东45°,即东北方向. [预习导引] 1.仰角与俯角
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俯角(如图所示).
2.方向角: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图所示)
①北偏东α即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 ②北偏西α即由指北方向逆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 ③南偏西等其他方向角类似.
要点一 测量距离问题
例1 某观测站C 在目标A 的南偏西25°方向,从A 出发有一条南偏东35°走向的公路,在C 处测得与C 相距31千米的公路上的B 处有一人正沿此公路向A 走去,走20千米到达D ,此时测得CD 为21千米,求此人在D 处距A 还有多少千米?
解 如图所示,易知∠CAD =25°+35°=60°,在△BCD 中,cos B =312+202-2122×31×20=23
31,
所以sin B =123
31
.
在△ABC 中,AC =BC sin B
sin ∠CAB =31×
12331sin 60°=24(千米).
由BC 2=AC 2+AB 2-2AC ·AB ·cos ∠CAB 得AB 2-24AB -385=0, 解得AB =35或AB =-11(舍去). ∴AD =AB -BD =15(千米), 故此人在D 处距A 还有15千米.
规律方法 测量距离问题分为两种类型:两点间不可通又不可视,两点间可视但不可达.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辅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题,从而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
跟踪演练1 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 的同侧,在A 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 ,测出AC 的距离为50 m ,∠ACB =45°,∠CAB =105°,则A 、B 两点的距离为( ) A .50 2 m B .50 3 m C .25 2 m D.2522
m
答案 A
解析 ∵∠ACB =45°,∠CAB =105°,
∴B =180°-45°-105°=30°, 由正弦定理:AC sin B =AB
sin C
,
得AB =AC ·sin C
sin B =50×
221
2=502(m).
要点二 测量高度问题
例2 如图所示,A 、B 是水平面上的两个点,相距800 m ,在A 点测得山顶C 的仰角为45°,∠BAD =120°,又在B 点测得∠ABD =45°,其中D 是点C 到水平面的垂足,求山高CD .
解 由于CD ⊥平面ABD ,∠CAD =45°,所以CD =AD . 在△ABD 中,∠BDA =180°-45°-120°=15°, 由
AB sin 15°=AD
sin 45°
, 得AD =AB ·sin 45°
sin 15°=800×
2
26-2
4=800(3+1) (m).
所以CD =AD =800(3+1)(m). 即山的高度为800(3+1) m.
规律方法 在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都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解这些三角形,得出实际问题的解.和高度有关的问题往往涉及直角三角形的求解.
跟踪演练2 地平面上有一旗杆设为OP ,已知地平面上的一基线AB ,AB =200 m ,在A 处测得P 点的仰角为∠OAP =30°,在B 处测得P 点的仰角为∠OBP =45°,又测得∠AOB =60°,求旗杆的高h .
解 如图,∠OAP =
30°,∠OBP =45°,∠AOB =60°,AB =200 m ,
在△OAP 中,∵OP ⊥AO ,∴∠AOP =90°,
则
OP OA =tan 30°,∴OA =OP tan 30°
=3h (m), 同理在△BOP 中,∠BOP =90°,且∠OBP =45°, ∴OB =OP =h ,在△OAB 中,由余弦定理, 得AB 2=OA 2+OB 2-2OA ·OB ·cos ∠AOB , 即2002=3h 2+h 2-23h 2·cos 60°, 解得h =
2004-3
m.
∴旗杆高为
200
4-3
m.
要点三 测量角度问题
例3 如图,在海岸A 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 处(3-1)海里的B 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 处北偏西75°方向,距A 处2海里的C 处的我方缉私船奉命以103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B 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应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
解 设缉私船应沿CD 方向行驶t 小时,才能最快截获(在D 点)走私船,则CD =103t 海里,BD =10t 海里.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
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 ∠BAC =(3-1)2+22-2(3-1)·2·cos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