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 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气”和“大方”表现出常香玉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1.小组合作讨论。
(1)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描写了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
(2)你从常香玉身上感受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艺术家的赞美吗?
2.汇报。
汇报时小组成员可以用朗读加谈理解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
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感受常香玉“小气”和“大方”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加深对常香玉爱国爱民情怀的感悟。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设计理念
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的内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在对比中了解常香玉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忠心为国为民的伟大形象。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对自己、家人“小气”和对国家、人民慷慨解囊的崇高品质。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课文是围绕“小气”和“大方”这一对反义词来写常香玉的故事的。
[组织学生三次读文,读的形式不同,读的目标明确,读对、读流利、读懂。浏览时求整体感知,再读时重深入了解。]
三、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3)常香玉爱自己的国家,爱人民,她的爱是崇高的。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有感情地朗读5自然段,要读出赞美之情。
[借助汇报,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通过“小气”和“大方”一对反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常香玉的可敬。]
四、了解对比的写法,指导写作
1.默读课文,看一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2.这篇文章始终采用对比的手法(对私和对公、小气和大方),在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常香玉勤俭节约、严格要求自己,慷慨大方,忠心为国为民的高贵品质。
3.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
[学习体会文章的对比写作方法,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检查识字情况
1.学生自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3.认读词语卡片。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已经认识认读的生字,此时强化认读、扩词,加强记忆。]
五、
六、六、课外延伸
阅读《资源与评价》中的文章《舒伯特与玫瑰》,并交流读后的感受。
[以一篇带多篇,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多读书、多积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打下基础。]
七、小结
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教师接着读第6自然段,结束全文的学习。
《游园不值》之一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
3.认识“姆、慷、慨”等5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从具体的事例中感受艺术家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常香玉的生平资料和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戏曲,揭示课题
1.播放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
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段戏吗?你们知道这是谁演唱的吗?她百度文库是我国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
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
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
15、习作,交流,评议。
16、背诵诗句。
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请大家介绍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常香玉的资料。
3.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读一读《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这篇课文。(师板书课题)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欣赏常香玉老师的表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在读中认识生字,并将生字所在的词语画上记号,读一读。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读通全文,把课文读通顺。
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1)常香玉“小气”得不尽“情理”,但那是对自己、对家人;常香玉慷慨大方得让人感动落泪,那是对国家、对人民。
(2)常香玉的“小气”表现在衣、食、住、行上(旧房子、旧家具、旧衣服……);“大方”表现在为国分忧捐助飞机及“非典”防治工作,资助下岗职工,资助遇到困难的父老乡亲和自己的家乡。
指导朗读2、4自然段。
《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教学设计
隋晓飞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常香玉对自己和家人小气,对祖国和人民大方的故事。课文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描述了常香玉对自己、对家人的“小气”,实际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她一生都在进行捐助活动,把她“小气”节省下来的钱大方地捐给了国家和人民,直至临终时也没有停止。文章高度评价了常香玉德艺双馨的崇高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