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6《认识环境管理》2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9cc933a98271fe910ef9f7.png)
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
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B处。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 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 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 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 集,水质变差。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1)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
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费量等。
课堂练习
06
材料一: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材料中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哪些手段?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课堂练习
06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 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
自主学习
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B处。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 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 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 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 集,水质变差。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1)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
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费量等。
课堂练习
06
材料一: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材料中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哪些手段?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课堂练习
06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 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
自主学习
高中地理 5.1认识环境管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5.1认识环境管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401d0915f242336c1eb95e9e.png)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预习交流
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管理作用不大,你赞同吗? 提示:不赞同。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源。然而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环 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仅仅采取技术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环境治理问题。实施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 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课程标 准
学习目 标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说出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 环境法知识。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为保障目标如期实现,国务院将颁布考核办法,每年对各省(区、市) 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任务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未通过考核的地 区,环境保护部将会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负 责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97c45798ddccda38366bafe5.png)
C.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链链 接接
D.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
解析:法律手段(shǒuduàn)和行政手段(shǒuduàn)具 有强制性,在环境管理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C
第十四页,共35页。
对点 演练
3.环境(huánjìng)管理的执行主体是( )
A.个人和团体
B.国家和政府
C.环发大会 D.企业和事业单位
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huó dòng)的________。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管理手段
第六页,共35页。
课堂 探究
1.实行(shíxíng)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技术的局限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技术在
性
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公产与资源 环境的退化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 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 和行为的无约束性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
环境管理的 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耐受极限。因
目的和概念 此,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
的活动施加影响
第七页,共35页。
课堂 探 究 2.环境管理(guǎnlǐ)的对象。
对象 影响环境行为
约束方向
个人
个人的消费需求 和不良环境行为
(3)利用_法__律__武__器_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第十六页,共35页。
课堂 探 究 环境管理(guǎnlǐ)的手段。
手段 定义
具体内容
行政 手段
通过行政程 序直接管理 环境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划及行政决议、决 定等,对从事开发活动的人、财、物等实施管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5.1《认识环境管理》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5.1《认识环境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2b6a3f0066f5335b812106.png)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2)环境管理的目的 环境管理的目的,简单表述为: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发展经济满足 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协调这两个目 的的方法就是环境管理,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 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 准 学习目 标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说出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 环境法知识。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1.管理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 育手段。 2.公民违反环境法律的原因: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 二是不懂法律。
课前预习导学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3)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是什么? 提示: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环境执行的主体是国 家和政府。 (4)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提示: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 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等。其中法律和行政手段是主要手段。 (5)为什么说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提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实施 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多种,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 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行为,有效地遏制环境的大 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9c8818b8f67c1cfbd6b86d.png)
课 06
堂 练 习
材料一: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管
理
的
主
要
手
段
模 拟 法 庭
中国公民违反环境法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动 2、不懂法律,不知道法律的威慑力。
活动
为班级制订一份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找出班级存在的环境(包括自身的道德行为)问题; 2、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 3、讨论解决方案; 4、形成条例。
Hale Waihona Puke 侯一铭课 堂06
检
测
2了5..4解我(有一2.全决国)关系A三1球水.已我列.A峡水资政将国符.关库资源府“环合经于区源问是环境我济环水紧题环境保国建境污缺必境保护国设管染是须管护国情与理治全加理”际的环的理球强的确合环境说工共宏执定作境保法程同观行为领管护,,关调主一域理协正贯注控体项的原调确彻和,基有则发的了各宏故本和展是(国观政国制原(C政调府(策度则府B控不,。A)的主是并据)重要环)在此点包境实完议括管践成题经理中(1之济的逐)~一手对步(。段象2形)题成。 3有(动AB1.“、A利..手)与“环.改法于,规B澳全境善律推.保定BC大面宣环手动环.护.生利规传境段绿境预环谁活亚划教质和色管防境污性合,育量必发理为,染用作合推要展的主造谁水开理动的的对,福治供采布绿行有象防人理应铁局色政(包治民,优矿,发手括B结”谁于综展段个)合属开生合”,人原于发产利作下、则我谁性用为列企国保用,2属业的护水0化于1、(原供害6经政则应年为A济府的中利手政国),段策环依的保靠是日群主众(题,,D大下家)列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精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精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8bae0446960590c69fc3767a.png)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 环境管理的目 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耐受极限。
的和概念 因此,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 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四分。
2.环境管理的对象
对象 影响环境行为
约束方向
个人
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 环境行为
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反 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培 养正确的环境道德
稍大。苏州河的污染源除附近工业污染之外,还应有生活
污染、运输污染(材料中“码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四分。
头连绵不断”),另外还有酸雨污染,通过读图可知 还有上游和支流携带的污染等。第(2)题,环境问题单
靠技术解决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
动的管理手段。第(3)题,由材料可看出,环境管理 的对象应包括个人、企业,政府,执行主体是国家 和政府。
付任何费用和承担责任的错觉。(2)环境犯罪的危害、 后果往往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的,经常是没有直接受 害者,或者受害者较多,难以找到诉讼的主体,对 于“受害的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四分。
环境”而言甚至不可能成为诉讼主体,凡此情况属 于“控告者空缺”。 因此加强环境法规宣传,加 强每个人的环境法制观念,让个人了解哪些行为是 环境法所制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果 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犯罪,对促进环境 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
企业
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 排放
理排放,同时需要对企 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清
洁生产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四分。
对象
影响环境行为
约束方向
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环境管理
2021/3/1
1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2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 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 重要性。
3.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 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 境法知识。
境 管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国家和政府
理
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
其他手段:
中国的环境管理 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2021/3/1
16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17
课堂练习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B )
A.提高技术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
2021/3/1
14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15
课堂小结
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有助于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
认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识
环
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化? 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
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 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
滥用现象的发生?
2021/3/1
7
探究结果
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 会减少。
2、3、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 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 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 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而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 会有一天,这片草场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
11
教学目标 自学提高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12
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2021/3/1
9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10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对象: 个人、企业、政府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国家和政府
3、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2021/3/1
牧民甲: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牧民乙:20头x 1000升/头=20000升 牧民丙: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总计:40000升。
2021/3/1
5
前提: 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 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 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
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 的奶牛数量为41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 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奶量将下降。此 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
4、理性的方法是协商解决,并减少奶牛数量。
5、可以给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并在牧民中广泛宣
传,自觉执行;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
手段强制执行。——环境管理
2021/3/1
8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环境管理有助于在环境保护中协调各个利益集团 之间关系
3、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重要 保证)。
牧民甲:10头x 970升/头=9700升 牧民乙:20头x 970升/头=19400升 牧民丙:11头x 970升/头=10670升
总计:39 770升。
2021/3/1
6
探究问题
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 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
2021/3/1
3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4
案 例公产的悲剧
假设有一片草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 牧草产量,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 奶牛产奶1 000升。如果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 牛产量减少30升。现有三户牧民在上面放牧,牧民 甲养10头奶牛,牧民乙养20头奶牛,牧民丙养10头 奶牛,这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 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 20治21/3理/1 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制度。 13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
定和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 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B.实施环境管理
C.发展经济
D.控制人口
2、环境管理的对象有(ACD )
A.个人 B.国家 C.企业 D.政府
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BC )
A.经济手段 B. 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技术手段
2021/3/1
18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3/1
19
2021/3/1
1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2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 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 重要性。
3.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 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 境法知识。
境 管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国家和政府
理
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
其他手段:
中国的环境管理 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2021/3/1
16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17
课堂练习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B )
A.提高技术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
2021/3/1
14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15
课堂小结
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有助于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
认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识
环
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化? 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
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 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
滥用现象的发生?
2021/3/1
7
探究结果
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 会减少。
2、3、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 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 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 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而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 会有一天,这片草场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
11
教学目标 自学提高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12
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2021/3/1
9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10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对象: 个人、企业、政府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国家和政府
3、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2021/3/1
牧民甲: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牧民乙:20头x 1000升/头=20000升 牧民丙: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总计:40000升。
2021/3/1
5
前提: 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 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 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
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 的奶牛数量为41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 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奶量将下降。此 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
4、理性的方法是协商解决,并减少奶牛数量。
5、可以给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并在牧民中广泛宣
传,自觉执行;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
手段强制执行。——环境管理
2021/3/1
8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环境管理有助于在环境保护中协调各个利益集团 之间关系
3、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重要 保证)。
牧民甲:10头x 970升/头=9700升 牧民乙:20头x 970升/头=19400升 牧民丙:11头x 970升/头=10670升
总计:39 770升。
2021/3/1
6
探究问题
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 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
2021/3/1
3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案例导入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2021/3/1
4
案 例公产的悲剧
假设有一片草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 牧草产量,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 奶牛产奶1 000升。如果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 牛产量减少30升。现有三户牧民在上面放牧,牧民 甲养10头奶牛,牧民乙养20头奶牛,牧民丙养10头 奶牛,这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 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 20治21/3理/1 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制度。 13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
定和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 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B.实施环境管理
C.发展经济
D.控制人口
2、环境管理的对象有(ACD )
A.个人 B.国家 C.企业 D.政府
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BC )
A.经济手段 B. 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技术手段
2021/3/1
18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3/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