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8《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我不能失信》教案(通用10篇)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我不能失信》教案(通用10篇)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我不能失信》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我不能失信》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2)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是的重点内容。

(2)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流程一、练习导入1、口头找反义词练习:前进──简单──谦虚──寒冷谁能说出这个词的反义词:板书:守信──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它们说说话?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介宋庆龄1、说说你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请生自由说。

2、齐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三、初读感知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同桌或小班合作在书上找答案并勾画出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知道的,用——划出句子。

e、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及教案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及教案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及教案教师要善于用教案,借鉴、自编、改编一些题,作为补充题。

总之,认真的研究教案是钻研教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好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原文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

默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

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她刚走到门口,突然停住了脚步,皱起了眉头。

爸爸看见了,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

”爸爸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着。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我不能失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信、诱”等5个生字,会写“爸、妈”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决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想听吗?(播放课件)请同学们认真听故事,想一想故事中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

1.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细读课文:(1)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加深对人物思想品质的理解。

1.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你有什么感受?请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总结:诚实守信是人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21.我不能失信(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角色朗读,感悟品质。

(用时:15分钟)1.给学生划分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宋庆龄的举动,感悟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人。

3.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1)宋庆龄走到门口,为什么要停下脚步?(2)爸爸妈妈是怎么劝她的?她是怎么说的?(3)你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是怎么处理的?1.学生分小组,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交流问题,体会人物心理,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3.宋庆龄不去伯伯家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朗读宋庆龄的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自己的话说说宋庆龄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讨论深化,拓展延伸。

(用时:10分钟)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你想对她说什么呢?2.当你遇到这类事时,应该怎么做呢?3.拓展延伸:说说其他类似的名人故事。

1.交流对宋庆龄做法的评价。

2.结合实际谈体会。

3.讲名人的故事。

(如: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等)6.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我不能失信》教学片段◆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自读对话内容)师:庆龄和父母的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呢?生:主要说了她不能去大伯家的原因是她不想失信于小珍。

师:我们一齐读读庆龄的话,体会她诚实守信的品质。

(课件出示:“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师:庆龄知道改天再教小珍叠花篮是可以的,但是她怕小珍来了会扑空。

这说明她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

当妈妈劝她时,她又说了什么呢?(课件出示:“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三篇】

2、能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合课文,联系生活实质,和同学沟通读后的感觉。

二、教课要点、难点如何使学生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悟人物的心里世界和性格特色。

三、课前准备发动学生找寻宋庆龄的平生资料,阅读相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课方法朗诵感悟五、教课时间一课时六、教课流程一、讲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感觉什么样的人材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学生各抒己见,当有人说出守信誉时,板书。

2、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誉的故事。

板书课题,解说题意信指什么?失期是什么意思?二、初读感知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碰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畅的地方频频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诵检查。

3、议论疏解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如何的联系?完好地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礼拜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忽然想起今日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诵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诵,一位读旁白,其他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而后小组间竞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竞赛。

4、同学评论,选举优越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议论深入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爱宋庆龄吗?为何?假如是你,你会如何办理这件事?2、在我们的身旁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六、板书设计我不可以失期宋庆龄答应小珍诚实《我不可以失期》教课设计二一、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诵人物对话。

2、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觉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难得质量,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边获取启迪。

3、培育独立阅读能力。

二、预习教案发动学生找寻宋庆龄的平生资料,阅读相关宋庆龄的故事。

三、导教案一、讲话导入1、哪位同学定阅过《小孩时代》?你知道这份小孩刊物的最早创立者是谁?宋庆龄是如何的一个人物?利用自己找寻到的资料,联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XXX: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授课教师:XXX节次:第节授课地点:教材版本:XXX授课年级:二年级A班(上册)单位:XXX2014年9月11日8*我不能失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XXX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一个星期天,XXX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

可是XXX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XXX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XXX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教学时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成果,体会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自我研究能力较弱,词句训练和阅读理解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对主要内容及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停留在表面2016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准确认读本课生字。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相识课文内容,体会XXX取信的可贵品格,使本人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发起,坚持留在家里的内容。

教学难点:若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天下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师生各自搜集、相识关于XXX的生平材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

一、谈话揭题1.出示XXX的图片。

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相识到的关于XXX的材料。

教师随机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材料袋”并适当弥补。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有关XXX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指名朗读阅读提示。

3.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016二、初读感知师:1.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自读情形。

出示:XXX如XXX叠花篮解释抽空歉意道歉先自己读读。

全班试试。

随机: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3.认识了生字,朗读课文就少了许多的障碍,现在XXX 再让大家读课文,相信一定会读的很流利,试试吧!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形。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二:语文启蒙活动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二:语文启蒙活动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二:语文启蒙活动设计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基石。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通过语文启蒙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其语文思维能力,帮助孩子们日后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语文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二:语文启蒙活动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一、活动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不能失信”的道德概念,懂得做人要守信。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并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学生从文中提炼出精神内涵,正确理解作品。

3.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小组合作探讨、课堂讨论、朗读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更好地体验语文学习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加强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内容1.听课文朗读,并逐字逐句解释课文。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中“诚信”这一主题,让学生讨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进行互动讨论。

3.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红楼梦》中“怡红院”章节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等人的对话,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概念。

4.学生进行集体朗读,以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学生翻译所读课文,并进行语法分析和词语辨析等语文运用。

6.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一个自己真实的故事,讲述自己因为失信而带来的影响和教训。

通过本次语文启蒙活动的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懂得做人要讲究信用,使学生在以后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和更好的自我认知。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8.我不能失信【备课资料包】宋庆龄宋庆龄,宏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著名遐迩的二十世纪的宏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毅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决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化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行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酷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恳守信的珍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育独立阅读实力。

【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缘由。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让学生利用自己找寻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状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知我们什么”绽开探讨沟通。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爸爸妈妈宋庆龄到教伯伯家小珍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d.别人是怎样劝告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打算到一位挚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不能失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