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史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与发展新论

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与发展新论

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与发展一、前近代教育史前近代教育史是指从清朝以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教育史。

这段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特点是教育体制以私塾及官办学校为主,以科举制度为主要考试制度,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教育思想。

1、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指以民间教师为主要从事者,以家庭费用支付学费的教育形式。

私塾教育的发展,使民间教师的职业得以繁荣,也使民间教育得到了发展。

私塾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学习氛围以严肃认真为主,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2、官办学校官办学校是指以政府或官方机构为主要经费支付者,以政府官员为主要教师的教育形式。

官办学校的发展,使政府机构及官员在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官办教育得到了发展。

官办学校的主要特点是: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学习氛围以严肃认真为主,教学质量取决于政府的投入。

3、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指以科举考试为主要考试形式,以科举官员为主要招录对象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的发展,使政府机构及官员在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教育及考试得到了发展。

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考试内容以文史为主,考试方式以书面考试为主,考试氛围以严肃认真为主,考试质量取决于政府的投入。

4、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礼、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的发展,使儒家学说得到了广泛传播,也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要思想。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内容以文史为主,教育方法以讲授为主,教育氛围以严肃认真为主,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史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史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到现在的教育史。

这段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特点是教育体制以公办学校为主,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要教育制度,以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教育思想。

1、公办学校公办学校是指以政府或官方机构为主要经费支付者,以政府官员为主要教师的教育形式。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代教育史

因此,新式学堂是对旧式教育的一种突破,却又带有 很浓的保守性,而且在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上在全国所占 比例很低,没有形成主导力量,此期中国的教育存在三种 模式,即官学与私塾构成的传统学校、西方传教士创办的 教会学堂和洋务学堂,三者中仍然以旧式学校所占份量最 大,洋务学堂所占比重最少。所以,洋务学堂可以说是一 种探索性的、不彻底的教育革新,但它们为洋务运动培养 了一大批新式人才,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在改变中国教育陈 腐空虚的状况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近代学校教育体 系的建立作了有益的尝试,改变了传统的儒经传授为主的 内容,是中国教育由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渡形式。
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 马里逊学堂,(马氏曾于马六甲创办西方人在东方 开设的第一所教会学校—“英华书院”,其目的是
“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 不过马里逊学堂的发展并不顺利,开办不 久就被广州人赶走,后迁往澳门,1840年 只有5名学生。马里逊学堂的主持人为美国传教
士布朗(S•R Brown),1842年又迁香港,中国近 代留美第一人容阂和留英第一人黄宽都是1841年 进入该校的。在香港经过7年多的惨淡经营后,终 于因经费不敷,于1849年停办。
• • • • • •
嘉庆皇帝——颙琰 道光皇帝——旻宁 咸丰皇帝——奕宁 同治皇帝——载淳 光绪皇帝——载湉 清宣统皇帝——溥仪
概况介绍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凭借其船坚炮 利的军事优势,以强制的手段逼迫中国打 开封闭己久的国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信息
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
• 中国近代史的正式开始是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标 志的,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改革则是从戊戌变法 开始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彻底失败结束, 洋务派三十多年苦心经营的成果化为乌有,中国 不得不重新寻找民族的出路,清廷也急切地寻求 维持统治的对策,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积极鼓吹下,光绪帝于戊戌年 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 诏,宣布实行新政,此后,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 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是指中国从清朝末期到20世纪初的教育发展历史。

在这段时期,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

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西方模式的引入
从清朝末期开始,中国开始向西方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模式。

这一过程中,中国逐渐摈弃了传统的师范教育,开始建立起西式的学校体系。

2.教育体制改革
在近代中国,教育体制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清朝末期,中国开始接受外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开始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

3.教育范围扩大
在近代中国,教育范围也扩大了很多。

从清朝末期开始,中国开始建立起西式的学校体系,开始推广公立学校教育。

同时,也开始在乡村建立小学,使乡村儿童也有机会接受教育。

4.教育内容变革
在近代中国,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师范教育重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近代中国则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

同时,近代中国也开始在教育中引入现代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西方模式的引入、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范围扩大和教育内容变革。

这些变化使得中国教育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中国进入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育史(近代)

中国教育史(近代)

D 上海广方言馆
答案:A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3、福建船政学堂(08年选择题)
福州船政学堂是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于1866年创设的。 学堂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又称“法国学堂”,训 练造船技术;后堂学英文,又称“英国学堂”,训练驾驶技术。 地位: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学校,被称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二、洋务学堂的兴办
1、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和特点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 工程技术、水路军事等多方面人才,洋务派开始兴办一些近代
学堂。洋务学堂的教育内容以“西学”和“西艺”为主,为当
时的洋务运动和后来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学堂类别
外国语(方言) 学堂
第二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3、论学制
梁启超根据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主张按学生 年龄特征,把教育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成人期四个 阶段,施以相应的学校教育,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制 度。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梁启超第一个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关于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制定学习阶段和年限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2、改革科举制度
维新变法中,光绪帝下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规定以后 的考试、取士都要讲求实学、实政。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还开 创了经济特科,以选拔长于经世致用之学的维新人才。 这些措施使得科举考试与现实的联系密切起来。在维新变
法失败后,八股考试又被恢复,但是人们开始向往有生气的新
北洋西学堂
南洋公学
盛宣怀
北洋西学堂后发展为北洋大学,南 洋公学后发展为交通大学。这两所 学堂最先采用西方近代学校体系的 形式,分初、中、高等级,相互衔 接,按年级递升,有近代三级学制 的雏形

中国教育史(近代与现代部分)

中国教育史(近代与现代部分)

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一、近代教育的起步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人侵,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开始逐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化。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轨迹,一般认为从洋务教育开始。

中国教育经历近代化与封建主义的多次交锋,最终在民国时期完成了从传统教育向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转变。

(一)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1.从英华书院到马礼逊学校(1)英华书院1818年,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1782——1834)在马六甲(今雅加达)创办英华书院(The Anglo- Chinese college )。

1843 年英华书院正式迁往香港,次年更名为英华神学院,1856 年停办。

英华书院尽管不是设在中国本土,办学目的也只在“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但它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

该校毕业的部分华人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西学的知情者。

从传教士方面说,英华书院也为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的大量设立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准备了人才。

(2)马礼逊学校1839年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校在澳门成立,由美国人布朗(1810——1880)主持并任教师。

马礼逊学堂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马礼逊而得名。

1842 年11月,迁往香港,成为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校。

1850 年因故停办。

马礼逊学校是一所专门针对华人开办的学校,它以丰富的西学课程,充实了在此求学的中国青年,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

2.教会学校的竞相设立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办医院、办学校。

早期的教会学校集中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上海这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香港。

大多附设于教堂,规模小,程度低,绝大多数是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学塾。

办学目的是为“传播福音开辟门路”。

招生对象以难童、贫苦人家的子弟及父母已为信徒的孩子为主。

为吸引学生,早期教会学校多免收学费和膳食费,甚至还提供衣服和路费等。

中国近代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近代教育史复习要点

清末教育衰败表现:1科举制度腐败;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教会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一、1840年--1860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开放港口。

程度相当于小学,学生大多为贫家子弟,免费上学。

代表性学校: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在宁波创办女塾,这是外国人在华设置的最早的女学,实际上也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1896年,国人创办女校)。

1853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卢公明在福州创办男童寄宿学塾。

二、在创办小学的基础上,开始创办教会中学,1860--1875年。

这一时期,学校数量增加,学生人数增加。

代表性学校:1866年法国天主教在天津创办究真中学;1864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创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

三、1875——1900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教会大学,代表有:东吴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等。

典型教会学校(山东登州文会馆)美国人狄考文于1864年在山东登州创办的,开始叫蒙养学堂,相当于小学程度。

1873年,增加设立正斋,其程度相当于中学,此时学校变成小学、中学两级学校。

1917年,迁往济南,升格为齐鲁大学。

该校创办的早,而且延续时间长,是从小学发展到大学的学校,也是中国最早开设心理课程的学校。

课程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宗教,也是核心课;(2)技术内容;(3)西方社会教育内容。

教育组织(了解)庚款兴学1908年,美国通知清政府可以庚子赔款之半“还赠”中国,1909年,美国政府与清政府外交部商定,用它所退还的庚款作为作为派遣中国赴美留学生之用。

规定自拨还赔款之年起,最初四年每年派遣一百名学生赴美留学,自第五年起每年至少续派五十名学生。

1911年,在北京设立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美国"庚款兴学"目的并不是要发展中国教育,而是培养效忠于美国的“中国领袖”,以便于“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在知识与精神方面支配中国的形式。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是指涉及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各种史料、文献和资料。

近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0年前后,当时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社会动荡、经济落后等多重危机,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以改变困境。

为了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研究者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教育史料。

近代教育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资,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理念和制度等。

因此,收集和整理这些与教育有关的历史资料对于理解和分析近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教育史资料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官方文件、历史记录、期刊杂志、教科书、教育报纸、学校档案等。

这些资料中包含了近代教育的政策制定、教育机构的创建和改革、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演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中国开始推行新式教育,建立了一批现代学校。

这些学校的创建和运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资料,如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园建设的图纸和照片、学生和教师的档案、教育会议的记录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变革过程,以及其中的亮点和问题。

收集和整理近代教育史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既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也需要翻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

同时,还需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数据挖掘等技术,将历史资料转化为数字化
的信息形式,以便更好地研究和利用。

总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是了解近代教育历史的宝贵资源,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成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中国教育史(近现代教育)

中国教育史(近现代教育)
第二编 近现代教育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和洋务运动教育 第一节 封建教育的衰朽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一、封建教育的衰朽 1、官学名存实亡,学风颓废 2、教育内容不切实际 3、科举考试流弊百出 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1、龚自珍的教育改革主张 龚自珍是中国中世纪最后一位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思想家。第 一,批判封建教育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第二,“不拘一格降人 才”。 2、魏源的学习西方思想 第一,主张“经世致用”;第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西 方思想
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活动和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内容:“国民教育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
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 2、评价 首先,它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一种积极、进步 的教育思想;其次,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再次,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五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职业教育思想 1、职业教育的目的(作用):“使无业者有
业,使有业者乐业”。 2、大职业教育主义 职业教育社会化和科学化,职业学校的教学 原则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 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 业道德教育的原则是“敬业乐群”。
三、大学教育思想 1、大学性质——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


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 成学问家之人格。” 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 是对教师的要求。 2、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学科设置——从偏重文理到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4、教学制度——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5、行政管理——教授治校 评价: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理论和办学实践上的一笔十分宝贵 精神财富。

最新中国教育史(近代)

最新中国教育史(近代)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3、“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体现着中西
文化杂糅的特点。 历史作用:(1)论证了“西学”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推 进了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2)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 兴办了许多近代学堂并且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为封建教育注入 了活力。 局限性:张之洞于维新变法前夕出台《劝学篇》起到了维护封 建专制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作用,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 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2、派遣留欧 留欧学生的派遣主要是依据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建议,以福
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主要派往英法两国,去法国学习造船 技术,去英国学习轮船驾驶技术。
留欧学生将近代中国军舰制造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同时,他们也成为了近代海军的重要骨干,为近代海军教育事 业做出了贡献。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2)“中学”、“西学”的具体内涵 ✓“中学”是关于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等的学术,它具有 人品修养的作用,学习“中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基本 条件,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是保国、保种、 保教的前提; ✓“西学”是关于西政、西艺、西史的学术,西学主要是用来应 对世事的知识。 ✓关于中、西学之间的关系,概言之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注意:此处的“西政”是有关西方文教制度、工商财政、法律制度 等管理层面的文化,与维新派的“西政”有本质区别,并非西方资 本主义政治制度。
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 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它体现在洋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2、张之洞与《劝学篇》 (1)《劝学篇》的撰写与出版 ✓1898年著成《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 ✓全书共24篇,分内、外两篇,内篇治“身心”(谈“中学”), 外篇言“世事” (讲“西学”)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代教育史

1862年在北京开设京师同文馆,是我 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同文馆创立之初, 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 中选拔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初创时只有英文 馆,学生十人。1863年增加法文馆和俄文 馆。1866年增设算文馆后,同文馆变成综 合性学校,学习年限为八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停办,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此校首次采用班 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 代教育(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在50多年的时间里,圣约翰大学(书 院)培养出了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如顾 维钧、王正廷、邹韬奋、林语堂、宋子文、 荣毅仁、丁光训等。经过不懈的努力,美 国的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 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均同意接收圣约翰的 学生入学,耶鲁大学甚至同意免试招收。
3 司徒雷登(1876-1962)
2 在创办小学的基础上,开始创办教会中学 ,1860--1875年。这一时期,学校数量增 加,学生人数增加。代表性学校:1866年 法国天主教在天津创办究真中学;1864年 ,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创办文会馆( 登州文会馆)。 3 1875——1900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 办教会大学,代表有:东吴大学、燕京大 学、辅仁大学、协和大学、金陵大学、齐 鲁大学等
近代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 体制的基本确立 2 师资结构 高校多留洋 先生多姑娘 农村多落后 前人 多种树后人多乘凉(田宝军老师定县教育) 3 政治军事救国短 唯有教育救国长

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 女的酵(jiào)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 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 确地衡量。 ——马克思
1904年,作为第二代 美南长老会传教士来到中 国。 1905年开始从事传教, 并钻研汉语。 1908年开始任金陵神学 院希腊文教授。 民国8年(1919年)1 月,他被聘请为燕京大学 校长。

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计划: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目标•理解中国近代教育史的背景、发展和影响;•掌握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能够分析现代教育问题的根源与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和讨论,传授基本知识和理论概念;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交流思想;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教育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进行深入讨论;4.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教育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撰写报告并进行展示;5.观摩访谈:安排学生观摩现代教育实践,并进行访谈和反思。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近代教育的背景与发展1.1 中国近代教育的起源和背景•明清教育的特点与问题•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现代教育的冲突与融合1.2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教育的四个时期:洋务运动时期、维新运动时期、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键事件和人物:康有为、严复、吴鞠达、马建忠等第二章:近代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2.1 新学与旧学的论战•传统主义与维新主义的对立•清末新学的思想与实践2.2 民主与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五四运动对教育的影响•名校与民办教育的兴起2.3 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新中国教育的初期探索•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冲击与反思第三章: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问题3.1 入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实践•入世教育的背景与意义•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策略3.2 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的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改革•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与对策3.3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与路径•教育科技与信息化的应用与挑战第四章:评价方式4.1 平时表现评价•准时完成预习和课堂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4.2 研究报告评价•报告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演讲表达和展示能力的评估4.3 期末考试评价•对关键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对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学资源1.教材:《中国近代教育史》2.参考书目:《中国教育史纲》、《中国近代教育史》等3.网络资源:教育部官网、学术论文数据库等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估2.学生研究报告的评估3.期末考试的评估4.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估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背景、发展和思潮,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现代教育问题的根源与解决途径。

333中教史近代

333中教史近代

333中教史近代摘要:一、近代中国教育的背景与特点二、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三、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正文:一、近代中国教育的背景与特点近代中国教育,通常是指从鸦片战争(1840 年)开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教育。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代中国教育的背景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国开始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也促使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振兴之路。

其次,国内政治动荡,战乱频仍,对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再次,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革,这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中国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制度的变革:传统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开始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2.教育内容的更新:传统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近代教育开始传授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培养实用人才。

3.教育方法的改进:传统教育以背诵、讲解为主,近代教育则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能力培养,引入实验、实习等教学方法。

4.教育层次的多样化:近代教育开始兴办大学、中学、小学等各级各类学校,使得教育逐渐普及。

二、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教育在艰难的环境中逐步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式学校的创建:洋务运动时期,一批新式学校应运而生,如北洋水师学堂、江南制造局学堂等,培养了一批具备西方科技知识的人才。

2.留学教育的兴起: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大量中国青年赴美、赴欧留学,他们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技术带回国内,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3.教会学校的设立: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设立了许多教会学校。

这些学校不仅传授宗教知识,还教授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4.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从清末开始,政府逐步推行新式教育制度,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史(近代)

中国教育史(近代)
2、京师同文馆(07年选择题) 京师同文馆最初是为了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人才而
设立的外国语学堂,后增设天文、算学等,发展为综合性学校。 特点:(1)专为培养懂翻译、外事的洋务人才,而不是应对 科举考试的官僚后备军;(2)课程侧重“西文”和“西艺”, 而不是要学生去读传统的儒家经典;(3)教学组织形式采用 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地位: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是洋务学堂的
这些措施使得科举考试与现实的联系密切起来。在维新变 法失败后,八股考试又被恢复,但是人们开始向往有生气的新 式教育而冷淡科举制度。
2009年考研真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 教育改革措施是( )
A 废除八股考试
B 颁布近代学制
C 设立京师大学堂 D 书院改学堂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二、洋务学堂的兴办
1、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和特点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
工程技术、水路军事等多方面人才,洋务派开始兴办一些近代 学堂。洋务学堂的教育内容以“西学”和“西艺”为主,为当 时的洋务运动和后来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中国教育史3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教育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第二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一、教会学校的举办
教会学校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是伴随着中国国家主 权逐步沦丧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式教育。 无论传教士创办学校的目的如何(传教),教会学校客观上 起到了建立教育新风的作用,如重视女学,重视自然科学教育 等。
2008年考研真题 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近代)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近代)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近代部分)一、洋务教育的内容、特点及中体西用1、洋务教育的内容1)洋务学堂的创立和发展A简介:兴办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其教学内容以“西文”“西艺”为主B学堂种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C京师同文馆:最初作为外语学校设立,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1869年聘丁韪良为总教习,总揽全馆教务;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D福建船政学堂:①介绍: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是福州船政局的组成部分。

福建船政局也称“马尾船政局”或“福州船政局”②组成:由前学堂和后学堂两部分组成,学制五年。

前学堂专习制造技术,又称造船学堂;后学堂学习驾驶和轮机技术③地位:在近代中国海军事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近代中国海军输送了第一代舰战指挥和驾驶人才,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2)洋务留学教育:1872年留美学生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容闳倡导)三届留欧学生2、洋务教育的特点1)积极方面A培养目标——造就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B教学内容——以学习西文和西艺为主C教学方法——按照知识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D教学组织形式,洋务学堂普遍制定分年课程计划,确定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2)消极方面A零星分散,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还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C洋务学堂的管理具有官僚习气3)洋务学堂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引入资本主义因素,初步具备近代教育特征,启动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3、中体西用思想1)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经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2)内容:中学也称旧学,即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学者必须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择西学可以补吾阙漏着用之3)影响:A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B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C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变革1、早期改良派饿教育主张:1)全面学习西学,突破民族文化本位观念2)改革科举制度,抨击但并未彻底否定,主张保留科举制度的形态3)建立近代学制,逐步向教育多样化,职业化,普及化转变4)倡导女子教育2、维新教育实践:1)兴办学堂——万木草堂、湖南时务学堂、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公学、经正女学(经正女学作为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万国公报》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变革1)设立京师大学堂2)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3)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4、意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蔡元培的教育思想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五育:军民国教育——寓兵于民实利主义教育——使教育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从现象世界出发而摆脱现象世界的过程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2)并举:同时进行,不可偏废2、改革北京大学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大学应是“研究高尚学问之地”A改变学生的观念B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C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D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A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B沟通文理,废科设系C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此外,北大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3、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观念变革及几种教育思潮1、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观念的变革——抨击封建教育的危害和没落,反思民族教育传统的固有不足,大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新教育。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一、介绍与背景中国近代教育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大意义。

其中,学制演变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教育制度和学生的成长路径。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中的学制演变,并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和剖析。

二、旧中国的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旧中国的学制以科举制度为核心,这种制度持续了千年之久。

科举制度将教育与官员选拔紧密结合,使得中国的社会流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科举制度下,学生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才能进入官方认可的学府进行学习。

这种制度对于培养人才和传承优秀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封闭和保守。

然而,随着西方近代先进的教育制度的传入和中国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中国的教育制度开始了一系列的演变。

这些变革源于中国人民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和对于教育的重视。

三、学制改革的初步尝试中国的学制改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中国近代化运动时期。

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前往海外留学,并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引入中国。

其中,日本的教育制度对于中国的学制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学制改革初步尝试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学堂制度、课程改革、学制长度和普及教育。

学堂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兴办新式学堂和废除了原有的私塾制度。

新式学堂推崇科学、民主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并采纳了西方的教育方法。

课程改革则主要体现在改变了科举制度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制长度的改革则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专门人才的需求,推进学制由原来的十余年逐渐延长到十二年制。

这项改革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充分的教育,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和能力。

普及教育的推行也使得更多的人民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素质和发展水平。

四、新中国的学制演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认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来探讨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的作用和意义。

一、教育机构档案教育机构档案记录了不同时期各级教育机构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情况。

例如,清代秘书学堂、礼部试局等教育机构的档案中,可以看到清朝教育制度、经费、师资等方面的详细情况。

同时,还有一些民间学校的档案,可以了解到民间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二、教育报纸杂志教育报纸杂志是近代教育史的重要资料。

例如,申报、民主学衡、新华日报等报纸,不仅报道了当时的教育新闻和教育改革情况,还有一些有关教材、教法、教师培训和大学课程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资料为我们研究近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学术论著和著作近代教育改革的成功得益于众多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因此,学术论文和著作是近代教育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例如,陈嘉庚的《嘉庚全集·教育卷》、黄炎培的《论教育》、刘师培的《讲学录》等著名的教育论著,在近代教育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著作反映了近代教育家对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理解和研究,并且对于当时的教育改革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个人档案和手记个人档案和手记是研究个别历史人物和教育家的教育观、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变化的重要资料。

例如,严复的《翻译自序》、李煜东的《儒林外史》中记载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和理解。

这些个人手记和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了解近代教育史、深入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变革以及对比现代教育理论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是我们了解近代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思想和教育史的基本依据。

在研究近代教育史时,我们应该多渠道地收集、整理、评估不同形式的学术文献和档案,以期更为真实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

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

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
近代中国教育史上,高校与高等教育曾是民族精神源泉,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阶
层的重要选拔场所之一。

1885年美国博物学家施氏首次将教育学概念引入中国,
它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基础和理论辅导,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推进,学校教育制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洋务运动在晚清时期实施了一系列大胆改革,解决了当时教育史上发展前赴后继、差距落后的难题。

这些改革包括提高对国外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协定中外学生互惠互助,促进中国知识分子改良精神、学术精神和西方新思想的普及。

其次,刘恭维主编的《教育大上》和《教育小下》也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近代高等教育体系,栴檀的《中华学报》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

民国时期,教育改革进入最激进的阶段。

民国政府实施了比较全面的社会和教
育改革。

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教育显著改善,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也经历了巨大发展。

学校从成型几年到上千间,修读课程进入多元化发展,从古代奠定的四书五经转向中西结合的实用性课程,教学改革也多次进行,加强学习思想应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交流与融汇,中国的高等教育也迎来焕然一新的发展。

不可谓不雄厚。

几百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经千辛万苦,从提高教育水
平到强化理论训练,深刻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旋律,也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中国教育的形象,促进了中国发展和进步。

近代教育史

近代教育史

近代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容闳1841年入澳门马礼逊学堂学习,1847年随该校校长布朗赴美留学。

1854年结业,成为第一位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一流大学的中国人。

通过在美国学习,中美对照,中国之腐败,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

他决心西学东渐,“归国建造中华”。

他当时已产生选派留学生的“教育计划”。

回国后认识曾国藩并成为幕僚。

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等在容闳的“教育计划”基础上,提出赴美留学的奏折,得到清廷批准。

容闳是我国最早走出封闭的封建大门,系统接受西方教育的先驱者。

是极力倡导西学的启蒙思想家。

他最大的贡献是:他出资产阶级改良计划和西学东渐,是我国首批官费留美的积极推动者,为中国近代教育改良计划做出突出贡献。

2.庚款兴学1908年7月,美国通知清政府可以庚子赔款之半“还赠”中国。

用他所退还的庚款作为派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之用。

规定自还款之年起,最初四年每年派一百人赴美留学,自第五年起至少续派五十名。

1911年在北京设立清华留美预备校。

庚款兴学的目的不是要发展中国的教育,而是要培养效忠于美帝国主义的“中国领袖”,以便用最巧妙最圆满的方式控制中国,是一种在知识和精神方面支配中国的形式。

紧跟美国之后,其它帝国主义也照此办理,自动退还部分庚款,开办学校,进行精神侵略,培养在华代理人。

3.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最早国立大学,1898年在北京设立,为“戊戌新政”新政的内容之一。

目的在于广育人才、讲求实务,采用中西兼学,设立普通学和专门学,初创预设(包括: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学),但是在顽固派统治下实际仅有诗、书、礼、义、春秋等学堂,性质仍同于旧时书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被迫停办。

1902年复校,设预科(包括政科和艺科)和速成科(包括仕学馆和师范馆)。

同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1903年增加进士馆、译学馆、医学实业馆。

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

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是独立形成与发展的,那么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则是中西教育结合的产物。

时间划分:
近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高等教育——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现代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
近代时期
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1、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为标志,直至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类似这样的高等学堂近30余所。

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

这一时期的新式教育机构无一定体系,大都带有鲜明的母体胎记,反映了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处于草创时期的特色。

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伴随的重大事件:洋务派洋务运动
2、1895年创办的天津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

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设立,成为第一所正式以“大学”为称谓的高等学府。

20世纪初,官办大学进一步发展,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统计,清末高等学校,除官办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外,还有各省设立的高等学堂27所,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专门学堂,这批学堂的举办,可视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声。

这一时期改造书院,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和专门各级各类学堂,废科举、兴学校、学西学已深入人心。

3、20世纪初(1902——1903年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壬寅癸(gui)卯学制作为中国近代一个较为完备的学制,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1905年科举制正式被废除。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伴随的重大事件: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小结:从洋务高等学堂的创办到京师大学堂的诞生,从癸卯学制的颁布到废科举、立学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冲击之下,开始被迫纳入西方的现代高等教育某些制度和形式,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但由于封建思
想和传统教育的强大阻力以及腐朽没落的政治体制的阻碍,这种高等教育现代性的增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定型时期
1、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扫清了政治上的阻碍。

1922年,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颁布,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近代转型的基本完成,同时也奠定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

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

重要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等,其中:
蔡元培,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亲手制定了《大学令》,他主张“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

但由于受到各方限制,直到1917
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郭秉文,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东南大学正迅速崛起,在留美归国的郭秉文主持下,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

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伴随的重大事件:五四、新文化运动
2、1927——1949年间,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定型时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推行了一些列高等教育改革实施,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都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

抗日战争时期,高校调整,沿海高校西迁,一些大学经过组合,以及改制,战后的返院重建,使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成发展态势。

重要人物:梅贻琦(清华校长)、张伯苓(南开校长)、竺可桢(浙大校长,带领学生文军长征起到重大作用)等
伴随的重大事件:抗日战争、国共内战
小结: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成长受到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绝对影响。

先是欧洲,其次是日本的高等教育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生和成长,然后是民国之后对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借鉴,西方高等教育以现代高等教育代表者的身份直接影响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成长。

近代特殊部分:教会大学出现于19世纪末,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中非常特殊的部分,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吸引和发展教徒,培养听命于他们的领袖人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教会大学相继建立,如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等。

民国以后,教会大学被纳入私立大学的范畴立案注册。

近代时期总结: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是借鉴多于创新。

在这中间,教会大学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

而以延安模式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则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创新的一面。

(以培养抗日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以“抗大”最负盛名,教育与实际统一,实行民主自治的学校管理体制。


现代时期
一、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初步确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使得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以苏联为榜样。

建国初的10年间,我国高等院校聘请大量苏联专家。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接办改造、教会学校的取缔和院系调整等重大措施,初步完成了对1949年以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格局的改造,新的以苏联为模式的高等教育体制形成并确立。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探索与曲折
1957年以后,中苏关系恶化以及国内外形势的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走上了一条摒弃一切外国“模式”,复归“传统”的道路。

1958年至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大跃进”,1962年“调整、整顿”。

1966年到来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达到崩溃的边缘。

三、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经过文革的10年动荡,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

1978年改革开放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工作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得以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要把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进入全面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

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进入90年代后,“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使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得以加快。

重要人物:潘懋元、刘道玉、曹靖华、朱九思等
潘懋元,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创办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1年,组织编写了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著作——《高等教育学》,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奠定了这一新学科的理论基础。

刘道玉,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

1977年,出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为高教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恢复统一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并确立了高教改革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地位;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倡导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推动学分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学术假制等改革,领风气之先,拉开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序幕,被誉为“武大的蔡元培”。

曹靖华,曾任多所大学教授,坚持“外为中用”原则,学习外国经验、介绍外国文学需考虑中国的实际与需要;学生要在知识广泛的基础上,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精益求精;翻译工作者不仅要精通外国语言,而且要掌握好祖国语言;要实地劳作,专心致志,“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遭”。

现代时期总结: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建国初期的苏联体系,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直至现在进入一个成熟稳定期,虽然我们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

但此后,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在与世界高等教育广泛交流的同时, 借鉴与创新并重, 立足于本民族的教育传统, 开创独立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国际化轨道迈进。

推荐:《文化大观园之先生归来》系列主题节目,主要介绍了包括蔡元培、马相伯、竺可桢、胡适、张伯苓等在内的10位先生,我相信大家看过纪录片之后会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