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我国养蜂业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
( ) 蜜 、 王浆 中抗 生 素残 留时 有超 标 , 接 1蜂 蜂 直 威 胁 蜂产 品 质量 安 全 。出 口企业 收购 蜂蜜 、 王 浆 蜂
的第一要求是抗生素残 留不得超标 , 并有相应检测 设施 ; 而内销企业对收购蜂蜜 、 蜂王浆基本不检验 抗生素残留 ,多数企业没有检验抗生素残留设施 。
20 V 1 0N . 0 9 o. o7 6
中 国蜂 业
A IU T R O C N PC L U E F HIA
论坛
4 7
独 国荠蜷业存在晌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硇 建议
浙江 缙 云县蜂 业技术 协 会 胡元 强 为 了落实 中央领 导对 发 展养 蜂 业 的重 要批 示 , 蜜 源是 养 蜂 基础 ,蜜 源面 0 年蜂蜜收购价 51 元/ , . 2 k 与 g 19 近似 。蜜贱 伤农 , 95年 当年 , 我县 蜂农 弃 蜂改 行 ,
越冬蜂 贱 卖 4 0元/ , 场 减少 2%。20 蜂 蜜 群 蜂 0 06年 收购 价上 涨 为 86 .0元/g养 蜂 回升 , 冬蜂 买 价 高 k, 越 达 10元, 。 2 群 当前 我 国蜂蜜 收购 价不是完 全 按照 市 场 需求 定 价 , 分 定 价 由几个 出 口大企 业 垄断 。蜂 部
一
些 出 口企 业 将无 抗 生 素 的蜂蜜 、蜂 王浆 供 出 口,
() 蜜 、 2蜂 蜂胶 掺假 , 扰乱 市场
将 抗生 素超标 的蜂 蜜 、 王浆 作 内销 。 蜂 蜂 蜜 中掺果 葡 糖浆 、麦芽 糖 醇 的事 时 有发 生 , 过 去是 隐性 操作 ,现 在是 打着 “ 蜂蜜 膏 ” “ 蜜糖 、蜂
蜜蜂的蜜蜂产品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蜜蜂的资料
蜜蜂的蜜蜂产品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蜜蜂的资料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追求,蜂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蜜蜂产品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成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蜜蜂产品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并提供蜜蜂的相关资料。
一、蜜蜂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蜜蜂产品的质量控制包括从采集、加工、包装到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1. 采集控制:蜜蜂产品的质量首先需要从蜜蜂的采集开始控制。
采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确保采集过程中不会破坏蜂巢,避免杂质的进入,保证蜂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2. 加工控制:蜜蜂产品的加工环节需要注意卫生和操作规范。
加工车间应保持整洁,工作人员需要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以避免污染产品。
加工过程中要确保加热温度适当,以杀灭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3. 包装控制:蜜蜂产品的包装需要符合卫生标准,并有鲜明的标识和说明。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产品受到空气、湿气和光线的影响。
此外,包装过程中也需注意标签的准确贴附,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4. 运输控制:蜜蜂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避免剧烈震动、高温和低温等因素的影响。
运输工具和环境应符合卫生规范,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不受损。
二、蜜蜂产品的检测方法在保证蜜蜂产品质量的控制过程中,检测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蜜蜂产品检测方法:1. 酸度检测:通过测量蜜蜂产品的酸度来评估其品质和新鲜度。
常用方法包括酸度计、pH试纸等。
2. 残留农药检测:蜜蜜蜂产品可能受到农药的污染,因此残留农药的检测尤为重要。
常用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等。
3. 营养成分检测:蜜蜂产品的营养成分是评估其质量和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
常用方法包括氨基酸分析、糖类分析、维生素分析等。
4.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污染是导致蜜蜂产品变质和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用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PCR法等。
三、蜜蜂的资料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贯彻《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
本标准的核心是溯源管理 。我会 自 19 年开 95 始, 每年冬季对蜂农 进行养蜂生产调查 , 建立会 员 蜂 场养蜂档案 , 每个会 员蜂场生产能力 、 对 诚信 度 做 到心中有数。 9 7 20 19~ 04年问, 我会供应杭州健蜂 蜂业公 司数百 吨洋槐 蜜 、 椴树蜜 , 只发 生一起 蔗糖 超 标事件 。根据标识 ,我们 马上查 到 4 洋槐 蜜 桶 (0 k ) 有蔗糖 , 40 g掺 追踪 到蜂 场是一家不是 我会 的 本县蜂场 , 及时退 回处理。氯霉素事件敲响了蜂产 品质量安全警钟 ,02 8 ,我会在 内蒙赤峰地 20 年 月
20 V10 o 09 o6 . . N5
中国 A IUT R O C IA 蜂业 P LU E F HN C
蜂业法镘
3 9
贯彻《 蜜蜂产 品生产管理规范》 确保蜂产 品质量安全
国家 质 检 总 局 、国家 标 委 会 于 2 0 08年 4月 9
日发布 G /2 5 82 0 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 BT 12 — 0 8《
以采 蜜 为 主 , 年 来 推 广 意 卡 杂交 蜂 种 , 用 杂交 多 利
国首次发布从生产源头保证蜂产 品质量安全 、 实现
蜂 产 品溯 源 管理 的指 导性 国家标 准 , 全 面 提 高 我 将 国蜂 产 品质量 。
一
优势 , 增强抗病力 , 保证蜂群健康。 () 2 蜜源场地的优选 : 蜜源植物是蜜蜂繁衍 、 生 产蜂产品基础 。在大流蜜期蜜蜂生产积极性高 , 箱 内蜜粉充裕 , 一些疾病不治而愈 。蜜源植物因气候 影响 , 流蜜不佳 , 蜂场要及时转地 , 另选蜜源。 () 3保持蜂 群饲料充裕 : 在外界缺乏蜜粉源时 , 要及 时补喂 。在缺蜜时 , 饲喂糖浆 , 在缺粉时 , 喂饲 洁净蜂花粉或蛋 白质 饲料 。来历不 明蜂花粉要消 毒, 否则蜂群易感染 白垩病。 () 4 饮用水要洁净 : 水是蜂群繁殖必需品 , 特别 是北方干旱地 区要及时喂洁净水 , 防止蜜蜂采污水 引起爬蜂病。在干燥天气 , 要及时给副盖喷水 , 保持 蜂巢合适湿度 , 利于蜂群正常繁殖 。 () 5 淘汰老脾多造新脾 : 吸附在巢脾茧衣里抗 生素残 留污染蜂蜜 、 王浆 , 蜂 淘汰老脾是杜绝蜂产 品抗生素残留有效措施 。 () 6 防治蜂螨 , 综合治理 : 断子治螨效果最好 ; 夏季可利用生产雄蜂蛹诱杀蜂螨 ; 选择低毒高效治 螨药物; 治螨要选准时机 , 减少对蜂产品污染 。 我会员蜂场采取上述管理技术取得 良好效果 。 2 0 年 5月 ,我社 2 家蜂场调运到杭州常青蜂业 08 0 公司 3 吨洋槐蜜 、 2 油菜蜜和泡桐蜜及 16 8千克蜂 1 王浆经检验无抗生素残 留。
蜂产品安全制度
一、引言蜂产品是蜜蜂在自然界中采集花蜜、花粉等物质,经过蜜蜂自身加工而成的一种天然食品。
蜂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生产、销售蜂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为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防止不合格蜂产品流入市场,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2. 规范蜂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行业自律;3. 促进蜂产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组织架构1. 成立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蜂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 设立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3. 建立蜂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对蜂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
四、蜂产品生产环节安全制度1. 生产者应具备合法的生产资质,取得蜂产品生产许可证;2. 生产场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确保生产环境清洁、卫生;3. 蜂群饲养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防止病虫害的发生;4. 蜂产品原料应选用优质、无毒、无害的植物资源,严禁使用禁用农药、兽药等;5.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确保蜂产品质量稳定;6. 蜂产品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防止污染;7. 生产者应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蜂产品可追溯。
五、蜂产品加工环节安全制度1. 加工企业应具备合法的生产资质,取得蜂产品加工许可证;2. 加工场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确保生产环境清洁、卫生;3.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蜂产品加工标准,防止交叉污染;4. 加工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5.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蜂产品质量;6. 加工企业应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蜂产品可追溯。
六、蜂产品销售环节安全制度1. 销售者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取得蜂产品销售许可证;2. 销售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确保销售环境清洁、卫生;3. 销售过程中,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蜂产品信息,不得虚假宣传;4. 销售者应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蜂产品可追溯;5. 销售者应定期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蜂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蜜蜂的蜜蜂产品的风险与安全性评估蜜蜂的资料
蜜蜂的蜜蜂产品的风险与安全性评估蜜蜂的资料蜜蜂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生物,它们的蜂蜜、花粉和蜂胶等产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然而,就像任何其他自然产品一样,蜜蜂产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性问题。
本文将对蜜蜂产品的风险与安全性进行评估,并介绍蜜蜂的相关资料。
一、蜜蜂产品的风险评估蜜蜂产品的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残留和过敏反应。
1. 环境污染蜜蜂采集花粉和蜜,如果环境中存在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有可能被蜜蜂采集并传递到蜜蜂产品中。
因此,蜜蜂产品的质量与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密切相关。
2. 有害物质残留在蜜蜂养殖和采集过程中,养蜂人员可能使用抗生素、农药等化学物质来控制疾病和害虫。
若使用不当或残留量超标,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留存在蜜蜂产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3. 过敏反应与其他食品一样,蜜蜂产品也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蜂蜜、花粉等蜜蜂产品中的蛋白质和花粉可能导致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使用蜜蜂产品时需谨慎。
二、蜜蜂产品的安全性评估蜜蜂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涉及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安全使用的建议。
1. 产品质量保证为确保蜜蜂产品的质量,养蜂人员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并采取适当的养殖和采集方式。
蜜蜂产品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检测,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2. 安全使用建议了解自己的过敏情况非常重要。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避免直接食用蜂蜜、花粉等蜜蜂产品,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在使用蜜蜂产品时,应遵循产品说明和建议用量,避免过度食用。
三、蜜蜂的资料1. 蜜蜂的分类蜜蜂属于昆虫门,是社会性昆虫中的一种。
按照物种分类,常见的蜜蜂有西方蜜蜂、东方蜜蜂和非洲蜜蜂等。
2. 蜜蜂的生命周期蜜蜂的生命周期分为蛋、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一般情况下,一个蜜蜂蛋从产卵到成虫需要约21天左右。
3. 蜜蜂的社会结构蜜蜂是高度社会化的昆虫,其社会结构包括女王蜂、工蜂和雄蜂。
蜂蜜的掺假现象和现状,对未来蜂产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蜂蜜的掺假现象和现状,对未来蜂产品市场发展的建议第一:质量的控制。
现在蜂产品其实相对来说假的不多,但是劣质的遍布,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要求也不断提高。
未来蜂蜜的优势不会再体现在价格上,而是质量上,通过媒体与相关专业人士的披露,比如蜂蜜的浓缩,蜂王浆中10-羟基葵烯酸含量之类的细分也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检测力度也会更加严格和简单。
所以未来蜂产品,造假与掺假将难以立足,同时药物残渣的检测也会更加严格和方便,对于当代养蜂人来说,严格把控质量,从源头上杜绝劣质蜂产品的出现必将成为趋势。
第二:生产过程透明化。
在过去的蜂产品生产过程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属于盲区,虽然养蜂人说得天花乱坠,但是消费者却一头雾水,但是如今已经进入小视频时代,也就是说蜂产品的生产过程将会透明化,而生产过程过程透明化的结果必然是去掉一切不合格的产品。
第三:蜂产品更加具有科技含量。
其实从我国养蜂的情况来看,现在蜂产品大量增加,虽然说劣质产品大量出现,但是新的特色产品也在不断增加,而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养殖,选育,最后培育出来的高质量新产品也将更受人们追崇,比如蜂王浆的产生,虽然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是如今还是市场的主流,销量和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
而未来积极运用蜂业相关研究部门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科学养蜂的同时产出高品质的蜂产品也将成为主流。
第四:产品质量认证更加受重视。
由于蜜蜂的特殊性,养蜂人鱼龙混杂,大规模的可以养殖,小规模的可以养殖,但是最后占据市场的还是大规模的养蜂场,对于这样能够形成供应链的蜂场来说,蜂产品的质量认证也将更加受到消费者重视。
原因是现代的教育水平已经提高,新一代的消费者辨别能力会更强,而科技的发展也会让检测机构的检测变得更加有效和方便,未来的有机认证、绿色认证、品牌认证可信度会逐渐提升,而这些认证将会成为消费者购买蜂产品的参考依据。
第五:联合经营成为主流。
其实现在很多养蜂人的产品卖不出去,但是又有大量的商家找不到适合的产品,而想要形成供应链,同时能够得到大量的认证,必然需要有大规模的蜂场,从养蜂的角度来说,少数的蜂场是难以形成市场的,而且想要通过大量的认证需要付出的资金会更高,在自己没有完整的供应链的情况下,只能是联合经营,从各个方面进行产品的控制,形成完整的经得住考验的蜂产品供应链。
蜂产品品质控制技术大全
蜂产品品质控制技术大全蜂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然而,为了确保蜂产品的品质安全和高水平,品质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蜂产品品质控制技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提升蜂产品的品质。
一、蜂蜜品质控制技术蜂蜜作为最常见的蜂产品之一,其品质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蜂蜜品质控制技术的介绍:1.采集期控制:蜂蜜的品质与采集的蜜源有关。
不同的蜜源会影响蜂蜜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因此,在采集期间,需要选择适宜的花期和蜜源,确保蜂蜜的品质。
2.加工环境控制:蜂蜜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对产品的品质也有影响。
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有效保障蜂蜜的品质。
3.理化指标检测:蜂蜜的理化指标检测是品质控制的关键环节。
通过测定蜂蜜的含水量、酸度、酶活性、有机物含量等指标,可以判断蜂蜜的纯度和质量。
4.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污染是影响蜂蜜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进行微生物检测,特别是对致病菌和霉菌进行检测,可以确保蜂蜜的安全性和新鲜度。
二、蜂胶品质控制技术蜂胶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功能,因此对其品质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蜂胶品质控制技术的介绍:1.蜂胶原料控制:蜂胶的品质与蜂胶原料的选择有关。
挑选健康的蜜蜂群体和适宜的蜜蜂养殖环境,可以提高蜂胶的品质。
2.萃取工艺控制:蜂胶的萃取工艺会影响蜂胶的品质和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合理选择适宜的萃取温度、时间和溶剂,能够提高蜂胶的品质和功效。
3.理化指标检测:蜂胶的品质评估主要基于理化指标的检测。
测定蜂胶的含水量、总酚含量、酸价、酯价等指标,可以评估蜂胶的质量和纯度。
4.抗菌活性检测:蜂胶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抗菌作用。
通过抗菌活性的检测,可以评估和确定蜂胶的抗菌活性及其品质。
三、蜂花粉品质控制技术蜂花粉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品质控制。
以下是一些蜂花粉品质控制技术的介绍:1.采集期控制:蜂花粉的品质与采集的花粉源有关。
蜂产品质量安全与现状分析
型天然营养库” “ 、 自然界最完美的食品” 等。
2蜂产 品安全 问题
21蜂 蜜掺 假现 象严 重 .
重。所谓单一花种蜂蜜 , 例如洋槐蜜 , 即是蜜蜂采集洋 槐花蜜经过充分酿造 , 才能被称为洋槐蜜。 如果其 中混
入 了大 量 的油 菜花 蜜 , 就不 能被 称 为洋 槐 蜜 , 应该 称 为 多 花种 蜂 蜜 。欧美 日韩 等发 达 国家对 单 一花 种 蜂蜜 的
1 产 品概 述 蜂
蜂产 品按 其来 源和形 成 的不 同可 分 为三大 类 : 蜜蜂 的采制 物 , 如蜂蜜 、 花粉 、 蜂 蜂胶等 ; 蜜蜂 的分 泌物 , 如蜂 王浆 、 毒 、 蜡等 ; 蜂 自身 生 长发 育各 虫 态 的躯 体 , 蜂 蜂 蜜 如蜜蜂 幼虫 、 蜜蜂 蛹 等 。市 场上 常见 的蜂产 品 主要 有蜂 蜜、 蜂花 粉 、 浆和蜂 胶 四大类 。 蜂王 蜂王 浆 、 花粉 、 胶 和蜂 蜜 等蜂 产 品是 富有 生命 蜂 蜂 力 的绿色 天 然食 品 , 有安 全性 , 具 是人 们 理 想 的健 康食 品之 一 。它 们都 富含 氨基 酸 、 白质 、 生 素 、 蛋 维 生物 酶 、 矿 物 质 和 微 量 元 素 等 对 人 体 有 益 的多 种 营养 成 分 , 具 有 以下 共 同的 作用 : 炎 、 菌 、 肿瘤 、 消 杀 抗 防衰 老 、 护 保 肝 脏 、 血 脂 、 胆 固醇 、 节 血 糖 浓 度 , 进 组 织 再 降 降 调 促
胶被誉为“ 人类健康 的保护神”“ 、血管 的清道夫” 蜂 等。 王浆所 含 的癸 烯 酸(O H A是 自然界 中其 他 物质 所没 1— D )
有 的 ,而 这 种物 质具 有 显著 的刺 激机 体 淋 巴细 胞 的活 性、 消炎 杀 菌 、 防癌抗 癌 等作 用 , 因而 被誉 为 “ 黄 金 ” 软 、 “ 生命 青 春 之源 ” 。蜂 花 粉营 养特 别 丰 富 , 等 被誉 为 “ 微
蜂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蜂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1. 蜂蜜
(1)风险隐患因素
①兽药残留:喹诺酮类等兽药残留超标;
②微生物:菌落总数、霉菌等微生物限量超标;
③质量指标:果糖、葡萄糖含量不合格;
④掺杂掺假:使用糖浆或其他原料造假;
⑤非法添加:非法添加氯霉素;
⑥标签:以虚假蜜源植物命名。
(2)原因分析
①非法使用禁用兽药带入;
②进货查验控制不严格;
③生产过程工艺控制不严格;
④贮运环节控制不严格;
⑤标签审核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
(3)防控措施
①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
②严格落实生产工艺,保证灭菌工序执行到位;
③严禁掺入外观性状与蜂蜜相似糖浆;
④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
⑤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
2. 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蜂产品制品
(1)风险隐患因素
①污染物:蜂花粉铅限量超标;
②微生物:蜂花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限量超标,蜂产品制品菌落总数限量超标;
③质量指标:蜂王浆10-羟基-2-癸烯酸、酸度不合格。
(2)原因分析
①进货查验控制不严格;
②生产过程工艺控制不严格;
③贮运环节控制不严格。
(3)防控措施
①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
②严格落实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确保灭菌工序执行到位;
③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
④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
我国蜂产品加工技术现状、质量控制要求及对策刍议
虽 然我 国是 世 界第 一 养蜂 大 国 , 蜂产 品资 源丰
富, 但我国蜂产品加工业与世界先进 国家相 比仍有 着 较 大差距 , 阶段存 在 着蜂 产 品质 量差 和 深加 工 现 技术落后这两大突出问题 , 严重困扰着我 国养蜂业 的可持续 发展 。
1 蜂产 品质量 差 、
我 国虽 是第 一 养蜂 大 国 , 但蜂 产 品 的质 量 与 国
蜂产品加工业存在诸多问题 , 亟待我们加 以重视并 提出切实可行 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就我国蜂产品
加 工 技术 现状 、质量 控制 要求 及其 对 策进 行 探讨 ,
旨在 抛砖 引 玉 , 同推动 我 国蜂产 品加 工业 的 不断 共 进步 和可持续 发展 。
一
品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之一。以 日 本为例 , 本从 日 我 国进 口蜂王浆原料 , 开发出上百个蜂王浆精深加
其产 品已无法适应 国内外市场对蜂蜜品质的要求 。
在 世界 主要 蜂 蜜生 产 国 中 , 有我 国生产 和 出 口加 只
工蜜, 与世界养蜂业的发展趋势极不适应。
2 科技投 入少 , 品 附加值低 、 产
由于我 国长 期 以来 对 蜂 产 品深 加 工 的 研 究 不 够 重视 ,造 成 蜂产 品加 工 领域技 术 创新 能 力低 , 科
工 产 品。蜂王浆 制 品的消 费近 十多年来 一直 雄踞 日 本 保健 品 的榜 首 , 而且仍 以较快 的速 度递增 。
3 市场发 育不 良 、
、
我 国蜂产 品加工 业现状
我 国蜂产品行业从 整体 上呈现出企业 主体实
力 较 弱 , 品功能 雷 同 , 水 平重 复严 重 的 局面 , 产 低 企 业 经营 陷于 同质化 恶性竞 争 的状 态 。行 业 的进入 门 槛 较 低 , 多 小 企 业 一 哄 而 上 , 致 行 业 总体 企 业 众 导 组 织规 模 相对 较小 。大部 分产 品类 型重 复 , 相互 跟 风, 缺少 创新 和突破 。假 冒伪劣 产 品充斥市 场 。 目前 , 国内绝 大多 数蜂 产 品多数 企业 设 备 陈 旧 , 房 、 厂 生产 线 和工艺 流程 大多 不符合 G MP和 Q S规范 。因而 生
谈我国蜂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 着 我 国经 济 的 持 续 高 速 发 展 ,人 们 生 活 水 平 显 著 提 高 ,对 高 品质 食 品 的需 求 急 剧 上 涨 , “ 绿 色 ” 食 品大
受 欢 迎 ,蜂 产 品 已不 是单 一 的 创 汇 型 产 品 , 国 内市 场 有
传 ,但 我 们 也 不 能 忽 视 药 物 残 留对 消 费 者 的 潜 在 影 响 。 目前 养 蜂 业 之 所 以 出现 大 量 用 药 现 象 ,根 本 原 因是 我 们 对 蜜 蜂 的 过 度使 役 造成 的 :追 花 夺 蜜 、采 蜜 、取 浆 ,致 使 蜜 蜂疲 于 奔 命 ,无 法 获 得必 要 的 花 期 休 整 ,蜜 蜂 自身 抵 抗 力 降 低 ,蜂 病 大 面 积爆 发 。 尽 管 目前 蜂 产 品药 物 残 留 问题 在 国 内 尚 未 提 到 正 式 日程 ,但 随 着 我 国经 济 的发 展 ,人 们 对 食 品 安 全 警 觉 l 生的 提 高 ,药 物 残 留 问题 迟 早 会 进 ^公 众 和食 品 监 管 部 门 的视 野 。
度 、掺 杂 使 假 现 象 , 已严 重 影 响 了蜂 产 品 在 人 们 心 目 中的 “ 美誉度” , 国内市 场 的持 续 低 迷 ,中高端 市 场
1 蜂 产 品 生产 中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根 源及 危 害
我 国 蜂 产 品 生 产 ,特 别 是 蜂 蜜 生 产 中存 在 的 质 量 问 题 , 主 要 有 3个 方 面 :一 是 稀 蜜 水 ; 二 是 掺 杂 使 假 ;三 是 药 物 残 留 超 标 。
2 0 1 8 年第 2 期
蜜 蜂 杂 志 ( 月刊 )
J OURNAL OF BEE ( Mo n t h l y)
蜂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要求
蜂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要求蜂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蜂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是天然的保健滋补品,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是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
1 影响蜂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1.1 蜂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1.1.1 蜂产品质量问题。
一是生产的蜂蜜水分含量高,含水量一般在20%~24%,高的可达30%以上,含水量高的蜂蜜易发酵变质。
二是蜂产品掺杂使假,有的用大米糖浆、玉米糖浆、果葡糖浆加上食用果胶等黏稠剂生产假蜂蜜,有的蜂王浆中主要功效成分10-羟基-2-癸烯酸被提取导致其保健功能变差,有的用树胶假冒蜂胶等。
1.1.2 蜂产品安全问题。
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和有害物质污染是当前蜂产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们长期食用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和被有害物质污染的蜂产品会危害健康。
1.2 影响蜂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1.2.1 影响蜂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蜂种、蜜粉源植物、饲养管理和生产环境等是影响蜂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蜂王浆的质量受蜂种的影响很大,浆王群生产的王浆产量虽高,但主要功效成分癸烯酸含量较低。
蜜蜂采集柑橘、荔枝、龙眼和乌桕等蜜粉源植物酿造的蜂蜜水分含量偏高。
在阴雨潮湿环境下生产的蜂蜜含水量高,干燥、风沙大的环境中生产的蜂花粉中含有泥沙。
在饲养管理中蜂蜜的成熟度与强群饲养、控制分蜂热密切相关。
生产方式上,蜂农为获取较高的产量和收入,取蜜频繁,间隔时间短,其生产的蜂蜜水分含量较高。
1.2.2 影响蜂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是在蜂群中直接喷洒农药或蜜蜂采集喷洒过农药的蜜粉源植物导致蜂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二是滥用药物(预防投药)、乱用药物(盲目用药)、大剂量用药和用药方法不当(含药糖浆),导致蜂产品兽药残留超标。
三是使用了受污染的蜂机具及蜂产品在生产、包装、贮运过程中受重金属、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2 蜂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2.1 蜂蜜的质量安全要求2.1.1 蜜源要求。
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蜜蜂饲料的科学配方及管理:蜜蜂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成分直接影响蜜蜂生长发育,蜜蜂饲料应该根据蜜蜂发展阶段、季节、饲养方式等因素,科学配方,保证蜜蜂饲料的均衡和营养价值。
2. 蜜蜂疾病防治:蜜蜂疾病是影响蜜蜂群体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要加强蜜蜂疾病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原菌带菌蜂群,保证蜜蜂的健康安全。
3. 蜂产品加工工艺:蜂产品加工工艺应该符合卫生、安全、高效、低耗的原则,要掌握科学的蜂产品加工技术和方法,确保蜂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要增强对蜂产品质量状况的监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质量标准。
4. 质量控制:对蜂产品的原材料、加工工序、成品进行质量控制,保证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质量标准。
同时,定期开展质量检测及评估,及时反馈不良情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优势。
5. 安全生产:促进安全生产意识,培养从业人员安全行为习惯,加强设施设备管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蜂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蜂产品的品质控制与提升技术大全
蜂产品的品质控制与提升技术大全蜂产品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使得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然而,对于蜂产品的品质控制和提升技术,许多人依然不够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蜂产品品质控制和提升技术,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蜂产品。
一、采集技术蜜蜂采集花蜜的技术对蜂产品的品质至关重要。
合理的采集技术可以确保蜂产品的新鲜度和纯度。
首先,选址要选择远离工业污染和农药污染的地区,避免污染物的进入。
其次,在采集花蜜时,要采用低温脱水技术,避免过度脱水导致花蜜质量下降。
此外,合理的采集时间和频率也是保证蜂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
二、加工技术蜂产品的加工技术对提升其品质和保持其药用价值至关重要。
首先,要进行合理的杀菌处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其次,要精确掌握加工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加热破坏产品的营养成分。
同时,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防止氧化和湿气的侵入,延长产品的保鲜期。
三、质量检测技术蜂产品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其品质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质量检测技术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指标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
外观检查可以通过观察色泽、气味和纯度等指标来判断产品的品质。
理化指标检测可以通过测量产品的水分含量、糖分含量和酸度等指标来评估产品的质量。
微生物检测可以检测产品中的细菌、霉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含量,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四、贮存技术蜂产品的贮存技术对于延长其保鲜期和保持其品质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贮存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其次,要避免与其他异味和湿气的接触,选择透气性和防潮性好的包装材料。
此外,定期检查产品的质量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也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措施。
五、技术创新蜂产品的品质控制和提升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例如,可以利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和纯化技术,提取出更纯净的蜂胶和蜂王浆等产品。
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改良蜜蜂的品种,提高花蜜的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蜂产品的品质控制和提升技术是保证产品质量和药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我国养蜂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际市 场对 中 国蜂 产 品所 采 取技 术 贸 易壁 垒 封锁 、 提 高产 品质量 和市 场竞 争力 的有效 途径 。
一
、
养蜂标 准化 内涵特征
养蜂 标 准 化 的 内涵 与 特征 , 是指 在 养 蜂 生产 领 域 内按 照 相关 标 准要 求 , 蜂产 品产 前 、 中 、 后 对 产 产 进 行 全过 程规 范 和控 制 。其 根 本 目的 : 是保 证 蜂 一
滞后 , 这是 导致 我 国此方 面工 作落后 的主要原 因 。 二 是重 视 不 够 , 入 不 足 , 不 到 支 持 的切 人 投 找
三 是 为 了提 高蜂 产 品数 量 和质 量 需要 标 准 化 。 现 代 养蜂 业 发展 需要 实 现产 业 化经 营 , 产业 化 经 而
点。 农业部虽然组织有关单位在本世纪初制订了六
是 社 会 各 界 对 养 蜂 生 产 标 准化 的认 识 不 到
位 。在 我 国 的许多 地 区 , 无论 是 养蜂 生 产者 还 是 政 府 管 理部 门对 实施 养 蜂 生产 的标 准 化 意识 不 强 、 认
识 不 高 , 于 养 蜂 生产 标 准 的制 订 、 彻 落 实 工 作 对 贯
小 , 以我 们需 要 研究 WT 所 O有 关 细则 , 过 养蜂 业 通
是养 蜂 产业 化 发展 需 要标 准 化 。 目前 , 国 我
的 标 准化 , 筑 并 完 善 我 国的 技 术 标 准壁 垒 , 构 同时 与 国际标 准逐 步 接轨 , 逐步 融人 国际标 准 化 的 大市 场, 使更 多蜂 产 品进 入 国际市 场 大循环 。 五是 政府 对养 蜂生 产 的管理需 要 标准化 。制定 标 准 、 布标 准 是政 府 的责 任 。政 府通 过 制 定有 关 发 标 准 进行宏 观管 理 , 求养 蜂 生产 者 或 是生 产 企业 要 达 到标 准 所 指定 的指标 。通过 制 定 、 布 、 传 、 颁 宣 培 训、 实施 推广 标准 , 实现宏 观管 理 的有效 途径 。 是
蜂产品质量安全引起高度重视
产 过程 中 , 得 使用 危 害 蜂产 品质 量 安 全 的药 品和 不 为造假 者大 开方 便之 门。
熬 鬻
鹈 糍 影 貔《 囊
2 、掺 杂造 劣 在 好 的 产 品里 添 加一 些饴 糖 、 蔗
我 国蜂 业发 展与 效 益 的瓶 颈 。纵 观我 国蜂 产 品质 量 安 全现状 , 主要 隐患 有 以下 几方 面 。
中的灰尘是大环境受到污染的后果 ,养蜂人有时干 着急却没办法 。
二、 蜂产 品 质量 安 全的 出路
针 对 我 国蜂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现 状 及 市 场 情 况 实
改 配方 , 成本 和 质量 上 大打 折扣 。 在
、
我 国蜂 产 品质 量安 全现 状 堪忧
蜂 产 品 主要 包 括 蜂 蜜 、 千浆 、 花 粉 、 胶 、 蜂 蜂 蜂
蜂蜡 、 蜂毒 、 蜂粮 、 千胎 、 蜂 雄蜂 蛹 、 蜂尸等 1 0余种 , 是 当今社会流行 的天然保健品 , 高贵品质与复杂 其
际, 我认为应 当做好 以下几方面 作 。 【
1 、提 高科 学 生产技 术 水 平 。 严格 按 生产规 范和
质量标准行事 实践证明 ,科学生产规范操作是提 高产量与质量的可靠保证 ,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方为 合格产品。 近几年来 , 国家相关部门已制订出台了一 系列 管理 规定 和生 产 规 范 , 蜜 、 王浆 、 胶 、 花 蜂 蜂 蜂 蜂 粉等蜂产品也制定 了质量标准。 中国蜂产品生产规 《 范》 早在 19 年就由中国蜂产品协会制定并颁发实 95
容器, 确保蜂产品质量” 。国家法律 以整条内容对蜂 产品的质量安全提 m如此 明确又严格 的要求 , 足见
蜂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大全
蜂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大全蜂蜜是一种天然健康食品,拥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然而,市场上存在一些质量不合格的蜂蜜产品,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因此,对蜂蜜产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介绍蜂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包括生产环节、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储存运输等方面的要点,旨在帮助相关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一、原料选择蜂蜜的原料主要为蜜蜂采集的花蜜,因此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选购原料时,应确保原料来源可靠、花种多样、无重金属污染、无农药残留等。
建议与信誉良好的蜂农或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原料采购,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二、生产环节1. 蜜蜂饲养管理蜜蜂是蜂蜜产品的生产者,因此蜜蜂饲养管理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蜜蜂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选择和配比,确保蜜源丰富而纯净,避免饲料中含有有害物质。
2. 采集和提取采集花蜜时,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气候条件,确保花蜜的质量。
采集过后,应尽快进行花蜜的提取,避免因时间过长而导致花蜜质量下降。
三、加工工艺1. 过滤和除杂在蜂蜜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花粉、蜜蜡等杂质进行除去。
可采用过滤器等设备进行过滤和除杂操作,确保产品的纯正度。
2. 浓缩和脱水蜂蜜的浓缩和脱水是为了降低水分含量,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保存期限。
可以通过真空浓缩等方法进行处理,确保产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四、储存运输1. 真空包装蜂蜜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氧化和细菌的污染。
因此,建议在包装过程中采用真空包装,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2. 储存温度和环境蜂蜜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低温下,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同时,储存仓库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异味和湿气的侵入。
3. 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损。
应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防止产品变质。
五、质量检测最后,对蜂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质检方法包括香气、颜色、澄清度、水分含量、糖度、酸度等指标的测定。
我国蜂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四) 强化蜂产品市场的监管与治理
重制假售假 的单位和个人 , 一定要严肃查处 , 绝不 姑 息 。在总 结 教训 与治 理 经验 的 基础 上 , 立 蜂产 建
品 市场 长效 监 管机 制 , 从源 头 和根 本 上刹 住 蜂 产 品
制 假 售 假歪 风 , 面 净 化 和规 范蜂 产 品市 场 , 求 全 力 使蜂 产 品市 场得 到根 本性好 转 。
4 蜂业论坛 8
中国蜂业
21 00年第 6 卷 1
第5 期
我国蜂业发展存在 的问题 与对 策( 四)
强化蜂产 品市场 的监管 与治理
全 国人大代 表 宋 心仿
每 当聊 起蜂 业 , 论最 多 的当属 对 蜂产 品市场 议 的忧虑 。养 蜂人 这样 , 蜂产 品经 营者也这 样 , 大 消 广 费者更 是 这样 。大家 的期 盼是 一 致 的 , 就是 加 大对 蜂 产 品市 场 的监 管与 治理 力度 , 一 步 净化 和 规 范 进
流 动放 养缺 乏冷 冻设 备 , 野外 取 出王浆 后一 般 在 在
帐篷里存放几天 , 待积攒较多时再集中交售给蜂产 品公 司 或收 购点 。而生 产季 节气 温 较 高 , 多存 放 每
一
准, 但其中有些指标过于单一。例如《 蜂胶》 标准中
的黄酮含量是主要指标 , 可该指标通过添加等方式 即可 人 为 提高 含 量 ,难 以表 明 受 检产 品 的 真 实 品
当前 ,我 国蜂产 品及 制 品 的质 量标 准 尚不完 善 , 有 些 品种 ( 蜂 蛹 虫 、 蜜 等 ) 如 巢 尚无 国家 标 准 , 些 品 有 种 至 今执 行 的是 部 颁 、 业 或 推 荐 性 标 准 , 没 有 行 远 强 制 性标 准 的制 约 力 ,导 致 一 些不 法 厂 商 有 隙可 钻 , 纷 自行制定 企业 标准 , 纷 降低 了产 品 的质 量 。明 显存 在 无标 准 可依 或约 束 力不 强 的 问题 , 而 导致 从
我国蜜蜂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蜜蜂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1. 内容描述我国蜜蜂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蜜蜂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蜜蜂种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蜜蜂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品种资源丰富,但优质品种研发不足;二是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养殖效益不高;三是蜂产品综合商品率低,加工技术和设备有待完善;四是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假冒伪劣现象严重;五是养蜂业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
蜜蜂作为重要的授粉昆虫,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蜜蜂种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蜜蜂种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蜜蜂资源减少、蜜蜂品种单抗病能力差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我国蜜蜂种业的整体水平,本文将对我国蜜蜂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研究。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我国蜜蜂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分析当前我国蜜蜂种业的产业规模、技术发展水平、市场状况等,以期了解其发展瓶颈与潜力空间,同时探究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技术创新滞后、市场体系不完善等。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推动蜜蜂种业向更加可持续和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蜜蜂种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产业从业者以及科研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共同促进我国蜜蜂种业的繁荣与发展。
1.3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蜜蜂养殖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查处蜂蜜三无产品案例报告
查处蜂蜜三无产品案例报告1. 引言蜂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市场上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却不惜使用劣质或不安全的原料生产蜂蜜三无产品,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相关监管机构积极开展打假行动,查处了一系列蜂蜜三无产品案件。
本报告将介绍其中一起典型案例,并分析该案例的影响和启示。
2. 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某市,某日,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消费者举报,称某蜂蜜生产企业存在使用劣质原料生产蜂蜜三无产品的行为。
监管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并对该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
3. 调查与处理检查发现该企业使用的蜂蜜原料大部分来自野生蜂巢,质量难以保证。
经进一步检测,部分蜂蜜样品中识别出三个无法确定合格来源的物质,即氧化废油、铅及复合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这些物质在食品生产中属于禁止使用的类别。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严肃处理:立案查处、停产整顿、罚款并行政处罚。
同时,还公开曝光了该企业的违法行为,以警示其他企业,维护市场秩序。
4. 影响和启示4.1 消费者权益得到维护通过查处蜂蜜三无产品案例,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查处了违法企业,震慑了其他商家,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是最重要的,监管部门的行动让人民群众更加信任政府,消费更加放心。
4.2 市场秩序得到维护打击蜂蜜三无产品不仅仅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通过对不法商家的查处,其他企业受到了极大震慑,纷纷规范自身行为,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而能够减少市场上低质量产品的流通,提升整个蜂蜜市场的质量和信誉。
4.3 严厉惩罚起到警示作用该案例中,涉及企业的立案查处、罚款和行政处罚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处罚决不仅仅是对该企业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惩罚,更是为了向整个社会释放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对违法行为零容忍,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将始终放在第一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吴黎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养蜂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它的存在与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蜂产品,而且为我国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开辟了道路,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出口创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天然保健产品的理解和崇尚,加上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外蜂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促进了蜂业的繁荣和发展。
但通过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近十年来对蜂产品市场质量安全状况的普查和分析发现,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虽有所改善,但仍较突出。
主要表现为蜂产品总体不合格率高,产品造假、搀假现象严重、造假手段翻新,农兽药残留检出率仍然较高。
一、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1、蜂蜜、蜂王浆的主要理化指标(1)蜂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葡萄糖和果糖是蜂蜜中最重要的两种还原糖,蜂蜜强制性标准GB 18796-2005规定这两种还原糖含量的总和必须≥60%。
近几年,蜂蜜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且大多数不合格样品的麦芽糖含量较高,也就是人?为掺加了麦芽糖的蜂蜜。
蔗糖超标率也可被认为是蜂蜜掺加蔗糖的一个指标。
目前,蜂蜜中检出蔗糖超标的现象已不太多见,超标率基本在5%以下。
说明在蜂蜜中掺加蔗糖的情况已经不多见。
(2)蜂蜜淀粉酶值含量淀粉酶值是衡量蜂蜜贮存时间和贮存、加工过程中是否过度受热的重要品质指标。
据2008年市售蜂蜜的淀粉酶值分析结果,其不合格率约为15%,与往年持平。
(3)蜂王浆的10-HDA和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10-HDA是蜂王浆中特有的一种脂肪酸,一直被认为是衡量蜂王浆质量的重要指标,标准规定含量≥1.8%为优等品,≥1.4%为合格品,<1.4%为不合格品。
而蛋白质含量也可以用来衡量蜂王浆的品质,是目前蜂王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限值为11%-16%之间。
分析表明,我国蜂王浆中10-HDA含量的不合格率还是较高,约有1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蜂王浆的10-HDA含量低于1.0%,远低于正常水平;而10-HDA 含量≥1.8%的王浆优等品约占15%左右。
蜂王浆蛋白质含量高低也是评价其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分析表明,我国的蜂王浆样品蛋白质含量几乎没有低于11%的,但也确实有部分样品的蛋白质含量高于16%,依据蜂王浆国家标准GB 9697-2008的规定,蛋白质含量高于16%的样品均应被认定为不合格样品。
2、蜂蜜掺假现象针对我国市场上标注为“蜂蜜”的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2008年蜂蜜碳-4植物糖含量不合格率并不太高,但高果糖淀粉糖浆阳性率远高于碳-4植物糖含量不合格率。
由于碳-4植物糖检测方法是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796-2005)的仲裁方法,这个指标被用来衡量蜂蜜是否掺假。
因此,按照现行标准,蜂蜜的掺假率不高,但这与事实是有差距的。
3、“蜜汁”、“蜜膏”等蜂蜜制品泛滥现行蜂蜜标准关于蜂蜜产品名称和产品标识规定的不完善,使大量的“蜜膏”、“蜜汁”等蜂蜜制品在市场上出现,现行蜂蜜标准间接成为了这类产品的保护伞,使其成为了合法销售的产品,严重冲击了正常的蜂蜜产品销售秩序。
所谓“蜜膏”、“蜜汁”,实际上是企业在蜂蜜中掺加大量的糖浆等物质,利用消费者认识不足和现有标准的空子,以合法的方式销售的掺加了其他物质的蜂蜜制品。
销售这些蜂蜜制品,企业不但能获得高额利润,而且由于不受标准限制,经营风险很低。
据在北京及周边省份的部分超市调查发现,“蜜膏”、“蜜汁”等蜂蜜制品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
大部分经营蜂蜜产品的企业同时销售蜂蜜制品,也就是将一些不合格的蜂蜜贴上“蜜膏”等标签加以销售;一些企业甚至根本不经营蜂蜜,而只销售这种没有标准限制的蜂蜜制品;一些企业同样的产品在监管较严的北京市场标注为“蜂蜜膏”,而在监管较松的地方却以“蜂蜜”出售。
这表面上是蜂蜜及其产品的销售问题,但实际上将会对未来的养蜂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原因在于,企业受到蜂蜜制品高额利润和低经营风险的诱惑,加上消费者不可能对蜂蜜有很深的了解(一些消费者甚至认为蜂蜜制品更好),企业会增加蜂蜜制品的经营力度而减少对纯蜂蜜的经营和依赖,造成蜂蜜的收购价格下降,打击专业和诚实养蜂者的积极性,进而给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4、蜂产品的污染问题蜂产品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主要有:药物残留问题:主要是蜂蜜和蜂王浆中的各种兽药残留,蜂胶中的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主要为蜂胶中的铅、砷、汞等重金属超标,以及蜂蜜中的铁含量超标;微生物的介入污染:主要为花粉的霉菌污染。
5、蜂胶掺假现象通常全国年产蜂胶大约在300多吨,目前,蜂胶的销售量远远大于生产量,这其中大量的杨树胶充当蜂胶,制成蜂胶软胶囊、蜂胶片剂或其他蜂胶制品销售。
二、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1、蜂蜜品质指标合格率保持稳定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是蜂蜜国家标准的强制性指标。
近几年,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合格率均保持在恒定水平。
这是由于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实施多年,多数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指标的重要性,并具有独立检测的能力,在收购蜂蜜时进行了严格控制。
淀粉酶值是蜂蜜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是衡量蜂蜜新鲜程度和加工过程是否过度受热的重要指标。
由于我国现在蜂蜜供需不平衡,加上蜂农素有生产含水量高的不成熟蜜的习惯,企业收购原料蜂蜜为了满足国家标准和利于贮存、销售的需要,必须对蜂蜜进行浓缩加工。
为了缩短加工时间、减少成本,企业有时将加工温度调至控制温度之上,造成淀粉酶值下降,不合格率较高。
加上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润,积压蜂蜜,而蜂蜜贮存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淀粉酶值下降。
也有部分掺假蜂蜜的淀粉淀粉酶值不能达到要求。
2、蜂王浆品质指标合格率和优质率不高蜂王浆中10-HDA含量是衡量蜂王浆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尽管它不能体现蜂王浆的品质和新鲜程度,但在目前缺乏对王浆品质评价有效指标的情况下,10-HDA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王浆品质和是否掺假或从其中提出成分。
2008年市售蜂王浆中10-HDA含量的不合格率为14.4%,但有部分样品的10-HDA含量低于1.0%;而10-HDA含量≥1.8%的王浆优等品的比例也不高。
造成蜂王浆中10-HDA含量不合格率较高的原因在于:一是蜂农为了增加产量,大量饲养王浆高产蜂种,并使蜜蜂超负荷分泌王浆;二是企业在贸易中为了满足出口或其它原因的需要,人为提取或添加10-HDA所致,造成部分被提出10-HDA的王浆流入了国内市场。
据最近的检测结果分析,蜂王浆样品蛋白质含量都高于11%,但也有部分样品的蛋白质含量高于16%,按照GB/T 9697-2002规定,所有蜂王浆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均是合格的。
但依据蜂王浆国家标准GB 9697-2008,蛋白质含量高于16%的样品均应被认定为不合格样品。
也就是说,有部分蜂王浆样品因蛋白质指标而被判定为不合格品。
我们认为,蜂王浆新国标GB 9697-2008有关蛋白质含量值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3. 蜂蜜存在掺假现象,掺假方式改变由于蜂蜜中富含果糖,加上高果糖淀粉糖浆具有成本低、感官上不易与蜂蜜区分等特点,添加高果糖淀粉糖浆一直是蜂蜜掺假的主要方式。
针对市场上标注为“蜂蜜”的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蜂蜜碳-4植物糖含量不合格率远低于高果糖淀粉糖浆阳性率。
分析原因,由于碳-4植物糖检测方法仅能检出光合作用为碳-4途径来源的碳-4植物(玉米或甘蔗)糖含量的测定,而对碳-3途径来源的植物糖浆(如大米糖浆)未能检出。
企业和蜂蜜中间商捉住了现行国家标准的漏洞,大量利用碳-3途径来源的植物糖浆(如大米糖浆)。
另外,有一些专业的糖业公司以赢利为目的,专门生产能通过国内外蜂蜜标准各项指标检测的的各种糖浆,并向蜂产品加工企业推销。
笔者曾经见过一则推销糖浆的短信,内容几乎囊括了目前可能能作为蜂蜜掺假鉴别的指标,并号称均能规避。
缺乏标准的有效约束使企业对往蜂蜜中掺加糖浆趋之若骛,对纯蜂蜜的依赖程度严重下降,造成纯蜂蜜的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严重打击了专业养蜂者的积极性,进而给整个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也给蜜蜂授粉行业造成打击。
因此,急需开展针对蜂蜜掺假成分不断变换的新检测方法研究,并对我国蜂蜜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4、蜂蜜制品泛滥目前,几乎所有的蜂蜜制品都以混淆或迷惑消费者的感觉进行销售的,如“洋槐蜂蜜膏”、“蜜宝”、“老年蜂蜜膏”、“蜂宝”等,无论是标签外形,还是商品名称,都给消费者以“蜂蜜”的感觉,而且,蜂蜜制品通常是与蜂蜜摆在一个货架上进行销售的。
因为蜂蜜制品大多是掺加了各类糖浆的,有的蜂蜜含量很少甚至没有,一旦脱离蜂蜜这个概念将没有消费市场。
也就是说,蜂蜜制品泛滥的主要因素在于企业受巨额利润的诱惑以及监管体系和标准的缺失。
5、兽药残留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蜂产品中兽药残留较为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1)我国的蜂场普遍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蜂病防治措施力度不够,生产源头管理难。
生产技术和防病技术由师徒传承,素质偏低,缺乏控制药物残留的意识。
(2)对生产第一线养蜂生产者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方面薄弱。
目前,我国现行的技术推广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对生产源头缺乏相应的养蜂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致使养蜂人不能有效地掌握产品标准、生产规程、用药规范、饲养标准等相应专业知识,从源头上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部分养蜂员由于专业知识和有关标准的了解不足,造成了乱用药现象。
(3)过度生产现象严重。
一些蜂农,尤其是饲养浆蜂的养蜂户,过度利用蜜蜂资源进行生产,造成蜜蜂过度劳累,体质下降而造成病害,不得不依靠药物治疗,从而造成蜂产品中兽药残留。
(4)蜜蜂疫病防治体系缺陷,蜂病防治水平低,缺少专门为蜂农服务的防疫力量。
目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站在普及推广蜂病防治技术方面尚有很大差距,可以说不管蜂病防治。
兽药店一般不卖蜂药,传统上是蜂农自己给蜂群诊断、用药、治疗,而且主要依靠养蜂科教书及专业养蜂刊物或者听师傅传授,对蜂病用药缺乏基本常识和专业防治技术,错误认为抗生素药物是治疗蜂病的万能药,甚至还有许多蜂农不知道国家已颁布禁用氯霉素等药物的规定,蜂群常年不断用药,从而使蜂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
(5)生产和流通领域中有部分蜂药中可能含有过量抗生素或违禁药物;生产、加工用具,(包括蜜蜂巢脾、蜂箱)受到抗生素污染和蓄积。
(6)出口厂家为了满足蜂蜜、蜂王浆进口国兽药残留标准的要求,将兽药残留低的产品大量出口,而抗生素残留超标的蜂产品大量流向国内市场,这与原料蜂蜜监控中发现的氯霉素和链霉素超标率相对较低的现象是一致的。
三、解决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我国蜂产品仍存在着较大的质量安全问题,尤其是农兽药残留问题仍较突出,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解决,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蜂业的组织化规模积极倡导产供销联合,推行“小规模、大群体”思路,大力发展以蜂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养蜂合作社和养蜂大户等为主体的蜂业联合体,发展订单蜂业,走“公司+蜂农” 或“公司+合作社+蜂农” 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