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图片

合集下载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公开课精品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公开课精品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公开课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东北的脊梁——小兴安岭》第一节《美丽的小兴安岭》。

详细内容包括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对我国自然地理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

3. 通过对小兴安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学重点:小兴安岭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东北的这片神秘土地。

2. 新课导入:讲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1)展示地图,指出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其在我国东北的重要性。

(2)介绍小兴安岭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产、动植物等,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分析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讲解保护措施,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小兴安岭的实地考察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小兴安岭的地理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图,并标注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措施。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小兴安岭2. 内容:(1)地理位置(2)自然资源(3)生态环境(4)保护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2)分析小兴安岭在东北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谈谈你对小兴安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

2. 答案:(1)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美,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2)小兴安岭在东北地理环境中具有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功能。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气候、植被等基本情况2.了解小兴安岭的重要性及其所承载的生态文化价值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教学内容小兴安岭的基本情况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九大山脉之一。

小兴安岭南北长约1000公里,东西宽约300公里,面积达23.1万平方公里。

小兴安岭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短暂,昼夜温差大。

小兴安岭主要植被有落叶松、红松、白桦、云杉等,其中红松是小兴安岭的代表树种。

小兴安岭的重要性及生态文化价值小兴安岭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包括东北虎、野猪、鹿、狼等珍稀动物。

小兴安岭还是重要的水源地和森林资源产地。

小兴安岭还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价值。

在小兴安岭的山区,有着丰富的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还有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景色。

课文阅读与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小小画家的美丽画册》为一篇描写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观的课文。

通过阅读该篇课文,可以了解小兴安岭的河流、湖泊、森林及其动植物资源等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1.学生听课前教师可以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小兴安岭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气候、植被等基本情况;2.给学生宣读课文标题,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3.学生跟读课文,阅读完毕后,让学生交流课文中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4.给学生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小兴安岭自然景观的印象;5.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兴安岭的一个小画家,你会画些怎样的画呢?让学生想象并绘制自己心中最美丽的小兴安岭;6.汇总每位学生所画的小兴安岭图片,让同学们欣赏,引导学生品味和赏析小兴安岭的美丽。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简单地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气候和植被情况;2.学生能够了解小兴安岭的生态文化价值;3.学生能够感受并表达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的喜爱;4.学生能够通过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小兴安岭,加深对小兴安岭自然景观的印象;5.学生掌握Markdown文本格式的基本编写方法。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课件)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 二课时课件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课件内容详解 课件效果
课件概述 课件特色 总结与展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课件概述
课件简介
课件目标:帮 助学生了解小 兴安岭的美丽 风光和丰富的
物产资源
课件内容:包 括小兴安岭的 地理位置、气 候特点、植物 资源、动物资 源等方面的介

课件形式:采 用图文结合的 方式,配以生 动的音乐和视
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课件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提 高教学效果。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小兴安岭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不断完善,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兴安岭的动物资源对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机盎然 夏季景色:郁郁葱葱,清凉宜人 秋季景色: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冬季景色:银装素裹,静谧祥和
04
课件特色
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
个性化教学:根 据学生的不同需 求和特点,采用 个性化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06
总结与展望
对本课件的总结与评价
内容丰富:涵盖 了小兴安岭的多 个方面,包括自 然景观、动植物 资源等
图片精美:采用 了大量精美的图 片,让观众更加 直观地了解小兴 安岭的美丽
互动性强:通过 多种互动形式, 如问答、讨论等, 增强了观众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课件内容
课件目标: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课件内容:包括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人文景观等方面的介绍
教学方法: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图片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同时配以文字说明,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该课文位于教材的第五章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以及当地民俗文化。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壮丽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课文生词、短语和句型,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以及对小兴安岭生态环境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讲解生词、短语和句型,分析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小兴安岭》2. 主要内容:课文生词、短语、句型,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小兴安岭”为题,写一篇短文。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小兴安岭生态环境的认识。

2. 答案:(2)根据课文内容,阐述小兴安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小兴安岭的知识,关注我国其他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24年统编版《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课件

2024年统编版《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课件

2024年统编版《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第四章“可爱的祖国”第三节,详细描绘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以及四季变化,让同学们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物产,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熟练运用。

3.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以及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语,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让同学们对这片美丽的土地产生好奇心,进而引出课题。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b. 老师讲解生字、词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c. 逐段讲解课文,分析描绘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d.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3.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描绘手法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到写作中。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描绘手法,写一段话描述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5. 朗读与讨论: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讨论课文的描绘手法和表达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2. 生字、词语3. 描绘手法:比喻、排比等4.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排比等描绘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你喜欢的季节景色。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树枝上挂满了嫩绿的叶子,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好像在庆祝春天的到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在描绘手法运用上还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春季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坐上列车去了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小兴安岭,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里的美景。

(出示视频)看完了图片,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大兴安岭,可以用什么词语?生:美丽、漂亮。

2、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理感知1、小兴安岭是如何美丽呢?让我们去课文中发现这种美。

(自读要求: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课文的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课件出示词语)融化汇成涨满挡住浸泡千丝万缕利剑刮风舔脚掌宿舍当美餐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你发现了什么?)又香又脆又松又软又肥又厚(你能举例说说吗?)4、教师展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板书:总—分—总)5、小结:这篇课文,结构清晰,先总讲小兴安岭树多,在按四季的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品读词句,体会小兴安岭四季美景。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同学们,小兴安岭以树多著称,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那里的树到底有多少。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大、树多)从哪些关键语句中体会到?(数不清、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3、指导学生抓住“数不清”、“几百里”、“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读出小兴安岭的特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的内容;它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

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15个;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相关教学材料;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教案和材料;了解到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资料、课文朗读视频等;课堂上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用百度图片在网上搜索下载小兴安岭图片资料及动听的音乐做成PPT课件;课堂上给同学们演示;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方法教法:作者用他那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如同仙境般的小兴安岭;景色美;语言更美;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心中体会到这种美丽。

在感受祖国美丽山河的同时;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

为了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这一点;我特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体验、探究、发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

通过诵读感悟、品词句、研读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自主学习课文。

学法:《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我设立“创设情境—诵读感悟—体验学习—自悟自得”的学法导向。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录像
2.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
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据学法导读
⑴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
(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⑵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
学校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设计者
课 题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时
安排
2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物产多,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了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而且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作者先概括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后具体叙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最后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②.齐读句子
(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四、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抽读。重点指导:“涨”是翘舌音,“葱”是平舌音,“融、涨、葱、挡”是后鼻音,“浸、剑、舔”是前鼻音。
3、用多种方法识字字形。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齐读1自然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2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

第二至五自然段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方法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学生体会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正确认读多音字“兴”“舍”。

2.准确理解描写四季美景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特点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4.了解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五、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2.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地图(课件出示),根据来的手势或问题,知道的同学赶紧举手回答,看谁知道得最多,说的最好。

百度搜索:中国地图/这是哪?(北京)那这儿呢?中国这么大,你都去过哪些地方?那么真能干,和你们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现在我们一起来上课吧。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课件

件2023-11-07CATALOGUE目录•导入新课•课文阅读•词汇学习•语法学习•写作技巧•课堂互动•课后作业01导入新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是亚洲最大的森林库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课文主要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

主题简介作者林海音,出生于1918年,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和翻译家。

她的作品以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和细腻深刻的情感描写著称,这篇课文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部,是亚洲最大的森林库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20世纪50年代,小兴安岭进行了大规模的采伐和开垦,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近年来,当地政府开始实施生态保护政策,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和保护。

02课文阅读描述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对这片森林的热爱和赞美。

内容概述文章主题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对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森林物产和人文风情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写作背景文章分为四部分,分别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以及森林中的动植物、矿产等物产。

主要内容细节解析季节描写01作者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

例如,春天的小溪、野花,夏天的森林、山涧,秋天的果实、红叶,冬天的雪景等。

动植物描写02文章中详细描述了小兴安岭的动植物资源,如马鹿、猞猁等动物,以及各种树木、花草等植物。

通过对动植物的描写,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生态多样性。

矿产资源03除了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小兴安岭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矿、钨矿等。

文章中提到了这些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情况。

第一段第二至四段第五段分别描述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色和物产。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小兴安岭的美丽和重要性。

03段落分析02 01总起全文,概述小兴安岭的美丽和重要性。

03词汇学习列出课文中的重点生词,如“小兴安岭、森林、深处、溪流”等。

重点词汇为每个生词标注词性,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课件部编版·统编(1)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课件部编版·统编(1)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课件部编版·统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17课,详细内容为对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及物产的介绍,通过描绘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我国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兴安岭四季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分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新词的理解,互相学习。

4. 课堂讲解:教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并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关于小兴安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小兴安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7. 情感升华:通过讨论小兴安岭的美景,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小兴安岭》2. 主要内容:(1)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2)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观(3)小兴安岭的丰富物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三遍。

(2)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3)思考:如何保护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2. 答案:(1)略(2)例:小兴安岭四季分明,春天树木葱郁,夏天溪水潺潺,秋天五彩斑斓,冬天白雪皑皑,美不胜收。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共37张PPT)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共37张PPT)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资料袋
小兴安岭,或称小兴安岭山脉,纵贯黑龙江
省中北部。南北长约450公里(一说500公里 ),东 西宽约210公里,面积为77725平方公里。西北 以嫩江为界与大兴安岭相连,东北至黑龙江岸, 东部连接三江平原,东南抵松花江畔,西南与 松嫩平原毗连。 小兴安岭与黑龙江以北俄罗斯 境内的北东走向的山脉是一个整体,北段在俄 罗斯境内,称为布列亚山脉;南段在黑龙江省境 内,称为小兴安岭山脉。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木耳
榛子
蘑菇
人参
山葡萄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黑熊 紫貂
松鼠
思考:
“为什么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 大花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你知 道了吗?
结构梳理
总起 绿色的海洋 3.美丽的小兴安岭 分述 初夏秋冬 景物奇异
冬天, 雪 花 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 白雪 。地上的雪 厚厚 的,又 松 又 软,常常 没过膝盖 。
拓展练习
1、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联想)
2、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 哪个季节?为什么?
布置作业
1、这么多好词好句我要抄下 来。 2、我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我也要写写我的家乡的一处美景。
树木、雪水、小鹿
换成“长出”好不好?
春天,树木抽出 新的枝条,长出嫩 绿的叶子。
不行。因为“抽出”的意思是:
不知不觉间,突然间地长出新枝 。
用“抽出”更能体现树木在春天 生长得非常快。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 小溪,淙淙地流着。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该文位于第三章“美丽的祖国”中的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及优美的句子;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自然风光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美丽的小兴安岭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讲解生字、生词,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观。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兴安岭的美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2. 主要内容:课文生字、生词,优美句子,小兴安岭简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写一段描述小兴安岭美景的短文。

2. 答案示例: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那里山清水秀,林海茫茫。

春天,树木抽出嫩绿的新芽,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秋天,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学生领略了我国自然风光的壮美,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地区的自然景观,了解其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公开课课件.(1)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公开课课件.(1)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该文详细介绍了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以及四季变化,旨在让学生领略我国东北地区的壮丽景色,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资源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观察和想象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护之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情感体验。

2. 教学重点:课文生词、短语的学习,以及小兴安岭自然风光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美丽景色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短语,讲解课文难点。

(3)学生跟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3.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描绘小兴安岭四季变化的句子,学习写作手法。

(2)结合图片,让学生描述小兴安岭的景色。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词语卡片拼出课文中的句子。

(2)学生互相描述自己心中的小兴安岭。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2. 主要内容:春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夏季: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秋季: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冬季:白雪皑皑,林海雪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以《我心中的小兴安岭》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1. 造句示例:春天的小兴安岭,山花烂漫,鸟语花香,让人陶醉。

2. 作文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环节,提高课堂氛围。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小兴安岭的印象。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

(三)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复述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部分生字词,讲解字义和用法。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五)课文背诵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背诵。

2.教师抽查,纠正发音和背诵错误。

(六)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小兴安岭为什么美丽?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2.学生分享对小兴安岭的感受。

3.教师布置作业:以“我心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背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美丽的小兴安岭》2.小兴安岭图片3.生字词卡片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语言》第三节,详细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以及四季变化,通过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理解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汇,掌握文章大意,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四季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表达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长句子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领略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并找出文章中的新词汇和长句子。

3. 课堂讲解:(1)讲解新词汇和长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文章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描绘的小兴安岭四季变化的特点。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述自己眼中的大自然。

5.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进行答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美丽的小兴安岭》2. 主要内容:(1)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2)小兴安岭的四季变化(3)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文章内容,画出小兴安岭的四季变化图。

(2)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写一段描述小兴安岭美景的短文。

2. 答案:(1)四季变化图:春天——树木抽出嫩芽,山花盛开;夏天——树木葱郁,溪水潺潺;秋天——层林尽染,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冰天雪地。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课件通用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课件通用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课件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四册,具体章节为《美丽的小兴安岭》。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培养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描述小兴安岭的美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掌握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论对这片美景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生字词。

3. 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生字词。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小兴安岭的景色,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描述。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指导学生进行句子仿写。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仿写,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小兴安岭》2. 主要内容:课文生字词、句子结构、景色描述方法3.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生字词,右侧展示句子结构,中间展示景色描述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描述你最喜欢的小兴安岭景色。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兴安岭的夏天,树木葱郁,山花烂漫。

清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林间小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傍晚,山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让人陶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句子仿写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加强练习。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课件通用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课件通用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课件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领略其四季的景色变化,通过文章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方法,同时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四季景色变化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描绘自然景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学习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小兴安岭四季景色变化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情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四季景色变化的特点。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重点解析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描绘自然景观的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描绘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

六、板书设计1. 小兴安岭地理位置2. 四季景色变化特点3. 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描写你家乡的四季景色。

2. 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运用文章中学到的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描绘,并将作品分享给同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学习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ónɡ
我会认
huì
zhǎnɡ
cōnɡ lónɡ
融化 汇成 涨满 葱葱茏茏
dǎnɡ guā

jìn tiǎn
diāo
lǚ cónɡ zhēnjin挡住 沉浸 一缕缕 利剑 刮风 舔着 淙淙 榛子
蘑菇 紫貂
我会认
融化 汇成 涨满 葱葱茏茏
挡住 沉浸 一缕缕 利剑 刮风 舔着 淙淙 榛子 蘑菇 紫貂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原木 树木 晨雾 阳光 草地 野花 树木 落叶 山葡萄 榛子 蘑菇木耳 人参

西 南 东
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三 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 整个山分布着温带针叶、落叶和阔叶混合林, 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林中主要的针叶树木有红松、沙松等。森林 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 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 材。其中“三北”防护林体系被称为“世界 上最大的生态工程。”
葱葱茏茏 严严实实 密密层层
多音字
shè(宿舍)
舍 shě(舍己为人)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 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 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 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 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春天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夏天 树木 晨雾 阳光 草地
原木 野花
春天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夏天 树木 晨雾 阳光 草地 秋天
原木 野花
树木 落叶 山葡萄 榛子 蘑菇 木耳 人参
春 天 夏 天 秋 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