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必看的四条生存守则(必看干货系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营必看的四条生存守则,且看运营大牛如何解决运营绩效!
为了求得生存,运营人和领导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为了解决运营绩效,运营人又该怎么做,韩利老师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在我所经历的运营团队中,当运营职位低下之时,感觉不到职场的“血雨腥风”;略高一个层级时,便深刻的体会到,职场政治的确是枪林弹雨,往往利益大于运营产出。
所以,很多做事的人最渴望的是寻找到一个简单的团队,人简单,绩效评测简单(即明确的一个运营目标),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应该是快乐而积极向上的。大家为了共同的共产主义目标而努力奋斗。尤其是象我这样一个不明人情世故,一味抓住目标不放的2b。我所希翼的团队,没有各种尺码的小鞋在你的路前等着你,一片康庄大道,充满了无限的快乐和激情。再就是团队需要数据驱动,我们的每个决策,每个营销行为都应该是有原因,而不是拍着环骨凸出的后脑勺啥指挥。一来大家不至于是无头的苍蝇横冲直撞,二来我们的每个营销行为都能看到产出。如有这两点,在我们运营人员的职业生涯中便会过的津津有味。
当然,这样的团队凤毛麟角,屈指可数。那么,我们如何在既有的团队中生存下去。对,是生存,然后才是运营绩效。
一、运营人四招生存守则
1、让领导去做选择,而不是判断题
当我们的领导和我们的同事对我有意见的时候,不管我出具什么运营方案,他们都会矢口否决,这明显是直接奔着人而来。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一个方法:即让他们去做选择题,而不是做判断题。
在以前做社区运营的时候,我遇到了这种情况,其中波折不再赘述,反正是因为以前管我的人被领导决策成我管他们。致使他们“怀恨在心”,一直和我别着做。一次,为了策划一个专题,我将专题策略整合到一个原型中,然后小组讨论,可想而知,一致否决。然后我又策划了一个,又否决。这时候我就动了心思,如此下去,肯定遥遥无期。所以我灵机一动,哥不让你们判断了,让你们选择。
于是,同一主题哥策划两个专题,拿到小组讨论会上,我说:你们觉得哪个好呀?他们说,第二个好。偶了,散会,就第二个。简洁明了。
2、硬着头皮讲道理
当你的直接领导和你产生矛盾的时候。我会硬着头皮讲道理。摆正自己的姿势,首先证明我是为了做事,事实上我的确是为了做事。
如果领导还是自以为是,对不起,我要和你吵架了。我本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在我所呆过的团队里,我曾和总经理吵过架,曾和总裁吵过,和直接领导吵架更是不胜枚举。
因为,我一直是第一线的人,执行,执行,再执行。我不敢保证我最了解用户,但我敢保证我最了解目前的运营状况。所以,当听到领导说一切要以用户为中心,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我往往气不打一处来。
首先,你已身居高位,我们的用户和你的生存经验本不在一个层级上,你还要以用户为中心,潜台词是不是你最了解用户。我只能背地里暗暗说一声:“p”。
再者,你是战略家,根本没有接地气和用户打成一片,你懂个球呢!这就是比特邦那时候风生水起的原因(虽然现在被关了),那时,我和总裁和我的直接领导针锋相对了一次,自此之后6个月,他们再不干涉我的运营,所以比特邦风生水起了。
我就是情商低,能奈我何,绩效放在桌子上,无声胜有声。
3,选择装傻
当领导想法太多的时候,我往往选择装傻。
比如某领导今天对我说,你应该这样做,然后明天又变了,你应该那样做。反复几次,我就掌握了一个窍门。领导是个心比天高的人,想法太多往往会记不住重点。
这时候我就选择表面上听领导的,实际上我没有做任何事,依然按照我自己的策略行事。待领导有一天忽然问起:我以前不是让你怎么怎么做了吗?我会装傻:什么时候说过呀,我怎么不记得了。领导想法多,事多,所以往往思维紊乱。碰到我的回答,他会绞尽脑汁的想,我好似真说过。犹豫了…
4,晾他一晾
当手下不服从你管教的时候,我往往晾他一晾。不服从,就让你没事可做,你会觉得1天8小时闲呆着,空虚的无以复加。我是不是很卑鄙。
当手下没有积极主动性的时候,即我说一件事他就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拿其他人说事:你看张三,刚入行现在做的都比你好,亏你还是有了几年运营经验的。羞死人。我是不是很龌蹉。
如上四法,目前我一直在演练中前进,这样可以解决生存问题。
二、如何解决运营绩效?
生存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就要解决绩效了,这个东西是个运营方法如何解决运营绩效问题?
我是这样做的,我从我现在的团队来举例:
1,摸索也要明确目标
我们这个团队依然在组建之中,项目的前景也在浑浑噩噩的摸索中前进。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摸索也要目标明确。比如,我们现在通过免费和付费的推广渠道不断引入用户进入我们的产品,不断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在这些用户留下的足迹中不断分析用户的刚性需求(我们叫用户的痛点),而我认为,这段时间的数据其实是我们产品的基线数据,在这个数据中的核心指标中,我们不断的优化它,然后让他在折线图上是一直上升的状态。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不是订单数,不是用户uv,而是一个折线图,以及折线图的状态是上升的即可。
2,将目标拆分到所有运营的节点上
为了保证这个不断上升的折线图,我们在运营中给他拆解到运营中的所有节点上。比如渠道,微博上我们不断优化140字的微博,不断按照用户的需求和我们以往在微博上发的文案的数据优化正在发的140字,让每一条微博都带给我们一些用户的需求,对于受欢迎的微博,我们再优化,对于被冷淡的微博,我们分析其原因,然后基于分析的原因再去优化它,直到他被接受为止。
3,测试后不断优化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精细化运营,虽然琐碎,但是效果却立竿见影。再如站内邀约,我们会先取20000用户,写四条邀约文案,每条文案做好数据监测,然后各发5000用户。第二天看数据,对于引流好的文案,我们取最优的一条,晋级到第二天。然后第二天再写三条邀约文案,再各发5000用户,然后第三天再看反馈回来的关键数据指标,假设新写的三条文案中有一条优于了晋级的文案,那么证明我们取得了进步。
如此周而复始的在文案上下功夫,直到优化的文案达到了我们的期望的影响力,然后便会计划全网通发,以达到让文案效果最大化。
我一直在博客里为运营申冤,其中之一就是运营是一个繁琐的事情。直到现在我依然如是,但是现在状态为之一变,因为在琐碎中能看到效果。
三、写在最后的话
所以,运营是琐碎的,更是精细化的,当以效果为标杆的时候,这中琐碎变成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