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

合集下载

人类破坏环境-人类破坏地球的例子

人类破坏环境-人类破坏地球的例子

人类破坏环境-人类破坏地球的例子人类破坏环境-人类破坏地球的例子[优秀作文]如果地球被人类所破坏如果地球被人类所破坏,那么,大地在怒吼,火山在爆发,大海在咆哮,世界末日就到了。

如果地球被人类所破坏,那么,花儿在尖叫,树木在冒火,小草在反抗,树木全都乱了。

如果地球被人类所破坏,那么,风在敲鼓做气,雨在奋勇前进,雷在为雨喝彩,现象都造反了。

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不去伤害地球妈妈,还会发生这些事吗,所以,请大家有双手和行动去保护她。

“别人”正在破坏地球我问过不下十个外来打工者:每年春运期间,回一趟老家如同扒一层皮,你为什么还要上赶子去凑那热闹,他们回答的话语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意思却非常相近:在城市里没有归属感,这里的一切终归是别人的,这是一座别人的城市。

关于外来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的问题,有着浩繁的背景和扯不清的理由,但一句“别人的城市”,却足以说清当下许多因外来人口增加而产生的种种令城市管理者头痛甚至愤怒的社会问题。

当外来人口自觉地以“别人的”来排定自己与所在城市的关系时,他们与城市的相处方式便已从心灵深处对立起来,而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们那些让城里人觉得不可理喻的举动,就变得可以理喻了。

他们可以小心呵护自己破旧的自行车,却对街道旁的公共设施施以重脚;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地面打扫得比面缸还干净,却让痰和烟蒂随处乱飞;他们会在意自己脸上或衣服上的污痕,却对公园的草坪和脚下折断的花草视而不见;他们可以为了赚来自己口袋中的几元零钱,而将价值千元的街灯拆去卖废铁;他们可以在没有丝毫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将“办证”之类的“牛皮癣”贴在任何地方??虽然这些负面行为不是外来人口的专利,但多数城里人还是将这些行为看做是外来人口给城市带来影响的重要标志。

这些负面影响,甚至像汤锅里的苍蝇那样,使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诸多正面贡献大打折扣。

而这一切的根源,便在于外来人口心底里缺乏认同感―― 那一个看似可以忽略却无法忽略的“别人”观念。

人类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生态灾难的具体事例

人类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生态灾难的具体事例

人类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生态灾难的具体事例
因为生态问题而危及国家安全的例子古已有之。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古国,在我国汉代时是一个水草丰美、经济繁荣的文明之邦,也是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的一颗璀璨明珠。

但是,随着塔里木河的游人增多,砍伐森林,区域开发活动的加强,楼兰人赖以生存的塔里木河的水量急剧减少,甚至经常出现断流。

结果导致楼兰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导致水土流失。

最终被沙漠所吞噬而亡国。

我国水体被污染。

人口均水资源只有2000多吨,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贫富不均,华北、西北的一些地区缺水严重。

同时,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

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生态破坏加剧了贫困,影响了社会安定。

在宁夏、内蒙古一些沙化严重的地区,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

【精品文档】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范文word版 (11页)

【精品文档】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范文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篇一: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北部亚马逊河及其支流流域,为大热带雨林,面积6,000,000平方公里(2,300,000平方里),覆盖巴西总面积40%。

北抵圭亚那高原,西界安地斯山脉,南为巴西中央高原,东临大西洋。

亚马逊河流域为世界最大流域,其雨林由东面的大西洋沿岸(林宽320公里〔200哩〕)延伸到低地与安地斯山脉山麓丘陵相接处,形成一条林带,逐渐拓宽至1,900公里(1,200哩)。

雨林异常宽广,而且连绵不断,反映出该地气候特点:多雨、潮湿及普遍高温。

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著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

在繁茂的植物中有各类树种,包括香桃木、月桂类、棕榈、金合欢、黄檀木、巴西果及橡胶树。

桃花心木与亚马逊雪松可作优质木材。

主要野生动物有美洲虎、海牛、貘、红鹿、水豚和许多齧齿动物,亦有多种猴类,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这个雨林的生物多样化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

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000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生物量。

科学家指出,单单在巴西已约有96,660至128,843种无脊椎动物。

亚马逊雨林的植物品种是全球最多种性的,有专家估计,1平方千米可能含有超过75,000种树及150,000高级植物,1平方千米可含有90,790公吨存活的植物。

亚马逊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动物及植物生境。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雀鸟都居住于亚马逊雨林。

现时,大约有438,000种有经济及社会利益的植物发现于亚马逊雨林,还有更多的有待发现及分类。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一)全球气候变化过去的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

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到了近360ppm。

199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二)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

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

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

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实行控制之前(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ODS已达到了2000万吨。

由于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50-100年,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

在它们陆续升向平流层时,就会与那里的臭氧层发生反应,分解臭氧分子。

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ODS,也要再过20年,人类才能看到臭氧层恢复的迹象。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三)酸雨污染现在"酸雨"一词已用来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

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欧洲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是一大酸雨区。

亚洲的酸雨主要集中在东亚,其中中国南方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成为世界上又一大酸雨区。

由于欧洲地区土壤缓冲酸性物质的能力弱,酸雨使欧洲30%的林区因酸雨的影响而退化。

在北欧,由于土壤自然酸度高,水体和土壤酸化都特别严重,有些湖泊的酸化导致鱼类灭绝。

美国国家地表水调查数据显示,酸雨造成了75%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

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

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

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地球带来了许多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

1. 森林砍伐:为了获取木材、开垦土地或满足短期经济利益,人们大规模砍伐森林。

这导致了森林覆盖面积的减少,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并引发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2. 水资源过度开采: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水源的枯竭和水质的恶化。

许多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和湖泊的水量减少,这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此外,过度开采还会导致地面下沉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3. 工业污染:工业活动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弃物严重污染了环境。

大气中的工业废气包含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造成空气污染和酸雨。

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污染了水体和土壤,危害了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4. 垃圾处理不当:大量的垃圾产生和不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也是人类破坏环境的重要原因。

垃圾的堆积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对大气和气候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垃圾也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5. 化学物质的滥用:人类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和工业化学品,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农作物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

工业化学品的排放也会导致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6. 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发展,许多建设项目破坏了原本健康的生态系统。

例如,大规模的水坝建设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动,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开垦和建筑活动破坏了原本的自然环境,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7. 气候变化: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洪水、干旱和飓风,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合集5篇)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合集5篇)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合集5篇)第一篇: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北部亚马逊河及其支流流域,为大热带雨林,面积6,000,000平方公里(2,300,000平方里),覆盖巴西总面积40%。

北抵圭亚那高原,西界安地斯山脉,南为巴西中央高原,东临大西洋。

亚马逊河流域为世界最大流域,其雨林由东面的大西洋沿岸(林宽320公里〔200哩〕)延伸到低地与安地斯山脉山麓丘陵相接处,形成一条林带,逐渐拓宽至1,900公里(1,200哩)。

雨林异常宽广,而且连绵不断,反映出该地气候特点:多雨、潮湿及普遍高温。

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著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

在繁茂的植物中有各类树种,包括香桃木、月桂类、棕榈、金合欢、黄檀木、巴西果及橡胶树。

桃花心木与亚马逊雪松可作优质木材。

主要野生动物有美洲虎、海牛、貘、红鹿、水豚和许多齧齿动物,亦有多种猴类,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这个雨林的生物多样化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

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000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生物量。

科学家指出,单单在巴西已约有96,660至128,843种无脊椎动物。

亚马逊雨林的植物品种是全球最多种性的,有专家估计,1平方千米可能含有超过75,000种树及150,000高级植物,1平方千米可含有90,790公吨存活的植物。

亚马逊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动物及植物生境。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雀鸟都居住于亚马逊雨林。

现时,大约有438,000种有经济及社会利益的植物发现于亚马逊雨林,还有更多的有待发现及分类。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毫无节制的开发已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随着巴西本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移民涌入亚马逊雨林边缘地带。

破坏环境的事例 (3)

破坏环境的事例 (3)

破坏环境的事例引言在现代社会,环境破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污染、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破坏环境的具体事例,并强调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石油泄漏事件石油泄漏事件是环境破坏的重大事例之一。

最著名的石油泄漏事件之一就是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据报道,当时一座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导致数百万加仑的石油泄漏至墨西哥湾。

这场灾难对湾区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数以千计的鸟类、海洋生物和其他野生动物因此而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

这个事件提醒我们,石油的开采和使用必须谨慎进行,以避免类似的灾难发生。

同时,我们应该寻找和推动更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森林砍伐和破坏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是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森林砍伐和破坏的主要原因包括清理土地,为农业和牧畜提供空间,以及木材和纸浆的需求。

巴西亚马逊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生态资产之一。

然而,近年来,由于非法的砍伐和放牧活动,亚马逊雨林的面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导致了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加剧。

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减少木材的使用,选择购买来自可持续林业的产品,以及支持植树活动都是保护森林的行动。

生态系统污染生态系统污染是另一个严重破坏环境的行为。

水和土壤的污染对于生命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但是人类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这些资源的污染。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电子废物的处理。

当我们丢弃旧的电子设备时,其中包含的有害物质(如铅、汞和镉)可能会渗入土壤和水源中,并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生态系统污染,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和回收电子废物。

同时,减少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改用环保型的替代品,也是减少土壤和水源污染的有效措施。

资源浪费在我们富裕的社会中,资源浪费也是破坏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导语: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一)全球气候变化过去的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

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到了近360ppm。

199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二)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

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

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

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实行控制之前(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ODS已达到了2000万吨。

由于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50-100年,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

在它们陆续升向平流层时,就会与那里的臭氧层发生反应,分解臭氧分子。

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ODS,也要再过20年,人类才能看到臭氧层恢复的迹象。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三)酸雨污染现在"酸雨"一词已用来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

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欧洲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是一大酸雨区。

亚洲的酸雨主要集中在东亚,其中中国南方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成为世界上又一大酸雨区。

由于欧洲地区土壤缓冲酸性物质的能力弱,酸雨使欧洲30%的林区因酸雨的影响而退化。

在北欧,由于土壤自然酸度高,水体和土壤酸化都特别严重,有些湖泊的酸化导致鱼类灭绝。

美国国家地表水调查数据显示,酸雨造成了75%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天球被毁坏的事例(一)寰球天气变迁已往的世纪面,寰球外表均匀暖度回升了0.3至0.6摄氏度,海仄里回升了10至25厘米。

今朝天球年夜气外的两氧化碳淡度未由工业反动(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多到了远360ppm。

1996年当局间天气变迁小组揭晓的评价呈文表白:若是世界动力生产的格式没有领熟基本性变迁,到21世纪外叶,年夜气外的两氧化碳淡度将到达560ppm,寰球均匀暖度否能回升1.5至4摄氏度。

天球被毁坏的事例(两)臭氧层毁坏战益耗自1985年北极上空呈现臭氧层浮泛以去,天球上空臭氧层被益耗的景象不断有删无减。

到1994年,北极上空的臭氧层毁坏里积未达2400万仄圆私面。

如今正在美国、添拿年夜、欧美、前苏联、外国、日原等国的上空,臭氧层皆开端变厚。

正在抵消耗臭氧层物资(ODS)真止节制之前(1996年以前),齐世界背年夜气排搁的ODS未到达了2000万吨。

因为ODS至关不变,能够存正在50⑴00年,以是被排搁的年夜局部ODS今朝仍留正在年夜气层外。

正在它们陆绝降背仄流层时,便会取这面的臭氧层领熟反馈,合成臭氧份子。

因而,即便齐世界彻底进行排搁ODS,也要再过20年,人类能力看到臭氧层规复的迹象。

天球被毁坏的事例(三)酸雨净化如今"酸雨"一词未用去泛指酸性物资以干轻升(雨、雪)或湿轻升(酸性颗粒物)的模式从年夜气转移到空中上。

酸雨外续年夜局部是硫酸战硝酸,次要起源于人类宽泛运用化石焚料,背年夜气排搁了年夜质的两氧化硫战氮氧化物。

欧洲是世界上一年夜酸雨区,美国战添拿年夜东部也是一年夜酸雨区。

亚洲的酸雨次要散外正在东亚,此中外国北方是酸雨最重大的地域,成为世界上又一年夜酸雨区。

因为欧洲地域泥土徐冲酸性物资的才能强,酸雨使欧洲30%的林区果酸雨的影响而进化。

正在南欧,因为泥土做作酸度下,火体战泥土酸化皆出格重大,有些湖泊的酸化招致鱼类灭尽。

美国国度天表火查询拜访数据显现,酸雨形成了75%的湖泊战约莫一半的河道酸化。

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

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

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一: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又被浓雾笼罩。

这期间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一下住满了伦敦的各家医院。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岁以上最多,约是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较平时增加1倍。

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并肺结核、心脏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平时同类病死亡人数9。

3倍、2。

4倍、5。

5倍、2。

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较平时均有成倍增长。

事件后的两个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

人们就此事件分析认为,这于伦敦当时大量的耗煤有关。

事件期间尘粒浓度最高达4。

46毫克/米3,为平时的10倍,SO2浓度最高达平时的6倍,在浓雾的特定条件下,烟雾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从而形成H2SO4,并凝在微尘上,从而形成酸雾,成为这一事件的杀手。

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二:爱知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造成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三: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3天后开始有人发玻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并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

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很高,并可能含有氟化物。

事后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是几种有害气体同煤烟粉尘对人体综合作用所致。

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四: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余人死亡。

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

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

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篇一: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北部亚马逊河及其支流流域,为大热带雨林,面积6,000,000平方公里(2,300,000平方里),覆盖巴西总面积40%。

北抵圭亚那高原,西界安地斯山脉,南为巴西中央高原,东临大西洋。

亚马逊河流域为世界最大流域,其雨林由东面的大西洋沿岸(林宽320公里〔200哩〕)延伸到低地与安地斯山脉山麓丘陵相接处,形成一条林带,逐渐拓宽至1,900公里(1,200哩)。

雨林异常宽广,而且连绵不断,反映出该地气候特点:多雨、潮湿及普遍高温。

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著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

在繁茂的植物中有各类树种,包括香桃木、月桂类、棕榈、金合欢、黄檀木、巴西果及橡胶树。

桃花心木与亚马逊雪松可作优质木材。

主要野生动物有美洲虎、海牛、貘、红鹿、水豚和许多齧齿动物,亦有多种猴类,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这个雨林的生物多样化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

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000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生物量。

科学家指出,单单在巴西已约有96,660至128,843种无脊椎动物。

亚马逊雨林的植物品种是全球最多种性的,有专家估计,1平方千米可能含有超过75,000种树及150,000高级植物,1平方千米可含有90,790公吨存活的植物。

亚马逊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动物及植物生境。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雀鸟都居住于亚马逊雨林。

现时,大约有438,000种有经济及社会利益的植物发现于亚马逊雨林,还有更多的有待发现及分类。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毫无节制的开发已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随着巴西本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移民涌入亚马逊雨林边缘地带。

人类破坏生态具体事例2

人类破坏生态具体事例2

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具体事例2013.04.18
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体内发现DDT等农药残余,珠穆朗玛峰遍地狼藉?南极臭氧空洞,是因为过去氟利昂用量过多,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会有大量紫外线照射地球,皮肤癌等发率升高,地球温度升高;许多水域会发生赤潮等是因为生活工业废水进入水域,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营养化造成的,会导致鱼虾死亡,也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损害人们的健康;美国的原始森林遭破坏,是人为的,有很多树木都是被砍伐的。

造成很多动物流离失所,甚至有些物种灭亡。

(完整版)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例子

(完整版)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例子

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例子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随处可见: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垃圾围城……,连远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DDT等农药残余,珠穆朗玛峰遍地狼藉?蓝天碧水已经成为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和遥不可及的梦想.南极臭氧空洞,是因为过去氟利昂用量过多,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会有大量紫外线照射地球,皮肤癌等发率升高,地球温度升高;许多水域会发生赤潮等是因为生活工业废水进入水域,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营养化造成的,会导致鱼虾死亡,也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损害人们的健康;美国的原始森林遭破坏,是人为的,有很多树木都是被砍伐的.造成很多动物流离失所,甚至有些物种灭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

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

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砍伐树木挖掘河沙杀伤动物,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因素所造成。

平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大量“三废”和某些工业、生活设施的突发意外事故,以及医院未经处理的废弃物等均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可引起危害.战时由于大量使用各种武器对居民的杀伤和对居民区的破坏,更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港大发现花面狸(俗称果子狸)身上的冠状病毒,与引起人类SARS有关。

在此之前,马来西亚的「立百病毒」、纽约的「西尼罗病毒」,甚至本港的「禽流感H5N1病毒」,源头都来自动物,而且与环境受破坏、全球暖化及人与动物距离太近的因素密不可分。

除了维持家居清洁外,要预防传染病出现及扩散,还须把眼光放远,保护环境。

SARS在香港造成的影响,近年少见。

人类破坏环境的具体例子

人类破坏环境的具体例子

人类破坏环境的具体例子【篇一:人类破坏环境的具体例子】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6篇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6篇一: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又被浓雾笼罩。

这期间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一下住满了伦敦的各家医院。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岁以上最多,约是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较平时增加1倍。

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平时同类病死亡人数9。

3倍、2。

4倍、5。

5倍、2。

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较平时均有成倍增长。

事件后的两个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

人们就此事件分析认为,这于伦敦当时大量的耗煤有关。

事件期间尘粒浓度最高达4。

46毫克/米3,为平时的10倍,so2浓度最高达平时的6倍,在浓雾的特定条件下,烟雾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从而形成h2so4,并凝在微尘上,从而形成酸雾,成为这一事件的杀手。

二:爱知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造成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三: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

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病、肺#from 本文来自 end#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

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很高,并可能含有氟化物。

事后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是几种有害气体同煤烟粉尘对人体综合作用所致。

四: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余人死亡。

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

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

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篇一: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北部亚马逊河及其支流流域,为大热带雨林,面积6,000,000平方公里(2,300,000平方里),覆盖巴西总面积40%。

北抵圭亚那高原,西界安地斯山脉,南为巴西中央高原,东临大西洋。

亚马逊河流域为世界最大流域,其雨林由东面的大西洋沿岸(林宽320公里〔200哩〕)延伸到低地与安地斯山脉山麓丘陵相接处,形成一条林带,逐渐拓宽至1,900公里(1,200哩)。

雨林异常宽广,而且连绵不断,反映出该地气候特点:多雨、潮湿及普遍高温。

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著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

在繁茂的植物中有各类树种,包括香桃木、月桂类、棕榈、金合欢、黄檀木、巴西果及橡胶树。

桃花心木与亚马逊雪松可作优质木材。

主要野生动物有美洲虎、海牛、貘、红鹿、水豚和许多�m齿动物,亦有多种猴类,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这个雨林的生物多样化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

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000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生物量。

科学家指出,单单在巴西已约有96,660至128,843种无脊椎动物。

亚马逊雨林的植物品种是全球最多种性的,有专家估计,1平方千米可能含有超过75,000种树及150,000高级植物,1平方千米可含有90,790公吨存活的植物。

亚马逊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动物及植物生境。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雀鸟都居住于亚马逊雨林。

现时,大约有438,000种有经济及社会利益的植物发现于亚马逊雨林,还有更多的有待发现及分类。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毫无节制的开发已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随着巴西本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移民涌入亚马逊雨林边缘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事例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北部亚马逊河及其支流流域,为大热带雨林,面积6,000,000平方公里(2,300,000平方里),覆盖巴西总面积40%。

北抵圭亚那高原,西界安地斯山脉,南为巴西中央高原,东临大西洋。

亚马逊河流域为世界最大流域,其雨林由东面的大西洋沿岸(林宽320公里〔200哩〕)延伸到低地与安地斯山脉山麓丘陵相接处,形成一条林带,逐渐拓宽至1,900公里(1,2 00哩)。

雨林异常宽广,而且连绵不断,反映出该地气候特点:多雨、潮湿及普遍高温。

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著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

在繁茂的植物中有各类树种,包括香桃木、月桂类、棕榈、金合欢、黄檀木、巴西果及橡胶树。

桃花心木与亚马逊雪松可作优质木材。

主要野生动物有美洲虎、海牛、貘、红鹿、水豚和许多齧齿动物,亦有多种猴类,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这个雨林的生物多样化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

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000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生物量。

科学家指出,单单在巴西已约有96,660至128,843种无脊椎动物。

亚马逊雨林的植物品种是全球最多种性的,有专家估计,1平方千米可能含有超过75,000种树及150,000高级植物,1平方千米可含有90,790公吨存活的植物。

亚马逊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动物及植物生境。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雀鸟都居住于亚马逊雨林。

现时,大约有438,000种有经济及社会利益的植物发现于亚马逊雨林,还有更多的有待发现及分类。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毫无节制的开发已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随着巴西本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移民涌入亚马逊雨林边缘地带。

为了向大自然要地要粮,人们使尽了各种手段和各种工具,夺林造田。

随着公路和铁路干线的不断延伸,农民更易深入原始密林中砍烧垦殖。

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森林,将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

林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大多数养分并不在土壤里,而是储存于活着的植物中。

森林烧光后,大部分养料就随风散去。

在清理出来的土地上耕种,过一两季后,土壤不是耗尽肥力就是被雨水冲走,剩下的就是寸草不生的一片砂砾。

跨国大企业则是看中当地丰富的铁、铜、铝土和其它矿产资源,不惜投入重金,大肆开采。

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亚马逊地区每年遭到破坏的雨林面积达2万3000平方公里。

在过去30年中,这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区的1/6已遭到严重破坏。

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专家指出,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

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滥伐亚马逊的森林,并没有给巴西人带来更多的财富。

他们只是填饱了肚子,带来的却是对大自然永远的创伤和难以弥补的伤害。

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得土壤侵蚀、土质沙化,水土流失严重。

巴西东北部帕拉州、阿玛帕州的一些地区由于林木被砍伐,生态被破坏,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

亚马逊热带雨林植被丰富,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多达1200种。

然而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数年后,至少有50万至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

对此,巴西政府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先后制定了多项环保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林区环境的保护与监测。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的优先目标之一。

臭氧层空洞臭氧在大气中从地面到70千米的高空都有分布,其最大浓度在中纬度24千米的高空,向极地缓慢降低,最小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浓度在极地17千米的高空。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就发现臭氧浓度有减少的趋势。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

臭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存。

关于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类活动化学假说: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为此,于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订了限量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等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

另外还有太阳活动说等说法,认为南极臭氧层空洞是一种自然现象。

关于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人类健康影响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对生态影响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试验200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小麦、棉花、大豆、水果和洋白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

估计臭氧减少1%,大豆减产1%。

2.减少渔业产量。

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

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1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

3.破坏森林。

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

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辐射增多还会造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全球变暖基本介绍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

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

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

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地球正在升温,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摄氏度。

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

美国和全球年平均温度测量值之间比较情况升温后果⒈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南极冰川融化⒉水域面积增大。

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

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⒊气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

北极熊和海象会渐渐灭绝。

⒋许多小岛将会无影无踪。

⒌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⒍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⒎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⒏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例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

⒐将感染疾病等传染病。

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疫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被毒雾笼罩的特拉法加广场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着大灯。

室内音乐会也取消了,因为人们看不见舞台。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着大灯。

室内音乐会也取消了,因为人们看不见舞台。

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只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

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

根据事后统计,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 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2.4、2.8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增加。

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由于又有近800 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1952年被毒雾笼罩的特拉法加广场但,当时人们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一周后才发现许多人死于呼吸道疾病。

然后,又有许多人死了。

后来人们重新检查了当年的肺的样本发现有许多重金属,碳和其他有毒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