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设计____C语言编译器的实现
C语言编译器前端的设计与实现 实训报告
第 1 章 绪论
1.1 C 语言及编译器概述
C 语言是在 70 年代初问世的。一九七八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 发表了 C 语言。同时由 B.W.Kernighan 和 D.M.Ritchit 合著了著名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通常简称为《K&R》,也有人称之为《K&R》标准。但是,在《K&R》中并 没有定义一个完整的标准 C 语言,后来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 C 语言 标准,于一九八三年发表。通常称之为 ANSI C。C 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它层次清晰, 便于按模块化方式组织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C 语言的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强。它不仅 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便于实现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它还可以直接访问内存的 物理地址,进行位(bit)一级的操作。由于 C 语言实现了对硬件的编程操作,因此 C 语言集 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功能于一体。既可用于系统软件的开发,也适合于应用软件的开发。 此外,C 语言还具有效率高,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因此广泛地移植到了各类各型计算机上, 从而形成了多种版本的 C 语言。
2.3.1 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5 2.3.2 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5 2.4 语义分析.........................................................................................................................6 2.5 符号表.............................................................................................................................6 2.6 类型检查.........................................................................................................................7 第 3 章 系统详细设计..................................................................................................................8 3.1 系统设计基本思路.........................................................................................................8 3.2 词法分析模块设计.........................................................................................................8 3.3 语法分析模块设计.......................................................................................................11 3.4 语义分析模块设计.......................................................................................................14 第 4 章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 16 附录: 附录 1:词法分析核心代码............................................................................................17 附录 2:语法分析核心代码............................................................................................18
编译原理_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述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或中间代码的过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编译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编译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 掌握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生成和优化等编译器核心组件的工作原理。
- 了解编译器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编译器。
- 能够运用编译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引言:编译器的概念、发展历史和作用。
2. 词法分析:正规表达式、有限自动机、词法分析器设计。
3. 语法分析:上下文无关文法、递归下降分析、LL(1)分析、LR分析。
4. 语义分析:类型检查、作用域分析、语义规则。
5. 中间代码生成:三地址码、四元式、逆波兰表示法。
6. 代码优化:数据流分析、代码优化策略。
7. 目标代码生成:机器代码、汇编语言、目标代码生成技术。
8. 编译器构造工具:编译器生成器、代码优化工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的编译器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实验法: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实现编译器的基本组件。
4. 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项目法:设计编译器开发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编译原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系统讲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的编译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4.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实现编译器的基本组件。
5. 讨论:组织课堂讨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扬大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子集编译器
扬州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题目C语言子集编译器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加深对课堂中所讲授的内容的理解,设计一个具有词法分析、语法、语义分析、错误处理的综合程序。
进一步掌握编译程序常用实现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设计、编制和调试编译程序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实现一个简单的编译器三课程设计要求1.实现一个C语言子集或Pascal语言子集的编译器,工具任选。
2.要求实现的功能:翻译 +,-,*, / 四则运算表达式及布尔表达式,翻译包含if语句,while语句及do-while语句及相互间的嵌套。
四、课程设计语言及选用工具选用语言:Java工具 Eclipse五、课程设计方法1,本课程设计的数据结构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栈:static Vector<String>DataStack = new Vector<String>(); 输入流栈static Vector<String>targetAnaStack = new Vector<String>(); 输入备份栈static Vector<String>AnalysStack = new Vector<String>(); 分析栈static Vector<String>KeyWordStack = new Vector<String>(); 保留字栈static Vector<String>JiexanStack = new Vector<String>(); 界限符栈static Vector<String>YunsuanfuStack = new Vector<String>(); 运算符栈中间代码的构造:包括标号,符号,第一操作数,第二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class midCode {String sign;String op1;String op2;LoopLastLocation p1;}class LoopLastLocation { //每一个目的操作数都联系着一个对应的跳转标号String LastLocation;Int BiaoHao;}总体构成:跳转标号(操作符,第一操作数,第二操作数,目的操作数或者跳转标号)2,器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生成。
编译原理第四版附录c编译程序实验
编译原理第四版附录c编译程序实验
编译原理第四版附录C编译程序实验指的是一项编译器开发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原理。
该实验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了解编译器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这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生成等基本步骤,以及编译器的组成结构、工作流程等概念。
2. 设计编译器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在了解编译器的基本原理之后,需要根据具体的编译语言和需求设计语法和语义规则,通常采用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
3. 实现编译器的核心算法和数据结构:编译器的核心算法包括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语义分析器和代码生成器等,需要实现相应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4. 测试和调试编译器:在完成编译器的实现之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包括对编译器的正确性、效率和容错性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及对编译器的性能进行优化。
5. 扩展编译器的功能:在完成基本的编译器实现之后,可以考虑对编译器进行功能扩展,例如支持更丰富的语言特性、优化代码生成等。
总的来说,编译原理第四版附录C编译程序实验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原理,提高编程能力和实践经验。
浙江大学“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综合实验系列规划教材”(全文)
浙江大学“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综合实验系列规划教材”(全文)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设计(project)已有1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
为全面总结专业课程设计的建设经验,推广建设成果,学院特别组织相关课程的骨干任课教师编写了一部以课程设计内容为主的“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综合实验系列规划教材”,并于2007年下半年起由浙江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该系列教材的作者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是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的教学核心力量。
这支队伍目前已经获得了四门国家精品课程(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以及六门省部级精品课程,出版了几十部教材。
该系列教材涵盖了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绝大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专业课程设计系列教材,也是国内首部由研究型大学计算机学科独立组织编写的专业课程设计系列教材。
系列教材由《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值分析课程设计》、《编译原理课程设计》、《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实验教程与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课程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等十三门课程的综合实验教材所组成。
下面举例介绍其中几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在分析C语言高级编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通讯录”、“计算器”、“俄罗斯方块”等3个完整案例的解析,指导读者按照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开发过程,从问题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循序渐进地完成大型程序的开发。
教材还提供了9个大型程序训练的题目及简要分析,供读者练习。
本教材还针对教学需要,提供了可参考的实施过程说明、开发文档模版、考核方法和评价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C编译器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的实现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课落款称: C-编译器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的实现提交文档学生姓名:黄臻旸提交文档学生学号: 1043041227 同组成员名单:无指导教师姓名:金军指导教师评阅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提交报告时刻:2021年 6 月 5 日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1)一、课程设计目标 (3)二、分析与设计 (3)2.一、说明所用的方式: (3)2.二、系统总图: (3)2.2.一、scanner部份: (3)2.2.二、parse部份: (5)2.2.3、代码设计说明 (7)3、程序代码实现 (10)3.一、获取输入部份(在main.c中): (10)3.二、词法分析部份(在scan.c中): (10)3.3、语法分析部份(在parse.c中): (15)3.4、输出与结点的成立(在util.c中) (29)3.五、TokenType、treeNode与结点类型的声明(在globals.h中) (35)4、测试结果 (36)五、总结 (40)5.一、收成 (43)5.二、不足 (43)一、课程设计目标本次实验,本C- 编译器要紧设计而且实现了C- 编译器的词法分析功能与语法分析功能。
二、分析与设计2.一、说明所用的方式:各部份的实现方式(scanner:手工实现、Lex;parser:递归下降、LL(1)、LR(0)、SLR(1)、2.二、系统总图:2.2.一、scanner部份:2.2.1.一、实验原理:扫描程序的任务是从源代码中读取字符并形成由编译器的以后部份(一般是分析程序)处置的逻辑单元。
由扫描程序生成的逻辑单元称作记号(token),将字符组合成记号与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将字母将字母组成单词并确信单次的含义很相像。
在此程序中,我将记号分成了以下类型:typedef enum {ENDFILE,ERROR,IF,ELSE,INT,RETURN,VOID,WHILE,ID,NUM,ASSIGN,PLUS,MINUS,TIMES,OVER,L T,LET,BT,BET,EQ,NEQ,// = + - * / < <= > >= == !=LPAREN_1,RP AREN_1,SEMI,COM,LPAREN_2,RP AREN_2,LPAREN_3,RP AREN_3,LIN,RIN// { } ; , [ ] ( ) /*} TokenType;其中,关键字有:else、if、int、return、void、while;专用符号有:+、-、*、/、<、<=、>、>=、==、~=、=、;、,、(、)、[、]、{、}、/*、*/其他标记是ID、NUM,通过以下正那么表达式概念:ID = letter letter*NUM = digit digit*letter = a|..|z|A|..|Zdigit = 0|..|9小写大写字母是有区别的。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___C语言编译器的实现
扬州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学号:*********姓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编译原理指导教师:***目录一.程序简介与分析---------------------------------------------------------3 二.程序适用范围-----------------------------------------------------------3 三.词法分析---------------------------------------------------------------3 四.语法分析---------------------------------------------------------------4 五.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10 六.代码生成--------------------------------------------------------------12 七.流程图----------------------------------------------------------------13 八.实现------------------------------------------------------------------14 九.程序运行结果----------------------------------------------------------14 十.总结------------------------------------------------------------------18 十一.附录(源程序)--------------------------------------------------------18简单的编译程序设计一.程序简介与分析本程序由四个部分组成:词法分析子程序,语法分析子程序,语义分析子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
C语言编译原理编译过程和编译器的工作原理
C语言编译原理编译过程和编译器的工作原理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性和可移植性的特点。
在C语言程序的运行之前,需要通过编译器将源代码翻译成机器可以执行的目标代码。
编译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将高级语言源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的程序。
编译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些阶段的工作原理。
1. 词法分析词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第一步,它将源代码分解成一系列的词法单元,如标识符、常量、运算符等。
这些词法单元存储在符号表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转换。
2. 语法分析语法分析的目标是将词法单元按照语法规则组织成一个语法树,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和优化。
语法分析器使用文法规则来判断输入的字符串是否符合语法规范,并根据语法规则生成语法树。
3. 语义分析语义分析阶段对语法树进行分析并在合适的地方插入语义动作。
语义动作是一些与语义相关的处理操作,用于检查和修正代码的语义错误,并生成中间代码或目标代码。
4. 代码生成代码生成是编译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将中间代码或语法树翻译为目标代码,使得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
代码生成阶段涉及到指令的选择、寄存器分配、数据位置的确定等一系列的优化操作,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编译器是实现编译过程的工具。
它接收源代码作为输入,并将其转换为目标代码或可执行文件作为输出。
编译器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读取源代码、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生成中间代码、进行优化、生成目标代码。
编译器在编译过程中还涉及到符号表管理、错误处理、优化算法等方面的工作。
符号表用于管理程序中的标识符、常量、变量等信息;错误处理机制用于检测和纠正程序中的错误;优化算法用于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例如常量折叠、无用代码删除等。
总结起来,C语言编译过程涉及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工作原理和任务。
编译器作为实现编译过程的工具,负责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可以执行的目标代码。
编译原理c语言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经编译程序运行后得到的输出结果如下:
1〕词法分析得出的相应的名字的号码和他的值2〕列举程序中所有的变量
3〕状态栈的移进-归约过程1.
4〕最后产生的四元式中间代码
一、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实验,让我知道了词法分析的功能是输出把它组织成单个程序,让我理解到如何设计、编制并调试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对语法规那么有明确的定义;编写的分析程序可以进展正确的语法分析;对于遇到的语法错误,可以做出简单的错误处理,给出简单的错误提示,保证顺利完成语法分析过程;实验报告要求用文法的形式对语法定义做出详细说明,说明语法分析程序的工作过程,说明错误处理的实现。
通过该实验的操作,我理解编译原理课程兼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理论性,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根底课程,它在系统软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主修课。
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编译原理的根本理论和编译程序构造的根本方法和技巧,融会贯穿本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步他们的软件设计才能,。
c语言子集编译器实验报告书
c语言子集编译器实验报告书C语言子集编译器实验报告书一、引言编译器是一种将高级语言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代码的工具。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设计和实现的C语言子集编译器。
该编译器可以接受符合C语言子集语法规范的源代码,并将其转换为目标机器的可执行文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编译器的设计思路、实现过程和测试结果。
二、设计思路我们的编译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
首先,词法分析器将源代码分解为一个个的词法单元,如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等。
然后,语法分析器将词法单元按照语法规则进行组合,构建出抽象语法树。
接下来,语义分析器对抽象语法树进行语义检查,确保源代码的合法性。
最后,代码生成器将抽象语法树翻译成目标机器的汇编代码,并生成可执行文件。
三、实现过程1.词法分析词法分析器采用有限状态自动机的方式进行实现。
它读取源代码字符流,并根据预定义的正则表达式规则逐个识别出词法单元。
识别出的词法单元被作为输入传递给语法分析器。
2.语法分析语法分析器采用递归下降的方式进行实现。
它根据C语言子集的语法规则,逐步展开抽象语法树的各个节点。
在展开的过程中,语法分析器将词法单元与语法规则进行匹配,确保源代码的语法正确性。
3.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器在语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源代码的语义错误。
它通过符号表来管理变量和函数的声明和引用,并进行类型检查和作用域检查等。
如果发现语义错误,语义分析器将报告错误信息,并中断编译过程。
4.代码生成代码生成器根据语义分析器生成的抽象语法树,将其翻译成目标机器的汇编代码。
它会为每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并生成相应的加载和存储指令。
最后,代码生成器将生成的汇编代码输出到一个文件中,并调用目标机器的汇编器和链接器生成可执行文件。
四、测试结果为验证编译器的正确性和性能,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测试用例,涵盖了C语言子集的各种语法和语义规则。
经过测试,编译器能够正确处理各种情况下的源代码,并生成符合预期的可执行文件。
用c语言做毕业设计
用c语言做毕业设计【篇一:c语言编译器实现毕业设计】编译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c语言编译器实现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 级计本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3 年 6 月目录c语言编译器实现一、原理1、简介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产生、优化、目标代码生成。
每一个阶段在功能上是相对独立的,它一方面从上一个阶段获取分析的结果来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由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个阶段。
由编译程序的五个阶段就对应了编译系统的结构。
2、单词符号及种别表示3、语法结构定义如下:程序 ::= main()语句块语句块::= ‘{‘语句串’}’ 语句串::=语句{;语句};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赋值语句::=id=表达式条件语句::=if条件语句块循环语句::=do 语句块while 条件条件::=表达式关系运算符表达式表达式 ::= 项{ +项|-项} 项 ::= 因子{*因子|/因子}因子 ::=id|num|(表达式) 关系运算符 ::= |=||=|==|!二、运行环境windows 系统 visual c++ 6.0三、算法设计思想1、词法分析主要算法这部分对源文件进行分析,允许/* */注释。
从源文件依次读取字符,对字符进行分析,组成字符串、数字、关系符等固定含义的token 符,并把它们添加到token链中,如果遇到非法字符报错并退出程序。
2、语法分析主要算法这部分对token链进行分析,利用自底向上的分析方法,构建slr (1)分析表的过程是手工完成的。
语法分析的同时构建语法树,移进时创建叶子,规约时创建节点。
3、语义分析主要算法这部分对语法树从左到右进行遍历,节点记录了规约式的编号,遍历到节点时就进行相应处理。
语义分析主要检查变量、函数是否被定义或重定义,同时产生四元式。
函数一览表void scanner();【篇二:c语言编译器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设计】北京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第1页第2页第3页c语言编译器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也从初期的机器语言发展为汇编语言,以及现在的各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编译原理》教学大纲
《编译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对编译器的原理和实现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编译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2.掌握常见编译器的构建方法和技术;3.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编译器;4.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1.第一章:引论1.1编译器的定义和分类1.2编译器的基本工作流程2.第二章:词法分析2.1编译器的基本结构2.2词法单元的定义和识别方法2.3正则表达式和有限自动机3.第三章:语法分析3.1语法分析的基本概念3.2语法规则的定义和表示方法3.3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3.4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4.第四章:语义分析4.1语义分析的基本概念4.2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4.3语义动作和符号表管理5.第五章:中间代码生成5.1中间代码的定义和表示方法5.2基本块和控制流图5.3三地址码的生成方法6.第六章:优化6.1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则6.2常见的优化技术和方法6.3编译器的优化策略7.第七章:目标代码生成7.1目标代码生成的基本原理7.2目标代码的表示方法和存储管理7.3基本块的划分和目标代码生成算法8.第八章:附加主题8.1解释器和编译器的比较8.2面向对象语言的编译8.3并行编译和动态编译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实践;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和实验报告等;2.期末考试:闭卷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编译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编译原理与技术》(第2版),龙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2.《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第2版),谢路云,电子工业出版社,2024年七、参考资源1. 实验环境:Dev-C++、gcc、llvm等2.相关网站:编译原理教学网站、编译器开源项目等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相关教师负责教学,具体安排详见教务处发布的教学计划。
C语言编译器开发理解编译原理和过程
C语言编译器开发理解编译原理和过程编译器是一种将高级语言转化为机器代码的软件工具。
在C语言编程中,编译器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我们编写的C代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机器语言指令。
了解编译原理和过程对于C语言编译器的开发非常重要。
一、编译原理概述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编程语言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生成等方面的问题。
编译原理的主要目标是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转化为低级机器语言。
二、编译过程1. 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词法分析是将源代码拆分成符号的过程。
编译器会根据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将源代码转化为一系列的token(标记)。
每个token表示程序中的一个指令或者数据单元。
2. 语法分析(Syntax Analysis)语法分析是将词法分析得到的token序列按照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分析和处理。
语法分析器通过构建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AST),确定代码的结构和层次关系。
3.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语义分析是在语法分析的基础上,对语法上正确的代码进行语义检查和修正。
它会对变量使用、类型检查、函数调用等进行检查,确保程序的语义正确。
4. 中间代码生成(Intermediate Code Generation)在中间代码生成阶段,编译器会将语法分析器生成的抽象语法树转化为中间代码。
中间代码是一种介于源代码和机器代码之间的表示形式,它更加抽象,能够提供更好的优化和跨平台的能力。
5. 优化(Optimization)编译器在生成目标代码之前,会对中间代码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操作,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这包括常量折叠、循环展开、无用代码消除等一系列技术。
6. 目标代码生成(Code Generation)目标代码生成是将中间代码转化为目标计算机的机器语言代码的过程。
编译器会将中间代码中的每条指令转化为对应目标机器的指令,包括寄存器分配、指令选择、代码填充等。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案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编译器设计和实现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编译器的基本原理、构造方法和实现技巧。
1.2 课程目标(1)理解编译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2)熟悉源程序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目标代码和优化等基本过程;(3)掌握常用的编译器构造方法和技术;(4)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编译器。
二、教学内容2.1 词法分析(1)词法规则的定义和描述;(2)词法分析器的实现方法;(3)词法分析在编译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2 语法分析(1)语法规则的定义和描述;(2)语法分析树的构建方法;(3)常用的语法分析算法及其特点。
2.3 语义分析(1)语义规则的定义和描述;(2)语义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语义分析在编译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4 中间代码(1)中间代码的定义和表示;(2)中间代码的方法和策略;(3)中间代码在编译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5 目标代码和优化(1)目标代码的方法和技巧;(2)代码优化的方法和策略;(3)目标代码和优化在编译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技巧。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编译原理的应用。
3.3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编译器组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评的30%。
4.2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验演示,占总评的30%。
4.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推荐使用《编译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5.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LR(1)分析法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_编译原理课程设计_题目: LR(1)分析法院系:_专业班级:学号:__学生姓名:___指导教师:___2012年 6 月 22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2012年6 月22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LR(1)分析法一、系统简介及需求分析1.1 设计目的及要求(1)掌握LR(1)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LR(1)分析表的构造方法;(3)掌握LR(1)驱动程序的构造方法。
(4)构造LR(1)分析程序,利用它进行语法分析,判断给出的符号串是否为该文法识别的句子.1.2实验内容根据某一文法编制调试LR(1)分析程序,以便对任意输入的符号串进行分析。
本次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加深对LR(1)分析法的理解。
对下列文法,用LR(1)分析法对任意输入的符号串进行分析:(0)E->S(1)S->BB(2)B->aB(3)B->b程序输入一以#结束的符号串(包括a、b、#),如:abb#。
输出过程如下:步骤状态栈符号栈输入串ACTION GOTO1 0 # abb# S3... ... ... ... ... ...图1-1二、设备与环境2.1硬件设备内存容量 2 GB硬盘容量 320 GB硬盘描述 7200转,SATA流处理器个数 322.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开发平台:C语言开发软件: VC++ 6.0三、系统分析3.1 LR(1)分析法定义LR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技术,它能适用于大部分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分析,一般叫LR(k)分析方法,其中L是指自左(Left)向右扫描输入单词串,R是指分析过程都是构造最右(Right)推导的逆过程(规范归约),括号中的k是指在决定当前分析动作时向前看的符号个数。
3.2 LR(1)分析方法的主要思想(1)严格地进行最左归约(识别句柄并归约它)。
(2)将识别句柄的过程划分为由若干状态控制,每个状态控制识别出句柄的一个符号。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简单文法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都有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单文法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班级:计算机1206组长学号:20123966组长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4年12月摘要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目的是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编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编译程序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在计算机本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语言之所以能由单一的机器语言发展到现今的数千种高级语言,就是因为有了编译技术。
编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得最迅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它集中体现了计算机发展的成果与精华。
本课设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的综合,外加上扩展任务中间代码的优化和目标代码的生成,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编译原理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编译原理,前端,目标代码,后端目录摘要 (3)1. 概述 (6)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8)2.1 设计任务 (8)2.2 设计要求 (9)3. 算法及数据结构 (10)3.1算法的总体思想 (10)3.2 词法分析器模块 (11)3.2.1 功能 (11)3.2.2 数据结构 (11)3.2.3 算法 (12)3.3 语法分析器模块 (13)3.3.1功能 (13)3.3.2 数据结构 (13)3.3.3算法 (14)3.4 中间代码产生器模块 (24)3.4.1 功能 (24)3.4.2 数据结构 (24)3.4.3 算法 (25)3.5 优化器模块 (27)3.5.1 功能 (27)3.5.2 数据结构 (27)3.5.3 算法 (28)3.6 目标代码生成器模块 (30)3.6.1功能 (30)3.6.2 数据结构 (30)3.6.3 算法 (31)4. 程序设计与实现 (32)4.1 程序流程图 (32)4.2 程序说明 (33)4.3 实验结果 (35)5. 结论 (42)6. 参考文献 (43)7. 收获、体会和建议 (44)1 概述在计算机上执行一个高级语言程序一般要分为两步;第一步,用一个编译程序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第二步,运行所得的机器语言程序求得计算结果。
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
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如何将高级语言表示的程序转换成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其编译器的实现是编译原理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编译原理的角度出发,探讨C语言编译器的实现原理和相关技术。
一、编译原理概述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涉及编译程序的设计、实现和优化等方面。
编译程序是一种能够将高级语言表示的程序转换成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的软件。
编译程序通常由编译器和链接器两部分组成。
编译器负责将源代码转换成中间代码或目标代码,而链接器则负责将多个目标文件合并成一个可执行文件。
编译器的主要工作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阶段。
其中,词法分析是将输入的源代码转换成一系列标记或记号的过程,语法分析是将标记序列转换成语法树的过程,语义分析是对语法树进行语义检查的过程,中间代码生成是将语法树转换成中间代码的过程,代码优化是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的过程,目标代码生成是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目标代码的过程。
二、C语言编译器实现原理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其编译器的实现是编译原理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C语言编译器的实现原理和其他编译器大致相同,但由于C语言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其编译器实现相对更为复杂。
下面将从C语言编译器的各个阶段入手,介绍其实现原理和相关技术。
1.词法分析词法分析是将输入的源代码转换成一系列标记或记号的过程。
C 语言的词法分析器通常采用有限状态自动机(DFA)或正则表达式来实现。
DFA是一种能够识别正则语言的自动机,它通过状态转移来识别输入的字符串。
正则表达式是一种能够描述正则语言的表达式,它可以用来生成DFA。
C语言的词法分析器通常将输入的源代码分成若干个记号,例如关键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和分隔符等。
其中,关键字是C语言中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汇,例如if、else、while和for等;标识符是程序员定义的变量名、函数名和类型名等;常量是程序中用到的常量值,例如整数、浮点数和字符常量等;运算符是C语言中用于运算的符号,例如+、-、*和/等;分隔符是用于分隔不同元素的符号,例如逗号和分号等。
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编译器是将高级语言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的程序,它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语法分析、词法分析、代码生成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
二、语法分析语法分析是编译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将源代码转换为抽象语法树(AST),以便后续处理。
在进行语法分析时,需要先定义一个文法规则集合,用于描述源代码的结构和语义。
然后使用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算法来解析源代码,并生成对应的AST。
1. 文法规则集合文法规则集合是描述源代码结构和语义的形式化表示。
常用的文法表示方式有巴克斯-瑙尔范式(BNF)和扩展巴克斯-瑙尔范式(EBNF)。
其中BNF表示方式较为简单,其基本形式如下:<非终结符> ::= <产生式>其中“非终结符”表示一个符号,可以由多个产生式组成;“产生式”则描述了非终结符所能生成的字符串。
2. 自顶向下算法自顶向下算法是一种基于文法规则集合的语法分析算法。
其基本思想是从文法的起始符号开始,递归地展开非终结符,直到生成整个源代码。
自顶向下算法可以用递归下降分析、LL分析等方式实现。
3. 自底向上算法自底向上算法是一种基于输入源代码的语法分析算法。
其基本思想是从输入源代码开始,逐步构建AST,直到生成整个抽象语法树。
自底向上算法可以用LR分析、LALR分析等方式实现。
三、词法分析词法分析是编译器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将源代码转换为单词序列(Token),以便后续处理。
在进行词法分析时,需要先定义一个单词集合,用于描述源代码中可能出现的单词类型和格式。
然后使用有限状态自动机(DFA)或正则表达式来解析源代码,并生成对应的Token序列。
1. 单词集合单词集合是描述源代码中可能出现的单词类型和格式的形式化表示。
常用的单词表示方式有正则表达式和有限状态自动机(DFA)。
2. 有限状态自动机有限状态自动机是一种描述字符串匹配过程的数学模型。
编译原理第四版
编译原理第四版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编译原理第四版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
首先,编译原理第四版主要包括了编译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运行时环境和代码优化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到编译器是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目标机器代码的,以及如何进行代码优化以提高程序的性能。
其次,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实际的编译器设计和实现技术,包括词法分析器和语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的技术、运行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以及代码优化的方法和技术等。
这些内容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此外,编译原理第四版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编程语言的设计和实现原理,包括C语言、Java语言和Python语言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到不同编程语言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对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编程语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编译原理第四版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编译原理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编译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实际的编译器设计和实现技术,对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编译原理课程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读者能够认真学习本书的内容,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在编译原理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总结一下,编译原理第四版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编译原理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编译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实际的编译器设计和实现技术,对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编译原理课程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读者能够认真学习本书的内容,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在编译原理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实验说明和要求
样本S语言的定义(符号表示)
P→{DS}
D→Dint ID; | int ID; S→if (B) then S else S | if (B) then S | while (B) do S | { L } | ID=E L→S; L | S B→B∧B | B∨B | ID relop ID | ID E→E+E | E-E |E*E | E / E | (E) |ID | NUM
通常程序语言的单词符号有: 保留字:如if、while、for等等。保留字是编译程序识别各类
语法成分的依据。 标识符: 由用户定义,用来表示各种名字,如变量名等。 无符号数:如125、0.788、15.2 分界符: 如+、-、*、/、;、(、)等单分界符,
还有>=、<=、!=、++等双分界符 .
词法分析输出
记符,如ID,INT)
– 返回单词的属性(不同的属性可放在不同的 全局变量中)
– 对任意输入的字符串,能够完成相应的单词 序列的输出,并具有一定的错误处理功能。
实验一:词法分析器 (基本要求)
– 标识符 <字母>| <字母>(<字母>| <数字字符>)*
– 十进制整数 0|(1|2|3|4|5|6|7|8|9)(0|1|2|3|4|5|6|7|8|9)*
例如,若当前待匹配符是ID,则再向前读一个待匹配 符,若单词类别是relop,则使用F’→ID relop ID 规则来 分析,否则用F’→ID 规则来分析.
例如,消除二义性的if语句规则:
S→if (B) then S [else S ] []表示其内容最多出现1次.
最终改造后的文法为: P →{DS} D →int ID ;{int ID;} S→if (B) then S [else S ] | while (B) do S | { L } | ID=E L→SL’ L’ →; L | B→T’ {∨T’} T’ →F’ {∧ F’ } F’ →ID relop ID | ID E→T{+T| -T} T→F{* F | /F } F→ (E) | NUM | I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华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名:编译代生成器设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熊浩斌班级计算机01班学号 ***********指导老师陈星实验地点 8栋 2-209 完成日期:2013.6.2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编译原理课程兼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在系统软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主修课。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编译原理的基本理论和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融会贯通本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软件设计能力,特设定该课程的课程设计,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PASCAL语言(EL语言)的编译程序,提高学生设计程序的能力,加深对编译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明确课程设计任务,复习编译理论知识,查阅复印相关的编译资料。
2、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文字和图表工整、思路清晰、算法正确。
3、写出完整的算法框架。
4、编写完整的编译程序。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平时实验的一个补充,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但由于编译的知识量较复杂而且综合性较强,因而对一个完整的编译程序不适合平时实验。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综合设计编译程序的目的。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完整的编译程序,包括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以及实现对简单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逻辑运算表达式、算术运算表达式、赋值语句、IF语句、While语句以及do…while语句进行编译,并生成中间代码和直接生汇编指令的代码生成器。
四、总体设计方案及详细设计总体设计方案:1.总体模块2.表2.1 各种单词符号对应的种别码详细设计:4.1界面导入设计(1)一共三个选项:①choice 1--------cifafenxi②choice 2--------yufafenxi③choice 3--------zhongjiandaima(2)界面演示图一图二图三4.2词法分析程序 (1)流程图设计置初值调用扫描子程序输出单词二元组 输入串结束结束否是(2)具体功能的具体设计1、cifafenxi( )首先设置prog[n]来接收输入的语句,以‘#’来结束;调用扫描子程序scaner1( ),每一次得到一个类型码;用switch判别相应输出;直到syn1=0为止。
2、扫描子程序scaner1( )-----------------扫描输入的语句首先设置3个变量:①token1用来存放构成单词符号的字符串;②sum1用来存放整型单词;③syn1用来存放单词符号的类型码。
有关scaner1()中关键点解析:①while((ch==' ')||(ch=='\n')) ch=prog[p++]; ;忽略空格②if(((ch<='z')&&(ch>='a'))||((ch<='Z')&&(ch>='A'))){ while(((ch<='z')&&(ch>='a'))||((ch<='Z')&&(ch>='A'))||((ch>='0')&&(ch<='9'))) { token[m++]=ch;ch=prog[p++];} ;判别标识符③for(n=0;n<6;n++)if(strcmp(token,rwtab[n])==0){ syn=n+1;break;} ;标识符是否是关键字④if((ch>='0')&&(ch<='9')){ while((ch>='0')&&(ch<='9')){ sum=sum*10+ch-'0';ch=prog[p++];} };判别整数(3) 词法分析的运行结果输入begin x:=1; y:=1+2;end #输出4.3语法分析程序(1) 具体功能的具体设计1.yufafenxi()---------------分析程序给出算术表达式文法,进行适当的文法变换输入——表达式;输出——表达式语法是否正确。
2.子程序的功能描述(3) 语法分析的运行结果分析成功图分析失败图4.4 中间代码生成程序(1)总体描述采用递归下降(自上而下)的语法制导翻译法。
在前两次试验的基础上改进。
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编译器。
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渐变的过程。
单词符号及种别表单词符号种别编码单词值main 1int 2float 3double 4char 5if 6else 7do 8while 9l(l|d)* 10 内部字符串( +|-|ε) d*(.dd* | ε)( e ( +|-|ε) dd*|ε) 20 二进制数值表示=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2)程序结构描述(3) 程序的功能描述从文件中读入表达式,输出其四元式的结果序列递归下降示意图Array(4)详细功能描述void scanner(); //扫描void lrparser();void staBlock(int *nChain); //语句块void staString(int *nChain); //语句串void sta(int *nChain); //语句void fuzhi(); //赋值语句void tiaojian(int *nChain); //条件语句void xunhuan(); //循环语句char* E(); //Expresiion表达式char* T(); //Term项char* F(); //Factor因子char *newTemp(); //自动生成临时变量void backpatch(int p,int t); //回填int merge(int p1,int p2); //合并p1和p2void emit(char *res,char *num1,char *op,char *num2); //生成四元式void emit(char *res,char *num1,char *op,char *num2)该函数的功能是生成一个三地址语句送到四式表中char *newTemp()该函数的功能是会动一个新的临时变量,临时变量名产生的顺序是T1,T2,T3,….int merge(int p1,int p2)该函数的功能是将以P1,P2为链首的两条链合并成一条链,返回时的函数值作为合并后的链首。
void backpatch(int p,int t)该函数的功能是把P所链接的每个四元式的第四区段(result段)都回填t。
void fuzhi()该函数的功能是对赋值语句进行分析。
void tiaojian(int *nChain)该函数的功能是对条件语句进行分析。
void xunhuan()该函数的功能是对循环语句进行分析。
(4) 结果演示图一简单语句生成四元式图二if语句的四元式生成图三循环语句四元式生成(5)汇编生成if(strcmp(fourCom[i].opera,"=")==0){printf("Move AX,%1s\n",fourCom[i].arg1);printf("Move %5s,Ax\n",fourCom[i].result);}if(strcmp(fourCom[i].opera,"+")==0){printf("Mov AX,%1s\n",fourCom[i].arg1);printf("ADD Ax,%1s\n",fourCom[i].arg2);printf("Mov %1s,Ax\n",fourCom[i].result);}if(strcmp(fourCom[i].opera,"-")==0){printf("Mov AX,%1s\n",fourCom[i].arg1);printf("SUB Ax,%1s\n",fourCom[i].arg2);printf("Mov %1s,Ax\n",fourCom[i].result);}if(strcmp(fourCom[i].opera,"*")==0){printf("Mov AL,%1s\n",fourCom[i].arg1);printf("MUL %1s\n",fourCom[i].arg2);printf("Mov %1s,Ax\n",fourCom[i].result);}if(strcmp(fourCom[i].opera,"/")==0){printf("Mov AX,%1s\n",fourCom[i].arg1);printf("DIv %1s\n",fourCom[i].arg2);printf("Mov %1s,AL\n",fourCom[i].result);}if(strcmp(fourCom[i].opera,"goto")==0){printf("jmp L%1s\n",i);}结果演示五、课程设计的体会与总结经过一个星期的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本人在陈宏建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该课程设计。
通过该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词法分析的基本任务是从字符串表示的源程序中识别出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符号,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扫描到单词符号的第一个字符的种类,拼出相应的单词符号。
通过本试验的完成,更加加深了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
通过本次试验,了解了语法分析的运行过程,主程序大致流程为:“置初值”→调用scaner函数读下一个单词符号→调用IrParse→结束。
递归下降分析的大致流程为:“先判断是否为begin”→不是则“出错处理”,若是则“调用scaner函数”→调用语句串分析函数→“判断是否为end”→不是则“出错处理”,若是则调用scaner函数→“判断syn=0&&kk=0是否成立”成立则说明分析成功打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