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旁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四个生字。
2.认识自然段,并学会数自然段。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会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1.随文识字,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情感并达到背诵课文的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想象的习惯,体会作者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不同语境中“一”的发音。
难点:会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三、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直观感受秋天1(课件出示关于秋天树叶变黄、树叶飘落、大雁排成“人”字形和“一”字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师:看大家坐得这么整齐,老师想给大家看几幅图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秋天)球体跟其他三个季节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吗?(预设:秋天树叶开始飘落,天气变冷,大雁南飞。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让我们一起看一个小视频进一步感受秋天。
秋天美不美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秋天》。
请大家跟我一起读课题。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4页,学着视频中的样子自己美美地读一遍课文吧,在读的过程中把你不认识的字拿笔圈出来,在字的下面画上三角形。
2(板书学生不认识的字并且带读一遍)现在这些字我们都认识了,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得通顺了。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大家读得真流利。
现在老师想请两位小朋友上讲台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两位同学读得真流利,声音真好听,大家一起鼓励他们一下。
3看大家表现得这么好,连生字宝宝都迫不及待想跟大家一块儿玩了呢!我们的生字宝宝在哪儿呢?看,它们在这儿呢!可是啊,它们在跟大家玩捉迷藏,都躲到课文里去了,请大家拿起笔,在课文里把它们找出来并且用圆圈圈出来。
大家都找到了吗?让我们把它们请到黑板上来。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体验认识秋天的乐趣,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2.体验探索、创作的快乐和在大自然中游戏的乐趣。
3.美化自己的生活,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一)学情分析学生的经验及活动经历:“美丽的秋天”这一单元活动是学生自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关于自然的活动主题。
城市的学生越来越远离自然,对秋天的田野他们无从欣赏,对秋天的农田他们只能在电视中了解,对于秋收劳动他们更是从未接触过。
(二)物质资料准备1.场所:农村的菜地、果园、玉米地。
2.人员:校外辅导员。
3.材料:剪刀、胶棒、秋天的物品。
〖活动时间4~6课时。
〖活动过程(一)秋收(地点:学农基地)1.场景一:萝卜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拔萝卜的活动。
学生在萝卜地里摸萝卜、闻萝卜、拔萝卜,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场景二:玉米地。
师:看,这是什么?生1:玉米!还有这么多保护层……生2:还有那么多丝丝呢!师:闻闻,看看……生:真好闻!师:掰一个……学生掰下一个玉米。
师:把外面的叶子和丝丝去掉,这样能看得清楚些……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这些刚长出来的玉米粒用手一掐,就像有水一样,老的玉米粒不是这样的。
师:哦,这些玉米长得很饱满,新鲜得很。
学生开始掰玉米。
学生们兴奋地围在玉米旁边,热烈地讨论着自己对玉米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3.场景三:苹果园。
(1)欣赏果园美景:学生们第一次来到苹果园,看到红彤彤的大苹果挂在枝头,从山上(果园在山上)俯视整个农田丰收的。
美景十分兴奋。
(2)学习摘苹果:教师请果农教学生摘苹果。
果农边演示边讲解:不能使劲儿拽,使劲儿拽明年就不结果了……(3)教师和果农一起指导一个小组摘苹果,其余学生观察学习。
(4)全班学生一起摘苹果。
学生们认真地摘苹果。
(5)教师组织学生将苹果洗净后吃苹果,学生们吃得很香甜。
4.场景四:地瓜地。
师:去看看地瓜在地里什么样儿?注意别踩了地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读准“一”字的变调,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生活中的观察,总结秋天的特点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总结秋天的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课文【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
)今天呀,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姑娘,她是谁呢?(出示秋姑娘的图片。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秋姑娘的课文——《秋天》2.板书题目,学生书空3.齐读题目二、学习生字1.出示谜语2.认读“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10个生字3.开火车读三、初读课文1.认识自然段2.自读课文,圈出读不准的生字3.听录音范读四、品读课文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相机引导学生轻声“了”、“子”的读法思考:这一段描写了秋天的什么?秋天的天气和树叶有什么变化?2.品读第二自然段(1)过渡:除了天气和树叶有变化,还有什么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自读第二自然段)(2)秋天大雁会怎么飞呢?指名学生朗读相应的句子(3)学习“一”字的变调(4)同桌互读,抽读3.品读第三自然段过渡:学到这里,大家觉得秋天美不美呀?秋天可真美啊!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认识感叹号,读好感叹句(2)男、女竞争读五、再读课文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2.全班配乐齐读课文六、拓展延伸想一想,在秋天的时候,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变化?七、课堂检测1.会认读的生字2.“一”字的变调八、布置作业1.给家人读《秋天》这篇课文2.画出你眼中的秋天【板书设计】秋天1 天气树叶2 天空大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秋天》这篇课文讲述的内容•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掌握秋天的特点和变化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记录的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秋天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二、教学准备•课文《秋天》教材和课件•有关秋天的图片或实物•大楼结构图和分组卡片•板书•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唤起学生对秋天的记忆,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5分钟)•老师朗读课文《秋天》,引导学生跟读。
•分段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
•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发表观点。
3. 分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幅秋天的图片或实物,要求学生描述、体验并完成观察记录。
•学生完成后进行展示和讨论,分享各组的观察结果。
4. 拓展延伸(1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自己对秋天的理解或表现秋天的活动,如绘画、写诗等。
5. 总结评价(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再次强化知识。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秋天的美好。
四、课后作业•完成《秋天》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继续观察秋天的景色或活动,并记录下来。
•准备一个小故事或小活动,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程结束后需要认真总结,分析课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便于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优秀10篇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优秀10篇秋天教学教案篇一设计意图:随着天气渐渐变凉,小朋友穿的衣服也一件件增加了。
去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看见树叶一片片从树上落下,像飞舞的蝴蝶。
这时,他们最喜欢捡落叶了,一边捡一边会禁不住问:"老师,树叶为什么要落下来呀?"是的,在大人们的眼里,秋天是不难理解的:秋天是美好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上市;树叶宝宝开始离开妈妈的怀抱,投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田里金灿灿的稻子,一片丰收的景象……而在孩子们的眼里,秋天却是个抽象的概念,需要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去体验、去感知,因此,为了让孩子们对秋天有个初步的认识,我们设计了主题活动《你好,秋天》。
主题目标:1、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积极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
2、在活动中有探究的兴趣,知道树木、花草、蔬菜、农作物、水果等在秋天的变化。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流程:根据秋天的季节特征,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它划分为:"秋天的天气"、"秋天的落叶"、"秋天的品尝会"三个方面。
在幼儿园里,我们带领孩子在幼儿园捡落叶,和树叶做游戏;发动家长双休日带孩子去秋游,去发现秋天各种事物的变化;还让幼儿带来秋天的水果大家在一起品尝。
孩子们在走走、看看、找找、玩玩、尝尝中获得了体验,知道秋天悄悄地来了,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带来了丰收。
主题反思:本主题以认识秋天为中心,通过秋游,听故事,小制作,体育游戏等活动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地探索兴趣,引导幼儿发现天气与植物生长变化的密切关系,感受秋季的明显特征,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兴趣是幼儿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纲要》中也曾多次提到"兴趣",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重在激发孩子的兴趣,因为幼儿愿意获得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5篇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2.试着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在讨论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去寻找秋天,你找到了什么?(估计:树叶、果实熟了、天气变化等)师: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秋天。
齐读第5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借助音节读一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指名读。
其他同学评议。
4.标一标本课有几句话。
三、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分句朗读:第一句:(1)指导生把这个长句子读正确。
(2)自己读这句话,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自己正确的再读这句话。
(3)范读生注意师是怎样读出长句中的停顿的。
(4)生自己体会读。
过渡: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文中的小朋友怎么说的?快读一读2——4句。
(1)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
(2)小组讨论、交流。
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
指导如何讨论(1)每个人都发表意见。
(2)组长注意听。
(3)组员倾听,发表不同意见。
(4)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评读:熟练、感情、语气)讨论:小文、小方、小力说秋天是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各指的是什么?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第5句:(1)最后一句结束的是什么号?(问号)(2)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自己读读,师指导读,指名读。
)(3)自由发言: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2.诵读品味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指导:按句背、连起来背(1)生独自试背(2)检查背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感受到了秋天多彩的颜色。
愿你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美丽的秋天。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篇2【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了”“子”“人”“大”4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8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8篇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规划课程内容,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资产,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以四季的图画导入,让学生谈谈四季的特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从而导入本课——《四季》二、新课内容(一)读课文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在课件中点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按钮,分别学习课文。
也可利用录音领读。
(二)认字:会写的字:七、八、九、无,有笔画顺序。
生字:11个(三)练习1.分角色读课文。
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
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
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开始。
2.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
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
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
(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三、总结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一年级秋天教学设计

一年级秋天教学设计第1篇:部编版一级秋天教学设计《秋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6 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子旁2个偏旁;会写“了、子”2 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
3.结合生活观察,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老师一边出示卡片“禾”和“火”,一边描述:“绿绿的禾姑娘遇上了火姑娘后,就变成了金黄色。
”师:对,这个字就是“秋”。
秋天来了,禾苗成熟了。
请学生自由说一说,试着给“秋”组词,如“秋天、秋风、秋千”。
师:我们知道了禾苗到了秋天就会变成金黄色,那你还知道秋天有哪些景色?(欣赏图片)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
2.认识自然段一篇课文往往是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那怎样区分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那就是在每一个自然段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这样的段就叫自然段。
(出示课文)标出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
然后让学生标出第三自然段。
3.请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师:课文中出现几个难读的词,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
(1)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让生读: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排成个“一”(yī)字凉了(le)黄了(le)叶子(zi)(2)老师出示词语所在的句子,男女生轮流齐读。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1)请学生圈出相关内容:天气、树叶。
(随机板书:天气、树叶)(2)认读生字“气”,给它找找朋友,组一组词。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们这儿正值秋的季节,你能谈谈你的眼里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生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何其芳的《秋天》。
二、范读课文,注意下列问题:1、找出诗中共描写了几种景物?2、思考这几种景物组成了几幅画面?3、通过画面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明确答案:1、诗中写了露珠、伐木声、幽谷、镰刀、背篓、竹篱、瓜果、江面、冷雾、网、乌桕叶、桨、草野、蟋蟀、溪水、牛、牧羊女。
2、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3、抒发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略三:品读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1、(提前画好三幅图画)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2、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答案参考)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飘”字贴切传神。
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
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秋天》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秋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秋天》。
2.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景象。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的变化和景象。
4.学会简单的秋天诗歌朗诵。
5.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秋天》的朗读和理解。
2.难点:通过课文想象和描述秋天的景象。
三、教学准备1.课文《秋天》的课文卡片和素材图片。
2.PPT或教学板书准备好秋天的图片。
3.一些与秋天相关的实物,如枫树叶、银杏叶等。
4.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情境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秋天景象,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好奇和兴趣。
步骤二:课文学习1.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2.分段理解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的内容。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合作意识。
步骤三:秋天探究1.教师用实物或图片展示秋天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景象。
2.学生跟读秋天相关的简单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幅关于秋天的手工画。
步骤四:操练与表演1.学生自主操练《秋天》课文,准备小短剧或朗诵表演。
2.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对秋天的感受和想象。
步骤五:反馈与总结1.教师和同学评价表演,肯定学生的表现。
2.学生总结课堂学习,说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
五、课后延伸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段描述秋天景象的短文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片。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秋天为什么是金黄色的?如何保护秋天的环境?3.鼓励学生多观察秋天的景象,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六、教学心得本节课以课文《秋天》为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展示、课文学习、探究活动和表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秋天的美好。
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了对秋天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为《秋天》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教授这篇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
一、教学内容
《秋天》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景色。
2.掌握秋天的相关词语,如“黄叶、秋风、菊花”等。
3.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
4.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秋天的相关词语,如“黄叶、秋风、菊花”等。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秋天的景色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第一节小学语文课,老师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景色,然后通过描写秋天的文字来带领同学感受秋天的美丽。
1. 导入环节
首先老师应该让学生看看窗外,询问大家“现在是什么季节?”然后老师可以带着同学一起感受秋天的气息,比如说感受秋天的风,看看黄叶……
2. 阅读课文
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学生一起读一下《秋天》这篇课文,以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景色。
3. 分析课文
接下来,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秋天》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1.首先,我们可以一起找出文章中描述了哪些景色和特点。
2.其次,我们可以讨论这些景色和特点怎么描述的,用了哪些语言技巧,比如比喻、拟人、对比等等。
4. 文字搭配图片欣赏
接下来,老师可以结合图片欣赏,用丰富的语言带领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5. 课文模仿
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丽,这样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目的。
六、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教学,学生们可以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 1 秋天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秋天》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秋天的景色和变化,让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点。
这篇课文是学生对四季有一个初步认识的起点,也是为后续学习和感悟四季变化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秋天》这篇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基本意思;–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秋天的景象和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用文字描述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四季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妙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秋天》课文中的景象描写;–能够简单地谈论自己对秋天的看法。
2.难点:–要求学生注意语文表达的准确性,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课文《秋天》教材;2.PPT或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材料;3.图片或视频素材,辅助学生了解秋天的景色;4.学生绘本或手工制作材料,用于活动展示。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以及与秋天有关的音乐或声音效果,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
然后,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你们在秋天会看到什么?第二部分:课文学习(20分钟)1.先让学生听一遍课文《秋天》;2.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重点标注生词和理解不清的地方;3.深入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秋天中的景象描写。
第三部分:活动设计(3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请学生以《秋天》为题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景象描写,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一遍;2.学生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秋天的想象,用画笔或彩色笔绘制一幅秋天的图画;3.DIY手工制作:学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属于秋天的装饰物。
第四部分: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及手工制作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 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1. 教学背景《秋天》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秋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是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风光的好教材。
2. 教学目标•能够读懂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对秋天的看法。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1. 教学内容1.秋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
2.常见的秋天风景和天气。
3.学习秋天相关的词语和表达。
2.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引入,呈现秋天的景色和气候,激发学生兴趣。
•听读课文,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分组讨论秋天的感受,学生互动交流。
•制作秋天的手工作品,展示学生对秋天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环节教师播放秋天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2. 学习课文1.教师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学生分组讨论秋天的景色和感受。
3. 拓展活动1.学生可选择秋天的颜色,进行涂色作业。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自己的《秋天》小故事。
4. 总结结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成果。
四、教学反思和评价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感受自然的同时,提高了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创意表达。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优质课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5个生字,认识8个字。
2.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根据每个人课下搜集资料,创造机会充分练说。
3.理解“寻找”、“野外”两个词语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6.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7.培养学生换位想象的能力。
8.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9.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识字。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3.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4.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现在正是初冬的季节,秋姑娘刚刚才和我们说再见你们还记得秋姑娘都给我们送来了那些礼物吗?赶快回忆回忆,因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与秋天有关的文章。
(出示课题:寻找秋天),齐读课题。
“寻找”是什么意思呀?希望这节课通过我们的成功合作,能够把秋姑娘曾经送给我们的礼物一一寻找到。
二.新授课(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充分练说。
1.看图说一说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师:同学们老师找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礼物,你们快看(出示:金色的稻田图)!秋姑娘给我带来(金色)的(稻田)。
你也把自己寻找到的礼物跟你的朋友说一说。
2.小组讨论刚才老师看大家讨论的特别好,谁愿意把你刚才说的跟大家说说?3.指名说一说奥!你们寻找到这么多秋姑娘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真太棒!你们想不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小伙伴都寻找到哪些秋姑娘送的礼物呢?他们找到得跟你们的一样不一样呀?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看。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1.范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还有谁在哪里寻找秋天?(生1:有王老师、小文、小方和小力到野外去寻找秋姑娘给他们带来的秋天的礼物。
1《秋天》(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秋天》这篇课文,使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树叶”、“丰收”、“凉爽”等。
2. 课文内容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如树叶变黄、果实丰收等。
3.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观察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 表达能力培养: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审美情趣培养:让学生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7. 环保意识培养: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秋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书写练习。
3. 课文内容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4.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观察能力培养:组织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6. 表达能力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秋天的特点和美景。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秋天》。
3.能够通过描绘秋天的特点,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1.理解和朗读课文《秋天》。
2.描述秋天的特点和美景。
教学难点:1.描绘秋天的美景并感受其中的美丽。
教学准备:1.课文《秋天》的教材。
2.相关图片和实物。
3.课堂布置:可以在黑板上贴上相关图片,营造秋天的氛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
2.引入新课:教师出示已编写好的《秋天》三个字,并请学生自由联想、讲述自己对《秋天》的了解。
二、学习《秋天》(20分钟)1.教师与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全文大意。
2.将课文分段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每一段的内容。
3.教师逐句或逐段向学生解读,并鼓励学生朗读。
三、理解课文(30分钟)1.了解词语意思:选择课文中的生字词或重要词汇,进行逐个解释,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问题引导: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秋天有什么特点?(2)课文中有哪些描绘秋天的词句?(3)你觉得秋天为什么这么美丽?(4)你家门前有什么树木,秋天它们会变成什么样子?(5)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四、描绘秋天的特点(25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秋天的特点,并在白纸上写下来。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特定的主题,如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果子、秋天的天空等。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将写下来的内容展示给全班同学。
3.教师点评: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秋天的特点。
五、感受秋天的美丽(15分钟)1.诗歌创作:教师给学生几个秋天相关的词语,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创作一个简短的秋天诗歌。
例如:红叶飘香、果实累累、天空湛蓝等。
2.诗歌朗读:让学生依次朗读自己创作的秋天诗歌,欣赏秋天的美丽。
六、总结与巩固(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当堂课所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简介本节课主要围绕《秋天》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风物,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感。
2.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词中的意境,感受秋天带来的美好。
•难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秋天的特点,掌握相关词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教学准备•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具:图片、视频、小黑板3.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播放秋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好奇和兴趣。
第二步:学习诗词《秋天》教师朗读《秋天》这首诗,让学生跟读,并解释其中涉及的生词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第三步:讨论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秋天的特点和景象,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第四步:手工制作让学生用彩纸或颜料制作秋天的图画,展示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步:诗词赏析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加深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4.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检验学生对秋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图片、视频、诗歌朗读和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下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秋天。
然而,在课堂管理上,有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采取更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此外,教师在讲解诗歌内容时,要注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生字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总体而言,本节课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知、表达和欣赏中更好地理解和体会秋天的美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秋天的特点,如气温变化、风刮落叶等;2.掌握相关秋天的词汇,如秋风、稻谷、桂花等。
能力目标1.能够描述秋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2.能够感受秋天带来的气息和情绪。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与向往;2.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中关于《秋天》的课文内容。
学生将通过课文的朗读和理解,深入了解秋天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其中所描述的秋天景色;2.掌握相关秋天词汇,能够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景色描写;2.运用所学秋天词汇进行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开篇唤起学生对秋天的印象,引入课文内容;2.课文朗读与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概括课文要点,鼓励学生互动讨论。
第二课时1.复习前一节课内容,巩固学生对秋天的理解;2.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现对秋天的想象和描述能力;3.模仿课文风格,让学生创作自己的秋天小故事。
第三课时1.综合训练,让学生在课文基础上练习自己描述秋天;2.表演环节,让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自己对秋天的理解;3.总结本节课所学,引导学生对秋天的认识更加深入。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对秋天这一自然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表现积极。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时,多采用情境带入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秋天的体验。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互动活动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以上即为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秋天》部编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秋天的基本概念。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它象征着丰收和成熟。在文学作品中,秋天常常被赋予深刻的情感和寓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秋天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描绘秋天的景色,以及如何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秋”、“叶”、“大”等的认读和书写。对于难点部分,如秋天特点的理解和表达,我会通过图片展示和实际体验来帮助大家理解。
首先,关于生字词的教学,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但仍有个别同学对字形、字音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设计更有趣的认字游戏,帮助他们更好地记住生字。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秋天特点的表达上存在一定难度。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秋天的观察不够细致,导致无法准确描述。为此,我计划在课前安排一次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变化,从而提高他们对秋天特点的理解。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但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尝试引入一些与秋天相关的趣味话题,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的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能力较弱,无法准确传达讨论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组织一些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秋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变色?”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不同树叶的变化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生字。
2.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阅读方法。
3.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能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树叶、生字卡片。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了,是秋季!你感到什么变化了吗(生说)
师:对啊!秋姑娘带着一身清凉走来了,她将替我们赶走夏的燥热,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
那谁能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生说)
2. 开课:呀!真美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把秋天的美表达出来的。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教师示范读,生听准读音。
2. 认识自然段。
师:一篇课文往往是由几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是一种段的表现形式,在第1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也就是两个字的位置,这样的段就叫做自然段。
3. 自由读,圈画生字。
现在我们找找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然后再按照自然段读一读,把课后要求我们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4. 检查生字词
(1) 读带拼音的字。
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已经都认识他们了,现在它们跳到屏幕上了,大家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自己练习读、
指名读)
(2) 读去拼音的字。
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
(3) 读带拼音的词。
生字宝宝找到了好朋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么(游戏)
(4) 读去拼音的词。
现在拼音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分手了,请你再读一读。
(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练习读课文。
下面,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要注意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2. 指明分自然段读。
老师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谁来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3. 评价:学生互评,指导说话说完整。
四、指导书写
1. 打开课本,自读“我会写”中的4个生字。
2. 观察这“了、子”两个字,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注意:要区分两者不同。
T:两笔,横撇的撇要轻轻带下来即可。
子:在“了”字基础上加上一横。
3. 教师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 学生描红,练习书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5. 展示优秀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秋天来了》这一课,老师先考考大家,看谁在上节课听的最认真。
1. 抽点学生,认读生字。
2. 自读课文。
同学们真了不起,全都答对了。
下面就再次自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天气、树叶、大雁)。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第一自然段。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
1. 指名读。
这一段有几句话(1句)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天气凉,树叶落)2. 指导朗读。
(1)“天气凉了。
”指导学生重读“凉”,全班齐读。
你从哪感受到凉了(衣服厚了)指明读。
(2)树叶有什么变化呢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吗
(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
同学们想一想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是什么样的呢(师用纸片演示“一片片落下”)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试读,指名读)叶子是慢慢从树上“落”下来,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速慢一些。
3. 语言训练:
(1)理解“一片片”这种ABBS;叠词的使用。
区分一片和一片片。
(2)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吗
4. 你觉得树叶飘落的景象美吗
师:金黄的树叶转着圈儿,从树上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美
丽的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铺满了厚厚的叶子,远远望去,真是一个金黄的世界!
5. 指导学生边想象边读课文。
6. 比一比谁读的美
(二)第二自然段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 字。
)
1. 指明读。
注意指导“一会儿”的读法。
2. 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呢)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大雁的知识
秋天,大雁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大雁是怎么飞的呢
“一会儿……一会儿……”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点。
(指导读)
3. 语言训练: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也说一句话吗
4. “一”的不同读音。
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 y I ';有时候读“ y f ';有时候读“ y i ”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读一读。
(一群,一会儿,“一”字)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三)第三自然段
(啊!秋天来了!)
1. 秋天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你发现了吗(庄
稼成熟、玉米、土豆、果子等等)
2. 指明读。
你高不高兴啊那就读出自己喜悦的心情吧!
三、回顾全文,尝试背诵
1. 秋天是这么美丽,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让我们美美地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
2. 试着背一背。
(借助板书,引导背诵)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五、指导书写。
1. 生字组词。
2. 观察这“人、大”两个字,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人:两笔,先
撇后捺,撇在捺稍微上一点的地方。
大:三笔,先写横,再写撇捺,撇捺与横交叉。
3. 教师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 学生描红,练习书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5. 展示优秀书写。
板书:
1 秋天
天气凉了
树叶黄、落
大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