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教导思惟一、教导著述:《雄辩术道理》.这部著述既是他本身约二十年教导教授教养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导经验的集大成者.昆体良的教导理论和实践都以造就雄辩家为主旨.二、教导思惟1、论教导与禀赋昆体良高度评价了教导在人的形成中的伟大感化.他说:“大多半人既能迅速地思虑,又能灵敏地进修,因为此种灵感是与生俱来的......生成的畸形和生来出缺点的人才是生成愚鲁而不成教的人,如许的人肯定会少,然而很少.”是以,一般的人都是可以经由过程教导造就成人的.昆体良继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看重人的本性差别的不雅点,并进一步施展.他以为,人人可以经由过程教导造就成人,但人的心性各不雷同,是以要研讨.懂得儿童的本性.起首,要研讨儿童的禀赋.偏向.才干,依据其偏向和才干进行教导和教授教养.在雄辩术的教授教养上,要依据每小我的气质.才干来练习.若有的人宜用高雅的立场演讲,有的人宜于用朝气勃勃的神色演讲,有的人则适于用粗犷的立场演讲,这就请求教师使每小我的特色都能得到充分的施展.教师还应当懂得年青人的偏向,帮忙他们选择最合适他们天禀的学科.教师只有研讨和懂得儿童的本性,才干够防止叫学生做不成能做到的工作,叫学生废弃他们能胜任的工作,而去做他们所不克不及胜任的工作.其次教导必须遵守儿童的年纪特色,懂得并肯定在不合年纪期的接收才能,切忌赐与幼弱的学生以过重的累赘.超出儿童脑筋所能推却的器械,儿童是学不进去的.看重儿童的本性,顺应儿童的偏向和才干.因为“天然假如辅之以精心的造就,就能获得更大的力气.”昆体良对于本性与教导的关系的不雅点较为周全:没有原材料,身手无所用;即使没有身手,原材料仍有其天然的价值;但身手的成就大于原材料天然的成就.2、德性是雄辩家的重要品德------教导要看重德性教导昆体良十分看重道德教导,与西塞罗一样,把伦理学视为造就雄辩家的重要课程,但更看重德性的造就.昆体良提出的教导的目标,就是造就仁慈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仁慈是第一位的,在雄辩术上达到完善境界是第二位的.是以,他保持把优越道德的造就放在教导义务的重要地位.以为仁慈的人才干成为雄辩家.对于善德若何得到,他以为:小我的本性对于他的道德面孔会起到某种感化,但更重要的是靠教导的力气.他说:“美德固然也从天然获得必定的动力,它仍然须要教导使之成为实际的器械.”是以,道德道理应当成为黉舍的重要课程.3、黉舍教导优于家庭教导昆体良以为黉舍教导优于家庭教导.黉舍教导可以起到鼓励学生的感化.因为在黉舍里,儿童天天可以看到好的和坏的行动,天天都邑听到对德行的赞赏和对错误的批驳.好的行动对儿童是一种拷打,错误的行动对儿童是一种警惕;黉舍能给儿童供给多方面的常识;黉舍还可以养成学生顺应社会公共生涯的习惯和介入社会运动的才能.4、论学前教导昆体良十分看重学前教导.关于学前教导的内容:昆体良主意教儿童熟悉字母.书写和浏览.他在教导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导问题,愿望儿童先学希腊语(母语),然后学拉丁语(二外),再后,两种说话的进修同时并行.关于学前教导的办法:昆体良以为应当留意两点:1.“最要紧的是特殊当心不要让儿童在还不克不及酷爱进修的时刻就厌恶进修,乃至在儿童时期曩昔今后,还对初次测验测验的苦艾心有余悸.”2.“如果最初的教导成为一种娱乐,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他们的答复予以赞赏,毫不要让他们以不知道为快活;有时,假如他不肯意进修,就当着他的面去教导他所嫉妒的别的一个孩子,有时要让他和其他孩子比赛,经常以为本身在比赛中获胜,用谁人年纪所器重的嘉奖去鼓励他在竞争中获胜.三、教授教养理论1、班级讲课制思惟的萌芽昆体良以为,大多半的教授教养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部的学生.还说过,依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按照他们每小我的才能,指定他们依次谈话.这些看法,是班级讲课制的萌芽.2、专业教导应当树立在渊博的通俗常识基本上昆体良死力主意专业教导应当树立在尽可能渊博的通俗常识基本上.3、关于启示引诱和提问解答的教授教养办法昆体良指出,教师应当擅长答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向那些不发问的学生提问.他以为,经常提问学生有很多利益:1.可以借此磨练学生的辨别才能;2.教室提问可以防止学生漫不全心,防止他们对教师的讲课充耳不闻;3.教室提问可以引诱班上的学生本身发明问题,应用他们的智力,而这恰是这种教授教养办法的最终目标..4、进修和歇息瓜代昆体良提出应让学生歇息,防止过度疲惫的看法.他说:“对于一切儿童都应当许可他们有些歇息,这不但仅是因为没有什么器械能经受持久的劳顿....而是因为收视反听的进修有赖于学生的意愿,而意愿是不克不及经由过程强迫得到的.”“假如学生的精力和精力因歇息而得到恢复,他就能以更兴旺和更清楚的脑筋进行进修...”他以为,游戏就是一种很好的歇息方法,所以他赞同学生应有游戏.对教师来说,学生快活爱好游戏应当愉快,因为那是儿童本性生动的标记,同时,游戏可以使因进修而疲惫的脑筋得到积极的歇息,还有,在游戏中,学生的道德品德也能毫无保存地照本来面貌表示出来,教师可以实时予以教导,有些游戏还有助于成长学生的灵敏的智力,如比赛谁提的问题多.此外,他还提出歇息应有一个限度的问题,因为过度的放肆的歇息,轻易形成贪玩.懒散的坏习惯.5、对教师的请求昆体良对教师提出来很高的请求,大致有下列几点:1.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既教授教养生进修基本常识和雄辩术,又教授教养生做人.选择教师重要的一点是,弄清他是否具有优越的德行.教师务须要以本身纯正的德行引诱未成熟的儿童走上正道,防止他们流于涣散.2.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他应当严正而不冷淡,和气而不纵容.应为冷淡会引起学生的厌恶,纵容会招致学生的歧视.教师不应当发性格,但又不应当对应当改正的错误置若罔闻.3.教师对学生的教导要有耐烦,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斥责;在实施奖惩时要留意分寸,既不克不及“小气表扬”,也不克不及“滥用奖励”.4.教师应当理解教授教养艺术,教授教养应当简明简要,明确易懂,深刻浅出.5.教师要留意儿童之间在才能.天资.心性方面的差别,因材施教.。

第六讲--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第六讲--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 公元69年,原任罗马驻非洲总督的韦斯巴西安(公元9年—79年, 其中公元69年—79年任罗马皇帝)翦灭群雄,夺取皇位,创立了 弗拉维王朝。韦斯巴西安皇帝于公元70年在罗马开设了由国库支 付教师薪金的国立拉丁语修辞学校和希腊语修辞学校。昆体良被 委任为拉丁语修辞学校的公职教师,在这所修辞学校主持工作长 达20年之久;一直到公元90年退休。
进学校;基础学习;依儿童能力、天赋和年龄特 点;劳 逸结合;游戏;主动性;榜样
▪ (三)中等教育(教育内容):希腊文、拉丁
文、修辞、音乐、天文、几何、文法、哲学(物理学、伦理 学和辩证法)等
▪ (四)高等教育
(1)广泛阅读前人和当代人的雄辩词; (2)学生自己进行雄辩词的写作练习; (3)根据写作的雄辩词进行演讲练习。
▪ 第五,体罚的结果,必然使儿童"心情沮丧、 压抑,使他不敢见人,经常感到抑郁",甚 至产生恐怖心理。
Back
六、贡献与影响
▪ 学校教育 ▪ 班级授课 ▪ 教师要求 ▪ 反对体罚 ▪ 连贯学制
Back
Back
▪ 雄辩家的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丰 富的阅历;朴素自然、简洁优美、真切动人的演讲 风格。
Back
三、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 主张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班级 授课制应该取代个别教学。
▪ 学校的德育环境优于家庭; ▪ 集体环境更有利于培养雄辩家。
Back
四、论雄辩家的培养过程
▪ (一)幼儿教育:重要;榜样;适度智育 ▪ (二)初等教育(教育原则)
第六讲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 马库斯·法比尤斯·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公元35年—96年或114年)是古代罗马奴隶 制帝国初期最负盛名,影响最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 育实践家。

昆体良学前教育思想

昆体良学前教育思想

昆体良学前教育思想昆体良,这位古罗马时期的教育大家,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的前行道路。

说起学前教育,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件小事。

在小区的花园里,一群小朋友正在玩耍。

有个小男孩特别调皮,总是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还推搡别人。

这时候,其中一个小女孩的妈妈走过去,没有直接训斥小男孩,而是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引导他要学会分享和友好相处。

这一幕让我感触颇深,这不就是学前教育在生活中的小小体现嘛!昆体良认为,学前教育应当尽早开始。

他强调,儿童的学习能力在早期就已经展现出来,就像一颗种子,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和阳光,就能迅速发芽成长。

比如,当孩子刚刚学会说话,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会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时候就是进行知识启蒙的好时机。

昆体良特别重视儿童的道德培养。

他觉得一个人的品德在学前阶段就应该打下基础。

这让我想起我朋友家的孩子,有一次去他家做客,小朋友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第一反应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主动跟家长承认错误。

朋友并没有生气,而是表扬了孩子的诚实,这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在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中,游戏也占有重要地位。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天性的表达,通过游戏,儿童不仅能获得快乐,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成长。

就像幼儿园里的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扮演医生、老师、警察等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合作、交流,也了解了不同职业的特点。

同时,昆体良主张要根据儿童的个性和能力进行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孩子擅长语言表达,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

就像在一个绘画班中,有的孩子喜欢用鲜艳的色彩描绘出奇幻的世界,有的孩子则更擅长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真实的场景。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所有孩子,而是要因材施教,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昆体良还强调了榜样的力量。

在学前阶段,孩子更多地是通过模仿来学习。

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小朋友看到旁边的叔叔主动给老人让座,他也跟着站起来说:“奶奶,您坐我这儿。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教育思想一、教育著述:《雄辩术原理》。

这部著述既是他自己约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经验集大成者。

昆体良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

二、教育思想1、论教育及天赋昆体良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人形成中巨大作用。

他说:“大多数人既能敏捷地思考,又能灵敏地学习,因为此种灵感是及生俱来。

天生畸形和生来有缺陷人才是天生愚鲁而不可教人,这样人肯定会少,然而很少。

”因此,一般人都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成人。

昆体良继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重视人天性差异观点,并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人人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成人,但人心性各不相同,因此要研究、了解儿童天性。

首先,要研究儿童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

在雄辩术教学上,要根据每个人气质、才能来训练。

如有人宜用文雅态度演讲,有人宜于用生气勃勃表情演讲,有人则适于用粗犷态度演讲,这就要求教师使每个人特点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还应该了解年轻人倾向,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他们天分学科。

教师只有研究和了解儿童天性,才能够避免叫学生做不可能做到事情,叫学生放弃他们能胜任事情,而去做他们所不能胜任事情。

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年龄特点,了解并确定在不同年龄期接受能力,切忌给予幼弱学生以过重负担。

超越儿童头脑所能承受东西,儿童是学不进去。

重视儿童天性,适应儿童倾向和才能。

因为“自然如果辅之以精心培养,就能获得更大力量。

”昆体良对于天性及教育关系观点较为全面:没有原材料,技艺无所用;即使没有技艺,原材料仍有其自然价值;但技艺成就大于原材料自然成就。

2、德性是雄辩家首要品质------教育要重视德性教育昆体良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及西塞罗一样,把伦理学视为培养雄辩家重要课程,但更重视德性培养。

昆体良提出教育目,就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人。

善良是第一位,在雄辩术上达到完美境界是第二位。

因此,他坚持把良好道德培养放在教育任务首要位置。

认为善良人才能成为雄辩家。

昆体良教育思想的简介及理解

昆体良教育思想的简介及理解

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剖析及现实意义摘要:昆体良是古罗马著名的教育家。

在代表性著作《雄辩术原理》一书中,昆体良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必须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通过转换学习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家庭生活在儿童早期的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是学生的楷模而不是体罚的执行者。

提出因材施教、鼓励教育,学息结合等教育方法。

这些教育思想是古代教育萌芽的开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关键词:昆体良;教育思想;现实意义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绪论p1)。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对于教育的理解,在我看来教育从广义层面上来讲他的存在有助于人类一代又一代的进步生存,我们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在当下的社会实践中来更快的获得进步,他是有利于人类这个种族的进化的,不论是体力上还是智力上。

另一方面从狭义上讲,每个人的事业,学习,生活都建立在知识的不断获取上,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快以及更好的达到目标。

这仅仅是教育存在的意义,而教育家则充当了桥梁的角色,这是由于古往今来一又一个教育家的存在,才使得人类过往的知识经验得以传承。

而我今天就从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开始剖析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家“昆体良”。

要对一名教育家进行理解,那麽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往往一个人的成长及其发展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

“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他出生在西班牙,其父在罗马教授“雄辩术”,是颇有名声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这是他大概的成长背景,我们不难看出昆体良出身于一个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家庭,有时候我们会讲“人人生而平等”,其实,人人生而并不全是平等的,平等只是从人权意义上讲我们同是人类,我们拥有同样的人权,同样能够拥有自由、民主的权利。

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起点是不同的,就一个现实的例子而言,贫苦人家的孩子要经过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机会进入一所二流的本科大学就读,而城市的孩子只要六成的努力就可以了。

昆体良教育思想之现实说_高宝萍

昆体良教育思想之现实说_高宝萍

2008年3月 学 术 交 流 M a r .,2008总第168期 第3期 A c a d e m i c E x c h a n g e S e r i a l N o .168 N o .3[收稿日期]2007-12-17[作者简介]高宝萍(1970-),女,天津人,讲师,硕士,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昆体良教育思想之现实说高宝萍(西安科技大学外语系,西安710054)[摘 要]昆体良是罗马帝国初期著名的教育家、演说家,他集古希腊、罗马教育经验之大成,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昆体良的阶段教学、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和道德教育等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影响很大,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也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尤其是他强调重视德育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注重量力教学的教育理念,同样为我们今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昆体良;教育思想;教师素质观;学校教育[中图分类号]G 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8)03-0187-03 昆体良(M a r c u s F a b i u s Q u i n t i l i a n u s ,公元35—100年)是古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和著名的雄辩家。

他出生于西班牙,在罗马受过雄辩术教育,后来又从事过多年的教育工作。

昆体良对罗马的教育实际状况进行了总结,写出了《雄辩术原理》一书。

书中全面地总结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系统地论述了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成为欧洲人重新认识古罗马教育的重要线索。

他的教学法思想博大精深,包括分班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学习与休息相间和变换课业相结合、反对体罚等方面。

这些教育教学思想在当今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昆体良的教育思想1.阶段教学。

在昆体良看来,对于雄辩家的培养要“从咿呀学语开始,经过初露头角的雄辩家所必需的各个阶段的教育,一直到雄辩术的顶峰”[1]5。

【精品】古罗马教育理论的杰出代表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精品】古罗马教育理论的杰出代表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精品】古罗马教育理论的杰出代表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古罗马教育理论的杰出代表——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Marcus Fabiius Quiutilianus,公元35——95)是古代罗马杰出的教育家和演说家,出生于西班牙的加拉古里。

他的父亲是修辞学教师。

昆体良30岁时成为罗马著名的律师。

他是罗马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

他在修辞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余年,著有《雄辩术原理》(或译《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共十二卷。

这部著作反映了罗马帝国的教育实践,也总结了他长期从事修辞学校教学的经验,是西方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

论教育目的和教育作用。

昆体良和西塞罗一样,把培养演说家作为教育的目的。

他指出,一个聪明的罗马人必须是一个“善于演讲的善人”,在他看来,演说家必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而成为知识广博的人,应该掌昆体良像握丰富的词汇并具备用词遣字的能力;应该了解人情并且具有使人感动的力量,动作优雅而郑重,具有丰富的历史及法律知识,记忆广博、口才伶俐,尤其要道德高尚,使人听其言而观其行。

昆体良以很大的信心,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他认为,儿童一般都生而具有智力活动与理解能力,思维迟钝和低能,只是一种反常现象,是罕见的。

与此同时,他确认这种由自然所赋予的可以接受教育的能力必须通过教育来发展。

这样,他就强调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论幼儿教育和学校教育。

昆体良非常注意儿童的语言的发展,他认为人的教育应当从摇篮期开始,在婴儿期就要注意语言的纯洁性。

与其相处的人都应有正确的发音;同时还要重视音乐学习,认为它可以培养正确的发音、语言技巧和改进谈吐风格。

昆体良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

他希望家长和家庭教师最好是知识渊博、品行端正的人。

他说,长辈的愚味无知,完全有可能使儿童也愚味无知。

他还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

他认为学习的最好场所是学校。

学校的优点在于它不让儿童们互相孤立隔绝,不让他们发展自命不凡的心理,在学校里教给一个儿童的东西,其他儿童也能学到,而且大家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激励,促进学习,发展他们的友谊关系,他还强调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要求发展儿童的兴趣,注意因材施教。

论昆体良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论昆体良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论昆体良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1、分班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昆体良认为,在实行分班教学的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倾向、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情况,扬长补短,长善救失。

“一个高明的教师,当他接受付托给他的儿童时,应当首先弄清他的能力和资质。

”教师在了解学生之后,应从两方面人手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一,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例如,对于懒惰的学生必须加紧督促;恐吓能约束一些学生,却使另一些学生失去生气:对于在失败面前容易哭鼻子的学生,必须多加鼓励,用成功的希望去培育他的力量。

第二,教师要善于使每个人在他最有能力的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昆体良指出,对于未来雄辩家的统一要求是善良与学识渊博,但在演说风格上则应允许并鼓励发展各自的特色。

教师“应敏锐地观察哪些学生的天性乐于运用简洁优美的演说风格,哪些学生乐于运用单刀直人的、庄重的、和颜悦色的、猛烈的、华丽的或机智的演说风格,然后在教学中适合各人的特殊发展和需要,使每个学生能发挥各自的长处。

”昆体良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班级教学制,这一形式后经夸美纽斯的进一步设计发展,一直延续保留至今。

目前,分班教学仍然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证明昆体良的分班教学的思想是非常可取的。

同时,现代素质教育强调应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应有的发展与提高,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可见,昆体良的分班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思想和方法仍值得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借鉴。

2、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昆体良认为,启发诱导的主要方法是提问。

这种方法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要“善问”。

昆体良认为,课堂提问是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平与著述
他出生于西班牙 (当时属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埃布罗河上游加拉 古里斯的一个小镇。其父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一位雄辩术教师,并 在罗马兼任律师事务。因此,昆体良从小就来到罗马接受良好的 家庭教育,后来又进入罗马文法学校学习。 离开文法学校后,他曾为当时罗马很有名气的雄辩术教师,著名 的律师阿佛尔 (Domitius Afer)担任助手 。公元58年 (一说59年), 阿佛尔去世,正值罗马旷世暴君尼禄 (Nero,公元37年—68年) 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他毅然离开罗马,返回故乡西班牙。在西班 牙的10年时间里,他独立从事律师工作和讲授雄辩术,在民众中 已享有一定声誉并取得显著业绩。 公元69年,原任罗马驻非洲总督的韦斯巴西安(公元9年—79年, 其中公元69年—79年任罗马皇帝)翦灭群雄,夺取皇位,创立了 弗拉维王朝。韦斯巴西安皇帝于公元70年在罗马开设了由国库支 付教师薪金的国立拉丁语修辞学校和希腊语修辞学校。昆体良被 委任为拉丁语修辞学校的公职教师,在这所修辞学校主持工作长 达20年之久;一直到公元90年退休。 他在退休后仍不停歇,着手撰写《雄辩术原理》,用2年时间, 完成了长达12卷的著作。
Back
第一,教师自身应该是才德俱优,即言即 行的人。 第二,教师应该是"公认的有学问的人"。 第三,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以父母般 的感情对待学生。 第四,教师要因材施教。 第五,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 意愿。 第六,教师要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
Back
第一,体罚在事实上"无疑是一种凌辱", 是一种残忍行为; 第二,盛行体罚,儿童一旦对"鞭笞习以为 常",教育就难以再起作用; 第三,如果年小时期遭受体罚,长大以后 往往就更难以驾驭; 第四,体罚只能培养奴隶的性格,不能造 就雄辩的人才; 第五,体罚的结果,必然使儿童"心情沮丧、 压抑,使他不敢见人,经常感到抑郁",甚 至产生恐怖心理。
Back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教育的作用:昆体良强调教育的作用。他虽承认个 人的秉性对人会起某些作用,但他又认为更重要的 是要靠教育的力量。只有人的天赋与教育的结合, 才能造就出理想的雄辩家。 教育的目的: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雄辩 家。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雄辩家。 雄辩家的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丰 富的阅历;朴素自然、简洁优美、真切动人的演讲 风格。
Back
三、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主张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班级 授课制应该取代个别教学。 学校的德育环境优于家庭; 集体环境更有利于培养雄 (一)幼儿教育:重要;榜样;适度智育 (二)初等教育(教育原则)
进学校;基础学习;依儿童能力、天赋和年龄特 点;劳 逸结合;游戏;主动性;榜样
第六讲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马库斯· 法比尤斯· 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公元35年—96年或114年)是古代罗马奴隶 制帝国初期最负盛名,影响最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 育实践家。 一、生平与著述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三、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四、论雄辩家的培养过程 五、教学理论 六、贡献与影响
Back
六、贡献与影响
学校教育 班级授课 教师要求 反对体罚 连贯学制
Back
Back
(三)中等教育(教育内容):希腊文、拉丁 (四)高等教育
(1)广泛阅读前人和当代人的雄辩词; (2)学生自己进行雄辩词的写作练习; (3)根据写作的雄辩词进行演讲练习。
Back
文、修辞、音乐、天文、几何、文法、哲学(物理学、伦理 学和辩证法)等
五、教学理论
(一)论分班教学 (二)论课业的组织 (三)论教师和教法 (四)论体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