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潘蕾

来源:《硅谷》2013年第12期

摘要当前,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体化的格局,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计算机与互联网,因为它们使得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变得空前的迅速与便捷。如今各种行业、各种领域为了迎合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节奏,都开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自身的工作当中。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统计工作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一些不适应现象也逐渐的显露出来。为了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统计工作的服务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加强信息服务职能,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党和国家提供全方位的统计信息服务。只有不断地研究国内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统计工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文章就信息化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统计工作;适应;时代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2-0151-01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人类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时间”这样的理念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工作的必要认识。统计部门作为数据信息采集、存储以及传递和服务一体的,以数据信息为主要工作对象的工作部门,一定要走在信息化技术的前列,清楚的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对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将其切实的应用到实际的统计工作当中。就当的实际现状来讲,要使信息化技术能够切实的服务于统计工作,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统计工作者要首先向信息化方向迈进

各种新生事物的出现以及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统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的工作职能、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侧重点等都出现了转移与扩展,对统计工作的传统工作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当前统计工作必须要重新构建工作模式,跟随时代发展节奏不断改良工作手段。传统的统计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现代的统计工作必须要做到“更快”、“更新”、“更准”,要使统计工作更直接、更具实效、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于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加大信息化技术在统计工作当中应用的实践与研究力度非常必要,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向现代化统计工作进行转变与发展的需要

在以往的统计工作当中,“规范”是重点,也是统计工作所主要追求的目标,但是当前除了“规范”之外,时效性也是统计工作所需要重点追求的目标之一。在信息化技术尚未普及之前,对于统计工作的评价标准大多是看其是否“全面”,而不管其时效性如何,只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将统计工作完成并上报就行。而当前新的统计工作理念则更加需要实现快捷、高速、实效,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1.2 向统计信息及时、快速传递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的今天,统计工作应当注重考虑如何发展自身服务职能,使统计工作能够最大限度为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上报”这样的传统服务方式是不能够满足,必须要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快速的统计信息传递网络,实现从收集、分析到传递及时、快速的统计工作体系,使统计工作能够最大限度有效的服务于社会建设与发展。

2 统计部门要加强信息服务职能

2.1 增强信息观念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作为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首先要树立起“信息理念”,并清楚认识到统计工作所需要承担的社会功能,将统计工作的信息服务功能更加具有时效性的发挥出来,而在今天要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就必须要信息化技术为核心。

2.2 增强信息服务意识

“信息意识”是现代统计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意识,它首先要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客观、准确的认识,对信息内容的价值产生一种敏感性。在统计工作中,有一些数据信息在常人看起来并没有多少作用意义,但是如果对信息价值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且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就能够从其中的部分信息中分析、提炼出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是否具有“信息意识”,关乎着工作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统计工作在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2.3 加强统计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在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变革下,统计部门需要迅速的转变队伍建设方向,从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以及思想观念等角度出发,组建一支能够适应当前统计工作的人员队伍。因为统计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我国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必须要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增强所有统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术能力,才能使统计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为我国社会发展起到切实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3 确定统计工作的建设目标

3.1 统计数字采集信息化

要使我国统计学工作走向信息化道路,第一步是要对统计指标进行改良与完善:1)对传统的统计指标进行简化处理,使新的统计指标能够和业务系统相互结合起来,使基本的数据信息可以实现定时的“自我加工”。2)实现数字采集方法信息化,尽可能采用统一的信息采集平台。3)对统计方法进行改良与完善,在传统的处理方法上,进一步对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引入,同时对相关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加大测定力度,以标准化、规范化来对统计方法进行约束。

3.2 统计分析要信息化

对于统计工作而言,对于数据信息的分析工作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在分析工作上尽快实现信息化,那么就无法最大限度将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在统计工作中发挥出来。比如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数据信息进行挖掘等等,都是统计工作应当重要实现的信息化

目标。

3.3 统计数据传递信息化

信息化传递是实现统计数据高速共享的前提:1)要首先依靠互联网构建起新的统计调查工作格式,以此提升效率,对数据信息的时效性起到保障。2)要以数据库的建立为基础,是对统计数据信息的查询与处理实现在线化。3)要推动统计信息服务发展,使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多种。4)对统计工作的资源、设备进行优化配置,为统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基础环节,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在信息化技术条件的精准度与效率。

3.4 统计数据发布信息化

要使统计数据信息的发布能够实现信息化,就必须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还要以对统计数据信息的分析以及数据库存储为信息源,构建统计信息发布的网站,并收集反馈信息,以此对统计工作的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与扩展,是统计工作的服务职能得以实现快速化与网络化,有效的促进社会发展。

总之,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下,统计工作也必须迅速做出调整,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切实的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小波.信息服务工作要适应时代的发展[J].黑龙江省教育学报,2006(9):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