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银针治愈了无数病人:一根银针治百病
蔡圣朝:一根银针守护健康
![蔡圣朝:一根银针守护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cfd842f04afe04a1b071deb4.png)
据考证,石器时代,古人就已经意识到,“砭而刺之”可减轻身体疼痛;火被发现和使用以后,人们又学会了“热而熨之”来治病。
前者发展为针法,后者则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如今,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蔡圣朝,就是省内知名的针灸专家,他用一根小小的银针,守护着千万患者的健康。
中医世家,师从名师蔡圣朝出生于典型的“中医世家”,他家从曾祖父起,到祖父辈,再到叔叔、姑姑,以及父亲吴啸群(蔡圣朝随母亲姓),都与中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公私合营”后,吴家的老诊所就成了公家的卫生院。
在蔡圣朝童年的记忆中,来找父亲看病、拿药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
早上,他在中草药浓郁的香味里醒来;夜晚,药碾子“哐哐哐”的声音是他谙熟的催眠曲。
十年浩劫中,一本吴啸群在国民党时期的行医执照被人翻出,吴啸群遂被打成反革命,全家蒙受不白之冤。
然而,就在这样的风雨飘摇之中,吴啸群毅然要求17岁的蔡圣朝继承自己衣钵。
蔡圣朝打心眼里不愿意,可他不敢违抗父命,只好跟着父亲学针灸、熬膏药、背《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汤头歌诀》……一天,吴啸群刚出门,就有人来请医生,催得很急,蔡圣朝便硬着头皮去了。
病人是个农民,去河边挑水的时候闪到腰摔倒,疼得死去活来,不停呻吟着追问:“医生,我的腰是不是断了?”蔡圣朝虽然学过一段时间针灸,可缺乏经验的他哪儿敢直接往伤情严重的腰部扎针?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起《四总穴歌》曾讲到“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于是他试探着在病人的左腿委中穴下了针。
幸运的是,这个病人针感很好,入针时穴位酸胀感明显,针灸后腰痛很快缓解,居然可以坐起来了!第一次亲手解除病人的痛苦,让“小试银针”的蔡圣朝惊喜而震撼:中医居然这么神奇,医学原来这么有用!就在那一刻,他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1965年,中央发布“626指示”,要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蔡圣朝受了一段时间西医培训,学会了肌注、打吊针,正式成为农村第一批“赤脚医生”,他和伙伴们给小孩种牛痘,疟疾盛行时给老百姓发奎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
蔡圣朝:一根银针守护健康
![蔡圣朝:一根银针守护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0d3af6abbceb19e8b9f6ba1f.png)
蔡圣朝:一根银针守护健康作者:王蕾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6年第12期蔡圣朝: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首届江淮名医。
现任全国灸法学会副主任委员,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卫生厅学术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
出版有《灸治疗法》《图解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中华刺络放血图》《古今医家论灸法》等。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五、六上午,二、四下午。
据考证,石器时代,古人就已经意识到,“砭而刺之”可减轻身体疼痛;火被发现和使用以后,人们又学会了“热而熨之”来治病。
前者发展为针法,后者则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如今,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蔡圣朝,就是省内知名的针灸专家,他用一根小小的银针,守护着千万患者的健康。
中医世家,师从名师蔡圣朝出生于典型的“中医世家”,他家从曾祖父起,到祖父辈,再到叔叔、姑姑,以及父亲吴啸群(蔡圣朝随母亲姓),都与中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公私合营”后,吴家的老诊所就成了公家的卫生院。
在蔡圣朝童年的记忆中,来找父亲看病、拿药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
早上,他在中草药浓郁的香味里醒来;夜晚,药碾子“哐哐哐”的声音是他谙熟的催眠曲。
十年浩劫中,一本吴啸群在国民党时期的行医执照被人翻出,吴啸群遂被打成反革命,全家蒙受不白之冤。
然而,就在这样的风雨飘摇之中,吴啸群毅然要求17岁的蔡圣朝继承自己衣钵。
蔡圣朝打心眼里不愿意,可他不敢违抗父命,只好跟着父亲学针灸、熬膏药、背《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汤头歌诀》……一天,吴啸群刚出门,就有人来请医生,催得很急,蔡圣朝便硬着头皮去了。
病人是个农民,去河边挑水的时候闪到腰摔倒,疼得死去活来,不停呻吟着追问:“医生,我的腰是不是断了?”蔡圣朝虽然学过一段时间针灸,可缺乏经验的他哪儿敢直接往伤情严重的腰部扎针?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起《四总穴歌》曾讲到“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于是他试探着在病人的左腿委中穴下了针。
针灸——小小银针发挥大作用
![针灸——小小银针发挥大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8a330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6.png)
医诊通中医针灸,中国古代先辈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不用吃药、不用输液、不用手术,仅以数根小针就能把人的病给治好,针下病除,甚至起死回生。
一根银针走天下,小小银针治百病。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
”皇甫谧这位西晋时代的针灸师,少年时代是个游手好闲的人。
20岁以后他才懂得了学问的重要,从此便奋发努力,弥补了早年学业上的荒废。
中年时因患严重的风湿病,瘫痪在床,几乎不能行走。
但是坚强的皇甫谧并没有向厄运妥协,他忍受了疾病的痛苦,潜心钻研《内经》和其他古代文献中的针灸知识,终于在病榻上完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针灸典籍《黄帝针灸甲乙经》。
唐朝的孙思邈很重视药物和针灸的综合治疗,他还绘制了彩色的针灸挂图,方便了针灸的教学。
北宋的王惟一创制了两座针灸铜人,这种针灸的教学模型更好地推动了针灸术的普及。
明代人杨继洲编纂《针灸大成》,书内收集了许多资料,至今还有参考价值。
针灸本来是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它们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
我们的祖先用锋利的石片划破创口,放脓排血;或者刺压体表的某些部位,减轻痛楚,治疗疾病。
这种治疗用的石头,古人称作砭石,它是原始的针刺工具。
后来先人们又把骨头、竹片制成了针状的医疗工具,继而随着制作材料的改进,出现了钢针、铁针和银针,医生使用它们施行针术。
灸术是原始人类围炉烤火时偶然得到的生活体验。
他们发觉火的热量能够减轻病痛,渐渐学会用灼热的石块煨烫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而又用易燃的树枝杂草进行灸灼,取得了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在各种灸灼的材料中,艾草火力缓和,产生的温热能直达肌肉的深层,所以艾灸后来成为主要的针灸材料。
针术和灸术既然不同,我们今天为什么又总是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呢?原来,无论针还是灸,都需要在身体某些特殊的部位施加刺激,然后才能有酸、麻、胀、重的感应。
这些特殊的感应沿着一定的方向传递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所以,医生们就把建立在相同原理上的这两种不同医疗方法针和灸合成了一个词。
皇甫谧编写的《黄帝针灸甲乙经》在医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针灸从此成为一门系统的医术。
“银针医生”马岚
![“银针医生”马岚](https://img.taocdn.com/s3/m/fd22414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4.png)
婚恋·家庭/皖美·我的家2024年1月29日,本刊记者在芜湖市中医院见到了针灸科主治医生马岚。
一头利落的短发、一袭素洁的白衣,从医十多年来,她用一根根银针,为患者解除病痛。
就在1个月前,作为第5批援布基纳法索中国医疗队队员、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马岚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
圆梦,治病就像“串珠子”马岚是一名80后,出生在长江南岸的小城芜湖繁昌县。
家乡历史悠久、水秀山明,也滋养出马岚开朗外向的性格。
马岚是家中的独生女,母亲个性要强,从小就教育她:“女孩子,一定要自立自强。
”马岚的外公因中风缠绵病榻多年,小时候,她经常看见医生来家里为外公针灸。
医生熟练地拈起细细的银针,稳稳地扎进外公身体的不同部位,随着治疗进程开展,外公的病情渐渐有所好转。
马岚当时就觉得特别神奇:小小的银针竟然能治病!也是从那时起,小马岚在心中立下志向:长大了,要当针灸医生。
高考结束后,马岚被安徽中医药大学推拿专业录取。
学习中接触不到自己喜爱的针灸,马岚有些失落。
辅导员看在眼里,时常找马岚谈心:“针灸推拿不分家。
你现在学习的是中医基础,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急于这几年……”随着学习的深入,马岚越发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她全身心地投入日常学习中,不仅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本科毕业,马岚顺利考入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研一时,马岚就将教学人偶上的几百个穴位记得烂熟于心,开始参与临床实践。
2011年,研究生毕业的马岚入职芜湖市中医院针灸科,终于圆了儿时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针灸医生。
科室主任见马岚胆大心细、工作热情高涨,便放手让她看诊。
马岚至今记得,自己接诊的第一位病人是一名面瘫患者。
病人的眉眼嘴角明显歪斜,马岚详细了解病情后,为其量身制定了针灸治疗方案。
经过10次施针,病人的脸恢复正常,彻底康复了。
这次成功治愈病患,给了初为医生的马岚很大的信心。
贺氏火针传承人 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
![贺氏火针传承人 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https://img.taocdn.com/s3/m/299edd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5.png)
贺氏火针传承人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程海英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他是贺氏火针的传承人。
贺氏火针是一种独特而绝世的武技,以火针为武器,技艺高超而致命。
程海英从小就接受着严格的训练,熟练掌握了这门武术的精髓。
贺氏火针源于古代的贺氏家族,以锻炼身体、强化内力为基础,配合特殊的火针练习,可以将内力无限增强并发挥到极致。
火针的制造过程非常繁琐,需要以特殊的材料制成,并在一系列独特的工序中进行火烧和炼制。
贺氏家族秘密将这种制法传承至今,只有家族传人才能学会。
程海英是贺氏家族第十代传人,自小父亲就把他当做接班人来培养。
他开始学习贺氏火针的练习,通过痛苦的锻炼和无数次的反复练习,终于在十八岁时掌握了这门神奇的武技。
程海英是一个天生的武术天才,他特别擅长运用内力,将火针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火针看似轻飘飘的,但是一旦刺中目标,内力会迅速燃烧,瞬间引爆目标内部的穴道,令其痛苦万分,无法动弹。
他凭借着这门武技,在江湖上威名远扬。
无论是武林高手还是恶棍魔头,都闻风丧胆。
他通过这种武技帮助人们制止了一场场阴谋,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正因为他的过于出色,引起了一众嫉妒之人的注意。
有一天,他的家族遭到了来自黑暗势力的袭击。
这些势力得知了贺氏火针的存在,认为这门武技是他们主导江湖的最大威胁。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中,程海英凭借着他举世无敌的火针功夫,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
他发现自己的内力已经不再充沛,火针的威力开始变得微不足道。
就在他力不从心的时候,他突然间想起了自己父亲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一根银针,一世情。
”他惊喜地发现在自己心中埋藏的一根银针开始闪耀,他将内力汇聚到这根银针上。
在那一刻,他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内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他的火针重新恢复了无敌的锐利,击溃了敌人的进攻。
最终,他打败了势力的头目,保卫了家族的荣誉和安全。
从那之后,程海英深刻明白了父亲的教导。
他不再把火针当作简单的武器,而是将其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他懂得,只有内心的坚定和一腔炽热的情感才能让这根银针散发出最强大的力量。
贺氏火针传承人 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
![贺氏火针传承人 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https://img.taocdn.com/s3/m/153f54e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7.png)
贺氏火针传承人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贺氏火针是一门古老的中医针灸技术,传承数百年,有着久负盛名的历史。
在这门技术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程海英,他以一根银针传承了这一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被誉为贺氏火针的传承人。
程海英,1947年生于中国四川省,幼年时尚未完全立足的程海英随家人迁往上海。
在上海长大的程海英,对中医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学习贺氏火针技术。
他从小就展示出了超群的天赋,很快便掌握了贺氏火针的精髓。
贺氏火针是一种通过将燃烧的艾绒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治疗的方法。
这种疗法被认为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贺氏火针的传承人寥寥无几,因为掌握这门技术需要深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针灸技巧。
程海英凭借着他对医学的深入研究和对针灸的独特理解,将贺氏火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从教学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这门技术,使之更加适应现代人的需求。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贺氏火针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程海英的临床经验丰富,他用火针治疗了无数病患,在医学界享有盛誉。
他有着神奇的针灸手法,可以用一根银针刺进人体特定的穴位,然后点燃艾绒,产生火焰,继而熄灭,只留下烟雾。
这种特殊的疗法不仅有着显著的效果,还拥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程海英用一根银针传承了贺氏火针的技艺,这根银针不仅是他手中的工具,更是他生命中的伴随。
他把这根银针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他对中医学和针灸的执着和热爱。
程海英说:“一根针,它可能只是一个物件,但是它却承载了我们医者的责任和使命。
”在他的努力下,程海英成为了贺氏火针的代表人物,他的身影在国内外针灸界广为传颂。
他带着一根银针,走遍世界各地,为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程海英都用他的针法和悉心教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贺氏火针继承人。
程海英用他的一生见证了贺氏火针的发展,他将这门古老的技艺带入了现代社会,让更多人受益。
他的奉献精神和医德医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
贺氏火针传承人 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
![贺氏火针传承人 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https://img.taocdn.com/s3/m/520e53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9.png)
贺氏火针传承人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火针,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它利用炽热的银针在人体穴位上快速刺激,以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
而在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贺氏火针疗法尤为闻名。
在这个领域中,程海英被誉为贺氏火针的传承人,他用一根银针传承了一世情。
程海英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就受到家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师,同时也是贺氏火针的传承人。
程海英从小就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心将这一传统继承下去。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程海英对火针疗法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开始了自己的学习和探索之路。
火针疗法的核心是利用炽热的银针快速刺激病人体内的穴位,对病症进行治疗。
在传统的火针疗法中,需要严格掌握针法和穴位,同时需具备深厚的中医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程海英在父亲的指导下,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对中医学理论和火针疗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不断进行实践和摸索。
经过多年的努力,程海英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火针医师,并且在贺氏火针传承中崭露头角。
他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火针治疗技术,能够对多种疾病起到显著的疗效。
程海英还将火针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不断探索出更加丰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认可和赞誉。
火针疗法的传承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程海英深知自己身负家族传统文化的责任,他在传承火针技艺的还积极弘扬和推广中医文化,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
他多次参与各种医学讲座、学术交流和中医义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程海英还是一名优秀的师傅。
他始终怀着一颗热忱的心,传授火针技艺给更多的学生,并亲自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实践。
作为中医世家的传承人,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培养,才能够使中医文化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在他的悉心栽培下,许多学生都成为了出色的中医师,并且在贺氏火针传承中也有了不俗的成就。
贺氏火针传承人 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
![贺氏火针传承人 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https://img.taocdn.com/s3/m/9fa9cef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a.png)
贺氏火针传承人程海英一根银针一世情
贺氏火针传承人程海英是一位传统中医针灸大师,拥有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
他曾经
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因此备受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但是,程海英的成功并非来自偶然,他坚定不移地追求所爱的医学事业,并在很多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和勇气。
程海英的父亲就是贺氏火针的传承人之一。
贺氏火针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针灸疗法,具
有极高的疗效和文化价值。
从小,程海英就跟随父亲学习针灸,他对于贺氏火针的传承和
发扬非常重视。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兢兢业业,勤奋刻苦,通过对针灸的不懈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了贺氏火针的专家。
然而,在当时,贺氏火针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很多人对这种疗法并不了解
或者持怀疑的态度。
尽管如此,程海英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念和追求,他一直坚信贺氏火
针的疗效和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
他在针灸方面的天赋和热情使他日渐成为社区中的知
名人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助于他。
在这个过程中,程海英悟出了一个道理:医生必须爱护自己的患者。
他深深地体会到,针灸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情感交流。
他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了解,了解患者的病
情和需求,并尽力取悦患者。
他相信,只有建立起医生与患者之间有爱和信任的关系,才
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最后,程海英的经验不仅具有参考价值,更为人们树立起了一个信仰的楷模。
无论是
在医学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价值,怀有信仰和热情,勇敢追求自
己的梦想,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小银针治大病小诊所大世界
![小银针治大病小诊所大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1fe6fca6d0d233d4b14e69a5.png)
健康2018年12月14日星期五11在今年春天,世界许多国家的卫生组织及领导人来到了刘杰门诊,从实际的角度考察闻名遐迩的刘杰博士。
他们来自马来西亚、泰国、意大利、英国、瑞士、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等世界各地。
经过几天调查,以及和不同的病人的接触,他们深深了解到,刘杰作为名医世家16代传人,真是名不虚传。
许多国家的代表们无不从心里感觉到,他们面对的不是一般的中医或针灸师,刘氏家族中医让他们看到了中医的真正内涵,真正带他们认识了世界医学更高层次水平的领域。
刘氏中医采用的理论带动临床实践治疗,成为治疗世界残疾性重大疾病的典范。
比如一位长期患有二尖瓣中度狭窄及三尖瓣中度狭窄、风湿性心脏病、长期造成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当他来到刘杰门诊时,几乎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因为之前的治疗结果十分堪忧,令当时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并不乐观。
然而,只经过刘杰博士的一次治疗后,病人就感觉到了呼吸通畅,心跳逐渐正常,全身有力,各关节活动自如。
一个疗程过后失眠症状缓解,恢复了以往的睡眠。
两个疗程之后竟然可以工作了。
更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在刘杰门诊治疗了不到两个月,经医院检查后,肺动脉高压恢复了正常,二尖瓣、三尖瓣也恢复了正常,肺栓塞也消失了。
还有一位法国友人,匆匆来到天津找刘杰。
原来这是一位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的患者,且病情已长达六年之久。
他因为此病找遍了世界各地,寻遍了专家、教授。
在欧洲,几年前他就听说刘杰的大名,只是无缘寻找到。
今年偶然间听说许多国家的卫生组织人员要去天津访问刘杰博士,他随后一同来到刘杰的门诊。
通过刘杰一次性治疗后,以前无力支撑头部的颈椎有劲了,之前无力吞咽,在这里很快去掉了鼻饲管,可以大口地吞咽了。
两个疗程后,可以吐字清晰地与家人交谈了,无力的上肢举起来了,手也可以拿杯子了。
在欧洲,刘杰博士用针灸治愈各种疑难大病的名声早已远至他乡。
瑞士的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更知道刘杰的治病技术。
在雅典,一位患者因脑瘤造成颅压增高,眼看着恶性的肿瘤一天天恶化,着急的家人每天都在寻求各种治疗方法。
京华“王一针”
![京华“王一针”](https://img.taocdn.com/s3/m/2bdcbf762f60ddccda38a0e6.png)
京华“王一针”作者:王纯来源:《绿色中国》2010年第01期辛勤探索传承创新“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遭到破坏。
通过针刺外周神经特定靶穴引起反射,在大脑中枢调控下,间接地依靠患者自己去治疗自己的疾病”。
这就是由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经40余年潜心研究、数万次针感体验成功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名曰“平衡针灸”。
他用一根银针为无数身患疑难杂症的国内外患者解除病痛,而且一病一穴,3秒见效,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王一针”。
王文远出生于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受齐鲁文化影响自幼酷爱中医, 1961年16岁时,师从鲁南名医刘春启。
虽然年纪小,但在众多师兄弟中却是成绩最优秀的一个。
他白天和其他学徒一样帮着师傅抄方、拿药、进药、加工药,晚上他刻苦用功,在几年时间里通读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内科杂病论》等多部中医典籍和包括妇、外、针灸、儿科与瘟病等在内的大量中医专科书籍,至于像《药性歌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舌诊》等中医歌赋,更是倒背如流。
悟性加勤奋,他长进飞快,学徒两年后,当师傅有事外出时,就允许他独立给患者开方了。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地爆发脑炎,由于缺医少药,王文远目睹一些乡亲们不幸离去,年少的他被深深刺痛,立志要学针灸。
“一根银针就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反复使用,价格低廉,最适合贫苦人治病。
”这就是王文远最初学针灸的动机,这个简单的想法成了他一生为之追求的事业。
1975年,已经成为军医的王文远考入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开始系统学习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第一次接触到“神经”的概念,为以后在针灸领域的中西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书上的神经分布图比较粗,有时候在自己身上扎二三十针都找不到神经位置所在。
有的战士本来就害怕扎针,要是找不准就更增加其恐惧感,于是王文远就在自己身上体会针感。
经过千万次的亲身试验后,逐渐找到感觉了,直到一针一穴丝毫不差。
小小一根针就能治病,_它是怎么做到的?
![小小一根针就能治病,_它是怎么做到的?](https://img.taocdn.com/s3/m/e5cddd0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8.png)
科技视界 | 医学健康28KEJI SHIJIE | YIXUE JIANKANG小小一根针就能治病, 它是怎么做到的?罗 枫上海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9 在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医学中,针灸作为一种独特而高效的治疗方法,一直备受瞩目。
一根看似普通的银针,在医生的手中却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帮助无数患者摆脱病痛的困扰。
那么,这根小小的银针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1.针灸的起源与发展针灸,又称“刺法”,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起源与发展历史深远且丰富。
据《黄帝内经》记载,针灸疗法起源于远古时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某些植物尖刺、石砾等物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能够缓解疼痛、治愈疾病。
这种原始的“砭石”刺激方法,被认为是针灸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用更精细的工具,如砭石、骨针、竹针等,来刺激身体的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医学逐渐摆脱了巫术的影响,针灸开始成为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秦汉时期,针具的材质得到了改进,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发展为金属针,如铜针、铁针等。
针灸的理论体系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当时著名的医学家皇甫谧在其著作《针灸甲乙经》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这部书成为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针灸专著,为针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隋唐时期,针灸正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并开始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随着针灸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其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疗效逐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在16世纪以后,针灸开始被引入欧洲,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时期。
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针灸学科,并培养了大量的针灸专业人才。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针灸工具越来越精细,如电针、激光针等,使得针灸治疗更加安全、准确。
同时,针灸理论也逐步完善,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针灸学科。
2.针灸的理论基础2.1经络系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经络系统。
中医截根术:一根银针治百病
![中医截根术:一根银针治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9ad007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3.png)
中医截根术:一根银针治百病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神秘而又神奇的中医治疗技艺,它们没有学院派的庞大体系,大多代代相传,秘而不宣,却能以“四两拨千斤”的微妙招法,时时演绎着令疑难杂症患者不药而愈、起死回生的传奇。
“截根术”就是这样一门堪称“国粹”的中医治疗技艺。
今天,我们就走近鞍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根理疗技艺”的传承人——周鹏凯,一起探寻“中医截根术”的神秘与神奇。
鞍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跟针灸的针是不一样的。
针灸的针是刺激神经,这个是把它的病根截住。
什么病有什么穴位,肺有肺经,肝有肝经。
脾有脾经,胃有胃经。
五脏同调,活血化淤。
”正在妙手施针的就是鞍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根理疗技艺”的传承人周鹏凯。
今年59岁的周鹏凯12岁起得授这门不传之秘,至今行医已有47年。
“我们家祖传中医银针截根,到我这是第七代,我跟我父亲和爷爷他们学的。
”周鹏凯“截根术”顾名思义,就是从根本上截除病痛之根源。
据现有典籍记载,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流传至今已是数千年。
从中医理论来看,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不内外相通,彼此协调,相互为用。
刺激机体任何部位,或机体任何部位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相应的全身反应。
“截根术”正是采取了内病外治、追根溯源的方式,调动体内一切积极因素同疾病作斗争,最终实现自愈。
而“截根术”所用的针,也十分讲究。
“这个针的构造得是纯银子的,现在工业用银不好使,得过去的老银子传下来的,现在在市面上没有用银针的。
我这个辈这个针到我这得有100来年,把她肺子的肿瘤给她活血化淤。
”周鹏凯正在接受治疗的是一位70多岁的肺癌患者,在被知名大医院宣布“死刑”后,她来到周鹏凯这里接受了“保守治疗”。
“一个是中药,就是南药北治、北药南治。
中医讲究舒筋通络、活血化淤,现在她是肺子的病,现在在这扎三、四个疗程,效果非常好。
”周鹏凯为她制定了截根、拔罐、针刺、推拿、药物综合施治的中医疗法,使她奇迹般地康复起来。
小度写范文一根银针治愈了无数病人-一根银针治百病模板
![小度写范文一根银针治愈了无数病人-一根银针治百病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aa230d302d276a200292ee6.png)
一根银针治愈了无数病人-一根银针治百病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门独特的治疗方法,在现代社会被许多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依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针灸以针剌入人体穴位,产生刺激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从医四十余年的东城中医院主任医师袁清顺,是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北京针灸学会针法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原北京朝阳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
他一直潜心针灸技术的研究,在针灸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男科、皮科疑难杂症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突出的成绩。
袁清顺主任还多次应邀到希腊、荷兰、德国、匈牙利、丹麦、泰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诊疗,在广大患者中很有口碑。
记者在采访时,正赶上袁清顺主任医师给一位60来岁的患者诊病。
袁清顺主任凝神静气,对待患者似亲人,把脉问诊,心思缜密,亲笔详细记录并耐心解释病症起始变化等,一丝不苟。
袁主任为其实施了针灸——在老人的右脖子后的穴位给患者扎了一针。
“不疼痛了,舒服了。
”“感觉好多了!”患者脸露笑容,从他的说话语气里,感觉那是摆脱了病痛之时的真挚之声。
为什么会如此立竿见影?袁主任解释说,患者昨晚开窗睡觉,没关窗户也没盖被子,造成面部麻痹,还好,来得及时。
在采访过程中,袁清顺主任医师始终面带微笑,说话也是温和洪亮,尤其谈起“特种针”的针法疗效,出口成章。
讲他的工作,讲他的病人,讲他在国外的讲学、诊疗生活……时而脸上带着兴奋,时而露出童真的笑容,时而语气充满激情医者仁心,卧薪尝胆,默默坚守,随着谈话的深入,内心里感到他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大医家。
为还孩子“明眸”,开启了他医学生涯新篇章一周后孩子恢复了。
见到袁清顺,孩子跑过来依偎着他,他把孩子紧紧地揽在怀里,他真正感受到作为—个医生的价值……那是上世纪70年代。
“当时,我们地区有很多孩子高烧、脑膜炎,此病引起了视神经障碍。
临床表现为双眼视力丧失,视觉完全丧失,光感丧失看到这些孩子是如此的痛苦不堪,我当时就翻看了很多的医书和查阅了很多资料。
针灸——小小银针发挥大作用
![针灸——小小银针发挥大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4b1d3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0.png)
针灸——小小银针发挥大作用“针灸”是中国古代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有着神奇的治疗效果。
同时,人们也经常将其与穴位、点穴、武侠等相关因素联系起来。
“一根小小的银针,怎么可能治愈这么多的病症?”“怎么一针下去,就不疼了,是在针里下了镇痛剂吗?”小小银针中的巨大能量值得探索。
1针灸之由来“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在很久很久以前,当一个人生病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经常会用尖坚硬的东西,比如石头、荆棘、棒状物体等,通过摩擦、抓揉、挤压、敲击等方式来刺激人体的皮肤,从而有效缓解痛苦,并寻找恰当治愈的方法。
后来,古代人为了缓解痛苦,为了治病,故意用锋利的石头来刺激身体的某个部位。
那些锋利的石头,就是最原始的针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石针。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砭针的形成时间大约8000-4000年,处于氏族社会的晚期。
后来,由于先民的聪明才智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针器逐步演变成了青铜、铁针、金针、银针,直至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是不锈钢针。
灸法早于针刺法,自从古代人发现并使用了火,在用火的时候,人们就发现,通过火的炙烤,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身体某个部位的疾病,然后学习用动物的皮毛或树皮,将滚烫的石头、砂土包起来,进行局部的热熨,逐渐发展为点燃的木柴或干草的烘焙。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选用易燃的、温通经络的艾叶为主要材料,在体表部位进行温热刺激。
因其燃烧容易,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和贮藏,因此,它就是艾灸的主要材料。
“砭而刺之”,逐渐演变成了针法。
“热而熨之”逐渐演变成了灸法,即针灸法的先驱。
医药源于生理本能,对身体表面的刺激是积极治疗疾病的根源。
但是,只有中国,把针灸作为一种表面刺激性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
针灸学是中国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对中医针灸技术、中医临床运用规律、基本原理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一门学科。
2针灸的作用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是因为经脉闭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一根银针治百病的散文
![一根银针治百病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b857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b.png)
一根银针治百病的散文
在医院中医科的诊室里,一位医生正拿着一根银针,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这根银针在医生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轻轻地刺入患者的穴位,带来了希望和健康。
医生姓马,是中医科的主任,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马主任”。
她经常用一碗汤药、一根银针,让中医治疗展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曾经有一位84岁的张大爷,四肢水肿,诊疗半年在省级医院辗转多个科室,查不出原因,只能口服利尿剂,但病情未见明显控制。
马主任仔细询问病情,给予临床辨证,然后进行针灸和穴位注射,并开了三服药。
第三天,张大爷的水肿明显减轻,已能下蹲和手握筷子吃饭。
经过三次针灸治疗和15付中药的调理,水肿彻底消除。
马主任的医术高明,许多患者经过她的治疗都能康复。
有一位王先生,患有小便多、大便干的症状,去过多家医院都未能治愈。
马主任为他进行了针灸治疗,并开了一些中药。
回去后,王先生的病情迅速好转。
还有一位15岁的男孩,持续低烧一个月,去过多家医院都未能查出原因。
马主任为他开了五付中药,症状解除。
类似的病例还有很多,马主任用她的医术和仁心,为患者解除病痛,让他们重新找回了健康和快乐。
在中医科,像马主任这样的医生还有很多。
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他们不仅是医生,更是患者的朋友和亲人。
他们用一根银针,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健康,让中医的魅力在这里绽放。
一根银针,在中医科医生的手中,成为了一种神奇的工具。
它不仅能治疗疾病,还能传递温暖和关爱。
这根银针,是中医的象征,更是中医精神的传承。
一根银针看中医
![一根银针看中医](https://img.taocdn.com/s3/m/05b21ade80eb6294dd886ca8.png)
位 的 具 体 位 置 。 这 个 过 程 在 临
表 面 拖 拖 拉 拉 , 因 为针 刺 带 来 的痛 感 主要 产 生在 皮肤 表 层 ,
进针 快是减 少 患者痛苦 最有效 的 方法 。下针后会 有 明显的针
床 中被 很 多 医 生 忽 视 ,甚 至 会 被 患者- i X为是 医 生 学 艺 不 精 的
一
疑难病先调脾 胃
◎路 志 正
次感 冒, 咳嗽 , 经治疗后 , 感冒 和 咳 嗽 的症 状 缓 解 了 , 但 是 出现 亦 可 试 用 。但 应请 当地 医师 审 酌 了现 在 的 症 状 。” 我就 问他 : “ 吃 苦 ,晚 上 不 只 失 眠 多 梦 , 还 尿 再 用 为宜 。 饭 怎 么 样 ?晚 上 梦 多 吗 ?” 他说 : 频 。” 我 又 看 了他 的 舌体 , 略胖 , ( 摘 自《 无 病 到 天 年 》 云 南 “ 吃 饭 一 直 不好 , 右腹部胀满 , 口 表 明脾 阳虚衰 ; 质暗, 表 明 胃气 科 技 出版 社 图/ 廖新生)
手。
十 二 指肠 溃 疡 、 返 流性 食道 炎 。” 考虑到病人病 程较长 , 吃药 的话, 他 的 脾 胃很 难 吸 收 , 所 以 在处 方之 外 ,我给他 开 了茶饮 方: 生晒参5 克、 黄精6 克、 炒薏 苡 仁1 5克 、 玉米 须1 0 克、 谷 麦 芽 各 l 0 克、 佛 手6 克、 枸 杞6 克, 水煎 当 茶, 二 日一 剂 , 温水慢饮 , 这 样 的 饮 用 方 式 可 使 药 物 持 久 而 缓 和 地 起 作用 , 对 于 不 少 疾 病 尤 其 是 慢 性 病 症有 较 理 想 的效 果 。 这 个 茶饮 对 一些 老 年人 和 身 体 虚 弱 、 胃口长 期 没 有 恢 复 者 ,
一根小小银针——针灸
![一根小小银针——针灸](https://img.taocdn.com/s3/m/58484ae00b4e767f5acfcef9.png)
66一根小小银针——针灸李红霞没接触过针灸的人对针灸的主要印象大部分都是武侠影视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样子,有的人在受伤或是患病后,大夫简单扎几针,就能恢复健康,甚至可以实现针灸点穴、改变性格等。
那么针灸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其实影视作品中难免对针灸进行了夸张创作,但是针灸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确十分深远。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针灸的确对很多疾病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比如呼吸、胃肠、神经、骨骼等系统疾病都有着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针灸其实是对针法和灸法的一种统称,和推拿、刮痧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因为针灸也是中医领域中重要的治疗方法。
但和其他方法不同的是,针灸属于典型的侵入式治疗,因此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生帮助下进行操作。
除了专业技术手段,避免感染也是当前针灸领域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针灸的操作针具、医生双手、患者受针位置的消毒问题都需要在规范方式下进行。
虽然不规范操作感染乙肝或是艾滋病病毒的概率比较小,但仍然不能完全排除这类安全隐患,所以为保证身体健康,更需要在正规医院进行针灸治疗。
针灸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针灸对于内分泌代谢病情治疗起到的调节作用较为显著,比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治疗效果都比较显著。
针灸对于急性痛症所发挥的效果也比较显著,能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意想不到的镇痛效果。
一些患者来就诊时腰腿疼痛十分明显,但是几针下去,疼痛就慢慢缓解了。
中医理论认为,疼痛的位置必然存在瘀滞才会引发疼痛,而针灸可以有效疏通这类瘀滞问题,这也是中医经常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针灸虽有很多好处,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对于一些人群而言,针灸仍然具备较强的禁忌。
比如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就不建议进行针灸治疗,因为在留针后患者很可能因为无法有效止血而引发严重问题。
此外,孕妇和经期女性也不建议进行针灸治疗。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针灸之后2小时之内不要接触冷水,更不能喝冷饮,如果有需要可以饮用一些温水,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这对体内废物的排出也起到有效的帮助。
一分钟理论微宣讲内容
![一分钟理论微宣讲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3488c6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4f.png)
一分钟理论微宣讲内容一根细小小的银针能有什么力量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的故事。
2019年4月15日,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川西高原上,一辆急救车飞速奔跑着,上演了一场长达8小时,漫长且煎熬的生死角力战,急救车上这个与病痛作斗争,与时间赛跑的病患便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彭来恩。
医术高超驱疾苦,一根银针治百病。
彭来恩是温州市苍南县中医院的一名针灸推拿科医生,从医二十多年来,因为热爱与执着,他潜心钻研医术,用一根根银针帮病人解除病痛。
一根小小的银针,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选穴、刺入、捻转,一气呵成,十天半个月的功夫,脊椎患者的头不晕了,手不麻了,偏瘫病人的腿脚有了知觉。
没日没夜的钻研,络绎不绝的病人让忙碌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有人问他这样工作累不累,他却说:“当医生,哪有不累的,但看到病人们减轻了病痛,不管多累,心里都是幸福的。
”一根银针撑起了医者治病救人的责任担当。
红原情结担使命,一根银针显初心。
老党员彭来恩一直有个想去“红军走过的草原”走一走的情结。
因此,当2018年10月,组织选派彭来恩前往红原县藏医院参加东西部扶贫医疗援建工作时,彭来恩欣然接受,面对家人的反对,彭来恩态度很坚决:“不行,我是一名医生,医者要有仁心,要多为贫困地区群众作贡献,更何况是党委派我去,我必须去!”出发前,他在日记中写道:激动和紧张是这几天心情的主旋律。
激动的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光荣地响应党的号召,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能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服务。
紧张的是:手头病人的交接治疗,家里老人小孩的照顾问题。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克服困难,积极投身党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这就是彭来恩践行的初心。
援川是一条十分艰辛的路。
2018年10月29日,彭来恩抵达红原时,厚厚的积雪铺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氧含量极低,工作环境极为恶劣。
彭来恩高原反应强烈,他时常要靠吸氧、吃药来维持身体状态。
但缺氧不缺精神,他喘着气,吃着药,迅速投入到忙碌的援建工作中,诊疗、授课、指导,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门独特的治疗方法,在现代社会被许多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依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针灸以针剌入人体穴位,产生刺激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从医四十余年的东城中医院主任医师袁清顺,是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北京针灸学会针法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原北京朝阳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
他一直潜心针灸技术的研究,在针灸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男科、皮科疑难杂症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突出的成绩。
袁清顺主任还多次应邀到希腊、荷兰、德国、匈牙利、丹麦、泰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诊疗,在广大患者中很有口碑。
记者在采访时,正赶上袁清顺主任医师给一位60来岁的患者诊病。
袁清顺主任凝神静气,对待患者似亲人,把脉问诊,心思缜密,亲笔详细记录并耐心解释病症起始变化等,一丝不苟。
袁主任为其实施了针灸——在老人的右脖子后的穴位给患者扎了一针。
“不疼痛了,舒服了。
”“感觉好多了!”患者脸露笑容,从他的说话语气里,感觉那是摆脱了病痛之时的真挚之声。
为什么会如此立竿见影?袁主任解释说,患者昨晚开窗睡觉,没关窗户也没盖被子,造成面部麻痹,还好,来得及时。
在采访过程中,袁清顺主任医师始终面带微笑,说话也是温和洪亮,尤其谈起“特种针”的针法疗效,出口成章。
讲他的工作,讲他的病人,讲他在国外的
讲学、诊疗生活……时而脸上带着兴奋,时而露出童真的笑容,时而语气充满激情
医者仁心,卧薪尝胆,默默坚守,随着谈话的深入,内心里感到他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大医家。
为还孩子“明眸”,开启了他医学生涯新篇章
一周后孩子恢复了。
见到袁清顺,孩子跑过来依偎着他,他把孩子紧紧地揽在怀里,他真正感受到作为—个医生的价值……
那是上世纪70年代。
“当时,我们地区有很多孩子高烧、脑膜炎,此病引起了视神经障碍。
临床表现为双眼视力丧失,视觉完全丧失,光感丧失看到这些孩子是如此的痛苦不堪,我当时就翻看了很多的医书和查阅了很多资料。
正如《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所言‘小儿青盲,因胎受风邪,生后瞳人端好,黑白分明,惟视物不见’。
因此判断为病因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等有关。
为此,我大胆采用了针剌内睛明穴治疗的方法。
孩子太可怜了,我就要撒好这个事情!”
一周后一个孩子恢复了。
见到袁清顺,孩子高兴地跑过来依偎着他,他把孩子紧紧地揽在怀里,他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医生的价值…没有想到自己的这“针刺内睛明穴治疗皮质盲”是这样重要,这样有价值。
它开启了袁清顺未来发展的路,使他明确了研究方向——针刺内睛明穴治疗皮质盲诊断治疗,从此开拓了一
个新领域。
凭着这种坚韧执著、勤奋钻研的精神,袁清顺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医学禁区,解除患者的病痛,也赢得了医学界的赞誉。
采用逆向透穴方法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袁清顺常说“得了这种病已经很不幸,我们更应该理解、关爱他们……”
记者这次因为看到也有患者因为患了“面瘫”来找袁主任就诊的,因此,在这方面,也听袁清顺主任聊起了这个话题。
他说,面瘫即面神经麻痹。
该病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邢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引起的。
有一位女性患者40来岁,当日来医院就诊。
午睡醒来时,她发现自己右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了,她非常惊恐马上就来医院了。
诊疗中,她的口眼斜偏向左侧。
右侧露情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口中流口水,伴有恶风多汗,纳可便调,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浮缓。
证以素体阳虚,卫阳不回,疏通气血。
袁清顺医师当即就给她实施行逆向透穴法,留针20分钟,日1次,两次显效,四次就告痊愈了。
因为她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面瘫后三日内。
袁清顺主任医师强调说,此病有“先兆”或“前兆”,一定要重视。
此病潜伏期是一周,发展期是一周,恢复期则要1个月左右。
有一位男性患者,才22岁,
患者口眼斜,到第七日才来医院看病。
原来,他12天以前因头部外伤,有呕吐、右耳道出血入院的。
当时诊断为颅底骨折(中颅窝)。
经过西医抗感染止血治疗,五天后却出现了重度口眼?斜,右眼裂变大、闭目困难,右额纹消失,鼻唇淘变浅,口角偏左,伸舌偏左,考虑继发性面神经麻痹,经服维生素类药物无效,故请针灸科会诊。
辨其证属淤血阻络,治疗适宜活血通络。
行逆向透穴法,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针七次,病去大半,又针5次痊愈。
袁清顺主任告诉记者,针灸推拿是集针灸、理疗推拿为一体的治疗方法,对面瘫、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关节损伤等正骨疗法和急慢性腰腿痛等脊椎相关病的诊断治疗有显著效果。
有一天,袁清顺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来自韩国的患者。
50来岁,他是随韩国大使馆的官员一起来的。
他来时左胳膊不能动弹是因为患脑血管病而引起的后遗症。
经过诊断,当即就给他扎了一针,留针后30分钟,病人把胳膊抬了起来,动作自如。
当时患者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这位患者因为是韩国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后来为了感恩,还特意邀请了袁清顺主任一家去了韩国,还去电视台作了专访。
袁清顺主任也亲自带他的团队赴韩国“火针”治疗了很多的病患者,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
第一次开亚运会时,袁清顺主任被聘任到了北京,在当时的亚运村医院工作,当时他给我国很多运动员做针灸治疗,成了运动员的“保健大夫”。
3年后,他调到北京朝阳中医院担任针灸科负责人,带领他的团队治愈了好多疑难病症。
因为
其精湛的医术和对患者亲人般关怀,赢得了患者的爱戴与信任,许多患者给他写信、赋诗、送锦旗,有时家属还经常给他打电话,过年过节,他总是会接到电话的问候,“非常感谢您的治疗与关爱……”许多患者和患者家属,至今都是他的朋友。
他的病人中有将军、部长、教授、大学生、国企的老总,更有交不起医疗费的穷人。
而对生活困难的患者他则给予了更多的实实在在的真诚帮助,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当年学扎银针,在他自己身上扎的针眼数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