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微写作 (共102张PPT)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8北京语文高考真题

(完整word版)2018北京语文高考真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微写作-(共102张)PPT课件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微写作-(共102张)PPT课件

心突出,条理清晰。
②电影《阿Q正传》在结束前增加了画外音:“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小尼姑骂
的断子绝孙了。据考据家的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你如何看
待这样的处理?请结合作品内容阐明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③请以“读小说就像找到了一面镜子”或“读小说就像拥有了一架梯子”为开头,从《红楼
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写
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表达你在名著阅读方面的感悟。
①[写作指导] “出场”一般指人物在小说中的第一次亮相,如《鸡鸭名家》中的陆长庚第一
次亮相就是在“桥头茶馆”。就本题而言,也可以指某人在某一回目中的第一次亮相,在某个人
物眼里的第一次亮相,如“宝黛第一次相见”。
“你读过的小说”提示考生所写必须来自“小说20”21。
6
对“人物出场加以介绍”的前提是忠于原著,不可改变;介绍要有层次、有条理,以说明、叙述
为主。
“中心突出”,即应围绕人物的出场展开,能体现出人物特点即可。
[优秀例文]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出场很有特色,可谓是正侧结合,从黛玉之眼看宝玉。先是家中仆人报
2021
2
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围绕《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例子,根据原著叙述情节,以介绍性文字
为主,明确、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切忌冗长。
[优秀例文]
路遥笔下的孙少平也经历了“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过程。老粗布衣,一双旧胶
鞋,两个黑馍馍是他的家当。贫困自卑的孙少平做过教师、漂泊的揽工汉、煤矿工人,受过重
了为什么要“走向新生活”,是因为“对生活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更心境祥和地看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

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

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学科.网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

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材料二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北京卷)+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北京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学科.网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模版)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模版)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模版)第一篇: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模版)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 23.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

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150—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

150—200字。

我看2018年北京高考微写作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

150—200字。

从北京今年的微写作高考题来看,高中只是背诵一些论语的经典句子是不够的。

北京高考题给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启示是:1.需要通读的融会贯通; 2.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深度理解;3.需要有自己的观点。

给我们高中语文课程的启示是:打通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学习;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有理解。

回顾高考阅读书目:北京2016在保持原有“古诗文背诵篇目”不变的同时,增加“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分别是:《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2017年北京高考生来说,语文科目较大的变化是《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6部经典阅读篇目纳入必答的范围。

北京题24.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

北京卷高考微写作试题及答案示例课件51张

北京卷高考微写作试题及答案示例课件51张
汹涌的海浪形状,一头凶恶的又粗大又尖长的鲨鱼张着两颚,桑提亚哥微 弓着身,右手拿着鱼叉,怒目圆睁,愤怒地将鱼叉深深地插进鲨鱼的两颚 间。桑提亚哥那褐色的皮肤,被狂风吹乱的头发,被热带海面上反射的阳 光晒成的肉瘤,手上很深的皱痕和伤疤都清晰可见。整座雕像反映出老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点评] 能 够截取与鲨鱼搏斗的特定情境,展现桑提亚哥的肖像、动作、神情,特别 是细致而准确的细节描写,主题明确,设计意图清楚。
②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 称。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要求态度友 善,语言幽默。文体不限。
【参考示例】 ②示例:“辛勤”的小广告张贴者,你们好!我十分敬佩你“坚持不
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因为有了你,门口再也不必贴对联, 因为你已经在墙上贴满了一层又一层的小消息.因为有了你,人行道已 不是人行道,而是一片片小广告“展览墙”.因为有了你,市民们的心 情不再美丽,每天满眼都是小广告.首都已变成了广告都.(讽刺)请你停 住你的脚,审视你的周遭,你的心情是否舒畅,再请你想一想国外友人 来到首都会有怎样感受.停下吧,回头是岸,美丽首都仍是你的家.
[微写作·2018北京卷]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 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 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 喻。120字左右。
[微写作·2016北京卷]
②很多家长在微信或QQ等媒体上建立了所谓“家长群”,请对这种现象 发现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150字左右。
【参考示例】 我认为家长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建立家长群是可取的。首先,
青春期的学生常常会不愿与家长交流,通过群里家长之间、家 长与老师之间的信息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 生活状况,以便于寻求对孩子更恰当合理的关心渠道。其次, 家长群有利于资源共享以及教育经验的传播,增强班级凝聚力 和归属感,群策群力促进班级的建设发展。班级家长群,乐享 孩儿成长!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

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

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学科.网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

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材料二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版含答案)(最新整理)

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版含答案)(最新整理)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学科.网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完整word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完整word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学科.网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精编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精编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

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

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学科.网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

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材料二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

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物出场加以介绍”的前提是忠于原著,不可改变;介绍要有层次、有条理,以说明、叙述 为主。 “中心突出”,即应围绕人物的出场展开,能体现出人物特点即可。 [优秀例文]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出场很有特色,可谓是正侧结合,从黛玉之眼看宝玉。先是家中仆人报 “宝玉来了”,随后加入黛玉的心理描写“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宝玉来了首先 见过王夫人,换了家常便服。先述其服饰外貌,进而描写神态。宝玉虽只着便服,仍是光鲜夺目, 光彩照人,一派富贵公子的风流,却又不同于普通的纨绔之辈。 [点评] 先说明宝玉的出场是从黛玉的角度来写的,然后详细地介绍宝玉出场的过程,重点写宝 玉的服饰和眼神,以体现出宝玉大家公子的风范和“含情”的神情,体现了出场特点。 ②[写作指导] “这样的处理”指什么?从内容方面看,小说没有这部分内容,电影增加了这部 分内容,使人们对人物的理解更加丰富了;小说的结尾是阿Q被杀头了,断子绝孙,而电影做了这 样的改动,特别是“子孙繁多,至今不绝……”,似乎有言外之意。从形式方面看,小说借助故事 来刻画人物,而电影用画外音的方式来描述人物的命运和价值。 “你如何看待”:观点是开放的、多元的,重要的是“观点明确”,这种明确不仅在于“好/不
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围绕《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例子,根据原著叙述情节,以介绍性文字 为主,明确、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切忌冗长。 [优秀例文] 路遥笔下的孙少平也经历了“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过程。老粗布衣,一双旧胶 鞋,两个黑馍馍是他的家当。贫困自卑的孙少平做过教师、漂泊的揽工汉、煤矿工人,受过重 伤,英俊面容尽毁……他不断与命运做斗争,一刻不停息地奔向新生活,渴望独立创造生活,像一 个男子汉那样生活,哪怕比当农民更苦,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荣誉还是屈辱,他都心甘情愿。或 许这就是孙少平所要的新生活,他还将继续走下去…… [点评] 紧扣“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这一主题,结合孙少平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 了为什么要“走向新生活”,是因为“对生活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更心境祥和地看 待生活”,有独到的阅读体验。 ②[写作指导] 第一,考生可以根据人物的形象、性格、品质、命运等多方面特点,选择一个理 解最充分的人物来写;第二,选择用哪一种花来喻人,要充分调动阅读积累,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 点;第三,将花的某种特点与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结合起来,依据作品内容,结合人物经历、命运 等陈述,要明确具体,不可脱离作品内容,泛泛而谈。
4.(2017北京朝阳二模,23,12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成人礼”是高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风景。某学校为确定一次“成人礼”的主题,在责 任、感恩、梦想、拼搏等主题词中反复推敲,难以决断。请你帮助选定一个主题词,并阐述选择 它的理由。 [优秀例文] 加冠之礼应以“责任”为主题词。人是社会中人,成人更是肩上担负责任的顶梁柱,成人之际, 必须要懂得责任的重要性。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顾炎武说:“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怎可避责任而远之呢?责任教育树有责任感之人,一个时时刻刻为自
三年模拟
A组 2015—2017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
1.(2017北京海淀二模,25,12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鸡鸭名家》中的陆长庚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的出场都很有特色。从你读过的小说中, 任选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出场加以介绍(陆长庚和王熙凤除外)。要求:写出书名及人物名字,中 心突出,条理清晰。 ②电影《阿Q正传》在结束前增加了画外音:“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小尼姑骂 的断子绝孙了。据考据家的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你如何看 待这样的处理?请结合作品内容阐明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③请以“读小说就像找到了一面镜子”或“读小说就像拥有了一架梯子”为开头,从《红楼 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写 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表达你在名著阅读方面的感悟。 ①[写作指导] “出场”一般指人物在小说中的第一次亮相,如《鸡鸭名家》中的陆长庚第一 次亮相就是在“桥头茶馆”。就本题而言,也可以指某人在某一回目中的第一次亮相,在某个人 物眼里的第一次亮相,如“宝黛第一次相见”。 “你读过的小说”提示考生所写必须来自“小说”。
[优秀例文] 我认为《老人与海》中作者在最后写桑地亚哥梦到金色狮子的情节设置最为惊人。一个苍老 的渔夫,84天打不到鱼,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鱼却又被鲨鱼吃得只剩骨架。生活 给了他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就在书页渐薄,读者以为这位老渔夫拼搏的烈焰已经熄灭,准 备叹惋之时,那只金色狮子的出现彻底震撼了读者,那是桑地亚哥打不败的象征。人们会惊讶于 老渔夫在这样的打击下仍然振作的意志,也会被他不屈的烈焰所深深鼓舞,掩卷难忘。 [点评] 开篇提出观点,对情节的概括简洁准确,之后叙述情节,阐述理由,逻辑连贯,结尾扣题。 ②[写作指导] 要能够简述或概括“某个情节”。你想怎样修改?为什么要修改?可以从情节、 性格、主题、环境等方面进行阐释,阐述理由要有条理,层次要清晰。 [优秀例文] 我想修改《红岩》这本书中结尾的情节。将革命烈士在逃亡中一一牺牲的结尾改为让一些人 物存活下去,并成功与解放军会合。理由如下:一、全员牺牲有一些悲剧色彩,而本书主要的思 想是积极向上的,可能有些不合。二、为了不辜负许云峰为越狱打下的基础,有人存活是合情理 的。三、为了突出特务的无能,将其与解放军革命烈士做对比,活下去的人可以将这个故事流传 下去,让革命精神流传下去,让本书更为真实。 [点评] 对结尾的情节以及将要修改的情节,概括简洁准确,理由充分,层次清晰。
3.(2017北京西城二模,23,12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 魅力,为人们所熟知。 ①有人说:“大师的笔触,处处惊人。”请从这六部作品中任选一处笔触(可以是情节设置、细 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阐释其“惊人之处”。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180字左 右。 ②经典小说的情节往往引人入胜,但有时也可能有不合自己想法的地方。如果让你改动这六部 作品中的某情节,你想怎样修改?请简述你的修改方案并谈谈这样修改的理由。要求有理有据, 自圆其说。180字左右。 ③不同的人对春天的感受也有不同,上述作品中的人们对春天各自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以这 些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的身份,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其对春天的感受。要求明确所选人 物是谁,所写内容符合所选人物的特点,不超过180字。 ①[写作指导] 围绕“惊人之处”进行阐释,具体引用原文的情节、细节,何种手法,哪些词句, 不可泛泛而谈。
历史;梯子能助力,帮助人攀登、向上、提升。 结合作品内容,表达你在名著阅读方面的感悟:从阅读小说中获得的感受、感想、启发等通过用 抒情方式表达出来,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呼告等。 [优秀例文] 读小说就像找到了一面镜子。将现实的丑恶映射出刺目的光,让每一个站在镜子前的人透过光 鲜的皮囊,反省自身:我是否也是看客?伸长脖子看着夏瑜的血染红白刃,贪婪地吸吮着新奇见闻 带来的快感,仿佛掌握了最为炙手可热的谈资,对自我的盲目冷漠一无所知。当我们在围观老奶 奶倒地而不出手相助时,是否一样愚昧无知?我们捧起名著,看到自己的脸浮现其上,不知是良知 未泯的悲悯,还是如被提起脖子的鸭般的麻木? [点评] 反观自己,追问自己是否是看客,反思自己的行为,联系现实,运用反问句形式,抒情更强 烈。
③[写作指导] 首先,明确写作对象及特定情境,在翠翠、江姐、人力车夫、桑提亚哥中选择一 个作为写作对象;其次,确定所描写人物的体态、神情等特征,特别是对雕像的细节描写,要在具 体的细节中,展现人物雕像的精神风貌。 [优秀例文] 我为桑提亚哥与鲨鱼搏斗的场景设计一尊雕像。雕像的底座为一片汹涌的海浪形状,一头凶恶 的又粗大又尖长的鲨鱼张着两颚,桑提亚哥微弓着身,右手拿着鱼叉,怒目圆睁,愤怒地将两片鱼 叉深深地插进鲨鱼的两颚间。桑提亚哥那褐色的皮肤,被狂风吹乱的头发,在热带海面上因反光 晒成的肉瘤,手上很深的皱痕和伤疤都清晰可见。整座雕像反映出老人“人可以被毁灭,但就是 不能被打败”的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 [点评] 能够截取与鲨鱼搏斗的特定情境,展现桑提亚哥的肖像、动作、神情,特别是细致而准 确的细节描写,主题明确,设计意图清楚。
[优秀例文1] 林黛玉寄居在安富尊荣的贾府,遍览姹紫嫣红,却仍独爱那片清雅高洁的潇湘竹,恰如一朵洁白 清雅的白莲。她芳姿翩然,才思敏捷,如白莲般香远益清。她惜花、葬花,为花立冢,不同流俗,如 白莲般出淤泥而不染,洁净天然。黛玉与宝玉木石前盟,真情缱绻,共读《西厢》。二人相知相 爱,如白莲之藕,断而丝连,坚韧而高洁,映水涟涟。林黛玉这朵白莲永远芬芳四溢。 [点评] 用白莲比喻林黛玉,能够结合小说内容“潇湘竹、葬花、木石前盟、共读《西厢》”, 将白莲的特点与黛玉的品质一一联系,二者相得益彰。 [优秀例文2] 我认为用水芙蓉来形容林黛玉是最为合适的。水芙蓉,荷花也。北宋周敦颐的千古名句“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形容得恰到好处。黛玉身处纵横交错的污流之中,却能置身事外,不 与世人同流合污,与宝玉并肩而立。她清高,孤傲,不被世人理解,正如荷花一般,纤纤而立,高昂着 头颅,傲然俯视着众生,再大的狂风暴雨,也别想让她低头。 [点评] 能够将水芙蓉的纤纤、高昂、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与黛玉的经历、涵养相对照,并能 够结合作品而谈,恰到好处。
好”,还要具体指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为什么”。 “结合作品内容”:结合原小说结尾,也可以根据论述的需要结合小说其他部分的信息。论述时 可以从主题、现实的意义、艺术表达的效果等方面入手。 [优秀例文] 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有助于观众更深入地理解与思考电影。首先,画外音用考据家考证这一说法, 其内容又在“至今不绝”后戛然而止,这种设计含蓄而耐人寻味,会引导观众去回味揣摩其用 意;其次,评论词中的“虽然没有女人”和“子孙繁多”,在强烈的矛盾中引领人去自行揭开真 相,由此深入理解阿Q的所指,更醒悟于阿Q现象的常见,最终理解作者的编排意图。这种画外音 的添加虽有失含蓄,但却能引人深思,更与现实生活相勾连,此种处理诚可谓别具匠心。 [点评] 符合题意要求,准确定义这种手法是“画外音用考据家考证这一说法,其内容又在‘至 今不绝’后戛然而止”;用“首先”“其次”论证,层次清晰,能够抓住“虽然没有女人”但 “子孙繁多”一点深入分析,结合现实生活,见解深刻。 ③[写作指导] 以“读小说就像找到了一面镜子”或“读小说就像拥有了一架梯子”为开头: 要求以此为开头,即可以将其作为中心句,行文围绕它展开。 “镜子”“梯子”:镜子能“照见”,反映真实的自己,是借鉴,是返照,是反思,反映个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